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设好三峡二期工程,做好移民工作(论文文献综述)
周庆[1](2021)在《肇庆市G区棚户区改造实物安置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棚户区改造是我国自2008年以来推动的“扩大内需的十项措施”之一,也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中的一项民生工程,目的是改造破旧的城镇住房并改善住房条件。加快棚户区改造,进一步改善其生活环境,从根本上改变“脏乱差”的生活环境,对改善民生具有重要价值。肇庆市G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从2014年正式开始棚户区改造,先后将G区辖区范围内的原归国华侨、农场职工、本地被安置对象、三峡移民(幸福村、吉祥村)共3383户涉及拆迁建筑面积约23万平方米纳入棚户区改造范围,通过“政府主导、市场参与”的思路推进棚户区改造实物安置工作。首先,论文通过实地调研、调查走访等方式,收集了比较充实的相关资料和信息。在此基础上,论文运用经验分析、比较分析等方法对肇庆市G区棚户区改造实物安置问题进行研究,认为肇庆市G区棚户区实物安置改造过程中存在政府政策制度不完善、政府职能缺位现象及安置政策缺乏灵活运用等问题,同时,棚户区改造实物安置也存在项目资金需求大、建设进度慢及建设周期长等问题,此外,棚户区改造实物安置还存在住房条件改善速度快、国家棚户区改造实物安置政策发生变化及棚户区改造民众安置要求发生变化等问题。然后,针对肇庆市G区棚户区改造实物安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论文从社会保障等理论对肇庆市G区棚户区改造实物安置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认为肇庆市G区政府在实施棚户区改造实物安置过程中,存在政策执行力度不足,其中包括棚户区改造过程中政府实物安置政策执行意识不强、实物安置政策宣传力度不大、实物安置政策监管问责力度不足等,而棚改安置房建设企业存在开发能力不足的问题,具体包括改造资金缺口大、绩效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建设开发经验等,此外,肇庆市G区棚户区改造实物安置社会环境的变化,如国家政策调控力度加大、棚户区改造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全面等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最后,论文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提出了肇庆市G区棚户区改造实物安置工作的对策和建议,包括增强政府棚户区改造政策执行力、多元化合作模式推动安置房建设及营造棚户区改造实物安置的良好环境等,给其他地区同类型的棚户区改造方式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胡少翔[2](2020)在《水利水电工程移民档案管理研究 ——以ZHW抽水蓄能电站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水利水电工程移民档案是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安置工作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历史记录,它反映了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安置的全过程。水利水电工程移民档案管理是贯穿整个移民工作的重要内容,是保证移民档案完整、准确和有效利用的基石。做好移民档案管理工作,对推进移民安置工作,服务移民群众具有重要作用。为规范移民档案管理,国家颁布了《水利水电工程移民档案管理办法》,对移民档案的管理体制与职责、归档与移交、档案验收、归档范围与保管期限、奖励与处罚等作出了规定。但在移民档案管理实际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导致移民档案的完整性、系统性和有效利用得不到有效保障。因此,如何完善移民档案管理工作,是档案界和移民界亟待重视与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本文以ZHW抽水蓄能电站移民档案管理为例,通过实地参与归档工作,围绕实际归档情况,对照移民档案管理办法,识别其中需完善之处,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本文首先从移民档案管理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展开,阐述了移民档案及管理的作用、意义,介绍了ZHW抽水蓄能电站工程、移民安置实施、移民档案管理的概况,梳理了水利水电工程移民档案管理政策规定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为下文的研究做铺垫;其次,从前期工作、实施工作、管理监督、资金财务四个方面介绍ZHW抽水蓄能电站移民档案实际归档情况,并分别参照移民档案管理办法中对应的归档要求,指出档案中问题,分析成因,提出建议;最后,将问题进行归纳,结合J县移民档案管理实际情况,从三个方面展开研究。一是对移民档案归档范围中不完善之处的研究,提出了归档范围分类逻辑不清、指标设计深度不够、保管期限划分标准不清等问题,并提出对应的修订建议;二是针对移民档案管理办法中有关管理职责、人员、移交等方面的条款提出完善意见;三是根据J县移民档案管理工作实际情况,归纳出档案意识薄弱、档案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不高、档案利用不善等问题,提出了增强档案意识、加强培训指导、完善档案利用制度等建议。
武菲[3](2019)在《三峡工程决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三峡工程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举世瞩目。同时,它也是一项颇具争议的特殊的工程。从1918年孙中山首次提出开发三峡水力的设想,到1992年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兴建三峡工程议案,三峡工程经历了漫长坎坷的决策过程。本文将以三峡工程的决策为切入点,以时间为主线,以重大历史事件为节点,系统梳理三峡工程决策的历史过程,探讨三峡工程上马曲折的历程背后的原因,厘清关于三峡工程的争论焦点所在,揭示中共做出工程决策的历史背景,并最终总结出三峡工程决策带给我们的经验与启示。论文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利用大量未公开的档案资料、亲历者的回忆录、回忆文章,以及文献汇编等资料,呈现三峡工程决策的全过程。同时,尽可能全面地展现工程的支持者与反对者双方的观点,归纳其争论分歧的焦点所在。论文由绪论、正文五章和结语构成,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是民国时期开发三峡水力资源的初步设想与勘测(1918—1948)。主要论述孙中山首次提出的开发三峡水力资源的设想和恽震等人开展的对三峡水力资源的首次勘测、设计工作,以及国民政府开发三峡进行的一些早期工作。第二章是三峡工程的早期方案制定(1949—1977)。论述在这一时期三峡工程方案制定的过程,包括毛泽东、周恩来对三峡工程的指示和决策,制定三峡工程方案的经过,关于三峡工程的最早争论,以及作为三峡工程实战准备的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的开工建设。第三章是三峡工程的深入研究论证(1978—1988)。这一章主要论述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三峡工程的重新上马和重新开展论证工作的过程,以及这一时期关于三峡工程的争论。第四章是三峡工程的兴建决策(1989—1992)。这一章论述三峡工程在经历一系列争论后重新进入中央决策进程的经过,以及最终交付全国人大表决通过的过程。第五章是三峡工程的建设实施(1993—2009)。这一章主要论述三峡工程准备阶段进行的工作和工程建设期的决策及机构设置,以及三峡移民政策。最后是结语。总结三峡工程的决策历程留给我们的经验启示,并尝试针对决策中的不足之处提出进一步的优化措施。
杨穆[4](2019)在《《湖北日报》三峡工程移民报道研究》文中指出1992年4月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兴建三峡工程的决议后,三峡移民工作由试点转入全面启动,三峡工程成败的关键在于三峡移民。从移民工作开始至今,关于三峡移民工作进展、移民工作中的问题、移民生活及社会适应性等问题一直受到媒体的持续关注,成为媒体的聚焦之点。本文主要采取内容分析法、话语分析法以及访谈法,以《湖北日报》三峡移民报道为研究对象,选取《湖北日报》1992年-2008年间的518篇三峡移民报道为研究样本,探究报道在内容和形式上是如何呈现该议题的,对各个类目进行梳理,如对报道来源、报道时间及数量、报道体裁、报道主题、报道倾向等进行分析,对样本中的典型报道进行新闻图式分析、微观语义结构分析、风格和修辞分析,并总结《湖北日报》三峡移民报道的特色及不足。基于以上分析的基础,结合访谈《湖北日报》记者得到的一线采编经验,探究《湖北日报》三峡移民报道的经验及启示。本文梳理《湖北日报》在对该议题报道时呈现的内容和形式方面的特征,观察报道特色和不同移民时期报道的变化情况,《湖北日报》对三峡移民议题关注度极高,设立专版专栏报道、关注特殊节点策划系列报道、注重各界意见的反馈并保持与读者互动,同时也存在负面信息的回避、移民角色边缘化、议题深度性不足的问题。结合《湖北日报》三峡移民报道的实践经验,观察后移民时期三峡移民报道的内容,为今后其他工程移民报道提供借鉴。相关议题的报道应该注意“契合不同时期移民工作的重心”、“围绕社会关注热点,及时满足社会需要”、“提升移民话语权,加强新闻的人情味”、“创新报道形式、增强文本可读性”、“正确应对负面消息,做好舆论引导与监督”,为更好地实现新闻报道的舆论监督和舆论引导功能,起到推动移民工作顺利进展的积极作用。
赵倩[5](2019)在《三峡移民集体记忆的媒介建构 ——以《湖北日报》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三峡移民作为中国乃至世界移民史上的伟大壮举,需要我们去铭记。《湖北日报》作为三峡移民发生地最具权威的媒体,不仅在三峡移民的报道上有着突出的特色,在塑造三峡移民的集体记忆上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拟通过对1992年以来《湖北日报》的三峡移民报道进行分析,来了解和认识《湖北日报》是如何建构三峡移民集体记忆的,并借此对新时代的移民文化研究做出微弱的补充。本文主要以内容分析法为主,系统梳理了《湖北日报》在1992年至2018年这26年间的三峡移民报道,对其做了分类整理,并在关键词抓取的基础上做了高频词的分析,得出了《湖北日报》在三峡移民报道上的主要侧重点和报道方向。为了得到更加真实的历史记忆,在进行报纸内容分析的同时,笔者运用深度访谈的办法,与部分三峡移民亲历者和《湖北日报》的受众进行了交流取证。采访三峡移民亲历者的主要目的在于真实地还原移民历史,并把移民的口述记忆与《湖北日报》报道所建构的记忆进行比较说明。《湖北日报》的受众对于三峡移民集体记忆的建构是最有发言权的,通过他们,我们可以了解到报纸在集体记忆建构上的问题与成效。本文主要分为四大部分。从三峡移民集体记忆的媒介建构过程入手,对《湖北日报》在这二十余年来的三峡移民报道进行梳理,理清报道的主要内容、大致基调与建构方式。三峡移民的集体记忆并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历史产物,而是随着历史变化而不断变化的。正文第三章是本文研究的一个重点,将要解决在这二十几年历史变迁中三峡移民集体记忆的变迁问题。在这漫长的时间中,移民记忆在移民身份认同、移民回忆、移民新生活上,进行了三次强化,分别代表了移民在不同时期的记忆方向。而随着叙事线索、报道关注点和移民形象的改变,政府话语权逐渐下放给了移民自身,社会对移民的关注也不再停留于物质基础而转向了更深层次的精神世界,移民形象也有了巨大变化。三峡移民的集体记忆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重构。三峡移民的集体记忆并非是孤立的叙事,它在一定程度上也折射出了不同时期中国社会的变迁过程,这种重构与当下社会背景和时代发展紧密相关。三峡移民集体记忆的建构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这其中交织着各种各样的外部因素,这些外部因素在影响三峡移民集体记忆建构的同时也对社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影响历史记忆保存、影响时代精神风貌、影响和谐社会发展。这些影响或正面或负面,都将成为三峡移民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记录历史是媒介的基本功能,在记录和连接三峡移民历史上,我们可以打破空间和时间的桎梏,实现历史记忆的共通,启示当下。记忆场对于提升民族凝聚力有着不容小觑的作用。三峡移民精神作为三峡移民集体记忆在精神层面的记忆场自然十分重要。此外,建构三峡移民集体记忆也是连接政府议程的重要方式,这对于和谐社会的建构尤为关键。社会的整合离不开媒介,建构三峡移民集体记忆也是完成社会整合的需要。
丁璐[6](2014)在《《人民日报》三峡工程报道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从孙中山先生的最初愿景到毛泽东的宏伟构想,从1940年代萨凡奇计划到1990年代的最终上马,经历了漫长的发展之路,其时间跨度之长、影响力之大和牵涉范围之广为世界工程史上所罕见,成为重大的工程建设问题、生态环境问题以及社会问题,引起各界的广泛重视。几十年间,中外媒体对于三峡工程这一举世瞩目的重大工程进行了大量的新闻报道,其报道的数量之多和范围之广,无论是在工程建设史上,还是在新闻传播发展史上,都是史无前例的。本文以《人民日报》为研究样本,通过对《人民日报》1992—2012年三峡工程报道进行分析,考察其报道的特点,探寻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行性建议,以期为我国主流媒体如何做好同类报道提供参考。研究梳理了三峡工程和三峡工程报道的发展状况,引出本文的研究对象;对《人民日报》的三峡工程报道的图片新闻进行详细分析,以探析其体裁运用上的特点;报道新闻来源的分析主要在于考察其报道的自采率和消息源的选择偏向性;主题与倾向性的研究中分析了其报道的关注重点和立场;最后,总结上述研究中所得出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
徐潇宇[7](2013)在《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系统运行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是地质灾害多发的国家,人类生产生活、工程改造等活动的增多,使得地质灾害的频度和危害有日趋加剧的趋势。三峡大坝的兴建导致其水位发生巨大变化,有可能诱发大量的地质灾害,危及库区人民生命安全及航道安全。针对这一严峻形势,我国政府围绕减少因蓄水引发地质灾害的几率,最大程度防止或减少可能出现的地质灾害这一目标,对三峡库区的地质灾害集中进行了大规模治理,并取得良好成效。本文采取比较分析、系统分析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等研究方法,对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系统的构成元素进行梳理,并且分析了其运行机制与机理,指出下一阶段该系统的运行机制将会产生的变化。全文共八章,具体内容可概括如下:第一章,着重介绍了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系统运行机制研究这一选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目标,并对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分析与阐述。第二章,剖析构建地质灾害防治系统运行机制所需的理论基础。明晰了灾害、减灾、灾害管理等相关概念;深入分析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的特点,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和发育规律;建立地质灾害防治系统运行机制的理论架构,指出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系统的主要构成元素,并分析其基本运行机制。第在章,从宏观的角度,对中国与美国、日本这两个国家的灾害管理机制进行对比,以期理清头绪,对中国目前灾害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及不足作出剖析。与美国、日本的灾害管理机制相比,我国的灾害管理在体制上有待改进,与灾害相关的法律建设不完善,灾前的预防与备灾准备不够充分,早期兴建的防灾设施缺少维护,信息反馈的机制需进一步提高,资金投入需常态化建设。同时,在分析中明晰地质灾害管理的所属层次及位置,为后文通过三峡库区地质灾害大规模防治,分析我国地质灾害防治系统运行机制夯实理论基础,同时也为最后的总结与讨论提供理论基础。第四章,对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治理工作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分析与总结,并指出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存在的问题、原因,以及运行机制构建的必要性。对三峡库区经济效益的分析,主要包括防治经济效益评估研究和防治经济效益结果;根据实际工程对三峡库区社会生产生活产生的影响,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产生的社会效益,主要体现在有减少人员伤亡、政治综合效益、环境综合效益、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等几个方面。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的治理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它不仅可以作为一个大型的区域性的地质灾害治理的范本,而且它在地质灾害治理的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方面,对其它区域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以及相关地质灾害的大型土建工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应用价值。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是本文的主体部分。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系统是一个典型的技术系统,具备一个相对完整的输入子系统、运作子系统、输出子系统。第五章详细分析总结了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系统运行机制输入子系统的构建与运作,其中三峡库区前期重点工程治理、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前期科学研究、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的决策组织与分工这三个要素围绕着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为核心,发挥着各自的功能与作用,共同承担着输入子系统的作用。第六章详细分析总结了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系统运行机制运作子系统的构建与运作。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和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搬迁避让工程构成了运作子系统。第七章详细分析并总结了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系统运行机制输出子系统的构建与运作。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以及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重大科学研究共同构成了输出子系统。这些要素之间通过特定的方式组织联合在一起,发挥着作用。输出子系统中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子系统及重大科学研究这两个组成要素,对于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的防治运行机制的构建尤为重要。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在地质灾害防治运行系统中承担着数据反馈的功能,是输出端的主要出口,其输出信息具有响应速度和准确度两个维度,这对于地质灾害防治的时效响应不仅十分必要,而且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运行的效果。重大科学研究活动,其研究的目的是优化地质灾害防治防治系统。在大规模应急治理工作完成后,工作重心就会从治理已知滑坡隐患向防治新生滑坡灾害与持续治理遗留隐患而转变。第八章,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对该系统的运行机制进行整体描述,进一步明确本文的主要结论、创新点和未来的研究方向。本文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运用管理科学的系统论等理论与方法,探讨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系统运行机制的机理,构建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系统运行机制的输入、运转和输出三个子系统;二是对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这一典型案例取得的成效和问题进行全面的梳理,分析地质灾害管理的发展趋势,为我国其它地区的地质灾害大规模防治工作提供经验启示;同时,分析下一阶段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侧重点,并提出了相关建议。由于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处于阶段性完成时期,对其管理系统、运行机制的研究及梳理本身就是一项创新工作,有很多研究还需进一步深入。
周双超[8](2011)在《点缀中国水电春天的报春花——金沙江水电开发2010年回顾和2011年展望》文中研究指明进入"十二五",我国能源发展规划作出了重视水电和非化石能源的调整,"十二五"规划报告指出:要在保护生态和做好移民工作的前提下积极发展水电。2010年,金沙江下游水电开发形势喜人;2011年是金沙江水电开发最为关键的一年,向家坝、溪洛渡工程进入蓄水发电前的冲刺阶段,白鹤滩、乌东德工程也将启动现场筹建。
李勋华[9](2010)在《水电工程移民权益保障研究》文中指出水电工程移民是指国家因兴修水电工程,开发水电资源而动员和组织的大量人口迁移和安置活动。在水电工程移民中,农村移民占绝大多数,本论文以大中型水电工程农村移民为研究对象。移民作为水电工程的利益相关者,在为水电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忍受着亲友分离,社会资本解体,生产生活不适等痛苦和无奈,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如何协调移民与水电业主和政府利益关系,维护移民弱势群体合法权益,保障他们的生存权、发展权、公平权和参政权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论文紧紧围绕移民程序性权利和实体性权利保障这条主线,从移民工程的各个环节着手,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等方法,构建水电工程移民权益保障的机制,从宏观上总体保障移民的生存权、发展权、公平权和参政权等基本权利。本文的研究得到如下主要结论:第一,在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农村移民权益流失比较严重,包括实体性权利和程序性权利。实体性权利包括公民的生存权、发展权和公平权。程序性权利主要体现在参政权。程序性权利是工具和途径,实体性权利往往通过程序性权利来实现。第二,农村移民权益保障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到移民规划、安置补偿、后期扶持、移民参与、监测评估等几个主要环节,每一个过程和阶段都涉及到农村移民权益保护的问题。完善移民规划、安置补偿、后期扶持等机制有利于保障移民实体性权益,而健全移民参与机制和监测评估机制则有利于保障移民程序性权益。本文建立了“以移民规划管理为基础,以移民补偿安置为重要内容,以移民后期扶持为后续支撑,以移民参与和监测评估为保障的农村移民权益保障体系”。第三,必须建立移民安置规划制定的制衡机制。水电工程建设需要认真考虑诸多利益相关者的权益,需要建立水电业主制定规划,省级移民管理机构审核规划的制衡机制。同时在规划制定过程中引入社会中介团体参与和监督,对于保障移民规划合理性、有效性具有重要作用,从而更好维护移民生存权、发展权、公平权。第四,农村移民享有土地发展权。土地被征用后,农民失去了土地使用权和土地发展权,与此同时土地承载的基本生活保障功能、就业保障功能、养老保障功能和医疗保障功能随之丧失,需要对农民土地使用权和发展权进行补偿。我国政府对移民补偿标准偏低,移民可持续生计存在风险,在当前耕地资源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农民土地使用权入股安置模式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措施,既符合党中央提出的“共享改革成果”的执政理念,又维护了移民实体性权益。第五,在土地使用权入股安置的基础之上,移民后期扶持模式分为农村城镇后期扶持模式和移民新村后期扶持模式。应完善移民政策法规,加强项目监督与管理,增强移民社区的社会资本,发挥社区干部能动性,健全管理体制与制度,进一步加强农村移民后期扶持力度,维护移民生存权和发展权。第六,移民、水电业主、政府是最紧密的利益相关者。农村移民参与移民项目本质上是一个博弈的过程,也是维护自身权益的重要体现。应制定公众参与法律法规,提升移民参与能力和效率,加强社会舆论监督和参与,完善移民参与的利益纠纷解决机制,切实保障移民的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第七,移民安置监测评估关系到移民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实现。应坚持移民安置监测评估基本原则,加强移民监测评估机构能力建设,注重世界银行的监测评估政策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建立合理监测评估评价体系。移民社区可持续发展不能只重视社区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还要重视移民心理预期水平。要结合自然、社会、经济、人文环境及移民心理预期等指标,构建科学合理的移民社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段炼[10](2009)在《三峡区域新人居环境建设研究》文中认为全球化浪潮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区域研究与区域规划理论框架;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国内外新一轮“区域规划”或“城市地区(城市群、都市圈)发展战略研究”等行动,从实践方面也宣示了原有的国家/行政区区域层级体系已为当今以空间功能结点为枢纽、以流的通道为关联、以流量的大小为主辅的城乡经济社会网络体系逐渐取代这一趋势的出现。因此,作为区域空间功能结点的各级各类城镇建设,其向外辐射影响的规模大小、职能强弱及其空间联结完善度已超越传统的向内统一认知的空间完形、景观多样和人们心理行为感知度而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与此同时,世界性的城镇化进程对于区域自然资源、人类居住环境和城乡空间单元等物质形态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并产生了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居住拥挤、城乡冲突加剧等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两大因素的综合作用导致了人居环境科学的诞生,并相应产生了全球、区域、城市、社区、建筑五大层级的人居环境建设体系。其中,区域人居环境建设的核心内容就是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的区域城乡人居环境的建设及其所涉及到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PRED)之间的关系协调,即以城镇化的区域推进所涉及到的人口、产业和空间三大问题为导向进行综合融贯的研究,以实现区域人地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论文关于三峡区域新人居环境建设的选题研究即是由此产生。三峡区域是三峡工程建设而形成的一个特定区域,其优良人居环境建设的质量事关三峡工程巨大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的发挥。经过十余年的举国投入和区域人民的艰苦奋斗,三峡区域已完成了相关的工程建设和移民迁建任务;但欠发达的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和严酷的资源环境条件构成区域人居环境建设进一步“提速提挡”的瓶颈,而且随着国家投入的结束和主体功能区定位的确立使三峡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压力骤增,也使其区域人居环境建设面临新的战略选择。因此,论文结合我国统筹区域发展的战略指向,总结和梳理了城市规划学、地理学、人口学、经济学和区域资源环境等学科的最新动向,以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的区域人居环境建设实践为核心,构建了三峡区域新人居环境建设的人口、产业、空间“三位一体”分析框架;同时,论文采用史论文案法对三峡区域人居环境建设的历史进程进行了纵向梳理,并结合横向的区域人居环境建设现状调查,完成了“资源环境容量制约下的人口再分布指引缓解人地矛盾”、“结构优化基础上的特色产业集群建设破解产业空虚化”、“基于地域格局特点的快速城镇化进程重组城乡空间结构”三方面的新人居环境建设策略提出。第一,人居环境建设的核心是人,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区域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支撑,而城镇化推进的本质特征即是城乡人口的迁移与再分布,因此区域人居环境建设的核心内容就是依据人口容量确立人口再分布指引策略。论文结合三峡地域开发背景中的人口增长及空间分布进程,在阐明三峡区域人地矛盾历史源流的基础上,运用相对值评价模型完成了三峡区域区县人口空间分布的合理性评价;同时,论文分析了三峡区域城镇化的进程与特征,并通过各区县城镇化发展与其人口容量之间的协调度指数计算,提出了人口集聚区、稳定区和疏散区中各区县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的人口再分布指引策略。第二,经济增长是人居环境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欠发达地区摆脱贫困进入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而城镇化进程也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密不可分,因此区域人居环境建设的重要目标就是在市场的竞争中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及其竞争力的提升,并最终实现经济的高效增长。论文以三峡区域资源禀赋和历史时期产业发展的分析入手,在对现状产业空虚化与结构同质化现象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工业化进程中的区域主导产业选择及产业结构优化的基本对策,并结合区县特色产业园区的建设实践提出了构建区域产业集群的建议和空间布局结构。第三,城镇化的推进与城乡人居环境的建设与空间结构的演进紧密相关,因此空间资源既是区域人居环境建设的载体,其结构构型也是区域人居环境建设状态的指示器。论文结合三峡区域城乡空间结构形成与演变的自然基础与历史进程,在对其区县城镇化空间分异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峡西、峡中和峡东三地带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重组策略;并在整合三地带空间结构重组的“V”型—“W”型—“U”型模式演进序列基础上编制了三峡区域空间的发展战略构想。三峡区域的新人居环境建设研究,是对三峡区域转型期人居环境建设的尝试性探索,其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对于中国大多数的欠发达地区来说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因此,论文最后以区域人口再分布方案及相关区县产业集群建设和空间结构重组案例,冀望对区域人居环境建设的内容框架体系作进一步的完善。
二、建设好三峡二期工程,做好移民工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建设好三峡二期工程,做好移民工作(论文提纲范文)
(1)肇庆市G区棚户区改造实物安置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1.国外研究综述 |
2.国内研究综述 |
3.国内外综述评析 |
(四)研究方法和内容结构 |
1.研究方法 |
2.内容与逻辑 |
(五)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1.相关概念 |
2.理论基础 |
一、肇庆市G区棚户区改造实物安置的现状 |
(一)肇庆市G区棚户区改造实物安置问题的由来与发展 |
1.肇庆市G区棚户区改造实物安置问题的由来 |
2.肇庆市G区棚户区改造实物安置的发展 |
(二)肇庆市G区棚户区改造实物安置的具体措施和取得成效 |
1.肇庆市G区棚户区改造实物安置的具体措施 |
2.肇庆市G区棚户区改造实物安置的主要特点 |
3.肇庆市G区棚户区改造实物安置取得的成效 |
二、肇庆市G区棚户区改造实物安置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棚户区改造实物安置中政府主导不力 |
1.棚户区改造实物安置中政策制度不完善 |
2.棚户区改造实物安置中存在政府职能缺位现象 |
3.棚户区改造实物安置中安置政策灵活性不足 |
(二)棚户区改造实物安置中企业实施难度大 |
1.棚户区改造实物安置中企业自身力量不足 |
2.棚户区改造实物安置中企业管理不力导致建设进度慢 |
3.棚户区改造实物安置建设周期长对企业自身发展造成困难 |
(三)棚户区改造实物安置中社会环境变化快 |
1.国家实物安置政策发生变化 |
2.城市社区居民住房条件快速改善的倒逼 |
3.民众对棚改区改造安置要求的提高 |
三、肇庆市G区棚户区改造实物安置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政府实施棚户区改造实物安置政策执行力度不足 |
1.棚户区改造实物安置中政府政策执行意识不强 |
2.棚户区改造实物安置中政策宣传力度不大 |
3.棚户区改造实物安置中政府政策监管问责力度不足 |
(二)棚户区改造实物安置中企业开发能力不足 |
1.棚户区改造实物安置中担纲企业资金缺口大 |
2.棚户区改造实物安置中企业绩效管理制度不健全 |
3.棚户区改造实物安置承接主体缺乏建设开发经验 |
(三)棚户区改造实物安置社会环境影响多样化 |
1.国家住房政策调控的调整与变化 |
2.棚户区改造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 |
3.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不全面 |
四、优化肇庆市G区棚户区改造实物安置问题的对策建议 |
(一)国内外棚户区改造的经验借鉴 |
1.国内棚户区改造的主要经验 |
2.国外贫民窟改造的主要经验 |
3.国内外经验对棚户区改造实物安置的启示 |
(二)肇庆市G区棚户区改造实物安置问题的对策建议 |
1.增强政府棚户区改造政策执行力 |
2.多元化合作模式推动安置房建设 |
3.营造棚户区改造实物安置的良好环境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水利水电工程移民档案管理研究 ——以ZHW抽水蓄能电站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及成果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
2 移民档案管理制度建设及研究现状 |
2.1 上位法及规范 |
2.2 制度建设 |
2.2.1 移民档案的定义 |
2.2.2 移民档案管理体制及职责 |
2.2.3 移民档案归档范围 |
2.3 重点工程及省级移民档案管理 |
2.3.1 部分重点工程移民档案管理 |
2.3.2 部分省移民档案管理办法 |
2.4 国内研究现状 |
2.4.1 文献研究统计分析 |
2.4.2 文献研究内容分析 |
2.5 国外研究现状 |
2.6 小结 |
3 ZHW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及移民工作概况 |
3.1 工程及移民概况 |
3.1.1 工程概况 |
3.1.2 电站规划情况 |
3.1.3 移民安置规划情况 |
3.2 ZHW抽水蓄能电站移民安置实施概况 |
3.2.1 农村移民安置 |
3.2.2 专业项目处理 |
3.2.3 库底清理 |
3.2.4 环境保护 |
3.2.5 投资完成情况 |
3.3 ZHW抽水蓄能电站移民档案管理概况 |
3.3.1 档案管理体制 |
3.3.2 移民安置前期工作档案成果 |
3.3.3 移民安置实施工作档案成果 |
3.3.4 移民工作管理监督档案成果 |
3.3.5 移民资金财务管理档案成果 |
3.3.6 档案分类整理立卷 |
3.3.7 评价和问题 |
4 移民安置前期工作档案管理研究 |
4.1 前期工作应归档要求 |
4.2 前期工作实际归档情况 |
4.3 实际归档符合性分析 |
4.4 对策建议 |
5 移民安置实施工作档案管理研究 |
5.1 综合文件档案管理 |
5.1.1 综合文件应归档要求 |
5.1.2 综合文件实际归档情况 |
5.1.3 实际归档符合性分析 |
5.1.4 对策建议 |
5.2 农村移民安置档案管理 |
5.2.1 农村移民安置应归档要求 |
5.2.2 农村移民安置实际归档情况 |
5.2.3 实际归档符合性分析 |
5.2.4 对策建议 |
5.3 专业项目档案管理 |
5.3.1 专业项目应归档要求 |
5.3.2 专业项目实际归档情况 |
5.3.3 实际归档符合性分析 |
5.3.4 对策建议 |
5.4 库底清理档案管理 |
5.4.1 库底清理应归档要求 |
5.4.2 库底清理实际归档情况 |
5.4.3 实际归档符合性分析 |
5.4.4 对策建议 |
6 移民工作管理监督档案管理研究 |
6.1 移民工作管理监督应归档要求 |
6.2 移民工作管理监督实际归档情况 |
6.3 实际归档符合性分析 |
6.4 对策建议 |
7 移民资金财务管理档案管理研究 |
7.1 移民资金财务管理应归档要求 |
7.2 移民资金财务管理实际归档情况 |
7.3 实际归档符合性分析 |
7.4 对策建议 |
8 移民档案管理问题研究 |
8.1 移民档案归档范围分类下的指标设计深度问题 |
8.2 移民档案归档范围分类逻辑不清问题 |
8.3 移民档案重要资料和一般资料的划分标准问题 |
8.4 个别归档文件分类不恰当问题 |
8.5 归档范围未包含部分重要档案问题 |
8.6 移民档案管理职责不够明确问题 |
8.7 人员制度不完善问题 |
8.8 缺少预立卷和检查制度的问题 |
8.9 移民工作单位档案管理问题 |
9 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局限及展望 |
9.2.1 研究局限 |
9.2.2 研究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4-1 ZHW移民安置前期工作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
附表5-1 ZHW移民安置实施工作综合文件归档资料清单 |
附表5-2-1 ZHW北蒿亭新村农村移民安置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
附表5-2-2 ZHW南蒿亭新村农村移民安置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
附表5-2-3 ZHW石门新村农村移民安置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
附表5-2-4 ZHW南寺新村农村移民安置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
附表5-2-5 ZHW张河湾村农村移民安置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
附表5-2-6 ZHW沿庄村农村移民安置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
附表5-2-7 ZHW南蒿亭村农村移民安置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
附表5-2-8 ZHW测鱼村农村移民安置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
附表5-2-9 ZHW西沟村农村移民安置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
附表5-3-1-1 ZHW移民安置交通专项招投标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
附表5-3-1-2 ZHW移民安置交通专项朱王主线公路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
附表5-3-1-3 ZHW移民安置交通专项西沟村对外交通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
附表5-3-1-4 ZHW移民安置交通专项南寺村对外交通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
附表5-3-2 ZHW移民安置电力专业设施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
附表5-3-3 ZHW移民安置电信专业设施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
附表5-3-4 ZHW移民安置广播电视专业设施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
附表5-3-5 ZHW移民安置水利专业设施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
附表5-3-6 ZHW移民安置文物保护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
附表5-4 ZHW移民安置库底清理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
附表6-1 ZHW移民工作管理监督文件归档资料清单 |
附表7-1 ZHW移民资金财务管理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
(3)三峡工程决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与难点 |
第一章 民国时期开发三峡水力资源的初步设想与勘测(1918—1948) |
第一节 国人的三峡设想与首次勘测 |
一、孙中山首次提出开发三峡水力资源设想 |
二、首次勘测三峡水力资源 |
第二节 美国人的三峡开发计划与夭折 |
一、潘绥计划 |
二、萨凡奇计划 |
三、三峡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 |
四、萨凡奇计划的中止 |
第二章 三峡工程的早期方案制定(1949—1977) |
第一节 毛泽东描绘三峡蓝图 |
一、水利是工农业生产的中心环节 |
二、“毕其功于一役” |
三、中苏合作开展查勘 |
第二节 林李之争与三峡决策 |
一、最初的争论 |
二、南宁会议上的“御前争论” |
三、周恩来查勘三峡与成都会议 |
第三节 三峡工程第一次筹建热潮 |
一、“积极准备充分可靠”:三峡科研大协作 |
二、200米蓄水位的初步设计工作 |
三、“有利无弊” |
第四节 三峡工程的实战准备——葛洲坝水利枢纽的兴建 |
一、葛洲坝水利枢纽的提出 |
二、建设中的波折 |
第三章 三峡工程的深入研究论证(1978—1988) |
第一节 重提三峡工程 |
一、坝址选择 |
二、纷争再起 |
三、邓小平的三峡之行 |
第二节 三峡工程第二次筹建热潮 |
一、三峡工程加速上马与“翻两番”战略目标 |
二、审查通过150米蓄水位方案 |
三、用改革的办法建设三峡 |
第三节 关于工程近期能否上马的争论 |
一、蓄水位之争 |
二、党内外的争论 |
第四节 三峡工程的重新论证 |
一、开展重新论证 |
二、论证中的论争 |
第四章 三峡工程的兴建决策(1989—1992) |
第一节 三峡工程重新进入决策进程 |
一、历史的插曲:围绕《长江长江——三峡工程论争》一书的争论 |
二、江泽民视察长江 |
三、“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命脉” |
四、三峡工程论证汇报会 |
五、审查通过175 米蓄水位方案 |
第二节 表决定案 |
一、三峡宣传热 |
二、全国人大表决通过三峡工程议案 |
第五章 三峡工程的建设实施(1993—2009) |
第一节 施工准备阶段 |
一、开展前期准备工作与施工 |
二、三峡工程正式开工 |
第二节 工程建设期 |
一、一期工程建设 |
二、二期工程建设 |
三、三期工程建设 |
第三节 三峡移民政策 |
一、实施优惠政策 |
二、外迁移民安置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4)《湖北日报》三峡工程移民报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研究现状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问题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样本选取与类目建构 |
1.1 研究对象 |
1.1.1 三峡移民报道的界定 |
1.1.2 媒体选择及分析单位 |
1.2 样本选择 |
1.2.1 样本的选取理由 |
1.2.2 样本的时间范围 |
1.2.3 样本的获取方法及原则 |
1.3 类目建构及其原则 |
第二章 《湖北日报》三峡移民报道的内容分析 |
2.1 《湖北日报》三峡移民报道形式层面分析 |
2.1.1 报道时间及数量 |
2.1.2 报道来源 |
2.1.3 报道版面、篇幅及标题显着度 |
2.1.4 报道配图 |
2.1.5 报道体裁 |
2.2 《湖北日报》三峡移民报道内容层面分析 |
2.2.1 报道主题 |
2.2.2 报道倾向 |
2.2.3 报道重心 |
2.2.4 报道地区 |
2.2.5 标题及评价性报道关键词 |
第三章 《湖北日报》三峡移民报道的新闻话语分析 |
3.1 话语分析的样本选择 |
3.2 新闻图式分析 |
3.3 微观语义结构分析 |
3.4 风格和修辞分析 |
3.4.1 词汇语句具有积极指向性 |
3.4.2 语言生活化,叙事故事化 |
3.4.3 多使用引语及数字 |
第四章 《湖北日报》三峡移民报道的特色与不足 |
4.1 特色分析 |
4.1.1 设立专版专栏报道 |
4.1.2 关注特殊节点,策划系列报道 |
4.1.3 注重各界意见反馈,保持与读者互动 |
4.2 存在不足 |
4.2.1 负面信息的回避 |
4.2.2 移民角色边缘化 |
4.2.3 议题深度性不足,文本可读性不强 |
第五章 《湖北日报》三峡移民报道的经验与启示 |
5.1 《湖北日报》三峡移民报道的实践经验 |
5.1.1 选题来源及报道主题 |
5.1.2 报道立足点及社会功能 |
5.1.3 拓展与丰富后移民时期三峡移民报道的内容 |
5.2 对其他工程移民报道的启示 |
5.2.1 报道契合不同时期移民工作的重心 |
5.2.2 围绕社会关注热点,及时满足受众需要 |
5.2.3 提升移民话语权,加强新闻“人情味” |
5.2.4 创新报道形式,增强文本可读性 |
5.2.5 正确应对负面消息,做好舆论引导与监督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三峡移民集体记忆的媒介建构 ——以《湖北日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研究问题和方法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方法 |
四、拟创新之处 |
五、相关文献综述 |
(一)三峡移民的相关研究 |
(二)集体记忆的相关研究 |
(三)媒介对三峡移民的报道研究 |
第二章 三峡移民集体记忆的媒介建构过程 |
一、《湖北日报》所构建的三峡移民集体记忆的基本特征 |
(一)视角上政府主导 |
(二)体裁上消息为主 |
(三)情感上积极平和 |
二、《湖北日报》所构建的三峡移民集体记忆的主要内容 |
(一)移民搬迁安置 |
(二)移民经济建设 |
(三)移民对口支援 |
三、《湖北日报》对三峡移民集体记忆的主要建构方式 |
(一)持续报道,加强集体记忆 |
(二)纪念报道,记录特殊时刻 |
(三)对比报道,呈现前后变化 |
(四)人物报道,塑造典型形象 |
第三章 三峡移民集体记忆建构的历史变迁 |
一、三峡移民集体记忆的强化 |
(一)首次强化,移民身份认同 |
(二)二次强化,唤醒移民回忆 |
(三)三次强化,记忆全新生活 |
二、三峡移民集体记忆的重构 |
(一)叙事线索变迁:从政府到移民 |
(二)报道关注点变迁:从物质经济到精神文化 |
(三)移民形象变化:从牺牲者到时代楷模 |
第四章 三峡移民集体记忆建构的社会影响 |
一、三峡移民集体记忆的建构影响历史记忆保存 |
(一)记录历史,保存记忆 |
(二)连接历史,实现共通 |
(三)正视历史,尊重过去 |
二、三峡移民集体记忆的建构影响时代精神风貌 |
(一)弘扬精神正能量 |
(二)塑造基本价值体系 |
(三)引领时代主旋律 |
三、三峡移民集体记忆的建构影响和谐社会发展 |
(一)排解负面情绪,维系社会稳定 |
(二)连接政府议程,实现上下互通 |
(三)担负媒介责任,完成社会整合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B:访谈记录 |
附录 C:《湖北日报》报道一览表 |
(6)《人民日报》三峡工程报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对象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我国三峡工程报道概述 |
第一节 三峡工程的概况 |
一、从愿景到开工的漫长发展之路 |
二、从未消弭的质疑之声 |
第二节 我国三峡工程报道的概况 |
一、三大发展阶段的划分 |
二、阶段特点分析 |
第二章 《人民日报》三峡工程报道的图片新闻 |
第一节 报道体材总量分析:消息、图片和通讯三足鼎立 |
第二节 图片新闻全景透视 |
一、图片传播时代下《人民日报》的图片新闻 |
二、图片新闻量:波动、三大峰值点 |
三、图片新闻表现形式:大小兼顾 |
四、图片形象:模式化 |
五、图片新闻体裁:单幅为主 |
第三节 个案分析——1997年11月8日大坝截流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人民日报》三峡工程报道的新闻来源与引语 |
第一节 报道来源:自采自编为主 |
第二节 消息来源 |
一、核心消息来源 |
二、自采自编报道的消息来源 |
第三节 引语分析:间接引语多,“对话性”不足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人民日报》三峡工程报道的主题与倾向性 |
第一节 报道主题:工程建设是核心 |
一、主题辨别 |
二、主题总体情况:工程建设展示成绩、移民主题持续性不强 |
三、主题侧重分析:移民“有什么” |
四、主题结构 |
第二节 报道倾向:负面报道极少,舆论监督不力 |
第三节 报道视角:政府视角持续性强、移民视角最少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人民日报》三峡工程报道的问题与建议 |
第一节 问题 |
一、信息来源的单一 |
二、负面报道的消极回避与转化 |
三、移民角色的边缘化 |
第二节 建议 |
一、拓宽信息来源,当好“了望哨” |
二、增加解释性报道,当好“解压阀” |
三、拓宽移民的话语空间,当好“发声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系统运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地质灾害防治系统运行机制构建的理论基础 |
§2.1 灾害管理的相关术语界定 |
2.1.1 灾害的定义与构成 |
2.1.2 减灾 |
2.1.3 灾害管理的定义 |
§2.2 系统运行机制的相关理论 |
2.2.1 系统的相关理论 |
2.2.2 运行机制的相关理论 |
§2.3 地质灾害防治系统运行机制的要素构建及其系统分析 |
第三章 中外灾害管理机制比较 |
§3.1 中国灾害防治的历史简述 |
3.1.1 古代灾害防治简述 |
3.1.2 近现代灾害防治简述 |
§3.2 国外灾害防治系统的运行机制分析 |
3.2.1 美国灾害防治系统运行机制分析 |
3.2.2 日本灾害防治系统运行机制分析 |
§3.3 中国与美国和日本的灾害防治系统运行机制的比较 |
第四章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成效剖析 |
§4.1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的特点分析 |
4.1.1 地质灾害的特性 |
4.1.2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主要类型及发育规律 |
§4.2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的经济效益 |
4.2.1 防治经济效益评估研究 |
4.2.2 防治经济效益评估结果 |
§4.3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的社会效益 |
4.3.1 减少人员伤亡 |
4.3.2 政治综合效益 |
4.3.3 环境综合效益 |
4.3.4 加强了库区和全国地质灾害防范的社会意识 |
4.3.5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
4.3.6 提高了我国崩滑地质灾害防治水平和能力 |
§4.4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
4.4.1 存在的主要问题 |
4.4.2 问题成因 |
4.4.3 构建系统运行机制的必要性 |
第五章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系统运行机制输入子系统构建 |
§5.1 库区前期重点工程治理运行机制 |
5.1.1 库区前期重点治理工程运行机制分析 |
5.1.2 库区前期重点治理工程内容简述 |
§5.2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前期科学研究机制 |
5.2.1 库区前期科学研究运行机制分析 |
5.2.2 库区前期科学研究主要研究项目 |
5.2.3 库区前期科学研究主要研究成果 |
§5.3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决策和组织的机制 |
5.3.1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决策运行机制分析 |
5.3.2 决策程序 |
5.3.3 组织与分工的运行机制 |
§5.4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机制 |
5.4.1 规划的运行机制分析 |
5.4.2 规划的编制审批与评估机制 |
5.4.3 规范范围 |
5.4.4 规划重点保护对象和防治对象 |
5.4.5 规划防治措施分类及划分标准 |
5.4.6 规划的主要防治任务 |
第六章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系统运行机制运作子系统构建 |
§6.1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运行机制 |
6.1.1 工程治理的运行机制分析 |
6.1.2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治理措施的特点及划分标准 |
6.1.3 工程治理规划任务及保护对象 |
6.1.4 工程治理项目业主单位的组建机制 |
6.1.5 工程治理项目的勘查与设计机制 |
6.1.6 工程治理项目的施工、监理和施工期监测机制 |
6.1.7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完成情况 |
6.1.8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竣工验收机制 |
§6.2 搬迁避让工程运行机制 |
6.2.1 地质灾害防治搬迁避让措施的特点及划分标准 |
6.2.2 搬迁避让规划任务 |
6.2.3 搬迁避让补助资金实施机制 |
6.2.4 搬迁避让安置机制 |
6.2.5 搬迁避让组织实施及风险管理的典型实例 |
6.2.6 搬迁避让完成概况 |
6.2.7 搬迁避让运行机制综述 |
第七章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系统运行机制输出子系统构建 |
§7.1 监测预警工程运行机制 |
7.1.1 监测预警预报运行机制分析 |
7.1.2 库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程规划及审批机制 |
7.1.3 库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程设计及审批机制 |
7.1.4 监测预警工程的建设与竣工验收机制 |
7.1.5 三峡库区(二期、三期)已建成的监测预警工程综述 |
7.1.6 监测预警机制运行实效 |
§7.2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重大科学研究的运行机制 |
7.2.1 重大科学研究运行机制分析 |
7.2.2 科研问题确定机制 |
7.2.3 科研专项设计及审批机制 |
7.2.4 科研实施机制 |
7.2.5 二期科研的竣工验收机制 |
7.2.6 二期科研成果浅议 |
第八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
§8.1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
8.1.1 主要结论 |
8.1.2 创新点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8)点缀中国水电春天的报春花——金沙江水电开发2010年回顾和2011年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2010年:金沙江下游水电开发形势喜人 |
(1) 2010年的溪洛渡水电站, 频创施工新纪录的一年。 |
(2) 2010年的向家坝水电站, 迈向蓄水发电目标的关键一年。 |
(3) 2010年的金沙江水电开发移民工作跃上新起点。 |
(4) 2010年的白鹤滩、乌东德水电站筹备工作全面展开。 |
2011年:金沙江水电开发最为关键的一年 |
(1) 溪洛渡水电站:建设任务更加艰巨。 |
(2) 向家坝水电站:蓄水发电前的背水一战。 |
(3) 白鹤滩、乌东德水电站启动现场筹建。 |
(9)水电工程移民权益保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移民权益保障国外研究述评 |
1.2.2 移民权益保障国内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技术路线和创新思考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3.4 可能的创新 |
第二章 水电工程移民权益保障的理性认知 |
2.1 权益的基本理论 |
2.1.1 权利的基本理论 |
2.1.2 我国公民基本权利的属性认知 |
2.2 移民权益与权益体系 |
2.2.1 移民权益内涵 |
2.2.2 移民权益体系 |
2.3 移民权益保障理论依据 |
2.3.1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3.2 补偿理论 |
2.3.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4 移民权益保障实践探索 |
2.4.1 国外移民权益保障实践 |
2.4.2 国内移民权益保障实践 |
2.5 移民权益保障体系 |
2.5.1 移民权益保障的社会工程 |
2.5.2 移民权益保障运行框架及相互关系 |
第三章 水电工程移民的规划管理 |
3.1 移民规划与农民权益保障 |
3.1.1 移民规划的意义、内容和任务 |
3.1.2 移民规划与移民风险 |
3.2 国内外移民规划管理实践 |
3.2.1 国外移民规划管理实践 |
3.2.2 国内移民规划管理实践 |
3.3 移民规划管理机制的构建 |
3.3.1 构建移民规划管理机制的原则 |
3.3.2 移民规划管理机制运行分析 |
3.4 移民规划管理机制的个案分析 |
3.4.1 三峡水电工程移民规划管理实践 |
3.4.2 三峡水电工程移民规划管理经验和不足 |
第四章 水电工程移民的补偿安置路径 |
4.1 移民补偿安置发展历程 |
4.1.1 建国初期以“土地互换”为主的补偿安置阶段 |
4.1.2 “特殊时期”依靠行政手段低补偿安置阶段 |
4.1.3 改革时期开发性移民补偿安置阶段 |
4.1.4 和谐时期“以人为本”补偿安置阶段 |
4.2 传统移民补偿安置模式的困境与障碍 |
4.2.1 传统移民补偿安置模式及局限性分析 |
4.2.2 传统移民补偿安置的关键影响因素 |
4.3 移民补偿安置经验和借鉴 |
4.3.1 移民补偿安置的历史经验 |
4.3.2 国际移民补偿安置的新探索 |
4.4 移民补偿安置的长效路径 |
4.4.1 构建移民补偿安置长效机制的指导原则 |
4.4.2 土地发展权视角下的移民安置补偿模型 |
4.4.3 基于土地基本功能和发展权价值的补偿实证分析 |
4.4.4 构建土地使用权入股安置方式 |
4.5 农民入股安置与水电业主利益协调可行性个案分析 |
4.5.1 怒江干流水电站农民入股安置的可行性分析 |
4.5.2 农民土地入股安置的结论与思考 |
第五章 可持续发展的移民后期扶持 |
5.1 水电工程移民后期扶持实践 |
5.1.1 移民后期扶持发展历程 |
5.1.2 移民后期扶持与可持续发展 |
5.1.3 移民后期扶持理性思考 |
5.2 水电农村移民后期扶持的类型和模式 |
5.2.1 基于统计学上的移民迁移意愿分析 |
5.2.2 移民后期扶持的类型 |
5.2.3 移民后期扶持模式 |
5.3 水电农村移民后期扶持路径 |
5.3.1 完善移民后期扶持的法规政策 |
5.3.2 加强移民后期扶持项目规划、管理和监督 |
5.3.3 增进移民社区社会资本 |
5.3.4 充分发挥社区干部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
5.3.5 完善移民后期扶持管理体制 |
5.4 水电移民后期扶持的个案研究 |
5.4.1 水富县农村移民城镇化安置背景 |
5.4.2 水富县农村移民后期扶持举措 |
5.4.3 水富县农村移民后期扶持经验与缺憾 |
第六章 水电工程移民的参与保障 |
6.1 移民参与内涵、政策与实践 |
6.1.1 移民参与的内涵 |
6.1.2 世界银行关于移民参与政策 |
6.1.3 移民参与实践 |
6.2 参与主体利益博弈与移民参与障碍分析 |
6.2.1 参与主体之间利益博弈 |
6.2.2 移民参与障碍分析 |
6.3 移民参与机制的基本框架 |
6.3.1 参与主体 |
6.3.2 参与方式 |
6.3.3 参与范围 |
6.3.4 参与目标 |
6.4 移民参与实现路径 |
6.4.1 制定公众参与法律法规 |
6.4.2 提升移民参与能力和效率 |
6.4.3 加强社会舆论监督和参与 |
6.4.4 完善移民参与的利益纠纷解决机制 |
6.5 移民参与水电工程的个案分析 |
6.5.1 小浪底水库基本概况 |
6.5.2 小浪底水库农村移民参与特点 |
6.5.3 小浪底水库农村移民参与经验和不足 |
第七章 水电工程移民的安置监测评估 |
7.1 移民安置监测评估基本内涵与功能 |
7.1.1 移民安置监测评估基本内涵 |
7.1.2 移民安置监测评估基本功能 |
7.2 移民安置监测评估政策与实践 |
7.2.1 世界银行非自愿移民监测评估政策及其局限性 |
7.2.2 我国移民监测评估政策与实践 |
7.3 完善移民安置监测评估机制的路径 |
7.3.1 移民安置监测评估原则 |
7.3.2 加强移民监测评估机构能力建设 |
7.3.3 注重世行政策与中国国情有机结合 |
7.3.4 建立科学合理监测评估评价体系 |
7.4 农村移民社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
7.4.1 水库农村移民社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综述 |
7.4.2 农村移民社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构建与权重确定 |
7.5 水电工程农村移民监测评估个案分析 |
7.5.1 农村移民社区可持续发展指数模型 |
7.5.2 宜宾县安边镇农村移民社区可持续发展分析 |
7.5.3 安边镇农村移民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结论和建议 |
研究结论与展望 |
1、研究结论 |
2、研究不足之处 |
3、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三峡区域新人居环境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问题提出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1.3 选题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三峡区域 |
1.2.2 快速城镇化 |
1.2.3 区域人居环境 |
1.2.4 人口再分布 |
1.3 区域人居环境建设研究述评 |
1.3.1 区域人居环境建设相关理论研究 |
1.3.2 区域人居环境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
1.3.3 三峡区域人居环境建设研究 |
1.4 研究目的、方法与框架结构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方法 |
1.4.3 论文框架结构 |
2 三峡区域新人居环境建设模式建构 |
2.1 “三位一体”的区域人居环境建设框架 |
2.1.1 三峡区域人居环境建设现状 |
2.1.2 区域人居环境建设的“三位一体”分析框架 |
2.2 区域人口空间过程 |
2.2.1 城镇化进程中的人口迁移与再分布 |
2.2.2 人口空间再分布路径 |
2.3 区域产业空间组织 |
2.3.1 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结构优化 |
2.3.2 区域产业空间组织模式 |
2.4 区域空间结构重组 |
2.4.1 城乡地域变迁中的空间结构演进 |
2.4.2 区域空间结构重组途径 |
2.5 小结:三峡区域新人居环境建设的几点理论认识 |
3 三峡区域人口迁移与空间再分布 |
3.1 人口的动态发展特征 |
3.1.1 地域开发与建制沿革 |
3.1.2 人口发展简述 |
3.1.3 移民主导下的三峡人口发展特征 |
3.2 人口空间分布特征 |
3.2.1 人口空间分布 |
3.2.2 人口分布与自然环境、经济发展因素的相关性 |
3.2.3 人口分布的合理性评价 |
3.3 城镇化发展进程研究 |
3.3.1 三峡区域城镇化历史 |
3.3.2 现状城镇化水平分析 |
3.4 三峡区域人口再分布指引 |
3.4.1 城镇化发展指数研究 |
3.4.2 人口容量指数研究 |
3.4.3 基于城镇化与人口容量协调发展上的人口再分布指引 |
3.5 小结:三峡区域人口迁移与空间再分布的几点结论 |
4 三峡区域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优化 |
4.1 资源禀赋与产业发展 |
4.1.1 资源条件分析 |
4.1.2 历史进程分析 |
4.1.3 产业发展与生态变迁 |
4.2 产业结构现状与发展趋势 |
4.2.1 产业结构的现状特征 |
4.2.2 产业结构面临的主要问题 |
4.2.3 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 |
4.3 产业结构优化 |
4.3.1 产业结构优化方向及重点领域 |
4.3.2 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 |
4.3.3 产业结构优化的基本对策 |
4.4 产业集群的发展与空间布局 |
4.4.1 产业集群形成的区域环境因素 |
4.4.2 产业集群发展分析 |
4.4.3 产业集群的空间布局 |
4.5 小结:三峡区域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几点结论 |
5 三峡区域城乡演进与空间结构重组 |
5.1 城乡空间结构的形成与演变 |
5.1.1 空间结构形成的自然基底 |
5.1.2 城乡关系演变历程 |
5.1.3 城乡空间结构的形成与演变 |
5.2 城镇化空间结构的现状问题 |
5.2.1 城镇化空间分异现象 |
5.2.2 空间结构现状特征 |
5.2.3 空间结构问题分析 |
5.3 城镇体系空间结构重组策略 |
5.3.1 峡西地带空间结构重组策略 |
5.3.2 峡中地带空间结构重组策略 |
5.3.3 峡东地带空间结构重组策略 |
5.4 人口功能区基础上的三峡区域空间结构重组 |
5.4.1 界定人口功能区 |
5.4.2 人口功能区演进模式讨论 |
5.4.3 人口功能区演进基础上的三峡区域空间结构重组 |
5.5 小结:三峡区域城乡空间演进与空间结构重组的几点结论 |
6 三峡区域新人居环境建设几个问题探索 |
6.1 三峡区域人口再分布指引 |
6.1.1 人口再分布的城镇化推进问题探析 |
6.1.2 区县中心城区建设规模指引 |
6.2 万州中心城市产业集群发展策略 |
6.2.1 产业集群发展的现实基础 |
6.2.2 特色产业集群的发展策略 |
6.3 江津区域人居环境建设空间结构重组 |
6.3.1 江津区域空间结构建设基础 |
6.3.2 影响因子及区域空间结构重组 |
6.4 小结:三峡区域新人居环境建设几个问题探索的几点结论 |
7 结论与启示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
7.2.1 研究难点 |
7.2.2 创新点 |
7.3 研究不足与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三峡区域相关调查情况表 |
B 论文数据处理基础数据表 |
C.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主持及参与的科研 课题、获奖情况 |
四、建设好三峡二期工程,做好移民工作(论文参考文献)
- [1]肇庆市G区棚户区改造实物安置问题研究[D]. 周庆.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2)
- [2]水利水电工程移民档案管理研究 ——以ZHW抽水蓄能电站为例[D]. 胡少翔.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20(01)
- [3]三峡工程决策研究[D]. 武菲.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4)
- [4]《湖北日报》三峡工程移民报道研究[D]. 杨穆. 广西大学, 2019(01)
- [5]三峡移民集体记忆的媒介建构 ——以《湖北日报》为例[D]. 赵倩. 中南民族大学, 2019(08)
- [6]《人民日报》三峡工程报道研究[D]. 丁璐. 南京师范大学, 2014(01)
- [7]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系统运行机制研究[D]. 徐潇宇. 中国地质大学, 2013(01)
- [8]点缀中国水电春天的报春花——金沙江水电开发2010年回顾和2011年展望[J]. 周双超. 四川水力发电, 2011(01)
- [9]水电工程移民权益保障研究[D]. 李勋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07)
- [10]三峡区域新人居环境建设研究[D]. 段炼. 重庆大学, 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