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期用药联合四对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193例

三期用药联合四对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193例

一、三阶段服药配合四对电针治疗外周性面神经麻痹193例(论文文献综述)

余泱川[1](2012)在《广东当代中医学术史研究(1949至1979年)》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根据《当代汉语词典》的定义,“当代”一词作为一个史学概念,“一般指建国后到现在这一时期”。而新中国成立后的30年,是当代中医发展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阶段。这一时期,中医摆脱了鸦片战争以来被质疑、被限制的处境,其作为一个独立的、与西医并行的医学体系的地位,重新获得官方与民间的承认,中医的学术研究与临床医疗都在政府和人民的支持下纳入正轨,并取得长足的发展,同时该时期也是国家对于中医政策、中医学术研究方向的探索期,从提倡“中医科学化”、“中医进修”到“西医学习中医”、“中西医结合”,医学政策的制定与修正频现;从以“科学化”革新中医药学术经验,到“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遗产”,再到强调实践的中医学术研究,30年间中医学术研究的方向、模式及重点亦不断发生变化。唐太宗说:“以史为鉴”,研究这一时期的中医学术的发展情况,可为重要的学术人物、学术事件、学术成果存史,观察学术研究特征的嬗变,更重要的是可以对今天中医学术研究的现状知所从来,探究那些重要的学术研究活动、成果从萌发、积累到走向成熟的具体过程,为今后中医学术的发展提供些许借鉴。“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曾说:“医学研究不能脱离地理环境、社会环境、个人体质等因素,而中医的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原则,正好重视了这些内容”。地域医学虽然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但因对于医学史及医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而迅速成为一个活跃的研究方向。广东具有悠久的中医学术、医疗传统,同时作为近代中国最早接触西方文明,最早受到现代化思潮冲击的地区,广东既是西医在华发展的中心地带,又是最早萌发中医革新思潮和中医现代化教育的地区,其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历次中医学术革新,理论大讨论中都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同时,广东独特的气候、地理环境,以及地域经济、文化明清以来的勃兴,促使岭南地域医学随着建国后对中医学术研究的深入而结出硕果。本论文通过对广东建国后的中医学者群体,学术发展特征,政策、文化因素对学术研究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研究,冀望可以发现1949至1979年广东中医学术研究的特征及形成这些特征的因素。学术界对香港中医发展情况从前关注不多,但随着陈存仁、谢永光等一批在港名医的着述出版,该地中医史的研究价值逐渐凸显。香港毗邻广东,新中国成立以前,两地医学交流频繁,当时几乎所有香港的名医都是祖籍广东的客籍人士,香港的中医医疗、教育、学术研究莫不赖历年迁港的内地名医推动,而大陆解放前一批“海派名医”迁港的历史意义尤为重大,他们在香港着书、兴学、行医,使香港变为大陆之外的第二个中医学术中心。该时期香港有代表性的医家、医着、中医学校、学术活动少有系统的记述,本研究力图对1840年以来,特别是“二战”后香港代表医家的生平事迹、着作;着名的医学院校,重要的学术活动进行研究,力图勾勒出百余年来香港中医发展的概貌,另外特别对“迁港中医”这一群体进行研究,并分析其对香港中医发展的贡献和影响。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包括文献的查找,资料的收集、鉴别、整理、汇编等。文献研究法是基础工作开展时使用的主要方法,包括资料调研收集,资料归类汇编。本研究所涉及的文献有三大来源:一为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医史文献学科藏书,收集内容包括了1949年至1979年间的中医学术期刊、专着、会议文献、研究成果汇编、政策公文汇编等等;二为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地方文献馆,收集内容主要是历年来政府发布的卫生政策法规原文,关于中医医疗、学术的统计数据,以及少量出版地在香港的学术文献;第三个来源是香港中医师陈永光先生所提供的大量的香港医家专着、中医教材、学术团体资料汇编等等。本研究按照医史文献学科研究方法与标准,其具体研究步骤为:①首先利用基础医学院中医医史文献学科的内部书目、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地方文献馆馆藏书目查找所需文献。②然后按图索骥,以借阅、拍照、复印、扫描等方式获取文献,并将重点文献转换成10万字的数字形式以便利用。③最后将已获文献进行汇编,建立本研究专用的书目、文献目录,并以时间顺序、学科分类、医家姓名建立三种索引,配合已转换为数字格式的重点文献,形成一套可以按照文献内部、外部特征进行检索调阅的文献资料。本研究对于文献研究的标准是:引用文献全部为一次文献,文献版本尽可能获取首版,重要观点用文献原文体现。2、理论评述法:是采用归类分析、归纳演绎、传统阐释、相关对比等方法,以《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中华医史杂志》《中医文献杂志》的相关研究方法为行业标杆,按照其行文规范的要求,概述和详述医家生平、重大政策、学术事件;凝练学者学术观点;总结单一或群体医家的学术倾向;将同一时期、同一类型的学术研究、学术观点进行对比;探索某一因素对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学术研究的观点、成果的影响。具体到论文内容中,对于某一时期学术发展的历史、政治背景,某一机构或某一医家的学术活动多采用记述法;对某一医家的着作内容、学术思想则采用传统阐释和归纳演绎的结合;对某一时期或某一地区学术发展的特征研究采取的是归纳演绎与相关对比的结合。研究成果本论文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1949年至1979年广东中医学术史研究,该部分以时间为序又分为三章。第一章对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3年间广东中医的学术史进行研究,其中第一节记述该阶段中医学术发展的历史、政治背景,包括:“中医科学化”政策的形成及其具体内容,全国及广东省的各项卫生统计数据等等;分析“中医科学化”政策在广东实践过程中的一些特征及其成因。第二节介绍广东实践“中医科学化”的学者群体并分析其特征;记述广东当时的主要学术期刊及其学术倾向和刊登之有代表性的学术论着。第三节首先研究广东中医界在“中医科学化”中对如何看待传统理论以及学术革新途径、方法等具体问题的讨论,归纳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和持不同观点者的争鸣情况;其后概述当时广东中医界两份系统化阐述“中医科学化”原则、步骤、标准的学术整理方案并提炼其中的要点。第四节总结广东中医界实践“中医科学化”过程中在医学文献整理、中医理论研究、针灸、脉诊学、中药提炼等方面的各项成果。第五章分析该时期广东中医学术发展的特征,即:①中医界对于“中医科学化”的参与积极、务实;②参与者的学术素养保证了学术探讨的理性与深入;③承认中西差异,立足中医本位的“科学化”;④对于中医学术研究方向、模式的探讨意义深远。第二章对1954至1965年间的广东中医的学术史进行研究。其中第一节记述该时期广东两份重要的学术期刊,《广东中医》和《广东医学(祖国医学版)》的概况及其与学术研究的关系;介绍当时主要的中医研究机构——广东省中医药研究委员会的概况及其对学术发展产生的影响。第二节论述1956、1957年间几篇探讨中医学术研究态度和具体观点的争鸣文章,分析这些论争产生的背景和其对广东中医学术研究的意义。第三节至第六节论述该时期广东中医研究在医学文献整理、地域医学研究、基础理论探讨、临床医学研究诸领域的研究活动及学术成果。第七节总结1954至1965年间广东中医学术发展的特征。第三章对1966至1979年间的广东中医的学术史进行研究。其中第一节记述该时期广东医学界对于中医脾胃学说在文献收集整理、临床研究、实验研究等方面所取得的更深层次的研究成果。第二节论述在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领域的研究情况,具体内容为在中西结合治疗急腹症、外伤骨折正骨手法研究、针刺麻醉研究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果。第三节论述该时期广东医学界对于青蒿素、破伤风抗毒素、毛冬青等中药特效药的研究。第四节介绍侯灿、梁直英等人将现代医学、科学上的新方法、新理论引入到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取得的成果。第五节总结1966至1979年间广东中医学术发展的特征。第二部分是关于近代以来香港中医学史的研究。分为两节,第一节的研究内容是香港中医在医疗、教育、社团组织等方面的发展概况。详细的记录了:①香港中医行医方式的演变及东华三院等医疗机构的发展历程;②香港中医在规模、办学方式上的发展以及着名中医学校的概况;③香港知名中医社团成立、合并、发展的状况及其对香港中医发展所作出的贡献。第二节的研究内容是“侨港中医”这一群体的基本情况及其对香港中医医疗、学术、教育的影响。首先论述侨港中医的内涵并介绍历次中医侨港热潮及其历史成因;然后选取十余位祖籍广东及其他地区的侨港名医,重点论述其生平、事迹、学术活动和重要着作;最后从整体上论述“侨港名医”对于香港中医事业的影响和贡献。研究结论以中医基本政策的制定与调整,学术研究模式、重点及方向的转变,学者主体的转变,重大历史、政治事件的影响为依据,作者认为1949年至1979年的广东中医学术史应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49至1953年,该阶段国家关于中医学术的政策是“中医科学化”,主要学术活动是民间自发进行的关于中医学术革新意义、途径、目的的学术讨论以及在文献研究和剂型改进方面的初步实践。该阶段是建国后广东中医学术发展的奠基阶段。第二个阶段是1954至1965年,国家及时对中医政策进行调整,鼓励对传统医学进行继承与发扬,推动中医高等教育和师带徒教育,广东的中医研究在文献整理、理论探讨、地域医学、传染病防治等诸方面均获得丰硕成果。该阶段是建国后广东中医学术蓬勃发展的时期。第三阶段是1966年至1979年,该阶段由于国家对中医研究重点的调整,广东中医学术研究开始以中西医结合研究为主,强调临床实践,以重大疑难疾病的治疗为主要方向,在急腹症治疗、针灸麻醉、骨伤复位、特效药研究等方面取得突破,该阶段是建国后广东中医在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上获得巨大成绩的阶段。广东作为全国中医学术蓬勃发展的中心地区之一,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医学文化积淀使该地区在建国后的中医学术发展带有一些鲜明的特征。笔者认为这些特征是:①以临床实践为学术研究的导向和根本动力;②以国家政策支持为学术发展的推动力量;③以知名学者和民间支持作为学术研究的支撑力量;④坚持中医本位,注重前人学术经验的继承和发扬。这些特征决定了1949至1979年间广东中医学术的基本形态,同时也是未来中医学术研究事业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

王常海[2](2007)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经筋辨证及步态分析研究》文中指出骨性关节炎是老年人的常见病、难治病,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严重者甚至致残。它多发生于全身负重大关节,其中,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最常见,在诸多病因中,生物力学因素是该病最确切的病因。由于外伤、劳损、感受外邪等因素,使膝关节周围软组织发生病变,引起膝关节内部应力失衡,最终造成关节软骨的损害和膝骨性关节炎的发生。由于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多存在膝关节边缘的骨质增生,因此,对该病的认识,以往人们过多地关注其骨性改变,治疗上也以针对骨赘为主。但往往难以取得较好疗效,而且骨性改变与其临床症状也多不相符。因此,近年来,一些医家以经筋理论为指导,运用各种经筋疗法,本着“骨正筋柔”、“治筋以正骨”的原则,对膝骨性关节炎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从临床上验证了经筋病变在膝骨性关节炎发病和疾病进程中的重要作用。经筋理论源于《内经》。《灵枢》专立“经筋”篇,详细描述十二经筋的循行和病候特征,在诊疗上,提出了“以痛为输”和“以知为数”的原则。后世医家对此进行了详细注释和发挥,逐步形成了经筋理论体系。生理上,经筋“主束骨”、“利关节”、“为刚为墙”,即具有连缀、约束、维护等功能;病理上,经筋的病理变化为筋急、筋纵、转筋、筋痿等,多表现在经筋循行所过部位的筋肉、关节的运动障碍和疼痛;诊断上,多采用“候痛所在”、“按其处,应在中而解”、“必先按而在久应于手”的手触查诊法,并总结出一系列“筋结”点;治疗上,运用多种针具针法,“解结”、“除灶”,并十分重视“按跷”等主动功能锻炼。当代医家结合现代解剖学和生物力学知识,对经筋理论进行了继承发展。一般认为,经筋的解剖实体,可对应于肌肉、肌腱、韧带、筋膜、滑膜和部分神经,近似于现代医学的软组织;经筋与生物力学关系密切,经筋的病变造成人体局部及整体力学平衡的失调。然而,关于膝关节周围经筋病变与膝骨性关节炎的关系,目前尚无系统的探讨;对膝骨性关节炎经筋证型和经筋病灶调查的研究,开展很少;更为重要的是,对于经筋病变导致膝关节力学改变进而引起和促进膝骨性关节炎发生发展的客观化测量研究,还未见报道。这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经筋理论和经筋疗法在膝骨性关节炎诊断治疗中的应用,影响了人们接受并推广这一有效疗法。本研究立足于中医诊断学经络辨证部分的经筋辨证,对膝骨性关节炎的经筋证型和经筋病灶分布进行了临床研究,并结合人体运动学、动力学和先进步态分析技术设备,对膝骨性关节炎的经筋病变和经筋证型进行了客观化研究,将有助于膝骨性关节炎的诊断治疗和中医经筋理论的继承发扬。本研究分两部分,第一部分,膝骨关节炎与经筋病变的关系探讨及其经筋辨证;第二部分,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步态分析研究,采用现代生物力学手段,对膝骨性关节炎的经筋辨证进行客观化研究。第一部分,膝骨关节炎与经筋病变的关系探讨及其经筋辨证。该部分分为理论研究和临床研究。理论研究部分首先对古代文献进行了综述,从十二经筋的生理、病理和治疗三方面加以总结。之后探讨了膝骨关节炎与经筋病变的关系,重点针对现代膝关节经筋研究中的难点和盲区—膝关节经筋病变如何导致下肢力线异常和膝关节内部应力分布失衡的问题,运用生物力学知识进行了研究,从膝骨性关节炎的发病与经筋病变的关系、膝骨性关节炎的症状与经筋病变的关系及膝关节的经筋病变在膝骨性关节炎疾病进程中所起的作用等角度,论证了膝骨性关节炎是一种经筋疾病,从而为从经筋辨治膝骨性关节炎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临床研究部分,调查了7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经筋证型分布和各经筋线上经筋病灶出现频次。研究发现,虽然急性损伤和外受风寒等可以引起足太阳经筋病变,但在所调查病例中,未发现单一的足太阳经筋证型。膝骨性关节炎的发生,主要在于膝关节长期的屈伸、内外旋等运动中,由于过用、劳损所致。由于解剖学和运动学上的原因,足阳明经筋的病变最广,提示应重点关注该经筋病变的治疗。虽然未发现单一的足太阳经筋病变,但它常于其它经筋病变相复合,足阳明经筋、足少阳经筋、足三阴经筋的病变均可能连带出现足太阳经筋的病变,因而治疗时同样不可忽视。本研究还总结出常见经筋病灶点的出现频次。上述这些研究,可以为运用经筋理论和经筋疗法对膝骨性关节炎进行治疗提供重要参考。第二部分,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步态分析研究。经筋病变导致运动的不协调和关节活动障碍,外在表现是步态的异常;观察患者的步态指征,可以反映其经筋病变情况。因此,本研究以生物力学先进的步态分析技术为手段,对膝骨性关节炎经筋证型进行了客观化研究。该部分也分为理论研究和临床研究。理论研究部分概述了步态分析技术和设备,对步态分析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并分析了近年来国内外运用步态分析技术在膝骨性关节炎诊断治疗中的应用情况,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本研究的思路。第二部分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临床流行病学方法,进行了三项临床研究。临床研究1,膝骨关节炎患者足底压力各阶段时间分布及地面垂直反力研究,该研究发现,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单足承重期时间减少,缓冲时间缩短,缓冲力系数降低,患者确实存在力学上的异常,为经筋病变导致的膝关节生物力学变化在膝骨性关节炎发生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提供了客观依据。在本研究中,借鉴了工程学中半功率点的思路,提出了缓冲力系数的指标,是一项有意义的创新。本研究的结果,可以为膝骨性关节炎的诊断治疗提供参考。临床研究2,膝骨关节炎患者不同经筋病变的步态特征研究。该研究接着上一项研究,并紧扣整个研究的主题—经筋病变,调查了足阳明经筋、足少阳经筋和足三阴经筋各自不同的步态特征,研究发现,同样的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由于经筋病变不同,其步态指征有异,为经筋病变在膝骨性关节炎发生中的作用提供了客观依据,该研究最后总结出膝关节不同经筋病变的步态指标,该研究结果可能可以作为膝骨性关节炎经筋证型的诊断依据,同时,对于膝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也具有参考价值。上述研究1和研究2,均填补了国内该研究领域的空白,其中研究2的思路和方法,在国际上也未见报道。临床研究3,理筋手法合功能锻炼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观察,结合第一部分经筋病灶研究结果和第二部分的结论,运用理筋手法合功能锻炼,治疗膝骨关节炎,无论在公认的膝关节功能评分(JOA标准),还是在步态指标上,均优于常规针灸对照组,验证了膝骨性关节炎是一种经筋疾病的观点,步态分析可以应用于膝骨关节炎的诊断和疗效评价及中膝关节经筋证型的客观化研究。该研究取得如下成果:1、膝骨关节炎患者存在广泛的经筋病灶,经筋病变导致膝关节生物力学的改变。因此,持续的疼痛、存在诸多经筋病灶、具有生物力学步态指标改变,不论是否有骨性改变,都可以认为是处于膝骨关节炎前期或超前期,这对于该病的早期诊断具有有益的参考价值;2、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由于具有不同的膝关节经筋病变,其步态特征不同,这对于膝关节经筋疾病的诊断和经筋病证的分型具有参考价值;3、经筋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具有良好效果,步态分析可用于该病疗效的评价。该研究具有如下创新:1、提出膝骨关节炎是经筋疾病,分出经筋证型,并提出经筋证型的客观化研究,是学术思想的创新;2、经筋疾病的诊断,传统采用手触诊方法。本研究提出并采用现代步态分析方法,进行膝关节经筋疾病的客观化诊断研究,是技术方法的创新;3、运用生物力学知识和足底压力测量系统,研究膝骨关节炎的力学特征,不同经筋证型的步态分布特点;仿照工程学中半功率点思路,提出并研究膝骨关节炎患者缓冲力系数,是技术方法的创新。

余瑾[3](2006)在《靳瑞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传承暨颤三针治疗帕金森病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 整理、总结和提炼靳瑞教授的针灸学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体系,研究靳三针新组方一颤三针,探讨其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和脑功能作用机制。 研究方法与内容: 本文属于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课题重要的继承性研究项目,回顾性系统整理并提炼靳瑞教授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开展靳三针新组方前瞻性研究。 1、回顾性研究部分: 以文献研究、采访、跟诊和病例病案整理等主要方法,整理、总结和提炼靳瑞教授的针灸学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调查统计靳三针疗法学术体系发表的有关文章,查询靳瑞及其学生、弟子等71人,自建国以来所发表学术论文,范围包括:靳瑞有关学术思想、临证经验、靳三针临床和实验研究的论文219篇,所有论文均为在公开期刊上发表。靳老主编着作18本,参编和其它8本。临床研究文献166篇,占76%,其中临床疗效研究127篇研究占58%,临床实验研究39篇占18%;动物实验研究29篇占13%;理论研究20篇占9%;其它报道类4篇占2%。靳三针疗法体系是一个以临床研究为主体,动物实验和理论研究相结合,宣传辅助的综合型学术体系,特色鲜明,综合性和开放性好。主要围绕针灸治疗脑病核心展开各项工作。 通过文献整理,总结了靳三针学术体系的发展历程,60年代、70年代萌芽,80年代的积累,90年代发展,21世纪初迅速发展。由整理靳老的人生成长之路,总结出靳三针学术体系的发展分期:雏形期、形成期、发展期和壮大期。总结了靳老的成功人格培养。三心:开心、爱心和宽心。靳瑞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总结,重点发掘了靳老针灸学术的家传和师承渊源,尤其主宗《内经》的针灸学派值得发扬,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并对对目前针灸学科的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读书心要总结靳老经典学习心得;初步整理传统岭南针灸学派源流脉络; 重点提炼靳瑞针灸治神要诀,针刺临证过程的前、中、后三阶段,皆贯穿治神之道,总结出针刺治神九字诀:定、察、安、聚、入、合、和、实、养,综合概括提炼“生”一字总诀。只有充分理解和运用针刺过程中的精神心理因素,才能取得完整、

李文芳,李兰城,冯素莲,臧岩[4](2003)在《三阶段服药配合四对电针治疗外周性面神经麻痹193例》文中研究指明

二、三阶段服药配合四对电针治疗外周性面神经麻痹193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阶段服药配合四对电针治疗外周性面神经麻痹193例(论文提纲范文)

(1)广东当代中医学术史研究(1949至1979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一、研究现状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内容
    五、研究意义与预期成果
    参考文献
第一章 “中医科学化”政策下的学术探讨与实践(1949至1953年)
    第一节 建国后“中医科学化”思潮的历史、政策背景
        一、“中医科学化”政策的提出
        二、“中医科学化”对于广东中医界的特殊意义
    第二节 广东“中医科学化”的主要群体和学术阵地
        一、以民国时期各中医学校教师及毕业生为主的进步中医
        二、具有中医学术素养的开明西医、药师
        三、“中医科学化”的学术阵地——《广东中医药》与《星群医药月刊》
    第三节 围绕“中医科学化”中基本问题的研究与讨论
        一、关于中医药传统理论价值的探讨
        二、梁尚博关于“中医科学化”研究方向的设想
        三、谭次仲的“中医科学化”方案
    第四节 广东中医界对于“中医科学化”的学术实践
        一、医史文献研究
        二、中医理论研究
        三、脉学研究
        四、针灸机理及治疗学的研究
        五、星群药厂与中药炼剂研究
    第五节 广东“中医科学化”学术革新运动的特征
        一、中医界对于“中医科学化”的参与积极、务实
        二、参与者的学术素养保证了学术探讨的理性与深入
        三、承认中西差异,立足中医本位的“科学化”
        四、对于中医学术研究方向、模式的探讨意义深远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政策引导下的中医学术勃兴(1954至1965年)
    第一节 重要的中医学术期刊与学术研究机构
        一、《广东中医》与《广东医学·祖国医学版》
        二、广东省中医药研究委员会(广东中医药研究所)与广东省中医药学会
    第二节 以学术讨论端正对继承发展中医学术的态度
        一、梁乃津对余云岫及其学术观点的批判
        二、对《新针灸学》的评论及相关争论
        三、对龙世雄“关于中医中药的研究问题”一文的评论
    第三节 医史文献研究
        一、萧熙的医史文献研究
        二、赵思兢关于中药功效及炮制法的文献溯源
        三、张创献关于经络实质与“九针”源流的考证
    第四节 地域医学研究
        一、岭南医家、医籍、医学文化研究
        二、广东医家医案、医话研究及医疗经验提炼总结
        三、岭南生草药及验方研究
    第五节 关于中医理论核心、诊疗手段的探讨
        一、关于中医理论核心的大讨论
        二、关于脉学的大讨论
        三、中医五脏相关学说的提出
    第六节 中医临床医学研究
        一、中医脾胃学说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二、中医防治重大传染病的研究
        三、妇科疾病防治
        四、儿科疾病的中医治疗学研究
        五、针灸手法、模型及经络学说研究
        六、五官科疾病的中医治疗
    第七节 1954至1965年广东中医学术研究特征
        一、注重文献研究对中医学术研究的先导作用
        二、岭南医学研究方兴未艾
        三、注重名医在学术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四、空前活跃的学术气氛
        五、中医防治传染病研究成果丰硕
        六、国家政策推动学术勃兴
    参考文献
第三章 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的繁荣(1966至1979年)
    第一节 脾胃学说研究的深入
        一、文献收集整理方面
        二、临床研究方面
        三、实验研究方面
    第二节 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的重大成果
        一、中西结合治疗急腹症
        二、外伤骨折正骨手法研究
        三、针刺麻醉研究
    第三节 中药特效药及岭南生草药研究
        一、青蒿素防治疟疾研究
        二、破伤风抗毒素的研究
        三、毛冬青防治脉管炎研究
        四、岭南生草药研究
    第四节 中西医理论结合研究
        一、侯灿关于“八纲”现代医学意义的研究
        二、关于中医基础理论中控制论原理的探讨
        三、梁直英从控制论角度对《伤寒论》的再认识
    第五节 1966至1979年广东中医学术发展特征
        一、中西医结合研究成为学术活动的主流
        二、临床应用研究成果丰硕,理论、文献研究相对匮乏
        三、注重现代科学前沿理论与中医学术研究的结合
    参考文献
第四章 香港地区中医发展史略
    第一节 香港中医发展概况
        一、港英政府对中医的歧视和限制
        二、香港中医医疗机构发展概况
        三、香港中医教育发展概况
        四、香港中医团体发展概况
    第二节 侨港名医与香港中医药学术的发展
        一、侨港中医群体
        二、“侨港名医”对香港中医事业的贡献
        三、“二战”后着名侨港医家及其在港学术成就
    参考文献
结论
图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2)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经筋辨证及步态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一 骨性关节炎现代研究进展
文献综述二 骨关节炎的中医治疗现状
前言
第一部分:膝骨关节炎与膝关节经筋病变的关系探讨及膝骨关节炎的经筋辨证
    1 经筋理论和经筋疗法
        1.1 经筋理论
        1.2 经筋病症与经筋辨证
        1.3 经筋病的治疗
        1.4 经筋理论和经筋疗法在现代临床上的应用
    2 理论研究经筋病变与KOA的关系
    3 临床研究膝骨性关节炎经筋辨证
        3.1 对象和来源
        3.2 检查方法
        3.3 检查次序和经筋腧穴命名
        3.4 临床分型
        3.5 结果
        3.6 讨论
        3.7 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步态分析研究
    1 理论探讨:步态分析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断治疗中的应用
        1.1 步态分析概述
        1.2 步态分析仪器概述
        1.3 步态分析在临床中的应用
        1.4 步态分析技术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断治疗中的应用现状及问题探讨
        1.5 运用FootScan足底压力测量系统进行KOA步态分析研究的思路
        1.6 研究所用仪器--FootScan足底压力测量系统简介
    2 临床研究1: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足底压力各阶段时间分布及地面垂直反力研究
        2.1 对象与方法
        2.2 研究设备
        2.3 指标选取
        2.4 统计学分析
        2.5 结果
        2.6 讨论
        2.7 对KOA诊断和疗效评价的意义
        2.8 存在问题
        2.9 结论
    3 临床研究2:膝骨性关节炎不同经筋证型的步态特征研究
        3.1 对象与方法
        3.2 研究设备
        3.3 指标选取
        3.4 统计学分析
        3.5 结果
        3.6 讨论
        3.7 结论
        3.8 意义
    4 临床研究3:理筋手法合功能锻炼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4.1 对象与方法
        4.2 指标选取
        4.3 统计学分析
        4.4 结果
        4.5 讨论
        4.6 结论
    参考文献
成果与意义
创新
问题和展望
致谢
个人简历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3)靳瑞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传承暨颤三针治疗帕金森病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回顾性研究部分
    一、靳三针疗法学术体系公开发表文献之分析
    二、成才之路
        1. 背景
        2. 分期
        3. 成功人格
    三、学术思想
        1. 概述
        2. 治学理念
    四、临证经验
        1. 治神心要
        2. 古今补泻互参
        3. 钩玄时间疗法
        4. 靳三针组方临床精要
        5、脑病治要
前瞻性研究部分
    一、针灸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进展
    二、帕金森病的生存质量研究和中医药疗效评价
    三、临床研究
        1、基本情况
        2、针刺对帕金森病的运动系统和非运动系统功能的影响
        3、针刺对PD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4、针刺对PD患者脑电图、脑电地形图和脑波复杂度的影响
    四、动物实验研究
        1、基本情况
        2. 针刺对PD大鼠脑电地形图和脑功能复杂度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三阶段服药配合四对电针治疗外周性面神经麻痹193例(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2.2 治疗组
3 结果
    3.1 疗效标准
    3.2 整体效果观察 (见表1)
    3.3 阶段疗效观察
4 体会

四、三阶段服药配合四对电针治疗外周性面神经麻痹193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广东当代中医学术史研究(1949至1979年)[D]. 余泱川.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2(09)
  • [2]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经筋辨证及步态分析研究[D]. 王常海.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7(02)
  • [3]靳瑞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传承暨颤三针治疗帕金森病的研究[D]. 余瑾.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6(10)
  • [4]三阶段服药配合四对电针治疗外周性面神经麻痹193例[J]. 李文芳,李兰城,冯素莲,臧岩.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3(01)

标签:;  ;  ;  ;  ;  

三期用药联合四对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193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