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国好莱坞灾难动作大片《十万火急》影片拍摄背景(论文文献综述)
李晓倩[1](2020)在《国产动画英雄形象对外传播策略研究》文中认为文化传播是扩大一个国家影响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亚洲文明大会上指出,在应对未来挑战的过程中,我们既需要科技的力量,又需要文化的力量。如何扩大我国的文化影响力、实现不同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文化传播是多方面的,其中电影文化传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让海外了解我国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以2019年热播的国产动漫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来说,该影片自播放以来,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就迅速成为国产电影票房的一个黑马,获得了较高的口碑和较广泛的传播力,哪吒的英雄形象更是深入人心。本研究针对目前国产影片尤其是国产动画英雄目前对外传播不足的问题,综合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等,以实际的案例为基础,从海外输出瓶颈、目前国产动画电影英雄形象传播概况等方面进行研究,针对性的提出了国产动画电影英雄形象对外传播的对策和建议。本论文一共分为五个章节,其中第一章绪论主要分析目前国产动画尤其是国产动画英雄对外传播现状和背景,在这个基础上确定本课题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的创新点。第二章重点分析目前国产影片海外输出的瓶颈问题,本章重点从人才、产业链、知识产权以及价值观等方面分析了国产影片海外输出的瓶颈。第三、四章以最近比较火的《哪吒之魔童降世》为案例重点分析国产动画英雄形象对外传播概况以及传播策略。最后,第五章从受众定位、IP传播、构建文化等方面提出了国产动画英雄形象对外传播的策略建议。
李岩[2](2020)在《东亚新电影中的性别政治研究(1987-2020)》文中研究指明1987年以来,东亚社会在政治、文化、经济、技术等方面都经历了剧烈的转型,社会生存环境的变化必然带来新的创作形式和认同体验,进而使电影创作中的性别观念、性别形象、性别关系等方面都发生了关键的文化政治的转向。本文紧抓性别政治研究的三大脉络,即男性、女性和性少数,在具体的历史文化语境中,考察各阶段东亚新电影中的性别政治生产以及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本文受到文化研究、演化心理学、后人类和赛博女性主义等理论的启发,并综合借鉴性别文化研究如男性研究、女性主义、酷儿理论、性别身份、性别表演等最新成果,对东亚新电影中的性别政治中的性别气质、性别心理、性别隐喻、性别关系等方面进行研究。从认识论层面,性别政治不应简单地被视为一种女性主义运动的文化建构,而是以种族、阶级、地域、年龄等多元文化分析范畴共同形成的、交织性的多元文化视角,这使性别成为一种主体性身份建构的力量。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和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也同时在解构和颠覆传统观念对性别乃至人本身之概念的理解,由后人类理论而发展出对传统性别政治观念的挑战。因此,本文在对东亚新电影中的性别政治现象进行梳理和研究时,将把性别政治现象作为一种生物本能与文化行为的综合性产物,并结合影视文化研究和文本分析,对东亚新电影相关视听表征进行解码。本文主要分为六部分:绪论部分阐述本文选题依据与背景,概括国内外研究进展,并在分析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的基础上,确定本文研究切入点;第一章通过对人本主义起源和发展的分析,厘清人类社会身份政治内生性矛盾的发生原理;并以赛博女性主义和后人类理论为基础,为性别政治问题的终结提出一定的解决方案,并对后冷战以来,东亚社会中,政治、经济和电影政策历史转型背景和后浪潮下与性别政治相关的东亚新电影作品进行梳理,归纳出东亚新电影的大致格局。第二章以东亚新电影中的父权的主体性危机及其权力结构的消解,对其从弑父到无父的历史沿革进行梳理,探索男性主体形象建构和变迁以及主体性危机的原因,阐释传统父权叙事的危机和父权关系转化的原理;再从从寻父到崇父,讨论新父权结构再确立的路径。从传统秩序的解体及其话语转向,探索东亚男性权力主体的建构方式,以及男权衰落和男性形象的弱化转型的发生机制。第三章从全球化和后殖民语境下的女性电影中的权力置换进行分析,阐释被客体化的和被物化的女性形象,分析东亚和女性双重他者视域下的女性主体叙事;并通过换装与换体电影中的主体身份置换建构,分析历史转折中的家庭关系从诞生到崩解过程;并以女性作为导演的电影生产与主妇权力战场下的突围相结合,分析东亚新电影中女性受难、荡妇羞辱和女性复仇的镜语表达,突出女性权力话语转换下对主体观视结构的挑战和否定。第四章从政治正确的话语建构范式出发,以“去他者化”的性别语境,回应性少数题材东亚新电影的诞生与崛起的历史原因。并从生物学角度,区分性取向和性别认同的差异,建构起性少数平权的理论基础;同时,通过对相关社会环境与具体文本的分析,探索“LGBTQIA+”群体中真性少数的平权;由社会审美的性少数转向,探索百合、耽美等伪性少数的禁忌趣味,并以其禁忌文本的消解与建构模型,探索性少数文化群体符号学游击战的运行机制,最后,从文本出发,探索不同性别、性向与性认同主体间欲望的共通之处。结论部分分别从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层面对本文进行总结,提炼研究创新点,指出性别政治问题的最终解决方案。
娄玉琳[3](2020)在《东方神话的古韵再现与叙事范式建构 ——21世纪以来国产奇幻电影的叙事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承载着人类幻想与对世界浪漫化解读的各类“非理性”的故事得以被制作成奇幻电影通过大荧幕呈现在大众面前,作为幻想电影的亚类型之一的奇幻电影随之迎来了发展的新时期。《指环王》三部曲与《哈利·波特》系列作为其中代表在好莱坞大获成功,国产奇幻电影也如同雨后春笋般纷纷出现,其中不乏如《哪吒之魔童降世》《捉妖记》等票房口碑双丰收的佳作,但也存在一部分被观众大量诟病甚至无人问津的国产奇幻电影,这些惨遭失败的奇幻电影中不乏特效华丽者、投资众多者、巨星云集者,因此探究我国奇幻电影成功与失败的原因,不免要从影片文本内容的叙事中寻找根源。基于这样的思考,本文运用电影叙事学理论对21世纪上映的具有一定受众基础的52部国产奇幻电影进行了研究,研究分为内容叙事学及表达叙事学两大部分。在内容叙事分析层面,本文借助新神话主义的视角,对样本的叙事主题、角色塑造、叙事空间进行整体性的内容观照。研究发现,我国21世纪奇幻电影在叙事主题上表现为主题的类型化和复合化;角色塑造上可归纳为人、神、鬼/妖、怪四种常见的角色形象,并出现了明显的角色功能转移;叙事空间上,样本呈现出对古代东方叙事时空的明显偏好,但对于现代和西方叙事时空也有所涉及。在表达叙事学分析这一部分,本文对叙事者、叙事角度、叙事层次以及叙事结构进行梳理与探讨。研究发现在叙事角度的选择上,全知式视角和限制式视角平分秋色;叙事层次上,多采用由一个故事外层和一个故事层构成的两个故事层;叙事结构也选择与两个叙事层次对应的,最容易进行故事讲述的线性叙事模式。在对我国奇幻电影的叙事特征进行描述,对其现状拥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其中具有参考价值的策略一是在故事内核上对古典神话精神内核的继承与对现代性困境的浪漫化表达,二是陌生化叙事手法对故事的艺术化处理,三是数字技术、声音效果对构造幻觉真实的辅助。我国奇幻电影存在的普遍性不足为故事取材单一、叙事空间破碎与叙事结构不完整,针对这些不足,本文提出三个叙事策略上的优化建议,一是从更广袤的传统典籍中汲取养分讲好中国故事,二是构筑完整的东方架空景观,三是在把握情节性叙事普遍规则的前提下找寻电影艺术性与故事性的最佳平衡。
郭艳辰[4](2020)在《追光动画“四部曲”的中国性表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伴随着全球化浪潮、新媒体技术崛起,不同国家间的角逐渐渐地由“硬实力”斗争转变为“文化软实力”的较量。中国性不仅有利于中国动画电影的对外传播、中华文化的软实力建设、传统美学风格的拓展,而且有利于中华文化的现代化再演绎。近十年,中国动画电影优秀作品层出不穷,但是,动画电影的中国性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和困境,这也是今后中国动画电影需要面对和亟需解决的。本文拔梳了中国性在中国动画电影发展史中的流变,并重点分析了追光动画公司出品的四部作品,在差别中剖析中国性在国产动画电影中的运用存在哪些表征和困境,旨在为我国动画电影产出更多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提供新的思路。具体来说,本文共分为四个章节,分别是:第一章是对动画电影中国性流变的拔梳,这一章不仅仅是对于相关史料和作品进行简单的描述,而且结合中国性在各时期文化语境中的表征加以仔细考察,即通过梳理、分析和研究,揭示中国性与动画电影的有机关系和中国性对于动画电影的重要性。第二章以追光动画公司的四部动画电影为例,分别是《小门神》(2016)、《阿唐奇遇》(2017)、《猫与桃花源》(2018)和《白蛇·缘起》(2019),这四部作品风格迥异,在内容、伦理和文化三个层面的中国性表征不尽相同。通过对个案的分析,可以看到,中国性不是简单的回归,而是在已有的中国性基础上进行解构创新,丰富时代内涵,促使中国动画电影能够走出国门。第三章首先从内生动力和外驱动力两个层面探析动画电影蕴含中国性的必然原因。动画电影中国性的塑造,既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必然要求,也是动画电影面对市场全球化发展的必然选择。其次,在看到近十年中国动画电影取得的成绩背后,符号运用的失衡和普世价值的单一、电影文本原创性不高和固化思想严重、动画产业链条不完善等问题依然暴露无遗。第四章针对前文提出的动画电影中国性塑造的症结,从文化认同、电影文本和动画产业三个方面出发,着眼于中国动画电影未来的发展,指出中国动画电影既要从他国学习经验和技术,又要对传统文化、时代精神进行择善而从,努力打造中国动画品牌,增强文化自信。结语部分对整篇文章进行了总结和观点的提炼。动画电影的中国性由来已久,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动画电影需要在保有中国性的基础上,在内容、伦理、风格、文化等多方面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广泛投身于国际交流与合作之中,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强化自身力量,相信国产动画电影的未来一定是美好的。
刘雅静[5](2019)在《新世纪华语魔幻题材影视剧研究》文中提出在新神话主义的背景下,新世纪华语魔幻影视作品在技术美学和叙事策略方面都有更加明晰的特征——古老的神话元素、华美的视觉场景、奇幻的想象纬度、巧妙的叙事模式等共同呈现出了现代社会多种价值观存在的可能性。新世纪华语魔幻影视作品除了承袭了上古神话传说和上世纪武侠文化的精髓,强调了民族文化身份、思维方式和情感认同偏好,还积极地学习和借鉴西方经典魔幻影片的成熟理念和表达风格,努力使其融合进世界电影大格局,因此,这一类影视作品更具开放性与包容性,焕发了全新的艺术气息。它在迎合观众观赏口味与情感需求的同时,也表现着深刻的文化内涵:现代人从未停止对美好事物的想象,对美好的过往和将来都充满了眷恋和希望。当代中国的魔幻题材影视作品在发展过程中所依托的文化资源,概括而言主要有中国古典神话、古代志怪小说和神魔故事、中国古代宗教文化和域外神话。讲好中国故事,一定绕不开中国人的宇宙观、世界观、价值观以及思想文化传统的影响,而古典神话、志怪神魔、宗教巫术等就是蕴涵并传承中华民族核心文化观念的宝库。研究华语魔幻题材影视创作的思想文化资源并加以梳理和总结,有助于对魔幻影视的文本叙事结构、美学风格、产业结构、消费模式等方面有更为透彻深刻的理解。进入新世纪,华语魔幻影视作品的叙事策略在悄然转变,它们不再拘泥于单纯的线性叙事,而开始向西方式的复线叙事借鉴经验。这些影视作品神秘、错综复杂、不同界层的生活状态和主题对话等内容几乎都借助巧妙的叙事策略而实现。新世纪华语魔幻题材影视剧为了加强诡谲神奇的魔幻色彩,一般选用比较复杂的多纬度、多线索叙事,形成立体交叉的叙事结构,将人、魔、兽、仙、妖等不同界域联结起来,形成一个复杂却完整的故事域,刻画出精准鲜明的人物形象。魔幻究其根本是在神话母题的基础上,运用现代技术打造奇幻神秘的场景,通过视听刺激展现魔法和奇幻的冲击,从而表现英雄、魔仙和平凡人的爱恨情仇,以及对既定命运的抗争。在这一层面上,魔幻的魅力正是在于营造一种极其陌生化的神秘叙事氛围。魔幻影视作品的时空交错、多个叙事视角不断跳跃转换,时空成为表现因果、宿命、邪恶循环的介质,带给观众强烈的心灵震撼。新世纪以来,创作者尝试营造陌生化的善恶二元对立戏剧冲突,叙事主题涉及书写成长之殇与自我救赎、歌颂真挚纯粹的爱情、省思极度追求权力和欲望的畸形心理及恶果。魔幻电影电视剧中的爱情主题和魔幻情境都是以对于人性的回归为目的,通过一系列的人物形象和矛盾冲突把现实生活中现代人的生存意义与魔幻神话世界连接起来,满足了观众对生命思考的精神需求。魔幻影视作品承载着观众的种种审美需求与消费需要——对人类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历史时期有丰富的猜想和想象,对超能力迫切的渴望,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其中,影视作品通过对魔法、魔器、仙力、幻术、魔界等的描摹,形成一个虚拟的社会秩序和解决问题的超能力,这些让观众在魔幻世界中感到真实,认同魔幻世界的合理性,自然而然的进入到魔幻情节之中。观众的情绪随着影视情节的牵动而流动,通过对人物的情感投射达到角色上的自我认同。新世纪华语魔幻影视作品掀起热潮,与民族文化记忆和人类精神指向有很大的关系。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惩奸除恶的侠义与除妖斩魔的勇猛是中国民族文化中所秉持的道德行为标准,再加上充沛的情感力量和永恒的爱情主题,共同构成了人类向往的充满了魔幻与浪漫的乌托邦世界。在这个乌托邦世界中,民间小人物的成长过程与英雄的救赎之路是魔幻题材影视剧的叙事重点。创作者通过这一类人物的成长与转变,为观众开启既真实又虚幻的寻梦之旅。新世纪华语魔幻题材影视作品呈现了天马行空的奇特想象及超现实的美学风格,其虚拟空间中的光影奇观与唯美幻境都成为后工业时代的独特审美表达。华语魔幻影视作品通常以传统神话传说为主要内容,但随着社会发展,经典神话中的很多价值观已经不符合现代人的价值取向,所以新世纪华语魔幻影视作品对传统神话进行了解构与改编,使其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期待。通过对传统神话整合重构,新世纪华语魔幻影视作品从本质上讲已不再只是神话诗性表达,而是把现代观念融入到传统神话之中,更加看重神话的现实意义。在后现代理论的影响下,虽然新世纪华语魔幻影视作品依然强调英雄叙事,但是却对其崇高性以及权威性进行消解,对传统神话所包含的传统价值观既有颠覆也有继承。魔幻影视作品作为后工业时代的产物,呈现出了后现代消费文化的审美特征。作为消费文化品种,它不断拓展可能的创新空间,尽量寻找与挖掘适合大众的娱情内容,并在寻求商业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使影视作品更能深入人心。新世纪华语魔幻影视作品以其新颖的艺术形态以及创新的故事内核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使内容整体风格更能激起观众的愉悦感,使观众获得了极大的观影满足和娱乐兴致。尤其是它游戏化拼贴和戏谑解构的特点,激起了全民狂欢。观众在游戏般的虚拟景象中自得其乐,而导演也在这种非主流化的表达中也酣畅淋漓地表达了自己的文化娱乐心态与快意。新世纪华语魔幻题材影视剧的传播与营销问题也是本论文一个重要板块。魔幻文化不仅利用魔幻电影征服了大银幕空间、用魔幻电视剧影响了电视受众的思维模式,还把触角延伸到了主题公园、手游、音乐、建筑、绘画等多个相关领域。不同媒介联手形成一种崭新的媒介传播方式,它以快感和愉悦营造时尚和流行,十分自然地进入到大众的日常生活中。影视改编作为魔幻大IP商业版图全产业链的一部分,新世纪华语魔幻影视作品需要在改编网络大IP时有明确的定位,在树立自己文化形象的同时,也需要将本土新神话进行海外辐射,实现魔幻IP的增殖。国内影视产业的投资者和制作者需要掌握好制作与营销的尺度,做好本土文化传承与吸收外来文化的之间关系的调整,形成有中国文化特色的魔幻影视作品。华语魔幻影视剧是发展势头正盛的影视类型,它还拥有很大发展空间。好莱坞魔幻影视作品的成功给我们提供了借鉴的范本,我们应该在立足本土文化的基础上,向好莱坞学习,打造经典的东方魔幻影视作品。我们在魔幻影视制作和推广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在影视投资、特效技术、故事内容上还有很多问题。尤其是魔幻IP改编影视作品过分追求“流量”营销效果的现象,已成为影视市场的毒瘤。它从本质上来说是影视市场上优质剧本紧缺,投资方和宣发团队黔驴技穷、饮鸩止渴的做法。近几年的作品情节雷同、思想性日渐式微、主题平淡、创意不足、人物性格不突出等问题不断浮现。这些现象的背后,折射出作者在创作初衷上的变化。由于商品经济的冲击、传统文化秩序的消解,以及复杂的社会现实,大家不再秉持追求理性价值的初心,也不再坚持探讨人性复杂性的韧劲,失去对社会进行尖锐批判的勇气,失去了对人性深层次的剖析和点拨,在集体失语的情境下,选择性逃避成为了反映影像作品内涵的关键词。魔幻网络IP频频转化,一味追究经济利益而放松了对质量的要求,更有甚者,屡屡出现抄袭现象;而制片方也时常迎合市场化和商业化的需求,追求庸俗的娱乐,以达到艺术投资方面的最大化收益,这样的产业生态势必会在未来遭遇困境。影视产业浮躁以及艺术性让位于商业性,导致大量粗制滥造的作品浮水而生。所以,面临转型的华语魔幻影视作品如何更好地发挥其艺术价值,促进产业健康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正是因为有着广泛且深刻的影响力,华语魔幻影视作品的创作热潮已经逐渐成为了一个亟待深入探索的社会文化现象,逐渐摆脱了娱乐大众的单一标签。魔幻影视作品的风行不仅仅是因为影像制作技术的精良与商业策略的成熟运用,还有现代人对原始神话故事及其思维的重新认知和解读。魔幻影视作品的传播与推广,是一种文化观念和思维的传播,它关系着我国古典文化的传承、民族形象的重构、国民对民族身份的认知,以及国家软实力的强化。综上,“新世纪华语魔幻影视作品”这一研究话题兼具艺术学、传播学、人类学、民俗学和古典文学的多重研究价值,愿其能够对亚类型电影研究添一份锦花。
殷俊[6](2018)在《中日动画艺术创作风格比较研究 ——以二十世纪60至80年代为研究线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面对文化创意产业迅猛的发展,世界各国纷纷围绕文化产品开发,展开资本运作,期望在新一轮的“创意经济”竞争中能够脱颖而出,获得收益。紧跟时代的发展,我国陆续出台了相关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政策、法规。作为文化创意产业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动画,也越来越倍受关注。面对新世纪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基于文化内容的创新价值的挖掘依然是我们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中国动画在辉煌时期,其相关作品也曾享誉海内外,被国人引以为傲,先驱们对动画艺术的执着探索和斐然的成就,在世界动画领域中留下了中国的传统民族艺术深刻的印迹。中国动画艺术的传承与创新,传统的创作方式急需改变,借鉴与创新是必由之路。“二十世纪60-80年代”,是世界信息技术革新和政治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促使中日两国动画艺术创作发展形成不同风格的关键时期。中国动画发展史上经历了“辉煌期”、“沉寂期”、“复兴期”的重要阶段,在这三十年期间,以1961年《大闹天宫》的上映拉开序幕,中国动画先后达到了两次创作的高峰,经过持之以恒的探索开创了一条属于自己的“民族风格之路”,形成了誉满全球的动画“中国学派”,创作了一大批独具浓郁中国传统文化气息及中国民族特色的动画作品。同样,日本动画分别经历了60年代全面振兴时期,70年代动画跌落再振兴时期,以及80年代的辉煌期,是其发展最为重要的三十年,日本动画创作者们经过这一时期的不断磨练,形成并确立了动画艺术创作风格,作品融入到日本每个人、每个家庭的生活中,同时渗透到世界的多个地区,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动画大国。论文以二十世纪60-80年代为研究线索,以史为据,从比较艺术学的视野出发,以中日两国优秀经典的动画作品为证,对中日动画艺术创作风格中最具代表性的创作理念、创作题材、造型风格、叙事结构,以及视听语言等方面进行各自历史的纵向梳理,在此基础上进行历史阶段的横向比较,综合运用史论结合、综合归纳、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等方法,找出各自的发展规律,揭示动画艺术创作风格形成的文化、政治、经济等原因。二十世纪60-80年代,作为中日动画发展史中重要的三十年,梳理、比较研究中日动画艺术创作风格的历史轨迹,以及发展脉络,具有非常重要的史学意义。在中日动画发展史的宏观视阈下对其进行谛视、分析与比较,对于建构动画理论框架和完善动画史的研究都寓意深远。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有五个部分:首先,对中日两国动画艺术创作理念及题材进行定性与定量的分析比较,归纳出各自发展的轨迹、特点及差异;其次,对中日动画艺术创作造型风格展开研究与分析,通过对中国动画造型风格写意性特点与日本动画写实性特色的对比,总结出各自在动画创作中的艺术倾向和设计思维;接着,对中日动画艺术创作叙事结构展开研究及分析,通过对中国动画叙事“四段式”结构和日本动画的叙事情节组织特点的剖析与对比,总结出中日动画叙事结构的特征及在故事组织形式上的差异;然后,针对中日动画艺术创作视听语言展开研究与分析,分别围绕中国动画的“去电影化”与日本动画的“电影化”展开论述与剖析,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两者在视听语言艺术风格处理上的差异;再次,进行了中日动画艺术创作风格比较后的思辨,从文化、政治、经济、教育等因素,展开思考与辨析;最后,综合前面论述的基础上,提出结论与展望,通过对影响中日动画发展的各种因素的剖析,总结出国产动画艺术创作中的经验教训,从宏观层面对中国动画发展方向进行展望,从而为中国动画艺术创作创新与发展寻找到新的途径。中国动画艺术创作的发展,应在学习与借鉴中“取其所长,补己之短”,从多元化的角度挖掘题材,从作品的人文性、科学性和创新性等方面寻求契机突破,实现优秀传统观念与价值在现代文化语境中的转换,从而提升中国动画艺术创作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
杨智云[7](2018)在《从“作者”到“商业”:郑保瑞电影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郑保瑞无疑是当今香港电影圈乃至华语影坛中一位重要的新生代导演。从1999年初执导筒至今,郑保瑞创作完成18部电影作品,其中包括他进入大众视野之前通过DV拍摄的4部地下电影与之后接连创作的14部院线电影。对郑保瑞电影的研究,从其14部院线电影出发,结合导演个人经历,总结了他在不同时期的电影类型探索,将其划分为三个具有独立特色的创作阶段。即树立标杆的惊悚恐怖片、蜚声国际的港式动作片以及合家欢乐的奇幻喜剧片。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这三个阶段的电影特色,找寻到郑保瑞在不同阶段出现的“作者”与“商业”特性。在第一个阶段的创作中,郑保瑞通过惊悚恐怖片塑造独特的视听和叙事风格,并将“家”的意象放置在影片中反复强调,让作者性标识格外明显。第二个阶段,郑保瑞的创作转向港式动作片的打造,在延续其本有作者性的同时,开始有意识的注入商业元素,逐渐偏向商业化的电影创作。到第三个阶段,郑保瑞的电影创作则以商业性为主导,通过奇幻喜剧片完成了他的创作转型,无论视听还是叙事,甚或主题表达都明显的商业化。但难得的是,在商业化的创作中,郑保瑞仍有作者印记。尽管三个阶段的创作将郑保瑞从“作者”到“商业”的创作道路转变明显区分,但是郑保瑞作品中始终贯穿着他对亲情、爱情、友情等人性最本质情感及“宿命论哲学”的表达,这也是他在转向商业创作后始终未抛离的作者特征。由此发现,郑保瑞从“作者”到“商业”的创作历程囿于艺术与商业之间,既有成就也有不足;并立足于此,反观当下电影发展的“作者”与“商业”问题纠结,总结出郑保瑞电影对当下香港及内地电影发展的启示。
高媛[8](2018)在《中国动画电影的叙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动画电影曾经跻身于世界动画长廊,成为动画界举世瞩目的一颗明珠。但在不同的环境下,尤其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动画电影的发展并不完全令人满意。本文试图从叙事学角度切入,从叙事结构、情节设计、视听语言、人物组合等方面,对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两岸三地动画电影的叙事艺术作纵向剖析,并适当地与日本的动画电影作横向上的比较研究,从而深入探索中国动画电影的叙事特征与不足。本文还分析了当代中国动画电影的叙事走向,希望为中国动画片的创作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本论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提领全文,对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和目的,国内外研究历史和现状,以及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作阐述。第二章回顾了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动画电影的发展历程和着名作品,丰富了中国动画电影的多元性和多样性,并使得两岸三地动画电影的地域融合性得到呈现。第三章讨论中国动画电影的叙事结构。主要从线性叙事和非线性叙述的角度着手,对大陆的动画电影《小蝌蚪找妈妈》,《猴山之后》,《天书奇谈》,《回归之旅》,另外还有香港动画电影《麦兜故事》和台湾动画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等作品进行了详细分析。第四章利用普洛普“功能说”和格雷马斯的“符号矩阵等理论”,从中国动画电影中的情节设计、视听语言和人物组合三个方面,探索中国动画电影的叙事策略。第五章对新世纪以来,中国动画电影中叙事所呈现出的跨媒介叙事现象和全龄化人物设置现象进行分析,并为今后动画电影的创作和发展提供些许建议。结语部分指出,中国动画电影历史悠久、艺术风格鲜明,在审美风格多变的当下,中国动画电影需要在传统叙事模式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相信中国动画电影的未来一定会更好。
黄勇军[9](2018)在《纸上的光影:中国影视小说研究(1920-2010)》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中国现当代影视文学史上,影视小说作为一种独特的创作现象,是一种客观存在。它既为我国影视剧的创作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也为影视文学增添了新的题材内容和新的创作样式;它既是影视艺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现当代文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然而,长期以来影视小说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很少有研究者总结其创作成就,关注其在影视史和文学史上的地位与价值,梳理其发展演变脉络,探讨其创作规律。因此,开展对影视小说这一文学现象的研究,对于梳理中国现当代影视文学发展的历史过程,再现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完整面貌;对于拓展影视史的研究范围,总结影视创作的历史经验与教训,启迪和促进当前影视文学艺术的发展,都具有重要价值与意义。电影小说是电影和小说两种艺术形式相结合的产物,具有文学与电影的双重属性,既是电影文学的重要样式,也是小说艺术的全新品类。电视小说是对电视剧或电视剧本进行文字改编和再度创作而形成的小说,它的创作模式、文体形态、本质属性等都与电影小说相似。影视小说则是为了言说的便利而对电影小说和电视小说的一种约定俗成的简称。鉴定是否为影视小说应坚持两大基本准则:一是在创作依据上必须是根据电影/电视剧本或影像文本进行的改编与再创作,二是在创作时间上必须是在影视作品拍摄过程中或摄制完成之后。只有如此才能正本清源,廓清影视小说认知上存在的误区,为维护影视小说文体形态的纯正性与独立性打下坚实基础。中国现代电影小说的生成与发展和中国现代电影以及现代小说的生成与发展紧密相连。1910年代初以周瘦鹃等为代表根据外国电影改编的“影戏小说”为我国早期电影小说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启发和借鉴。而根据中国本土电影改编的电影小说的早期形态电影本事以及“影戏小说”则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才开始出现。1930年代以后电影小说成为“文学新品种”并得到文学界的承认,1940年代中后期电影小说更进一步成熟并开启发展的第一个高潮。解放后电影小说进入了缓慢的发展阶段,“十七年”电影小说在多重挤压下犹如戴着沉重枷锁的“舞者”在特殊的政治、文化、艺术形成的“辉煌”与“惨淡”的“舞台”上艰难“起舞”曲折前行。新时期电影小说则出现了缓慢而艰难的复苏,但并未形成规模化、系统化的创作局面。1990年代以后又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影像文本的电影和纸质文本的文学二者双向“合谋”的共同诱导与塑造下,这一时期的电影小说呈现出了全新的、别样的风格与特色,并推动电影小说出现了第二次发展高潮。由于我国电视剧发展的相对落后导致电视小说的诞生比电影小说晚近七十年,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才蹒跚来迟。电视小说经历了1980年代的短暂沉寂后在九十年代迅速崛起,并由1990年代及以前的创作者文体意识懵懂、艺术水准粗陋、市场接受程度低下而逐渐走向21世纪以后的文体创作自觉、运作模式娴熟、优秀佳作叠现的成熟与繁荣阶段。电视小说以及电影小说也在新世纪逐渐取代影视文学剧本成为影视文学的“最重要类型”。在厘清电影小说与电视小说演化历程总结其发展规律并由此建立影视小说系统的生长谱系基础之上,从文体的角度深入影视小说内部探讨其文体建构的策略及其特色可以发现,影视小说既广泛借鉴了影像叙事的技巧,又充分发挥小说艺术的优长,将影像性与文学性有机结合,也因此成为影视对文学影响最为典型的代表,成为影视与文学联姻产生的“宁馨儿”。影视小说是蕴含影视基因最为丰沛、受到影视影响最为深刻、借鉴影视艺术形式最为多样、运用其相关技法最为成熟的小说文本形态。其中,被誉为“电影的灵魂”的蒙太奇作为电影最基本的镜头语言对影视小说产生的作用与影响也最为广泛和深远。此外,影视小说借鉴影视的空间结构形式和影像视听技巧,以时空的有意错落、重置、交叉、破碎等打破情节的逻辑性与连续性,以多重空间的叠合、并置、交错等摒弃传统单一的时间线性叙事模式,凸显共时性与现时性的“空间化”叙事效果,表现出明显有别于传统小说的艺术技巧与审美特征,成为现代小说空间化的“最突出的代表”,也是影视小说有别于其他小说所具有的独异性和规定性之一。文学活动本质上是一种传播活动,从影视小说的外部生态场域来考察影视小说的生成与运作情况可以发现,以出版社为主体的传播媒介对影视小说的生成与发展有着枢纽性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影响和作用。特别是1990年代以来,作为生产精神产品能动主体的出版社的一系列体制机制改革为影视小说的繁荣既提供了重要保障又激发了不竭动力。同时,在影视小说生成链上的三大相关主体——作为影视剧生产制作主体的投资出品方、作为影视小说创作主体的改编创作者以及作为物化载体媒介主体的图书出版社中,改编创作者作为关键主体直接决定影视小说的艺术水准与市场价值,影视投资制作方则以其广泛的市场影响和强劲的资金实力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三者在遵循影视剧生产规律、小说创作规律、图书出版规律“三大规律”基础上多方联动,互融共生,以各自强大的内生动力充分调动各方资源要素参与影视小说的创作生产与营销运作,推动影视小说在新世纪迅速发展并走向全面勃兴。
张佳佳[10](2017)在《邵氏电影:“文化中国”的想象与类型话语的建构》文中提出本文采用史论结合、以论为主的思路,综合文化研究、产业研究、文本研究等研究方法,以"想象的共同体"理论为切入点,以发展史的观点为统领,通过对邵氏各个时期的影片、产业形态及其与社群想象和社会文化认同之间关系的分析,研究邵氏电影如何在不同的历史语境下,基于类型题材、影像美学、空间景观、文化认同、符号象征、话语权力等面向形塑"文化中国"的"想象共同体",并建构从稗史片到黄梅调电影再到新派武侠片等的邵氏电影话语类型,从而为邵氏电影做出较为系统的、完整的脉络梳理和整体解读。第一章绪论部分对邵氏电影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进行概述,并关注到邵氏电影研究在系统性研究面向的缺失,进而提出以本尼迪克特·安德森的"想象的共同体"理论和杜维明的"文化中国"概念解读邵氏电影的发展史,为后续论述奠定基础。第二章对邵氏早期的电影在现代性语境中的民族主义叙事方式进行考察,以"天一"公司的稗史片等为主要研究对象,发现这一时期邵氏电影在上海都市的平民阶层观众和东南亚地区夹缝中的华人移民观众中找到契合点,通过对历史和民间文化的想象,弥合断裂的儒家传统,构建出"传统中国"和"民俗中国"的想象共同体,从而确立了在殖民文化强势影响下的民族意识和国族认同。第三章以邵氏兄弟公司在20世纪50-60年代出品的古装黄梅调电影、宫闱片和文艺片为研究对象,论述其抓住离散华人对回不去的祖国的乡愁情感,以黄梅调电影构画"梦幻中国"的家国空间,创制泛中国的古典印象,从而满足了华人社群"乡愁中国"的想象。同时,在民族主义和商业机会主义的双重作用下,邵氏公司建立起泛亚洲的产业共同体,以图将以黄梅调电影为代表的华语电影展示给世界。第四章对6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邵氏新武侠电影展开文化语境的解读,认为其在香港文化身份由离散族裔向本土认同转变的过程中,通过古装侠义、刀剑文化呈现的"文化中国"的民族想象和革命暴力、社会奇情呈现的在地想象相结合的文本形态,缓解了这一时期香港社会的身份认同焦虑。第五章论述了 70年代开始逐渐确立的本土意识对邵氏电影的解构作用。粤语片的复兴、本土电影公司和电影创作者的涌现以及香港新浪潮电影的诞生,都成为香港电影以本土化解构民族主义的方式。而此时的邵氏电影对于本土化叙事的探索可谓浅尝辄止,其长期形成的民族想象的话语机制保留着强大的生存惯性,与沉重的大制片厂体制一起导致邵氏电影最终停产解体。第六章对邵氏电影与好莱坞电影和左翼电影展开比较,发现邵氏电影在产业模式上是模仿经典经典好莱坞时期的大制片厂,加上其不同于好莱坞的"政治共同体"的、更适于华人观众的"民族共同体"的想象机制,使其一度在华人电影市场赢得对好莱坞的胜利。另一方面,邵氏电影与左翼电影同样源于民族主义的叙事方式,却由于意识形态的不同选择,各自成为离散族裔和底层群体的"发声者";但它们又同样对香港电影的本土化无所适从,进而同步走向衰落。第七章论述邵氏电影所处的历史语境与当代中国电影面临的"全球化"推动的域外文化渗透、本土"现代化"内生性诉求双重合力的现实语境的相似性,从而提出邵氏电影对当代中国电影在华语电影共同体的构建、民族电影想象母题的开发、全球化的院线布局、工匠精神、电影人才培养和明星资本化控制等方面产生的启发和思考。
二、美国好莱坞灾难动作大片《十万火急》影片拍摄背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美国好莱坞灾难动作大片《十万火急》影片拍摄背景(论文提纲范文)
(1)国产动画英雄形象对外传播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与难点 |
1.4.1 研究的创新点 |
1.4.2 研究的难点 |
第二章 国产影片海外输出的“瓶颈” |
2.1 影片的制作 |
2.1.1 类型单一,缺乏创意 |
2.1.2 质量粗糙,融资困难 |
2.1.3 人文内涵缺失,商业气息较重 |
2.2 影片的传播 |
2.2.1 译介问题明显 |
2.2.2 权益保护迫在眉睫 |
2.2.3 推广方式有限 |
2.3 影片的营销 |
2.3.1 营销理念薄弱 |
2.3.2 市场空间不足 |
2.3.3 档期选择偏差 |
2.4 国产动画海外输出瓶颈 |
2.4.1 缺乏的不是技术,是高端人才 |
2.4.2 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
2.4.3 知识产权保护的匮乏 |
2.4.4 不“唯利是图” |
第三章 国产动画电影英雄形象传播概况 |
3.1 传播者的深入分析 |
3.1.1 传播者的范围不断扩大 |
3.1.2 动画公司的传播意识不够先进 |
3.2 传播对象的深入分析 |
3.2.1 传播的受众范围不断扩大 |
3.2.2 受众的需求向多元化发展 |
3.3 传播内容的深入分析 |
3.3.1 英雄的整体形象要跟随时代发展 |
3.3.2 英雄形象的变化 |
3.3.3 一些动画英雄形象还有不足之处 |
3.4 传播媒介的深入分析 |
3.4.1 新媒介拓宽传播渠道 |
3.4.2 互联网媒介呈快速发展之势 |
第四章 国产动画电影英雄形象传播策略分析 |
4.1 国产动画电影英雄形象传播策略分析 |
4.1.1 整合传播策略 |
4.1.2 意见领袖策略 |
4.1.3 互动传播策略 |
4.1.4 生动化传播策略 |
4.2 《哪吒之魔童降世》英雄形象传播策略研究 |
4.2.1 通过点映和小众圈推广取得口碑前置 |
4.2.2 与其他同类影片联动形成集群效应 |
4.2.3 输出与时俱进的价值观 |
4.2.4 高质量的影视文本呈现 |
4.2.5 主题切合大众心理 |
4.2.6 参与式营销狂欢 |
第五章 国产动画电影英雄形象传播对策 |
5.1 明确受众定位,采取针对性的传播策略 |
5.1.1 定位低龄儿童的英雄形象的宣传传播策略 |
5.1.2 青少年及成人受众的宣传策略 |
5.1.3 全年龄层面的英雄形象宣传方式 |
5.2 探索以IP为传播核心的策略 |
5.3 着眼全球视野,构建跨文化传播策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2)东亚新电影中的性别政治研究(1987-202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范围的确定 |
(二)研究对象的确立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三、 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
(一) 研究思路 |
(二) 论文结构 |
第一章 性别政治下的东亚新电影 |
第一节 性别政治的后人类终结 |
一、人本主义身份政治的终结 |
二、后人类对性别政治的消解 |
第二节 东亚新电影的历史图景 |
一、东亚新电影的历史转型 |
二、后浪潮下的东亚新电影 |
第二章 父权危机下性别政治影像建构 |
第一节 父权的主体性危机及其结构的消解 |
一、从弑父到无父:传统父权叙事的危机 |
二、从寻父到崇父:新父权结构的再确立 |
第二节 从传统秩序的解体到男性弱化转向 |
一、东亚男性气质的主体建构 |
二、东亚男性形象的弱化转型 |
第三章 女权崛起下的性别政治身份转型 |
第一节 双重他者化下的主体身份异构 |
一、他者之他者视域下的女性呈现 |
二、换装与换体下的主体身份异构 |
第二节 对父权观视结构的挑战和否定 |
一、东亚女性导演的崛起 |
二、女性受难与女性复仇 |
第四章 性少数平权下性别政治的消解 |
第一节 从误读到日常:可讲述性的获得 |
一、从政治正确到去他者 |
二、性别取向与性别认同 |
第二节 性别想象:社会审美的性少数转向 |
一、真性少数的平权 |
二、伪性少数的趣味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科研工作 |
致谢 |
附录:与本文相关的主要影片 |
附表:入围三大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东亚电影剧情长片 |
(3)东方神话的古韵再现与叙事范式建构 ——21世纪以来国产奇幻电影的叙事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理论基础 |
1.2.1 电影叙事学 |
1.2.2 新神话主义 |
1.3 文献回顾 |
1.3.1 电影叙事学研究 |
1.3.2 国内外奇幻电影的叙事研究 |
1.3.3 总结 |
1.4 研究意义、目的与创新点 |
1.4.1 对国产奇幻电影的非个案探讨 |
1.4.2 全球化语境下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困境探索 |
1.5 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 |
1.5.1 研究问题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2 国产奇幻电影发展现状 |
2.1 奇幻电影定义及特点 |
2.2 奇幻电影的发展历程 |
3 国产奇幻电影的内容叙事学分析 |
3.1 叙事主题 |
3.1.1 类型化特征 |
3.1.2 复合化呈现 |
3.2 角色塑造 |
3.2.1 常见角色原型 |
3.2.2 塑造方式 |
3.3 叙事时空 |
3.3.1 古韵再现与现代幻想 |
3.3.2 东方景观与西式想象 |
3.3.3 绝对虚构与部分真实 |
4 国产奇幻电影的表达叙事学分析 |
4.1 叙事者和叙事角度 |
4.2 叙事层次 |
4.3 叙事结构 |
5 国产奇幻电影叙事策略探析 |
5.1 故事内核:以“非理性”呈现当代集体价值 |
5.1.1 古典神话的内核继承与合理性颠覆 |
5.1.2 对现代困境的浪漫化表达 |
5.2 叙事手法:将讲好故事作为第一要义 |
5.2.1 陌生化叙事策略:“彼岸”的回望 |
5.2.2 声音设计营造故事真实 |
5.2.3 数字技术打造奇幻景观 |
6 国产奇幻电影叙事策略反思 |
6.1 故事取材:扎根传统典籍,把握神话价值 |
6.1.1 从更广袤的传统典籍中汲取养分 |
6.1.2 把握神话思维的当代价值 |
6.2 打造东方景观:构筑完整的架空世界 |
6.3 叙事结构与层次:在形式与内容间找到平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样本影片编码表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追光动画“四部曲”的中国性表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基本概念厘清 |
三、研究现状综述 |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一章 动画电影的中国性流变 |
第一节 动画电影中国性的萌芽 |
一、境外模仿与本土初探 |
二、以救亡图存为时代内涵 |
三、《铁扇公主》中国性的特点 |
第二节 动画电影中国性的勃兴 |
一、“中国学派”为中国性确立所作贡献 |
二、类别多元化涵盖的中国性 |
三、题材多维度蕴藏的中国性 |
第三节 动画电影中国性的异化 |
一、霜冻降临的社会境况 |
二、革命色彩浓厚的艺术格调 |
第四节 动画电影中国性的重拾 |
一、传统元素的深度挖掘 |
二、浅显老套的创作风格 |
第五节 动画电影中国性的迷失 |
一、本土文化认同感缺失 |
二、盲目模仿之风盛行 |
第二章 追光动画“四部曲”的中国性表征 |
第一节 内容的重构:中华文化的现代演绎 |
一、古典文学的本事迁移:从单一回归到解构创新 |
二、民间艺术的玄幻魅力:从元素套用到融为一体 |
三、人物形象的多维打造:从平面单调到丰满立体 |
第二节 伦理的重构:民族精神的内涵丰满 |
一、童心哲学的再视:从规避低幼到重寻童心 |
二、文以载道意志的创新:从强行灌输到双向编码 |
三、自然生态观的化用:从少有涉及到自觉践行 |
第三节 文化的重构:自我身份的认同 |
一、古与今:立足传统,紧跟时代潮流 |
二、中国与世界:汲取世界动画养分,推动国产动画走出去 |
三、动画与其他艺术:融合多种艺术,共同进步 |
第三章 动画电影中国性彰显的原因及症结 |
第一节 内生动力下中国性彰显的必然性 |
一、动画电影中国性的文化基因 |
二、动画电影中国性的人文因素 |
三、动画电影中国性的内核 |
第二节 彰显中国性的时代背景 |
一、全球化冲击中的坚守之道 |
二、自我身份与国家形象的创建 |
三、政策扶持下的国漫崛起 |
第三节 动画电影中国性存在的问题 |
一、文化认同:普适价值观单一,文化符号运用失衡 |
二、电影文本:固化思想严重,原创性不高 |
三、动画产业:营运模式单一,中国特色产业链短缺 |
第四章 动画电影中国性的发展路径 |
第一节 文化认同:彰显中国美学,提高文化自信 |
一、彰显中华意韵的美学风格 |
二、树立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
第二节 电影文本:坚持传统叙事,立足当下语境 |
一、完善中国性叙事体系 |
二、把握中国价值输出方式 |
第三节 动画产业:资源整合,打造中国品牌 |
一、经典IP的再度演绎 |
二、中国品牌的创新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近十年以来国产动画电影列表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5)新世纪华语魔幻题材影视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与研究价值 |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一章 “新神话主义”视域下的魔幻题材影视剧的繁荣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新神话主义”思潮与魔幻题材影视剧 |
一、“新神话主义”思潮的缘起、发展及其影响 |
二、魔幻题材影视剧的概念界定与主要题材类型 |
三、魔幻题材影视剧的思想文化导向及其价值 |
第二节 新世纪以来魔幻题材影视剧繁荣的原因分析 |
一、大众文化的崛起与网络新文化生态 |
二、欧美魔幻电影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影响 |
三、民族化的探索与受众欣赏习惯的有效衔接 |
第二章 华语魔幻题材影视剧的思想文化渊源 |
第一节 中国古典神话故事的资源再生 |
一、创世神话——恢弘磅礴的宇宙生成 |
二、英雄神话——形态多样的人神相遇 |
第二节 中国志怪神魔小说的主题浸润 |
一、志怪神魔小说的源流 |
二、志怪神魔小说的文化要素 |
三、《聊斋志异》《封神演义》《西游记》的改编底色 |
第三节 中国宗教文化与儒家思想的滋养与影响 |
一、佛教的轮回观念 |
二、道教的修仙思想 |
三、儒家思想的超自然因子 |
第四节 域外神话的历史影响 |
第三章 新世纪华语魔幻题材影视剧的叙事特征 |
第一节 叙事模式 |
一、以环形叙事为主体的完整叙事结构 |
二、善恶二元对立的激烈戏剧冲突 |
三、正必胜邪的大团圆结局 |
四、魔法、魔器:情节推进的关联意象 |
第二节 叙事主题 |
一、书写成长之殇与自我救赎之路 |
二、歌颂真挚纯粹的爱情 |
三、省思极度追求权力和欲望的畸形心理及恶果 |
第三节 魔幻题材影视剧的主要人物类型 |
一、与命运抗争的强者 |
二、施惠与富有正义感的仁者 |
三、全知且具有超能力的神者 |
四、鬼毒邪恶的贪者 |
第四章 新世纪华语魔幻题材影视作品的美学风格 |
第一节 天马行空的奇特想象及超现实的美学风格 |
一、虚拟的空间与恣肆的想象:世俗生活神话化 |
二、数字特效下的光影奇观与唯美幻境:后工业时代的审美表达 |
三、隐喻、象征手法的运用:魔幻世界对现实的映射 |
第二节 后现代消费文化的审美特征 |
一、经典的解构与重构:古典神话的重述及商业化转型 |
二、崇尚爱情与娱乐至死的审美取向 |
三、浅表化、时尚化:后现代快餐文化特征 |
第五章 新世纪华语魔幻题材影视剧的传播与营销 |
第一节 魔幻题材影视剧的传播特征 |
一、魔幻大IP:网络小说在全媒体数字化时代的二次传播 |
二、魔幻IP的增殖与贬值 |
三、“互联网+”时代的粉丝文化对消费的拉动 |
第二节 以营销为中心的高概念策略 |
一、高投入、大制作、高品质 |
二、以营销为目的确定宣发卖点 |
三、“流量”对魔幻影视制作和营销的影响 |
四、利用官微和贴吧等制造话题性 |
五、后产业开发与运营 |
结语:华语魔幻影视产业未来的发展及潜在危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中日动画艺术创作风格比较研究 ——以二十世纪60至80年代为研究线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文化创意产业的迅猛发展 |
(二)国产动画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相关研究 |
(二)国外相关研究 |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
四、主要研究内容 |
五、相关研究概念界定 |
(一)动画 |
(二)艺术创作风格 |
(三)时间界定 |
六、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点 |
第一章 中日动画艺术创作理念及题材比较 |
第一节 创作理念的比较 |
一、中国:对道德与责任的秉持 |
二、日本:对生存意识的强调 |
第二节 创作题材的比较 |
一、中国:传承中创新 |
二、日本:淘汰中甄选 |
三、创作题材的差异 |
第二章 中日动画艺术创作造型风格比较 |
第一节 中国:造型风格的写意性表达 |
一、辉煌期:工艺造型的凝练 |
二、沉寂期:政治思想的授意 |
三、复兴期:时代风貌的展现 |
四、表意形式的演变:不同时期经典角色造型对比 |
第二节 日本:造型风格的写实性刻画 |
一、萌芽期:造型的线性组织 |
二、探索期:色彩的块面处理 |
三、成熟期:形象的细腻描绘 |
第三节 造型风格的差异 |
一、中国:直接引用、完全写实到多元化呈现 |
二、日本:借鉴模仿、日臻成熟到画技突破 |
第三章 中日动画艺术创作叙事结构比较 |
第一节 中国:注重逻辑结构 |
一、传统艺术结构中“四段式”的溯源 |
二、动画叙事结构中“四段式”的运用 |
三、经典动画叙事结构的解析 |
四、经典动画叙事结构的分配比例 |
第二节 日本:珍视情节铺垫 |
一、经典动画叙事结构的解析 |
二、经典动画叙事结构的分配比例 |
第三节 戏剧化与二元对立:线性叙事结构的差异 |
第四节 时空交错与散文式:非线性叙事结构的不同 |
第四章 中日动画艺术创作视听语言比较 |
第一节 中国:“去电影化” |
一、视觉风格:艺术化表现 |
二、镜头语言:全景式阐释 |
三、声音设计:戏剧性烘托 |
第二节 日本:“电影化” |
一、视觉风格:具象化呈现 |
二、镜头语言:时空感塑造 |
三、声音设计:音与画融合 |
四、蒙太奇手法:共鸣感唤起 |
第三节 视听语言的差异 |
一、“去电影化”:美术思维的传统范式与现实局限 |
二、“电影化”:视听语言的观念探索与艺术实践 |
第五章 中日动画艺术创作风格比较后的思辨 |
第一节 文化因素 |
一、传统文化的影响 |
二、外来文化的冲击 |
第二节 政治因素 |
一、中国:文艺政策推动动画民族特色的探索 |
二、日本:产业扶植政策提升动画移植创新的能力 |
第三节 经济因素 |
一、中国:经济体制转变下形式内容的突破 |
二、日本:经济高速发展下内容产业模式的创新 |
第四节 教育因素 |
一、中国:学科教育 |
二、日本:师徒制及职业教育 |
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7)从“作者”到“商业”:郑保瑞电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郑保瑞创作历程 |
1.1 郑保瑞与电影结缘期(1991) |
1.2 郑保瑞电影学习期(1991—1999) |
1.3 郑保瑞DV电影探索期(1999—2000) |
1.4 郑保瑞院线电影创作期(2000—) |
第二章 惊悚恐怖片:郑保瑞电影的作者性标识 |
2.1 “郑保瑞式”的悬疑恐怖 |
2.2 “家”的符号性标识 |
2.3 个人风格化的叙事特征 |
2.3.1 非情节化的叙事 |
2.3.2 留白式的结局 |
第三章 港式动作片:从“作者”到“商业”的过渡 |
3.1 作者性的延续与升华 |
3.1.1 细节化的人性情感 |
3.1.2 典型的黑色风格与极端的暴力场面 |
3.1.3 反类型的场面调度 |
3.2 商业元素的注入 |
第四章 奇幻喜剧片:郑保瑞电影的商业性创作 |
4.1 求变:郑保瑞的商业拳脚 |
4.1.1 叙事:从个人化到商业化 |
4.1.2 视听:从常态化到奇观化 |
4.1.3 演员:从趋平民化到全明星化 |
4.2 坚守:郑保瑞的作者印记 |
4.2.1 人性情感的坚守 |
4.2.2 “宿命论哲学”的表达 |
第五章 郑保瑞电影的不足与启示 |
5.1 郑保瑞电影存在的不足 |
5.1.1 细节处理有所忽略 |
5.1.2 过度的奇观模式 |
5.2 郑保瑞电影对当下两地电影的启示 |
5.2.1 内地电影:亟需拓展与创新 |
5.2.2 香港电影:追求融合与新生 |
5.2.3 中国电影:实现联姻与共赢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8)中国动画电影的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历史和现状 |
1.3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第2章 中国动画电影的发展历程 |
2.1 中国大陆动画电影发展历程 |
2.2 中国香港动画电影发展历程 |
2.3 中国台湾动画电影发展历程 第3章 中国动画电影的叙事结构 |
3.1 三幕剧式的叙事结构 |
3.1.1 单线型叙事结构 |
3.1.2 多线型叙事结构 |
3.2 非线性时间叙事和非连贯现实叙事 第4章 中国动画电影的叙事策略 |
4.1 程式化的情节设计 |
4.2 民族化的视听语言 |
4.3 二元对立的人物组合 第5章 新世纪中国动画电影的叙事新变 |
5.1 跨媒介叙事 |
5.2 全龄化的人物设定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
(9)纸上的光影:中国影视小说研究(1920-2010)(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一次偶然的必然“邂逅” |
二、拨云去雾:影视小说的界说与判定 |
三、众声喧哗:影视小说研究的概况与述评 |
四、探幽发微:影视小说研究的路径与价值 |
第一章 电影小说的生成演化流变 |
第一节 曾经辉煌:电影小说的现代生成(1920-1949) |
一、源起与滥觞:从“电影本事”到“影戏小说” |
二、完善与成型:“文学新品种”的“开花结果” |
三、勃兴与衰落:从“迅速繁荣”到“戛然凋零” |
第二节 曲折前行:电影小说的缓慢发展(1949-1989) |
一、戴着枷锁的“舞者”:“十七年”电影小说 |
二、渐次复苏的“星火”:“新时期”电影小说 |
第三节 再度兴起:电影小说的走向繁荣(1990-2010) |
一、多重助推下的全新发展:九十年代电影小说 |
二、多方联动下的成熟建构:新世纪的电影小说 |
第二章 电视小说的发展演绎历程 |
第一节 艰难孕育:电视小说的多重束缚与孱弱生成(1958-1989) |
一、辗转反侧的难产:母体源头的先天缺失 |
二、初生之后的沉寂:生态场域的强力消解 |
第二节 多层建构:电视小说的不断探索与走向成熟(1990-1999) |
一、“掬精华”与“赋灵魂”:创作的初步实践 |
二、“被背叛”与“卖狗肉”:遭遇的问题误区 |
三、“有意识”与“转折点”:自觉的融通调适 |
第三节 迈向纵深:电视小说的全面勃兴与初步繁荣(2000-2010) |
一、数量大幅增长:变得“更为流行了” |
二、佳作不断涌现: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
三、题材内容丰富:影视与出版的“一种策略” |
四、畅销作品众多:成为“引人注目的文学事件” |
第三章 影视小说文体的建构策略 |
第一节 叙事蒙太奇:叙述的多元化实践 |
一、交叉蒙太奇:多条线索的巧妙编织 |
二、隐喻蒙太奇:多重意蕴的具象表达 |
三、心理蒙太奇:多层幽曲的繁复呈现 |
第二节 形式空间化:空间的影视化转轨 |
一、视点与运动:叙述的空间化转换 |
二、幻化与物化:意象的空间化交错 |
三、共时与多重:结构的空间化并置 |
第四章 影视小说载体的媒介视野 |
第一节 改革与转型:影视小说出版的机制准备 |
一、地域分工改革:奠定影视小说勃兴之基础 |
二、发行渠道改革:拓展影视小说勃兴之通衢 |
三、内部体制改革:提供影视小说勃兴之动力 |
第二节 周期与时效:影视小说出版的时间维度 |
一、“后期的跟随”:先期试水与谋定后动 |
二、“同开姊妹花”:联袂互动与无缝链接 |
三、“风向标有变”:小说先行与影视后至 |
第三节 品牌与策划:影视小说出版的营销策略 |
一、品牌化战略:影视小说取得“决胜的关键” |
二、跨媒体营销:影视小说需“吆喝上几嗓子” |
三、全媒体出版:影视小说出版“重要的一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1920-1949年中国现代电影小说汇总一览表(部分) |
附录二:1949-2010年中国当代电影小说汇总一览表(部分) |
附录三:1980-2010年中国电视小说汇总一览表(部分)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10)邵氏电影:“文化中国”的想象与类型话语的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邵氏电影[]的发展概述 |
1.2 邵氏电影的研究现状 |
1.3 理论框架: "想象的共同体"与"文化中国" |
2 "天一"电影的现代想象和民族想象 |
2.1 早期电影·现代进程·文化断裂 |
2.2 平民阶层与文化保守主义 |
2.3 南洋移民与"民俗中国"想象 |
3 古装黄梅调电影与"乡愁中国" |
3.1 离散族裔的情感体认 |
3.2 "梦幻中国"的景观构画 |
3.3 泛中国的古典印象 |
3.4 全球拓展和泛亚洲的产业共同体 |
4 新武侠电影的"民族想象"与"在地想象" |
4.1 "民族想象"的坚守 |
4.1.1 "侠义文化"和儒释道文化的继承 |
4.1.2 民族性的空间隐喻 |
4.1.3 传统美学的影像投射 |
4.1.4 女性与"父权" |
4.2 "在地想象"的兴起 |
4.2.1 暴力美学表征革命话语 |
4.2.2 社会奇情置换侠义精神 |
4.2.3 人物淡化传统的道德准则 |
4.2.4 超越性的视听语言 |
5 本土意识的建立与民族主义的解构 |
5.1 本土认同的确立 |
5.2 粤语片的复兴 |
5.3 "中国意识"下的本土叙事探索 |
5.4 邵氏电影产业的瓦解 |
6 镜像与他者:邵氏电影与好莱坞电影和左翼电影的比较 |
6.1 邵氏电影与好莱坞电影 |
6.1.1 产业上的镜像关系 |
6.1.2 民族共同体与政治共同体 |
6.2 邵氏电影与左翼电影 |
6.2.1 离散族裔与底层群体 |
6.2.2 本土意识缺失的共性 |
7 重建"想象的共同体":邵氏电影对当代中国电影的启示 |
7.1 当代中国电影与邵氏电影的相似性 |
7.1.1 乐观稳定的社会经济背景 |
7.1.2 多元的文化生态和"走出去"的文化诉求 |
7.1.3 好莱坞统治的世界电影格局 |
7.1.4 视听奇观和类型开拓 |
7.1.5 人才聚集效应 |
7.1.6 新生代的助力和挑战 |
7.2 关于重建"想象的共同体"的若干启示 |
7.2.1 建构华语电影共同体 |
7.2.2 开发民族电影想象母题 |
7.2.3 全球化院线布局 |
7.2.4 倡导工匠精神和艺术追求 |
7.2.5 扶植电影"新势力" |
7.2.6 明星资本化和成本控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四、美国好莱坞灾难动作大片《十万火急》影片拍摄背景(论文参考文献)
- [1]国产动画英雄形象对外传播策略研究[D]. 李晓倩. 山西大学, 2020(01)
- [2]东亚新电影中的性别政治研究(1987-2020)[D]. 李岩. 南京大学, 2020(09)
- [3]东方神话的古韵再现与叙事范式建构 ——21世纪以来国产奇幻电影的叙事策略研究[D]. 娄玉琳.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4)
- [4]追光动画“四部曲”的中国性表征研究[D]. 郭艳辰. 西南大学, 2020(01)
- [5]新世纪华语魔幻题材影视剧研究[D]. 刘雅静. 吉林大学, 2019(10)
- [6]中日动画艺术创作风格比较研究 ——以二十世纪60至80年代为研究线索[D]. 殷俊. 武汉理工大学, 2018(07)
- [7]从“作者”到“商业”:郑保瑞电影研究[D]. 杨智云. 广州大学, 2018(01)
- [8]中国动画电影的叙事研究[D]. 高媛.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 [9]纸上的光影:中国影视小说研究(1920-2010)[D]. 黄勇军. 兰州大学, 2018(10)
- [10]邵氏电影:“文化中国”的想象与类型话语的建构[D]. 张佳佳. 浙江大学, 20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