一、历史的惯性与盛世的懵懂(论文文献综述)
张乐青[1](2021)在《高中历史大概念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杜玉洁[2](2021)在《“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千禧一代”是指1982年至2000年出生的一代人,他们出生于20世纪时未成年,在跨入21世纪以后达到成年年龄,与文学代际中的“80后”、“90后”几乎重合。“千禧一代”作家群是中国新世纪以来出现的重要创作群体,自新概念作文大赛开始,“千禧一代”以前所未有的表达方式和极具先锋性的文学审美范式成为中国当代文学中不可忽视的文学现象。恰逢新千年中国社会进入经济发展的高速期,社会文化的巨变、全球化视野下的文化交融以及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学的发展革新。“千禧一代”女作家在小说创作方面进行了突破与尝试,在短短二十余年的创作历程中,取得了颇为丰厚的成果。“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小说创作涵盖了青春文学、纯文学、网络文学等多种创作类型,小说创作主题也涉及校园恋情、都市婚恋、城乡对立、家族变迁、言情穿越、科幻未来等。“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小说写作已经从单一的成长视角转向多元丰富的创作视野,无论是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对新媒介网络写作的创新还是对女性文学的发展,都逐渐趋于成熟。本论文以“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时代背景入手,分析该群体的创作特质和创作类型,通过对具体作家作品的文本细读展开主题研究,挖掘“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中所体现出的文化立场和人文关怀,探寻作品中的美学意识和文学性,纵观“千禧一代”女作家在媒介性别视域下的女性主义立场,发现“千禧一代”女作家在创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展望“千禧一代”女作家未来的创作发展方向。“千禧一代”女作家文学景观的生成与其所处时代密切关联,在消费主义甚嚣尘上的当下,文学与资本联姻,写作市场的红利催熟了一代青年作家,“千禧一代”女作家在开放的社会语境和多元的文化视域中有了更多自我言说的机会。她们在享受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相似的时代症候,和平年代的历史感的缺失和不可言说的生存困境成为这一代人的精神之殇。在21世纪的前二十年中,“千禧一代”女作家走过了被质疑被批判到被认可被接受的发展历程,由青春文学过渡到纯文学、畅销文学和网络文学,“千禧一代”的创作一直努力从边缘走向中心。“千禧一代”女作家最开始受到关注是从“青春文学”开始,在这一时期,“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创作尚处在萌芽阶段,创作内容主要是青春期个性的表达,青年亚文化、“玉女”写作以及校园写作是这一时期的创作关键词。随着“千禧一代”女作家的成长成熟,她们的创作由个体转向社会,从城乡世界、婚恋生活、家族变迁窥探时代脉搏下的中国社会现状,“千禧一代”女作家的纯文学写作也逐渐得到权威学界的认可。在网络文学和类型写作风靡的21世纪,“千禧一代”女作家在“女性向”网络文学写作中取得了不菲的成绩,网络文学的IP热潮也为网络言情小说提供了新的写作思路和发展方向。“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小说创作体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文学审美范式。其作品中的语言修辞,包括流行语言的运用、网络语言表达策略和语言形式的建构展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特质。“千禧一代”女作家对跨媒体叙事中的叙事时间、叙事空间、叙事结构、叙事视角等叙事手法的运用也适应了大众娱乐的审美追求。“千禧一代”女作家所运用的新的文学创作方式和在新媒体时代形成的独特文学经验使文学写作更注重读者与作者的交互性,这种新的文学表现模式催生了新的文学创作方向,在尊重传统文学创作的同时,文学作品也成为作者与读者共同的成果。“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中的文化场域建构也反映出时代与历史的镜像,从这一代作家自身的成长来看,“千禧一代”女性作为新时代独立女性与青年知识分子,并非缺乏历史感,而是在时代喧嚣中成为了旁观者和多余人。她们作品中体现出的文化现象,包括代际冲突、生态环境、家庭伦理、职场生存等成为现代人普遍关注的社会文化问题。作为最年轻的女性创作群体,“千禧一代”女作家从女性主义立场出发,在创作中体现出鲜明的女性意识。“千禧一代”女作家通过身体写作、两性叙事以及女性命运探析,在创作中不自觉表露出的女性立场,现代社会让女性拥有了更多身份,女性在以男性为中心的话语中被遮蔽、被命名,她们的生存境遇被青年女作家所关注。“千禧一代”女作家试图通过网络书写打破女性作为客体和他者的窘境,其作品中体现出的女性意识、女性的欲望表达、主体意识、生命意识在新的历史时期有了不同的表达。在现代技术发展的当下,女性的生存空间已不再单纯来自男性的挤压,而是受到社会发展、技术变革、环境变化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在现代人类生存的诸多挑战面前,“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创作视野更为开阔,具有超性别的勇气和格局,能够关注到性别之外的人类共同的生存境遇。
田诗洋[3](2020)在《欧美华文文学中的战争书写》文中提出在漫长的文学创作与研究历程中,战争始终是文学书写、文化研究的重要主题之一。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虽然文化理念的迥异影响着文学创作的差异化发展,但战争叙事都是其文学创造史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内容。近些年来,欧美华文文学中的战争书写越来越受到研究者重视。我们发现,在欧美华文文学书写中,战争叙事涉及的范围十分广阔,既有对发生于中国本土的战事的记述,也有对世界范围内其他国家地区战场的刻画,欧美华文作家群关注发生在各个时期、各个地域的不同性质的战争,也往往在书写中流露出不同的情感态度与认知方式。概略的看欧美华文文学创作中的“战争”书写涵盖了三个层面:一是作为叙事对象的战争,即在作品中正面表现战争的经过、战场的惨烈,将战火中的人的斗争与挣扎作为文本叙事的对象,将战争置于凝聚文本叙事线索的中心位置,从而明确“战争”即为小说的主题与叙事主体;二是作为叙事背景的战争,将战争作为故事发生的背景,战争在故事中时隐时现,为作品营造特定的时代条件与地域条件,促使典型事件的发生,这里所谓的“背景”并不是游离于叙事主旨的,而恰恰是存在于特定时期决定人类命运的关键外部环境;三是作为通向叙事主题通道的战争,选择战争作为叙事通道从而表达人与历史的冲突、战争中个体生存与群体选择的冲突等主题。梳理近些年来学界关于海外华文文学中战争书写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到,虽然相关讨论已有一定数量的积累,但大多数研究仍是侧重整体作家作品的解读,仍缺少以“战争”为基点、观察欧美华文小说整体创作,并总结欧美华文文学对“战争”的思考成果的系统性研究。因此,本论文以欧美华文文学中的战争书写为研究重点,在剖析相关作品创作特点的基础上,尝试深入挖掘隐含在文字背后更丰富、复杂的内涵。多层次的“战争”定位并不是将战争书写进行泛化,而是在相关叙事文本中以“战争”这一线索,串联出欧美华文文学创作中的一条主题流向,聚焦于紧密围绕同一主题而衍生的话语场域,以此观照欧美华文作家同中有异、与时俱进的战争观念、审美取向与小说文本的批判性。论文第一章与第二章重点探讨欧美华文文学战争书写的历史叙事,分别聚焦发生于中国境内和海外战场的战争书写。海外华文作家的战争叙事中既有源于中国文化的政治取向和民族认同作为创作底色,也以丰厚的文学传统为积淀,在关注人类整体命运的大格局中形成生命意识和历史反思。具体的看欧美华文作家群对中国境内战事的关注较多集中于抗日战争,历史上欧美华侨在海外成立抗日救亡团体,对祖国抗战进行声援和经济支持,这种文化心理上的归属感体现了华人的民族国家情怀,并呈现在延续至今的文学创作中,同时海外作家的抗战题材作品也反映着对国内抗战文学传统的继承和革新。当代欧美华文作家往往选择站在历史之外对经历着战争的人和事进行回忆和想象,在多元文化力量之间的矛盾、冲突、对话中向人性、生命、族群、种族、身份等方向进行书写,形成一种新的世界视野,一定程度上丰富了20世纪中国文学的面貌。论文第三章剖析欧美华文文学战争叙事中的离散境遇与身份认同,在战争故事中重新审视欧美华文文学研究的经典母题“离散”与“身份”问题。战争造成的极端离散境遇让书写者对身份的思考走向多元,与族裔意识、在地化、性别书写等主题相继迸发出新的火花,突出显现为身份的认同与偏移。战争中人的“错位”使得身份辨析更加扑朔迷离,既包括华人作为少数族裔在异国进行身份追寻,也包括其他族裔由于侵略、避难等原因寄居在中国领土,甚至是主动与被动选择下的个体身份调换现象。战争同时又是一次对“民族同一性”的强化,在欧美华文作家创作中,“中国”不仅是现代民族国家的客观存在,更是文化意义上的诗性家园和身份象征符号的总和。作家们借助于现代性、后现代性视野下身体的叙事功能,和战争语境下混血儿身份的原罪化书写,将置身跨文化背景中的生命体验进行了艺术化的呈现和思考。第四章侧重探讨欧美华文文学战争书写中的战争伦理问题。对于战争伦理的思考可以溯源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兵家思想、儒道学说,又与西方文化冲击下的宗教思想和历史意识等相关。此外由战争过渡到和平时代的历史语境中,战时文化规范与启蒙文化规范相碰撞而引发的问题等,也均成为海外华文作家探讨战争伦理问题时的文化立足点。本文尝试从上述问题出发,进一步探讨海外作家创作中,在群体解放与个体解放的叙事冲突中观察个体命运,兼容暴力审美与反战思想等内涵中表达的观念。第五章考查欧美华文文学战争书写的叙事策略,提炼共性化、典型化、特色化的叙事方式。欧美华文作家用宏大叙事与微观叙事的调和,平衡着真实与的虚构关系;用主动暴露作者意识的写作手法,借战争叙事传递和平年代的省思;在多重视角叙事与视角更迭中,使不同视角的持有者在故事中相互关联,形成一种对立式的补充;以悬疑元素发酵戏剧张力,完成氛围渲染和结构设计;用幽默介入苦难从而把控叙事的悲剧感,让叙事节奏更有节制、张弛有度地循序渐进。这些因素增强了作家创作的可读性和技巧的实验性,分析其叙事特点,由呼吁我们更深入的理解作品的内涵。整体来看,欧美华文文学中的战争书写,在题材选择思想意识和国际视野等方面,补充并拓展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写作格局,在继承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展现出其独特的存在价值。
张承志[4](2020)在《新文学闯将 ——刘半农论》文中指出作为新文学的闯将,刘半农短暂的一生集新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杂文家、战士、诗人、学者等于一身,是清末民初至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的一个代表性人物。在刘半农几近三十年的创作生涯中,其着译内容多是以抨击时弊、启迪昏懵、开拓创新、审视国民性、宣扬人道主义等等为切入点,进而透射出刘半农文学创作的轨迹及思想嬗变的过程。从整个五四时期的一段时间范畴来看,刘半农不仅接受了进化论的有效整合,而且又承接了五四启蒙传统的高昂与激情。尽管这期间的“潜隐”遭到了历史上相关人士的质疑与批评,但是从历史语境和思想诱因上可以发现“权威性”下的覆盖式理解遮蔽了历史差异性的存在和与五四精神延长线上的“共振”,抑或是,历史的错位与距离在原初的意义上更能廓清新文学闯将刘半农的思想个性、认识问题和一些反思中的复合化问题。当时代的误读由歧出、偏至而回归到理性之时,当一种新的学术思路的强光唤醒沉寂已久的资料之时,重新发现历史的微缩细节、个人的心路历程及做出多元反思性的科学研究,必定会使新文学闯将刘半农的价值再次浮出历史地表。本论文试图通过对刘半农的相关着译文献的梳理与探究,来解析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文化史、教育史、学术史、语言学史、考古史上的诸多文学实绩。在回归历史现场的前提下,以理解和同情的姿态进入他的文学世界,从宏观性的视角对他整体的文学实绩进行观照;从境遇与体验、渴念与实践出发,进行作品论和作家论的深入探讨,力图拨云祛障,进而对刘半农的文学思想、创作心理、艺术理念等方面进行剖析,由此来确定新文学闯将刘半农的多样性与丰富性。论文绪论部分对选题的确定与缘起、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进行了历史性与宏观性的描述。在此基础之上,梳理和概括出30年代以来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而确定和阐释了新文学闯将刘半农的独特性与价值意义。论文第一章立足于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角度谈及刘半农由清末民初上海“鸳鸯蝴蝶派”的才子到平民文学家、新文学闯将的转变。其中,借助刘半农的着译作品来分析其与“鸳鸯蝴蝶派”的纠葛与距离;考察其现代通俗小说理念的改良;阐释其平民文学意识的生成以及民间文学的实绩;解读《双簧信》的历史动因、建构与生成。论文第二章以刘半农新诗的开拓为聚焦点。通过五四时期新诗的诞生、论争、理念构想等来论述刘半农新诗的尝试与启蒙审美特征。其中《扬鞭集》与《瓦釜集》的实践、“误读下”的散文诗、争议纷纭的“她”与“它”字等等既包蕴和彰显了五四启蒙命题中的应有之意,又呈现出五四开放性、现代性的特征。论文第三章主要分析刘半农的散文创作和相关理论,并考察刘半农在这一段时期的思想嬗变过程。从加入《新青年》阵营到《语丝》时期是刘半农散文创作的高峰时期。然而,当刘半农获得法国文学博士而归国后,他自己渐渐地进入了“沉潜”阶段,《论语》上的相关杂文似乎在宣告“五四时期的斗士兼文学家”的刘半农“落伍”了,但各中的缘由与事实并非如此。论文第四章主要论述刘半农的着译小说文本。他的着译小说是在五四启蒙视域之下的对现代化国族想象的继承与发扬,具有启发昏懵、融汇中外、传授新知、关注切社会底层百姓的生存状态及批判国民性的丰富意蕴,有利于全面而深刻地对五四时期的社会面相、道德伦理价值及新女性等问题进行深层次的对话与思考。论文第五章主要围绕着刘半农一生的功绩进行客观的阐释与评价,力图复原与说明历史上的一些相关细节。在刘半农的后半段时期,保家爱国的“斗士精神”依旧不减、矢志不渝的“真”与“诚”贯穿于他的全部精神理想与艺术的探索之中、多学科的学术实绩与献身教育的功绩是他与时俱进的一个体现,其文论及身后的评价则可以为全面理解五四提供新的视角和诠释,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论文的结语指出,对新文学闯将刘半农的作家与作品的探索与研究,毋宁说是以刘半农作为文学的原点而回到五四的历史现场的阐释与反思。
王雪纯[5](2020)在《碎片化与杂糅性 ——国产网络自制剧的叙事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网络自制剧是伴随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新媒体影视艺术形态。从早期低成本、粗制滥造的短小剧集,到如今众多巨额投资、精良制作的品质长剧,当前,国产网络自制剧已成为社会主流群体观剧的重要选择,影视业界与学界也对其投射了极大关注。目前国产网络自制剧进入平稳发展阶段,大量文本累积与创作经验显示出该剧种已具备独特且稳定的叙事特征。行业发展推动学理研判,目前学界积极关注与探讨网络自制剧这一理论命题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以国产网络自制剧为研究对象,力图探究蕴含其中的碎片化与杂糅性两大叙事特征,并剖析现阶段网络自制剧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叙事系统中为其提供未来发展策略。首先,综合影视叙事学、网络传播学与后现代文化等相关理论,对网络自制剧的碎片化叙事进行基本理论分析,得出互联网媒介性、后现代理念及用户体验感是决定网络自制剧的碎片化叙事的直接原因,并结合具体文本细读验证碎片化叙事具体体现在网络自制剧文本的叙事结构、人物塑造及其与弹幕次生文本的相互作用。其次,结合行业发展规律、用户审美迁移等现实因素对网络自制剧的杂糅性叙事进行具体分析,探析网络自制剧文本中类型元素、时空关系、文化观等叙事层面的杂糅现象及其根本原因,得出杂糅性叙事是推动网络自制剧行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动态性叙事特征;最后,在分析国产网络自制剧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目前行业面临唯IP化、新兴剧作形态的创作标准尚未理清、泛娱乐化等问题,并在本文的叙事学框架中提出探索网络自制剧IP剧的改编逻辑、提升新兴剧作形态与内容创作的契合度、把握娱乐化、艺术性与思想性的平衡等发展策略,从而助力中国网络自制剧行业向长远、健康与理性发展。
徐瑞[6](2020)在《他者的消费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大女主”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纵观近几年我国电视剧的发展概况,“大女主”剧作为一种新兴的电视剧类型,引领着电视剧的收视热潮。主打“女性独立自强”口号的“大女主”剧,以女主角作为剧中的绝对主角,以女性视角展开叙事,力图打破常规电视剧中女性他者的形象和边缘化的客体地位,展现女性自力更生的成长历程。然而,在“大女主”剧呈现井喷之式发展的同时,其主题、情节、人物设置的同质化、刻板化,男性话语的隐匿表达以及女性作为符号被过度消费等问题,逐渐浮出水面,被大众所诟病。本论文打算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出发,分析“大女主”剧是如何运用男性话语消费女性的,希望唤醒受众对于女性主义的真正认识,并且关注女性的真实生存困境。首先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现状和相关文献综述、选题目的和选题意义,以及研究本论文所用到的方法。正文部分的第一章节,通过介绍女性主义的发展概述以及“大女主”剧的概念界定、发展历程、热播原因几个方面,总结出“大女主”剧的发展概况。第二章节,通过性别角度分析“大女主”剧的叙事母题、角色设定、故事情节三个方面,探讨“大女主”剧叙事模式中所暗藏的性别权力关系。第三章节,从跨越时代的古今对话、女媚故事的社会消费以及父权文化的女性焦虑三方面进行把握,利用拟态真实与真实现实的差距,揭示“大女主”剧所映射的社会问题以及潜藏其中的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压迫。第四章节,从符号学角度出发,分析大众媒介是如何将女性打造成商业符号,并进一步对女性全方位、各角度的商业消费。第五章节,以女性主义角度出发,呼吁媒介打破性别偏见、重建性别秩序,真正打造出反映女性真实生存困境、两性平等的电视剧。同时,提醒女性同胞要培养性别敏感、提高自我意识,防范集体无意识对其的收编,只有这样女性才能跳出性别的藩篱,真正摆脱他者的境遇。结语部分,通过总结提炼再次点明“大女主”剧是对他者的消费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之上探索我国女性主义的发展出路。
于洁[7](2020)在《《全明散曲》明前期北散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明前期”,指的是明洪武年间到正德年间(1368——1521),这是古代散曲发展历程中,既一定程度上承接和仿习元曲风貌,又在实践中逐渐开辟明代散曲格局的重要环节。根据《全明散曲》收录,在该时期涌现出的众多北散曲的曲家和作品中,流传至今的有包括王子一至康海共计48位作家,以及北散曲小令1792首、套数294首。重点分析研究明前期北散曲不同宫调的散曲的情感表达状况,审视明前期文人创作中呈现出的对元人散曲写作经验和审美观念的继承与变化。本文由以下四部分组成:第一章,曲体审美中的声情说。厘清上古至明朝官方乐论和民间典籍中声情说的发展状况,官方乐论自产生就有浓厚的教化意味,且历经多个朝代仍旧没有太大变化。元代民间典籍中很重视散曲的声律宫调与具体创作,少一些卫道思想。明代乐论典籍中虽然也有文人发表作散曲有益于教化的言论,但他们实际创作中仍多以抒发个人情怀为主。第二章,声情视阈下明前期北散曲研究。首先,确立声情说在散曲宫调分类中的重要性。其次,在明前期北散曲所使用的十一个宫调中,对双调、南吕、越调、中吕、正宫等散曲数量居多的宫调表达的多样的情感进行更详细地分类探究。再者,进一步分析同题北散曲中所使用的不同宫调和情感表达状况,使对宫调和情感间的关系有更近一步的认识与把握。第三章,词情视阈下明前期北散曲与元代散曲之异同比较。第一步,对明前期北散曲与元散曲同宫调曲牌作品中所描写的内容、句式结构、写作特点等写作外在呈现方面比较异同。第二步,对明前期北散曲与元散曲的同题作品中所表达的情感、语言风格等写作内在气质方面的异同比较。第三步,发掘明前期北散曲在题材内容、批判精神等方面对元散曲的继承,重点突出明前期北散曲在新题材、新的组曲形式等方面呈现出的写作方面的创新。第四章,明前期曲学审美观念研究。首先对明前期北散曲中语言、内容、情感表达等方面进行梳理,突出散曲雅、俗方面的特点。其次分析明前期北散曲作家在寄情山水、功名意懒、饮者留名、女性审美四个方面对元散曲作家处世态度的继承。最后探究明前期北散曲作家对时事批评、市井题材、言志抒情方面的创新性观点。
池莉[8](2019)在《大树小虫》文中提出第一章人物表以及人物表情的关键表述1.俞思语俞思语足月出生。分娩之前医院找了熟人,不料还是呛到羊水吸入胎粪,出生时没了呼吸,窒息十分钟,住进重症监护室。都以为她不行了,傍晚她却有了自主呼吸。次日又发烧、呕吐、四肢僵硬、哭声拉直,医生下了病危通知。从那时起直至今天,俞思语支气管与肺,都相当脆弱,只要伤风感冒,必久咳不愈,有时还会咯血,粉红色带泡沫痰那种,多年查无因,中西医皆难治愈,对空气要求高,易气短,常需深呼吸。
刘秀珍[9](2019)在《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社会多元文化语境的发展赋予了文学创作较为包容的论述空间。在西方文化思潮的深刻影响与全球化时代消费浪潮的冲击下,和社会及个人联系最为紧密的散文创作出现了异于前代的较大变化与革新。散文创作主体性意识日益凸显,主题与题材趋向多元化,在散文艺术的经营上也呈现了鲜明的创新姿态。台湾散文近三十年的发展既展现了作为文学创作最大宗的散文如何被商品化浪潮裹挟并消费化的历程,也在代际更替中反映了创作主体既呼应传统、又努力开辟新的艺术表现路径的尝试。本论文一方面力图概括其近三十年台湾散文在社会及文学思潮变化影响下的主要特征及变迁走向,另一面则选择代表性作品与创作现象展开论述,以点面结合的方式组构全文框架,企望形成具有史论意义的研究结论。本论文分五章展开论述。绪论部分回顾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现状,厘清研究对象的概念及研究内容和思路。第一章“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生成场域”从“后解严时代的多元文化语境”“本土化运动下的文化建构”“消费文化机制与散文生产”三方面来分析90年代以来散文的生成语境,着眼于占据主流话语地位的文化与文学思潮影响辨析,梳理散文创作的外部环境特征。第二章“散文主体精神的多维呈现”则力图提炼90年代至今台湾散文创作彰显的主体精神特质与个性风貌,从女性主体性构建、边缘族群主体建构、乡土意识及原乡情怀等方面来探析散文创作主体的文化心理与文化选择,追索贯穿文本的主体精神,缀连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创作的多元文化性格构图。第三章“散文主题的多元取向”梳理90年代以来散文创作主题与题材的多样化特征,选取有代表性的散文创作现象加以解读,凸显散文创作进程中的继承与革新,并以“都市散文”“家族散文”“怀旧散文”为重点展开讨论。第四章主要论述散文的艺术新变。第一节讨论散文文体意识的“出位”与虚构议题,梳理台湾文坛有关散文文体内涵、散文跨界、散文虚构的主要观点,评述散文出位现象及由于散文虚构产生的论争,并就文学奖对散文创作的影响进行辨析;第二节则以作品为例,讨论散文艺术革新的具体表现,包括散文创作的“出位”现象分析、散文意象的刻意经营以及散文情感叙述方式对传统的颠覆。第三节将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空间书写置于后现代主义视野加以讨论,以凸显后现代文化思潮对散文创作的影响。第五章则撷取了部分作家作品为研究对象以加强前述论证,以个案呈现散文发展进程中的历史脉络与流变轨迹。结语部分总结了台湾散文的发展阶段与创作队伍的代际构成,立足散文创作内外视角评述了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创作的整体特征及文学史价值,肯定其对散文艺术创新的探索,并提出对台湾散文创作未来走向的思考,认为台湾散文未来在注重个体生命意义探究的同时,创作主体需要更深层次的自省与积淀,重建人文关怀及坚守理想主义的立场,应当纳入更广泛的现实社会关怀。
杨丽霞[10](2019)在《“士”与“卒”之间 ——论抗战中的老舍》文中指出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次反抗外敌入侵取得胜利的伟大战争,是中华民族复兴的起点和象征。同时,民族危亡催生中国文化裂变与新生,抗战促进现代文学由启蒙的“精英姿态”到人民性转变,文化导向发生变化。改造“隐忍”、“谦和”的国民精神,开掘新的、鲜活的“刚性”文化力量以抗击暴敌,成为抗战的重要内容。老舍是中国抗战时期众多作家的典型之一,抗战前的自由知识分子老舍,于战争全面爆发后,毅然投身抗战革命洪流,特别在“家”“国”矛盾、“尽忠”与“尽孝”、“新文学”与“旧文艺”的两难选择中,他做出非比常人的决定。正是这样一个自由知识分子作家其转变历程更具代表意义,老舍以自己最具长处的“笔”服务抗战,为抗战第二条战线胜利做出一个作家、一个国民应尽的责任。本论文试图在以往优秀研究成果基础上,探讨抗战中老舍的启蒙思想与民族精神建构,开掘抗战中老舍“士”“卒”转变的机制与心路历程,揭示老舍个体生命体验对文本创作潜在规约作用,从而再现一个“士卒”合一的老舍形象。老舍处在“传统”和“现代”融合非常复杂的时代,他接受“五四”以“个性解放”为中心的启蒙思想,对中国国民性格进行反思和批判,期望以西方文明来烛照东方人格。而抗战改变了老舍的生活境遇与创作理念,为他重新审视传统文化提供机缘。他把目光聚焦到开掘传统文化精华上来,挖掘民众几千年“礼”文化规范下所形成的“谦和”、“隐忍”人格中潜藏的无限战斗力量。老舍把“五四”启蒙志士建构的文化批判路径与“改造民族灵魂”主题延伸到抗日救亡“大时代”,救亡亦即启蒙。本文以老舍投身抗战的心理困境——在抗战中突围——《四世同堂》正好印证抗战中老舍思想的理路设置框架。老舍完成对民族国家的曲折体认,由新文学自由知识分子转变为抗战文艺界“小卒”,从疏离政治到亲近政治、参与抗战宣传到建构抗战文艺,在政治和抗战文艺实践中,其思想产生了“现代”和“传统”二元纠缠的复杂关系,老舍在“士”与“卒”之间、“政治”与“国家”之间、新文学与旧通俗文艺之间徘徊纠结。但老舍毕竟是有强烈爱国情怀的知识分子,尽管在抗战中,他饱含情感激越与思想犹疑,却无法阻挡他“舍予”为国的脚步。他对启蒙进行创作性转化,启蒙是实现现代性手段,而救亡又是另类形式的“启蒙。”在“国家至上”这意义层面上,老舍又完成“自由知识分子”到抗战“小卒”的沟通,即“卒”也是“士”,为新文学向“功利性文学”转化提供可行性通道,同时成功从思想禁锢、政治困境、文学规约的泥沼中突围。抗战中的老舍,既是“士”也是“卒”,在沟通“士卒”的基础上,表达对民族文化建构与民族精神更新的思考。《四世同堂》即是老舍抗战心路历程的真实再现,以小说人物由“士”到“卒”而“士卒”统一的艰难历程,折射中国知识分子特别是抗战时期老舍的心理困境与人生突围,并寄予他们启蒙大众的先锋期待。从老舍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士”大夫文化在民族危亡之际的裂变与重生;能够感受到其文化心理演变的轨迹,譬如觉醒与怀旧,追求与失落,保守与激进、困惑与挣扎。抗战中老舍思想纠结与转变,归根到底,属于传统文化现代化的问题范畴。传统文化现代化主要包含“继承而扬弃与改造并创新”两个路径,传统文化是根脉,现代化则是灵魂。老舍创造性地把以“个体觉醒”为基点的“五四”启蒙理路,转向“群卒”为主体的民族国家意识觉醒,在知识精英引领下,开掘“刚性”精神与“猎人文化”特质,打破文化“传统”与“现代”二元对立模式,强调文化融通性、民族性与世界性,在现代性与传统性融合基础上,衍生出切合中国实际的民族文化,更新以传统文化为底色的人民主体精神建构,完成由个体“士”带动“群”的道德轨迹进而达到人人皆可为“卒”的伦理站位。
二、历史的惯性与盛世的懵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历史的惯性与盛世的懵懂(论文提纲范文)
(2)“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源起 |
二、概念界定与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分析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五、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第一章 “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文学景观生成 |
一、“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时代语境 |
(一)全球化与后现代转向 |
(二)媒介变革与信息技术 |
(三)消费主义与大众文化 |
二、“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创作特质 |
(一)青春时期的个性化书写 |
(二)商品时代的灵魂隐痛 |
(三)城乡流动的现代化视野 |
三、 “千禧一代”女作家的类型概览 |
(一)新概念与偶像作家 |
(二)学院派与纯文学作家 |
(三)网络文学与类型作家 |
第二章 “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小说创作主题研究 |
一、“千禧一代”女作家的青春书写 |
(一)张悦然:偏执少女与心灵创伤 |
(二)春树:青春期与青年亚文化 |
(三)笛安:成长故事与都市乡愁 |
二、“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社会问题聚焦 |
(一)文珍:都市情感与婚恋伦理 |
(二)马金莲:乡土陷落与田园挽歌 |
(三)张怡薇:家族叙事与日常生活 |
三、“千禧一代”女作家的类型小说透析 |
(一)流潋紫:宫斗言情与职场映射 |
(二)郝景芳:人工智能与人类命运 |
(三)方慧:真实世界与虚拟人生 |
第三章 “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美学探寻 |
一、“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文学叙事革新 |
(一)网络语言的创新与运用 |
(二)跨媒体叙事与IP改编 |
(三)交互型创作与读者接受 |
二、“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文学审美特征 |
(一)传统美学的坚守与传承 |
(二)文学性和文学价值呈现 |
(三)文学审美范式的重构 |
三、“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文学经验生成 |
(一)代际断裂下的个体经验言说 |
(二)时间和空间的后现代探索 |
(三)多维的文学的想象与拼贴的虚构方式 |
第四章 “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文化场域建构 |
一、“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文化特征 |
(一)历史虚无与现实追寻 |
(二)多元文化与文化回归 |
(三)“饭圈”现象与小众部落 |
二、“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群像素描 |
(一)文艺青年的诗意与反叛 |
(二)都市青年知识者的规训与突围 |
(三)乡村底层青年的离乡与追梦 |
三、“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人文观照 |
(一)道德秩序与价值观念的重构 |
(二)地理诗学与生态伦理的思索 |
(三)生命意识与现实主义关怀 |
第五章 “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女性意识探寻 |
一、女性意识的觉醒与突围 |
(一)新生代女性的成长与反抗 |
(二)女性命运的时代变奏 |
(三)男性的解构与女性的自我引渡 |
二、消费时代的性别身份意味 |
(一)泛娱乐化的身体献祭 |
(二)两性关系的暧昧呈现 |
(三)“耽美”文学的另类情感表达方式 |
三、媒介性别视域中的网络女性主义 |
(一)“女性向”对传统的超越与反叛 |
(二)网络女性主义的“异托邦”空间困境 |
(三)媒介话语中的性别立场言说 |
结语“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时代意义与发展方向 |
一、“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影响与传播 |
(一)国内现状与发展 |
(二)海外译介与传播 |
二、“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问题与展望 |
(一)代际焦虑与创作局限 |
(二)新的文学生长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欧美华文文学中的战争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状况 |
二、国外研究状况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欧美华文文学对“国境内”战事的历史叙事 |
第一节 继承与突围:抗战叙事的书写转向 |
一、抗日战争与欧美华侨的双向影响 |
二、“十七年”抗战文学传统的再挖掘 |
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视野下的海外抗战书写 |
第二节 追忆与重构:关于解放战争的海外文本衍生 |
一、个体化的平民书写 |
二、离散境遇中的乡土记忆 |
第三节 隐喻与虚构:对古代战事的现代性重塑 |
一、《甲骨时光》:神秘主义下的牧野之战与文明守卫 |
二、《夜与港湾》:甲午海战的先锋重述 |
第二章 欧美华文文学中海外战争的历史叙事 |
第一节 欧洲战场的在场与历史记忆 |
一、对世界大战中的欧洲战场的书写 |
二、阿尔巴尼亚:当代动荡与自我放逐 |
第二节 对马来亚战场的重新聚焦 |
一、史料的挖掘与史实的复建 |
二、国际力量角逐的极端场域 |
第三节 越南战争中的青春书写 |
一、史料与史识的文本呈现 |
二、战争中的疼痛青春:遗落于境外的成长题材 |
第三章 离散境遇中的身份追寻:欧美华文文学战争叙事的情感意识 |
第一节 错位处境中的身份追寻 |
第二节 极端场域中的“民族同一性”强化 |
第三节 身体书写中的身份意识 |
第四节 混血儿身份:战乱年代的生而离散 |
第四章 欧美华文文学中的战争伦理之思 |
第一节 战争伦理的文化心理溯源 |
一、兵、道、儒家思想的杂糅共生 |
二、不彻底的宗教启迪与救赎 |
三、战时文化规范与知识分子启蒙文化规范的角力 |
第二节 现代性视角下的悖论审视 |
一、群体解放与个体解放的叙事冲突 |
二、暴力审美与反战主题 |
第五章 欧美华文文学战争书写的典型叙事策略 |
第一节 宏大叙事与微观叙事的调和 |
第二节 主动暴露作者意识的写作手法 |
第三节 多重叙事视角的更迭 |
第四节 以悬疑元素发酵戏剧张力 |
第五节 用幽默介入苦难的悲剧感把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4)新文学闯将 ——刘半农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确立与缘起 |
二、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三、文献研究综述 |
第一章 从才子到闯将:跳出“鸳蝴派”与骂倒王敬轩们的双簧信 |
第一节 刘半农与“鸳鸯蝴蝶派”的距离 |
第二节 现代通俗小说创作理念的改良 |
第三节 平民的启示与“平民文学”的生成 |
第四节 文学革命中的无畏斗士:从《双簧信》说起 |
第二章 新诗之开拓 |
第一节 “不可无一,不能有二”:刘半农的新诗理念与创新 |
第二节 《瓦釜集》、《扬鞭集》的实践 |
第三节 “误读”下的散文诗 |
第四节 浮出历史地表的“她”与“它” |
第三章 “跑入与落伍”:以散文创作和理论为中心 |
第一节 现代散文的界说:启蒙、批判与审美 |
第二节 投入《新青年》的阵营与散文“杂感”的凸显 |
第三节 “斗士的重现”:《语丝》时期批判的再延续 |
第四节 《论语》时期的“潜隐与疏离” |
第五节 从传统到现代:刘半农散文“体制”的建构 |
第四章 启蒙视域下的着译小说文本 |
第一节 文学、历史与荒诞的启蒙建构 |
第二节 穷人命运的思考与国民性批判 |
第三节 现代民族国家的想象与认同 |
第四节 新女性形象的塑造 |
第五章 新文化视野中的历史考察与定位 |
第一节 刚劲操守者的批判与呐喊 |
第二节 “我手写我口”:矢志不移的“真”与“诚” |
第三节 博才多艺的学教生涯 |
第四节 叫我如何不想“他”:30年代以来的毁誉褒贬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刘半农研究和纪念文献辑要 |
附录二 :刘半农的发表在《世界日报·副刊》(1926-1933 年)及其相关栏目上的小说、杂文、译诗、民歌 |
附录三 :刘半农发表在《人间世》(1934 年)上的杂文、诗歌 |
附录四 :刘半农发表在《北京大学日刊》和《北京大学月刊》(1918-1925 年)上的信函、杂文及其他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5)碎片化与杂糅性 ——国产网络自制剧的叙事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
1.研究背景 |
2.研究问题 |
(二)概念界定 |
1.网络自制剧 |
2.“碎片化” |
3.“杂糅性” |
(三)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综述 |
2.国外研究综述 |
(四)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
1.研究意义 |
2.研究方法 |
一、国产网络自制剧的发展概况 |
(一)国产网络自制剧的历史回溯 |
1.萌芽探索阶段(2006年—2013年) |
2.井喷发展阶段(2014年—2016年) |
3.平稳发展阶段(2017年至今) |
(二)国产网络自制剧的媒介与用户分析 |
1.网络自制剧的媒介分析 |
2.网络自制剧的用户分析 |
(三)国产网络自制剧的典型类型 |
1.段子剧:反讽基调与解构式加工 |
2.悬疑剧:悬念推理与陌生化效应 |
3.青春剧:成长母题与清新风格 |
4.古装剧:借古说今与“反套路”书写 |
(四)本章小结 |
二、国产网络自制剧的碎片化叙事 |
(一)碎片化叙事结构的变迁 |
1.叙事结构的原生碎片化形态 |
2.叙事结构的“内部碎片化” |
(二)碎片化的人物形象概观 |
1.符号形象:扁平、单一的草根化人物 |
2.性格形象:现实、励志的进阶式人物 |
3.身份形象:猎奇、反传统的小众人物 |
(三)碎片化的弹幕次生文本 |
1.弹幕对网络自制剧叙事的影响 |
2.弹幕与网络自制剧文本的互动 |
(四)本章小结 |
三、国产网络自制剧的杂糅性叙事 |
(一)类型元素的杂糅 |
1.类型元素的叠加与消解 |
2.叠加效应的平衡与失衡 |
(二)时空的杂糅 |
1.现代与古代的另类穿越 |
2.现实与虚幻的奇妙探险 |
3.多时空无序转换的场景体验 |
(三)文化观的杂糅 |
1.借古喻今式的现实解读 |
2.鬼神故事中的人性思辨 |
3.现实关照下的社会反思 |
(四)本章小结 |
四、国产网络自制剧的问题与发展策略 |
(一)国产网络自制剧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
1.IP改编成为创作重点,但唯IP化不可取 |
2.剧作形态更新,但其创作标准仍需探索 |
3.审美取向泛娱乐化,作品“厚度”不足 |
(二)国产网络自制剧的发展策略 |
1.探索网络自制IP剧的改编逻辑 |
2.提升新兴剧作形态与内容创作的契合度 |
3.把握娱乐化、艺术性与思想性的平衡 |
(三)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6)他者的消费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大女主”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问题提出 |
一、选题背景 |
二、问题提出 |
第二节 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 |
一、国内外女性主义研究现状 |
二、国内外“大女主”剧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霸屏的女性故事:“大女主”剧的发展概述 |
第一节 女性主义的发展概述 |
一、西方女性主义的发展概述 |
二、中国女性主义的发展概述 |
第二节 “大女主”剧内涵及发展概述 |
一、“大女主”剧的概念界定 |
二、“大女主”剧的发展概况 |
三、“大女主”剧的热播原因 |
第二章 狂热的性别表演:“大女主”剧的叙事模式 |
第一节 一再复刻的叙事母题 |
一、女性叙事的爱欲母题 |
二、女性叙事的权力母题 |
三、女性叙事的成长母题 |
第二节 刻板固化的角色设定 |
一、女性角色的塑造:“雌雄一体”与“笑里藏针” |
二、男性角色的塑造:“他者解构”与“她者建构” |
第三节 旧瓶新酒的故事情节 |
一、女性迫害女性的重复搬演 |
二、男性救助女性的经久不衰 |
第三章 镜像的拟态真实:“大女主”剧的社会映射 |
第一节 跨域古今的时代对话 |
一、历史轴的镜像展现 |
二、僭越现实的女性地位 |
三、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反向超越 |
第二节 女媚故事的社会消费 |
一、商品化的女性主体幻象 |
二、“自我与他者”的移情效应 |
三、娱乐至死的“伪女性主义” |
第三节 父权文化的女性焦虑 |
一、父权制下集体无意识的收编 |
二、父权文化霸权对女性的规训 |
三、当代社会中的女性生存焦虑 |
第四章 媒塑的斗兽符号:“大女主”剧的群像塑造 |
第一节 被赏玩的权力依附符号 |
第二节 被窥视的视觉形象符号 |
第三节 被夸张的欲望斗兽符号 |
第四节 被压迫的女性话语符号 |
第五章 性别的自我审视:他者的女性主义突围 |
第一节 重建性别秩序,营造平等两性关系 |
第二节 打破性别偏见,建构多元女性群像 |
第三节 强化性别敏感,重建女性主体地位 |
第四节 培养性别意识,跳出他者身份藩篱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致谢 |
(7)《全明散曲》明前期北散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曲体审美中的声情说 |
第一节 历代乐论中的声情论 |
第二节 元代曲论中的声情说 |
第三节 明人对声情说的承接 |
第二章 声情视阈下明前期北散曲研究 |
第一节 明前期北散曲宫调意义 |
第二节 同宫调散曲的情感表达 |
第三节 同题材散曲的声情分析 |
第三章 词情视阈下明前期北散曲与元散曲比较 |
第一节 同宫调曲牌“形”之异同 |
第二节 同题散曲“神”之异同 |
第三节 写作经验的承袭与创新 |
第四章 明前期曲学审美观念研究 |
第一节 内容与情感关涉下的雅、俗分野 |
第二节 明前期散曲作家对元人审美的承袭 |
第三节 明前期散曲作家的审美新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文章 |
致谢 |
(8)大树小虫(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人物表以及人物表情的关键表述 |
1.俞思语 |
2.钟鑫涛 |
3.钟欣婷 |
4.格瑞丝 |
5.钟永胜 |
6.高红 |
7.俞亚洲任菲菲 |
8.俞爷爷俞奶奶 |
第二章故事只是男女主角2015年度实施造人计划始末 |
1.2015年1月没怀上 |
2.2015年2月没怀上 |
3.2015年3月没怀上 |
4.2015年4月没怀上 |
5.2015年5月没怀上 |
6.2015年6月没怀上 |
7.2015年7月没怀上 |
8.2015年8月没怀上 |
9.2015年9月没怀上 |
10.2015年10月没怀上 |
11.2015年11月没怀上 |
12.2015年12月真相大白 |
(9)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问题提出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内容与思路 |
第一章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生成场域 |
第一节 后解严时代的多元文化语境 |
第二节 本土化运动下的乡土文化语境建构 |
第三节 消费文化机制与散文生产 |
第二章 散文主体精神的多维呈现 |
第一节 女性主体性的凸显与建构 |
第二节 边缘族群的主体意识建构 |
第三节 乡土意识与在地情怀的展现 |
第三章 散文主题的多元取向 |
第一节 创作主题的多向拓展与融合 |
第二节 都市散文:后现代语境下的多向书写 |
第三节 家族散文:生命救赎与记忆书写中的反叛传统 |
第四节 怀旧散文:斑驳记忆的多样化呈现 |
第四章 散文的艺术特色及流变 |
第一节 散文的“出位”与虚构思考 |
第二节 散文艺术的创新与变化 |
第三节 后现代视域下的散文空间书写 |
第五章 散文作家个案研究 |
第一节 “晃荡”的生活美学:舒国治散文论 |
第二节 由“纯美”到“怪咖”:周芬伶散文的另类书写 |
第三节 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微物书写与时尚拆解—张小虹散文论 |
第四节 简媜创作中的中华文化认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本论文述及主要作家简介 |
附录二 台湾地区关于散文研究博硕士学位论文统计(1990-2016) |
附录三 九歌年度散文选目录(1981-2017)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10)“士”与“卒”之间 ——论抗战中的老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3 相关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二章 从“士”到“卒”的心理困境 |
2.1 老舍对民族国家的曲折体认 |
2.1.1 蛮夷——满族——中华民族 |
2.1.2 “国家”意识与实体的认知差异 |
2.2 在国家和政治之间 |
2.2.1 “国家至上”的生命选择 |
2.2.2 非权力欲望的参与 |
2.3 抗战文艺界“小卒”的苦痛 |
2.3.1 从“艺术家”到“战士” |
2.3.2 激情狂热中独味“苦痛” |
小结 |
第三章 从“卒”到“士”的人生突围 |
3.1 启蒙思想在抗战中坚守 |
3.1.1 启蒙方式的差异 |
3.1.2 启蒙精神的创造性转化 |
3.2 “我就是抗战派” |
3.2.1 “舍予”与“舍文” |
3.2.2 “卒”的担当 |
3.3 抗战与文艺的双向互动 |
3.3.1 抗战对文艺的要求 |
3.3.2 “文以载道”的现代转化 |
小结 |
第四章 《四世同堂》:一个“士卒”的抗战故事 |
4.1 从“隐士”到“战士” |
4.1.1 闲适文化与钱默吟 |
4.1.2 “士”到“卒”转变的内在规定性 |
4.2 从“家”“国”到“国家” |
4.2.1 家庭的精神牵绊 |
4.2.2 “尽忠”与“尽孝” |
4.2.3 “文化濡化”下的“国”之殇 |
4.2.4 民族败类的逆向“家”“国”关系 |
4.3 “士卒”抗战——战时国民意识新凝成 |
4.3.1 从个体抗争到群体觉醒的曲折 |
4.3.2 “卒”的抗争到“士卒”觉醒 |
小结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四、历史的惯性与盛世的懵懂(论文参考文献)
- [1]高中历史大概念教学研究[D]. 张乐青. 江西师范大学, 2021
- [2]“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研究[D]. 杜玉洁.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3]欧美华文文学中的战争书写[D]. 田诗洋. 吉林大学, 2020(01)
- [4]新文学闯将 ——刘半农论[D]. 张承志. 吉林大学, 2020(08)
- [5]碎片化与杂糅性 ——国产网络自制剧的叙事特征研究[D]. 王雪纯.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6]他者的消费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大女主”剧研究[D]. 徐瑞.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1)
- [7]《全明散曲》明前期北散曲研究[D]. 于洁.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8]大树小虫[J]. 池莉.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2019(06)
- [9]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D]. 刘秀珍.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2)
- [10]“士”与“卒”之间 ——论抗战中的老舍[D]. 杨丽霞. 河北大学,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