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奶牛添加剂预混料研制初报(论文文献综述)
孔平[1](2015)在《复合阴离子盐预混料对围产期奶牛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通过单头饲喂从干物质采食量、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血液生化指标、产奶量和乳成分、饲料转化效率、繁殖状况、产后疾病发生率等方面来研究过瘤胃复合阴离子盐预混料对围产期奶牛的影响,为围产期奶牛添加剂的应用提供试验依据。根据年龄、胎次(2-4)、上一胎次产奶量及预产期接近的原则,选取20头健康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5头。试验从产前21d到分娩,预饲期7天。分别饲喂基础日粮(I组);基础日粮+200g过瘤胃阴离子盐+10g过瘤胃胆碱(Ⅱ组);基础日粮+200g过瘤胃阴离子盐+20g过瘤胃胆碱(Ⅲ组);基础日粮+200g过瘤胃阴离子盐+30g过瘤胃胆碱(Ⅳ组)。结果表明:①各试验组产前21 d大部分时间点的干物质采食量(DMI)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各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普遍高于对照组,其中添加20、30g/(d·头)RPC能显着提高粗蛋白质(CP)、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的表观消化率(P<0.05),各试验组钙(Ca)的表观消化率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添加30 g/(d·头)RPC能显着提高粗脂肪(EE)的表观消化率(P<0.05)。②各试验组产后90 d内的泌乳量显着或极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P<0.01);添加20、30 g/(d·头)RPC能显着提高初乳中的干物质,乳蛋白和乳脂含量(P<0.05)。③各试验组血清Ca浓度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添加20、30 g/(d·头)RPC能显着提高部分时间点血浆甘油三脂(TG)含量(P<0.05),显着降低部分时间点血浆总胆固醇(TCH)、β-羟丁酸(BHBA)和游离脂肪酸(NEFA)的含量(P<0.05)。④添加20、30 g/(d·头)RPC能显着提高饲料转化率(P<0.05)。⑤添加阴离子盐和RPC能提高IFN-r、IL-1、IL-2、IL-4、Ig G的水平,其中添加20、30g/(d?头)的RPC在围产期部分时间点达到了显着水平(P<0.05)。⑥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产后第一次发情间隔显着或极显着缩短(P<0.05或P<0.01),其中添加30g/(d?头)的RPC能提高奶牛产后第一次配种受胎率。⑦添加阴离子盐和RPC能减少产后代谢病的发病率。综上所述,围产前期添加阴离子盐和PRC能提高奶牛产前干物质采食量和部分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改善围产期血钙和血脂代谢,提高生产性能和饲料转化率,提高奶牛围产期免疫细胞因子的水平,缩短产后第一次发情间隔,改善产后第一次配种受胎率,减少产后代谢病的发病,围产期奶牛日粮在添加200 g糊化阴离子盐的基础上,PRC的最适添加量为30 g/(d·头)。
林东康,常娟,孙宇,娄凤英,李明,徐长举,刘东文[2](2002)在《奶牛添加剂预混料研制初报》文中研究指明本试验研究了不同成分的添加剂预混料对中国荷斯牛产奶量和乳脂率的影响,试验设4个处理:对照组为基础日粮,试验1组为基础日粮+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预混料;试验2组为基础日粮+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预混料+硫酸钠;试验3组为基础日粮+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预混料+双乙酸钠。试验结果表明:①3个试验组的产奶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着(0.01<P<0.05),各试验组之间差异不显着(P>0.05),其中试验1组的产奶量最高,比对照组高出4.78%,说明饲料中添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有明显提高产奶量的作用;②试验1组乳脂率和对照组相比有所下降,试验3组和4组乳脂率明显提高,比试验1组分别提高8.56%和6.31%;③表观的产奶经济效益以试验1组盈利最多,但若折合成标准奶,以试验2组最多,其次为试验3组,分别比对照组多盈利6.23%和3.37%,比试验1组多盈利5.00%和2.18%。
王敏[3](2020)在《放牧与舍饲对肉牛生产性能和肉品质影响的比较研究》文中认为放牧和舍饲是我国肉牛的两种主要饲养方式,在日粮、饮水、环境、饲养管理与动物福利等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异。传统上,我国西部和北部是肉牛的主产区,以放牧饲养为主;随着农区粮食资源的逐年丰富和人们膳食结构的改变,舍饲肉牛养殖迅速发展,已在我国肉牛产业中占主导地位。舍饲养殖可根据肉牛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需求,为其提供合理的日粮配比,能够有效提高肉牛生产性能,缩短育肥时长,增加养殖效益。随着肉牛产业的集约化、现代化发展,肉牛营养代谢病发生率逐年升高,牛肉产品的质量问题时有发生。放牧养殖因其饲养环境天然、绿色、无污染,其牛肉产品受到了更多消费者的青睐。开展放牧和舍饲两种饲养方式下肉牛的营养代谢、生产性能和肉品质的对比研究,对促进我国肉牛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蒙东地区作为研究区域,选取体重400 kg左右,体况相近、健康的西门塔尔公牛20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10头,建立肉牛放牧和舍饲模型,试验期为120天。分别采用HPLC、GCMS、ICP-MS、ICP-OES、ELISA、HE染色和MASSON染色等方法,对比分析了两种饲养方式下肉牛的日粮、饮水、管理等差异,及肉牛血液生化指标、尿液生化指标、生产性能和肉品质差异,为优质肉牛饲养提供理论和试验依据。肉牛不同饲养方式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肉牛在饲草营养、饮水质量、饲养环境及动物福利等方面均存在显着差异。放牧肉牛新鲜牧草中的脂肪酸、氨基酸、维生素及矿物质等营养物质,总体含量较为均衡,优于舍饲肉牛的苜蓿、谷草、青干草和玉米秸秆等饲草;放牧肉牛饮水的臭和味、肉眼可见物、色度、浑浊度及菌落总数等品质指标均次于舍饲肉牛饮水(p<0.05);放牧肉牛的给料给水次数、饲养密度、环境噪音及饲料添加剂使用情况等福利指标均显着优于舍饲肉牛(p<0.05)。饲养方式对肉牛血液和尿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放牧肉牛血清ALT、AST、LDH、GGT、ALP含量显着高于舍饲肉牛(p<0.05),提示放牧肉牛生长代谢活动旺盛,蛋白质代谢水平及糖无氧酵解能力优于舍饲肉牛;放牧肉牛血清HP、IL-6、IL-8含量显着高于舍饲肉牛(p<0.05),提示放牧肉牛免疫机能高于舍饲肉牛;舍饲肉牛血清EPI、PTH含量与放牧肉牛差异显着(p<0.05),提示舍饲肉牛可能受环境噪音、饲养密度、人为干预等因素影响,存在一定程度的应激反应;舍饲肉牛血清BA含量显着高于放牧肉牛(p<0.05),提示舍饲肉牛存在一定程度脂质代谢异常;舍饲肉牛尿液pH值显着低于放牧肉牛(p<0.05),可能与舍饲肉牛能量饲料比例较高、运动量较少有关,提示舍饲肉牛有代谢性酸中毒风险。研究表明,两种饲养方式肉牛血尿代谢指标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放牧肉牛血尿生化指标优于舍饲肉牛。饲养方式对肉牛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舍饲肉牛的体增重显着高于放牧肉牛(p<0.05),舍饲肉牛的体高、胸围和后腿围显着高于放牧肉牛(p<0.05),舍饲肉牛的宰前活重、胴体重、净肉重、净肉率、眼肌面积均显着高于放牧肉牛(p<0.05);研究表明,舍饲肉牛的育肥性能、生长发育性能、胴体性能均优于放牧肉牛。饲养方式对牛肉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放牧牛肉的蒸煮损失率、熟肉率、肌纤维等肉品质指标显着优于舍饲牛肉(p<0.05);TAA、维生素C、维生素B1、P和K含量均显着高于舍饲牛肉(p<0.05);提示放牧牛肉更具有营养价值。舍饲牛肉的各种脂肪酸含量均显着高于放牧牛肉(p<0.05),可能与舍饲肉牛能量饲料比例较高,运动量过少有关。综上,舍饲肉牛可能存在应激反应、脂质代谢异常、免疫机能较弱、牛肉品质较差等问题,生产中加强舍饲肉牛的饲养管理,提高舍饲肉牛福利,优化舍饲日粮配比,有利于减少舍饲肉牛的应激反应,改善其代谢水平,增强抗病能力,提高舍饲牛肉的品质。放牧肉牛生产性能较低,生产中提高放牧肉牛的饮水质量,在枯草期适当补饲精料,有利于提高肉牛生产性能,增加养殖效益。在蒙东地区青草期放牧,枯草期舍饲是最佳饲养方式。
刘宏超[4](2016)在《裂壶藻和钝顶螺旋藻对津新鲤生长、生化指标及抗病力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津新鲤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裂壶藻和钝顶螺旋藻对其生长、生化指标及抗病力的影响,初步探讨了两种微藻对津新鲤的综合作用效果,以期为两种微藻作为新型绿色饲料添加剂的应用和推广提供参考。1、裂壶藻对津新鲤生长、生化指标及抗病力的影响选用初始体重为(26.77±1.56)g,初始体长为(10.75±1.07)cm的津新鲤54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分别投喂0、0.40%、0.80%、1.20%、1.60%和2.00%六个水平裂壶藻的等氮等能饲料,饲养8周后,测定其生长、抗氧化、非特异性免疫及抗病力等指标,探讨了裂壶藻对津新鲤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在0.80%裂壶藻水平组显着提高(P<0.05),饲料系数则在0.80%裂壶藻水平组显着降低(P<0.05)。蛋白质效率和肥满度则在1.20%水平组达到最大值(P<0.05)。随着裂壶藻添加水平的上升,添加组全鱼的粗脂肪含量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肌肉中粗脂肪含量在1.602.00%裂壶藻水平时显着高于其他组(P<0.05);肌肉氨基酸综合评分中,以1.20%裂壶藻水平最佳;肌肉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随裂壶藻添加水平呈上升趋势。不同水平裂壶藻可显着提高津新鲤消化酶活性,裂壶藻添加量为1.20%时,肝胰脏和肠道内的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力均得到显着提高(P<0.05)。不同水平裂壶藻可以显着调节津新鲤血脂水平,当裂壶藻添加水平为0.40%0.80%时,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显着降低(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着升高(P<0.05)。当饲料中裂壶藻添加水平为2.00%时,可显着促进津新鲤肝胰脏和肾脏中脂肪酸合成酶(FAS)和脂蛋白酯酶(LPL)mRNA的表达(P<0.05)。通过血液、肝胰脏、脾脏和肾脏内丙二醛、总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的综合分析,当裂壶藻添加水平为0.80%1.20%时,机体抗氧化能力显着提高(P<0.05)。通过对血液、肝胰脏、脾脏和肾脏内溶菌酶、一氧化氮、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的含量分析,当裂壶藻添加水平为0.80%1.20%时,机体非特异性免疫水平显着提高(P<0.05)。随着裂壶藻水平增加,津新鲤血细胞呼吸爆发活性和免疫保护率得到显着提高(P<0.05),感染嗜水气单胞菌后的累计死亡率则显着降低(P<0.05),其中以0.80%组水平最佳。综合生长、生化指标和抗病力来分析,津新鲤饲料中裂壶藻的适宜添加水平为0.80%1.20%。2、钝顶螺旋藻对津新鲤生长、生化指标及抗病力的影响选用初始体重为(26.77±1.56)g,初始体长为(10.75±1.07)cm的津新鲤54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分别投喂0、0.80%、1.60%、2.40%、3.20%和4.00%六种钝顶螺旋藻的等氮等能饲料,饲养8周,探讨饲料中不同水平钝顶螺旋藻对津新鲤生长、生化指标及抗病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增重率和蛋白质效率均在2.40%钝顶螺旋藻水平组显着提高(P<0.05)。钝顶螺旋藻添加水平为4.00%时,将显着提高津新鲤全鱼粗蛋白含量;添加水平为3.20%4.00%时将显着降低全鱼和肌肉中的粗脂肪含量,肌肉中氨基酸总量和不饱和脂肪酸呈上升趋势,肌肉中氨基酸均衡性以0.80%1.60%水平最佳。不同水平钝顶螺旋藻可显着提高津新鲤部分消化酶活性,钝顶螺旋藻添加量为2.40%3.20%时,肝胰脏和肠道内的蛋白酶和淀粉酶活力得到显着(P<0.05)提升。钝顶螺旋藻含量的变化可以显着调节津新鲤的血脂水平,当钝顶螺旋藻添加水平为2.40%4.00%时,甘油三脂、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显着降低(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显着升高(P<0.05)。通过血液、肝胰脏、脾脏和肾脏内丙二醛、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的综合分析,添加2.40%4.00%钝顶螺旋藻可显着提高鱼体的抗氧化能力(P<0.05)。通过对血液、肝胰脏、脾脏和肾脏内溶菌酶、一氧化氮、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的含量分析,得出添加3.20%4.00%钝顶螺旋藻可显着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水平(P<0.05)。当饲料中钝顶螺旋藻添加水平为0.80%1.60%时,对津新鲤肝胰脏和肾脏中白细胞介素(IL-1β)mRNA的表达具有显着促进作用(P<0.05);1.60%2.40%时可显着促进肝胰脏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的表达(P<0.05),4.00%时可显着促进脾脏中TNFαmRNA表达(P<0.05)。随着钝顶螺旋藻水平增加,津新鲤血细胞呼吸爆发活性和免疫保护率均得到显着提高(P<0.05),感染嗜水气单胞菌后的累计死亡率则显着降低(P<0.05),其中以3.20%组水平最佳。综合生长、生化指标和抗病力来分析,津新鲤饲料中钝顶螺旋藻的适宜添加水平为2.40%3.20%。
贾斌[5](2010)在《中草药组方对瘤胃环境与奶牛产奶性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曾推动饲料工业的迅猛发展。但是近年来,由于抗生素不合理使用所带来的药物残留、耐药菌株等问题日益严重,并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中草药来源于自然,并经长期的临床应用,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安全性。以其作为饲料添加剂在生产上应用具有一定的优势。本试验针对泌乳期奶牛,拟定中草药配方并进行试验,旨在提高奶牛生产性能的同时,促进奶牛的健康。试验共分为三部分:试验一:体外试验,以15只健康、装有永久瘤胃瘘管的绵羯羊为瘤胃液供体动物,采用单外流连续培养系统进行体外培养试验。试验设置四个配方(A),每种配方设三个添加剂量(B),添加量分别为日粮精补料的5%、10%、15%,共12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设对照组。适应期7d,试验期7d。并利用两因素4×3析因试验设计,每一配方筛选出有利于瘤胃发酵的最优添加量,以备下一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中草药添加剂能够改善瘤胃内环境和发酵水平。各处理组pH均处于6.91-6.98之间,属于正常范围,并且各添加组与对照组相比pH值差异均不显着(P>0.05)。与对照组相比,各添加组产气量均较对照组增加,中草药添加剂含量为5%时,配方2、3添加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着(P<0.05),当添加量为10%时,配方1、3、4添加组与对照组差异显着(P<0.05)。当添加量为15%时,配方3、4添加组与对照组差异显着(P<0.05)。与对照组相比各配方在5%添加量时培养液中NH3-N浓度较低,差异不显着(P>0.05),但当添加量达到10%时,各配方添加组培养液中NH3-N浓度增大,与对照组差异不显着(P>0.05),添加量为15%时,各配方添加组NH3-N浓度继续升高,其中配方1、2、3添加组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各配方添加组培养液中BCP浓度均高于对照组,并且添加量为5%时,配方1、2、3添加组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添加量为10%时,配方2、3、4添加组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添加量达到15%时,各配方添加组中BCP浓度低于对照组,差异不显着(P>0.05)。随着添加量的增大,配方1、2、3、4添加组中NDF消失率均较对照显着提高(P<0.05),但当添加量达到15%时,NDF消失率又有降低的趋势。ADF消失率具有相同的趋势。通过对体外发酵综合指标的评定筛选出配方一和配方二的5%添加量,配方三和配方四的10%添加量进入下一步试验。试验二:体内试验,利用单因素3水平的完全随机试验设计,以15只健康、安装永久瘤胃瘘管的绵羯羊为模型动物研究中草药添加剂对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将试验羊随机分为五组,其中四个处理组分别添加由试验一筛选出的中草药添加剂配方及其添加量,每个处理3个重复,另外一组为对照组。预试期14d后,早饲前连续采集3d的瘤胃内容物进行纤维分解菌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黄色瘤胃球菌real-time qPCR检测结果数量级为6,各试验组定量结果高于对照组,其中试验组Ⅲ中黄色瘤胃球菌数量最大,组间差异不显着(P>0.05)。白色瘤胃球菌real-time qPCR检测结果数量级为7,各试验组定量结果高于对照组,其中试验组Ⅲ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着(P>0.05)。产琥珀酸丝状杆菌real-time qPCR检测结果数量级为8,各试验组定量结果高于对照组,其中试验组Ⅱ中产琥珀酸丝状杆菌数量最大。组间差异不显着(P>0.05)。黄色瘤胃球菌和白色瘤胃球菌的real-time qPCR结果表明配方三有效的促进了这两种纤维分解菌的生长,配方二有效促进产琥珀酸丝状杆菌的生长。中草药添加剂能有效的促进三种纤维分解菌的生长。试验三:现场试验,利用单因素10水平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用50只健康、相同胎次、泌乳期相同,体重差异不显着的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5组,其中4个处理组,分别在精补料中添加试验一中筛选出的中草药配方及其添加量,另外一组为对照组。研究中草药添加剂对奶牛泌乳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预饲期为15d,正试期为35d。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期结束时各试验组产奶量均较对照组显着提高(P<0.05)。乳脂率各试验组均较对照组有提高的趋势,其中试验组Ⅳ较对照组增加显着(P<0.05)。乳蛋白各试验组较对照组有所增加,其中试验组Ⅲ较对照组差异显着(P<0.05)。试验组Ⅲ中Ca含量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着(P>0.05)。各试验组中P含量与对照组差异不显着(P>0.05)。试验组Ⅰ、Ⅲ和Ⅳ血清中ALP含量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中BUN含量各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着(P>0.05)。各试验组血清中MDA含量均低于对照组,其中试验组Ⅰ、Ⅱ和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着(P<0.05)。血清中SOD含量各试验组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着(P>0.05)。血清中T-AOC测定,试验组Ⅰ、Ⅱ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Ⅲ、Ⅳ高于对照组,但与对照组之间差异不显着(P>0.05)。血清中IgG和IgM各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但组间差异不显着(P>0.05)。
靳延平[6](2009)在《中国原料乳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研究 ——以呼和浩特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于食品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乳品作为我国人均消费量增长最快的食品之一,安全问题不容忽视。我国奶业在高速发展,但连接发生的乳品安全事件充分暴露了生鲜乳生产环节的“短板”,奶源已成为乳业发展的瓶颈。原料乳(即生鲜乳,以下同)的质量安全攸关消费者的健康、生命,攸关公众对经济和社会安全的预期,攸关奶农及相关产业农民的收入。“三聚氰胺”事件的爆发,给我国奶业带来了巨大冲击。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奶业正逐渐恢复。但长期以来积累的许多深层次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因此,对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研究,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在实践上可以为我国生鲜乳乃至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提供指导。目前,国内外学者对食品及乳品安全问题进行了不少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是,还缺乏对生鲜乳质量安全及其管理体系进行深入、系统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为了从源头上探索消除生鲜乳质量不安全因素的对策和措施,本文在对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进行理论分析和借鉴国外生鲜乳质量安全保障实践的基础上,以我国生鲜乳需求行为的分析为切入点,探讨安全生鲜乳的供给问题,进而探讨我国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由于内蒙古是我国乳品生产、加工、消费的主要省区之一,呼和浩特市已被命名为“中国乳都”,因此,以呼和浩特市的消费者、奶户(场)、乳品加工企业为例,在分析内蒙古及呼和浩特市奶业现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基本思路和对策,具有一定代表性和典型性。本文基于对微观经济主体——消费者的需求、奶牛养殖户的质量安全管理行为、奶站的行为——的分析来把握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建设这一宏观命题,分别对消费者的需求行为和生产者的质量安全管理行为进行实证研究,从法律法规、标准体系、管理体制、检验检测体系、认证和质量追朔体系、信息体系、预警机制、利益分配机制、竞争机制、技术支撑体系和服务体系的角度,提出了我国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和政策措施。通过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和建议:经过分析,揭示出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需要政府干预和市场手段的有机结合;在今后一定时期内,我国奶牛养殖方式的基本国情还将是以散养为主,我国生鲜乳重量安全政策的制定要此为基础;提高奶农组织化程度不可急于求成;我国对生鲜乳质量安全的管理以政府部门为主,已基本构建了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三聚氰胺”事件的发生,为奶业通过整顿向更高层次迈进提供了难得的契机。建议全社会都要把生鲜乳生产作为一项战略资源来抓,政府在本级财政预算内安排“奶农安全生鲜乳发展基金”,分散与规模化要辩证统一,大力发展有计划、分层次、多元化的的养殖组织,发展无公害奶业和有机奶业,提升政府监管生鲜乳重量安全的执行力。
官丽辉,吴占福,王志伟[7](2008)在《影响牛奶成分的营养技术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通过营养学提高饲料利用率,增加牛奶产量和改善奶牛健康,一直是国内外奶业科技研究的重点与前沿。本文对目前影响牛奶成分的营养技术作了详尽地介绍和探讨,以其对开发奶牛最大生产力,生产出优质、安全、绿色的牛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潘存霞[8](2007)在《蒿属植物提取物对动物生产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文中提出本研究开展两个试验,分别以断奶仔獭兔和断奶仔猪为实验动物,研究在断奶仔獭兔和断奶仔猪饲粮中添加不同蒿属植物提取物对其生产性能、免疫机能、血液生化指标和血清激素水平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为蒿属植物系统开发利用及其提取物在断奶仔獭兔和仔猪饲料中的应用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试验一选取35日龄体重较为一致的力克斯獭兔48只,随机分为4组(A、B、C、D),每组12只。对照组A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B、C、D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25%的Ⅰ号、Ⅱ号、Ⅲ号蒿属植物提取物。试验结果表明:(1)饲粮中添加蒿属植物提取物可以改善断奶仔獭兔的生产性能。试验组B、C、D幼兔平均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17.73%(P<0.05)、3.09%(P>0.05)、0.98%(P>0.05);料重比分别下降16.40%(P<0.01)、11.98%(P<0.05)、10.11%(P<0.05);平均日采食量都有所下降,但差异不显着(P>0.05)。(2)饲粮中添加蒿属植物提取物对断奶仔獭兔的免疫功能和血清生化指标没有显着影响。试验二选取平均体重较为一致的健康断奶仔猪27头,将试验猪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A、B、C),每个处理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猪。对照组A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B、C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25%的Ⅰ号、Ⅱ号蒿属植物提取物。试验结果表明:(1)饲粮中添加蒿属植物提取物可以有效改善断奶仔猪的生产性能。与对照组A相比,B、C组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了18.92%、27.03%,差异皆达到极显着水平(P<0.01);平均日采食量分别下降了7.78%、18.8%,差异不显着(P>0.05);料重比分别下降了10.98%、7.32%,差异不显着(P>0.05);试验组C仔猪腹泻率极显着低于对照组A和试验组B,试验组B与对照组A之间没有显着差异(P>0.05)。(2)试验组C仔猪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含量均极显着高于对照组A(P<0.01),球蛋白含量有所增高,但差异不显着(P>0.05);与对照组A相比,试验组B的血清蛋白含量没有显着变化(P>0.05);试验组B、C血清尿素氮(BUN)含量比对照组A分别降低了15.08%和1.26%,但差异都不显着(P>0.05)。(3)试验组B、C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与对照组A相比没有显着变化。(4)试验组C的血清胰岛素(INS)水平比对照组A提高了7.87%,差异极显着(P<0.01),而试验组B的INS水平与对照组A相比没有显着变化(P>0.05);试验组B、C断奶仔猪血清中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的含量比对照组A分别提高了29.20%(P<0.01)和17.96%(P<0.05);试验组断奶仔猪血清中游离四碘甲腺原氨酸(FT4)的含量都得到提高,但只有试验组C达到显着水平(P<0.05)。综合以上试验结果可知蒿属植物提取物能够促进仔獭兔和仔猪生长,减少发病,提高血清激素水平,提高獭兔和仔猪的生产性能,提高饲料转换率,但不能增强獭兔和仔猪的机体免疫功能。其中獭兔以添加Ⅰ号蒿属植物提取物效果最好,仔猪以添加Ⅱ号提取物效果最佳。
石磊[9](2007)在《围产期奶牛阴离子盐的研制及其应用效果》文中指出本论文通过以下4个试验开展围产期奶牛阴离子盐的研制及其应用效果研究。试验1:选取12头经产奶牛,拟筛选既不影响奶牛干物质采食量,又可有效降低尿液pH值、增加血钙浓度的矿物质组合配方及加工方法。拟定2个配方及2种加工方法(糊化v.s不糊化)制成4种阴离子盐。结果表明:各试验组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不同程度下降,但差异不显着(P>0.05)。尿液pH值在5.5~6.5之间变化,各试验组之间差异不显着(P>0.05)。各试验组血清Ca、P、K、Na、Mg的浓度差异不显着(P>0.05),但糊化配方1阴离子盐提高了奶牛分娩当天的血清Ca浓度(分别是:13.27 mg/dL,12.38 mg/dL,12.38 mg/dL,10.94 mg/dL)。从采食情况和血清Ca浓度看,糊化配方1阴离子盐效果最好,与其他3种阴离子盐相比,糊化包被可以缓解阴离子盐对饲粮适口性的不利影响,提高血清Ca2+浓度。试验2:选取9头经产奶牛,从分娩21天开始饲喂阴离子盐饲粮,研究阴离子盐酸化饲粮对围产期奶牛干物质采食量,血、尿生化指标和泌乳量的影响。对照组、试验1组和试验2组产前饲粮的DCAD分别是+9.72,-2.40和-9.64 mEq/100g DM。分娩后饲喂+DCAD的泌乳期饲粮。结果表明:试验2组血清Ca浓度显着升高(P<0.0001)。试验1组血清Na+浓度显着高于试验2组和对照组。添加阴离子盐后,血清羟脯氨酸浓度和尿液pH值都有所下降(P<0.01)。试验2组尿Ca排出量最高,而试验1组高于对照组(P<0.0001)。各组间血清PTH、P、K和Mg浓度差异不显着。在第2和第3泌乳月,试验1组奶牛产奶量比对照组提高了27%。以上数据表明,在以玉米青贮和芦苇干草为粗饲料来源时,干奶牛饲粮添加阴离子盐将DCAD值降低至-9.64 mEq/100g DM是适宜的,有利于奶牛产生亚临床代谢性酸中毒,在不影响干物质采食量的情况下,增加血Ca浓度。以玉米青贮和芦苇干草为基础的干奶期饲粮中添加适量阴离子盐可提高奶牛的泌乳性能。试验3:选择10头经产奶牛,按配对原则分组,在分娩前21天分别饲喂两种干奶期饲粮(I组:添加3%自制阴离子盐,II组:添加3%进口产品“爱力宝”),分娩后饲喂+DCAD的泌乳期饲粮。研究了自制阴离子盐的饲喂效果。结果表明:从产前两周开始干物质采食量不同程度下降,在产前7天时,I组采食量显着高于II组(P<0.05),其他时间点差异均不显着;尿液pH值在5.4~6.8之间变化,两组之间差异不显着(P>0.05)。两种阴离子盐对围产奶牛血、尿生化指标及产后4个月的自然泌乳量的影响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表明自行研制的阴离子盐产品可以替代进口产品;在不影响使用效果的前提下,使用自制阴离子盐产品可以显着降低饲料成本。试验4:应用体外产气量法测定阴离子盐对瘤胃微生物发酵产气量、pH值、干物质消失率及NH3-N浓度的影响。试验分为3个组,对照组和2个试验组饲粮干物质中自制阴离子盐分别占0%、1.87%、3%。结果显示,阴离子盐对人工瘤胃的最大产气量没有影响,但显着降低了产气速率(P<0.05);与对照组相比,两个试验组干物质消失率有所降低,但差异不显着(P>0.05)。发酵24h后,试验组pH值比对照组有所提高,但差异不显着(P>0.05);试验1组NH3-N浓度显着高于试验2组(P<0.05),但对照组和试验组间差异不显着(P>0.05)。
刘德稳[10](2006)在《青绿苜蓿对奶牛产奶性能和黄牛繁殖性能及部分行为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青绿苜蓿为试验原料,通过设计不同补饲量和不同补饲方式,研究其对处于不同泌乳阶段奶牛的产奶性能、机体代谢水平、乳中脂肪酸组成和相对含量的影响;另外还就青绿苜蓿对胚胎移植受体牛的血浆生殖激素、黄体质量、自然发情率、受胎率以及采食、反刍等行为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 试验Ⅰ:青绿苜蓿对奶牛产奶性能及乳中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按照产奶量、胎次、泌乳天数和体重相近的原则分别选取泌乳前期和中期的荷斯坦牛各15头,按照配对的原则,随机分为3组,每组中泌乳前期和泌乳中期奶牛各5头。试验Ⅰ组为对照组,仅喂基础日粮;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分别在试验Ⅰ组的基础上补饲DM为2.5和5kg的青绿苜蓿。结果表明:奶牛的DMI随青绿苜蓿添加量的增加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补饲青绿苜蓿具有稳定和增加产奶量的效果。血浆TP浓度,试验Ⅱ组的泌乳前期(82.74±4.59g/L)显着高于试验Ⅰ组的泌乳前期(76.38±1.79g/L)(p<0.05);血浆BUN浓度,试验Ⅲ组的泌乳前期牛(7.92±0.79mmol/L)显着高于试验Ⅰ组的泌乳前期牛(6.73±0.73mmol/L)(p<0.05),试验Ⅲ组的泌乳中期牛(7.88±0.73mmol/L)极显着高于试验Ⅰ组的泌乳中期牛(5.88±1.07mmol/L)(p<0.01)和显着高于试验Ⅱ组的泌乳中期牛(6.56±0.79mmol/L)(p<0.05);血浆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试验Ⅰ组的泌乳前期牛(22.68±0.46mmol/L)和试验Ⅲ组的泌乳前期牛(22.56±0.28mmol/L)显着高于试验Ⅱ组的泌乳前期牛(21.74±0.55mmol/L)(p<0.05)。各试验处理对从C12:0到C16:0的影响很小,无论是泌乳前期还是泌乳中期,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与试验Ⅰ组相比,PUFA(C18:2和C18:3)、U/S有增加趋势(p>0.05),MUFA(C16:1和C18:1)变化不明显,SFA有降低趋势;必需脂肪酸—亚油酸的含量在泌乳前期或泌乳中期变化规律不太明显,但总体上泌乳中期(3.24%)高于泌乳前期(3.00%)。 试验Ⅱ:持续与间隔补饲青绿苜蓿对奶牛产奶性能及乳中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按照产奶量、胎次、泌乳天数和体重相近的原则分别选取泌乳前期和中期的荷斯坦牛各15头,按照配对原则,随机分为3组,每组中泌乳前期和泌乳中期各5头。试验Ⅰ组为对照组,仅喂基础日粮;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分别为持续补饲组与间隔补饲组,两组的补饲量均为2.5kg(DM),间隔组间隔周期为10d,间隔期仅喂基础日粮;基础日粮包括麦秸和全株玉米青贮混合粗料(DM比4:1)、啤酒渣以及精料。结果表明,DMI以试验Ⅱ组最高,试验Ⅲ组次之,试验Ⅰ组最低;泌乳前期各试验组的产奶量及常规乳成分指标差异均不显着,但产奶量、乳蛋白、乳密度和SNF均以试验Ⅱ组最高;乳蛋白含量,试验Ⅲ组奶牛的泌乳中期显着高于试验Ⅰ组奶牛和试验Ⅱ组奶牛的泌乳中期(p<0.05),同时乳密度、SNF和冰点显着高于对照组奶牛的泌乳中期(p<0.05);从泌乳曲线看,无论泌乳前期还是泌乳中期,试验Ⅱ组奶牛的泌乳稳定性均最好。血浆TP,试验Ⅱ组奶牛的泌乳前期(82.75±4.59g/L)和试验Ⅲ组奶牛的泌乳前期(84.73±5.22g/L)均显着高于试验Ⅰ组奶牛
二、奶牛添加剂预混料研制初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奶牛添加剂预混料研制初报(论文提纲范文)
(1)复合阴离子盐预混料对围产期奶牛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引言 |
1.研究目的及意义 |
2.论文立论依据 |
3.论文总体研究思路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围产期奶牛特点 |
1.1 奶牛围产期简介 |
1.2 奶牛围产期能量代谢特点 |
1.3 奶牛围产期钙代谢特点 |
1.4 奶牛围产期易发疾病 |
2 过瘤胃阴离子盐对围产期奶牛影响的研究进展 |
2.1 产后低血钙的发生机理和预防 |
2.2 阴离子盐对产后低血钙的预防机理 |
2.3 DCAD的概念和计算 |
2.4 过瘤胃阴离子盐在奶牛上的应用 |
3 过瘤胃胆碱对围产期奶牛影响的研究进展 |
3.1 胆碱的理化性质和营养作用 |
3.2 胆碱的过瘤胃保护技术概况 |
3.3 胆碱在奶牛研究上的应用 |
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试验内容 |
试验 1:复合阴离子盐预混料对围产期奶牛DMI、表观消化率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动物与饲粮 |
1.2 试验设计与饲养管理 |
1.3 样品的采集和预处理 |
1.4 检测指标和方法 |
2.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讨论 |
3.1 复合阴离子盐预混料对干物质采食量的影响 |
3.2 复合阴离子盐预混料对奶牛围产前期部分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
3.3 复合阴离子盐预混料对奶牛产后90天生产性能的影响 |
3.4 复合阴离子盐预混料对奶牛整个围产期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
4 讨论 |
4.1 复合阴离子盐预混料对奶牛围产前期干物质采食量的影响 |
4.2 糊化阴离子盐预混料对奶牛围产前期部分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
4.3 复合阴离子盐预混料对奶牛产后生产性能的影响 |
4.4 复合阴离子盐预混料对奶牛围产期离子代谢指标的影响 |
4.5 复合阴离子盐预混料对奶牛围产期脂质代谢指标的影响 |
5 小结 |
试验 2:复合阴离子盐预混料对围产期奶牛产后免疫状况及繁殖性能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试验日粮与饲养管理 |
1.3 样品采集与处理 |
1.4 测定指标与方法 |
1.5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复合阴离子盐预混料对奶牛围产期血清免疫因子的影响 |
2.2 糊化阴离子盐和RPC对奶牛繁殖性能的影响 |
2.3 复合阴离子盐预混料对奶牛产后疾病的影响 |
3 讨论 |
3.1 复合阴离子盐预混料对奶牛围产期血清免疫因子的影响 |
3.2 复合阴离子盐预混料对奶牛围产期繁殖性能的影响 |
3.3 复合阴离子盐预混料对奶牛产后疾病的影响 |
4 小结 |
第三章 论文结论、创新点与研究展望 |
1 全文结论 |
2 创新点 |
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件 |
(3)放牧与舍饲对肉牛生产性能和肉品质影响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1章 我国肉牛饲养现状分析 |
1.1 肉牛生产概况及饲养方式分析 |
1.1.1 肉牛品种与分布 |
1.1.2 牛肉产品市场需求变化 |
1.1.3 饲养方式分析 |
1.2 牧区与农区肉牛饲养特点分析 |
1.2.1 牧区 |
1.2.2 农区 |
第2章 肉牛代谢研究进展 |
2.1 肉牛营养物质代谢及常见代谢病 |
2.1.1 肉牛营养物质代谢 |
2.1.1.1 糖代谢 |
2.1.1.2 蛋白质代谢 |
2.1.1.3 脂代谢 |
2.1.1.4 矿物质代谢 |
2.1.2 肉牛常见营养代谢病 |
2.1.2.1 脂肪肝(fatty liver) |
2.1.2.2 蹄叶炎(laminitis) |
2.1.2.3 尿结石(urinary calculus) |
2.1.2.4 瘤胃酸中毒(rumen acidosis) |
2.1.2.5 瘤胃碱中毒(rumen alkalosis) |
2.2 血液和尿液代谢监测指标 |
2.2.1 血液监测指标 |
2.2.1.1 血液代谢指标 |
2.2.1.2 血液酶指标 |
2.2.1.3 血液激素指标 |
2.2.1.4 血液免疫学指标 |
2.2.2 尿液监测指标 |
第3章 肉牛生产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因素 |
3.1 生产性能评定指标及影响因素 |
3.1.1 生长发育性能 |
3.1.2 育肥性能 |
3.1.3 胴体性能 |
3.2 牛肉品质评定指标及影响因素 |
3.2.1 肉色 |
3.2.2 大理石花纹 |
3.2.3 系水力 |
3.2.4 嫩度 |
3.2.5 营养成分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1章 肉牛不同饲养方式差异研究 |
1.1 材料 |
1.1.1 研究区域 |
1.1.2 仪器设备及材料 |
1.1.3 主要试剂 |
1.2 方法 |
1.2.1 样本的采集与处理 |
1.2.1.1 饲草采集 |
1.2.1.2 水采集 |
1.2.2 饲草营养成分检测 |
1.2.2.1 水分 |
1.2.2.2 总能 |
1.2.2.3 粗蛋白 |
1.2.2.4 粗灰分 |
1.2.2.5 粗脂肪 |
1.2.2.6 粗纤维 |
1.2.2.7 氨基酸 |
1.2.2.8 脂肪酸 |
1.2.2.9 矿物质 |
1.2.2.10 维生素 |
1.2.3 水质检测 |
1.2.3.1 臭和味 |
1.2.3.2 肉眼可见物 |
1.2.3.3 pH值 |
1.2.3.4 浑浊度 |
1.2.3.5 色度 |
1.2.3.6 菌落总数 |
1.2.4 饲养管理福利检测 |
1.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1.3 结果 |
1.3.1 饲草营养成分检测结果 |
1.3.1.1 饲草常规营养成分检测结果 |
1.3.1.2 饲草脂肪酸含量检测结果 |
1.3.1.3 饲草氨基酸含量检测结果 |
1.3.1.4 饲草维生素含量检测结果 |
1.3.1.5 饲草矿物质含量检测结果 |
1.3.2 水质检测结果 |
1.3.3 饲养管理福利检测结果 |
1.4 讨论 |
1.4.1 不同饲养方式饲草营养成分对比分析 |
1.4.2 不同饲养方式水质对比分析 |
1.4.3 不同饲养方式肉牛饲养管理福利对比分析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饲养方式对肉牛代谢指标的影响 |
2.1 材料 |
2.1.1 试验时间和地点 |
2.1.2 试验动物及分组 |
2.1.3 试验动物饲养管理 |
2.1.4 仪器设备及材料 |
2.1.5 主要试剂 |
2.2 方法 |
2.2.1 样本的采集 |
2.2.2 样本的检测 |
2.2.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3 结果 |
2.3.1 不同饲养方式对肉牛血清酶类指标的影响 |
2.3.2 不同饲养方式对肉牛血清激素指标的影响 |
2.3.3 不同饲养方式对肉牛血清代谢指标的影响 |
2.3.4 不同饲养方式对肉牛血清免疫学指标的影响 |
2.3.5 不同饲养方式对肉牛尿液指标的影响 |
2.4 讨论 |
2.4.1 不同饲养方式对肉牛血清酶类指标的影响 |
2.4.2 不同饲养方式对肉牛血清激素指标的影响 |
2.4.3 不同饲养方式对肉牛血清代谢指标的影响 |
2.4.4 不同饲养方式对肉牛血清免疫学指标的影响 |
2.4.5 不同饲养方式对肉牛尿液指标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饲养方式对肉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
3.1 材料 |
3.1.1 试验动物及分组 |
3.1.2 试验动物饲养管理 |
3.2 方法 |
3.2.1 育肥性能指标的测定 |
3.2.2 生长发育性能指标的测定 |
3.2.3 胴体性能指标的测定 |
3.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3 结果 |
3.3.1 不同饲养方式对肉牛育肥性能的影响 |
3.3.2 不同饲养方式对肉牛生长发育性能的影响 |
3.3.3 不同饲养方式对肉牛胴体性能的影响 |
3.4 讨论 |
3.4.1 不同饲养方式对肉牛育肥性能的影响 |
3.4.2 不同饲养方式对肉牛生长发育性能的影响 |
3.4.3 不同饲养方式对肉牛胴体性能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饲养方式对牛肉品质的影响 |
4.1 材料 |
4.1.1 试验动物及饲养管理 |
4.1.2 仪器设备及材料 |
4.1.3 主要试剂 |
4.2 方法 |
4.2.1 样品的采集 |
4.2.2 肌肉颜色的测定 |
4.2.3 蒸煮损失的测定 |
4.2.4 熟肉率的测定 |
4.2.5 大理石花纹的测定 |
4.2.6 肌纤维的测定 |
4.2.6.1 HE染色 |
4.2.6.2 MASSON三色染色 |
4.2.7 牛肉营养组分的检测 |
4.2.8 数据统计与分析 |
4.3 结果 |
4.3.1 不同饲养方式对牛肉常规品质的影响 |
4.3.2 不同饲养方式对牛肉营养组分的影响 |
4.4 讨论 |
4.4.1 不同饲养方式对牛肉常规品质的影响 |
4.4.2 不同饲养方式对牛肉营养成分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本文的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主要成果 |
发表论文 |
申请专利 |
致谢 |
(4)裂壶藻和钝顶螺旋藻对津新鲤生长、生化指标及抗病力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 微藻研究概况 |
1.1 微藻的种类和主要营养组成 |
1.2 微藻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 |
1.3 微藻在其他领域的应用进展 |
1.4 微藻在水产行业应用前景的展望 |
2 裂壶藻的研究概况 |
2.1 裂壶藻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 |
2.2 裂壶藻在医药和食品上的应用 |
3 螺旋藻的研究概况 |
3.1 螺旋藻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 |
3.2 螺旋藻在畜禽养殖上的应用 |
3.3 螺旋藻在医药保健上的应用 |
4 津新鲤简介 |
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6 主要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
第二章 饲料中不同水平的裂壶藻对津新鲤生长、体成分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饲料中不同水平的裂壶藻对津新鲤生长性能的影响 |
2.2 饲料中不同水平的裂壶藻对津新鲤体成分的影响 |
2.3 饲料中不同水平的裂壶藻对津新鲤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
3 讨论 |
3.1 饲料中不同水平的裂壶藻对津新鲤生长性能的影响 |
3.2 饲料中不同水平的裂壶藻对津新鲤体成分的影响 |
3.3 饲料中不同水平的裂壶藻对津新鲤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
第三章 饲料中不同水平的裂壶藻对津新鲤生化指标、2种脂类代谢基因表达和抗病力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饲料中不同水平的裂壶藻对津新鲤血脂水平的影响 |
2.2 饲料中不同水平的裂壶藻对津新鲤脂肪酸合成酶(FAS)和脂蛋白酯酶(LPL)mRNA表达丰度的影响 |
2.3 饲料中不同水平的裂壶藻对津新鲤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2.4 饲料中不同水平的裂壶藻对津新鲤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 |
2.5 饲料中不同水平的裂壶藻对津新鲤抗病力的影响 |
3 讨论 |
3.1 饲料中不同水平的裂壶藻对津新鲤血脂水平的影响 |
3.2 饲料中不同水平的裂壶藻对津新鲤FAS和 LPL mRNA表达丰度的影响 |
3.3 饲料中不同水平的裂壶藻对津新鲤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3.4 饲料中不同水平的裂壶藻对津新鲤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 |
3.5 饲料中不同水平的裂壶藻对津新鲤抗病力的影响 |
第四章 饲料中不同水平的钝顶螺旋藻对津新鲤生长、体成分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饲料中不同水平的钝顶螺旋藻对津新鲤生长性能的影响 |
2.2 饲料中不同水平的钝顶螺旋藻对津新鲤体成分的影响 |
2.3 饲料中不同水平的钝顶螺旋藻对津新鲤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
3 讨论 |
3.1 饲料中不同水平的钝顶螺旋藻对津新鲤生长性能的影响 |
3.2 饲料中不同水平的钝顶螺旋藻对津新鲤体成分的影响 |
3.3 饲料中不同水平的钝顶螺旋藻对津新鲤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
第五章 饲料中不同水平的钝顶螺旋藻对津新鲤生化指标、2种免疫基因表达和抗病力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饲料中不同水平的钝顶螺旋藻对津新鲤血脂水平的影响 |
2.2 饲料中不同水平的钝顶螺旋藻对津新鲤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2.3 饲料中不同水平的钝顶螺旋藻对津新鲤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 |
2.4 饲料中不同水平的钝顶螺旋藻对津新鲤白细胞介素(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表达丰度的影响 |
2.5 饲料中不同水平的钝顶螺旋藻对津新鲤抗病力的影响 |
3 讨论 |
3.1 饲料中不同水平的钝顶螺旋藻对津新鲤血脂水平的影响 |
3.2 饲料中不同水平的钝顶螺旋藻对津新鲤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3.3 饲料中不同水平的钝顶螺旋藻对津新鲤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 |
3.4 饲料中不同水平的钝顶螺旋藻对津新鲤IL-1β和TNFαmRNA表达丰度的影响 |
3.5 饲料中不同水平的钝顶螺旋藻对津新鲤抗病力的影响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5)中草药组方对瘤胃环境与奶牛产奶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本文部分缩写词的中英文对照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特点 |
2 中草药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理活性 |
3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分类 |
4 中草药作为饲料添加剂的应用原则 |
5 关于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功效的研究 |
6 我国发展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优势 |
7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未来发展的前景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利用体外法研究中草药组方对瘤胃内环境参数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中草药组方对绵羊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
1 试验材料 |
2 试验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4 讨论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中草药组方对奶牛生产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全文结论 |
附录Ⅰ |
附录Ⅱ |
附录Ⅲ |
致谢 |
(6)中国原料乳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研究 ——以呼和浩特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的对象、目的和拟解决的基本问题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目的 |
1.2.3 拟解决的基本问题 |
1.3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特色和创新 |
1.4.1 研究特色 |
1.4.2 研究的创新 |
2 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和动态 |
2.1 有关乳制品安全的研究进展 |
2.1.1 影响食品质量安全的因素 |
2.1.2 食品质量安全特性与质量控制 |
2.1.3 有关食品质量安全的消费者行为研究 |
2.1.4 有关食品质量安全的生产者行为研究 |
2.1.5 有关食品质量安全的政府管理研究 |
2.2 有关饲料营养与乳制品质量安全的研究 |
2.2.1 生鲜乳质量与饲料营养的关系 |
2.2.2 提高生鲜乳质量的营养调控技术进展 |
2.2.3 影响生鲜乳质量安全的营养因素 |
2.3 有关农户行为的研究 |
2.3.1 集中在农户是否理性的争论上 |
2.3.2 对农户的某一具体行为及其影晌因素进行实证研究 |
2.4 有关乳及乳制品市场的研究 |
2.4.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及评述 |
2.4.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及评述 |
2.5 有关博弈论及其应用的研究 |
2.6 有关食品安全信息化管理的研究 |
2.6.1 国外的研究 |
2.6.2 国内的研究 |
2.7 小结 |
3 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理论依据 |
3.1 基本概念 |
3.1.1 食品安全 |
3.1.2 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与安全食品 |
3.1.3 有关牛奶的几个概念 |
3.1.4 行为主体 |
3.2 乳及乳制品质量安全市场的经济学分析及政府管制 |
3.2.1 政府行为的经济学依据 |
3.2.2 关于市场失灵及如何矫正的理论分析 |
3.2.3 生鲜乳质量安全市场的经济学分析 |
3.2.4 生鲜乳质量安全市场失灵的政府干预与市场手段 |
4 国外生鲜乳质量安全保障体系 |
4.1 有关国家生鲜乳质量保障体系 |
4.1.1 美国乳制品食品安全保障体系 |
4.1.2 加拿大乳制品食品安全保障体系 |
4.1.3 欧盟乳制品食品安全保障体系 |
4.1.4 法国乳品食品安全保障体系 |
4.1.5 荷兰乳品食品安全保障体系 |
4.1.6 英国乳品食品安全保障体系 |
4.1.7 日本生鲜乳及乳制品食品安全保障体系 |
4.1.8 印度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 |
4.2 OIE 的官方兽医制度与欧盟、美国等的兽医管理体制 |
4.2.1 OIE 的官方兽医制度 |
4.2.2 美国的兽医管理体制 |
4.2.3 欧盟的兽医防疫体制 |
4.2.4 澳大利亚的政府兽医管理制度 |
4.3 中外原奶质量安全管理比较 |
4.3.1 中外原奶质量安全管理的共同特征 |
4.3.2 中外乳制品质量安全管理的不同之处 |
4.3.3 我国乳制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的主要差距 |
5 消费者对生鲜乳质量安全及有关事项的需求行为分析 |
5.1 调查设计 |
5.2 样本特征描述 |
5.3 对政府的评价情况 |
5.4 消费者对企业乳制品质量安全管理的评价 |
6 奶户对生鲜乳质量安全的控制行为分析 |
6.1 数据来源 |
6.1.1 样本点的选择 |
6.1.2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调查 |
6.1.3 样本特征描述 |
6.2 奶牛养殖基本情况 |
6.2.1 养殖户奶牛购买情况 |
6.2.2 奶户奶牛养殖规模情况 |
6.2.3 奶户奶牛饲养管理情况 |
6.2.4 饲料使用情况 |
6.3 对奶牛养殖技术的掌握运用情况 |
6.4 对兽药的认知及使用状况 |
6.4.1 奶户对兽药效果的认知情况 |
6.4.2 兽药的来源及使用状况 |
6.5 对政府及社会服务的要求情况 |
6.6 对奶业风险的认知情况 |
7 我国生鲜乳及乳制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现状与问题 |
7.1 我国生鲜乳及乳制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现状 |
7.1.1 生鲜乳及乳制品质量安全的管理机构及职能划分 |
7.1.2 生鲜乳及乳制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体系现状 |
7.1.3 生鲜乳及乳制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现状 |
7.1.4 生鲜乳及乳制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现状 |
7.1.5 生鲜乳及乳制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现状 |
7.1.6 生鲜乳及乳制品质量安全管理技术支撑体系 |
7.1.7 生鲜乳及乳制品质量安全信息服务体系的现状 |
7.1.8 生鲜乳及乳制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的现状 |
7.2 我国生鲜乳及乳制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
7.2.1 生鲜乳及乳制品质量安全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
7.2.2 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存在的问题 |
7.2.3 生鲜乳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存在的问题 |
7.2.4 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认证体系存在的问题 |
7.2.5 生鲜乳质量安全信息体系存在的问题 |
8 完善我国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的政策措施 |
8.1 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
8.1.1 加强配套法律建设工作及食品安全保障体制建设 |
8.1.2 加强生鲜乳及乳制品质量安全管理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的建设 |
8.2 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标准体系建设 |
8.3 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
8.4 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检验检测体系建设 |
8.4.1 建立全国性有效实时监控监测网络体系 |
8.4.2 检测资源、检测结果共享 |
8.4.3 建立第三方中立检验机构和完善牛奶质量一价格体系 |
8.5 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认证和质量追溯体系建设 |
8.6 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信息体系建设 |
8.6.1 完善信息披露机制,建立检验检测信息共享机制 |
8.6.2 加大生鲜乳质量安全的宣传力度 |
8.7 生鲜乳质量安全预警机制建设 |
8.8 生鲜乳质量安全利益分配机制建设 |
8.9 建立确保生鲜乳质量安全的理性竞争机制 |
8.10 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技术支撑体系建设 |
8.10.1 加快良种繁育,增加数量提高质量 |
8.10.2 加紧奶源基地建设,提高奶产品质量 |
8.10.3 大力支持乳品企业的技术更新改造和科技创新 |
8.10.4 大力发展优质饲料饲草生产,建立奶牛饲料生产基地 |
8.10.5 加强奶牛的科学饲养管理 |
8.11 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服务体系建设 |
8.11.1 制定奶业保护政策 |
8.11.2 制定相关的政策,优化投资环境 |
8.11.3 完善奶牛疫病防治体制建设 |
8.11.4 建立有效的市场管理体制和监督机制 |
8.11.5 加强奶业行业协会的作用,确保生鲜乳及乳制品质量安全 |
9 结论和建议 |
9.1 结论 |
9.2 建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录1 消费者对牛奶质量安全及有关信息的需求行为调查 |
附录2 奶户(场)的质量安全管理行为调查 |
附录3 我国乳品加工相关安全标准目录(征求意见稿) |
参考文献 |
(8)蒿属植物提取物对动物生产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定义及分类 |
1.2 中草药添加剂的优点及其作用机理 |
1.3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
1.4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1.5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发展趋势 |
第2章 绪论 |
第3章 蒿属植物提取物对獭兔生产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1.3 检测指标与方法 |
3.1.4 数据统计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蒿属植物提取物对獭兔生产性能的影响 |
3.2.2 蒿属植物提取物对獭兔屠宰性能及免疫器官发育的影响 |
3.2.3 蒿属植物提取物对獭兔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
3.3 讨论 |
3.3.1 蒿属植物提取物促进獭兔生长原因的探讨 |
3.3.2 蒿属植物提取物对獭兔免疫器官发育和血液免疫指标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4章 蒿属植物提取物对仔猪生产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1.3 检测指标与方法 |
4.1.4 数据统计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蒿属植物提取物对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
4.2.2 蒿属植物提取物对仔猪部分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4.2.3 蒿属植物提取物对仔猪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影响 |
4.2.4 蒿属植物提取物对仔猪血清激素水平的影响 |
4.3 讨论 |
4.3.1 蒿属植物提取物对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
4.3.2 蒿属植物提取物对仔猪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4.3.3 蒿属植物提取物对仔猪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影响 |
4.3.4 蒿属植物提取物对仔猪血清激素水平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5章 总体讨论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英文缩写名词索引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9)围产期奶牛阴离子盐的研制及其应用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奶牛业发展现状 |
2 产乳热 |
2.1 产乳热及其相关疾病 |
2.2 产乳热发病原因 |
2.3 预防产乳热的方法 |
3 DCAD 的概念与计算 |
3.1 DCAD 的概念 |
2.2 DCAD 的计算方法 |
4 阴离子盐预防低血钙的机理 |
4.1 机体维持血Ca 稳态的途径 |
4.2 阴离子盐预防低血钙的物理化学调节机制 |
4.3 阴离子盐预防低血钙的激素调节机制 |
4.4 阴离子盐对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 |
5 阴离子盐的配制和使用 |
5.1 配制阴离子盐的原理 |
5.2 使用阴离子盐的注意事项 |
第二章 试验研究 |
试验一阴离子盐配方及加工方法的筛选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动物与饲粮 |
1.2 试验设计与饲养管理 |
1.3 样品的采集和预处理 |
1.4 检测指标及方法 |
2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讨论 |
3.1 阴离子盐对采食量的影响 |
3.2 阴离子盐对尿液pH 值的影响 |
3.3 阴离子盐对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3.4 阴离子盐对尿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
3.5 阴离子盐对自然泌乳量的影响 |
4 小结 |
试验二阴离子盐水平对奶牛血清生化指标及产奶性能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与饲养管理 |
1.2 血样的采集和血清的制备 |
1.3 指标测定方法 |
2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讨论 |
3.1 奶牛饲喂阴离子盐添加剂的采食情况观察 |
3.2 阴离子盐对尿液pH 值的影响 |
3.3 阴离子盐对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3.4 阴离子盐对尿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
3.5 阴离子盐对泌乳的影响 |
4 小结 |
试验三自制阴离子盐和“爱力宝”饲喂围产期奶牛的效果对比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动物与饲粮 |
1.2 试验设计与饲养管理 |
1.3 样品的采集和预处理 |
1.4 检测指标及方法 |
2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讨论 |
3.1 两种阴离子盐对采食量的影响 |
3.2 两种阴离子盐对尿液pH 值的影响 |
3.3 两种阴离子盐对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3.4 两种阴离子盐对尿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
3.5 两种阴离子盐对产奶量的影响 |
4 小结 |
试验四阴离子盐对人工瘤胃体外发酵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产气量测定 |
1.3 pH 值测定 |
1.4 干物质消失率测定 |
1.5 NH_3-N 浓度测定 |
1.6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讨论 |
2.1 不同水平阴离子盐对产气量的影响 |
2.2 不同水平阴离子盐对干物质消失率的影响 |
2.3 不同水平阴离子盐对pH 值的影响 |
2.4 不同水平阴离子盐对NH_3-N 浓度的影响 |
3 小结 |
第三章 论文小结、创新点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10)青绿苜蓿对奶牛产奶性能和黄牛繁殖性能及部分行为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第一章 引言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1 青绿苜蓿的营养特点 |
1.1 青绿苜蓿不同生育期的营养动态变化规律 |
1.2 青绿苜蓿不同品种、不同茬次的营养变化规律 |
1.3 青绿苜蓿不同土质的营养变化规律 |
2 青绿苜蓿不同利用方式的研究进展 |
2.1 青绿苜蓿的放牧利用 |
2.2 青绿苜蓿的青饲利用 |
2.3 青绿苜蓿制作苜蓿干草利用 |
2.4 青绿苜蓿制作苜蓿青贮的研究 |
2.4.1 青绿苜蓿的低水分青贮技术 |
2.4.2 青绿苜蓿的混合青贮技术 |
2.4.3 青绿苜蓿的添加剂青贮技术 |
3 青绿苜蓿在反刍动物上应用的研究进展 |
3.1 青绿苜蓿的瘤胃代谢 |
3.2 青绿苜蓿对反刍动物采食量的影响 |
3.3 青绿苜蓿对反刍动物生产性能的影响 |
3.4 青绿苜蓿对常规乳成分的影响 |
3.5 青绿苜蓿对反刍动物体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
4 青绿苜蓿对牛奶中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
5 营养对反刍动物繁殖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
5.1 能量对反刍动物繁殖性能的影响 |
5.2 蛋白质对反刍动物繁殖性能的影响 |
5.3 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对反刍动物繁殖性能的影响 |
6 青绿苜蓿与反刍动物采食、反刍等行为关系的研究进展 |
第三章 青绿苜蓿对奶牛产奶性能及乳中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动物 |
1.2 试验设计 |
1.3 试验日粮 |
1.4 青绿苜蓿 |
1.5 饲养管理 |
1.6 试验测定 |
1.7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补饲不同量的青绿苜蓿对奶牛采食量的影响 |
2.2 补饲不同量的青绿苜蓿对奶产量及常规乳成分的影响 |
2.3 补饲不同量的青绿苜蓿对奶牛血尿生化指标的影响 |
2.4 补饲不同量的青绿苜蓿对原料奶中脂肪酸组成与相对含量的影响 |
3 讨论 |
3.1 补饲不同量的青绿苜蓿对奶牛采食量的影响 |
3.2 补饲不同量的青绿苜蓿对奶产量及常规乳成分的影响 |
3.3 补饲不同量的青绿苜蓿对奶牛血尿生化指标的影响 |
3.4 补饲不同量的青绿苜蓿对原料奶中脂肪酸组成与相对含量的影响 |
3.5 经济效益分析 |
4 小结 |
第四章 持续与间隔补饲青绿苜蓿对奶牛产奶性能及乳中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动物 |
1.2 试验设计 |
1.3 试验日粮 |
1.4 青绿苜蓿 |
1.5 饲养管理 |
1.6 试验测定 |
1.7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持续与间隔补饲青绿苜蓿对奶牛采食量的影响 |
2.2 持续与间隔补饲青绿苜蓿对奶产量及常规乳成分的影响 |
2.3 持续与间隔补饲青绿苜蓿对奶牛血尿生化指标的影响 |
2.4 持续与间隔补饲青绿苜蓿对原料奶中脂肪酸组成与相对含量的影响 |
3 讨论 |
3.1 持续与间隔补饲青绿苜蓿对奶产量及常规乳成分的影响 |
3.2 持续与间隔补饲青绿苜蓿对奶牛血尿生化指标的影响 |
3.3 持续与间隔补饲青绿苜蓿对原料奶中脂肪酸组成与相对含量的影响 |
3.4 经济效益分析 |
4 小结 |
第五章 青绿苜蓿对受体牛繁殖性能及机体代谢水平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动物 |
1.2 试验日粮 |
1.3 试验设计 |
1.4 饲养管理 |
1.5 青绿苜蓿 |
1.6 受体牛处理 |
1.7 胚胎来源 |
1.8 测定项目 |
1.9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青绿苜蓿添加量对受体牛体况及采食量的影响 |
2.2 不同青绿苜蓿添加量对受体牛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2.3 不同青绿苜蓿添加量对受体牛血清生殖激素与胰岛素的影响 |
2.4 不同青绿苜蓿添加量对受体牛发情盛期生殖道黏液的影响 |
2.5 不同青绿苜蓿添加量对受体牛发情率、黄体直径和受胎率的影响 |
3 讨论 |
3.1 不同青绿苜蓿添加量对受体牛体况及采食量的影响 |
3.2 不同青绿苜蓿添加量对受体牛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3.3 不同青绿苜蓿添加量对受体牛血清生殖激素与胰岛素的影响 |
3.4 不同青绿苜蓿添加量对受体牛发情盛期生殖道黏液的影响 |
3.5 不同青绿苜蓿添加量对受体牛情期发情率及黄体质量的影响 |
4 小结 |
第六章 青绿苜蓿与南阳牛行为学关系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牛的选择 |
1.2 试验日粮 |
1.3 饲养管理 |
1.4 观察时间 |
1.5 观察项目 |
1.6 气象指标记录 |
1.7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青绿苜蓿对南阳牛采食时间和次数的影响 |
2.2 青绿苜蓿对南阳牛采食速度的影响 |
2.3 青绿苜蓿对南阳牛饮水及排泄行为的影响 |
2.4 青绿苜蓿对南阳牛反刍行为的影响 |
2.5 青绿苜蓿对南阳牛站立/游走和卧底行为的影响 |
3 讨论 |
3.1 青绿苜蓿对南阳牛采食、饮水和排泄行为的影响 |
3.2 青绿苜蓿对南阳牛反刍行为的影响 |
3.3 青绿苜蓿对南阳牛站立/游走与卧地行为的影响 |
4 小结 |
第七章 总体讨论与结论 |
参考文献 |
英文摘要 |
四、奶牛添加剂预混料研制初报(论文参考文献)
- [1]复合阴离子盐预混料对围产期奶牛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的影响[D]. 孔平. 石河子大学, 2015(01)
- [2]奶牛添加剂预混料研制初报[J]. 林东康,常娟,孙宇,娄凤英,李明,徐长举,刘东文. 饲料博览, 2002(01)
- [3]放牧与舍饲对肉牛生产性能和肉品质影响的比较研究[D]. 王敏. 吉林大学, 2020(08)
- [4]裂壶藻和钝顶螺旋藻对津新鲤生长、生化指标及抗病力影响[D]. 刘宏超. 天津农学院, 2016(07)
- [5]中草药组方对瘤胃环境与奶牛产奶性能的影响[D]. 贾斌. 南京农业大学, 2010(06)
- [6]中国原料乳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研究 ——以呼和浩特市为例[D]. 靳延平.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9(11)
- [7]影响牛奶成分的营养技术研究进展[A]. 官丽辉,吴占福,王志伟. 第三届中国牛业发展大会论文集, 2008
- [8]蒿属植物提取物对动物生产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D]. 潘存霞. 西南大学, 2007(06)
- [9]围产期奶牛阴离子盐的研制及其应用效果[D]. 石磊. 石河子大学, 2007(01)
- [10]青绿苜蓿对奶牛产奶性能和黄牛繁殖性能及部分行为的影响[D]. 刘德稳. 河南农业大学, 2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