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宽货币供应能否防止通货紧缩?——从货币供应完整性理论模型看中国当前货币供应量的决定因素

放宽货币供应能否防止通货紧缩?——从货币供应完整性理论模型看中国当前货币供应量的决定因素

一、放松银根就能反通货紧缩吗?——由货币供给的完整性理论模型谈中国目前货币供给的决定因素(论文文献综述)

张菀庭[1](2021)在《我国价格型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分析与目标体系拓展》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我国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以及利率走廊机制的构建,我国货币政策调控逐渐从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价格型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资产价格变化,影响家庭或企业的财务成本和收入预期,进而改变经济行为的货币政策调控方式。价格型货币政策以间接调控为主,政策传导机制链条较长,外部影响因素也较多,调控效果有时不尽如意。因此,本文针对我国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目前面临的国内外问题,运用封闭经济体和开放经济体框架下的数理模型,深入细致地研究了我国价格型货币政策的多种传导机制,得出我国的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并非遵循一成不变的规则,而是具有在不同规则间切换的特征。政策的传导机制会根据外部经济情况发生改变,那价格型货币政策的目标体系是否也有可能随经济发展而调整?目前对价格型货币政策目标体系的研究多数都遵循1994年提出的经典泰勒规则,将通货膨胀和产出缺口作为政策调控目标。但泰勒规则没有清晰的定义通货膨胀和产出缺口在政策操作中的对应指标。后续文献应用泰勒规则时,大多从统计学意义构建指标,而忽略了其经济学内涵。有鉴于此,本文在深入理解价格型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经济转型期的特征,将我国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目标的经济含义向“解决不平衡发展、加强自主创新”两项长期经济规划靠拢,重新构建核心通货膨胀指标,并刻画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路径,为拓展我国价格型货币政策目标体系提供理论支持。论文具体结构安排如下:本文的第1章对货币政策的发展和演变脉络进行梳理,阐释货币政策由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的原因,明确后者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的第2章从全局视角对价格型货币政策进行了概览式分析,通过拓展泰勒规则的数理模型推导,得出价格型货币政策的两项经典最终目标,产出和通胀。随后,运用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分析不同经济波动阶段内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在产出和通胀目标间的权衡与侧重。结果发现,在经济高波动阶段,我国中央银行更侧重对产出缺口的调控,而在经济低波动阶段,则更偏向对通货膨胀的控制。由此可见,我国的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并非遵循一成不变的规则,而是具有在不同规则间切换的特征。那么,这种规则切换背后的政策逻辑是什么?为回答这一问题,本文通过第3章房地产价格波动、第4章资本账户开放以及第5章美国货币政策冲击三种情境下,分别研究我国价格型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观察异同,以印证我国价格型货币政策具有在不同规则间切换的特征。第3章研究“房地产价格波动与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本章运用DSGE理论模型刻画“价格型货币政策→房地产价格→产出和消费”的传导机制,通过对比DSGE数值模拟结果和VAR实证脉冲图,提出房地产价格会通过“消费品渠道”而非“抵押品渠道”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这一研究结果表明,Bernanke的金融加速器模型与我国的现实国情契合度并不算高。与美国的次级贷款情况不同,我国房地产信贷市场一直执行较为严格的宏观审慎政策,因此房地产价格上涨不是通过信贷渠道影响实体经济。相反的,由于家庭没有适宜的理财投资渠道,而把房地产当作投资和储蓄的惯常模式,价格型货币政策增加的流动性会进入房地产市场,催生房地产泡沫,降低资本在实体经济中的流转,使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失灵。第4章研究“资本账户开放度、汇率制度与价格型货币政策有效性”。本章在开放经济体框架下,首先通过蒙代尔—弗莱明经典模型,分析资本账户开放度、汇率制度与价格型货币政策三者间的理论关系,随后运用包含交互项和虚拟变量的回归方程对理论关系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开放经济体框架下,价格型货币政策变动会引起国际资本流动,进而造成产出和通胀的变动。国际资本流动速度与资本账户开放度关联紧密,但与汇率制度关系不大。因此,我国推进资本项目自由化的进程应循序渐进,资本账户过快开放可能会影响价格型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造成经济体不必要的震荡波动。第5章研究“美国货币政策与我国货币政策的关联机制”。在开放经济体框架下引入国际货币政策冲击,运用SVAR模型研究美国常规货币政策和非常规货币政策对我国价格型货币政策独立性和有效性的影响。结果发现:美国常规货币政策会引起我国利率政策的联动变化,影响我国价格型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而美国非常规货币政策不仅会影响我国利率政策的独立性,还会影响我国的经济产出。一方面利率政策不能自由调整,另一方面经济波动加剧,两者叠加,将使我国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失效。因此,我国价格型货币政策应更加重视美国非常规货币政策冲击的溢出效应,努力提高政策响应的独立性,进而缓解政策冲击对我国实体经济带来的影响。从第3、4和5章的研究可以看出,价格型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错综复杂。这能够解释,第2章中,价格型货币政策的调控在不同规则间切换的特征。面对不同领域的经济问题,政策与经济变量间的关联机制和传导链条均有所不同,因此政策调控的偏好系数也会随之改变。第6章和第7章聚焦于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中,通胀目标的指标重构和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路径刻画。通过价格型货币政策目标体系的拓展,为我国经济转型期的政策调控提供助力。第6章提出用“福利损失视角下的核心通货膨胀指标”替代传统通胀目标,作为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的盯住目标。本章在包含八部门异质性特征的价格扭曲模型中引入价格粘性和劳动收入份额,用以刻画不同部门物价波动的福利损失,并据此估计各部门在核心通货膨胀指标中的权重。研究结果表明,“其他用品和服务”、“食品”以及“居住”部门存在较强的劳动扭曲,“交通和通信”以及“教育文化和娱乐类部门”存在较强的价格扭曲,在核心通货膨胀中的权重比例高于它们在CPI中的支出份额。核心通胀指标构建的意义在于,不以单一的物价稳定作为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的最终目标,而是以减少物价波动对居民生活实际影响为标准制定通胀调控目标。盯住这一指标,能使价格型货币政策的调控中涵盖各部门的物价扭曲信息,使政策调控能够真实的改善消费、投资、就业等领域的实际经济问题。第7章将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高创新效率作为我国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经济增长目标的重要实现路径。本章通过DSGE理论模型刻画“价格型货币政策→金融摩擦→全要素生产率→经济增长”这一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路径,并通过数值模拟与SVAR实证分析的结果对比,验证了金融摩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对经济增长目标的研究与通货膨胀不同,由于潜在产出不存在固定值,其与经济要素间的关联也会随时间而变化,经济增长不应该是结果指标,而应是过程指标。也就是说,从经济学意义上,经济增长目标不应仅关注稳定产出,也应关注经济增长速度。经济增长速度的提高依赖于创新效率的提升,而创新效率的高低又取决于金融摩擦。金融摩擦越大,企业R&D投资就越少,进而全要素生产率下降,经济增长放缓。因此,若想提高经济增速,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应聚焦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高创新效率。

龙小燕[2](2019)在《我国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研究》文中指出新时代、新常态和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宏观调控的理论与实践提出了新要求,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作为实现宏观调控目标最重要的两大经济政策,加强协调配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阐述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基本概念、梳理相关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上,对比了我国宏观调控和西方国家干预、供给学派等理论的区别与联系,提出应统筹兼顾处理好短期与长期、供给与需求、总量与结构、速度与质量四大关系,构建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基本框架。两大政策应加强协调配合,以实现宏观调控目标为核心导向,短期应着力熨平经济周期波动,适时适度发挥政府投资的需求管理优势,维护经济总量基本稳定;长期应着眼优化经济结构,通过供给管理激发市场活力,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实现经济持续优质增长;同时应加强两大政策工具之间的协调配合,提高政策合力。论文回顾了美国自大萧条后、日本和德国自二战后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发展历程,尤其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各国运用两大政策应对金融危机的相关措施;介绍了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两大政策协调配合的历史沿革;总结了各国运用两大政策维护经济总量基本稳定、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促进增长、利用国债助力实现两大政策目标的经验做法。论文运用不同的实证模型分析了两大政策在维护经济平稳增长、促进结构优化和加强政策工具协调配合的现状,探析了存在的问题和原因。首先,运用VAR模型分析实际GDP增速、赤字率与广义货币供给量M2的关系。研究证明,货币供给变化通常与GDP增速变化方向正相关;财政赤字率变化通常与GDP增速变化方向负相关。赤字财政政策短期可能会诱导货币供给增加,但长期会因挤出效应有损于经济增长;货币供给对赤字影响较小,但在增加产出的同时可能会造成通货膨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类型的组合形式取决于具体的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目标的综合权衡。分析认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两大政策效力都有期限约束;政府投资波动对经济增长影响较大;宏观政策执行需把握好力度,尤其是应充分考虑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在政策传导中发挥的巨大作用。第二,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就两大政策对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分别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两大政策各自对各地区各次产业结构的影响力均不一样,在各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中难以发挥合力。分析认为,单靠任一政策调整结构的作用有限,两大政策缺乏全面系统的协调配合机制,缺乏两大政策实施的配合端口,且各地情况和执行方式差异较大,效果不一。第三,从央行资产负债表角度分析,认为利用国债丰富外汇投资未能解决外汇波动带来的基础货币供给调节难题。运用VECM模型就国库现金对货币供应量流通中的现金(M0)、狭义货币供应量(M1)和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影响分别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国库现金对货币供应量的冲击总体有限:国库现金对M0变动影响的最大贡献率为35%,对M1变动的最大贡献率为10%,对M2变动的最大贡献率仅为6%。分析认为,我国央行持有国债占央行总资产的比重低、流动性弱,国债市场尚不完善,国债期限结构与发行管理难以满足央行公开市场操作需求等因素制约了国债各项功能的发挥。同时,国库现金预测的科学性、中央国库资金转化为商业银行定期存款的管理有待提高。在经济进入新常态、着力从供给侧推进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结合我国面临的国内外新形势,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宏观调控总体战略基调、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基本机制及相关政策建议。两大政策短期应注重维护经济总量基本稳定,发挥需求管理的优势,应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适当发挥政府投融资的优势,从需求侧维护总量基本稳定;利用国债优势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长期应注重促进结构调整实现经济优质增长,发挥供给管理的优势,支持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增长动能转换,加大端口扶持力度推动相关市场经济主体改革和发展。在积极稳妥扩展赤字和债务规模、优化国债管理的同时,应利用国债打破外汇占款与人民币发行的直接联系,增加利用国债、国库现金调控货币供应量的主动权,完善人民币发行机制,促进国债和人民币国际化。

周继燕[3](2016)在《新常态下中国通货紧缩风险成因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纵观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长河,经济增长大多伴随着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发生的次数屈指可数。因此,多数学者和政策制定者都对通货膨胀给予更大关注,研究通货紧缩者甚少。然而,相对于通货膨胀,通货紧缩通常更加难以应付,因为通货紧缩一旦发生,带来的便是旷日持久的灾难。无论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大萧条,还是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泡沫破灭后经济陷入长期低迷,如今又一次处于通货紧缩的泥沼之中,抑或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建国以来发生的首轮通货紧缩,无不对经济产生严重冲击,至今令人心有余悸。继成功预言了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保罗·克鲁格曼(Paul R.Krugman)在获得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前夕再次预言,于《萧条经济学的回归和2008年经济危机》一书中提到:"21世纪将发生严重的经济衰退,这是不可避免的,世界或将遭遇’失去的十年’,萧条经济学将重返历史舞台。"这究竟危言耸听还是会一语成谶?不得不令人反思,通货紧缩是否再度来袭?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通货紧缩呼声再次高起,为防止经济衰退,我国出台了四万亿投资计划,试图力挽狂澜,助推了新一轮经济的高速增长。随后,伴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阶段,宏观经济运行指标持续走弱,CPI增速在2012年7月低于2%的水平,并于2014年8月开始正式跌入" 1"时代,PPI自2012年3月份开始呈现负增长,且降幅不断扩大,截至2015年末,PPI已连续46个月负增长,同时,GDP跌破7%的目标,实现6.9%的增长速度。由此,再度引发关于当前中国是否面临通货紧缩风险的争论。然而,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背景下的通货紧缩不同,此轮通货紧缩风险是在中国经济迈入新常态时期发生的。新常态的主要特点是增速换挡、结构调整和动力转换。中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是经济增长方式和人口结构转变的必然结果。根据人均GDP这一指标衡量,中国已在2010年跻身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按照世界银行的分类标准(以人均GDP为衡量指标),中国已进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的行列。此外,在2001年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后,中国适龄劳动人口(15-64岁)比重在2010年达到峰值后开始下降,总抚养比也于2010年开始上升。长期以来,人口红利支撑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而人口结构的根本性转变意味着传统增长动力逐渐式微,从而导致潜在增长率下降,实际经济增速放缓。如果说经济增长减速是新常态的一个重要表现,通货紧缩风险则是新常态下结构性矛盾的产物。本文认为当前通货紧缩风险的形成原因主要来自供给侧的结构冲击,如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过度负债导致的债务-通货紧缩以及人口结构的变化。基于以上背景,本文选择新常态下中国通货紧缩风险的成因及对策作为研究对象,在理论分析和文献述评的基础上,首先对通货紧缩的甄别机制进行了阐述,并通过分析当前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和物价水平变动趋势,对中国是否发生通货紧缩进行初步判定。其次,从通货紧缩风险形成的直接原因出发,分别从结构性因素、资源环境因素、货币因素和外部冲击因素角度,对通货紧缩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定性研究,并进一步通过实证分析检验各因素对通货紧缩风险的影响程度。再次,在对国内外通货紧缩治理政策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探寻值得借鉴的经验和启示。最后,从供给侧结构改革和总需求管理政策及其他配套改革措施三个维度,提出应对通货紧缩风险的政策建议。本文分为七个部分,主要结构及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本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罗列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指出可能存在的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第二部分为通货紧缩的理论探源和文献述评。对马克思的通货紧缩思想、供需失衡论、货币供给收缩论、费雪的债务-通货紧缩论等理论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对现有的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和述评,主要从通货紧缩本质和成因两个方面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在借鉴现有文献的基础上,提出本文将要深入探讨的研究方向和主要内容。第三部分为通货紧缩的甄别机制和初步诊断。从理论上对通货紧缩的界定范畴、判断标准、衡量指标进行分析,详细阐述由物价水平下降、货币供给不足和经济持续衰退三者分别或共同决定的单要素论、双要素论和三要素论。在此基础上,具体剖析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现状,着重分析物价水平、货币供给和经济增长三个经济层面的趋势和特点,厘清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并对当前中国通货紧缩形势做出初步判定。第四部分为通货紧缩风险的成因及实证分析。从结构性因素、资源环境因素、货币因素和外部冲击因素四个角度对通货紧缩风险的成因进行定性分析。在传统的菲利普斯曲线的基础上,引入结构性因素及其他控制变量,得到扩展的菲利普斯曲线模型,分析各因素对通货膨胀率的影响程度,并进一步建立三机制门槛回归模型,以通货膨胀率作为门槛变量,将样本期间通货膨胀率的波动分为通货紧缩、低通货膨胀和高通货膨胀三个阶段,从而得到各因素对通货紧缩风险的影响程度。第五部分为国内外通货紧缩治理政策与经验借鉴。回顾中国历史上发生的通货紧缩的时代背景、形成原因及经济影响,对比分析美国、日本通货紧缩的特点及治理经验,并探索其对中国的启示。第六部分为应对通货紧缩风险的政策建议。在总结实证分析结论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引发中国通货紧缩风险的根本原因,尤其是人口结构变化、产能过剩、过度负债等结构性因素的冲击,提出实施结构化改革和总需求管理政策以及多种政策的科学合理搭配策略,以有效应对中国的通货紧缩风险。第七部分为结论与展望。给出本文的主要结论,并提出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李楠[4](2011)在《我国通货膨胀过程的形成机理分析与传导机制检验》文中指出通货膨胀,长期以来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没有任何一个主题能够像通货膨胀一样被反复研究讨论。通货膨胀,表现为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水平持续普遍的上涨,一般以年增长比率来度量。当通货膨胀上升时,消费者手中所持有的货币的购买力就会下降。马克思从货币的发行量的角度对于通货膨胀做出解释,认为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的贬值现象,是由于货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而导致的;从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米尔顿·弗里德曼教授对于通货膨胀的解释来看,通货膨胀永远、而且在任何地方都只是一种货币现象。弗里德曼在《自由选择》中说,通货膨胀是一种疾病,是一种危险的,有时是致命的疾病,如果不及时医治,它可毁掉一个社会。我国近年来把抑制通货膨胀摆在宏观调控工作的第一位。可见通货膨胀对宏观经济健康运行有着及其重要的影响。在理论界,通货膨胀复杂多变的经济现象和表现出来的价格变化的不确定性,吸引着众多学者的关注,在对其内在原因和变化特征等方面产生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对于政策制定者来说,结合这些研究成果来制定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将会很大程度上提高通货膨胀的治理效果,有助于经济健康、稳定的运行。随着经济学的发展,不断出现新的对通货膨胀进行检验的计量方法,得到了更多的可以作为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参考依据的成果。本文在如下几个方面对于我国通货膨胀的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并且对于通货膨胀的传导机制进行了检验。第一章,介绍了通货膨胀的定义、衡量指标、计算方法,并且辨析了通货膨胀的不同类型。之后对国内外通货膨胀理论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文献综述,主要从通货膨胀的结构变异性、通货膨胀的区制划分、通货膨胀原因的形成、外部冲击对通货膨胀的影响、资产收益率与通货膨胀的关联性这几个方面入手进行文献综述。而后,介绍了本文的主要特点和创新点。第二章,介绍了当今通货膨胀理论的派系,并且对适用于发展中国家的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关系的理论观点进行了介绍分析,有“通货膨胀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这一观点从凯恩斯主义的观点出发进行介绍;有“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不利的影响”;还有从发展经济学的观点出发来论证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后举出几个国际上的案例来分析通货膨胀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第三章,使用1983年到2010年间我国通货膨胀率的数据,对于我国通货膨胀率的路径进行了变异性检验,并使用Markov区制转移模型进行了区制划分与检验。1988年1月为0.0533,在5%的显着性水平下,原假设被接受,但是在10%的显着性水平下,我们可以认为AR模型发生了结构突变;而对于1994年1月这一时点,为0.0404,落在了拒绝域,说明这一时点上我国的通货膨胀率过程发生结构性转变。检验出的两个结构突变点,即1988年开始施行的“包干”体制而引发需求型通货膨胀,以及1994年物价改革及汇率改革等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导致的通货膨胀现象。除了上述与通胀相联系的结构转变点,Chow检验还检测出了与通货紧缩相关的结构转变时点。1997年1月对应着我国自1996年软着陆后的通货膨胀率下降时点。之所以能够检测出这一转变点,从数据的结构来看主要表现为通货膨胀序列在此之前出现了较高值而回落到较低水平所出现的模型结构变化。另一个转变点为1999年1月,相伴概率为0.0145,落在了拒绝域内,这一时点与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相关。自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中国进入了由于内需不足导致的历经4年的通货紧缩期。综上所述,Chow检验对于我国通货膨胀率转变时点的识别与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现实相关,可以认为是正确的。使用CUSUM检验和CUSUM平方检验的结果与CHOW检验结果基本相同。而后使用了滞后1阶的Markov区制转移模型对我国通货膨胀率的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区制进行了平滑概率的计算。结果表明在通货膨胀的高区制期,有明显的拉长趋势,可以作为我国货币政策制定的参考。结合当期的宏观货币政策进行分析通货膨胀率过程对其响应效果表明,不稳定的货币政策是造成通货膨胀率区制迁移变换的主要原因。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能够导致或影响通货膨胀的区制之间的转移,因此在政策方面,有效的运用政策工具,实行扩张或从紧的货币政策,可以有效的达到影响通货膨胀率路径的效果,从而促使我国经济可以达到平稳正常的运行水平。由此可知,通过这种拟合检验方式可以对各阶段经济政策的效果做出比较,从而总结出治理各通货膨胀区制行之有效的货币政策。目前我国通货膨胀率处于高通胀区制,问题不仅仅存在于我国,所有在经济危机后经济继续增长的区域都出现了通货膨胀迹象。根据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巴西的物价上涨幅度为6%,俄罗斯接近10%。同样的,在中国以外的亚洲绝大部分地区:印度尼西亚为7%,印度为9.5%,新加坡为5.5%,香港为3.6%。而我国央行于2010年就敲响了谨防通货膨胀的警钟,先见之明令全世界惊叹。我国政府应及时采取适当从紧的货币政策来抑制通货膨胀,辅以调控并区别对待信贷规模这样的货币政策以促进我国经济稳定、健康的发展。第四章,对于我国通货膨胀的实际成因和名义成因进行分析检验,名义原因是货币供给量的增加,使用1983年1月到2010年12月的数据对我国货币供给率与通货膨胀率进行协整检验,结果发现货币供给增长率和通货膨胀之间短期内不存在显着的协整关系。但消费需求增长率对通货膨胀率具有显着的Granger影响,这说明我国价格水平变化具有名义需求和实际需求的双重驱动迹象。因此,抑制通货膨胀时,控制名义因素效果比较明显,而治理通货紧缩时,实际因素的扩张作用则更为显着。金融危机复苏以后的中国经济和通货膨胀都出现了新一轮上升的趋势,很多学者认为该轮通货膨胀是“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而经历金融危机时期的宽松货币政策和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我国经济中的价格水平、利率水平和汇率等名义经济变量的波动程度有了大幅度增加,大大地增加了货币政策的作用,这种具有活力的名义经济使得我国经济顺利走出金融危机时期的阴影,但是持续的宽松货币政策使得经济复苏后的名义经济异常活跃,这从2010年M1和M2的增长率接近40%可以显着看出。再加上人们对经济复苏后的通货膨胀预期,以及实际生活中感知的物价上涨都相对比较明显,因此通货膨胀的名义成因正在逐渐增强。第五章,从外部因素检验我国外汇储备对通货膨胀的影响。从卢卡斯总供给模型等微观经济基础出发,推导出外汇储备增长率对通货膨胀的时变影响关系方程。通过具体实证检验发现,我国外汇储备对通货膨胀有显着的影响。在当前我国外汇储备每增加1个基点,通货膨胀将提高0.1个基点的影响,通货膨胀中50%是由外汇储备增加所带来的。对时变参数检验发现,随着我国汇率改革的深入和外汇管理水平的提高,我国外汇储备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有着先升后降的趋势。在当前日益严重的通货膨胀下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控制通货膨胀。第一,我们应该积极扩大内需市场,内需的扩大从直接上看可能会抬高物价,影响通货膨胀,但根据本文的研究我们发现对通货膨胀的最大影响因素是外汇储备的增加,而不是需求型通货膨胀。内需的扩大有利于产能调整,使得一部分出口贸易转为国内供给。第二,严格控制影响物价上涨的主要商品价格的上涨,特别是粮油电等关系国计民生的商品价格。第三,积极拓展以人民币方式进行对外贸易结算,减少由于对外出口贸易而增加的外汇储备。第四,积极的调整汇率变动机制。我国汇率应该更具有一定的弹性,即增加一定的不确定性和投资风险,在降低汇率的同时也避免热钱的过度涌入。我国政府应该对现行的汇率和外汇储备的制度进行管理,进一步改革现行的汇率制度。2005年7月21日起实行的汇率改革,市场供求关系决定了了汇率的波动,结合管制下的浮动汇率制度,使得我国经济能够健康平稳的发展。另外可以仿效有些国家实行汇率目标区制度,围绕“中心汇率”设立一个汇率目标区,这样有利于约束汇率波动的范围,使得汇率变动维持在平稳的水平,并且有效打击了以汇率为目标进行牟利的国际热钱。第六章,从市场因素利用小波多尺度方法对股票的名义收益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进行检验。将名义收益率序列和通货膨胀率序列分解为以尺度为基础的序列。实证结论显示,在中间(4个月周期)和最长(64个月周期)的尺度范围内,股票收益率和通货膨胀率具有正相关关系。这表明在长期小波尺度内名义收益率支持风险资产的“费雪假说”,而在中间尺度内股票收益率不能充当通货膨胀的套期保值工具。可知检验的结果支持了“费雪假说”。通过小波分析解决和解释了股票收益率和通货膨胀率的相关性问题。由以上的检验,物价水平的波动是可以影响实际经济的运行的,因此当通胀水平较高时,应及时采取措施抑制通胀,以免造成实际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最后,本文从政策因素分析我国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并进行实证分析。利用SVAR模型以及时变参数模型检验我国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的影响,结果发现积极的货币政策导致的信贷扩张和利率上调都不能显着的增加通货膨胀的压力。因此可以采用较为稳健的货币政策来抑制通货膨胀,并保证经济增长。

关大宇[5](2010)在《基于货币政策传导的金融条件指数构建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有关货币政策的决策对经济运行具有深远意义,其变化既能影响名义变量又会在短期内影响实际变量,即在短期内是非中性的。为综合考察金融市场价格的货币政策信息功能,度量货币政策条件的松紧状况,有的经济学家构造了包含金融市场价格的广义物价指数,他们指出如果金融市场价格如利率、汇率等反映当前和未来消费的货币现值,央行应将其价格膨胀纳入政策考虑范围内。还有一些学者主张使用影响经济发展的不同金融市场价格构造一个资产的价格指数,根据资产涵盖范围的不同可分为货币条件指数(Monetary Conditions Index, MCI)和金融条件指数(Financial Conditions Index, FCI)等目前,尽管在绝大多数国家中恶性通胀似乎也早已销声匿迹,但宏观经济波动并没有因此而减少。近二十年来,多数国家经济波动的原因往往是源于金融领域,特别是资产价格迅速膨胀然后急速崩溃,造成了宏观经济波动的关键性因素。同时,随着房地产价格飙升而带来的泡沫化趋势也深深威胁着经济的稳定运行,由于政策调控和价值规律的作用,房地产价格泡沫的累积和破裂最终也会成为宏观经济不稳定的因素之一,甚至引发金融与经济危机。所以在综合考虑货币政策的金融市场价格、数量的基础上,有必要把能体现非货币资产的变量加入到MCI中来,这样才能更充分的考虑货币政策对产出和通胀的影响,才能更准确的说明一国的经济金融货币政策形势。对于非货币性资产市场发展迅速的国家,就越应该考虑到其对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影响。因此,在MCI的基础上,Goodhart和Hofinann (2000)提出了金融条件指数,它是在MCI中加入了对货币政策的效果同样有影响的股票市场和房地产的市场价格得来的,并指出由此得到的FCI可以显示出MCI中未能反映的股市与房地产市场状况和对经济的影响,可以更系统、全面地解释未来通货膨胀的压力。本文正是对与FCI相关的问题结合我国货币政策实践进行实证研究,这主要有我国货币政策传导途径、FCI的构建和检验以及评价、货币政策实施中规则或相机抉择的使用等,各章主要内容如下:第1章介绍了本文选题背景,意义和理论研究方法。总结之前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指出本文的主要内容安排、创新以及不足之处。第2章对货币政策相关理论和传导机制进行概述。利用图形和数理模型对不同传导机制的作用方式进行说明。针对我国实际情况对影响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因素加以归类,这主要有定性和定量因素。并根据不同指标对国民经济主要目标变量的影响着重讨论了定量因素代理变量的选取,为后文构建中国的FCI遴选出合适的基础指标。第3章考察了宏观经济总量和通胀与之前提到的货币政策传导可量化因素间的系统性变化。在现代宏观经济冲击理论的基础上,利用VAR这一系统模型检验了货币政策的金融市场价格传导机制、金融市场数量传导机制和非货币性资产价格传导机制,尽管响应期数不尽相同,但结论发现利率、汇率、货币供给量和信贷规模以及房地产价格和股票价格确实可以显着影响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变化,肯定了这几个货币政策传导途径的存在。基于对各传导变量相互影响的认识,采用单方程非线性STR模型考察了货币政策传导对产出影响的非对称性,统计量说明非线性STR模型中,货币数量增长率、房地产价格增长率和其二阶滞后、股票价格增长率的一阶和四阶滞后较适合作为转换变量,控制非线性模型在不同状态间的转变,因变量对以上指标也呈现明显的非对称特征。非线性模型中市场利率不适宜作为转换变量,这与发达国家中普遍存在的货币政策执行中利率影响的非对称性并不一致,利率市场化程度相对较低干扰了的金融价格内在平衡机制;货币数量增加对产出的整体促进作用随着非线性部分的加强而逐渐减弱,而非线性部分中利率的影响则趋于消失;不论是线性或非线性部分,房地产价格对实际经济增长推动作用都要强于股价,并且平滑参数说明房地产市场对实际产出的非线性作用比股票市场更强,样本期内多以双线性模型叠加形式出现;BDS检验说明,同远期值相比,以房地产价格和股票价格增速的近期作为转换变量时可更好满足残差独立同分布要求,说明我国房地产和股票市场发展的不完善使得其波动较大,致使短期内波动就可改变宏观经济整体发展趋势。第4章介绍了以往FCI的发展进程,提出可在宏观经济学AD-AS框架下推导FCI的数理模型形式,总结之前学者提出的计算FCI各个方法的特点,为进一步衡量货币政策执行情况和度量整体金融经济形势,在加入非货币性资产价格因素和货币规模等变量后,分别使用总需求模型的缩减式、VAR模型、SVAR模型、主成份回归模型以及联立方程模型构建了中国的FCI,其中使用联立方程方法在国内尚属首次。通过图形比较,动态相关系数,非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等方法综合考察了各种方法的优劣及对我国情况的适用性,对指数进行了检验和评价,说明其与环比通胀可以较好地拟合,相关性和因果关系较强。FCI上升表明金融形势宽松,反之则是金融形势从紧,并且其时间变化与我国现实金融环境波动有显着联系,由不同方法得出的FCI中当利率和汇率权重较大时对通胀的反应时效性较好,其对金融形势的波动也比较敏感;而当房价和货币数量权重较大时,指数对货币政策微调导致的非趋势性改变则反映不够,但却可以很好地解释实际金融货币政策的趋势性变化。说明房地产市场确实对货币政策有很强的反馈作用。最后,利用不同的FCI对通胀做了样本内和样本外预测,使用VAR无条件预测改进了样本内预测的精度;引入“适应性预期”假设,在调整速度为1的理想情况下,把随机游动模型和VAR模型相结合,采用联立方程模型得到的FCI可以改善样本外预测精度。从实证上说明我国通货膨胀形成带有一定的适应性特征,对于金融条件的变化等新信息则主要作用于通胀的非趋势部分,居民和企业还是以过去的通胀信息为主要依据进行判断。第5章通过对货币政策的规则行事或相机抉择的阐述,进一步探讨了我国货币政策是如何实施的。在短期动态分析中指出以货币数量为目标的政策规则要比以利率为目标的规则更可能使宏观经济整体达到一个稳定状态。而且只要央行对经济的反应内生于规则中,那么规则与相机抉择是不矛盾的,规则行事只是相对稳定的相机抉择,作为货币政策的指导,特别时期偏离规则是允许的。当对McCallum规则和Taylor规则在我国的适用性做考察时,GMM估计中使用了上文得出的反映金融条件变化的FCI做工具变量,结论指出McCallum规则与我国货币政策实践并不是很吻合,而且基础货币对通胀还出现了顺经济周期的行为,会加剧宏观经济的波动。而Taylor规则的估计结果则证实该规则与我国利率实践吻合的相当好,央行反应函数也表现出较强的平滑性特征,名义利率目标对产出缺口的反应较慢,对通胀的反应则仍显不足,出现了实际利率顺经济周期变化的现象,不利于价格水平的稳定。根据短期动态分析的结论,此时财政政策的密切配合对缓解利率调控的不稳定性就至关重要。第6章总结了本文的主要结论,并对我国货币政策传递的疏导,提高FCI对货币政策的信息指示作用,选择货币政策实施方式以及金融市场协调发展提出政策性建议。

顾书桂[6](2010)在《地租推动型通货膨胀的通货紧缩效应研究》文中指出地租推进型通货膨胀是土地产品价格上涨推动的通货膨胀。土地产品价格上涨一方面源于土地产品生产成本的提高,另一方面源于地租的上升。由于地租也是土地产品价值的重要构成,因此地租推进型通货膨胀,是土地产品价值上升的表现,是土地产品价值实现的要求,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通货膨胀,而仅仅是价格上涨。同等数量的土地产品表现为越来越多的价值量,不仅意味着需要越来越多的货币实现这种价值量,更意味着社会收入的分配向土地所有者倾斜。为缓解社会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动对社会造成的阵痛,缓解工人实际工资的下降,缓解厂商的产出紧缩效应,有意识地允许甚至制造工资推进型通货膨胀、利润推进型通货膨胀以及其他形式的通货膨胀,就成为一种政治上的需要。同时,由于土地产品供求的短期刚性,土地产品市场还经常成为投机资本光顾的场所,所有这些都使得地租推进型通货膨胀呈现复合式发展的特征。有效应对地租推进型通货膨胀,宏观经济政策对内要实现经济周期与地租推进型通货膨胀周期的协调,对外要解决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政策冲突。治理地租推进型通货膨胀,不是要消灭通货膨胀或物价上涨,而是要将通货膨胀速度控制在社会公众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否则收获的只能是通货紧缩,而不会是通货膨胀抑制。在宽松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宽松货币政策的前提下,当代社会实行的通货膨胀目标制是兼顾各种需要、治理地租推进型通货膨胀比较可行的手段。

张青青[7](2005)在《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下货币政策效力对比分析》文中提出从现实的货币政策实践结果看,货币政策的预定政策目标与实际运行效果之间常常存在一定的偏差。这种偏差有时较小,则货币政策有效性较高;而有时又明显较大,使得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较低。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作为目前货币理论中的前沿课题,是货币政策理论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同时已成为制约我国当前货币政策有效实施的重大现实问题。因此,研究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又具有相当的现实意义。 本文在研究和借鉴国内外有关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收集了80年代的美国、90年代的日本以及1985-1994、1997-2003年的中国的大量经济数据,并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的实证研究,分析得出结论: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的治理效果强于对通货紧缩的治理效果;并以此为根据从货币中介目标、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开放经济环境以及国民收入分配等五个方面,论述这些因素对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阐释出现货币政策效应非对称性的原因。 本文采用协整理论、Granger因果检验及向量自回归(VAR)等国外经济计量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经济环境下的货币政策有效性模型,同时采用稳定性检验、残差回归及脉冲冲击向量等检验手段对我国不同时间序列样本阶段的货币政策有效性进行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我国不同阶段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政策建议。

侯超惠[8](2005)在《论中国的货币政策》文中提出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世界各国无不以之对本国经济实施宏观调节和控制。在我国,自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正式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算起,中央银行体制已经建立20年,也就是说我国具有真正意义上的货币政策的历史也只有短短20年。在这20年里,我国改革开放不断向纵深推进,经济运行体制、机制和方式在不断发生变化,中国人民银行已逐渐演变成了国民经济的重要宏观调控部门,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在促进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中日益显现出巨大作用。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看到,我国货币政策还相当“年轻”,理论界和实务界对货币政策的认识还相当肤浅,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和国际化的不断发展,货币政策制定和实施的环境也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从而给货币政策提出了诸多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如何全面、深入、系统地研究整个货币政策理论体系,加快建立完善适应经济发展的货币政策机制就成为摆在我国理论界和实务界面前的重要而又紧迫的课题。研究这一课题,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因此,本文的研究主题就是在全面借鉴国外货币政策理论的基础上,贯彻理论研究与实践分析、逻辑推理与历史演绎、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理论继承与观点创新相统一的研究原则和写作方法,重点结合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货币政策的实践,系统、深入地分析我国货币政策在主体、最终目标、中介目标、操作工具和传导机制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和要求,对我国货币政策理论体系进行层次梳理和系统重构,并对提高我国货币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和实施的有效性提出政策建议。 本文首先确定货币政策理论的研究框架,认为应该包括货币政策主体、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货币政策效应等内容。货币政策就是货币政策主体选择中介目标和政策工具、通过传导机制以实现最终目标的政策措施。在此基础上,以中国货币政策的历史、中国货币政策的主要问题、中国货币政策问题的成因分析、中国货币政策的调整为经,以货币政策主体、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货币政策效果为纬展开全篇。 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主体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效果取决于中央银行能否在较大程度上保持自身的独立性,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而不是受行政机关和利益集团的影响作出相应的判断并制定相应的货币政策,进而使社会经济保持良好的运行。在我国,因为有着根深蒂固的中央集权传统,政府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尤其对金融的控制十分严格,中国人民银行的行为规范受中央政府意志影响严重,中央银行独立性受到很大影响,其后果是造成我国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交替出现。为此本文在立法取向、明确定位和管理权限、社会环境营造等方面对如何增强中央银行独立性提出了自己的设木目 目标是主体确定后的选择,是主体目的性的体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就是中央银行所希望达到的目的,它是一国中央银行组织和调节货币流通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据以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依据。中国货币政策历史上一直没有规范明确的最终目标,这种状况一直到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的颁布才得以结束,但该法中“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这一最终目标的规定名义上是单一目标,实际上隐含双重目标,在实践中又是多重目标,使得这一规定在货币政策理论和现实经济生活中都遇到种种矛盾,本文在对这些矛盾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执行以“币值稳定”为单一最终目标,并从中外货币政策实践和货币理论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论证。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是为实现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而选定的便于调控、具有传导性的金融变量。本文在分析了中国货币政策历史上现金计划、贷款规模、货币供应量等中介目标的基础上认为,在中国,直接盯住通货膨胀最终目标的做法不符合我国国情,货币供应量当前可继续充当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但问题较多,利率应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但条件还不成熟,因此,应建立以利率为核心,包括现金、贷款规模和货币供应量等在内的过渡性货币政策监测目标体系,同时强化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力度,为利率充分发挥中介目标作用创造条件。 货币政策工具是为调控中介目标,进而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所采取的政策手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逐渐由计划型的直接调控工具转变为市场型的间接调控工具,但是由于经济环境变化、金融创新以及相关政策变化等外在因素的影响,除公开市场业务得以发展外,其他货币政策工具在自身制度及实践效果上均存在不足,由此,本文在制度改革、具体操作等方面提出了优化货币政策各主要工具的改革建议。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中央银行在选定货币政策目标之后,通过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以期引起中介指标的变动,进而实现既定目标的全过程。本文从外部环境和内部制度两个方面分析了制约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主要因素,针对这些问题,在金融结构、国有商业银

于辉[9](2005)在《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作为研究对象。在前人的研究成果和对国内外货币政策实践把握的基础上,立足于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现实,运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等研究方法,对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从理论到实践、从抽象到具体做了系统分析。论文力图通过对中国货币政策实施进行规范的经济学分析,从经济学的角度建立起一个关于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理论框架。为此,论文首先从货币政策有效性一般理论的评述入手,在此基础上,依托于我国货币政策实施的经济金融环境,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中介目标、货币政策工具、传导机制等方面系统地对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进行了研究。论文还着重从量的角度对我国现行货币政策效能进行了实证考察。并在对西方国家货币政策目标、工具、传导机制模式比较、评价与借鉴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货币政策的目标模式、传导机制模式等建议,并进一步给出了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路径和对策。

艾慧[10](2005)在《中国当代通货膨胀理论研究(1979-1996)》文中研究说明作为中国经济思想史的组成部分,本论文力求客观真实地刻画中国当代通货膨胀(Inflation,以下简称通胀)理论的演变过程,这是第一要务。笔者将中国当代通胀理论划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中国学者对西方通胀理论的评价;二是受到西方通胀理论的启发或者是借鉴西方通胀理论的有关概念和方法,研究中国的通胀现象,使之在中国特殊的国情下更具有说服力,即西方通胀理论的本土化过程;三是基本属于独创的中国通胀理论。但笔者的思路并不局限于此,还要探讨西方通胀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如何。换言之,西方通胀理论为何会经历本土化过程?中国通胀理论与西方通胀理论的异同点以及隐藏在差别背后的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这也是论文试图解答的问题。答案将决定我们对待西方通胀理论的态度和对中国通胀理论未来发展趋势预察。 “导论”部分对中国和西方的通胀理论作了初步的梳理工作,并得出结论:世界范围内,20世纪30年代是纸币流通制度下通胀理论的开端,从而将论文的写作范围划定为20世纪30年代到1996年这段历史时期。重点是1979-1996年当代的通胀理论,故论文题目特别给予突出。同时,对现有的中国通胀思想史着作给予评价并提出尚待解决的四个方法论问题。值得一提的是,尽管从1997年起仍有关于通胀的零星思想,但通货紧缩逐渐成为学术界研究的重点。直到2003年,当出现局部过热,经济处于通胀的阴霾之中时,通胀又成为学术界争论的话题。1997年之后的通胀思想将在“结束语”中加以介绍。第二章对四个方法论问题——作出阐释,奠定整部论文的基调和立论基础。通过界定通胀的内涵,提出划分通胀理论的标准以及寻求新的研究方法,确立论文主体部分的行文规范。 第三章以20世纪30-40年代学者的争论作为纸币流通制度条件下中国通胀理论之开端,当时学术界已经意识到实施纸币流通制度的最大障碍是通胀(狭义),因而他们对于纸币制度实施条件的探讨也多数是从防止通胀的角度出发的。通胀理论的活跃不仅是因为货币制度发生转变,同时也得益于西方经济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传入之初,学术界以评论为主,还不可能很快地应用于中国通胀现象的分析,因而传统的通胀思想仍占主导地位。 开始于1978年的经济制度变迁对通胀理论的发展起着不可小视的推动作用,第四章开门见山地展开一幅1979-1983年经济体制改革的画卷。也正是在这样的制度背景下,中国学者面临着传统和突破、守旧和创新之间进行选择。具体到通胀理论上表现于通胀存在性和衡量指标的争论,通胀概念的多样化,通胀成因研究思路的分歧以及对待西方通胀理论的态度等方面。这一时期中国学者对西方通胀理论以介绍和引进为主,在评论时仍然习惯性地采用传统的批判式研究方式,倾向于以马克思的货币理论为依据,而不是从理论的前提假定及所处的经济环境出发进行客观的理解和评论。尚未借鉴西方的通胀理论解释中国的问题,如果说借鉴,也仅限于某些名词。这一时期通胀理论具有明显的承前启后的性质。 第五章在整部论文中所占篇幅最长,不仅仅因为时间跨度大(1984-1992),单就通胀理论本身来讲也发展成为一个十分庞大的体系,中国转轨时期通胀理论

二、放松银根就能反通货紧缩吗?——由货币供给的完整性理论模型谈中国目前货币供给的决定因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放松银根就能反通货紧缩吗?——由货币供给的完整性理论模型谈中国目前货币供给的决定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价格型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分析与目标体系拓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转型
        1.1.2 国内外冲击下的价格型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1.1.3 价格型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测度
    1.2 价格型货币政策研究的理论基础
        1.2.1 货币超发的理论争鸣
        1.2.2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转型
        1.2.3 价格型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分析
        1.2.4 价格型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研究
    1.3 论文结构与主要内容
        1.3.1 论文结构
        1.3.2 论文内容
    1.4 论文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
        1.4.1 论文研究方法
        1.4.2 论文主要创新
第2章 价格型货币政策的分段调控
    2.1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2.1.1 价格型货币政策的调控目标梳理
        2.1.2 价格型货币政策的规则特征分析
    2.2 价格型货币政策目标体系与调控规则的理论推演
        2.2.1 约束条件
        2.2.2 福利损失函数
        2.2.3 最优货币政策反应方程
    2.3 价格型货币政策的区制转移特征研究
        2.3.1 价格型货币政策简化方程
        2.3.2 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方法介绍
        2.3.3 区制转移的实证结果分析
        2.3.4 稳健性检验
    2.4 价格型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特征分析
        2.4.1 非稳定区制下的非对称特征分析
        2.4.2 稳定区制下的非对称特征分析
    2.5 价格型货币政策规则的福利损失对比
        2.5.1 稳定与非稳定区制的福利损失对比
        2.5.2 严格利率规则反应方程估计
        2.5.3 分段与严格利率规则的福利损失对比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房地产价格波动与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
    3.1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3.1.1 传导机制的理论文献梳理
        3.1.2 传导机制的实证文献概述
    3.2 房地产价格与价格型货币政策关联机制的理论模型构建
    3.3 DSGE模型的参数校准及数值模拟
        3.3.1 参数校准
        3.3.2 开启与关闭抵押品渠道的数值模拟
    3.4 房地产价格与实体经济关联机制的时变特征分析
        3.4.1 房地产价格与产出间的动态关联机制检验
        3.4.2 房地产价格与通胀间的动态关联机制检验
        3.4.3 房地产价格传导渠道的断点检验
    3.5 房地产价格影响利率调控效果的渠道分析
        3.5.1 房地产价格对利率调控效果影响的脉冲分析
        3.5.2 稳健性检验
    3.6 房地产价格、实体经济与价格型货币政策间的关联机制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资本账户开放度、汇率制度与价格型货币政策有效性
    4.1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4.2 二元悖论理论模型构建
    4.3 资本账户开放度指标构建
    4.4 二元悖论模型的实证检验
        4.4.1 回归方程说明
        4.4.2 包含交互项的参数估计
        4.4.3 引入“全球避险情绪”的参数估计
    4.5 稳健性检验
        4.5.1 针对“产出内生性”的稳健性检验
        4.5.2 针对“资本帐户开放度测算方式”的稳健性检验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美国货币政策与我国价格型货币政策的关联机制研究
    5.1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5.1.1 国际资本流动渠道研究
        5.1.2 汇率渠道研究
    5.2 蒙代尔—弗莱明理论分析框架
    5.3 SVAR模型构建与计量处理
        5.3.1 SVAR模型的构建
        5.3.2 单位根检验与滞后期选取
    5.4 美国货币政策冲击对我国价格型货币政策的影响
        5.4.1 美国货币政策冲击对我国价格型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
        5.4.2 美国货币政策冲击对我国价格型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福利损失视角下的核心通胀目标构建
    6.1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6.2 八部门异质性价格扭曲理论模型的构建
        6.2.1 个体的生产与消费
        6.2.2 消费和价格指数
        6.2.3 模型的一阶方程与对数线性化
        6.2.4 社会总福利损失函数构建
    6.3 异质性价格粘性与劳动收入份额的测算
        6.3.1 价格粘性测算
        6.3.2 劳动的收入份额测算
    6.4 不同异质性特征下核心通货膨胀指标的估计
        6.4.1 参数校准
        6.4.2 多种异质性模型的实证结果分析与对比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创新效率的经济增长目标调控机制
    7.1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7.1.1 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机制研究
        7.1.2 金融摩擦与技术创新的关联机制研究
        7.1.3 金融摩擦与价格型货币政策间的关联机制研究
    7.2 经济增长目标调控的理论模型构建
    7.3 DSGE模型的数值模拟和SVAR模型的实证结果对比
        7.3.1 DSGE模型的参数校准
        7.3.2 DSGE模型的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7.3.3 SVAR模型的实证结果分析
    7.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2)我国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
        1.2.1 维护经济稳定,为“五位一体”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
        1.2.2 发挥合力共同优化结构调整,促进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
        1.2.3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共同实现宏观调控总目标
    1.3 基本概念与研究范畴
        1.3.1 宏观调控的基本概念
        1.3.2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基本概念与研究范畴
        1.3.3 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必要性
    1.4 研究方法
        1.4.1 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
        1.4.2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1.4.3 历史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相结合
    1.5 研究框架
    1.6 创新与不足
        1.6.1 论文创新点
        1.6.2 论文难点与不足
2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2.1 文献综述
        2.1.1 国外相关研究
        2.1.2 国内相关研究
    2.2 宏观调控的理论基础
        2.2.1 马克思关于宏观调控的理论
        2.2.2 经济周期理论
        2.2.3 经济增长理论
        2.2.4 凯恩斯主义流派
        2.2.5 其他理论
    2.3 财政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主要理论模型
        2.3.1 IS-LM曲线——封闭经济下财政与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2.3.2 米德冲突——单一政策无法兼顾内外均衡
        2.3.3 丁伯根法则——不同经济目标需要不同的政策工具
        2.3.4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开放经济下财政货币政策效果不同
    2.4 国内外理论与文献的启示与不足
        2.4.1 我国宏观调控与西方国家干预等理论的联系与区别
        2.4.2 国内外理论与文献的不足
    2.5 构建宏观调控中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基本框架
        2.5.1 短期注重维护经济总量基本稳定,侧重需求管理
        2.5.2 长期注重优化结构提高经济质量,侧重供给管理
        2.5.3 加强两大政策工具协调配合,提高政策合力和效率
3 世界主要国家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经验与启示
    3.1 美国各阶段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情况
        3.1.1 “罗斯福新政”中财政与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
        3.1.2 二战期间财政与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
        3.1.3 二战后至70年代财政与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
        3.1.4 20世纪80年代财政与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
        3.1.5 20世纪90年代财政与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
        3.1.6 21世纪国际金融危机前财政与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
    3.2 日本各阶段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情况
        3.2.1 财政政策的演进
        3.2.2 货币政策的演进
        3.2.3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3.3 德国各阶段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情况
        3.3.1 二战后到60年代中期中性的财政政策和偏紧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
        3.3.2 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反周期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
        3.3.3 80年代初至2008年紧缩的财政政策与偏紧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
    3.4 2008年金融危机后主要国家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概况
        3.4.1 美国应对金融危机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3.4.2 日本应对金融危机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3.4.3 德国应对金融危机中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3.5 国际经验的启示
        3.5.1 两大政策共同维护经济基本稳定
        3.5.2 两大政策配合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3.5.3 充分利用国债功能助力两大政策实现各自目标
4 我国宏观调控中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历史沿革
    4.1 从双松到双紧的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1993年—1997年)
        4.1.1 从双松转向双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4.1.2 两大政策共同抑制固定资产投资过热
        4.1.3 央行试行以国债为公开市场操作对象
    4.2 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1998年—2004年)
        4.2.1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4.2.2 共同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维护经济总体稳定
        4.2.3 利用特别国债注资国有商业银行应对亚洲金融危机
        4.2.4 国债期限结构受限央票成为公开市场业务主力
    4.3 双稳健的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2005年—2008年)
        4.3.1 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4.3.2 两大政策引导经济结构调整
        4.3.3 财政部发行特别国债购买外汇储备进行投资
    4.4 积极财政政策与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协调配合(2008年—2011年)
        4.4.1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4.4.2 共同支持4万亿投资应对经济下滑
        4.4.3 共同支持结构调整促进出口、投资和消费
        4.4.4 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业务逐步增加
    4.5 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2011年—今)
        4.5.1 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
        4.5.2 两大政策定向扶持相关领域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4.5.3 两大政策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4.5.4 两大政策加大国债、国库现金工具协调配合力度
5 两大政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与原因探析
    5.1 实际GDP增速、赤字率及货币供给M2增速关系的实证研究
        5.1.1 样本数据及计量方法
        5.1.2 基本检验
        5.1.3 VAP模型建立及检验
        5.1.4 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
        5.1.5 实证分析结论
    5.2 原因探析
        5.2.1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相互影响
        5.2.2 政府投资波动对经济增长影响较大
        5.2.3 货币政策目标与执行传导力度需合理把握
6 两大政策促进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与原因解析
    6.1 样本数据及计量方法
        6.1.1 样本数据选取及说明
        6.1.2 计量方法
    6.2 两大政策促进我国各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6.2.1 两大政策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6.2.2 两大政策促进东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6.2.3 两大政策促进中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6.2.4 两大政策促进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6.2.5 实证分析结论
    6.3 原因解析
        6.3.1 单靠任一政策作用有限,难以发挥合力促进结构调整
        6.3.2 两大政策缺乏协调配合的机制和端口支撑
        6.3.3 各地差异较大,执行财政、货币政策的方式和效果不一
7 两大政策工具在协调配合中的实证分析及原因分析
    7.1 国债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分析
        7.1.1 外汇占款大幅波动使货币供给较为被动
        7.1.2 外汇占款过多影响金融机构资金效率和货币政策有效贯彻
        7.1.3 利用特别国债创新外汇管理仍未解决货币供给难题
        7.1.4 利用“央票”等货币政策工具对冲“外汇”效率低于国债
    7.2 国库现金对货币供给量的VECM模型实证分析
        7.2.1 变量选择及单位根检验
        7.2.2 国库现金影响流通中的现金(M0)的实证分析
        7.2.3 国库现金影响狭义货币供给量(M1)的实证分析
        7.2.4 国库现金影响广义货币供给量(M2)的实证分析
        7.2.5 实证分析结论
    7.3 原因分析
        7.3.1 央行持有国债规模和比例过低
        7.3.2 国债规模的安全区间难以确定,国债管理有待提高
        7.3.3 国债市场尚不完善
        7.3.4 缴税周期性特征使国库现金对货币供应量产生影响
        7.3.5 国库现金预测的科学性有待提高
        7.3.6 中央国库现金进行商业银行定期存款管理有待进一步提高
        7.3.7 两大政策缺乏协调配合机制
8 完善宏观调控中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建议
    8.1 宏观经济面临的国际国内新形势
        8.1.1 国际经济新形势
        8.1.2 国内经济新形势
    8.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宏观调控的总体战略基调
    8.3 构建宏观调控中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基本机制
    8.4 短期维护经济基本稳定,发挥需求管理优势
        8.4.1 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
        8.4.2 发挥政府投融资优势,从需求侧维护总量基本稳定
        8.4.3 利用国债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
    8.5 长期促进结构调整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侧重供给管理
        8.5.1 两大政策协调配合以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增长动能转换
        8.5.2 推动相关市场经济主体改革和发展
    8.6 加大两大政策工具协调配合力度,提高政策效率
        8.6.1 积极稳妥扩展赤字和债务规模,进一步优化政府债务管理
        8.6.2 善于利用国债、国库现金增加货币供应量调控的主动权
    8.7 进一步完善其他制度供给
参考文献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3)新常态下中国通货紧缩风险成因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内容安排
        1.2.2 研究方法
    1.3 创新与不足
        1.3.1 可能的创新之处
        1.3.2 研究的不足之处
2 通货紧缩的理论探源和文献述评
    2.1 理论基础
        2.1.1 马克思的通货紧缩思想
        2.1.2 供需失衡论
        2.1.3 货币供给收缩论
        2.1.4 债务-通货紧缩理论
    2.2 文献述评
        2.2.1 关于通货紧缩本质的争论
        2.2.2 关于通货紧缩成因的研究综述
3 通货紧缩的甄别机制与初步诊断
    3.1 通货紧缩的甄别机制
        3.1.1 通货紧缩与通货紧缩风险
        3.1.2 通货紧缩的判断标准
        3.1.3 通货紧缩的衡量指标
        3.1.4 通货紧缩的分类
        3.1.5 通货紧缩的经济效应
    3.2 把脉中国通货紧缩风险现状
        3.2.1 物价水平呈下跌态势
        3.2.2 宏观经济下行趋势明显
        3.2.3 货币供应量高位增长
    3.3 中国通货紧缩初步诊断
        3.3.1 当前是否发生通货紧缩的争论
        3.3.2 通货紧缩风险的初步判定
4 通货紧缩风险的成因及实证分析
    4.1 通货紧缩风险的形成原因
        4.1.1 通货紧缩风险的直接原因
        4.1.2 通货紧缩风险的结构性因素
        4.1.3 通货紧缩风险的资源环境因素
        4.1.4 通货紧缩风险的货币因素
        4.1.5 通货紧缩风险的外部冲击因素
    4.2 通货紧缩风险成因的实证分析
        4.2.1 模型设定
        4.2.2 变量选取及数据处理
        4.2.3 实证检验
        4.2.4 实证结果分析
5 国内外通货紧缩治理政策与经验借鉴
    5.1 美国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期的通货紧缩
        5.1.1 大萧条的经过
        5.1.2 通货紧缩治理政策及效果评价
    5.2 日本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通货紧缩
        5.2.1 日本通货紧缩的背景
        5.2.2 通货紧缩治理政策及效果评价
    5.3 中国20世纪90年代末的通货紧缩
        5.3.1 通货紧缩的状况描述
        5.3.2 通货紧缩的原因分析
        5.3.3 通货紧缩治理政策及效果评价
    5.4 通货紧缩的经验借鉴与启示
        5.4.1 警惕资产价格泡沫引发金融危机
        5.4.2 总需求管理政策并非万能解药
        5.4.3 注重供给端的调整和结构性改革
6 应对通货紧缩风险的政策建议
    6.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6.1.1 化解产能过剩,促进产业优化重组
        6.1.2 调整融资结构,促进直接融资发展
        6.1.3 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6.1.4 发展绿色经济,从量变到质变
    6.2 总需求管理政策
        6.2.1 适度灵活的货币政策
        6.2.2 积极的财政政策
    6.3 其他配套改革措施
        6.3.1 行政体制改革
        6.3.2 要素价格改革
        6.3.3 财税体制改革
        6.3.4 金融体制改革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展望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后记

(4)我国通货膨胀过程的形成机理分析与传导机制检验(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
    1.1 通货膨胀的定义和分类
        1.1.1 通货膨胀的定义
        1.1.2 通货膨胀的测量
        1.1.3 通货膨胀的类型
        1.1.4 当前经济形势下我国通货膨胀类型的分析
    1.2 通货膨胀理论的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对于通货膨胀问题的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
        1.2.2 国内对于通货膨胀问题的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
    1.3 论文的主要结构与内容
    1.4 本文主要特点和创新
第2章 现代通货膨胀理论的研究现状与比较综合
    2.1 现代通货膨胀理论的派系综述
        2.1.1 货币数量论
        2.1.2 自然失业率理论
        2.1.3 狭义货币学派
        2.1.4 理性预期学派
        2.1.5 凯恩斯主义
        2.1.6 新凯恩斯经济学
        2.1.7 后凯恩斯经济学
        2.1.8 结构性通货膨胀理论
    2.2 发展中国家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作用关系的理论观点
        2.2.1 通货膨胀促进经济增长:凯恩斯主义的观点
        2.2.2 通货膨胀与经济发展:发展经济学的观点
        2.2.3 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
        2.2.4 国际上通货膨胀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案例分析
第3章 我国通货膨胀率时间路径的动态特征和变异性检验
    3.1 我国通货膨胀率的时间序列的统计特征
    3.2 我国通货膨胀率路径的结构性检验
        3.2.1 基本方法介绍
        3.2.2 已知结构转变点情况下的实证检验
        3.2.3 未知结构转变点情况下的实证检验
    3.3 我国通货膨胀路径的区制划分与检验
    3.4 基本结论与政策启示
第4章 我国通货膨胀的名义成因与实际成因分析
    4.1 通货膨胀的理论成因分析
        4.1.1 通货膨胀的名义成因
        4.1.2 通货膨胀的实际成因
    4.2 模型、理论与计量方法介绍
        4.2.1 协整理论
        4.2.2 误差修正模型
        4.2.3 格兰杰因果性检验
    4.3 我国通货膨胀名义成因和实际成因的实证检验
        4.3.1 数据选取与描述
        4.3.2 实证检验
    4.4 基本结论与政策启示
第5章 我国外汇储备对通货膨胀的传导机制研究
    5.1 外汇储备对通货膨胀影响的观点简述
    5.2 对外贸易与外汇储备以及通货膨胀的作用机制
    5.3 汇率与外汇储备以及通货膨胀的作用机制
    5.4 我国外汇储备对通货膨胀影响的计量分析与实证检验
        5.4.1 外汇储备对通货膨胀影响的模型分析
        5.4.2 实证检验
    5.5 基本结论与政策启示
第6章 我国股票收益率与通货膨胀率的相关性检验
    6.1 通货膨胀与股票收益率相关关系的理论分析
    6.2 我国股票收益率与通货膨胀率相关性的波动性分析
    6.3 我国股票收益率与通货膨胀率相关性的小波分析
        6.3.1 小波分析法简述
        6.3.2 实证检验
    6.4 基本结论与政策启示
第7章 我国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影响的路径研究
    7.1 状态空间模型和卡尔曼滤波基本原理简介
    7.2 通货膨胀率方程的构建
    7.3 我国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影响的实证检验
    7.4 基本结论与政策启示
结论
参考文献(中文)
参考文献(英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5)基于货币政策传导的金融条件指数构建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1.1 当前国际经济金融形势
        1.1.2 当前国内经济金融形势
    1.2 选题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的研究进展
        1.4.2 国外实证研究现状
        1.4.3 国内实证研究现状
    1.5 本文的结构安排
    1.6 本文的创新和不足
        1.6.1 本文的创新
        1.6.2 有待改进的不足
2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概述及作用途径
    2.1 传统金融市场价格机制
        2.1.1 利率机制
        2.1.2 汇率机制
    2.2 传统金融市场数量机制
        2.2.1 货币数量机制
        2.2.2 信贷传递机制
    2.3 非货币资产价格机制
        2.3.1 托宾的Q理论
        2.3.2 莫迪利亚尼的生命周期理论
    2.4 制约中国货币政策传导的因素
        2.4.1 定性因素分析
        2.4.2 定量因素分析
3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实证检验
    3.1 冲击理论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应用
    3.2 金融市场价格传导机制的检验
        3.2.1 连续时间下利率与汇率间的动态关系
        3.2.2 实证分析
    3.3 金融市场数量传导机制的检验
    3.4 非货币性资产价格传导机制的检验
    3.5 非线性模型在货币政策传导分析中的应用
        3.5.1 平滑转换回归模型的形式、检验和估计
        3.5.2 不同形式模型的估计结果比较和非线性行为解释
    3.6 本章小结
4 有关中国金融条件指数的构建
    4.1 金融条件指数的提出、发展及应用综述
    4.2 金融条件指数的理论基础
        4.2.1 金融条件指数的数理模型推导
        4.2.2 金融条件指数的计算过程
    4.3 有关中国金融条件指数的实证分析
        4.3.1 样本数据选取和处理
        4.3.2 通过多种方法构建中国的金融条件指数
        4.3.3 金融条件指数的检验和评价
        4.3.4 金融条件指数对通货膨胀的预测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金融条件指数的政策规则比较分析
    5.1 货币政策中的相机抉择和规则制定
    5.2 MCCALLUM货币政策规则在中国的适用性
        5.2.1 McCallum规则形式
        5.2.2 广义矩估计方法
        5.2.3 实证结果
    5.3 TAYLOR货币政策规则在中国的适用性
        5.3.1 Taylor规则形式
        5.3.2 实证结果
    5.4 稳定的利率政策规则需要财政政策的支持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和政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性建议和主张
博士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后记

(6)地租推动型通货膨胀的通货紧缩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定义
    1.2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历史
    1.3 地租推进型通货膨胀治理理论与实践的冲突
    1.4 地租推进型通货膨胀的通货紧缩效应亟待研究
第二章 文献回顾
    2.1 传统通货膨胀理论
    2.2 现代通货膨胀理论
    2.3 对地租推进型通货膨胀理论研究的启示
第三章 经济运行中的货币与金融
    3.1 货币与金融派生于实物经济的运行
    3.2 实物经济与货币流通、金融活动之间的作用与反作用
    3.3 价格分配是货币流通与金融活动反作用的实质内容
第四章 地租推进型通货膨胀的经济内涵
    4.1 地租的产生
    4.2 地租的增长
    4.3 地租推进型通货膨胀是地租实现的一种形式
第五章 地租推进型通货膨胀的内生性
    5.1 关于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与外生性
    5.2 地租推进型通货膨胀是价值规律自发作用的表现
    5.3 地租推进型通货膨胀是土地所有者参与社会产品初次分配的过程
    5.4 支撑地租推动型通货膨胀的货币供给的内生性
第六章 地租推进型通货膨胀的价格传导机制
    6.1 不同类型货币政策下地租推进型通货膨胀的价格传导机制
    6.2 地租推进型通货膨胀本质是剩余产品在初次分配中向土地所有者的倾斜
    6.3 土地产品的供求刚性是地租推进型通货膨胀呈复合式发展的基本原因
第七章 地租推进型通货膨胀中土地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
    7.1 需求弹性与需求刚性的基本观点
    7.2 土地产品的短期需求刚性
    7.3 土地产品的长期需求弹性
    7.4 土地产品需求刚性与弹性的经济效应和应对之策
第八章 地租推进型通货膨胀中土地产品的供给价格弹性
    8.1 供给弹性与供给刚性的基本观点
    8.2 土地产品的短期供给刚性
    8.3 土地产品的长期供给弹性
    8.4 土地产品的供给刚性与弹性的经济效应及应对之策
第九章 经济周期中的地租推进型通货膨胀
    9.1 经济周期与地租推进型通货膨胀周期的生成机制
    9.2 经济周期与地租推进型通货膨胀周期的互动效应
    9.3 协调经济周期与地租推进型通货膨胀的政策选择
第十章 开放经济中的地租推进型通货膨胀
    10.1 地租推进型通货膨胀传播的特殊性
    10.2 世界范围内应对地租推进型通货膨胀的“南北冲突”
    10.3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应对地租推进型通货膨胀的政策措施
第十一章 地租推进型通货膨胀治理的理论与政策重建
    11.1 西方传统与现代通货膨胀理论的总体评价
    11.2 地租推进型通货膨胀理论的核心内容
    11.3 治理地租推进型通货膨胀的政策主张
第十二章 总结与展望
附录 地租推进型通货膨胀的实证分析
参考文献
后记

(7)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下货币政策效力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和背景
    1.2 相关研究的回顾
        1.2.1 国外货币政策效果研究的回顾
        1.2.2 我国货币政策效果研究的回顾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 论文内容与结构安排
    1.5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5.1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1.5.2 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第二章 通货紧缩下的货币政策效力分析
    2.1 通货紧缩时期的货币政策
        2.1.1 货币政策在治理通货紧缩中的作用
        2.1.2 治理通货紧缩的货币政策
    2.2 日本1990-2001年货币政策效力分析
        2.2.1 日本宏观经济背景介绍及货币政策的运用
        2.2.2 日本货币政策效力实证分析
    2.3 我国1997-2003年货币政策效应分析
        2.3.1 我国宏观经济背景介绍及货币政策的运用
        2.3.2 我国货币政策效力实证分析
第三章 通货膨胀下的货币政策效力分析
    3.1 通货膨胀时期的货币政策
        3.1.1 货币政策在治理通货膨胀中的作用
        3.1.2 治理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
    3.2 美国1981-1989年货币政策效力分析
        3.2.1 美国宏观经济背景介绍及货币政策的运用
        3.2.2 美国货币政策效力实证分析
    3.3 我国1985-1994年货币政策效应分析
        3.3.1 我国宏观经济背景介绍及货币政策的运用
        3.3.2 我国货币政策效力实证分析
第四章 形成货币政策效力差异的因素探析
    4.1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影响
        4.1.1 当前西方各国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分析
        4.1.2 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分析
    4.2 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
        4.2.1 当前西方各国的货币政策工具分析
        4.2.2 我国现行货币政策工具分析
    4.3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
        4.3.1 西方各国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分析
        4.3.2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分析
    4.4 开放经济条件的影响
        4.4.1 开放经济下制约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主要因素
        4.4.2 西方各国在开放经济下对货币政策的调整
        4.4.3 开放经济下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提高
    4.5 国民收入分配的影响
        4.5.1 我国国民收入分配变动趋势
        4.5.2 国民收入分配变动的影响及调整
第五章 结论和建议
    5.1 主要结论
    5.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8)论中国的货币政策(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第一章 货币政策理论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 货币政策是主体选择中介目标和政策工具,通过传导机制以实现最终目标的政策措施
    第二节 货币政策主体—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是保证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关键
        一、中央银行保持独立性的原因
        二、中央银行独立性的主要内容
        三、中央银行独立性的模式
    第三节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是货币政策主体目的性的体现
        一、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演变
        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具体涵义
        三、货币政策各目标之间的关系
    第四节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是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金融变量
        一、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基本要求
        二、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种类
    第五节 货币政策工具是为调控中介目标,进而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所采取的政策手段
        一、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二、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和其他政策工具
    第六节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利用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和货币政策工具等渠道和变量后,达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过程
        一、货币政策的传导途径
        二、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
        三、货币政策的传导内容
        四、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特点
    第七节 货币政策效果是货币政策主体操作货币政策工具后,达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程度
        一、货币政策有无效果
        二、影响货币政策效果的因素
第二章 国外货币政策理论述评
    第一节 马克思的货币理论及其指导意义
        一、马克思关于货币的定义
        二、马克思的货币本质观
        三、马克思关于货币流通量规律的论述
        四、马克思关于银行和中央银行的论述
        五、马克思的货币利息理论
        六、马克思货币理论的指导意义
    第二节 凯恩斯的货币政策理论及其评价
        一、凯恩斯关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论述
        二、凯恩斯对货币政策效果的分析
        三、凯恩斯对利率的分析
        四、对凯恩斯货币政策理论的评价
    第三节 现代凯恩斯主义学派的货币政策理论及其评价
        一、新剑桥学派对货币政策效果的分析
        二、新古典综合派的货币政策理论
        三、对现代凯恩斯主义学派货币政策理论的评价
    第四节 货币学派的货币政策理论及其评价
        一、货币学派关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分析
        二、货币学派关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分析
        三、货币学派关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分析
        四、货币学派关于货币政策时滞的分析
        五、对货币主义货币政策理论的评价
    第五节 合理预期学派的货币政策理论及其评价
        一、合理预期学派的货币政策无效论
        二、合理预期学派关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分析
        三、对合理预期学派货币政策理论的评价
第三章 中国货币政策的演变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节 中国货币政策各要素的演变
        一、中国人民银行独立性的演变
        二、中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演变
        三、中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演变
        四、中国货币政策工具的演变
        五、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演变
    第二节 中国货币政策效果分析
        一、1984-1996年中国货币政策效果分析
        二、1997年以来的中国货币政策效果分析
    第三节 中国货币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中国人民银行缺乏独立性——通货膨胀与紧缩交替出现
        二、中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多重目标约束造成顾此失彼
        三、中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货币供应量与利率之间的两难选择
        四、中国货币政策工具——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转化存在障碍
        五、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单一途径向多渠道传导受到制约
第四章 中国货币政策主要问题的成因分析
    第一节 中国人民银行独立性不足的成因分析
        一、中国人民银行独立性的主要表现
        二、中国人民银行独立性现状分析
        三、影响中国人民银行独立性发挥的主要原因
    第二节 中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不确定的成因分析
        一、中国货币政策的实践表明最终目标一直处在不确定之中
        二、中国关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争论至今未能达成一致
        三、当前中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矛盾
    第三节 中国货币政策各中介目标分析
        一、对现金计划作为中介目标认识的误区
        二、贷款规模控制的局限性
        三、货币供应量的缺陷
    第四节 中国货币政策工具主要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货币政策工具的自身障碍
        二、货币政策工具的外部障碍
        三、货币政策工具的传导障碍
    第五节 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主要问题成因分析
        一、制约中国货币政策传导的外部环境分析
        二、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内部障碍
第五章 中国货币政策的调整
    第一节 建立相对独立的货币政策主体管理体系
        一、增强中国人民银行独立性的立法取向
        二、明确中国人民银行的定位和管理权力
        三、营造有利于发挥中央银行独立性的社会环境
    第二节 明确以“币值稳定”为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一、货币中性要求以“币值稳定”为最终目标
        二、工业化国家货币政策的实践表明应该坚持“币值稳定”最终目标
        三、中国货币政策实践的经验和教训要求坚持“币值稳定”最终目标
        四、货币政策在经济中的作用要求坚持“币值稳定”的最终目标
    第三节 确立适应转轨经济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体系
        一、直接盯住通货膨胀最终目标的做法不符合我国国情
        二、货币供应量当前可继续充当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但问题较多
        三、利率应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但条件还不成熟
        四、建立过渡性货币政策监测目标体系
        五、强化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力度,为利率充分发挥中介目标作用创造条件
    第四节 优化以间接调控为主的货币政策工具体系
        一、逐步改革再贷款制度
        二、改革存款准备金制度
        三、建立完善的再贴现制度
        四、进一步发展公开市场业务
        五、优化利率工具
    第五节 建立货币政策各渠道通畅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一、深化金融企业改革,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供组织基础
        二、大力发展货币市场,为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果提供市场条件
        三、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
        四、改善企业治理结构和居民资产负债结构,为增强货币政策效果提供良好的微观基础
        五、通过科学预测和及时微调,提高货币政策工具的操作水平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作者声明

(9)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图 表 目 录
前言
    1、问题的提出
    2、国内外研究现状
    3、选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4、逻辑思路、框架结构及主要观点
    5、本文的创新之处
    6、研究方法
    7、善于两重要范畴的阐释:货币政策与货币政策有效性
第1章 货币政策有效性理论与观点述评
    1.1 西方经济学界关于货币政策有效性理论与观点论争
    1.2 中国经济学界关于货币政策有效性理论与观点述评
第2章 货币政策运行环境与货币政策有效性
    2.1 金融结构的历史变迁与货币政策有效性
    2.2 金融市场非均衡与货币政策有效性
    2.3 储蓄—投资格局与货币政策有效性
    2.4 利率体系与货币政策有效性
    2.5 经济开放程度与货币政策有效性
第3章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与货币政策有效性
    3.1 西方国家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演变
    3.2 西方国家货币政策最终目标选择的比较与启示
    3.3 我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演变
    3.4 对币值稳定的理解与稳定区间分析
第4章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与货币政策有效性
    4.1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取的理论分析
    4.2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的国际经验
    4.3 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实践
    4.4 我国未来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取向
第5章 货币政策工具选择实施与货币政策有效性
    5.1 货币政策工具在各国实践及启示
    5.2 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与运用
    5.3 现行货币政策工具效能判断及辨析
    5.4 完善和创新货币政策工具效能
第6章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与货币政策有效性
    6.1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基本框架
    6.2 西方国家货币政策传导实践及对我国的启示
    6.3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及其有效性
    6.4 全方位深化金融改革,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第7章 开放经济条件下货币政策有效性
    7.1 开放经济条件下货币政策效应分析
    7.2 开放经济条件下制约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主要因素分析
    7.3 开放经济条件下内外均衡冲突与货币政策有效性
    7.4 继续改革开放,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
第8章 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分析
    8.1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货币与产出关系的基本判断
    8.2 我国货币与产出关系的实证检验
    8.3 实证结论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其其他成果
论文摘要(中文)
论文摘要(英文)

(10)中国当代通货膨胀理论研究(1979-1996)(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中国当代通胀理论概述和文献回顾
        一、20世纪80年代:国外通胀理论的介绍和中国通胀理论的初步整理
        二、20世纪90年代—21世纪初:中国通胀理论的总结性和比较性研究
        三、主要观点总结
    第二节 国外通胀理论概述
        一、金属本位制度下的货币理论
        二、纸币流通制度下的通胀理论
    第三节 研究范围的确定和方法论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范围的确定及通胀理论的阶段划分
        二、对研究范围的三点说明
        三、需要解决的方法论问题
第二章 立论基础
    第一节 对通胀内涵的反思
        一、西方的通胀定义
        二、中国学者对通胀的定义
    第二节 通胀理论的分类标准
        一、“西方”曾经具有政治色彩
        二、“西方”一词新解
        三、分类标准的重新设定
    第三节 研究途径和方法
        一、理论前提和不相容性
        二、客观评价理论的方法论问题
        三、材料取舍及研究方法
    第四节 选题意义和创新点
第三章 通胀理论的发展与停滞
    第一节 20世纪30-40年代中国学者对三大理论的评介
        一、对马克思货币理论的继承
        二、非马克思主义者对货币数量说的诸多质疑
    第二节 20世纪30-40年代的通胀理论
        一、对发行准备与通胀关系的讨论
        二、通货管理有效性的讨论
        三、通胀与经济增长
        四、杨培新的通胀理论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承前启后的通胀理论(1979-1983)
    第一节 计划体制下的经济状况概览
    第二节 通胀理论的经济背景和理论基础
    第三节 通胀理论的基本结构和主要观点
        一、通胀概念的多样化趋势
        二、通胀存在性及其标志的争论
        三、货币必要量的测算:通胀成因的研究思路之一
        四、总供求式的总量研究:通胀成因的研究思路之二
        五、通胀的治理
    第四节 中国学者对西方通胀理论的初步认识
        一、马克思的货币流通规律与货币数量说
        二、凯恩斯学派与货币学派的通胀理论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通胀理论的争鸣时期(1984-1992)
    第一节 改革背景与理论基础
    第二节 通胀概念的演化
    第三节 通胀理论传统研究方法的发展
        一、对货币必要量计算方法的质疑
        二、关于货币容纳量弹性的争论
        三、货币流通速度的递增或递减是不是一种规律
        四、90年代中国货币需求理论的初步发展
        五、中国货币需求函数与货币必要量的区别及其特殊性
    第四节 通胀成因的总量研究
        一、转轨经济下总需求膨胀的总体特征
        二、对消费需求的总量研究
        三、对投资需求的总量研究
        四、中国学者对总供给的研究
        五、中国式的“需求拉上说”
        六、总量研究的争论焦点以及政策建议
    第五节 通胀成因的结构研究
        一、收入攀比行为与攀比机制
        二、学术界对结构性失衡的解释
        三、中国式的“结构性通胀理论”
        四、对总量研究的批评和结构研究的局限性
    第六节 货币市场对商品市场的溢出效应
        一、货币在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中的作用
        二、中国学者对意愿需求形成过程的探讨
        三、货币供给的倒逼机制和货币需求状况研究
        四、货币市场对商品市场的溢出效应
    第七节 通胀成因的体制研究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通货膨胀的后续研究(1993-1996)
    第一节 改革背景
    第二节 通胀预警指标的设定
    第三节 通胀成因的后续研究成果
        一、中国式的“成本推进型”通胀理论
        二、低效率说
        三、中国学者对体制因素的归纳
        四、通胀成因的三种研究思路
    第四节 通胀的承受能力研究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通胀与经济增长、通胀与预期的专题研究
    第一节 通胀与经济增长
        一、通胀有利于经济增长——“促进论”
        二、通胀不利于经济增长——“促退论”
        三、对通胀促进经济增长的条件研究
        四、扩张性货币政策、经济增长与通胀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通胀与预期
        一、粘性预期理论的假设条件
        二、粘性预期与通胀
        三、不确定性的引入
        四、政策建议
        五、粘性预期理论的评价
第八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论文独创性声明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四、放松银根就能反通货紧缩吗?——由货币供给的完整性理论模型谈中国目前货币供给的决定因素(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价格型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分析与目标体系拓展[D]. 张菀庭. 吉林大学, 2021(01)
  • [2]我国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研究[D]. 龙小燕.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2019(01)
  • [3]新常态下中国通货紧缩风险成因及对策研究[D]. 周继燕. 东北财经大学, 2016(06)
  • [4]我国通货膨胀过程的形成机理分析与传导机制检验[D]. 李楠. 吉林大学, 2011(04)
  • [5]基于货币政策传导的金融条件指数构建及应用研究[D]. 关大宇. 东北财经大学, 2010(08)
  • [6]地租推动型通货膨胀的通货紧缩效应研究[D]. 顾书桂.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0(10)
  • [7]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下货币政策效力对比分析[D]. 张青青. 中南大学, 2005(05)
  • [8]论中国的货币政策[D]. 侯超惠. 中央民族大学, 2005(04)
  • [9]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D]. 于辉. 吉林大学, 2005(06)
  • [10]中国当代通货膨胀理论研究(1979-1996)[D]. 艾慧. 复旦大学, 2005(07)

标签:;  ;  ;  ;  ;  

放宽货币供应能否防止通货紧缩?——从货币供应完整性理论模型看中国当前货币供应量的决定因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