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实施素质教育奠定基础(论文文献综述)
徐倩文[1](2021)在《职业启蒙视域下中职学校职业体验研学基地建设探析 ——以G市LY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为案例》文中研究说明中小学职业启蒙教育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奠基阶段,也是横向沟通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起点,对帮助中小学生了解职业类型、启发职业兴趣、探寻未来生涯职业规划,培养劳动意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职业体验研学基地是进行职业启蒙教育的重要平台,建立职业体验研学基地,是落实职业启蒙教育的重要抓手,基地优质职业体验研学课程是实现职业启蒙教育的内容载体。但目前研学基地建设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基地类型发展不均衡,存在研学资源不足、协调不力以及目标定位不明等问题,其中职业体验研学基地较为缺乏,依托中职学校的实训设施设备、特色专业课程、“双师型”师资团队等教育资源探索建设职业体验研学基地,开发生动有趣、丰富多彩的职业体验课程,一方面有利于统筹区域职业教育资源为中小学开展职业启蒙教育提供实践平台,促进职普教育资源融通,落实职业启蒙教育;另一方面有利于发挥社会服务职能,增强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同感,提升中职教育的吸引力,促进职普教育从资源融通走向理念融通,创新职普融通发展路径。本研究通过焦点团组访谈、调查问卷与教育实习中观察调研,分析中职学校职业体验研学基地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借鉴国内外研学基地建设研究成果,从基地建设定位、组织机构设立、研学课程开发、师资队伍建设以及保障措施支持五个方面入手,探析中职学校职业体验研学基地建设路径。以G市LY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为案例,深入调研分析该学校专业发展现状与特色、教育教学资源与条件、职业体验研学基地建设的优势与不足,提出以“亲近自然·了解文化·创意生活”为主线,开发具有桂林地方特色的“山水文化与导游”、“茶艺文化与传承”、“地方美食与烹饪”等职业体验研学课程,从设立研学指导部门,明确岗位管理职责;开发优质研学课程,构建研学课程体系;完善基地硬件设备,优化研学环境设施;建设研学师资队伍,提升导师专业能力;健全组织管理保障,推进基地全面建设五个方面探索旅游类中职学校职业体验研学基地建设方案,以期为不同类型中职学校职业体验研学基地建设与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黄一瑞[2](2021)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S中学综合素质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新高考改革的深入推进,综合素质评价受到越来越多关注,成为了学生、家长、教育工作者、相关学者眼中的焦点。有效实施综合素质评价,顺应素质教育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提升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质量至关重要,必须加大综合素质评价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推进的力度。本文以S中学为样本,通过案例研究、深度访谈等方式方法,对综合素质评价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分析。首先,探讨了综合素质评价的核心概念、理论基础。其次,深入分析了S中学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最后,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提出优化综合素质评价的对策建议。从目前了解的情况来看,S中学对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积极进行了探索,既有一些好的经验做法,但也与预期存在一定的差距。存在的问题:综合素质评价实施者专业性不强、综合素质评价主体参与度不高、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设计不完善、综合素质评价过程操作不规范、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差异性不明显、综合素质评价作用发挥不充分。原因分析:综合素质评价功能定位认识不准、培训指导相对缺乏、教师负担过重。对策建议:树立正确理念,优化指标内容,加强过程管理,完善结果运用,保障顺利推进。
张亚祥[3](2020)在《社会科学文本翻译中的逻辑再现 ——《同等权利,同等机会》的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认为本翻译实践报告是译者基于社会科学文本《同等权利,同等机会》的英汉实践撰写完成。文本内容主要包括残疾儿童教育现状、全纳教育的作用、国际范围内全纳教育的实施情况以及针对教育问题提出的各种政策。该文本文体正式,结构简洁明了,条理清晰,极具逻辑性和客观性。据此,译者针对该文本中出现的难点、具体的翻译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了总结。译者在翻译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是文本本身所蕴含的逻辑的翻译问题。译者分别从普通逻辑、翻译逻辑和科学逻辑三个层面对词汇、句子和段落中的逻辑问题进行分析。从普通逻辑层面处理逻辑问题时,译者以属种问题为主,采取意译法等翻译方法,秉承着普通的思维逻辑进行翻译;从翻译逻辑层面处理问题时,译者以解决翻译为问题导向,根据不同的情况灵活运用了增译、合译和改译等翻译技巧进行翻译;最后从科学逻辑层面处理问题时,译者主要从普通语言学的角度出发,以语言机制为主对逻辑问题进行处理。通过此次翻译实践活动,译者对于社会科学文本的特征有了更深的理解,并结合积累的翻译经验及所学的翻译知识,总结出解决社会科学文本逻辑翻译问题的翻译技巧和翻译方法。希望本翻译实践报告能够为其他译者翻译此类文本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孙树彪[4](2019)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立德树人”研究》文中指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立德树人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使命。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事关当代教育发展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论述,深刻诠释了内涵式教育的本质使命是培养大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所以在新形式下如何发挥教育的立德树人功能,已成为当前高校发展所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立德树人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举措。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新时期教育体制改革发展的要求,它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对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积极的意义。立德树人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精神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基础的变革,先进的生产力必然产生先进的社会思想和文化,开辟了人的发展新路。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做“人”和做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被提上了日程。具备社会主义觉悟,德才兼备的劳动者是民族振兴的重要资源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所以内涵式发展中立德树人工作显得非常重要。立德树人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理念的继承和发展,是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会更好地弘扬中国精神,反对西方和平演变和改革开放中产生的功利主义等腐朽思想,能有效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而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为发展先进的社会主义生产力提供智力支持。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具体形态,而人的发展则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目的和基本内容,贯穿社会历史发展的始终,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最终目的。内涵式教育中的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大学精神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精神资源,是教育最本质的精神力量和构建社会主义新文明的关键,显示了大学生命力的根本所在,贯彻了党的群众路线,体现了以人为本和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价值,会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是新时期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路线的具体体现,对新时期高校及相关社会领域的发展起到了价值导向功能。本论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包括选题背景和意义、研究现状和方法,创新点与难点。第二部分是高等教育实现内涵式发展的“立德树人”之路。主要阐述了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说明了内涵式发展是在马克思主义和科教兴国战略理论的指导下,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履行教育本身立德树人使命的需要,对突破传统外延式教育发展模式局限有着积极作用。第三部分则为“立德树人”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的基本内涵。科学地分析了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内涵,阐释了“立德树人”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和立德树人在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第四部分是立德树人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承担的重大使命。结合现实需要论述了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需要培养人和人才的重要性。明确了高等教育中人是目的,人的价值导向等问题,并进一步阐明了人和人才二者的关系。第五部分论述了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实现“立德树人”的关键要素。内涵式教育发展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大学精神才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在新形势下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指导,系统分析了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立德树人必要性和存在的问题。通过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调查问卷法和多学科综合研究法,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培养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大学精神,并结合现实需要,有针对性地探讨了教育的立德树人功能和优化途径,明确了新时期立德树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尝试从培育大学生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大学精神角度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进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武天宏[5](2019)在《县域内破解农村音体美师资紧缺的“GCT协同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水平的稳步提升,人们对教育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然而由于农村教师队伍结构性矛盾的长期存在,音体美教师数量严重不足,音体美课程的开设无法达到国家规定的开足开齐的要求,音体美学科教师的紧缺成为了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主要瓶颈,农村教育发展滞后遏阻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进程。基于此,甘州区率先开启了县域内教师培训的“GCT协同模式”,通过本土化的培训来破解农村音体美学科师资不足的结构性困境。本研究主要采用实物分析法,观察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搜集了与甘州区“GCT协同模式”有关的生成性材料,并通过对教育局领导的访谈,从教师、学生和甘州教育均衡发展的角度分析了“GCT协同模式”建构的必要性,从甘州教育发展内外因的角度分析了“GCT协同模式”建构的可行性,从组织改造、管理制度、评价体系和课程开发几个方面探讨了“GCT协同模式”建构的具体策略,从方式、形式和主要目的三个方面分析了“GCT协同模式”建构的特点。对“GCT协同模式”下音体美紧缺学科师资培训的实施大纲,行政、学会、基地各自的职责进行了归纳,探讨了“GCT协同模式”下音体美紧缺学科教师培训的基本步骤:受培教师的确定、培训教师的遴选、需求调研、确定培训内容、开展培训。通过问卷调查法,对部分受培教师发放问卷,对培训效果调查分析,借助访谈法从培训教师、送培学校、受培教师的角度深度解析培训效果。通过分析,研究发现“GCT协同模式”从音体美教师的培训数量、受培教师音体美教学能力的提高、送培学校艺术社团活动的开展、音体美课程的开足开齐开好、社会认可的获得几个方面来看,取得了较好的培训效果,在相当程度上缓解了农村音体美师资的结构性矛盾。但音体美紧缺学科师资的培训存在着:工学矛盾仍未解决;培训积极性萎靡,奖励机制缺失;GCT三方协同不够,缺乏合法性认同;需求调研不足,以需为本的培训难以扎根等问题。因此,改善“GCT协同模式”下音体美紧缺学科师资的培训效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协调博弈,树立大发展的理念;建立教师激励机制,激发培训积极性;形成“GCTU”常态培训模式,增强合法性认同;需求调研获取“真问题”,做到真调研。
谷松[6](2017)在《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研究》文中指出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坚持以人为本、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战略主题,结合我国社会“新常态”发展的时代需要,青少年健康教育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应有新的定位。心理健康不仅有外在表现,还有其本质特征。良好的适应和行为是其外在表现,其本质特征就是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心理健康素质是心理素质发展所追求的高层次目标,反映了素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要求。目前,心理健康素质研究还存在内容界定不清和测量操作不便的局限。体育运动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与手段,融合心理健康教育已是现代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与趋势。然而,由于不同学科教学中心理健康发展标准设定与认知的偏差,致使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培养的内容与方法还存在较大分歧。因此,如何合理利用体育运动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培养的独特功能就成为摆在当今体育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基于此,本研究以心理健康素质理论与运用为背景,以体育运动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关系为切入点,进行了兼具试探性和验证性的逐步递进的三个研究。以期为推动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研究的理论发展、丰富体育运动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理论以及为素质教育工作中心理健康素质的培养实践提供参考与支持。研究一以素质教育和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为背景,以“什么是心理健康素质”为关键词,运用问卷调查、访谈和数理统计等方法编制和检验《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问卷》。研究二依据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素质关系的理论,以“体育运动如何影响心理健康素质”为关键词,选择适宜的心理、生理、社会指标,选取我国7省28所中学1794名青少年作为被试样本,以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为主要方法探索体育运动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之间的关系及其中介效应模型。研究三在前述两个研究成果基础上,以“体育运动如何培养心理健康素质”为关键词,辅以实地调查及专家访谈等方法,建构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的实现路径。结论如下:1.《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问卷》的研制方面(1)《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问卷》包括“认知素质”、“情绪素质”、“人格素质”和“适应素质”4个分量表、15个一级指标、89个观测项目。(2)本研究构建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内容体系”侧重于实践验证性和可操作性,突出中学期间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点,较符合素质教育要求下以“知、情、意、行”为核心理念的心理培养目标。(3)《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问卷》的各级内容具备中度及以上的相关性,通过使用可以对不同水平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进行有效区分。2.体育运动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之间关系方面(1)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在不同的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频率、运动项目、运动情境(竞争性/非竞争性)、运动持续年限和课外运动参与情况上存在显着性差异。其中,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频率和课外体育活动能显着正向预测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及其分量表内容的发展情况。(2)“体育运动”能够间接通过“主观幸福感”、“心境状态”、“身体自我效能”、“身体自尊”、“心理坚韧性”、“同学人际关系”的作用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产生正向效果。(3)“体育锻炼影响青少年认知能力与学业表现理论”、“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理论”、“运动能力感理论”和本文提出的“心理健康素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模型理论”于本研究中可获得验证。3.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的实现路径方面(1)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的主要路径是学校体育活动;学校体育和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在目标和功能上有交叉重盈之处;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为青少年体育运动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心理基础。(2)为实现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培养,青少年体育运动的组织与开展应以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体育学科教学规律为指导思想,以积极情绪、体验成功、民主自治、个别辅导为基本原则,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课外体育活动、体育与健康课程专题讲座、营造健康校园体育文化环境为主要途径,以发展认知素质、调节情绪素质、提高思想品德素质、锻炼意志品质、健全个性素质、改善人际能力、培养合作意识及社会适应素质为主要目标,以体育运动过程、内容、方法中的有机、适度、灵活渗透为主要策略,以切合实际的培养设计和有效的课堂管理为过程控制,来建构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的现实路径。(3)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对体育教师提出的要求包括:增强育心意识、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操作技能3个方面。
杨小微,武云斐,毛齐明,杨颖东[7](2011)在《基于反思的建构:素质教育的认识框架和实践原则》文中指出本报告系统梳理了近20多年来我国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历程并展开反思,也对存在的实践误区和理论误读展开了批判。报告深入分析了当前我国社会发展背景下教育功能取向转变的必要与可能,认为倡导并践行素质教育意味着教育功能从指向外在价值转向注重内在价值,继而探讨了教育功能转向的时机及可能条件。基于上述研究,报告展开了对素质教育认识框架的再确立,深化路径的再找寻,推进方式的再斟酌以及实践原则的再调整。重点讨论和反思了20年来"典型引路式"的案例推广、"行政主导式"的实验区建设和以"公平.均衡"为基调的"区域推进"这几种主导性方式,倡导多方力量的合作,尤其是大中小学合作推进,并提出要坚持"以学生成长为中心","让政府尽责任","以学校为主导","让全社会来参与"的素质教育推进原则。
宗树兴[8](2010)在《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立法和实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实施后,中国义务教育才真正走上了法制化之途。在随后的近20年间,中国政府和人民经过不懈的努力和追求,克服了难以置信的困难,终于实现了这一宏伟目标,创造了中国教育史乃至世界教育史上的一个奇迹。1986《义务教育法》立法和实施研究,就是以《义务教育法》的提出、酝酿、形成、制定、执行和修订的过程为对象进行梳理,对这一立法和实施过程给以历史性描述和研究。此举既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我国的义务教育制度,解决当今义务教育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也有利于促进教育法治的整体建设并丰富教育史和教育法学学科内涵。本论文主要解决两大方面的问题:一是义务教育立法的原因和演化过程;二是义务教育立法如何影响了义务教育进程,即二者的互动关系。研究依照时间顺序,以《义务教育法》的立法背景、立法准备、立法过程、执行过程为线索,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状况为背景,描述和分析党政机构、社会团体、个体等对这一立法活动的贡献,着重梳理了各个阶段与义务教育立法相关的政策和法律体系的演变过程。论文(不含前言)分为五个部分:第一,1986年《义务教育法》出台前的教育法制状况(1949-1976);第二,1986年《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准备阶段(1976-1985);第三,1986年《义务教育法》的出台过程;第四,1986年《义务教育法》的实施与补充完善(1986-至今);第五,1986年《义务教育法》与中国教育法治化的未来。本研究在方法设计上遵从马列主义基本原理,运用历史法,以史料为基础,突出了历史是人类活动的记录。首先,把义务教育立法和实施作为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现象之一来分析研究,它由经济基础以及人们的社会实践决定、实现和承载。其次,将义务教育立法置于集社会背景、经济发展、历史演化、法制环境、个人和团体影响等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前提下,运用社会学方法,对这一社会现象(法律现象)进行细致分析,最终形成一个构成论框架,避免孤立地叙述这一立法和实施现象。再次,将义务教育立法紧密地与义务教育的发展结合起来,去找寻义务教育立法和实施与义务教育事业的关系,即从义务教育立法与社会经济和教育发展的相互激荡、回应的角度去把握这一立法现象。1986年义务教育立法和实施研究,既考虑了我国义务教育立法的独特性:是中国的教育立法而非他国;是教育立法,遵循教育规律而非其他领域规律;又注意了法理学分析与国际比较研究。在这种共性与特性的互动中,寻找这一教育立法和实施历史事件背后的规律,从而对现实发挥借鉴作用。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986年《义务教育法》立法是经过长期艰难曲折的探索之后,在总结义务教育发展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并创制的。该法创制前,我国普及教育事业经历了发展混乱和无法可依以及人治造成的低迷时期,从惨痛教训中逐步认识到义务教育立法和教育法制化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在我国初等义务教育普及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而义务教育的质量和层次还有待提高的情况下,1986年《义务教育法》的颁布使得我国义务教育事业走上了快速、健康、良性的发展道路。立法的过程既是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事业特别是义务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同时还是教育法制化建设的需要。在执法实践中,我国又逐步完善和修订这一法律,使之更好地发挥其保护和促进公民义务教育权利实现的作用。在立法过程中,尽量做到了立法程序完备,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集思广益、民主参与的精神,但也存在立法之前的调查研究不够,国家行政机关作为法律主要制定者的不妥,议案草拟和审议过程中缺乏底层的参与者,配套条款公布的不及时,监督机制的缺失等问题。在立法内容上,《义务教育法》体现了国家民族利益至上的原则,立法内容具有前瞻性、原则性和简约性。存在的问题是立法的重心过低,对于各级人民政府权力约束表现为单向性。在执法过程中,《义务教育法》调动了地方办学积极性,推动了义务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但是,经费问题成为困扰义务教育诸多方面实施效果的主要障碍,义务教育的投资、管理和统筹层次低成为《义务教育法》实施质量的障碍。综合1986年《义务教育法》的订立、实施与修改完善过程以及对该法的分析,并比较中外义务教育法制化路径,对于未来包括《义务教育法》在内的教育法制建设,可以得到如下的启示:要突出全国人大立法的重要地位,更多地采用人大立法;尽量提升教育立法的层次,并从数量上减少、重要性方面降低行政部门《意见》、《规定》、《纲要》等低层次法规的作用;努力营造民主氛围,尽可能地为来自不同地域、不同行业、不同职位的人大代表提供表达观点和意见的舞台;逐步培养人们,特别是基层民众参与教育立法的意识,并创设其参与机制;要完善立法前的科学调查,完善草案的审议程序和法案的监督程序;适当借鉴欧美国家的立法思路,避免使用模棱两可的语言,立足现实,注意责、权、利的平衡。以便创制更为完备的义务教育法律,保护和促进我国义务教育事业的发展。
煤炭企业中小学素质教育问题研究课题组[9](2001)在《煤炭企业中小学素质教育问题研究》文中认为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煤炭企业中小学素质教育问题研究》是中国煤炭教育协会“九五”重点课题,在基础教育分会主持下,由全国煤炭行业的31个矿务局200余人参与,经过近3年的研究、实践,对煤炭企业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现状,素质教育的内涵,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教学模
罗明,胡家玉[10](2000)在《对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点认识》文中研究表明 “素质教育”是我国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教育改革的实践不断深化而提出的一个全新的概念。近年来,我们在关于如何实施素质教育的问题上讨论从未间断,一些有识之士在纷纷褒扬素质教育的同时,也过多地贬低了应试教育。同时,素质教育的口号虽然提出来了,但由于缺少明确的定义和界定,许多教师、家长和学生对什么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内涵是什么、如何实现素质教育等问题都感到茫然。在具体操作上,确实也存在许多困难,出现了一些较为模糊的理解,甚至有流于形式的倾向出现。有的学
二、为实施素质教育奠定基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为实施素质教育奠定基础(论文提纲范文)
(1)职业启蒙视域下中职学校职业体验研学基地建设探析 ——以G市LY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为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1.国家政策导向:开展职业启蒙教育,拓展普通教育新维度 |
2.基地建设需要:开发职业体验课程,打造体验场景新平台 |
3.中职实践探索:依托中职教育资源,构建职普融通新路径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1.研学基地研究 |
2.职业体验研学基地研究 |
3.中职学校职业体验研学基地研究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五)本研究创新之处 |
二、核心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1.中等职业学校 |
2.职业启蒙 |
3.职业体验 |
4.研学旅行 |
5.研学基地 |
(二)理论基础 |
1.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
2.金兹伯格职业生涯发展理论 |
3.STEAM教育理论 |
4.大卫·库伯体验学习理论 |
三、中职学校职业体验研学基地建设必要性与可行性调查研究 |
(一)调研设计 |
1.焦点团组访谈 |
2.问卷调查设计 |
(二)调研结果分析 |
1.中职学校职业体验研学基地建设的必要性 |
2.中职学校职业体验研学基地建设的可行性 |
四、中职学校职业体验研学基地建设路径探析 |
(一)基地建设定位 |
1.基地建设目标 |
2.基地服务对象 |
3.基地建设思路 |
(二)组织机构设立 |
(三)研学课程开发 |
1.课程目标定位 |
2.课程内容设计 |
3.课程实施评价 |
(四)师资队伍建设 |
(五)保障措施支持 |
1.落实政策指导,保障经费来源 |
2.多元主体联动,健全运行机制 |
3.完善基础设施,优化研学场所 |
4.建立制度体系,落实基地保障 |
五、中职学校职业体验研学基地建设方案探索——以G市LY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为案例 |
(一)G市LY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职业体验研学基地建设基础 |
1.调查研究设计 |
2.调查实施情况 |
3.调查结果分析 |
(二)G市LY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职业体验研学基地建设方案探索 |
1.设立研学指导部门,明确岗位管理职责 |
2.开发优质研学课程,构建研学课程体系 |
3.完善基地硬件设备,优化研学环境设施 |
4.建设研学师资队伍,提升导师专业能力 |
5.健全组织管理保障,推进基地全面建设 |
六、研究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焦点团组访谈大纲 |
附录二 中小学职业启蒙教育开展现状调查问卷(中小学教师) |
附录三 G市LY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教师访谈大纲 |
附录四 《山水文化与导游》研学课程教学设计案例 |
附录五 中职学校职业体验研学基地建设方案评价与反馈 |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致谢 |
(2)新高考改革背景下S中学综合素质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学生评价理念变革提出新要求 |
(二)新高考改革对综合素质评价提出新要求 |
(三)S中学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现状提出新要求 |
(四)缘于个人兴趣和工作需要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
三、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综合素质评价概述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一)新高考改革 |
(二)综合素质 |
(三)综合素质评价 |
二、综合素质评价的理论基础 |
(一)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
(二)多元智能理论 |
(三)形成性评价理论 |
(四)核心素养理论 |
第三章 S中学综合素质评价的现状分析 |
一、S中学主要做法及成效 |
(一)研究对象的选择 |
(二)S中学评价实施主要做法 |
(三)S中学评价实施基本成效 |
二、S中学综合素质评价存在的问题 |
(一)综合素质评价实施者专业性不强 |
(二)综合素质评价主体参与度不高 |
(三)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设计不完善 |
(四)综合素质评价过程操作不规范 |
(五)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差异性不明显 |
(六)综合素质评价作用发挥不充分 |
三、S中学综合素质评价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功能定位认识不准 |
(二)培训指导相对缺乏 |
(三)教师负担过重 |
第四章 优化S中学综合素质评价的对策 |
一、树立正确的综合素质评价理念 |
(一)破除“唯分数论”的导向 |
(二)正确认识综合素质评价功能定位 |
二、优化综合素质评价的指标内容 |
(一)体现个性化差异 |
(二)增强综合素质评价指标的可操作性 |
三、加强综合素质评价的过程管理 |
(一)注重健全完善学生个人成长记录 |
(二)注重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
四、完善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运用 |
(一)评价结果及时反馈 |
(二)推动评价结果与高考挂钩 |
(三)以结果为牵引推进高中教育内涵发展 |
五、保障综合素质评价顺利推进 |
(一)强化组织实施 |
(二)加强学校教师队伍建设 |
(三)营造浓厚的家庭和社会氛围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综合素质评价访谈提纲(教师) |
附录2 综合素质评价访谈提纲(学生) |
个人情况简介 |
致谢 |
(3)社会科学文本翻译中的逻辑再现 ——《同等权利,同等机会》的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任务描述 |
1.1 任务简介 |
1.2 文本分析 |
1.2.1 文本外因素分析 |
1.2.2 文本内因素分析 |
第2章 过程描述 |
2.1 译前准备 |
2.1.1 实践准备 |
2.1.2 理论准备 |
2.1.3 翻译工具准备 |
2.2 翻译计划 |
2.3 翻译过程 |
2.4 译后事项 |
2.4.1 翻译审校 |
2.4.2 翻译评估 |
第3章 案例分析 |
3.1 普通逻辑下的翻译 |
3.1.1 普通逻辑下词汇的翻译 |
3.1.2 普通逻辑下句子的翻译 |
3.1.3 普通逻辑下段落的翻译 |
3.2 翻译逻辑下的翻译 |
3.2.1 翻译逻辑下词汇的翻译 |
3.2.2 翻译逻辑下句子的翻译 |
3.2.3 翻译逻辑下段落的翻译 |
3.3 科学逻辑下的翻译 |
3.3.1 科学逻辑下词汇的翻译 |
3.3.2 科学逻辑下句子的翻译 |
3.3.3 科学逻辑下段落的翻译 |
第4章 实践总结 |
4.1 翻译策略总结 |
4.2 译者翻译实践的不足与体会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原文与译文 |
附录2 术语表 |
致谢 |
(4)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立德树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比较研究法 |
1.3.3 问卷调查法 |
1.3.4 多学科综合研究法 |
1.4 创新点与难点 |
1.4.1 创新点 |
1.4.2 难点 |
第2章 高等教育实现内涵式发展的“立德树人”之路 |
2.1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概念界定 |
2.1.1 “内涵式发展”概念的词源学考察 |
2.1.2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概念的逻辑分析 |
2.1.3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基本构成要素 |
2.2 “立德树人”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的现实依据 |
2.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立德树人” |
2.2.2 高等教育在新形势下承担的重大使命需要“立德树人” |
2.2.3 破除传统外延式教育发展模式的局限需要“立德树人” |
2.3 “立德树人”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的理论依据 |
2.3.1 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观彰显“立德树人” |
2.3.2 科教兴国战略彰显“立德树人” |
2.3.3 “四个全面”的教育理论彰显“立德树人” |
第3章 “立德树人”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的基本内涵 |
3.1 “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提出 |
3.1.1 市场经济道德困境对教育的冲击 |
3.1.2 教育的工具理性局限 |
3.1.3 内涵式发展是提出“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前提 |
3.2 “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内涵分析 |
3.2.1 “立德树人”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
3.2.2 马克思主义人学是“立德树人”的理论依据 |
3.2.3 “立德树人”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 |
3.3 “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基本原则 |
3.3.1 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原则 |
3.3.2 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 |
3.3.3 德育优先教育原则 |
第4章 “立德树人”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承担的重大使命 |
4.1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需要培养“人才” |
4.1.1 高等教育服务社会需要“人才” |
4.1.2 科学技术是“人才”的内在规定 |
4.2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需要培养“人” |
4.2.1 高等教育中“人是目的” |
4.2.2 人文精神是“人之为人”的本质规定 |
4.3 培养“人才”与培养“人”的关系 |
4.3.1 “人”决定“人才”的价值导向 |
4.3.2 “人才”是“人”的实践形态 |
4.3.3 “德才兼备”是两者的统一 |
第5章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实现“立德树人”的关键要素 |
5.1 内涵式教育发展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人文精神 |
5.1.1 人文精神概念的界定 |
5.1.2 内涵式教育发展的人文精神基础 |
5.1.3 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培养思想品德 |
5.1.4 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培养政治价值观 |
5.1.5 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培养审美价值观 |
5.2 内涵式教育发展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科学精神 |
5.2.1 科学精神概念的界定 |
5.2.2 内涵式教育发展的科学精神标准 |
5.2.3 培育“为真理而真理”的科学观 |
5.3 内涵式教育发展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大学精神 |
5.3.1 大学精神概念的界定 |
5.3.2 内涵式教育发展的“大学精神”理想 |
5.3.3 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精神的塑造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录 |
(5)县域内破解农村音体美师资紧缺的“GCT协同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1.国家政策导向 |
2.教育改革的诉求 |
3.县域内教师队伍建设的现实需求 |
4.个人的经历和兴趣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1.教师培训模式 |
2.“GCT协同模式” |
(四)文献综述 |
1.有关农村教师培训的研究 |
2.有关教师协同培养模式的研究 |
3.已有研究的反思以及对本研究的启示 |
(五)研究的理论基础 |
1.博弈理论 |
2.教育协同理论 |
3.培训迁移理论 |
(六)研究思路与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二、“GCT协同模式”的建构 |
(一)必要性 |
1.“GCT协同模式”绝非应景之作,是教师“为人”价值的理性回归 |
2.回归素质教育,保证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
3.调剂余缺,优化资源配置,发挥培训的规模效益 |
(二)可行性 |
1.S分析:甘州教育自身的优势 |
2.W分析:甘州教师培训的内生性问题 |
3.O分析:甘州教师培训的外在条件保障 |
4.T分析:甘州教育发展面临的外部考验 |
(三)建构思路与策略 |
1.建构的总体思路 |
2.建构的具体策略 |
(四)模式的特点 |
1.方式——内生性、在地化 |
2.形式——三方协同 |
3.主要目的——破解紧缺学科师资困境 |
三、“GCT协同模式”的实施 |
(一)实施大纲 |
1.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促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指导思想 |
2.以发展音体美教师教学能力,改善音体美课堂教学质量为实施目标 |
3.以多方融合带动,高效自主实用为实施原则 |
4.以分层梯度推进,农村教师为重为实施思路 |
5.以行政领导,责任到人,专款专用,广泛宣传为实施保障 |
(二)实施中各主体的职责划分 |
1.行政开道,统筹管理 |
2.学会支撑,具体实施 |
3.基地保障,畅通运行 |
(三)实施的基本步骤 |
1.受培教师的确定 |
2.培训教师的遴选 |
3.针对受培教师开展需求调研 |
4.根据调研确定培训内容 |
5.培训实施的具体形式 |
四、“GCT协同模式”的培训效果 |
(一)培训效果的定量分析 |
1.培训效果的整体分析 |
2.培训效果的具体看法分析 |
3.培训效果的群体差异 |
(二)培训效果的定性分析 |
1.培训教师眼中的培训效果 |
2.送培学校眼中的培训效果 |
3.受培教师眼中的培训效果 |
(三)培训效果的综合分析 |
1.总结——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 |
2.回应——对音体美师资紧缺的破解程度 |
五、“GCT协同模式”的问题与改进对策 |
(一)问题 |
1.工学矛盾仍未解决 |
2.培训积极性萎靡,奖励机制缺失 |
3.GCT三方协同不够,缺乏合法性认同 |
4.需求调研不足,以需为本的培训难以扎根 |
(二)改进对策 |
1.协调博弈,树立大发展的理念 |
2.建立教师激励机制,激发培训积极性 |
3.形成“GCTU”常态培训模式,增强合法性认同 |
4.需求调研获取“真问题”,做到真调研 |
六、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致谢 |
(6)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缘起 |
1.1.1 社会“新常态”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了新的定位 |
1.1.2 心理健康素质发展反映了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 |
1.1.3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背景下体育运动渗透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的必要性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回顾 |
2.1 心理健康素质及其理论综述 |
2.1.1 心理健康素质的构念内涵 |
2.1.2 心理健康素质的理论基础 |
2.1.3 心理健康素质的影响因素 |
2.1.4 心理健康素质的测量方法 |
2.1.5 心理健康素质及其理论研究的启示 |
2.2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研究的回顾与分析 |
2.2.1 “青少年”的界定 |
2.2.2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研究现状 |
2.2.3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培养议题 |
2.2.4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研究趋势 |
2.3 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素质关系的研究回顾 |
2.3.1 体育运动的长期心理效益 |
2.3.2 体育运动促进心理健康素质发展的相关理论 |
2.4 已有研究对本研究的启示 |
2.4.1 有效界定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内容体系 |
2.4.2 科学建立心理健康素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模型 |
2.4.3 积极探索体育运动、运动心理效益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关系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内容 |
3.2 研究方法 |
3.2.1 访谈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数理统计法 |
3.3 研究思路 |
3.3.1 研究层面 |
3.3.2 研究路线 |
4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问卷的编制和检验 |
4.1 研究目标与内容 |
4.1.1 研究目标 |
4.1.2 研究内容 |
4.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4.2.1 研究对象 |
4.2.2 研究方法 |
4.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3.1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构念的收集、整理和提取 |
4.3.2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内容体系的初步确认 |
4.3.3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内容体系的专家审查与修改 |
4.3.4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模型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
4.3.5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模型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
4.3.6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正式问卷的效度 |
4.3.7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正式问卷的内容 |
4.4 讨论 |
4.4.1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内容与结构 |
4.4.2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问卷》的测量与使用 |
5 体育运动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关系 |
5.1 研究目的 |
5.2 研究目标与内容 |
5.2.1 研究目标 |
5.2.2 研究内容 |
5.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5.3.1 研究对象 |
5.3.2 研究方法 |
5.4 研究架构 |
5.4.1 自变量 |
5.4.2 中介变量 |
5.4.3 因变量 |
5.5 研究假设 |
5.6 资料处理 |
5.6.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6.2 方差齐性检验 |
5.6.3 单因子方差分析 |
5.6.4 信度分析 |
5.6.5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5.6.6 线性结构方程模型 |
5.7 研究结果与分析 |
5.7.1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基本情况 |
5.7.2 体育运动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关系 |
5.7.3 运动心理效益对体育运动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关系的中介影响 |
5.8 讨论 |
5.8.1 被试特征分析 |
5.8.2 运动心理效益对体育运动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关系的中介影响分析 |
5.8.3 相关理论支持结果 |
6 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的实现路径 |
6.1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6.1.1 研究目标 |
6.1.2 研究内容 |
6.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6.2.1 研究对象 |
6.2.2 研究方法 |
6.3 体育运动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的价值思考 |
6.3.1 心理健康素质培养是体育运动增进人体健康的重要内容 |
6.3.2 运动技能掌握依赖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水平 |
6.3.3 学校体育与心理健康素质培养在目标和功能上有某些交叉重盈之处 |
6.4 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的路径建构 |
6.4.1 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的指导思想 |
6.4.2 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的基本原则 |
6.4.3 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的主要途径 |
6.4.4 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的优势资源 |
6.4.5 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的目标设置 |
6.4.6 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的实施策略 |
6.4.7 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的过程控制 |
6.4.8 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的评估反馈 |
6.5 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对体育教师提出的要求 |
6.5.1 增强育心意识 |
6.5.2 完善知识结构 |
6.5.3 提高操作技能 |
7 综合讨论 |
7.1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内容体系的价值判断 |
7.2 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的理性认识 |
7.3 本研究的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 |
7.3.1 在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内容体系方面 |
7.3.2 在体育运动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中介模型方面 |
7.3.3 在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的实现路径方面 |
8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内容访谈 |
附录二: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问卷项目专家效度表 |
附录三: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初测问卷 |
附录四: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测量及其与体育运动之间关系的研究”问卷实施说明书 |
附录五: 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 |
附录六: 学生基本情况调查表+体育锻炼等级量表 |
附录七: 中学生主观幸福感问卷 |
附录八: 身体自我效能问卷 |
附录九: 中学生同学关系问卷 |
附录十: 心境状态量表 |
附录十一: 运动心理坚韧性问卷 |
附录十二: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正式问卷 |
附录十三: 身体自尊量表 |
附录十四: 体育运动、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及其预测变量的相关分析(各维度情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基于反思的建构:素质教育的认识框架和实践原则(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国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反思 |
(一) 对20多年来素质教育实践进展及成效的基本判断 |
1.素质教育的演进脉络 |
2.素质教育的实施进展及成效 |
3.素质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原因 |
(二) 对20多年来素质教育理论发展的概括与批判 |
(三) 存在的实践误区和理论误读 |
1.实践误区:对立、替代 |
2.理论误读:窄化、泛化 |
二、教育功能取向由外在价值转向内在价值的必要与可能 |
(一) 倡导并践行素质教育意味着教育功能从指向外在价值转向注重内在价值 |
(二) 教育功能转向的意义 |
(三) 教育功能转向的时机及可能条件 |
三、素质教育的认识框架、深化路径及实践原则的建构 |
(一) 认识框架的再确立 |
1.素质教育的宗旨:提高全民素质,服务社会发展 |
2.素质教育的涵义与特征 |
(1) 素质教育的内涵 |
(2) 素质教育的特征 |
(3) 素质教育的对立面 |
(3) 素质教育的定位 |
3.素质教育与相关因素/领域的关系 |
(1) 素质教育与社会环境 |
(2) 素质教育与教育体制/制度 |
(3) 素质教育与教育改革 |
(二) 深化路径的再找寻 |
1.课程与教学改革 |
2.学校变革与发展 |
3.教师专业发展与队伍建设 |
4.考试及评价体系改革 |
(三) 推进方式的再斟酌 |
(1) “典型引路式”的经验推广 |
(2) “行政主导式”的改革实验区建设 |
(3) 以“公平·均衡”为基调的区域推进 |
2.倡导多方力量的合作,尤其是大、中、小学合作推进 |
(1) 大学人员与中小学的合作 |
(2) 中小学之间的合作 |
(四) 实践原则的再调整 |
1.以成长为中心 |
2.让政府尽责任 |
3.以学校为主导 |
4.让全社会来参与 |
(8)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立法和实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目的 |
1.1.1 有利于义务教育制度的完善 |
1.1.2 有利于当今义务教育诸多问题的解决 |
1.1.3 有利于教育法治建设 |
1.1.4 本研究的学科定位和学术价值 |
1.2 基本概念界定 |
1.3 文献综述 |
1.3.1 义务教育法规文献汇编 |
1.3.2 《中国教育制度通史》、《中国教育通史》、《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的相关卷本中有关义务教育政策法规的研究部分 |
1.3.3 教育政策法规研究以及有关单项政策法规的研究文献 |
1.3.4 各种教育年鉴和统计资料 |
1.3.5 一些有关义务教育的专着中已有部分关于义务教育立法的研究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5.1 历史法 |
1.5.2 比较法 |
1.6 本研究的特点和创新之处 |
1.6.1 本研究的特点和难点 |
1.6.2 研究内容的创新 |
1.6.3 研究方法的创新 |
第2章 1986 年《义务教育法》出台前的教育法制状况(1949-1976) |
2.1 解放前夕中国普及教育数量和质量亟需提高的现实需要 |
2.2 毛泽东与普及教育事业相关的教育思想的起伏变化 |
2.2.1 全国解放前后毛泽东关于教育事业较为理性的论述 |
2.2.3 大跃进前后毛泽东加快教育发展的非理性观点 |
2.2.4 大跃进至文革毛泽东非理性教育思想的延续 |
2.2.5 文革中毛泽东非理性教育思想的加剧 |
2.3 中央层次与普及教育相关方针政策的起伏 |
2.3.1 解放初期至大跃进之前积极稳妥的普及教育政策 |
2.3.2 大跃进期间普及教育政策的冒进 |
2.3.3 大跃进至文革前义务教育政策的局部调整 |
2.3.4 文革期间普及教育政策的跌宕起伏 |
2.4 前30 年普及教育政策法规实施效果的波动 |
2.4.1 建国后至大跃进之前普及教育事业稳步发展 |
2.4.2 反右倾至大跃进期间普及教育事业的冒进 |
2.4.3 大跃进至文革之前普及教育事业的适当收缩 |
2.4.4 文革期间普及教育事业遭到重创 |
2.5 前30 年普及教育政策法规制定与实施的经验和教训 |
2.5.1 前30 年中国普及教育政策法规制定与实施的经验 |
2.5.2 前30 年中国普及教育政策法规制定与实施的失误 |
第3章 1986 年《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准备阶段(1976-1985) |
3.1 文革后中国社会初步变革的大环境 |
3.1.1 思想领域的大解放 |
3.1.2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为农村普及教育奠定了物质基础 |
3.1.3 领导制度改革为义务教育立法奠定了政治思想基础 |
3.1.4 法制环境好转为义务教育立法奠定了制度基础 |
3.2 邓小平教育思想为普及教育事业奠基 |
3.2.1 邓小平与普及教育相关的教育思想 |
3.2.2 邓小平的教育思想对普及教育事业的影响 |
3.3 中小学的拨乱反正工作 |
3.3.1 中小学教育思想领域的拨乱反正 |
3.3.2 中小学的各类平反工作 |
3.3.3 中小学教育教学秩序的恢复与发展 |
3.4 普及小学教育若干政策法规的出台 |
3.4.1 中央层次各类普及小学教育的政策法规 |
3.4.2 地方层次各级各类普及小学教育的政策法规 |
3.4.3 各地多措并举促进小学教育的普及 |
3.4.4 案例分析1980 年代初河北农村中小学教育体制改革的有益探索 |
第4章 1986 年《义务教育法》的出台过程 |
4.1 中国社会改革进程进一步发展的有利环境 |
4.1.1 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 |
4.1.2 科技体制的改革 |
4.1.3 教育体制的改革 |
4.2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直接推动普九立法工作 |
4.2.1 《决定》对普九目标和保障条件的规定 |
4.2.2 《决定》明确提出普九立法任务 |
4.2.3 《决定》实施后义务教育事业的诸多变化 |
4.3 义务教育立法工作的起步 |
4.3.1 地方义务教育法规的先行奠基 |
4.3.2 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的立法准备 |
4.3.3 国家教育委员会起草立法 |
4.4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颁布 |
4.4.1 李鹏就义务教育法草案向全国人大的报告 |
4.4.2 《义务教育法》的通过 |
第5章 1986 年《义务教育法》的实施与补充完善(1986-至今) |
5.1 新闻媒体的宣传 |
5.1.1 各大报刊的社论和《义务教育法》宣传提纲 |
5.1.2 政界对《义务教育法》的肯定 |
5.2 全国人大和中央部委的推动 |
5.2.1 全国人大的普九调研 |
5.2.2 表彰普及教育先进 |
5.2.3 中央部委下发普九系列法规 |
5.3 1986 年《义务教育法》的地方实施 |
5.3.1 地方各界的普九宣传 |
5.3.2 义务教育地方法规相继出台 |
5.3.3 执行《义务教育法》取得辉煌成就 |
5.3.4 《义务教育法》执行中出现的问题 |
5.3.5 国家采取的应对措施 |
5.4 2006 年新《义务教育法》的出台 |
5.4.1 2006 年《义务教育法》的酝酿与出台 |
5.4.2 2006 年《义务教育法》的主要变化 |
5.4.3 2006 年《义务教育法》的执行 |
第6章 1986 年《义务教育法》与中国教育法治化的未来 |
6.1 1986 年《义务教育法》的立法路径 |
6.1.1 1986 年《义务教育法》的立法背景分析 |
6.1.2 1986 年《义务教育法》的立法程序分析 |
6.1.3 1986 年《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内容分析 |
6.1.4 1986 年《义务教育法》的执行效果分析 |
6.2 中外义务教育事业法制化路径的异同比较 |
6.2.1 中外义务教育事业法制化路径的共性 |
6.2.2 中外义务教育事业法制化路径的差异性 |
6.3 对未来中国教育法治化建设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10)对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点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一、关于教育的认识问题。 |
二、关于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比较思考。 |
三、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条件。 |
四、“素质教育”的人才标准。 |
四、为实施素质教育奠定基础(论文参考文献)
- [1]职业启蒙视域下中职学校职业体验研学基地建设探析 ——以G市LY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为案例[D]. 徐倩文.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2)
- [2]新高考改革背景下S中学综合素质评价研究[D]. 黄一瑞. 沈阳师范大学, 2021(02)
- [3]社会科学文本翻译中的逻辑再现 ——《同等权利,同等机会》的翻译实践报告[D]. 张亚祥. 大连外国语大学, 2020(08)
- [4]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立德树人”研究[D]. 孙树彪. 吉林大学, 2019(02)
- [5]县域内破解农村音体美师资紧缺的“GCT协同模式”研究[D]. 武天宏.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6)
- [6]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研究[D]. 谷松.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5)
- [7]基于反思的建构:素质教育的认识框架和实践原则[J]. 杨小微,武云斐,毛齐明,杨颖东. 基础教育, 2011(05)
- [8]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立法和实施研究[D]. 宗树兴. 河北大学, 2010(07)
- [9]煤炭企业中小学素质教育问题研究[A]. 煤炭企业中小学素质教育问题研究课题组. 中国煤炭教育科研优秀成果文集, 2001
- [10]对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点认识[J]. 罗明,胡家玉. 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 20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