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家港市乡镇企业计算机应用情况的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邢伟[1](2020)在《“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制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集体资产股权流转过程中权利边界模糊、交叉,影响部分权能实现;所有权缺位、虚化、弱化,行使主体不明确,造成集体资产流失;部分权能流转范围受限,流转市场不完整,有偿退出难,抵押担保难;农村宅基地、承包地“三权分置”中权属杂糅,财产性权能流动性低,财产性权益难以充分实现,与改革目标相违背;农村集体经营性资源资产产权范围不明,行权主体缺位,管理机制不畅,导致合作制性质不明,股份制作用发挥不畅;农村集体公益性资源资产界定不明、权属缺失,公益性功能发挥不充分,存在管理空白。以上这些问题在不同地区不同程度普遍存在,严重制约着改革进程,阻碍着产权各要素权能的充分实现,影响着农村发展效果和治理效能。本文共分八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重点阐释本文选题背景与意义、理论综述、研究框架与内容、研究方法以及创新点与不足。第二部分“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以农村集体所有制为基础,论述农村所有权、承包权(资格权)、经营权(使用权)、经营性资源资产产权、公益性资源资产产权等相关概念,结合建国后各个时期农村产权制度过程进行深入剖析。第三部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依托河北省部分地区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现状,结合全国各地改革情况,深入剖析产权制度改革中存在的现实困境与问题。第四部分“‘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制度设计”,探索建立“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分别负责行使农村承包地、宅基地、公益性资源资产和经营性资源资产的所有权人权能。第五部分“‘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实施主体”,构建与新时代乡村治理模式相适应的“农村集体产权行权模式”。第六部分“科斯定理视角下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成本-效益分析”,用法经济学方法对“农村所有权人集体”进行全面剖析。第七部分“完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思考”,以期实现细化各项权能、明晰产权归属、严格产权保护、顺畅产权流转目标。第八部分“结论”,回答了在导论部分提出的、本文致力于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本文在研究过程中,注重以土地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所有资源资产进行了系统梳理,根据不同资源资产的形态、功能、使用方式以及产权构成、行权模式,将其划分为承包地、宅基地、集体经营性资源资产和集体公益性资源资产四种类型。在坚持农村集体制度不变、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底线不变、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固定不变基础上,剥离土地承包权、宅基地资格权、经营性资源资产股东权、公益性资源资产管理权中所包含的身份性权能,在分权基础上将包含身份属性的权能(成员权)统一归位于所有权,形成所有权权利组织体,即“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根据不同资源资产性质及其权能构成,分别搭建由不同成员组成的“农村承包权人集体”“农村资格权人集体”“农村股东成员集体”和“农村全体农户集体”,分别行使农村承包地、宅基地、经营性资源资产和公益性资源资产的所有权权能和身份权权能。以此为基础,重新构建“农村集体产权行权模式”。在农村集体所有权现行模式向“农村所有权人集体”转换过程中,严把“目标层+准则层+决策层”三大环节,统筹宏观设计与微观运行,找寻出一条可以最大限度明晰产权界限、充分发挥产权权能、实现要素市场化配置的运行体系,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乡村治理效能。
王洪祥[2](2012)在《县级市城市化演进及创新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前人对大城市和小城镇的研究很多很多,但对我国六百多座城市中一半以上的县级市却涉及很少,缺乏全面系统的论述。本文在总结和整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县级市城市化做了以下六方面的研究:(1)县级市的概念。从居民点的演化方向,追踪了农村城市化的脉络;从行政审批的程序,理清了撤县设市、建立县级市的路径;从县级市城市化实践的角度,界定了县级市的系统内涵。(2)县级市城市化的动力机制。考察农村城市化的相关理论,分析县级市从农村到城市的萌发和运行机制。基于结构方程(SEM)的基本原理,对县级市城市化动力系统和元素进行分析验证。透过行政推动的表象,寻找推动县级市城市化的根本动因,寻找基于市场化的内生动力。(3)县级市城市化的评价体系及方法。针对县级市的城市化特性,构建与时俱进的县级市城市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创造性地引入马田系统(MTS),将稳健设计理念与马氏距离相结合,解决了模式识别中有效特征选取问题,建立起新颖的测度县级市城市化进程的数学模型。(4)县级市城市化的创新发展。一是县级市自身的创新问题,它由农业县创新发展而来,经历了包产到户的洗礼和乡镇工业的异军突起,在八九十年代盛极一时。二是县级市发展过程中的创新问题,它涉及整体的区域创新,分项的工业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等等,必须以创新永葆县级市发展的活力。(5)县级市与新农村建设。县级市作为工业反哺农业较成熟的载体,城市支持农村最前沿的阵地,在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起着典型引领、示范发展的作用。本文阐述了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要性,突出了新农村建设对县级市城市化发展的推动作用。(6)案例分析。以苏南中部县级市—金坛为例,以作者见证的撤县设市背景和亲历的制度设计和行政推动,展示了金坛城市化发展历程,揭示了金坛市城市化发展的特色路径。本文独立界定了县级市的概念,创造性地引入马田系统分析评价县级市城市化水平,明确提出县级市城市化过程的“两个统一”:经济支持和制度创新的统一,农民转变为市民和农业县发展为工业城的统一。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完善我国县级市城市化政策、把握国家城市化战略将提供理论和实践的帮助。
邵繁荣[3](2011)在《发达地区城市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及其对策研究 ——以苏州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地域辽阔,自然资源分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区域性差异显着,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加剧了土地资源利用的矛盾,加上技术条件和其他可以利用资源的制约,导致可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数量不断减少,人多地少的局面难有改观,如何合理的开发和利用现有的土地资源成为区域发展的重要课题。因此,区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更具现实意义,它涉及到区域土地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与合理保护、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对我国发展具有关键性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创造了经济发展奇迹,该地区资源丰富,科技力量雄厚,交通发达,综合实力强,是我国基础好、经济发达且开发潜力较大的地区。作为上海近辐射区的苏州市,综合经济实力强,人均GDP和GOP总量都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是我国经济发展最为迅速的地区之一。然而,近十几年来,区域经济发展和乡镇企业发展驱动着该地区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造成了耕地锐减、宜农后备资源日益枯竭、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研究苏州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因素及对策是对发达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探索。本论文以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及其对策研究为核心内容,以典型的经济发达地区—苏州市为代表,以苏州市1998-2008年时间段的土地变更调查数据为基础,了解土地利用变化的原因和过程,针对相应的问题,提出对策,为政府进行土地利用的可持续发展和宏观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供参考。本论文利用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建立苏州市土地利用时空演变驱动力模型,分析影响因子及其作用机理和过程;利用马尔可夫模型、GM(1,1)模型预测苏州市未来的土地利用变化趋势。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应对策:一方面要抓住上海快速发展的有利时机,加速国民经济发展,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另一方面必须严格执行相关土地法律、法规,在实施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及政策的制定时可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措施:有限耕地资源需得到有效保护;在发展城镇规模、扩展建设用地的同时,需合理控制建设用地过快增长趋势;林地也要适当控制规模,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不能单纯依靠增加林地面积;同时减缓开发未利用地的速度。
李存贵[4](2011)在《中国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产业合作问题研究》文中指出长期以来,我国在处理城乡关系上,采取了“工业优先、城市偏向”的政策取向。在产业政策上,强调城市工业优先发展;在资金流向上,国家通过税收、工农产品“剪刀差”、金融机构等途径,把农业剩余源源不断地由农村转入城市;在人口流动上,通过户籍制度以及对农民的歧视性的就业、福利制度安排,使得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仍存在较多障碍和限制。这种城市偏向的产业发展政策,致使农村非农产业发展滞后,农村经济增长乏力,城乡产业发展差距日益拉大,形成了非良性互动的城乡产业关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农村服务业和乡镇企业,引导城市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工业反哺农业的发展阶段,城乡产业合作成为现阶段构筑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基础和动力,是促进城乡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要途径,也是从根本上破解“三农”难题的重要举措。因此,对城乡产业合作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时代意蕴。首先,分析了城乡产业关系演进的一般规律。综观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历程,城乡产业关系大体上经历了四个阶段,即乡村产业孕育城市产业阶段、城乡产业对立阶段、城市产业反哺乡村产业的阶段和城乡产业融合发展阶段。从2004年起,我国总体上进入了工业反哺农业的城乡统筹发展时期。在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路径依赖影响下,我国城乡产业的发展面临着诸如城乡产业发展差距明显、城乡产业关联效应不强、城乡产业结构高度同构等问题,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制约了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其次,设计了城乡产业合作的实现机制。第一,合理的产业分工布局是城乡产业合作的基础。本文认为,知识密集型产业、高关联度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应优先布局于城市,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应主要布局于小城镇,乡村以发展农业及乡村旅游业为重点。第二,城乡产业的相互依赖性与互利性是城乡产业合作的动力。城乡产业的相互依赖性,即城乡产业之间以各种产品、服务和要素为纽带形成的技术经济依赖以及城市产业对乡村的空间依赖和乡村农业对城市的空间依赖,是城乡产业合作的必要条件;互利性是城乡合作的主要动力、双赢是合作成功的前提。第三,生产要素在城乡间双向自由流动是城乡产业合作的纽带。第四,城乡产业合作的载体是壮大小城镇的经济实力。小城镇是城市产业链向乡村延伸的载体、是乡村工业集聚的载体、是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的载体。再次,构建了城乡产业协调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进行了综合评价。静态评价结果显示,城乡产业协调发展水平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总体来看,东部地区的城乡产业协调发展水平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研究结果也表明,经济发展水平与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是城乡产业协调发展水平提高的必要条件,但并非充分条件。动态评价结果显示,从2004年开始,我国城乡产业协调发展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证实了我国实施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的效果是显着的。最后,提出了城乡产业合作的战略举措。第一,城乡一二三产业合作,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运用博弈论对传统订单农业的违约行为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利益机制完善的思路,即在博弈中引入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引入农产品期货市场或者变非合作博弈为合作博弈(即纵向一体化模式)。第二,城乡第二产业合作的模式主要有两种:①总部经济模式,即企业将总部布局在发达的中心城市,将生产基地布局在欠发达的农村地区,由此企业可以同时以相对较低的成本获得中心城市的战略性资源(人才、信息、资本等资源)和农村的常规性资源(劳动力、土地、矿产等其他要素资源),使得企业内部不同组织结构与城乡资源实现最优空间耦合。②产业转移模式,即随着城市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成本的上升,城市中失去比较优势的产业逐步向农村地区转移。第三,城乡第三产业合作的模式主要包括农村“沃尔玛”模式、引导城市现代服务业向农村延伸以及城乡合作开发乡村旅游业模式。综上,本文以城乡产业互动为研究视角,以系统论、区域分工与合作理论、区位理论、产业聚集和扩散理论为理论指导,遵循城乡产业关系演进的一般规律,借鉴国内外城乡产业协调发展的成功经验,在坚持城乡地位平等的基础上,根据城乡各自的区位优势、资源禀赋以及产业自身的活动规律,对城乡产业协调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构建了城乡产业合作的实现机制与战略构想,旨在形成城乡产业合理分工、科学布局、相互协作、优势互补的产业发展格局。本文的研究将有助于丰富和完善城乡一体化的理论研究体系,对各地区促进城乡产业融合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朱丽霞[5](2006)在《人口流动与张家港经济发展》文中研究指明乡镇企业改制后,张家港经济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流动人口。外来劳动力是张家港经济活跃的重要促进因素。但是满足加工业发展要求的外来就业者并不能推动张家港市产业结构升级的要求。通过融资、土地等方面的制度创新,营造出符合高科技产业成长要求的创业环境,有利于吸引高素质的人才,既满足张家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可以改变张家港市外来人口的结构。
王艳辉,杨俭,葛仕恩,伍建国,缪建成[6](2005)在《机制专业的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文中研究指明介绍了机制专业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取得的主要成果,并总结了该成果的创新点。该成果的推广应用,对于指导目前各高校正在开展的特色专业和品牌专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杨霞[7](2005)在《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网络实证研究》文中指出当前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往往表现为具有明显区域特征的产业集群现象。产业集群作为当代经济世界的一个重要现象,不仅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普遍关注,而且引起各国政府决策部门和产业规划部门的极大兴趣。 浙江省是我国较早兴起并蓬勃发展产业集群的少数省份之一,全省各地形成了众多规模庞大、集群效应显着、全国知名的产业集群。纺织产业集群在浙江产业集群经济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以轻纺为特色的绍兴纺织产业集群更是其中最具影响力的典型之一。经过二十多年的不懈努力,绍兴纺织产业集群不仅涵盖了从聚酯、化纤、织造、染整、服装到染料、纺机等较为完整的纺织产业链,而且发展成为一个复杂有序、多层次的区域产业网络系统。 本论文就以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网络为研究对象,展开深入细致的个案研究。本文首先给出产业集群网络的定义,并概述产业集群网络的相关研究。其次,从内在动因和外部条件两方面着手,具体分析它的形成和发展机制。随后,概括了该集群网络的特征,分析其构成主体及要素,并从不同角度剖析其网络结构,全面解析集群网络内的互联关系。接着,判别了产业集群网络所处的生命期,论述了它不同生命期的历程,并具体阐述它的网络化过程。然后,在分析其竞争优势的基础上,从经济、科技、社会等多方面考察了它在区域发展中的绩效。最后,依据前文的研究论述,找出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网络的存在问题,并给出进一步完善的对策。
缪建成[8](2001)在《数控技术专业建设的思路与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对数控技术的人才需求情况进行分析,就数控技术人才分层次培养的方法进行了讨论,提出了高等职业教育数控技术专业建设的目标和思路,以及理论课程和实践环节的安排设想。
袁界平[9](2001)在《发展战略选择与竞争能力提升 ——新世纪初苏南农村工业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1999 年4 月21 日在江苏视察乡镇企业时指出:发展乡镇企业是我国的一项重大战略和长期方针。乡镇企业在中国农村工业化、现代化和城镇化过程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中国农村现代化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中国农村城镇化还刚刚起步;中国当前正在进行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将新形成更多的巨量剩余劳动力亟需消化……新世纪赋予了乡镇企业更伟大的历史使命,预示着新世纪农村工业一定会有一个更大的发展。苏南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苏南农村是“苏南模式”发源地。研究苏南的农村工业发展问题并且得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不仅对苏南农村工业本身有意义,对其他地区的农村工业也有一定的借鉴价值。苏南农村工业自上世纪70 代直至大约90 年代前期,曾经在全国独占鳌头。之后,其发展出现了一些问题,与其他发达地区的农村工业相比,增长速度和经济效益等方面不如人意。在新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加入WTO,苏南农村工业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形势。苏南农村工业如何制定和实施新世纪初的发展战略,充分利用全球化带来的历史机遇,迎接严峻的挑战,实现“二次创业”和再创辉煌,是世纪之交摆在人们面前的首要问题,引起了各方面的强烈关注。正是在上述背景下,本文围绕“如何制定合适的发展战略以提高苏南农村工业竞争力”这一主题,以竞争力为主线贯穿文中各章节,按照从一般到具体、承上启下逐渐推进的逻辑顺序,依次对发展战略与竞争力的关系、苏南农村工业传统发展战略及其对竞争力的影响、新世纪发展战略及其诸职能战略进行了探讨,并提出对策性建议。第一章是导言,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主题和研究意义及回顾前人的研究工作。第二章是本文的逻辑起点。首先,对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战略
邹学海,宋旭峰[10](2000)在《高校毕业生通向农村面临的现实矛盾》文中提出促使高校毕业生通向农村 ,既是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 ,而也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现实中高校毕业生通向农村的渠道十分不畅 ,实际存在着农村迫切需要大学生与大学生“下不来”,“需要的来不了 ,来的不需要”,以及由此引发的高校毕业生在农村“就业难”的矛盾十分突出
二、张家港市乡镇企业计算机应用情况的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张家港市乡镇企业计算机应用情况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理论综述 |
三、研究框架与内容 |
四、研究方法与重点、难点 |
五、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 |
第一节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相关理论 |
一、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
二、法与经济学视角下中国农村土地产权构成 |
三、中国农村土地产权权能分析 |
四、国外土地产权构成及权能分析 |
第二节 1949 年以来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概况 |
一、第一阶段(1949 年—1956 年):合作化运动时期 |
二、第二阶段(1956 年—1978 年):人民公社时期 |
三、第三阶段(1978 年—2012 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期 |
四、第四阶段(2013 年至今):“三权分置”改革实施期 |
第三节 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的博弈分析 |
一、演化博弈理论与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 |
二、对各个阶段产权变革的演化博弈分析 |
第二章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以河北省部分地区产权制度改革实践为样本 |
第一节 河北省个别地区农村土地产权改革基本情况 |
一、邢台市农村土地产权改革基本现状 |
二、定州市农村土地产权改革基本现状 |
第二节 农村集体产权改革中存在的困境与问题 |
一、农村集体资产难核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难确定、集体资产股权难设定 |
二、农村集体资产股权流转难、抵押担保难和有偿退出难 |
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权能规则不完善 |
四、农村宅基地、承包地“三权分置”中权属杂糅 |
五、农村集体公益性资源资产界定不明、权属不清 |
六、农村集体经营性资源资产范围不明、改革不畅 |
第三节 农村集体产权改革中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 |
一、乡村治理机制不完善,影响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进程 |
二、统分结合经营体制长期失衡,制约集体产权改革进程 |
三、法律法规不健全,影响集体产权改革进程 |
第三章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制度设计 |
第一节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的概念界定 |
一、“农村所有权人集体”的内涵与外延 |
二、“农村所有权人集体”的性质与特征 |
第二节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的治理作用 |
一、明晰产权结构、释放产权权能 |
二、实化农村所有权 |
三、推进乡村振兴 |
四、优化乡村治理机制 |
第三节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的治理路径 |
一、提升农村各治理主体间的协调性 |
二、提升农村治理主体及体系的科学性 |
三、提升农村治理主体及体系的保障性 |
四、提升农村治理主体及体系的合法性 |
第四节 农村产权现行模式向“农村所有权人集体”的转换路径 |
一、“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模型架构的静态设计 |
二、“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架构的动态运行 |
第四章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实施主体 |
第一节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四大行权主体 |
一、“农村承包权人集体”——承包地所有权 |
二、“农村资格权人集体”——宅基地所有权 |
三、“农村股东成员集体”——农村集体经营性资源资产所有权 |
四、“农村全体农户集体”——农村集体公益性资源资产所有权 |
第二节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行权模式 |
第三节 “农村集体产权行权模式”架构 |
第四节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实施主体的治理问题分析 |
第五章 科斯定理视角下“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架构的成本效益分析 |
第一节 科斯定理及成本—效益分析 |
第二节 科斯定理视角下“农村所有权人集体”运行审视 |
一、“农村所有权人集体”的决策事项与程序 |
二、“农村所有权人集体”的科斯定理审视 |
第三节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架构的成本——效益分析 |
一、“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成本—效益分析的前提 |
二、“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成本—效益分析的关键 |
三、“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模型成本效益SWOT分析 |
第四节 经济绩效管理视角下的“农村集体产权行权模式” |
一、绩效管理与“农村集体产权行权模式” |
二、“农村集体产权行权模式”绩效管理剖析 |
第六章 完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思考 |
第一节 产权归属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化 |
一、构建流程规范、账实清晰、公开公正的清产核资大格局 |
二、构建设置科学、动静结合、权能完整的股权管理模式 |
三、构建主体明确、范围清晰、分配合理、渠道科学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体系 |
第二节 产权流转与农村集体产权的市场化 |
一、基础——由“确权确地”向“确权确股不确地”转变 |
二、关键——由“政府干预”向“市场运作”转变 |
三、核心——由“单一形式”向“协调联动”转变 |
四、支撑——由“重流转轻保障”向“流转保障并重”转变 |
五、突破——由“权能杂糅”向“赋权明责”转变 |
第三节 产权保护与农村集体产权的法治化 |
一、制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 |
二、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确认的相关规定 |
三、成立独立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机构 |
第四节 智慧产权与农村集体产权的科技化 |
一、区块链技术作为关键支撑 |
二、构建“区块链+农村土地确权及流转”模型体系 |
第五节 信息披露与农村集体产权的公开化 |
一、农村集体产权信息披露原则 |
二、农村集体产权信息披露内容、标准与方式 |
三、农村集体产权信息披露风险 |
四、农村集体产权信息披露结果保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2)县级市城市化演进及创新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综述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的意义 |
1.1.3 县级市的界定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2.1 主要发达国家县级市发展与研究 |
1.2.2 国内县级市相关研究 |
1.2.3 城市化水平评价与预测方法研究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1.3.1 论文的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的结构安排 |
1.4 本文研究的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2 县级市的起源与发展回顾 |
2.1 城市 |
2.1.1 城市的内涵 |
2.1.2 城市产生的社会经济基础 |
2.2 乡村城市化 |
2.2.1 基本概念界定 |
2.2.2 村、镇、城的演化 |
2.3 县级市的产生 |
2.3.1 市制的变迁 |
2.3.2 撤县设市的标准 |
2.3.3 撤县设市的程序 |
2.3.4 撤县设市面临的挑战 |
2.4 我国城市化历程 |
2.4.1 建国以来的城市发展 |
2.4.2 我国城市化发展道路的争论 |
2.4.3 县级市城市化研究的尴尬 |
2.5 本章小结 |
3 县级市城市化演进的动力机制 |
3.1 农村城市化基础理论分析 |
3.1.1 经典农村城市化理论 |
3.1.2 我国农村城市化理论的发展 |
3.2 县级市城市化动力机制的内涵 |
3.2.1 城市化动力机制的含义 |
3.2.2 县级市城市化动力机制的界定 |
3.2.3 县级市城市化动力源及动力结构分类 |
3.3 县级市城市化动力机制分析 |
3.3.1 结构方程模型 |
3.3.2 基于系统视角的县级市城市化动力元素分析 |
3.3.3 县级市城市化动力系统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 |
3.4 本章小结 |
4 县级市城市化水平评价 |
4.1 国内外城市化水平评价述评 |
4.1.1 国外城市化水平评价研究 |
4.1.2 国内城市化水平评价研究 |
4.2 县和县级城市发展评价 |
4.3 我国县级市城市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3.1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基础分析 |
4.3.2 评价指标体系设置原则 |
4.3.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
4.4 基于MTS的县市城市化水平评价 |
4.4.1 马田系统的研究现状 |
4.4.2 马田系统的基本原理 |
4.4.3 实证评价 |
4.5 本章小结 |
5 县级市城市化的创新发展 |
5.1 工业化与县级市城市化 |
5.1.1 乡村工业对县级市城市化的基础作用 |
5.1.2 新型工业化对县级市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
5.2 制度创新与县级市城市化 |
5.2.1 包产到户与县域经济社会变革 |
5.2.2 改革开放与企业制度创新 |
5.2.3 县级市城市创新的制度框架 |
5.3 科技创新与县级市城市化 |
5.3.1 县级市城市化进程中科技创新的作用 |
5.3.2 县级市城市化迸程中科技创新的特征 |
5.3.3 实施科技创新的途径 |
5.4 城市建设与县级市可持续发展 |
5.4.1 县级市城市意识建设 |
5.4.2 县级市市政建设 |
5.4.3 县级市资源环境的维护和提升 |
5.5 本章小结 |
6 县级市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 |
6.1 我国农村建设历程 |
6.2 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及其必要性分析 |
6.2.1 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 |
6.2.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基本概念的界定 |
6.2.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意义 |
6.3 县级市城市化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分析 |
6.3.1 县级市的城、乡特征 |
6.3.2 新农村建设的社会动因 |
6.3.3 新农村建设的经济支撑 |
6.3.4 新农村建设的良性循环 |
6.4 县级市新农村建设的城市化归属 |
6.4.1 以城带乡的城市化效应 |
6.4.2 以工促农的农业工业化效应 |
6.4.3 城乡互动的农村社会变革效应 |
6.5 本章小结 |
7 案例分析——以江苏金坛为例 |
7.1 金坛撤县设市 |
7.1.1 金坛发展的历史沿革 |
7.1.2 撤县设市的行政实践 |
7.1.3 撤县设市的数据分析 |
7.2 金坛城市发展的产业推动 |
7.2.1 金坛市的工业概况 |
7.2.2 支柱产业与城市发展的互动 |
7.2.3 高新技术产业引领城市发展 |
7.3 金坛城乡互动的社会效应 |
7.3.1 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市民化 |
7.3.2 金坛市提升市民素质的实践 |
7.3.3 金坛市城市创建的主要成果 |
7.4 金坛城市创新发展的路径选择 |
7.4.1 江苏省城市化发展的区域差异分析 |
7.4.2 金坛市城市化发展的基本原则 |
7.4.3 金坛市城市化发展的对策 |
7.5 本章小结 |
8 结束语 |
8.1 本文的研究结论 |
8.2 本文的创新之处 |
8.3 本文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发达地区城市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及其对策研究 ——以苏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回顾 |
1.2.1 国外土地利用相关研究 |
1.2.2 国内土地利用相关研究 |
1.3 研究目标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二、高度城市化区域土地利用变化驱动的理论分析 |
2.1 高度城市化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特征 |
2.1.1 耕地流失强度大,年均递减率高 |
2.1.2 建设用地规模大,扩展速度快 |
2.1.3 土地开发强度大,综合产出率高 |
2.2 发达都市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因素 |
2.2.1 自然因素 |
2.2.2 人文因素 |
三、研究区概况 |
3.1 自然条件 |
3.1.1 地理位置 |
3.1.2 地形地貌 |
3.1.3 气候 |
3.1.4 水文 |
3.2 社会经济概况 |
3.2.1 人口与劳动力 |
3.2.2 经济状况 |
3.2.3 农业状况 |
3.2.4 工业状况 |
3.3 土地资源状况 |
四、苏州市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
4.1 苏州市1998-2008年土地利用状况 |
4.2 土地利用数量变化 |
4.2.1 土地利用变化幅度 |
4.2.2 土地利用变化速度 |
4.2.3 结果分析 |
4.3 土地利用结构变化 |
4.3.1 土地利用结构时间变化 |
4.3.2 结果分析 |
4.4 土地利用程度变化 |
4.4.1 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 |
4.4.2 土地利用程度变化 |
4.4.3 结果分析 |
4.5 土地利用空间变化 |
4.5.1 土地利用变化区域差异 |
4.5.2 结果分析 |
五、苏州市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分析 |
5.1 定性分析 |
5.1.1 自然因素 |
5.1.2 人文因素 |
5.2 定量分析 |
5.2.1 主成分分析 |
5.3 结果分析 |
六、苏州市土地利用变化趋势预测 |
6.1 马尔可夫模型预测法 |
6.1.1 马尔可夫模型 |
6.1.2 预测 |
6.2 GM(1,1)模型预测法 |
6.2.1 GM(1,1)模型 |
6.2.2 模型精度检验 |
6.3 结论 |
七、应对苏州市土地利用变化的对策 |
7.1 切实加强对耕地尤其是基本农田的保护工作 |
7.2 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
7.2.1 进一步整合乡镇工业开发区,引导中小企业向开发区集中 |
7.2.2 挖掘存量建设用地潜力,实施土地再开发 |
7.2.3 继续实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政策,促进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流转 |
7.2.4 加大小城镇土地整理力度 |
7.2.5 加大村庄整理力度 |
7.2.6 积极推进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工作 |
7.3 控制增量土地供应,合理调整用地结构和布局 |
7.3.1 严格土地供应,做到有保有压,有所"供"有所"不供" |
7.3.2 认真执行各类建设用地定额指标,严控建设项目用地规模 |
7.3.3 控制工业项目单独选址,工业项目一律向规划区集中 |
7.3.4 鼓励企业建设多层标准厂房,严格限制单层厂房建设 |
7.3.5 调整供地结构,增加第三产业用地供应量 |
7.4 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优化用地理念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中国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产业合作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乡一体化成为破解"三农"问题的根本策略 |
1.1.2 产业合作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基础和动力 |
1.1.3 我国已进进入工业反哺农业的发展阶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述评 |
1.3.2 国内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2 主要概念界定及基础理论综析 |
2.1 主要概念界定 |
2.1.1 城市与乡村 |
2.1.2 城乡一体化与城乡统筹 |
2.1.3 合作、协调与融合 |
2.1.4 产业的概念及分类 |
2.2 城乡产业合作基础理论综析 |
2.2.1 系统论理论 |
2.2.2 区域分工与合作理论 |
2.2.3 产业布局的区位理论 |
2.2.4 产业聚集与扩散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城乡产业关系演变历程及现存问题 |
3.1 城乡产业关系演进的一般规律 |
3.1.1 研究假设及城乡产业关系的阶段划分 |
3.1.2 前工业时期的城乡产业关系:乡村产业孕育城市产业 |
3.1.3 工业化初期的城乡产业关系:城乡产业对立阶段 |
3.1.4 工业化中后期的城乡产业关系:城市产业反哺乡村产业 |
3.1.5 后工业化阶段的城乡产业关系:城乡产业融合发展 |
3.2 我国城乡产业关系的历史演变历程 |
3.2.1 古代中国城乡产业关系 |
3.2.2 近现代中国城乡产业关系 |
3.2.3 当代中国城乡产业关系 |
3.3 我国城乡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3.3.1 城乡产业发展差距明显 |
3.3.2 城乡产业关联效应不强 |
3.3.3 城乡产业结构高度同构 |
3.4 本章小结 |
4 城乡产业一体化发展的国内外经验与启示 |
4.1 国外城乡产业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
4.1.1 美国城乡产业一体化发展的实践与启示 |
4.1.2 日本城乡产业一体化发展的实践与启示 |
4.1.3 韩国城乡产业一体化发展的实践与启示 |
4.2 国内典型地区城乡产业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
4.2.1 成都市城乡产业一体化发展的实践与启示 |
4.2.2 苏州市城乡产业一体化发展的实践与启示 |
4.2.3 嘉兴市城乡产业一体化发展的实践与启示 |
4.3 本章小结 |
5 城乡产业合作的实现机制 |
5.1 城乡产业合作的基础:合理的产业分工布局 |
5.1.1 城市布局指向型产业 |
5.1.2 乡村布局指向型产业 |
5.2 城乡产业合作的动力:产业的互赖与互利性 |
5.2.1 城乡产业的相互依赖性 |
5.2.2 城乡产业合作的互利性 |
5.3 城乡产业合作的纽带:要素的双向自由流动 |
5.3.1 城乡产业间生产要素流动的规律 |
5.3.2 城乡产业间要素流动的不合理性 |
5.3.3 城乡产业合作与要素双向自由流动 |
5.4 城乡产业合作的载体:壮大小城镇经济实力 |
5.4.1 小城镇对促进城乡产业合作的载体功能 |
5.4.2 小城镇主导产业的选择 |
5.5 本章小结 |
6 我国城乡产业协调发展综合评价 |
6.1 城乡产业协调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6.1.1 城乡产业协调发展综合评价的目的 |
6.1.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6.1.3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6.1.4 指标数据来源与相关处理 |
6.2 城乡产业协调发展综合评价方法的选择 |
6.3 我国省域城乡产业协调发展的静态评价 |
6.3.1 因子分析法的数学模型与分析步骤 |
6.3.2 实证分析 |
6.3.3 结果分析 |
6.4 我国近年来城乡产业协调发展的动态评价 |
6.4.1 主成分分析的数学模型与分析步骤 |
6.4.2 实证分析 |
6.4.3 结果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城乡产业合作的战略构思 |
7.1 城乡产业合作的SWOT分析 |
7.1.1 城乡产业合作的优势分析 |
7.1.2 城乡产业合作的劣势分析 |
7.1.3 城乡产业合作的机遇分析 |
7.1.4 城乡产业合作的威胁分析 |
7.2 城乡产业合作的战略原则 |
7.3 城乡产业合作的战略目标 |
7.3.1 近期目标:提升农村产业自组织能力(至2020年) |
7.3.2 远景目标:城乡产业融合发展(至2050年) |
7.4 城乡产业合作的战略举措 |
7.4.1 城乡一二三产业合作: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 |
7.4.2 城乡第二产业合作:加快农村工业化进程 |
7.4.3 城乡第三产业合作:促进城乡共同繁荣 |
7.5 本章小结 |
8 城乡产业合作的对策建议 |
8.1 城乡产业合作的调节方式 |
8.1.1 城乡产业合作中政府的边界作用 |
8.1.2 城乡产业合作中市场的边界作用 |
8.2 统筹城乡产业空间布局 |
8.3 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
8.4 促进城乡间生产要素双向自由流动 |
8.5 加快小城镇建设 |
8.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人口流动与张家港经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流动人口是张家港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 |
二、从提升产业结构看人口流动 |
三、从引资到引智 |
四、吸引外来高素质人口的政策建议 |
(6)机制专业的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教学改革成果的主要内容 |
1.1 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
1.2 规划、重组、优化教学体系 |
1.3 实施以研促教, 研教相长, 全面提升教学水平 |
1.4创新、 求实, 以点带面, 推动全院教学改革的开展 |
1.5 企业学校同参与, 教学改革有成效 |
1.6 加强新技术应用型技能的培训与强化 |
1.7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
1.8 加强教学设施、实验 (实训) 设施建设 |
2 教学改革成果的创新点 |
(7)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网络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思路及内容 |
1.3 采用的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产业集群网络研究理论综述 |
2.1 产业集群网络概念的界定 |
2.1.1 产业集群的概念 |
2.1.2 网络组织的内涵 |
2.1.3 产业集群网络的界定 |
2.2 产业集群网络理论追溯 |
2.2.1 产业集群网络形成机理的相关理论 |
2.2.2 产业集群网络特征研究的相关理论 |
2.2.3 产业集群网络生命周期的相关理论 |
2.2.4 产业集群网络竞争优势的理论概述 |
2.2.5 产业集群网络对区域发展绩效的理论概述 |
第三章 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网络的形成和发展机制 |
3.1 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网络形成和发展的内在动因 |
3.1.1 纺织产业本身特性易于分工和集聚 |
3.1.2 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生产的内在要求 |
3.1.3 低空间交易成本的吸聚力 |
3.1.4 产业集聚外部经济性的驱动 |
3.1.5 对集群网络创新效应的追逐 |
3.2 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网络形成和发展的外在条件 |
3.2.1 传统特色产业历史和文化的积淀作用 |
3.2.2 良好的产业基础条件 |
3.2.3 专业市场的孵化和集聚功能 |
3.2.4 灵活的体制和政策因素的推动 |
3.2.5 民间企业家创业精神的支撑和示范效应 |
第四章 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网络的结构分析 |
4.1 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网络的概况与特征 |
4.1.1 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网络的概况 |
4.1.2 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网络的特征 |
4.2 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网络的构成主体及要素 |
4.2.1 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网络的构成主体 |
4.2.2 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网络的构成要素 |
4.3 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网络形态结构的分析 |
4.3.1 区域整体网络结构 |
4.3.2 产业链上行业布局网络结构 |
4.3.3 微观企业网络结构 |
4.4 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网络互联关系的分析 |
4.4.1 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网络调查样本说明 |
4.4.2 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网络互联关系的内容 |
4.4.3 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网络互联关系的建立 |
4.4.4 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网络互联关系的强度 |
4.4.5 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网络互联关系的维持 |
第五章 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网络生命周期演进及其网络化过程 |
5.1 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网络生命周期的演变 |
5.1.1 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网络生命周期的划分 |
5.1.2 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网络不同阶段中行业间相关性分析 |
5.1.3 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网络的形成阶段 |
5.1.4 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网络的发展阶段 |
5.2 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网络的网络化过程 |
5.2.1 市场的网络化 |
5.2.2 交易方式的网络化 |
5.2.3 公共服务体系的网络化 |
5.2.4 企业创新过程的网络化 |
5.2.5 物流运输的网络化 |
第六章 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网络的竞争优势及绩效分析 |
6.1 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网络的竞争优势分析 |
6.1.1 综合成本优势 |
6.1.2 市场优势 |
6.1.3 规模经济优势 |
6.1.4 区域创新优势 |
6.1.5 区域品牌优势 |
6.2 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网络对区域发展的绩效分析 |
6.2.1 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网络对绍兴县经济发展的绩效 |
6.2.2 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网络对绍兴县科技发展的绩效 |
6.2.3 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网络对绍兴县社会发展的绩效 |
第七章 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网络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
7.1 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网络存在的问题 |
7.1.1 企业与上、下游之间的联系度及有效性不强,协作意识有待增强 |
7.1.2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较低,造成低水平竞争 |
7.1.3 集群网络中缺乏大型龙头企业和国内外知名品牌 |
7.1.4 企业与大学、研究机构的互动性有待加强 |
7.1.5 中介服务体系尚不完整,行业协会等自律性组织的功能急需提升 |
7.1.6 企业融资渠道较为狭窄 |
7.2 进一步完善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网的对策 |
7.2.1 营造良好的产业集聚氛围,强化网络协作,促进良性竞争 |
7.2.2 激励企业协作创新,推动行业有机整合、协调发展 |
7.2.3 积极培育大企业、大集团,打造区域品牌 |
7.2.4 引导企业进一步密切与大学、科研机构的联系协作 |
7.2.5 完善中介服务体系,健全行业协会等自律性组织的服务功能 |
7.2.6 引导纺织企业拓展多样的融资渠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发展战略选择与竞争能力提升 ——新世纪初苏南农村工业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本文的主题与研究意义 |
1.2 前人的研究及评述 |
1.3 本文可能的创新 |
第二章 发展战略理论简述 |
2.1 经济发展战略的内涵 |
一、经济增长、经济发展与经济发展战略 |
二、战略概念的演进 |
三、经济发展战略的含义、特征、种类及作用 |
四、经济发展战略要素 |
2.2 企业发展战略与企业经营战略 |
2.3 农村工业发展战略 |
一、农村工业发展战略的含义及特征 |
二、农村工业发展战略在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系统中的所处的层级 |
第三章 发展战略与竞争力 |
3.1 竞争力:含义、来源及衡量 |
一、竞争的含义与性质 |
二、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 |
三、竞争力含义及来源 |
3.2 发展战略:竞争力的决定因素 |
一、宏观发展战略与竞争力 |
二、微观发展战略与竞争力 |
三、竞争力强弱与战略选择之间的内在联系 |
第四章 苏南农村工业的传统发展战略与其竞争力 |
4.1 苏南农村工业化的进程、现状及存在问题 |
一、苏南农村工业在全国率先起步的成因、进程与现状 |
二、苏南农村工业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困难 |
4.2 农村工业传统发展战略探析 |
一、研究农村工业传统发展战略的意义 |
二、传统农村工业发展战略的内涵 |
三、传统发展战略形成的历史背景 |
四、传统发展战略的实证研究(一) |
五、传统发展战略实证研究(二) |
4.3 传统发展战略下农村工业竞争力变迁———苏南农村工业奇迹与困境的解释 |
一、90 年代中期之前的竞争力状况及解释 |
二、90 年代中期以来的竞争力状况及解释 |
三、传统发展战略下农村工业竞争力变迁的实证分析 |
四、新战略的萌芽及其在20 世纪90 年代未能最终确立的原因 |
第五章 新世纪初农村工业发展战略与竞争力的提升 |
5.1 新战略形成的现实背景 |
一、经济全球化与加入WTO |
二、知识经济、网络经济与电子商务 |
三、过剩经济 |
四、工业化阶段 |
五、主观条件 |
5.2 制定新战略的指导思想 |
一、新战略指导思想制定的依据 |
二、产业竞争力、技术竞争力、体制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提高苏南农村工业竞争力的内容 |
5.3 新战略——集约型竞争能力扩张战略内涵 |
一、以提高整个农村工业国内国际竞争力为战略指导思想 |
二、以切实根本转变增长方式为战略途径和手段 |
三、以提高农村工业增长质量和效益为战略中心 |
四、以深化改革,体制创新为战略保障 |
五、以实现基本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为战略目标 |
5.4 谁是战略主体:政府?企业? |
第六章 产业结构优化战略:提升产业竞争力 |
6.1 竞争力、经济增长方式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 |
一、产业结构的概念、产业分类及产业结构的演进规律 |
二、优化结构与集约型经济增长和竞争力提升 |
6.2 苏南农村工业产业结构现状及评述 |
一、轻重工业结构 |
二、行业结构 |
三、生产要素密集度结构 |
四、规模结构 |
五、技术结构 |
六、产品结构 |
七、出口结构 |
6.3 产业结构调整背景 |
一、一般背景 |
二、加入WTO 对苏南农村工业主要行业的影响 |
三、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
6.4 产业结构优化战略的目标、内容、措施与策略 |
一、产业结构优化的战略目标:产业结构高级化 |
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意义 |
三、产业结构优化战略的内容 |
四、产业结构优化战略的措施和策略 |
五、产业结构同构化问题 |
六、产业结构调整与布局结构调整 |
第七章 技术进步战略:提高技术竞争力 |
7.1 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竞争力提升 |
一、技术进步、技术创新与技术改造 |
二、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
三、技术进步与竞争力提升 |
四、技术进步与苏南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 |
7.2 苏南农村工业技术进步的现状、问题和制约因素 |
一、历史与现状 |
二、问题与制约因素 |
7.3 技术进步战略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及战略对策 |
一、战略指导思想、目标及任务 |
二、战略对策 |
第八章 制度创新战略:提高体制竞争力 |
8.1 “苏南模式”的形成、发展与变迁 |
一、“苏南模式”的形成、发展与基本特征 |
二、“苏南模式”形成的原因 |
三、“苏南模式”的体制弊端 |
四、“苏南模式”的历史命运 |
8.2 制度创新:苏南乡镇企业再创辉煌的强大动力 |
一、制度创新的涵义、模式和目标 |
二、苏南乡镇企业制度创新的历史回顾 |
三、新世纪制度创新的重点和内容 |
(一) 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增强乡镇企业整体竞争力 |
(二) 大力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提升微观经济主体体制竞争力 |
(三) 大力推进集体资产管理体制的创新,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张家港市乡镇企业计算机应用情况的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制度研究[D]. 邢伟. 中国政法大学, 2020(08)
- [2]县级市城市化演进及创新发展研究[D]. 王洪祥. 南京理工大学, 2012(07)
- [3]发达地区城市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及其对策研究 ——以苏州市为例[D]. 邵繁荣. 南京农业大学, 2011(05)
- [4]中国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产业合作问题研究[D]. 李存贵. 东北林业大学, 2011(07)
- [5]人口流动与张家港经济发展[J]. 朱丽霞. 唯实, 2006(07)
- [6]机制专业的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 王艳辉,杨俭,葛仕恩,伍建国,缪建成. 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 2005(01)
- [7]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网络实证研究[D]. 杨霞. 浙江工业大学, 2005(06)
- [8]数控技术专业建设的思路与分析[J]. 缪建成. 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 2001(02)
- [9]发展战略选择与竞争能力提升 ——新世纪初苏南农村工业发展战略研究[D]. 袁界平. 南京农业大学, 2001(08)
- [10]高校毕业生通向农村面临的现实矛盾[J]. 邹学海,宋旭峰. 煤炭高等教育, 20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