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神奇的军事伪装术(论文文献综述)
范志静[1](2016)在《战地伪装机器人的模拟射击与控制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军事机器人及其隐蔽伪装技术的研究,它不但代表着国家的国防实力,更代表着国家的发展状况。在战场环境下,随机变化性很大,对侦查兵的要求也越来越苛刻,危险程度也越来越高,因此利用假目标以假示真来辅助侦察兵完成任务并安全撤退已成为一项急迫的工作。基于此背景,本论文研究了一种新型机器人—战地机器人。首先,对战地机器人进行了行进步态的研究。重点分析了战地机器人的行进机理,针对其模仿侦察兵低姿匍匐行进的特点,对战地机器人的行进过程进行了规划,设计了其特有的低姿匍匐的步态,提出了战地机器人的控制方案,为机器人的运动控制奠定了基础。其次,在战地机器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模拟射击机构的构型方案。设计了模拟射击机构,包含自动进弹机构、驱动机构和击发机构,并对射击机构进行了模拟仿真,最终加工了样机;结合课题对模拟射击子弹提出的要求,设计了一种模拟真实子弹效果的射击子弹,提高了机器人的伪装可靠性。再次,设计了战地机器人的无线遥控单元与车载控制单元,主要包括机器人的无线控制模块、行进驱动模块、射击机构驱动模块和系统控制模块的搭建和系统软件的设计;在实现系统的基础上对系统的各个模块进行了调试,验证了系统工作的有效性。最后,对战地机器人的行进与模拟射击单元进行了真实场地的试验,通过测试数据得到了战地机器人的理想伪装运行方案。
陈楠[2](2008)在《浅论《三国志注》的历史文献学价值》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在简单介绍裴松之及其《三国志注》和前人对《三国志注》的研究情况的基础上从史料价值、史学史价值和历史研究方法方面的价值三方面对《三国志注》的历史文献学价值进行了分析,认为《三国志》的注文同正文具有同样重要的史料价值。裴松之的《三国志注》在史学史上也是非常引人注目的。它与汉末以来注释家着重于名物训诂的注释有着明显的进步。同时裴松之发展了历史考证学。
陈楠[3](2007)在《《三国志注》的特点及学术价值》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比较系统地研究了《三国志注》的特点及学术价值。在简单介绍了裴松之及其所着《三国志注》的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指出了裴松之在注释过程中大致采用了补缺漏、备异同、正谬误、论得失四种方法,裴松之开创了史注新法,发展了历史考证学,并开展了史学批评。本文将裴松之《三国志注》的特点概括为:一、增广益闻,旁征博引;二、雅好文采,推重辞令;三、材料奇异,内容驳杂;四、取材审慎,注重史实。通过对这些特点的分析,认为裴松之的《三国志注》的学术价值主要体现在历史学价值和其引文的文学价值两方面。历史学价值包括在史料价值、史学史价值以及历史研究方法方面的价值。其引文的文学价值包括史传和杂传两方面。在本文的最后还阐述了裴松之在《三国志注》注文中表现出的追求建功立业精神、崇尚超脱精神和反对暴虐无道、提倡忠孝节义的思想倾向。
华侃[4](2001)在《神奇的军事伪装术》文中研究说明 伪装(camouflage)技术是为隐蔽自己和欺骗、迷惑敌人所采取的各种隐真示假的技术措施。自从有了战争,隐蔽和欺骗就与军事行动密不可分。但现代侦察方式已不仅局限于目视。对于红外及雷达侦察系统,就需要把传统的伪装方法扩展为一种新的伪装概念——“(目标)特征管理”(signaturemanagement)。伪装可以迷惑敌人,是军事行动中值得研究的一门艺术。伪装技术多种多样,大体上可分为如下几种:
朱崇坤[5](1994)在《扑朔迷离的战场魔术师——军事伪装》文中提出 "兵者,诡道也。"自古以来,用兵打仗就少不了诡诈之术。在血与火的战场上,交战双方不但进行正面的拼命厮杀,同时还进行激烈的智力较量,双方都想用各种手段来隐蔽自己,用假象欺骗、迷惑、引诱敌人,使其暴露,陷敌于被动,从而保持己方军队行动的自主权,最大限度地发挥己方的战斗力,以取得战斗的胜利。在形式各异的军事欺骗当中,军事伪装是最为行之有效的办法。自从出现人类战争以来,军事伪装这一扑朔迷离的战场
二、神奇的军事伪装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神奇的军事伪装术(论文提纲范文)
(1)战地伪装机器人的模拟射击与控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序言 |
1.2 军用机器人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军用机器人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军用机器人国内研究现状 |
1.3 军事伪装方法研究现状 |
1.3.1 国外伪装方法研究现状 |
1.3.2 国内伪装方法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论文研究意义 |
2 战地机器人行进机理与步态规划 |
2.1 战地机器人 |
2.2 行进机理 |
2.2.1 单爬行Schatz移动机构行进机理 |
2.2.2 战地机器人行进机理 |
2.3 步态规划 |
2.4 控制系统方案设计 |
2.4.1 控制策略 |
2.4.2 控制方案 |
2.5 本章小结 |
3 模拟射击单元设计 |
3.1 引言 |
3.2 模拟射击单元与射击机理研究 |
3.2.1 构型方案 |
3.2.2 射击机理研究 |
3.2.3 驱动与击发动能计算 |
3.2.4 模拟射击子弹的设计 |
3.3 模拟射击单元仿真分析与机构实现 |
3.3.1 仿真分析 |
3.3.2 机构实现 |
3.4 模拟射击单元控制方案 |
3.5 本章小结 |
4 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4.1 系统整体控制方案 |
4.2 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
4.2.1 驱动模块 |
4.2.2 测速模块 |
4.2.3 模拟射击模块 |
4.2.4 控制板模块 |
4.2.5 无线遥控模块 |
4.2.6 电源管理模块 |
4.2.7 硬件系统的搭建 |
4.3 系统软件开发 |
4.3.1 电机调速技术 |
4.3.2 双电机控制方案研究 |
4.3.3 PID控制器 |
4.3.4 电机同步运行仿真 |
4.3.5 系统的软件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5 战地机器人试验与探索 |
5.1 战地机器人模拟射击试验与分析 |
5.2 战地机器人行进试验与探索 |
5.2.1 电机转速试验测试 |
5.2.2 行进试验与移动规律研究 |
5.2.3 移动实例 |
5.3 战地机器人伪装效果展示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浅论《三国志注》的历史文献学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一、裴松之及其《三国志注》 |
二、前人对《三国志注》的研究 |
三、《三国志注》的史料价值 |
四、《三国志注》的史学史价值 |
五、《三国志注》在历史研究方法方面的价值 |
(3)《三国志注》的特点及学术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一、绪论 |
1、裴松之及其《三国志注》 |
2、前人对《三国志注》的研究 |
3、《三国志注》产生的历史背景 |
二、《三国志注》的特点 |
1、增广益闻,旁征博引 |
2、雅好文采,推重辞令 |
3、材料奇异,内容驳杂 |
4、取材审慎,注重史实 |
三、《三国志注》的历史学价值 |
1、《三国志注》的史料价值 |
2、《三国志注》的史学史价值 |
3、《三国志注》在历史研究方法方面的价值 |
四、《三国志注》引书的文学价值 |
1、史传文学价值 |
2、所引杂传文学价值 |
3、《三国志注》所具有的文学价值对后世的影响 |
五、《三国志注》所反映的着者思想倾向 |
1、追求建功立业精神 |
2、崇尚超脱精神 |
3、反对暴虐无道,提倡忠孝节义 |
参考文献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四、神奇的军事伪装术(论文参考文献)
- [1]战地伪装机器人的模拟射击与控制系统研究[D]. 范志静. 北京交通大学, 2016(01)
- [2]浅论《三国志注》的历史文献学价值[J]. 陈楠. 山东图书馆季刊, 2008(03)
- [3]《三国志注》的特点及学术价值[D]. 陈楠. 吉林大学, 2007(04)
- [4]神奇的军事伪装术[J]. 华侃. 现代军事, 2001(01)
- [5]扑朔迷离的战场魔术师——军事伪装[J]. 朱崇坤. 科学世界, 199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