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论口头语言中停顿技巧的特殊功效(论文文献综述)
王亚荣[1](2021)在《赴泰汉语教师志愿者课堂非语言交际行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实际教学中,汉语教师志愿者持续不断地向学生传递文化信息,而信息的传递,既需要语言交际发挥主要作用,也需要非语言交际行为的倾力配合。如何让汉语教师志愿者重视课堂非语言交际行为并以合理的方式将课堂非语言交际运用于海外汉语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提升海外汉语教学质量,显得尤其重要。在相关理论和自身实践的基础上,采用问卷调查的研究方式,调查了在泰国任教的73位汉语教师志愿者,了解其基本教学情况和非语言交际行为的运用情况,同时也对136位泰国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其对于汉语教师志愿者在课堂上使用非语言交际行为的接受程度。接着通过对五名来自不同学校的汉语教师志愿者进行访谈,深入了解其课堂非语言交际的使用情况和在泰国的文化适应情况。结合问卷和访谈,在相关理论的支撑下,分别研究非语言交际中的体态语、副语言、客体语和环境语在汉语教学中的应用情况。课堂非语言交际行为有利于汉语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汉语学习,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汉语教师志愿者会忽视服饰、时间、个体距离、环境等对汉语学习的影响,对学生非语言交际行为的反馈也没有很重视,对于非语言交际行为的使用也缺乏一定的技巧。因此,在国际汉语教学中,汉语教师志愿者要加强对课堂非语言交际行为的认识,重视客体语、环境语对汉语学习的作用,科学合理地使用积极的课堂非语言交际行为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同时也应加强对学习者非语言交际行为的理解,减少师生之间因文化差异导致的文化冲突,提高课堂非语言交际行为使用的效率。课堂非语言交际行为因其强大的辅助功能使其在跨文化交际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汉语教学中,汉语教师志愿者常常借助非语言交际行为进行语言和文化教学。课堂非语言交际行为的使用不仅可以让汉语教师志愿者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传播中华文化,完成教学任务,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汉语的热情,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课堂非语言交际行为的研究对于初级汉语教学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可以进一步推动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的发展。
梁壮[2](2021)在《叙事、符号与知识 ——中医文化在明清白话小说中的表达》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题为“叙事、符号与知识——中医文化在明清白话小说中的表达”,意在通过叙事、符号与知识三个角度分析明清白话小说中的中医文化形式,全文分为绪论和五个章节。绪论主题为“中医文化的表达”,述明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体现中医药本质与特色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中医文化的形成应存在两种基本形式:第一类形式是其他领域的文化现象对中医学产生影响,第二类是中医学体系与知识进入其他其他文化领域中造成影响。第二类过程的实质之一为中医内容的不同形式展现。中医文化内容则指文化理论、思想、观念与成果本身,而文化形式则指把这些思想内容加以呈现的表现形式。形式研究的一个简明思路是将文化作为文本。涉医文学是医学与文学两者互相需求、互相协助的结果,作为叙事性涉医文学,明清白话小说具有特殊价值:是中医文化总结期的见证、是中医文化的综合性平台、是贴近中医文化现实的语言表达方式。第一章为中医文化与明清白话小说的整体关系研究。明清白话小说涉医现象的繁荣说明不仅疾病无悬念地成为了文学对象,中医学和中医文化也广泛地渗透到了社会各阶层中,成为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明清白话小说涉医文本有两个显着的特征:丰富但不集中、广泛但稍显重复。按照多寡详略和文章结构,可以将涉医文本分为单句式、组句式、段落式、章节式和跨章节式五类;按照所引医学内容的专业程度进行划分可以分为泛称疾病、指名论症、谈因辨机、拟构医方、书写医案五类。医学主题小说较少,有医者小说、医界小说、药物和药名小说三类。涉医文本的形成有继承和创新两种情况。文本的继承,主要是从或不同体裁或前代作品中直接改用;创新则是从积累的原始素材入手,进行素材的文学化和小说化。作者的医学背景与涉医文本风格,尤其是涉医深度有正相关关系。历史发展受到小说发展和医学发展两方面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历史发展脉络,可分为明初至明中叶、明后期至明末、清前期、清中后期、晚清五个阶段。不同类型的小说面对同样的涉医素材,会基于类型风格和读者期待风格进行类型化的处理。写入小说的中医文化内容丰富,有全面多样的疾病文化、众星拱月的诊疗文化、琳琅满目的医者文化等。第二章为明清白话小说中的疾病与医学叙事研究。小说继承了中医文化的叙事传统,一部分是史书中的医家传记,一部分则是医案记录。涉医小说在叙述方式和技巧方面值得探讨是叙事视角和叙事时间两个部分。视角有患者视角、亲属视角、医者视角和他者视角等。叙事空间上,以病床为核心的患者空间和辐射状的医者空间存在交叉,医者的身体空间对患者小空间形成了有效介入。疾病故事的线性结构可分为病前、病中、医疗、病后四个情节单元。一个成熟的涉医叙事模式,应包括:趋同的叙事功能、类似的叙事特征、叙事空间上和人物形象的接近等要素。模式的形成应经历开创、模仿、发展、最终成熟等过程,又会在内容、形式、主旨三个方向发生变异。叙事中的疾病发挥线索和隐喻两个功能;医者则承担帮助者、推动者、观察者和隐喻的功能。在叙事主题的表达上,疾病作为主人公的考验代表着困境主题,医疗直面生死,代表着拯救主题。《西游记》形成的谐趣化审美和《红楼梦》为先导的唯美主义风格代表着对中医文化审美的发扬。第三章为明清白话小说中的中医文化符号研究。文化符号学可以适用于中医文化研究之中。中医文化的符号化过程有自己的特色、脉诊的符号化是典型例子。小说中会进行进一步符号化,若没有可靠的事实依据或者受众共识,则容易失败。中医文化符号化的典型是药物。中药的符号化,可以获得次文本意义、文本意义、超文本意义三种层次的意义。具有文化意义的药物大多会在情节中发挥一定的叙事功能。这类文化符号化中药常常成为了所属功效类中药的标志性药物。鸦片类似的药物文化符号则有强烈的时代性,与时代主旋律共振,成为时代的共同文化记忆。如毒药、迷药、哑药、性药之类的特殊药物统称,亦取得了与具体药物一样的符号化程度。药名文化的核心要素是药名代码是否能被发现和理解,因此作者与读者的关系可以用编码一解码理论来审视。白话散文中的药名文学是小说的新贡献。中医符号还可以进行临时符号化,也就是作为比喻的喻体;同时又进入了民间语言之中。第四章为明清白话小说中的中医知识表达。中医知识是在中医学理论发展和临床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知识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也可以分为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中医术语为中医药学内用来表示中医药学相关概念的词语集合,对术语的运用是显性知识的特殊形式。小说以表达显性知识为主,才学小说是其典范。为了知识对接受者的顺利传达,作者往往选择做进一步解释,即对知识的评论。以知识的角度而言,中医医籍的固定体例属于一种特殊的程序化知识,小说家常对于这类中医文化形式知识的利用和表达进行仿拟。第五章为小说式表达的价值诠释和意义阐发。明清小说当然地属于明清社会在文化领域的投射,疾病与医学概莫能外,可分为具体知识的直接反映、社会关系的曲折反映、医学观念的隐含反映三种情况。中医文化可以放置到集体记忆理论之中,特定时期的医疗民俗有较强的仪式性和稳定性,是一类典型的文化记忆。叙事医学认为医疗过程具备叙事属性,普及中医叙事阅读,需要选择适合的阅读文本,应满足符合中医思维和观念、熟练运用中医语言、足够的叙事性和人文素养三个条件。明清通俗小说具有丰富的文本与多样的中医内容、丰富的叙事元素与医患视角、自然逼真的中医语言与浓厚的人文素养三个优势,具备成为中医阅读文本的条件。明清涉医小说的创作与阅读是一个完整的中医文化传播过程。将明清小说放置到传播学的框架之内可以考察小说形式对中医文化传播的积极影响和经验教训:应满足作为受传者的读者对易读性和可读性的平衡:作为媒介的小说有真实与虚构的裁量、事理情的融合、文学技巧的使用三个方面的经验:作为传播者,中医文化者应重视话语权把握,扮演好把门人的角色。
梁壮[3](2021)在《叙事、符号与知识 ——中医文化在明清白话小说中的表达》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题为“叙事、符号与知识——中医文化在明清白话小说中的表达”,意在通过叙事、符号与知识三个角度分析明清白话小说中的中医文化形式,全文分为绪论和五个章节。绪论主题为“中医文化的表达”,述明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体现中医药本质与特色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中医文化的形成应存在两种基本形式:第一类形式是其他领域的文化现象对中医学产生影响,第二类是中医学体系与知识进入其他其他文化领域中造成影响。第二类过程的实质之一为中医内容的不同形式展现。中医文化内容则指文化理论、思想、观念与成果本身,而文化形式则指把这些思想内容加以呈现的表现形式。形式研究的一个简明思路是将文化作为文本。涉医文学是医学与文学两者互相需求、互相协助的结果,作为叙事性涉医文学,明清白话小说具有特殊价值:是中医文化总结期的见证、是中医文化的综合性平台、是贴近中医文化现实的语言表达方式。第一章为中医文化与明清白话小说的整体关系研究。明清白话小说涉医现象的繁荣说明不仅疾病无悬念地成为了文学对象,中医学和中医文化也广泛地渗透到了社会各阶层中,成为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明清白话小说涉医文本有两个显着的特征:丰富但不集中、广泛但稍显重复。按照多寡详略和文章结构,可以将涉医文本分为单句式、组句式、段落式、章节式和跨章节式五类;按照所引医学内容的专业程度进行划分可以分为泛称疾病、指名论症、谈因辨机、拟构医方、书写医案五类。医学主题小说较少,有医者小说、医界小说、药物和药名小说三类。涉医文本的形成有继承和创新两种情况。文本的继承,主要是从或不同体裁或前代作品中直接改用;创新则是从积累的原始素材入手,进行素材的文学化和小说化。作者的医学背景与涉医文本风格,尤其是涉医深度有正相关关系。历史发展受到小说发展和医学发展两方面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历史发展脉络,可分为明初至明中叶、明后期至明末、清前期、清中后期、晚清五个阶段。不同类型的小说面对同样的涉医素材,会基于类型风格和读者期待风格进行类型化的处理。写入小说的中医文化内容丰富,有全面多样的疾病文化、众星拱月的诊疗文化、琳琅满目的医者文化等。第二章为明清白话小说中的疾病与医学叙事研究。小说继承了中医文化的叙事传统,一部分是史书中的医家传记,一部分则是医案记录。涉医小说在叙述方式和技巧方面值得探讨是叙事视角和叙事时间两个部分。视角有患者视角、亲属视角、医者视角和他者视角等。叙事空间上,以病床为核心的患者空间和辐射状的医者空间存在交叉,医者的身体空间对患者小空间形成了有效介入。疾病故事的线性结构可分为病前、病中、医疗、病后四个情节单元。一个成熟的涉医叙事模式,应包括:趋同的叙事功能、类似的叙事特征、叙事空间上和人物形象的接近等要素。模式的形成应经历开创、模仿、发展、最终成熟等过程,又会在内容、形式、主旨三个方向发生变异。叙事中的疾病发挥线索和隐喻两个功能;医者则承担帮助者、推动者、观察者和隐喻的功能。在叙事主题的表达上,疾病作为主人公的考验代表着困境主题,医疗直面生死,代表着拯救主题。《西游记》形成的谐趣化审美和《红楼梦》为先导的唯美主义风格代表着对中医文化审美的发扬。第三章为明清白话小说中的中医文化符号研究。文化符号学可以适用于中医文化研究之中。中医文化的符号化过程有自己的特色、脉诊的符号化是典型例子。小说中会进行进一步符号化,若没有可靠的事实依据或者受众共识,则容易失败。中医文化符号化的典型是药物。中药的符号化,可以获得次文本意义、文本意义、超文本意义三种层次的意义。具有文化意义的药物大多会在情节中发挥一定的叙事功能。这类文化符号化中药常常成为了所属功效类中药的标志性药物。鸦片类似的药物文化符号则有强烈的时代性,与时代主旋律共振,成为时代的共同文化记忆。如毒药、迷药、哑药、性药之类的特殊药物统称,亦取得了与具体药物一样的符号化程度。药名文化的核心要素是药名代码是否能被发现和理解,因此作者与读者的关系可以用编码一解码理论来审视。白话散文中的药名文学是小说的新贡献。中医符号还可以进行临时符号化,也就是作为比喻的喻体;同时又进入了民间语言之中。第四章为明清白话小说中的中医知识表达。中医知识是在中医学理论发展和临床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知识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也可以分为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中医术语为中医药学内用来表示中医药学相关概念的词语集合,对术语的运用是显性知识的特殊形式。小说以表达显性知识为主,才学小说是其典范。为了知识对接受者的顺利传达,作者往往选择做进一步解释,即对知识的评论。以知识的角度而言,中医医籍的固定体例属于一种特殊的程序化知识,小说家常对于这类中医文化形式知识的利用和表达进行仿拟。第五章为小说式表达的价值诠释和意义阐发。明清小说当然地属于明清社会在文化领域的投射,疾病与医学概莫能外,可分为具体知识的直接反映、社会关系的曲折反映、医学观念的隐含反映三种情况。中医文化可以放置到集体记忆理论之中,特定时期的医疗民俗有较强的仪式性和稳定性,是一类典型的文化记忆。叙事医学认为医疗过程具备叙事属性,普及中医叙事阅读,需要选择适合的阅读文本,应满足符合中医思维和观念、熟练运用中医语言、足够的叙事性和人文素养三个条件。明清通俗小说具有丰富的文本与多样的中医内容、丰富的叙事元素与医患视角、自然逼真的中医语言与浓厚的人文素养三个优势,具备成为中医阅读文本的条件。明清涉医小说的创作与阅读是一个完整的中医文化传播过程。将明清小说放置到传播学的框架之内可以考察小说形式对中医文化传播的积极影响和经验教训:应满足作为受传者的读者对易读性和可读性的平衡:作为媒介的小说有真实与虚构的裁量、事理情的融合、文学技巧的使用三个方面的经验:作为传播者,中医文化者应重视话语权把握,扮演好把门人的角色。
吕宁[4](2020)在《朱自清汉语口语教育思想研究》文中认为口语是个体语言发展的基础,是最基本的信息交流手段。现代社会强调人际互动与合作,口语素养更成为了现代公民所必备的素质。口语对社会来说亦是不可或缺的,国民口语素养与和谐社会的建设息息相关,国民的母语水平更是展现着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因此,应研究汉语口语教育,优化汉语口语教育,保证个体拥有和谐的语文生活,这是语文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在“重文轻语”的背景下,汉语口语教学是中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薄弱环节,相关理论研究和卓有成效的实践也相对较少。这成为制约语文课程改革、汉语口语教育发展的重要原因。事实上,先辈们曾就汉语口语教育进行过卓有成效的探索,其中,朱自清作为语文大家,对于口语教育有着许多独特的见解。这为我们的课程教学变革积累了宝贵的资源,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发展。本文主要从五个部分展开探究:在绪论部分,本文阐明了研究的缘起、意义、核心概念及研究方法,梳理、评述了朱自清汉语口语教育思想的有关研究,以及中国内地、港澳台地区,及新加坡、马来西亚的汉语口语课程实施现状。第二部分以朱自清的口语观为切入点,首先溯源了其汉语口语观的形成,分析了其思想成长的文化背景、时代背景和同侪背景。其次,依托朱自清的相关论述对口语的价值、功能、特点进行了梳理。第三部分基于对朱自清“语脉”、“文脉”、“用笔如舌”等概念的总结分析,明确了口语与书面语的区别与联系,澄清了学生汉语口语与书面语能力的发展及其关系,探讨了口语、书面语训练的方法;明确了汉语普通话和地方方言的区别和联系,探讨了汉语普通话的教育问题;最后,提炼出汉语口语的三大特点。第四部分基于朱自清的汉语口语教育论述与实践,总结了汉语口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梳理了朱自清汉语口语教育的具体内容与原则。明确了汉语口语教育有满足言说需要、发展语文能力、提升思维能力、塑造健全人格的个体作用,及推动语言发展的社会作用;汉语口语教育包含普通话、语境、表达、思维方面的训练内容。第五部分主要论述了朱自清的汉语口语教学思想。相关的汉语口语教学方法包括三类:借助法是结合阅读、诵读、口头问答、讨论活动进行的汉语口语教学方法;专门法包含演剧、辩论、演说等方法;课外活动则是通过团体活动和日常谈话活动进行的教学方法。第六部分立足上述梳理与总结,得出对当下汉语口语教育的启示与建议。启示包括重估汉语口语教育的重要价值、合理构建汉语口语课程的内容、明确汉语口语教学的基本方法三方面。建议包括“语”“文”并举:书面语训练和口语训练结合;文道统一:口语训练和语文素质发展协调推进;统筹兼顾:学普通话和巧用方言协调统一;“教”“学”协调: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整合;继承发展:传统方法与教育技术优势互补;回归生活:语文课程教学和学生生活深度融合。
郑晓锋[5](2020)在《媒介生态与百年中国文学语言变革研究》文中指出文学是一种语言的艺术。在百年中国文学的现代性历程中,语言变革无疑是最直观、最明显的因素。所谓百年中国文学的现代性,其基础表征就是文学语言的现代性。百年来中国文学发展最重要的成就之一就是成功建构了现代汉语规范化意义上的汉语语言系统——即以白话文为中心的汉语语言体系的确立与强化。但由于传统的“重内容轻形式”的研究倾向,对文学语言作为符号性媒介的本体性研究很容易被忽略;再者,白话文在百年中国文学的发展中几乎成了定型状态,研究者更多地是从静态视角探究文学语言问题,而没有将其放在百年中国文学发展的一个动态视域中加以考察,从而无法深入研究百年中国文学思想层面的变化;此外,文学语言审美层面的动态演变也有待挖掘。本文以“媒介生态”为切入点,在关注文化媒介生态、政治媒介生态、经济媒介生态、技术媒介生态等宏观维度的基础上,再从文字、报刊、图像、网络等微观视角出发,探究百年中国文学语言变革和发展的原动力,以期勾勒出一个连续性的百年中国文学语言发展的历史图景。所谓“媒介生态”,其最初来源于20世纪60年代前后北美的Media Ecology研究,这与20世纪末中国本土兴起的媒介生态学研究有着本质的区别。北美Media Ecology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对人与传播媒介的关系研究,立足点是人,强调媒介对人类、人类文化或人类社会的影响,带有明显的“人类中心主义”倾向;而中国本土的媒介生态学所要遵循的原则和最终旨归是建立人—媒介—社会—自然系统的和谐关系及实现媒介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其出发点是媒介。但同时我们应看到二者的联系,因为北美Media Ecology所关注的人与媒介的关系,这也是中国媒介生态学研究的重要一隅,所以,对于北美的Media Ecology,我们不仅要看到它的差异性,也要看到其长处,对其有益的研究方法和成果要加以合理的批判和吸收,以充分地运用到我国的媒介生态学研究上来。至于北美Media Ecology和中国媒介生态学之间的差异,北美Media Ecology认为“人是条鱼”,生活在媒介环境构筑的“水”中,它重点研究媒介对人的影响,“它试图找出媒体迫使我们去扮演什么角色,媒体如何构建我们所看到的,为什么媒体让我们如此这样地感觉和行动”;而中国媒介生态学认为“媒介是条鱼”,生活在社会生态系统的“水”中,这一系统由文化的、政治的、经济的、技术的等生态因子构成,且以媒介及媒介的存续环境(媒介之间、媒介与社会之间)为研究中心。这种以“媒介”为中心的媒介生态理论,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预先的理论视域。20世纪后半叶以来,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提高,媒介在文学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然有学者将之推至“文学四要素”之外“第五要素”的高度,媒介及媒介文化成了文化研究的重要内容。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西方语言论转向对我国文艺创作和文学批评的影响,使得文学语言的符号媒介性功能逐渐受到学界的高度重视,不再将之视为一种应有的静态之存在,而是一种通过动态变革演化而来的;它也不再仅是一种纯粹的工具性存在,而且还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本体。文学语言作为一种媒介符号,它的历史变革势必会受到其所依存的媒介生态的影响。再者,从文学理论发展的整体趋势来看,“向内转”和“向外突”是其发展的两种基本路径,前者强调文学研究对文学文本的重视,而后者则强调打破文学的固有边界,把文学研究拓展为文化研究。对文学语言本身的研究属于文学研究中的“内部研究”,而探讨文学语言变革所受制的外在媒介生态因素属于“外部研究”,挖掘内在文学语言与外在媒介生态之间的微妙关系,这种将内部和外部研究联系起来的做法,不失为一种方法论上的创新。文学媒介和文学语言有着天然的联系。首先,文学语言本身就是一种媒介符号;其次,除文学语言以外的其他文学媒介都是文学语言的承载媒介,比如书籍、报刊、电子书、文学网站、文学广播和文艺类影视等等。不同的媒介形式,就会有不同的文学语言形式。随着媒介在文学活动中地位的演变和提升,百年来文学语言也经历了不同的变革。整体上呈现为由文言到白话、由高雅到通俗、由静态到动态、由符号到图像、由单一到多元等趋势的异变。全文共分为导论、正文、余论三大部分,导论部分主要是对本文的理论视域、选题缘由及思路、研究现状、研究价值和意义予以介绍,在对已有文献分析的基础上,肯定了现有研究成绩,但也存在不足,比如对于现代汉语白话形态的理所当然认同致使对语言的研究长期处于被忽视的处境,已有成果多于静态的叙写而非动态层面的规律演变之探究,文学语言多为工具性存在而非对象性指称,文学语言研究的理论深度不够,等等。然而,文学活动中媒介作用的增强和文学语言的媒介性,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媒介生态,因为文学语言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一种媒介符号,它是微观媒介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生成、存在和演变不仅受到其他微观媒介(如书籍、期刊、报纸、广播、影视、互联网等)的影响,还受到文化媒介生态、政治媒介生态、经济媒介生态、技术媒介生态等外在媒介生态的宏观建构,这就为我们从媒介生态维度研究近百年文学语言的变革提供了可行性契机。正文部分一共六章。分别从百年来中国文学语言作所经受的不同时期的明显的媒介生态为特征分章展开。第一章针对本文研究的理论视域和方法论原则——媒介生态,作一详细的梳理和介绍。所谓媒介生态,即媒介的存在场域,既包括媒介本身的存在状态,亦包括媒介所受制的外在因素。文学语言作为一种符号媒介,是该场域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而媒介生态的整体性、多样性、互动性、平衡性、循环性,又对文学语言的存在和演变产生了重要影响。媒介生态主要分为宏观和微观两大层面,而宏观意义上的媒介生态又是通过微观层面的媒介生态而对文学语言的变革产生直接的作用和影响。第二章是从晚清文学语言变革所受到的显着的文化媒介生态入手,主要包括晚清白话文运动和五四白话文运动两大显着的文化现象。从晚清黄遵宪提出“语文合一”①的观点开始,以封建士大夫为代表的维新派意识到民众思想启蒙对于挽救国家和民族命运的重要性,而思想启蒙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打破传统文言的隔阂,推行通俗易懂的白话文,新的白话语和白话文体开启了文学创作新的表达方式,促成了以白话小说为主的文学文体的勃兴。这一时期西方现代报刊理念的引入激发了国人的办报意识,中国现代报刊业开始起步,为晚清白话文运动提供了必要的媒介传播平台,打造了全新的社会舆论空间,因之而出现了王韬的“报章体”、梁启超的“新民体”、欧化语中的新名词等新的语言形式,促发了“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文界革命”等文体革新运动。明显来看,以文字改革为中心的晚清白话文运动是在文化媒介生态发生变化之际而发生的文学语言改革行为,但语言媒介符号所处的政治媒介生态、经济媒介生态、技术媒介生态、受众媒介生态等也出现了新情况,在这种合力下,晚清文学语言开始由文言文向白话文过渡。而20世纪初五四白话文运动前后带来了中国文学语言的历史性变革。这一时期的语言变革及其新文体实践,直接带来了中国文学发展的现代化转型。与晚清白话文运动不同的是,五四前后的白话文运动、国语运动则对中国现代文学语言的形成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在新的社会语境下,其对传统文学语言的改造和新文学文体的生成更具革命性、彻底性,经过陈独秀、胡适、钱玄同、鲁迅等五四白话文运动倡导者的努力,白话文终于取代了文言文在传统文学中的正统地位,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历史书写的合法性语言。第三章主要是从文学语言变革受到的典型的政治媒介生态出发。从20世纪30年代中国左翼作家联盟①的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夕,这一时期文学(语言)发展所受制的政治媒介生态作用渐趋明显,以1949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是在第一次国共合作决裂之后,中国国内政权主要呈国民党、共产党两大党派对峙局面,中共为争夺社会话语权、树立政治威信和打破国民党的“文化围剿”,以“左联”为代表的文学阵营开展普罗文学运动,推行文艺大众化,最重要一方面就是文学语言向人民大众靠拢的通俗化运动。1938年毛泽东在《论新阶段》中又提出了中国文学及文学语言的“民族形式”改造问题,提倡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文艺形式;后期主要表现为新中国成立之后,这一时期的国家政权实现了统一,经历长期动乱的中国社会百废待兴,文化资源的重置和控制是其重要方面,从第一次文代会规定文学写什么、怎么写、为谁服务,到十年文革政治对文化(文学)的强势干预,都从根本上左右了新中国文学语言的书写模式,文学由于表征的优势、作为文化资源的稀缺性等满足权力实现的条件,在相当长的历史语境中被建构成为一种文学权力。总的来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文学语言所存在的政治媒介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这一语境下,新中国之后的文学语言建设则是由党和国家实施的自上而下的文化行为,是政治媒介生态主导下的文学语言变革,集中表现为文艺在“二为”方向指向下的政治性、民族性、通俗性言说,并在建国前十七年文学中取得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成就,引发了中国文学发展的当代转向。第四章主要是从改革开放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文学(语言)所受到的经济媒介生态作用渐强的角度来说的,多重利益追求和文学理想带来了文学语言的多元化呈现。新时期以来随着党和国家政策上的调整,我国文化建设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集中表现为对“十年文革”造成的冤假错案的拨乱反正、重新探讨和确立文艺和政治的关系、确立文艺创作新“二为”方针等方面,文化领域开始朝着良性的、健康的方向发展。随着国家社会发展经济重心的确立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这一时期文艺创作的一个显着特点是经济导向性增强,文学格局开始由建国前三十年“一体化”向多元化发展,文学语言呈现出政治话语、精英话语、通俗话语等三大主方向演变,并在市场经济的导向下发生着多种可能性。第五章主要讨论的是新世纪以来,随着技术媒介生态在文学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学语言呈现出了图像化、类型化、跨语体、碎片化、互动性、颠覆性、消遣性、审美性缺失等特征。新世纪的文学格局较20世纪后半期相比,发生了重大变化,随着我国消费社会的逐步形成和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撑的网络文学的蔚为大观,传统官方主流文学和社会精英文学的势力范围正在急剧减缩,并在新的社会形势下寻求突破和转型;而菁芜杂存的网络文学在新的社会语境下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在广播、影视、互联网等媒介技术的进一步助推下,大有独霸天下之势。新的文学形态势必会呈现出新的语言形式,而新世纪文学语言的种种特征,就是文学语言在媒介技术的支撑下的多样化呈现。第六章主要是对百年来中国文学语言发展所受制的受众媒介生态和其他媒介生态作一简单介绍。此两种媒介生态参与了各个时期的文学语言建设,且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它们共同促成了中国文学语言的百年转变,这也是它们的合力性使然。但因二者与前几个分期所受到的鲜明的媒介生态相比,显得稍微次要了一些,故单章给予简单的介绍,以此说明它们并非缺席,以此体现构成百年中国文学语言发生变革的媒介生态的完整性。结论部分主要回答了从媒介生态视角审视百年中国文学语言发展,它到底发生了何种动态变革。从19世纪后半叶的晚清白话文运动开始,先后经历了五四白话文运动、国语运动、“文艺大众化”讨论、“民族形式”建设、农村新通俗小说试验、工农兵创作方向、新时期文学语言的“话语解放”,再到新世纪文学语言的图像化、类型化等转向,是近百年来中国文学语言发展和变革的基本路径。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百年中国文学的发展史也是百年中国文学语言的变迁史。总的来说,文学语言作为媒介符号,影响其变化的因子有很多,整体上可分为包括以“媒介”为中心的文化媒介生态、政治媒介生态、经济媒介生态、技术媒介生态、受众媒介生态和其他媒介生态,这些宏观因素通过影响媒介介质而对微观上的文学文体和文学语言发生作用,这是由文学所在的具体社会历史语境决定的,语境不同,各种因素作用力的强弱也会有所不同,它们所关注的着力点也会不同。在这些媒介生态的组成中,除了媒介技术对文学(语言)能带来直接的影响之外,其他五个都是间接影响因子。当然,如此区分只是理论上辨析的需要,在实际的文学实践中,对文学(语言)的影响往往是它们合力的结果。比如新时期以来,党和国家在文化领域政策上的改革对社会传播媒介和载体媒介的影响,是文学语言发生变革的政治媒介生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商品经济竞争机制的逐步形成,则是文学语言发生变革的经济媒介生态;文化政策的宽松和西方文学思潮的涌入则是文学语言发生变化的文化媒介生态;文学传播所依赖的媒介技术的革新则是文学语言发生的技术媒介生态;文学生产在市场价值规律的调节下开始关注和重视读者的文学需求,导致作家必须创作读者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受众在文学活动中的地位上升,即受众媒介生态对文学产生影响。此外,影响媒介传播的地区发展差异、自然交通状况等也是文学语言发生变革的其他生态因子。因此,全篇以一种历时性叙述路径,以文学语言所受影响的典型的媒介生态而分阶段行文,即是处于此种考虑。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文学语言的发展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与文化的、政治的、经济的、技术的、受众的等媒介生态息息相关。
姚瑶[6](2020)在《语文教师情感性教学语言运用研究》文中指出情感是人类所特有的,是人们复杂心理活动的一种反映,也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感受和体验。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着异常重要的地位,而语文教师情感性教学语言的运用则是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得以顺利实行的重要策略之一。故而从情感教学心理学的视角出发,系统研究和分析语文教师情感性教学语言运用的情况,对于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更新教学理念都是大有裨益的;同时对于沟通师生关系、联络师生情感以及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拓展课堂教学的视野,都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本文紧紧围绕语文教师情感性教学语言运用这一主题展开,内容分为六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层面分别论述了研究缘起以及研究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研究目标、方法以及创新之处。第一章探究语文教师情感性教学语言运用的理论依据和影响因素。第二章是对语文教师情感性教学语言运用的类型以及功能进行系统研究和分析。第三章考察语文教师情感性教学语言运用的特点和原则。第四章重点分析语文教师情感性教学语言运用现状及原因。本论文以江苏省三所中、小学校的语文教师为调查对象,采用访谈法与课堂观察法展开调查研究。结合访谈情况与课堂观察了解语文教师情感性教学语言运用的现状,分析语文教师情感性教学语言运用的成效、问题及对应的原因。其中语文教师情感性教学语言运用的成效有:吸引了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启迪了学生的心灵与智慧以及培养了学生健康的审美意识。原因包括四个方面:语文教师情感性教学语言运用具有强烈的课堂感召力、能够诱发学生的再造想象、能够指引学生对情与知的追求以及可以挖掘教材中的审美因素。语文教师情感性教学语言运用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欠缺技巧、缺乏创新、缺失艺术美以及偏离教学目标。原因包括以下四个方面:教师的副语言训练不够、教师语言运用模式化、教师艺术美的表达能力不足以及教师语言指向不明确。第五章主要提出了优化语文教师情感性教学语言运用能力的策略。教师应该掌握副语言表达技巧,强化科学实践训练;打破语言模式化局面,创设教师语言风格;提升语言表达能力,修炼艺术美的境界;明确教学语言指向,矫正课堂教学目标。本文以语文教师情感性教学语言的运用为研究焦点,通过揭示语文教师情感性教学语言运用现状与现状产生的原因,提出优化语文教师情感性教学语言运用能力的策略,期盼情感性教学语言能够成为语文教师传递知识的得力助手,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跳板,从而促进语文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谢媛明[7](2020)在《语文教师教学语言修养提升的实践研究》文中认为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直接关系到语文教学的实际效率,尤其是语文课堂中的教学语言,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修养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产生着重要的指导和引领的作用。研究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修养对语文教学质量和教师队伍建设以及学生发展都有重要意义。本论文采取调查问卷法、案例分析法和文献分析法,发现语文教学中教师语言修养的欠缺,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改善策略。首先,通过问卷调查法发现语文教师教学语言修养欠缺的表现;其次,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研究探寻其深层原因;最后,再通过文献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运用教育教学方面的理论,有针对性地提出改善策略。论文第一章主要是讨论教学语言修养,包括相关概念的界定和教学语言修养的内容及表现;第二章主要是调查情况和问题的呈现,通过对问卷调查的整理分析,发现语文教师教学语言修养中存在的问题;第三章是问题的分析,主要根据呈现的问题进行整理分析;第四章是策略的提出,主要从语文教师教学语言的教育角度与教学角度来论述教学语言的修养。当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也要紧跟时代步伐,在保证语文学科的独特性以及学生语文素养发展的前提下,发展好语文教师教学语言,建设一批经得起时代检验,扛得起民族复兴大任的教师队伍。
吴媛媛[8](2020)在《基于语感培养的初中古诗文诵读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语感培养是语文教育的核心内容,诵读教学对于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有积极意义。初中阶段是学生基础语文素养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学生良好语感能力发展的重要阶段。因此关注初中诵读教学的发展,探索诵读对于初中生语感能力的意义显得尤为重要。从目前我国初中的教学的现状来看,教学模式仍然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诵读教学的实施和运用还不够理想。总的来说,未能形成较为成熟的诵读教学模式去引导诵读教学的实施,所以,也就无法有效实现对语感能力培养的作用。基于这一现状,本文对初中古诗文诵读教学的实施进行研究,着重探讨如何通过古诗文诵读教学有效促进语感的培养。在绪论中交代研究的缘起、文献综述、研究意义等相关理论内容。第一章主要从理论层面阐述语感培养和诵读教学的密切关联;首先界定了古诗文诵读教学的概念,其次分析了古诗文诵读教学在语感培养中的重要价值和意义。第二章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课堂观察法深入了解初中古诗文诵读教学实施的现状,并分析了现状产生的具体原因,这是本论文展开研究的现实基础。第三章是本文的主体部分。根据古诗文诵读教学的现状,以诵读教学作为切入点,提出了基于语感培养的初中古诗文诵读教学的具体策略。首先,明确古诗文诵读课堂的语感培养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语言知识水平、促进学生的心智技能的形成、加强学生获取经验的过程体验。其次,设置古诗文诵读教学的专属课堂:加强古诗文诵读的基础语感训练环节、调整古诗文诵读的教学内容、传授古诗文诵读的技巧等。再次,丰富古诗文诵读实践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诵读活动,让学生课内学习的知识得到充分的实践。最后,完善古诗文诵读评价系统。第四章是依据策略和方法设计具体的教学案例,具体说明如何通过初中古诗文诵读教学研究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全文分析从理论到实践,紧扣课堂教学,落到实处,以期推进基于语感培养的初中古诗文诵读教学的设计和实施。
李学娟[9](2020)在《关于乐谱本体地位与功能的学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乐谱是音乐实践和音乐传承不可或缺的工具,因此关于乐谱的研究,在国内外学术界并不鲜见。但是,目前国内外关于乐谱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记谱法的理论、历史与创新的研究等方面,关于乐谱的本体地位与功能等问题少有涉猎。乐谱的本体地位与功能问题,是音乐美学中的重要问题,因此本研究旨在填补音乐美学研究领域中的缺失。本文首先对乐谱的相关理论进行阐述,从哲学和美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对乐谱的相关释义、乐谱在音乐中的功能与地位等方面的内容来探讨乐谱在音乐中的本体地位,它是使用记谱法用来记录音乐的载体,是保存和巩固音乐记忆的形式。再通过对乐谱、音响与音乐作品关系的论述,进一步了解乐谱的相关理论,乐谱是对音乐音响信息的固定与确立,音响使音乐以声音化的听觉形式存在着,但要在乐谱的规定下来演绎音乐。然后从乐谱与音乐、音乐作品的关系,和乐谱与语言的关系角度,展开关于乐谱的美学思考。乐谱是音乐作品的存在方式,是音乐存在的一种载体,同时它也是一种特殊的音乐语言,通过音乐符号来记录音乐,乐谱源出于语言文字体系,音乐书写体系发展成熟之后,又独立于语言文字体系之外,但它与语言文字体系之间的亲缘关系却是永远不能抹杀的。其次,对于西方音乐书写历史中乐谱的功能进行介绍。二十世纪西格先生提出的指令性和描述性记谱的概念以及对于两种记谱性质的划分,是应用于鉴别音乐书写历史进程中,乐谱功能与地位所发生变化的重要前提,据此梳理出音乐书写体系演变历程中的两个重要时间节点。第一个时间节点发生在14世纪,记谱法的性质由音乐书写体系成立之初的描述性记谱,发展为描述性记谱与指令性记谱相结合的混合记谱;第二个时间节点是在17世纪,记谱法的性质由14世纪时的混合性记谱演化为指令性记谱。这是本文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在对乐谱的相关理论以及音乐书写历史中乐谱的功能进行论述之后,以三章内容的篇幅分别对乐谱和音乐创作、乐谱和音乐表演、乐谱和音乐接受这三对关系进行讨论。音乐创作、音乐表演和音乐接受都属于音乐实践活动的环节,将乐谱和这三个音乐实践环节的关系加以阐述,目的是对本文的主题——乐谱的本体地位与功能做进一步的深入探讨。从乐谱和音乐创作的关系中可以发现,乐谱包括草稿在作曲家进行创作、记录基本乐思形成过程中发挥着无可代替的作用。从乐谱和音乐表演的关系中发现,乐谱对于音乐表演所发挥的指示功能,是乐谱功能的变化对音乐表演产生的重要影响之一。乐谱和音乐接受的关系涉及到音乐分析、音乐理解,以及听赏模式等问题,对这一系列问题的阐释,有助于清晰的认识乐谱作为音乐接受中一种专业性工具存在的意义与功用。
曾幸[10](2019)在《中国现代诗学节奏理论研究》文中提出在中国现代诗学中,节奏理论成为一个重要的关注点。本论文结合中国现代诗学着作和期刊中节奏论的阐释,从节奏理论的发展、节奏理论的争辩、节奏理论的新拓展和节奏理论的价值等方面对中国现代诗学的节奏理论进行系统阐释。现代诗学节奏理论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时期:一是约20世纪20年代,胡适、郭沫若、饶孟侃、闻一多等诗论家对“音节”“情绪节奏”“格律”等节奏问题进行了探讨。二是20世纪30年代,梁宗岱、罗念生、林庚、叶公超、朱光潜等学者以《大公报》和《新诗》为阵地,继承并发展了前期的格律论,对节奏理论继续探索。罗念生的节律论、叶公超的语言节奏论、林庚的天然节奏论都是30年代的学术成果。三是20世纪40年代,节奏理论的研究进一步拓展和深化。朱光潜在《诗论》中论述了节奏的性质,诗歌与音乐节奏的不同,中国诗的节奏与声韵的分析等内容。孙毓棠、郑思、伍禾、应寸照、黄基植等理论家从新旧诗节奏的发展、节奏的特征、节奏与情感、节奏与诗行等方面入手,对节奏进行研究。现代诗学节奏理论的争辩主要是指20世纪30年代朱光潜和罗念生两位学者以《新诗》为阵地对节奏问题展开的辩论。朱光潜、罗念生对节奏概念和影响诗歌节奏的元素等问题进行了争辩,推动了节奏研究的进一步深化。此次争辩虽然没有最后形成一致的意见,但两者的理性分析和颇具说服力的论争展现了中国现代诗论家的智性魅力。现代诗学节奏理论在情绪节奏的体认、自由派与新格律派对自然节奏的不同追求、白话诗语言节奏的探索等方面进行了新的理论拓展。一、情绪节奏的体认:现代诗学的节奏理论中,大部分的理论家都阐释了情绪与节奏的关系,比较典型的是郭沫若的“内在的韵律”论,朱光潜、伍禾、黄基植等的“节奏与情绪”的关系论,情绪与节奏成为现代诗学中特别关注的问题。二、自然节奏的追求:在中国现代诗学的节奏理论中,胡适、康白情、郭沫若等为代表的自由派认为“自然的音节”或情绪的“自然的流露”就是新诗的自然节奏。闻一多、饶孟侃等新格律派则认为格律本身就是诗歌节奏的“自然”。自由派、新格律派虽然有过激烈交锋,但节奏理论的主张也并不是完全对立的。三、语言节奏的探索:新旧诗运用的语言不同,语言的节奏自然不同。对白话诗语言节奏的探索,是现代诗学理论家关注的重点问题,他们在谈论语言的节奏时,将语言的节奏和其它的节奏进行了比较,比如:朱光潜比较了语言的节奏与音乐的节奏;叶公超比较了语言的节奏与抒情诗的节奏;孙毓棠比较了语言的节奏与吟咏的节奏等。诗论家通过比较的方法阐释了语言节奏的重要性。此外,当代学者对“情绪节奏”的争论、以自然节奏为契机建构“气息节奏”的愿景是现代诗学节奏理论仍具有生命力的显现。现代诗学节奏理论能够指导中国新诗的创作实践;引入西方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为中国现代诗学注入了新质;也为建国后诗学节奏理论产生了较为深刻的影响,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现代诗学节奏理论,尤其是格律论对新诗的创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闻一多通过格律的“三美”原则指导他的诗歌创作,《死水》一诗成为格律诗作的典范。20世纪30年代的新格律论的理论主张,不但对当时的新格律派的诗歌创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自由派的诗人在创作上也开始关注诗歌的格律。现代诗论家学贯中外,博古通今,主动吸收借鉴西方的诗学理论或运用西方生理学、心理学等研究方法对中国传统的节奏理论进行了现代转换,为中国诗学理论注入了新质,开启了中国诗学理论崭新的面貌。此外,现代诗论家关于节奏问题的讨论尤其是新格律派的节奏理论,启发了建国后诗学格律派的节奏理论,对当代诗学节奏新形式的建构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试论口头语言中停顿技巧的特殊功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口头语言中停顿技巧的特殊功效(论文提纲范文)
(1)赴泰汉语教师志愿者课堂非语言交际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与意义 |
1.1.1 选题缘起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关于汉语教师志愿者的研究 |
1.2.2 对非语言交际行为的研究 |
1.3 研究说明 |
1.3.1 研究问题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对象 |
1.3.4 问卷设计 |
1.4 课堂非语言交际行为的概述 |
1.4.1 课堂非语言交际行为的含义 |
1.4.2 课堂非语言交际行为的分类 |
1.4.3 课堂非语言交际行为的作用 |
1.5 创新点 |
第二章 汉语教学中的体态语研究 |
2.1 体态语概述 |
2.1.1 体态语的含义 |
2.1.2 体态语的理论基础 |
2.2 汉语教学中不同类别的体态语研究 |
2.2.1 面部表情 |
2.2.2 眼神接触 |
2.2.3 手势、身势 |
2.2.4 体触 |
第三章 汉语教学中的副语言研究 |
3.1 副语言概述 |
3.1.1 副语言的含义 |
3.1.2 副语言的理论基础 |
3.2 汉语教学中不同类别的副语言研究 |
3.2.1 语调、语气 |
3.2.2 音量 |
3.2.3 停顿和沉默 |
第四章 汉语教学中的客体语研究 |
4.1 客体语概述 |
4.1.1 客体语的含义 |
4.1.2 客体语的理论基础 |
4.2 汉语教学中不同类别的客体语研究 |
4.2.1 服饰 |
4.2.2 气味 |
4.2.3 妆容和饰品 |
第五章 汉语教学中的环境语研究 |
5.1 环境语概述 |
5.1.1 环境语的含义 |
5.1.2 环境语的理论基础 |
5.2 汉语教学中不同类别的环境语研究 |
5.2.1 教室环境 |
5.2.2 教具 |
5.2.3 时间语 |
5.2.4 空间语 |
第六章 课堂非语言交际行为的问题和优化建议 |
6.1 课堂非语言交际行为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
6.1.1 汉语教师志愿者忽视非语言交际使用的文化差异 |
6.1.2 汉语教师志愿者缺乏运用非语言交际行为的技巧 |
6.1.3 汉语教师志愿者对课堂非语言行为的认知不足 |
6.1.4 汉语教师志愿者对汉语学习者的非语言行为反馈不重视 |
6.2 课堂非语言交际行为的优化建议 |
6.2.1 尊重文化差异,加强文化认同 |
6.2.2 加强培训,提高教师运用非语言交际行为的技巧 |
6.2.3 提升认知,树立意识,优化效果 |
6.2.4 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对学生非语言交际行为的及时反馈 |
第七章 结论、不足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2 教师问卷(汉语志愿者的非语言行为对汉语教学的影响) |
附录3 汉语教师课堂非语言交际行为运用的调查——学生问卷(中文版) |
附录4 汉语教师课堂非语言交际行为运用的调查——学生问卷(泰语版)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2)叙事、符号与知识 ——中医文化在明清白话小说中的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绪论 中医文化的表达 |
第一节 中医文化的表达 |
一、中医文化的定义与形成 |
二、中医文化的主要形式:文本 |
三、中医文化的文本:从文学文本到明清小说 |
第二节 研究结构、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中医文化与明清白话小说的整体关系 |
第一节 承载中医文化的明清白话小说 |
一、明清白话小说涉医现象的繁荣 |
二、涉医文本的特征和分类 |
三、医学主题小说 |
第二节 涉医文本的生成 |
一、文本的继承和创新 |
二、作者与文本 |
三、文本的时代性与类型化 |
第三节 写入明清小说的中医文化 |
一、全面多样的疾病文化 |
二、众星拱月的诊疗文化 |
三、琳琅满目的医者文化 |
第二章 明清白话小说中的疾病与医学叙事 |
第一节 叙述形式的基本特征 |
一、中医文化的叙事传统 |
二、叙事视角与叙事时间 |
三、涉医情节的叙事空间 |
第二节 叙事结构与叙事模式的形成 |
一、涉医故事的结构特点 |
二、涉医叙事模式的要素 |
三、模式的形成和变异 |
第三节 为叙事服务的疾病与医者 |
一、疾病在叙事中的作用 |
二、医者形象的叙事功能 |
三、历史名医文化的叙事演绎 |
第四节 涉医主题与审美的呈现 |
一、疾病与困境主题: 主人公的考验 |
二、医疗与拯救主题: 直面生老病死的中医学 |
三、中医文化的审美取向 |
第三章 明清白话小说中的中医文化符号 |
第一节 中医文化符号的概念 |
一、符号与文化符号学 |
二、中医文化的符号化 |
第二节 药物与药名:中医符号的典型例证 |
一、符号化的中药 |
二、特殊药物的符号化 |
三、药名文化 |
第三节 其他中医符号现象 |
一、作为喻体的中医药文化 |
二、民间语言中的中医药 |
第四章 明清白话小说中的中医知识表达 |
第一节 中医知识 |
一、中医知识与分类 |
二、术语与中医术语 |
第二节 小说语境下的中医知识呈现 |
一、知识的显性表达 |
二、对知识的评论 |
三、对中医形式知识的仿拟 |
第五章 小说式表达的价值诠释 |
第一节 社会医疗与小说 |
一、社会的投射: 小说的医学史研究 |
二、社会关系和医疗观念的反映 |
三、民俗: 中医文化的集体记忆 |
第二节 作为叙事医学的文本 |
一、叙事医学与叙事阅读 |
二、作为中医叙事阅读文本的小说 |
第三节 中医文化传播与明清小说 |
一、受传者与反馈:读者导向 |
二、媒介的使用: 明清小说的创作经验 |
三、身为传播者: 中医文化话语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叙事、符号与知识 ——中医文化在明清白话小说中的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绪论 中医文化的表达 |
第一节 中医文化的表达 |
一、中医文化的定义与形成 |
二、中医文化的主要形式:文本 |
三、中医文化的文本:从文学文本到明清小说 |
第二节 研究结构、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中医文化与明清白话小说的整体关系 |
第一节 承载中医文化的明清白话小说 |
一、明清白话小说涉医现象的繁荣 |
二、涉医文本的特征和分类 |
三、医学主题小说 |
第二节 涉医文本的生成 |
一、文本的继承和创新 |
二、作者与文本 |
三、文本的时代性与类型化 |
第三节 写入明清小说的中医文化 |
一、全面多样的疾病文化 |
二、众星拱月的诊疗文化 |
三、琳琅满目的医者文化 |
第二章 明清白话小说中的疾病与医学叙事 |
第一节 叙述形式的基本特征 |
一、中医文化的叙事传统 |
二、叙事视角与叙事时间 |
三、涉医情节的叙事空间 |
第二节 叙事结构与叙事模式的形成 |
一、涉医故事的结构特点 |
二、涉医叙事模式的要素 |
三、模式的形成和变异 |
第三节 为叙事服务的疾病与医者 |
一、疾病在叙事中的作用 |
二、医者形象的叙事功能 |
三、历史名医文化的叙事演绎 |
第四节 涉医主题与审美的呈现 |
一、疾病与困境主题: 主人公的考验 |
二、医疗与拯救主题: 直面生老病死的中医学 |
三、中医文化的审美取向 |
第三章 明清白话小说中的中医文化符号 |
第一节 中医文化符号的概念 |
一、符号与文化符号学 |
二、中医文化的符号化 |
第二节 药物与药名:中医符号的典型例证 |
一、符号化的中药 |
二、特殊药物的符号化 |
三、药名文化 |
第三节 其他中医符号现象 |
一、作为喻体的中医药文化 |
二、民间语言中的中医药 |
第四章 明清白话小说中的中医知识表达 |
第一节 中医知识 |
一、中医知识与分类 |
二、术语与中医术语 |
第二节 小说语境下的中医知识呈现 |
一、知识的显性表达 |
二、对知识的评论 |
三、对中医形式知识的仿拟 |
第五章 小说式表达的价值诠释 |
第一节 社会医疗与小说 |
一、社会的投射: 小说的医学史研究 |
二、社会关系和医疗观念的反映 |
三、民俗: 中医文化的集体记忆 |
第二节 作为叙事医学的文本 |
一、叙事医学与叙事阅读 |
二、作为中医叙事阅读文本的小说 |
第三节 中医文化传播与明清小说 |
一、受传者与反馈:读者导向 |
二、媒介的使用: 明清小说的创作经验 |
三、身为传播者: 中医文化话语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朱自清汉语口语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重估汉语口语及其教育的价值 |
1.1.2 反思语文课程中的汉语口语教育 |
1.1.3 对朱自清汉语口语教育思想的关注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朱自清语文教育思想研究综述 |
1.3.2 朱自清汉语口语教育思想的研究综述 |
1.3.3 汉语口语教育的研究综述 |
1.3.4 相关研究评述 |
1.4 华语区汉语口语课程发展现状及评述 |
1.4.1 华语区汉语口语课程发展状况 |
1.4.2 华语区汉语口语课程发展评述 |
1.5 核心概念界定 |
1.5.1 汉语口语 |
1.5.2 汉语口语教育 |
1.6 研究方法 |
1.6.1 文献分析法 |
1.6.2 比较研究法 |
1.6.3 文本分析法 |
第二章 朱自清口语观研究 |
2.1 朱自清汉语口语观的形成溯源 |
2.1.1 朱自清汉语口语观形成的文化背景 |
2.1.2 朱自清汉语口语观形成的时代背景 |
2.1.3 朱自清汉语口语观形成的同侪背景 |
2.2 口语的价值 |
2.2.1 口语的历史价值 |
2.2.2 口语的时代价值 |
2.2.3 口语的生活价值 |
2.3 口语的功能 |
2.3.1 交际功能 |
2.3.2 思维功能 |
2.3.3 审美功能 |
2.3.4 教育功能 |
2.3.5 社会功能 |
2.3.6 职业功能 |
2.4 口语的特点 |
2.4.1 临场性 |
2.4.2 瞬时性 |
2.4.3 辅以副语言 |
2.4.4 强调情感信息 |
第三章 朱自清汉语口语思想研究 |
3.1 汉语口语与书面语 |
3.1.1 汉语口语与书面语的区别 |
3.1.2 汉语口语与书面语的联系 |
3.1.3 学生汉语口语与书面语能力的发展 |
3.1.4 汉语口语与书面语训练 |
3.2 汉语普通话与方言 |
3.2.1 汉语普通话与方言的区别 |
3.2.2 汉语普通话与方言的联系 |
3.2.3 汉语普通话教育 |
3.3 汉语口语的特点 |
3.3.1 以活的“方言”为参照 |
3.3.2 来源于民众的日常生活 |
3.3.3 雅俗共赏的大众语 |
第四章 朱自清论汉语口语教育 |
4.1 汉语口语教育的作用 |
4.1.1 满足学生的言说需要 |
4.1.2 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 |
4.1.3 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
4.1.4 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
4.1.5 推动汉语言的建设 |
4.2 汉语口语教育的内容及原则 |
4.2.1 国语训练 |
4.2.2 语境训练 |
4.2.3 表达训练 |
4.2.4 思维训练 |
第五章 朱自清汉语口语教学法研究 |
5.1 借助法 |
5.1.1 阅读法 |
5.1.2 诵读法 |
5.1.3 口头问答与讨论法 |
5.2 专门法 |
5.2.1 演剧 |
5.2.2 辩论 |
5.2.3 演说 |
5.3 课外活动 |
5.3.1 团体活动 |
5.3.2 日常谈话 |
第六章 朱自清汉语口语教育思想的当代启示与建议 |
6.1 朱自清汉语口语教育思想对当下口语教育的启示 |
6.1.1 重估汉语口语教育的重要价值 |
6.1.2 合理构建汉语口语课程的内容 |
6.1.3 明确汉语口语教学的基本方法 |
6.2 基于朱自清汉语口语教育思想的相关建议 |
6.2.1 “语”“文”并举:书面语训练和口语训练相结合 |
6.2.2 文道统一:口语训练和素质发展协调推进 |
6.2.3 统筹兼顾:学普通话和巧用方言协调统一 |
6.2.4 “教”“学”协调: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整合 |
6.2.5 继承发展:传统方法与教育技术优势互补 |
6.2.6 回归生活:语文课程和生活世界深度融合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反思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媒介生态与百年中国文学语言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内容 |
第二节 研究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价值 |
第一章 媒介生态:透视百年中国文学语言变革的一个维度 |
第一节 “媒介生态”关键词解读 |
第二节 从媒介生态视角研究百年中国文学语言变革的可行性 |
第三节 百年中国文学语言研究的媒介生态内涵 |
第二章 文化媒介生态主导下文学语言的文白转变(1887年—20世纪20年代) |
第一节 晚清白话文运动与与中国文学书面语言改革 |
一、晚清思想启蒙运动与文学语言改革 |
二、晚清文言白话化进程 |
三、晚清白话报与白话文小说的兴起 |
第二节 五四白话文运动、国语运动与文学语言变革 |
一、新文化运动与中国现代报刊业的发展 |
二、五四白话文运动与中国现代文学话语建构 |
三、国语运动与民族语言统一实践 |
第三章 政治媒介生态主导下文学语言通俗化进程(20世纪30年代——1976年) |
第一节 “新文言”与语言大众化之间的矛盾 |
一、现代白话规范建构初期的文学语言乱象 |
二、文学语言的阶级属性与大众接受困境 |
第二节 “文艺大众化”讨论与“大众语”理论建构 |
一、“大众语”——一种新的文学语言形态 |
二、“大众语”的建构路径 |
第三节 “民族形式”论争语境下的文学语言问题 |
一、时代政治变革与近代以来中国文学语言嬗变 |
二、五四新文学语言与“民族形式”建设 |
三、民间语言与“民族形式”建设 |
四、“民族形式”与文学语言的民族书写 |
第四节 文学语言大众化与农村新通俗小说创作 |
一、文学语言大众化与农村新通俗小说的流行 |
二、新通俗问题小说与“赵树理现象” |
三、新通俗抒情小说与“荷花淀派” |
第五节 “二为方针”与文学话语的政治言说 |
一、政治媒介生态主导下的文艺建设导向 |
二、“二为方针”与文学话语的工农兵方向 |
三、“文化大革命”——文学话语的极左化运动 |
第四章 经济媒介生态渐变下文学语言的多语混成(1978年——20世纪末) |
第一节 新时期政治媒介生态宽松下的“话语解放” |
一、文艺领域的拨乱反正 |
二、关于文艺和政治的关系的讨论 |
三、第四次“文代会”与文艺发展的新导向 |
第二节 多元文学格局与文学语言的多样化 |
一、政治话语与主流文学语言的导向性 |
二、精英文学与文学语言雅化 |
三、大众文学与文学语言通俗化 |
第五章 技术媒介生态主导下新世纪文学语言变革与展望 |
第一节 新媒介革命与新世纪文学格局调整 |
第二节 新世纪文学语言的图像化转向 |
一、文学语言图像化的可能性 |
二、文学语言:“文字的没落”到“图像化转向” |
第三节 类型小说与文学语言的类型化 |
一、新世纪文学语境与网络类型小说的兴起 |
二、网络类型小说与小说语言的类型化 |
第四节 “跨文体”写作与多种文学语言的并用 |
一、“跨文体”理论及写作现象 |
二、多种文学语言的混用 |
第五节 新世纪文学语言的其他特征 |
第六章 余论 |
第一节 受众媒介生态与百年中国文学语言的动态演变 |
第二节 其他媒介生态对百年中国文学语言变革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闼及答辩情况表 |
(6)语文教师情感性教学语言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和意义 |
二、研究思路与目标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语文教师情感性教学语言运用的理论依据和影响因素 |
第一节 语文教师情感性教学语言运用的理论依据 |
一、情感教学心理学理论 |
二、人本主义理论 |
三、非智力因素理论 |
第二节 影响语文教师情感性教学语言运用的因素 |
一、文本教学内容因素 |
二、教师专业素养因素 |
三、学生实际需求因素 |
四、课堂教学环境因素 |
第二章 语文教师情感性教学语言运用的类型与功能 |
第一节 语文教师情感性教学语言运用的类型 |
一、慷慨激昂、铿锵有力的情感 |
二、深沉凝重、舒缓真挚的情感 |
三、抑扬顿挫、活泼典雅的情感 |
四、质朴平和、简约严谨的情感 |
第二节 语文教师情感性教学语言运用的功能 |
一、具有调节功能 |
二、富有感染功能 |
三、发挥迁移功能 |
四、具备协调功能 |
第三章 语文教师情感性教学语言运用的特点和原则 |
第一节 语文教师情感性教学语言运用的特点 |
一、生动性 |
二、灵活性 |
三、多样性 |
四、共鸣性 |
第二节 语文教师情感性教学语言运用的原则 |
一、因材施教原则 |
二、寓教于乐原则 |
三、准确适度原则 |
四、适时调控原则 |
第四章 语文教师情感性教学语言运用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语文教师情感性教学语言运用的成效与原因分析 |
一、语文教师情感性教学语言运用的成效分析 |
二、语文教师情感性教学语言运用成效的原因分析 |
第二节 语文教师情感性教学语言运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
一、语文教师情感性教学语言运用的问题分析 |
二、语文教师情感性教学语言运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五章 提高语文教师情感性教学语言运用能力的策略 |
第一节 掌握副语言表达技巧,强化科学实践训练 |
第二节 打破语言模式化局面,创设教师语言风格 |
第三节 提升语言表达能力,修炼艺术美的境界 |
第四节 明确教学语言指向,矫正课堂教学目标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语文教师教学语言修养提升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语文教师教学语言修养的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内相关研究 |
(一)教学语言的相关研究 |
(二)语文教师教学语言修养的研究 |
二、国外相关研究 |
第三节 研究趋势 |
一、国外研究趋势 |
二、国内研究趋势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一)提出问题 |
(二)确定研究方法 |
(三)分析问题 |
(四)提出策略 |
二、研究方法 |
(一)问卷调查法 |
(二)案例分析法 |
(三)文献分析法 |
第一章 教学语言修养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语文教师教学语言修养的相关概念 |
二、语文教师教学语言修养 |
第二节 语文教师教学语言修养的具体内容和表现 |
一、教学语言修养的具体内容 |
二、教学语言修养的表现 |
第二章 语文教师教学语言修养调查情况与存在问题 |
第一节 指标划分与调查内容 |
一、指标划分 |
二、调查内容 |
第二节 语文教师教学语言修养状况与存在的问题 |
一、调查结果 |
二、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语文教师教学语言修养中的问题分析 |
第一节 教育教学中语言智慧欠缺 |
一、关怀性语言是师生心灵的触碰 |
二、热爱学生和教育事业的教学语言 |
第二节 语文教师缺乏积累和反思的主动性 |
一、教学语言缺乏深刻性 |
二、教学语言缺乏生动性 |
第三节 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欠缺科学性 |
一、讲授语言缺乏科学性和严谨性 |
二、提问和评价的低效性 |
第四节 语文教师教学语言示范性意识欠缺 |
一、教学语言运用的僵化 |
二、教学语言表达的单一 |
第四章 提升语文教师教学语言修养的策略 |
第一节 提升教学情怀修养 |
一、观察体悟充满情怀 |
二、热情多智洋溢激情 |
第二节 加强教学语言修炼的主动性 |
一、培养语言修炼的自觉性 |
二、提高语言外化的积极性 |
第三节 加强教学语言的科学性修养 |
一、教师讲授要科学深刻 |
二、教师提问要蕴藉启发 |
三、教师评价要严谨适度 |
第四节 加强教学语言示范性修养 |
一、语言运用要具有效性 |
二、语言表达要具审美性 |
三、语言传达要具教育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调查问卷(教师卷) |
二、调查问卷(学生卷)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基于语感培养的初中古诗文诵读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培养语感是提升语文能力的必要途径 |
(二)诵读是培养语感的基本手段 |
(三)诵读是学习古诗文的有效方式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社会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关于语感及语感教学的研究 |
(二)关于古诗文诵读教学的研究 |
(三)诵读对语感培养作用的研究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观察法 |
(三)问卷调查法 |
第一章 古诗文诵读教学在语感培养中的意义和价值 |
第一节 古诗文诵读教学的概念和内涵 |
一、诵读的概念和内涵 |
二、诵读的本质 |
第二节 古诗文诵读教学在语感培养中的意义和价值 |
一、诵读是培养学生语言感知能力的前提 |
二、古诗文诵读教学在语感培养中的重要意义 |
第二章 古诗文诵读教学的实施现状 |
第一节 古诗文诵读情况调查 |
一、调查范围和对象 |
二、调查结果分析 |
第二节 古诗文诵读教学实施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教师缺乏对古诗文诵读教学的指导 |
二、教师采取的古诗文诵读教学方式不够合理 |
三、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体现 |
四、缺少古诗文诵读语感训练的专项安排 |
五、古诗文诵读教学受应试教育影响较大 |
第三章 基于语感培养的初中古诗文诵读的教学策略 |
第一节 明确古诗文诵读课堂的语感培养教学目标 |
一、提高学生的语言知识水平 |
二、促进学生的心智技能的形成 |
三、加强学生获取经验的过程体验 |
第二节 设计古诗文诵读教学课堂 |
一、加强古诗文诵读的基础语感训练环节 |
二、优化古诗文诵读的教学内容 |
三、传授古诗文诵读的技巧 |
第三节 切实开展古诗文诵读实践活动 |
一、课内诵读活动,激发兴趣 |
二、课外诵读活动,实践诵读 |
第四节 完善古诗文诵读评价系统 |
一、遵循多维度评价原则 |
二、打造多元化评价机制 |
三、构建多样式评价平台 |
第四章 基于语感培养的初中古诗文诵读教学设计 |
第一节 诗歌教学案例 |
第二节 文言文教学案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初中古诗文诵读教学情况调查(学生卷) |
附录2 初中古诗文诵读教学情况调查(教师卷) |
在校期间发表学术成果情况 |
致谢 |
(9)关于乐谱本体地位与功能的学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一) 关于选题 |
(二)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思考 |
(一)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二) 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思考 |
三、研究程序和论文布局 |
(一) 研究程序 |
(二) 论文布局 |
第一章 关于乐谱的相关理论与美学思考 |
第一节 乐谱在音乐中的本体地位 |
一、乐谱的相关释义 |
二、乐谱在音乐传播和音乐实践中的功能 |
第二节 乐谱和音响 |
一、乐谱、音响与音乐作品的关系 |
二、乐谱、音响的状态与表现形式 |
第三节 指令性和描述性记谱 |
一、指令性和描述性记谱概念的源起 |
二、指令性和描述性记谱的性质与意义 |
第四节 关于乐谱的美学思考 |
一、乐谱与音乐/音乐作品的关系 |
二、乐谱与语言的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音乐书写历史中乐谱的功能 |
第一节 乐谱在中西方音乐历史上的地位变迁 |
一、西方记谱法发展概况 |
二、中国记谱法发展概况 |
三、乐谱在中西方音乐史上的地位变化 |
第二节 西方音乐书写历史中乐谱功能与地位的变化 |
一、西方音乐书写历史的开端 |
二、纽姆记谱法的功能属性与演变历程 |
三、乐谱功能的转变及其相关变化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乐谱和音乐创作 |
第一节 音乐创作的概念、过程与分类 |
一、音乐创作的概念与过程 |
二、音乐创作的类别 |
第二节 乐谱在音乐创作中的应用与功能 |
一、音乐创作中的草稿 |
二、乐谱在呈现基本乐思时的作用 |
三、乐谱功能的变化对音乐创作的影响 |
第三节 基于音乐创作层面乐谱意义的探寻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乐谱和音乐表演 |
第一节 乐谱功能的变化对音乐表演的影响 |
一、音乐书写体系建立之前的音乐表演 |
二、音乐书写体系建立之初的音乐表演 |
三、音乐书写体系完善与成熟阶段的音乐表演 |
第二节 乐谱与音乐表演之间的相互作用 |
第三节 乐谱与音乐表演、音乐作品的关系 |
一、从音乐表演与音乐作品的关系审视乐谱的地位与意义 |
二、音乐表演中背谱与视谱的区别与关联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乐谱和音乐接受 |
第一节 乐谱和音乐接受的关系 |
一、音乐接受的源起、概念与对象 |
二、乐谱功能的变化对音乐接受的影响 |
第二节 乐谱与音乐分析 |
一、关于音乐分析 |
二、基于音乐分析之后的音乐接受 |
三、乐谱与音乐接受环节音乐作品的关系 |
第三节、音乐接受中的听赏模式 |
一、无谱聆听 |
二、有谱聆听 |
三、综合聆听 |
本章小结 |
结论 |
1. 对乐谱本体地位的总结 |
2. 对乐谱功能的总结 |
3. 对乐谱相关美学思考的总结 |
4. 研究的局限和不足 |
5. 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中国现代诗学节奏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现代诗学节奏理论的发展 |
1.1 20世纪20年代的节奏理论 |
1.1.1 自然音节论 |
1.1.2 情绪节奏论 |
1.1.3 格律论 |
1.2 20世纪30年代的节奏理论 |
1.2.1 节律论 |
1.2.2 语言节奏论 |
1.2.3 天然节奏论 |
1.3 20世纪40年代的节奏理论 |
1.3.1 节奏发展论 |
1.3.2 节奏特性论 |
1.3.3 诗行与节奏论 |
1.3.4 情感与节奏论 |
第二章 现代诗学节奏理论的争辩 |
2.1 节奏概念的争辩 |
2.1.1 节奏的一般含义 |
2.1.2 节奏、节律、音步的定义 |
2.2 影响诗歌节奏元素的争辩 |
2.2.1 节奏与韵 |
2.2.2 节奏与顿 |
第三章 现代诗学节奏理论的新拓展 |
3.1 情绪节奏的体认 |
3.1.1 “内在的韵律” |
3.1.2 情绪对节奏的支配 |
3.1.3 “情绪节奏”的争议 |
3.2 自然节奏的追求 |
3.2.1 自由派与诗的自然节奏 |
3.2.2 新格律派与诗的自然节奏 |
3.3 语言节奏的探索 |
3.3.1 语言的节奏与音乐的节奏 |
3.3.2 语言的节奏与抒情诗的节奏 |
3.3.3 语言的节奏与吟咏的节奏 |
第四章 现代诗学节奏理论的价值 |
4.1 对现代诗歌创作实践的指导作用 |
4.1.1 “三美”原则指导下的诗歌创作 |
4.1.2 “新音节与新格律”理论指导下的诗歌创作 |
4.2 引入西方理论,为现代诗学理论注入了新质 |
4.2.1 引入西方的诗学理论,启发了节奏理论的建构 |
4.2.2 引入西方的研究方法,增添了节奏理论的新意 |
4.3 对当代诗学节奏理论的重要影响 |
4.3.1 对当代诗学格律派的理论影响 |
4.3.2 对诗学新形式建构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
附录二 |
四、试论口头语言中停顿技巧的特殊功效(论文参考文献)
- [1]赴泰汉语教师志愿者课堂非语言交际行为研究[D]. 王亚荣.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9)
- [2]叙事、符号与知识 ——中医文化在明清白话小说中的表达[D]. 梁壮.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2)
- [3]叙事、符号与知识 ——中医文化在明清白话小说中的表达[D]. 梁壮.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
- [4]朱自清汉语口语教育思想研究[D]. 吕宁. 江南大学, 2020(01)
- [5]媒介生态与百年中国文学语言变革研究[D]. 郑晓锋. 山东大学, 2020(09)
- [6]语文教师情感性教学语言运用研究[D]. 姚瑶. 扬州大学, 2020(02)
- [7]语文教师教学语言修养提升的实践研究[D]. 谢媛明. 青海师范大学, 2020(06)
- [8]基于语感培养的初中古诗文诵读教学研究[D]. 吴媛媛. 合肥师范学院, 2020(08)
- [9]关于乐谱本体地位与功能的学理研究[D]. 李学娟. 上海音乐学院, 2020(12)
- [10]中国现代诗学节奏理论研究[D]. 曾幸. 济南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