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区域图书馆网络建设

加快区域图书馆网络建设

一、加快区域性图书馆网建设(论文文献综述)

湖北省人民政府[1](2021)在《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文中研究表明鄂政发[2021]17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现将《湖北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十四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贯彻执行。2021年9月4日湖北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十四五"规划目录第一章现状与形势第一节发展现状第二节发展形势第二章总体要求第一节指导思想第二节基本原则第三节总体架构第四节发展目标第三章打造高速泛在的信息基础设施

南平市人民政府[2](2021)在《南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文中认为南政综[2021]55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武夷新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南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已经市五届人大七次会议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确保完成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和任务。

卫玉婷[3](2021)在《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公共图书馆数字文化服务平台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郑国[4](2019)在《经济要素流动视角下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我国高铁事业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高铁对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空间结构的影响愈发明显。国际经验己经证明高铁可以加强沿线城市之间的联系,加快资本、劳动力、技术等经济要素在区域内的流动。在我国,许多城市管理者和相关专家学者对高铁抱有较髙的期望,将高铁视为促进经济要素流动和城市发展的绝佳机遇。许多区域性中心城市纷纷利用高铁为城市带来的可达性提升、投资环境改善等优势,吸引来自区域的经济要素流入,推动城市空间结构的转变。然而,国内一些高铁城市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却出现了高铁建设和城市发展不协调的问题;在我国有关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影响的研究,尚缺乏系统的理论和实证支持。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本文拟定从经济要素流动的视角审视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带来的影响。从跨学科的研究视角界定城市空间结构这一研究对象的内涵,以整体系统认识的视角将研究内容分为区域、城市、站点三个空间层次,并将经济要素流动这一视角贯穿于整个研究过程,深入分析“高铁——经济要素流动——城市空间结构”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研究高铁对区域和城市经济要素流动的影响,阐述城市外部经济要素的流入和城市内部经济要素的流动所产生的空间影响,以及站区资本分布对站区空间结构的作用,从而解释了高铁通过经济要素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过程和内在机制。本文首先从经济要素流动视角建构了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影响的理论框架。在区域层面,高铁能够极大地改变区域的可达性特征,与高铁直接相连的沿线设站城市可能因可达性的提升而获得经济要素的流入,高铁起到了区域经济要素再分配的作用。在城市层面,经济要素的新增或流失使得城市的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发生变化,导致城市内部经济要素依据特定的竞租曲线出现位移,并引发城市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的调整,从而影响城市空间结构。在站区层面,高铁站点的建设增大站点地区的客流量,不同的客流特征塑造着投资于不同城市功能的资本的分布状态,进而形成相应的站点地区用地布局和空间结构。以上述理论框架为基础,本文对法国TGV东南线高铁走廊和里昂进行了案例分析。随着TGV的开通,巴黎—里昂高铁走廊客流量大幅增加,走廊内部的经济要素从高铁走廊沿线未设站城市流向设站城市。在受到TGV对东南线高铁走廊经济要素流动的影响、以及其对城市内部经济要素产生位移的影响之后,里昂城市传统工业发生重组,第三产业随之兴起,并造成了城市用地规模、强度和结构的变化。TGV的开通导致帕拉迪地区客流量的增长以及节点价值的提升,站点地区一系列的开发措施也导致了场所价值的提升;客流在站点地区的分布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站点地区和核心区的总体结构。在对国外案例进行研究之后,本文以我国沪宁高铁走廊和沿线中心城市南京为例,对南京高铁城市建设进行实证研究。在区域层面,本文研究高铁对沪宁走廊可达性的影响,以及沪宁高铁沿线城市客流流动特征,认为沪宁高铁的开通有利于降低沪宁走廊的运输成本,提升沿线城市的外部可达性,进而对沪宁走廊经济要素流动产生影响,促进经济要素流动和区域同城化效应,并有利于沪宁走廊的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在城市层面,高铁的开通能够提升南京的枢纽地位,加快经济要素从周边地区流入南京,并带来城市整体地租和站点地区地租的上升,进而促进城市内部资本的位移。这些资本在城市空间的变化会促进城市用地规模的增加,驱动城市用地强度的提升,有利于城市用地结构的优化。在站点层面,本文分析南京南站地区的客流分类和特征,总结南京南站地区的开发模式,进而根据资本分布特征将站点地区分为不同的圈层,并阐述了各个圈层的空间结构。最后,本文结合国际经验对国内外高铁城市建设进行对比反思。根据其他国家高铁对区域影响的规律分析,为了防止我国高铁走廊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要素过度流失,满足城市间多种高铁客流的通勤商务等需求,以及避免经济要素在各个高铁城市之间的无序恶性竞争,研究提出了下面几点认识:其一,在区域层面应加强区域交通网络的建设、丰富高铁运行方式、建立完善功能互补的城镇体系、以及加强城市间的产业互补和信息交流,以实现高铁沿线城市的“共赢”局面。其二,在城市层面需要协调不同高铁站点的开发策略,制定基于市场的相关政策,利用价格机制来防止过多企业从城市中心迁移到城市外围站点地区,导致内城的衰败,同时应完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减少城市内部经济要素流动的阻力。其三,在站点地区应根据经济要素的分布特征布局不同城市功能,提升站点地区的场所价值,达到节点价值和场所价值的螺旋式发展。本文主要从上述的理论建构、案例分析、实证研究、对比反思这四大部分进行研究,并尝试从以下三方面进行研究创新:其一,经济要素流动研究视角,即本研究引入经济要素流动视角,厘清了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驱动机制,分析高铁在其中所产生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高铁效应理论研究的不足。其二,整体系统研究分析,即本研究避免从孤立的城市片区维度看待高铁站点对城市空间的影响,而是将其放置于区域和城市当中,即高铁站点、高铁城市和高铁走廊所构成的系统中,来分析高铁对区域和城市的影响。其三,跨学科交叉研究,即本研究并非采用以往的单一学科视角,而是尝试从新经济地理学、地理学和城乡规划学等多个学科视角审视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由于时间和水平限制,本文关于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影响的研究仍存在待改善的地方。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也与多种多样的因素有关,绝非某一两个因素能够完全左右,高铁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经济要素流动,还有待用更加科学有效的方法去研究论证。全文约20.7万字。

徐大海[5](2017)在《区域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系统研究》文中提出大型科学仪器设备是科技创新的关键投入要素,也是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决定因素。当前,各地方存量资源闲置和应用需求无法满足并存情况普遍存在。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表明,推动区域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是破解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为进一步提升相关政策措施制订的科学性、有效性,有必要对区域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系统开展由微观层面到中观层面的系统性研究,准确把握各类影响因素,为相关优化措施的实施提供科学指导。本文遵循“实践归纳—理论分析—指导实践”的研究理念,综合运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案例分析等手段,对区域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系统的内涵、构成、运行、演化等方面开展深入分析,确定区域共享系统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观测变量,明确区域共享系统序参量及其观测指标,并以天津市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系统为对象进行案例分析,验证分析结论和分析框架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在充分借鉴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相关对策建议。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包括:1.提出了区域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系统概念。区域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参与主体多样,关联关系复杂,且具有明显的整体性,符合将其视为系统开展研究的条件。结合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的内涵,本文将区域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系统定义为由特定行政区域内,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各参与主体,按照由法律法规、政策、协议、文化等要素综合组成的特定规则,相互联系、相互协作,通过开放共享实现区域大型科学仪器设备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的而组成的系统。这一定义明确提出以行政辖区作为区域共享系统的边界,有助于清晰区分内外部环境的具体构成,特别是区分国家宏观政策和地方中观政策对区域共享系统的作用方式和作用效果,有效克服了以往研究对于政策影响来源区分方面的不足,能够为同类研究的开展提供有益借鉴。2.构建了以资源初次配置作为起始阶段的区域共享系统运行全过程理论模型。基于对科技资源配置与优化配置的分析,本文提出区域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起因于初次配置的失衡,而对区域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的优化,也是以解决初次配置失衡导致设备供需不协调为目的。因此,有必要将资源初次配置阶段作为共享系统运行的起始阶段进行考虑。基于此,本文构建了包括初次配置、信息交互、共享服务等三个阶段的区域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系统运行的理论模型,并分析了各阶段基本运行方式和对系统整体的影响。该模型能够更加完整刻画系统运行过程,有助于全面把握区域共享系统的影响因素,能够为相关理论研究的深化提供有益借鉴,为实践工作提供有益参考。3.提出了区域共享系统的15个影响因素及其观测变量。本文通过对区域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的一般过程,以及各主体、客体特征的深入研究,提出了涵盖区域共享系统的主体、客体、环境的15项对区域共享系统具有扰动效用的影响因素,以及相应的观测变量。这些影响因素实现了由微观及中观的有机统一,避免了过多侧重于对区域共享系统某一方面的分析,导致研究结论整体性不足的问题,能够为提升相关研究的整体性、系统性提供有益借鉴,也能够为相关部门管理实践提供有效的分析框架。4.提出区域共享系统5个序参量及其观测指标。本文在判定区域共享系统具有自组织系统特性的基础上,结合对区域共享系统的界定,在充分考虑序参量可观测性的前提下,将区域共享系统的序参量锁定为仪器设备使用强度、创新活动支撑能力、隐性知识扩散活力、仪器设备共享效率和市场化运行能力等5项。结合实际,本文提出各序参量相应观测指标包括年平均有效开机率、年均对外服务率、共享平台服务率、指导操作比例、市场营收强度等5项。观测指标均可通过相关统计和调查所获得。序参量及其相应观测指标的提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研究成果将序参量高度凝练,造成相应数据无法有效获取,或仅采用宏观统计数据而导致研究方法和结论偏离区域共享系统基本特性的不足,对相关理论体系进行了有益补充。同时也能够为相关部门判定区域共享系统演化阶段提供有效的观测方法。5.通过案例分析验证区域共享系统的分析框架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本文以天津市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系统为案例,对本文所提出的影响因素、演化进程观测等区域共享系统的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进行了案例验证。分析结果表明,在充分的统计数据和调查数据的支撑下,运用本文所提出的理论研究结论和主成分分析、DEA分析等成熟有效的分析方法,能够对特定对象开展有效分析,进而为优化措施的制订提供科学指导。

王喜良[6](2017)在《政府工作报告》文中认为各位代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一、2016年及市第十三届人民政府工作回顾过去的一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坚持稳中求进,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

黄振饶[7](2016)在《广西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型城镇化作为一项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广泛涉及经济、社会、生态等诸多领域的系统工程,是中国城镇化推进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的发展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2012年,我国城镇化率突破50%以后,表明城镇化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尤其是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城镇化率已经接近了80%,达到了较高的水平。然而我国城镇化发展区域之间不平衡,西部地区的发展水平还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以广西为例,根据广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到“十三五”末期,也就是2020年,广西城镇化率要达到50%以上,广西的城镇化发展水平比全国平均水平落后了近10年。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背景下,研究广西的新型城镇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深入考察现代中国城镇化的历史演变进程,明确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的客观必然性,并以此作为研究的起点,深入分析广西城镇化的演进特点及其现实发展状况,探寻广西新型城镇化推进面临的问题及成因,运用计量检验的方法明确广西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的主要影响要素。在此基础上,明确广西新型城镇化的总体目标及其战略任务,合理设计与广西区情相适应的多元协调发展路径,并予以相应的制度保障,更快更好地促进广西经济社会总体进步。本文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马列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城镇化的思想、中国特色城镇化思想和现代经济学关于城镇化理论的指导下,借鉴国内国外城镇化发展的经验,考察广西城镇化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分析广西城镇化取得成就、面临的问题和和影响要素,为探寻广西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路径提供参考。本文共分为九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从广西新型城镇化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本文的研究目标、基本内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等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对研究广西新型城镇化发展进行铺垫。第二章主要对城镇化相关的概念与理论基础进行概述。这一章首先说明相关概念,然后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城镇化的思想,中国特色城镇化的理论,现代经济学有关城镇化的理论进行梳理和回顾,为研究广西新型城镇化发展打好理论基础。第三章主要考察改革开放以来广西城镇化发展的演变及成就。这一章主要分析1978年以来广西城镇化发展的历史过程,同时从城镇建设质量、城镇承载能力、城镇空间分布和带动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分析了广西城镇化发展的成就。分析结果表明广西城镇化发展处于不断上升阶段,尤其是在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仍将大有可为。第四章主要对广西城镇化发展质量进行比较。本章通过设置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指标,构建城镇化发展质量评价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对评级体系进行权重赋值,对广西各个城市的城镇化发展质量进行分析,为全面了解广西城镇化发展的质量,做好沿海沿江沿边城镇化布局奠定基础。第五章对广西新型城镇化发展面临的优势和机遇进行研究。这一章阐述了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广西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性,重点分析了广西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比较优势,以及面临的重大机遇,对影响广西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展开了比较深入的分析。第六章分析制约广西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因素。这一章从城镇化发展水平、城镇发展动力、人的城镇化、市场在城镇建设中的作用等方面等方面分析广西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分析了制约广西城镇化发展落后的原因。第七章主要是论述国内外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经验。这一章不仅介绍了美国、英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城镇化发展的历程、经验和举措,还介绍了广西周边贵州省、广东省、江苏省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模式和经验。借鉴这些国家和兄弟省市新型城镇化的做法和经验,可为广西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的选择提供思路和参考。第八章主要研究广西新型城镇化发展布局。这一章主要突出广西的特色,重点对沿海沿江沿边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布局,沿海地区发展国家级重点城市群、沿江地区发展多元特色城镇群,沿边地区发展民族特色城镇群的发展展开了研究。第九章阐述推进广西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政策建议。这一章在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广西城镇化发展的得与失的基础上,阐述了广西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原则和模式选择,从新动力(产城一体)、新格局(城乡统筹)、新任务(以人为本)、新要求(和谐发展)等方面阐明了新型城镇化的相关对策建议。论文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广西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和质量相对落后,区内地区间发展不均衡,地区差异很大。这是由广西的经济社会发展、资源禀赋、历史条件等因素所决定的。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必须抓住机遇,客观分析落后的原因,利用好区位优势、后发优势、生态优势、交通优势、人文优势,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2.广西是西部边疆省份,也是少数民族自治省份,还是西部省区中唯一沿海、沿江、沿边的省份,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必须突出西部民族地区和沿海、沿江、沿边的特征,因地制宜、科学布局,推进具有广西特色的新型城镇化的发展。3.在广西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政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新型城镇化推进始终与国家的宏观政策、与广西的发展战略相一致。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成、泛珠三角经济区化及大湄公河次区域等多区域合作,使得市场在新型城镇化发展中也发挥着积极作用。因此,广西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需要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既要让政府和市场同时发挥作用,又要根据经济发展环境的变化适时调整市场与政府关系的结构,通过两者的优化组合最大限度地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4.传统城镇化已不符合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升级的要求,广西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要避免走传统城镇化的老路,要借鉴国内外发达地区城镇化发展的成功经验,在国家和广西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的指导下,采用多种发展方式推进广西新型城镇化,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突出新型城镇化的新动力、新任务、新要求、新格局。

湖北省人民政府[8](2016)在《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文中研究指明目录第一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节“十二五”发展成就第二节“十三五”发展形势第三节 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第四节 发展理念第二章 推进创新湖北建设第一节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第二节 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第三节 构建激励创新的?

胡爱清[9](2014)在《东盟能源安全合作研究:区域公共产品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东盟作为一个与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有着不同特色的区域性国际组织,其独特的“东盟方式”决策模式与合作成效受到学者们的关注,有些学者认为东盟是一个松散的地区性组织,首脑峰会和部长会议完全是清谈场所,几十年的区域合作成效甚微,完全无法与欧盟发展相提并论;有些学者则认为东盟走过了近50年的发展历程,其本身的存续就证明东盟发展道路合理性。近年来东盟在能源安全合作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各成员国谋求协商一致商讨能源安全事宜,体现了东盟区域能源安全合作的包容性、平等性和公平性。该论文以东盟区域能源安全合作进程为研究对象,运用区域公共产品理论探讨在缺乏霸权和硬机制运作背景下,东盟如何在区域成员国间开展合作,集体供应区域公共产品,满足各国对能源安全的需求,综合构建区域能源安全保障平台。推动东盟区域公共产品供给合作的动力在于全球能源储量的日益枯竭和国内经济发展对能源刚性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单凭一国力量无法有效应对能源安全困境,唯有通过区域资源整合,共同提供有效保障区域能源安全的公共产品,以集体力量应对能源安全困境,才是谋求区域能源安全的路径。东盟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能源资源禀赋各异,如何实现东盟区域公共产品的合作目标与各成员国对能源安全的发展目标相一致,成为东盟区域能源安全合作的关键。东盟方式作为东盟各国合作供给公共产品的决策方式,体现了区域合作的包容性、协商性和公正性。东盟各国在集体供给区域能源公共产品实践中,从能源公共产品的不同类别出发,采取多样化的供给汇总方式,保证了供给各方责任明晰,避免“搭便车”行为。同时东盟不断吸纳区域外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东盟能源公共产品供给,不断提升区域公共产品的质量和层次,体现了东盟能源合作的开放性和包容性特点。

任春归,程尚志[10](2011)在《区域性图书馆网络建设方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图书馆资源、自动化建设的了解分析,从组建区域图书馆的必要性及网络建设必须具备的网络结构,门户网站建设等方面,初步探讨了区域图书馆网络建设的设计方案,为区域网络下实现图书馆资源共享提供参考。

二、加快区域性图书馆网建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快区域性图书馆网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4)经济要素流动视角下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研究基础与理论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
        1.2.2 国内相关研究
        1.2.3 待完善的研究领域
        1.3 研究对象与方法
        1.3.1 概念界定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经济要素流动视角下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影响理论建构
        2.1 经济要素及其流动性
        2.1.1 经济要素的分类
        2.1.2 经济要素流动的新经济地理学阐述
        2.2 区域层面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机制
        2.2.1 高铁对区域经济要素流动的作用
        2.2.2 区域经济要素流动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2.3 城市层面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机制
        2.3.1 高铁对经济要素流动的影响
        2.3.2 经济要素流动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2.4 站点层面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机制
        2.4.1 站点地区经济要素集聚模式
        2.4.2 高铁站点地区资本分布与空间结构
        2.5 本章小结
第二部分 国外案例研究
    第三章 法国TGV对东南线高铁走廊经济要素流动的影响
        3.1 引言
        3.2 泛欧高铁网络建设
        3.2.1 泛欧高铁网络建设的背景
        3.2.2 泛欧高铁网建设的过程
        3.3 法国高铁网络建设历程
        3.3.1 1981年:第一条TGV线路——TGV东南线建立
        3.3.2 1989年:第二条高速线路——TGV大西洋线建立
        3.3.3 1990年:高铁网络建设总体规划的开展
        3.3.4 1995年:高铁网络建设的危机与复兴
        3.4 高铁对区域内不同城市的经济要素流动的差异化影响
        3.4.1 TGV东南线高铁走廊简介
        3.4.2 高铁走廊客流量的增长
        3.4.3 设站城市的经济要素流动
        3.4.4 未设站城市的经济要素流动
        3.5 高铁对不同区域的经济要素流动的差异化影响
        3.5.1 东京—大阪(东海道)新干线高铁走廊
        3.5.2 科隆—法兰克福ICE高铁走廊
        3.5.3 三大高铁走廊对比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法国TGV东南线对里昂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4.1 引言
        4.2 里昂简介
        4.2.1 地理环境
        4.2.2 城市发展历程
        4.2.3 空间演变历程
        4.2.4 联运交通网络
        4.3 TGV东南线在里昂经济要素流动中的作用
        4.3.1 吸引城市外部经济要素流入的重要引擎
        4.3.2 推动城市内部资本位移的催化剂
        4.4 经济要素流动引发里昂产业结构的调整
        4.4.1 传统工业的重组
        4.4.2 第三产业的兴起
        4.5 产业结构调整对里昂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4.5.1 用地规模与强度的变化
        4.5.2 土地利用空间布局的变化
        4.6 案例比较:高铁与城市空间重组——以阿姆斯特丹为例
        4.6.1 高铁建设及站点相关概况
        4.6.2 新老站点间经济要素的博弈
        4.6.3 结果:多中心结构的形成
        4.6.4 小结:政府政策的影响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法国TGV东南线对里昂帕拉迪站点地区空间结构的影响
        5.1 引言
        5.2 里昂三大高铁站点基本概况
        5.2.1 贝拉舒(Perrache)站
        5.2.2 萨托拉斯(Satolas)站
        5.2.3 帕拉迪(Part-Dieu)站
        5.3 Part-Dieu地区的节点功能、场所功能与经济要素集聚模式
        5.3.1 Part-Dieu站点地区节点功能的提升
        5.3.2 Part-Dieu站点地区场所功能的提升
        5.3.3 Part-Dieu地区经济要素集聚模式
        5.4 Part-Dieu站点地区的空间结构
        5.4.1 站点地区总体结构
        5.4.2 核心区总体结构
        5.5 案例比较——日本京都站
        5.5.1 基本概况
        5.5.2 开发模式
        5.5.3 场所营造
        5.6 本章小结
第三部分 国内实证研究
    第六章 高铁对沪宁走廊经济要素流动的影响
        6.1 沪宁走廊高铁建设历程及发展概况
        6.1.1 沪宁走廊高铁建设历程
        6.1.2 沪宁走廊发展概况
        6.2 高铁对沪宁走廊可达性的影响
        6.2.1 可达性相关理论
        6.2.2 沪宁走廊可达性提升
        6.2.3 加权平均旅行时间和区位优势潜力演变
        6.3 沪宁高铁沿线城市客流流动特征
        6.4 高铁对沪宁走廊经济要素流动的影响
        6.4.1 沪宁走廊货币资本流动程度的增强
        6.4.2 沪宁走廊劳动力流动频次的增加
        6.5 沪宁走廊产业转移和结构调整
        6.5.1 产业转移
        6.5.2 产业结构调整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高铁对南京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7.1 南京高铁概况
        7.1.1 南京及其交通区位
        7.1.2 南京高铁建设历程
        7.2 高铁对南京经济要素流动的影响
        7.2.1 高铁开通后南京枢纽地位的提升
        7.2.2 城市外部经济要素的流入
        7.2.3 城市土地租金的提升
        7.2.4 城市内部资本的位移
        7.3 高铁对南京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7.3.1 高铁促进城市用地规模增加
        7.3.2 高铁驱动城市用地强度提升
        7.3.3 高铁利于城市用地结构优化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高铁对南京南站地区空间结构的影响
        8.1 南京南站概况
        8.2 南京南站地区客流特征及节点—场所价值
        8.2.1 南京南站地区的客流特征
        8.2.2 南京南站地区的节点价值
        8.2.3 南京南站地区的场所价值
        8.3 客流需求导向的站区资本分布及用地布局
        8.3.1 交通功能空间布局
        8.3.2 商业功能空间布局
        8.3.3 商务功能空间布局
        8.3.4 居住功能空间布局
        8.4 南京南站地区开发模式及空间结构
        8.4.1 南京南站地区开发模式
        8.4.2 南京南站地区空间结构
        8.5 本章小结
第四部分 研究启示与结论
    第九章 国内外对比研究与启示
        9.1 区域层面:沪宁走廊与世界其他高铁走廊对比及启示
        9.1.1 完善区域交通网络建设
        9.1.2 丰富高铁运行方式
        9.1.3 建立功能互补的城镇体系
        9.2 城市层面:南京与里昂高铁城市建设对比及启示
        9.2.1 协调不同站点开发策略
        9.2.2 完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
        9.2.3 推动城市土地功能置换
        9.3 站点层面:南京南站和帕拉迪站对比及启示
        9.3.1 留住场所经济要素防止节点-场所失衡发展
        9.3.2 根据客流分布特征合理进行用地布局
        9.3.3 因地制宜选取开发模式引导圈层空间结构
        9.4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结语与展望
        10.1 研究结论与创新点
        10.1.1 基本结论
        10.1.2 研究创新点
        10.2 研究后续讨论
        10.2.1 本研究的不足
        10.2.2 后续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5)区域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框架
    1.5 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科技资源配置与共享研究
    2.2 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研究
    2.3 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系统研究
    2.4 研究评述
第三章 区域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的内涵
    3.1 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的界定与特征
        3.1.1 科技资源的内涵与特征
        3.1.2 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的界定与特征
    3.2 大型科学仪器设备优化配置
        3.2.1 科技资源配置
        3.2.2 科技资源优化配置
    3.3 区域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的界定
        3.3.1 科技资源共享
        3.3.2 区域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
    3.4 国内外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现状与经验
        3.4.1 国际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现状与经验
        3.4.2 我国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现状与经验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区域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系统构成
    4.1 区域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系统的界定
        4.1.1 区域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的系统判定
        4.1.2 区域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系统的定义
    4.2 区域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系统的构成要素
        4.2.1 供给方
        4.2.2 需求方
        4.2.3 中介组织
        4.2.4 地方政府
    4.3 区域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系统的环境
        4.3.1 内部环境
        4.3.2 外部环境
    4.4 区域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系统中的信息
        4.4.1 区域共享系统中信息的界定
        4.4.2 区域共享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形式
    4.5 区域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系统结构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区域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系统运行
    5.1 大型科学仪器设备服务机制
        5.1.1 科技资源服务的内涵与基本模式
        5.1.2 大型科学仪器设备服务的内涵
    5.2 区域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的一般过程
        5.2.1 初次配置阶段
        5.2.2 信息交互阶段
        5.2.3 共享服务阶段
    5.3 区域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动力及其影响因素
        5.3.1 区域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动力
        5.3.2 区域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影响因素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区域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系统演化
    6.1 区域共享系统自组织特性判定
        6.1.1 自组织与他组织
        6.1.2 耗散结构理论
        6.1.3 区域共享系统的自组织判据
    6.2 区域共享系统演化的自组织动力
        6.2.1 区域共享系统的竞争与协同
        6.2.2 区域共享系统的序参量
    6.3 区域共享系统演化进程观测
        6.3.1 区域共享系统的演化方向
        6.3.2 区域共享系统演化的观测
    6.4 区域共享系统演化阶段及其特征
        6.4.1 区域共享系统初创阶段
        6.4.2 区域共享系统成长阶段
        6.4.3 区域共享系统成熟阶段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天津市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系统分析
    7.1 天津市大型科学仪器共享系统现状
        7.1.1 天津市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现状
        7.1.2 天津市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概况
    7.2 天津市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问卷调查
        7.2.1 调查问卷的设计
        7.2.2 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7.2.3 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
        7.2.4 天津市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系统演化进程分析
    7.3 天津市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系统影响因素分析
        7.3.1 基于量表的探索性因素分析
        7.3.2 概念模型的构建
        7.3.3 研究假设
        7.3.4 结果分析
    7.4 天津市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水平比较
        7.4.1 研究方法与模型
        7.4.2 评价及分析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对策建议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A 调查问卷(服务机构)
附件B 调查问卷(企业)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6)政府工作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一、2016年及市第十三届人民政府工作回顾
二、今后五年的基本思路和目标任务
三、2017年的主要工作
2017年10件惠民实事
名词解释

(7)广西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一、国外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二、国内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目标、基本内容、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目标与基本内容
        二、基本框架与思路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
        一、农村和城市
        二、城市化、城镇化的概念及其特征
        三、新型城镇化的概念、特征和原则
    第二节 马列主义经典作家有关城镇化的理论
        一、城镇化动力源方面的基本观点阐释
        二、关于城乡分离关系的相关观点
        三、城镇化发展终极目标及路径选择的基本观点
    第三节 中国特色城镇化发展理论
        一、毛泽东关于城镇化的论述
        二、邓小平关于城镇化的论述
        三、江泽民关于城镇化的论述
        四、胡锦涛关于城镇化的论述
        五、习近平关于城镇化的论述
    第四节 现代经济学有关城镇化的理论
        一、经济增长理论
        二、城市化发展理论
        三、城乡统筹理论
        四、社会保障理论
        五、生态环境理论
        六、制度创新理论
第三章 广西城镇化发展的历程、成就和特点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广西城镇化发展的历程
        一、缓慢发展时期
        二、快速发展时期
        三、加速发展时期
    第二节 广西城镇化发展的成就
        一、城镇化建设质量不断提高
        二、城市的承载能力显着增强
        三、城镇化空间布局不断完善
        四、城镇化带动产业结构调整
    第三节 广西城镇化发展的独特之处
        一、行政区域变化较大
        二、行政推动的城镇化
        三、贯穿绿色发展理念
第四章 广西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比较
    第一节 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评价指标的构建
        一、评价指标构建必要性
        二、评价指标的构建原则
        三、评价指标的分解
    第二节 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测评指标权重的确定
        一、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测评方法
        二、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测评过程
    第三节 广西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
        一、数据无量钢化处理
        二、质量测评结果
        三、测评结果分析
第五章 广西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意义、优势和机遇
    第一节 广西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性
        一、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经济转型发展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利城乡统筹发展
        三、新型城镇化建设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四、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二节 广西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比较优势
        一、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
        二、享受叠加的政策优势
        三、方便快捷的交通优势
        四、山清水秀的生态优势
        五、赶超跨越的后发优势
    第三节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广西新型城镇化发展机遇分析
        一、宏观政策调整给新型城镇化带来新机遇
        二、产业格局变化给新型城镇化带来新机遇
        三、外向经济发展给新型城镇化带来新机遇
        四、战略发展定位给新型城镇化带来新机遇
第六章 广西新型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第一节 广西新型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新型城镇化发展基础还非常薄弱
        二、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
        三、新型城镇化中二元结构非常突出
        四、新型城镇化的体系结构还有待完善
    第二节 广西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一、新型城镇化的经济发展因素分析
        二、新型城镇化的生态环境因素分析
        三、新型城镇化的思想观念因素分析
        四、新型城镇化的人力资源因素分析
        五、新型城镇化的体制机制因素分析
第七章 国内外城镇化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第一节 有关国家城镇化发展路径和特征研究
        一、美国城镇化路径特征分析
        二、英国城镇化路径特征分析
        三、日本城镇化路径特征分析
    第二节 国内部分地区城镇化发展路径和特征研究
        一、贵州省城镇化路径特征分析
        二、江苏省城镇化路径特征分析
        三、广东省城镇化路径特征分析
    第三节 对广西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启示
        一、必须坚持以规划为引领,突出政府作用
        二、必须坚持做到因地制宜,尊重发展规律
        三、必须坚持以产业为基础,强化工业带动
        四、必须坚持多元城镇体系,提升承载能力
        五、必须坚持守住生态底线,注重绿色低碳
        六、必须坚持城乡统筹协调,重视农村发展
        七、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共建共享城市
第八章 广西新型城镇化发展空间布局探讨
    第一节 沿海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布局设计
        一、沿海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基础分析
        二、沿海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特征
        三、沿海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布局探讨
        四、沿海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形式研究
    第二节 沿江地区新型城镇化布局设计
        一、沿江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基础分析
        二、沿江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特征
        三、沿江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布局探讨
        四、沿江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形式研究
    第三节 沿边地区新型城镇化布局设计
        一、沿边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基础分析
        二、沿边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特征
        三、沿边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布局探讨
        四、沿边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形式研究
第九章 对广西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原则和模式选择
        一、广西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
        二、广西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模式选择
    第二节 走产城一体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一、合理布局城镇产业
        二、加强营商环境建设
        三、强化产业人才支撑
    第三节 走城乡统筹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一、着力建设区域中心城市
        二、加快建设县域城镇体系
        三、突出重点发展小型城镇
    第四节 走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一、推进农村转移人口落户城镇
        二、多种途径提升人力资本素质
        三、加快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第五节 走和谐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一、处理好发展速度与提升质量的关系
        二、处理好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的关系
        三、处理好城市发展与生态环保的关系
        四、处理好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的关系
主要参考文献
    一、中文文献
    二、外文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致谢

(8)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第一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第二章 推进创新湖北建设
第三章 构建发展新体制
第四章 推进富强湖北建设
第五章 拓展协调发展新空间
第六章 构建城乡发展新格局
第七章 构筑基础设施新支撑
第八章 推进绿色低碳新发展
第九章 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
第十章 推进文明湖北建设
第十一章 推进幸福湖北建设
第十二章 推进法治湖北建设
第十三章 强化规划实施保障

(9)东盟能源安全合作研究:区域公共产品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理论意义
        三、研究的现实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一、国外学者对区域公共产品理论的研究
        二、国内学者对区域公共产品理论的研究
        三、国外学者对东盟能源安全与区域合作的研究
        四、国内学者对东盟能源安全与区域合作的研究
    第三节 论文结构、创新点与研究方法
        一、本文的框架结构
        二、论文的创新与特色
        三、研究方法
    注释
第一章 区域公共产品理论的缘起与发展
    第一节 公共产品理论建构与发展
        一、公共产品理论缘起与发展
        二、国际关系理论的公共产品供给观
        三、全球性公共产品供需特点
    第二节 区域性公共产品理论建构与发展
        一、区域公共产品理论的兴起与发展
        二、区域公共产品理论的概念界定
        三、区域公共产品的供给
    小结
    注释
第二章 能源安全与东盟区域公共产品合作
    第一节 能源安全概念的演化
        一、安全的内涵
        二、能源安全观念的形成与发展
        三、国际关系理论视域下的能源安全观
    第二节 作为公共产品的能源安全合作理论与实践
        一、集体能源安全的公共产品属性
        二、集体合作提供能源安全公共产品实践
        三、集体合作供应能源安全公共产品理论解释
    第三节 东盟能源安全公共产品合作背景及路径
        一、东盟各国合作供应能源公共产品的缘起
        二、东盟能源公共产品供给路径
        三、东盟能源公共产品类型和合作领域
    小结
    注释
第三章 东盟共同能源安全合作目标建构
    第一节 东盟能源安全合作的现实背景
        一、东盟刚性能源需求和有限产能矛盾上升
        二、东盟各成员国能源储量差异明显
        三、东盟各国经济发展程度及能源发展战略内容各异
    第二节 东盟共同能源安全合作目标的区域建构
        一、东盟能源安全合作目标的演化
        二、东盟区域内行为体对能源安全合作目标的影响
    第三节 区域外行为体对东盟能源安全合作目标的影响
        一、日本对东盟能源安全合作目标的影响
        二、欧盟对东盟能源安全合作目标的影响
        三、国际能源署对东盟能源安全合作目标的影响
    第四节 东盟能源安全合作目标的学习和内化
        一、东盟集体能源安全合作目标的内化和适应
        二、东盟能源安全合作目标形成的特点
    小结
    注释
第四章 东盟能源公共产品合作协商决策
    第一节 协商民主程序下的东盟区域公共产品合作
        一、东盟能源安全合作决策的特点
        二、东盟能源公共产品合作进程中的协商民主决策特点
    第二节 东盟能源公共产品合作协商民主进程
        一、东盟能源公共产品合作开始期(1973-1989)
        二、东盟能源公共产品合作巩固期(1990-1999)
        三、东盟能源公共产品合作发展期(2000-至今)
    第三节 东盟能源公共产品合作协议及行动方案
        一、能源形态公共产品合作协议
        二、物质形态能源公共产品合作协议
        三、服务形态能源公共产品合作协议
        四、制度形态能源公共产品合作协议
    小结
    注释
第五章 东盟能源公共产品的供应
    第一节 东盟能源公共产品供应合作不确定因素
        一、东盟能源形态公共产品供应合作不确定性
        二、东盟物质形态能源公共产品供应合作不确定性
        三、东盟服务形态能源公共产品供应合作不确定性
        四、东盟制度形态能源公共产品供应合作不确定性
    第二节 东盟能源公共产品供应合作主体及汇总方式
        一、东盟区域能源公共产品供应合作主体
        二、东盟能源公共产品合作汇总方式
    第三节 东盟能源公共产品合作供给的集体行动
        一、能源形态公共产品合作供给行动
        二、物质形态公共产品合作供给行动
        三、服务形态公共产品合作供给行动
        四、制度形态公共产品合作供给行动
    小结
    注释
结论
    一、本研究的理论启示
    二、对中国参与东盟区域能源安全合作的启示
    注释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后记

(10)区域性图书馆网络建设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1、组建区域性图书馆网络的必要性
2、区域性图书馆网络建设的设想
    2.1 确定区域图书馆局域网
    2.2 建立图书馆门户网站
    2.3 网络数据的存储
    2.4 区域图书馆网络呈现的功能
3、结语

四、加快区域性图书馆网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 [1]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十四五”规划的通知[J]. 湖北省人民政府. 湖北省人民政府公报, 2021(21)
  • [2]南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J]. 南平市人民政府. 南平市人民政府公报, 2021(03)
  • [3]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公共图书馆数字文化服务平台建设研究[D]. 卫玉婷. 安徽大学, 2021
  • [4]经济要素流动视角下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研究[D]. 郑国. 东南大学, 2019(01)
  • [5]区域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系统研究[D]. 徐大海. 河北工业大学, 2017(07)
  • [6]政府工作报告[N]. 王喜良. 昆明日报, 2017
  • [7]广西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D]. 黄振饶. 武汉大学, 2016(01)
  • [8]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N]. 湖北省人民政府. 湖北日报, 2016
  • [9]东盟能源安全合作研究:区域公共产品视角[D]. 胡爱清. 暨南大学, 2014(04)
  • [10]区域性图书馆网络建设方案[J]. 任春归,程尚志.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1(04)

标签:;  ;  ;  ;  ;  

加快区域图书馆网络建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