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于ANSYS的柔性掩护支架力学分析及优化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颜振刚[1](2021)在《蛇形结构的力学分析及其在柔性器件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蛇形结构具有延展性强、柔顺性好、拉伸刚度和弯曲刚度小等特性,在二维/三维柔性电子器件中都有广泛应用。蛇形结构的力学行为研究有助于增进对其力学特性的理解,对于进一步将其应用在柔性电子中带来更多传统电子难以达成的特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相结合的手段研究平面内/平面外蛇形结构的力学响应,和在一些应用中发挥出的优势、带来的特性,以及对二维蛇形结构转变为三维结构所依托的屈曲引导的组装方法进行分析和改进。具体的研究内容和创新成果如下:首先,基于能量法和弯曲梁理论建立了在受拉伸应变和热载荷的蛇形结构力学模型,得到延展性和等效刚度的解析解,并用数值模拟结果加以验证,定量研究热荷载和几何参数对延展性和等效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设计平面蛇形结构时考虑热负荷的影响具有必要性。此外,建立一个改良蛇形结构在平面内承受较大拉伸的有限变形模型,结合数值模拟分析结构参数对等效应变-应力的响应模式的影响,并将其作为三角形晶格网络的基本单元,发现该晶格状材料可显着提升负泊松比效应,并且降低最大应变水平,可以很好地应用于需紧密粘贴在负泊松比生物组织上的孔洞基底。然后,对柔性电子中的布局结构和基底结构提出新的策略。提出一种新式的平面外波浪形柔性电子布局,基于应变限制和临界屈曲获得了其延展性和可压缩性的解析解,系统地研究几何参数和材料参数对其延展性和可压缩性的影响,揭示其良好的延展性和可压缩性。其次,考虑到利用软基底进行三维组装过程中黏附力较强的现象,提出采用孔洞基底替换传统的均匀基底,并通过理论建模揭示该孔洞基底可以显着扩大全局屈曲的三维蛇形结构的设计空间,在三维微电子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之后,基于三维蛇形结构的低弯曲刚度特性,将其应用于三维蛇形结构铁磁机器人和肌肉环应变仪支架。通过理论建模和数值仿真,发现三维蛇形结构机器人相较普通三维拱形带状结构在磁场驱动下展开变形和运动速度有大约两个数量级的提升。针对三维蛇形结构应变仪支架,建立了结构/材料参数对应变仪机械约束程度的标度率,清晰地展示相关参数的影响规律,发现在应变仪支架中三维蛇形结构的使用大大减小对肌肉环驱动器的机械约束,为足够柔软的支架提供可能性。最后,结合电磁力驱动的方法,对平面蛇形结构及其网格结构的平面内/平面外变形的力学行为进行研究。通过建立简单环状结构模型,利用数值仿真和参数化分析,获取压缩屈曲的临界电流和焦耳热的表达式,确定适用电流范围。根据临界电流与结构厚度的三次幂成正比,提出使用电磁驱动方法进行较薄、刚度较小结构的三维组装,并通过展示一个有四条独立电流的四叶花受洛伦兹力压缩屈曲,在多种变形状态下切换的有限元示例进行讨论。此外,基于数值仿真和参数化分析,对蛇形结构网格阵列在平面外的位移展开研究,针对网格结构中各个节点变形后在空间组成的曲面建立一种反向设计的数值方法,可以对给定网格阵列的多种复杂曲面进行反向设计端口电压配置,通过有限元仿真展示该方法在调谐三维曲面及光学、声学系统中的应用。
沈平,姜永东,杨启军,邹勇,谢英亮,李广[2](2021)在《大倾角煤层沿空留巷弓形柔性掩护支架控制技术》文中指出大倾角煤层占我国煤炭总储量的15%~20%,在我国西部,50%以上的煤矿属于大倾角煤层,为了实现大倾角煤层沿空留巷,需研发新型沿空留巷技术。基于大倾角煤层开采岩层移动"厂"型结构模型,发明了弓形柔性掩护支架,并成功应用于石洞沟煤矿31321大倾角采煤工作面,实现了沿空留巷,减少了煤炭损失,提高了采出率。研究结果表明:研制的弓形柔性掩护支架系统具有刚柔并举的功能,即单根支架刚度大,能承受高压力,在垮落带矸石的推力作用下,支架系统可整体水平移动,具有柔性功能。通过现场试验,发现弓形柔性掩护支架沿空留巷,充分发挥了支架的支撑和掩护作用,支架承受顶板的压力较小,不会发生向下弯曲和断裂,支架与压实的垮落带形成的组合体结构,能有效控制矿山压力,正常时期、来压期间,支架安全系数分别为2.724、1.363,且支架可回收重复利用。研究成果为大倾角煤层无煤柱开采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
黎家良[3](2020)在《正高煤矿82°急倾斜煤层采煤方法设计与应用》文中提出随着煤炭开采强度的不断加剧,急倾斜煤层产量的逐年增大,西南地区中小型矿井如何安全、高效开采地质构造复杂、难采的薄及中厚急倾斜煤层已成为西南地区保障电煤供应、煤炭行业可持续发展急需解决的工程难题之一。针对正高煤矿地质构造发育,煤层倾角82°的复杂地质背景条件,以及矿区社会、经济、技术发展相对滞后的区域背景条件,综合分析煤层倾角、煤层厚度、地质构造、顶底板条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因素的影响,正高煤矿82°急倾斜煤层可选择的采煤方法为台阶式采煤法、分段密集支柱采煤法、柔性掩护支架采煤法、机械化采煤方法等。依据正高煤矿的工程地质条件和生产技术条件,应用层次分析法,得到生产技术条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三个因素的权重为0.571、0.286和0.143;煤层倾角、煤层厚度、地质构造、顶底板条件、产量及工效、资金投入、安全性和劳动强度等8项影响指标的权重为0.133、0.2、0.4、0.267、0.6、0.4、0.75和0.25。并以此为基础,应用综合模糊评价法,得到台阶式采煤法、分段密集支柱采煤法、柔性掩护支架采煤法、机械化采煤法的隶属度分别为0.48、0.57、0.63和0.60,优先次序为柔性掩护支架采煤法>机械化采煤法>分段密集支柱采煤法>台阶式采煤法。以工作面采出率及围岩稳定为判据,正高煤矿82°急倾斜煤层柔性掩护支架采煤法工作面合理的伪斜角度为30°。通过颗粒流(PFC2D)数值模拟软件,分析研究了当正高煤矿柔性掩护支架采煤法工作面伪倾角分别为54°、59°、65°时工作面的煤炭采出特征、围岩裂隙发育、围岩力链演化三个方面特征。分析比较得出59°伪倾角应为正高煤矿柔性掩护支架采煤法工作面的较适伪倾角。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层次分析和综合模糊分析结果,将柔性掩护支架采煤法应用到正高煤矿82°急倾斜煤层开采中,设计了 16604工作面两巷布置、工作面布置、支架布置、巷道支护、回采工艺等合理开采参数。经工程实践,柔性掩护支架采煤法在复杂、难采急倾斜煤层开采中的成功应用,既解决了西南地区复杂、难采急倾斜煤层开采的工程技术难题,又提高了正高煤矿单产,改善了安全生产条件,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取得了很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段建杰[4](2020)在《大倾角煤层长壁伪俯斜采场“支架—围岩”相互作用机理》文中指出大倾角煤层长壁工作面开采过程中,存在支架受载不均匀且易发生倾倒下滑、煤壁片帮与飞矸频发等岩层控制难题,长壁伪俯斜综合机械化开采方法是解决上述难题的有效途径,研究大倾角长壁伪俯斜“支架-围岩”相互作用机理,不仅对该类工作面的支架选型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也丰富了大倾角煤层长壁开采理论。本文以绿水洞煤矿地质和开采技术条件为工程背景,采用物理相似模拟实验、数值模拟、现场实测等研究手段,对大倾角长壁伪俯斜工作面围岩应力、位移演化特征,支架-围岩相互作用特征等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大倾角长壁伪俯斜工作面来压具有分区性和时序性。工作面中部先来压,上部次之,下部最后来压;来压的持续时间表现为下部最长,上部次之,中部最短,且中上部区域的矿压显现大于下部区域。工作面顶板垮落具有时序性,矸石对于工作面下部的充填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①分区域不均匀充填;②上部区域矸石下滑;③中、上部垮落矸石将第二阶段的未充填区域充填;④采空区距支架较远的区域,矸石充填的上边界沿走向呈直线状。(2)工作面不同区域破断顶板对支架的作用形式及程度不同,倾斜中部垮落矸石对支架的作用为“砸、压、推”,倾斜下部主要为作用在支架后方一侧的推力,上部最弱。工作面中部顶板对支架作用差异明显:直接顶作用时间短、强度小、频率高;基本顶则时间长、强度大、频率低。(3)支架的支撑作用抑制了顶板运移,对工作面倾斜中下部区域作用最为明显,底板的变形、破坏、滑移造成支架底座运动出现区域差异性,支架易前倾失稳;支架对煤壁控制效果表现为倾斜下部区域>中部区域>上部区域,煤壁对支架稳定性影响较明显,其中护帮板受煤壁变形影响运动速度最大。(4)在工作面倾斜中部区域,支架立柱应力最大,下部区域的支架底座应力最大,上部区域支架其他部位应力增加明显,呈现出上部区域>中部区域>下部区域;工作面立柱与支架其他部位的位移具有分区特征,立柱位移量呈现中部区域>上部区域>下部区域,支架其他部分呈现支架上部区域>中部区域>下部区域,工作面中上部区域围岩相对活跃,极易导致支架发生失稳。(5)支架倾向呈阶梯状布置易导致架间非对称的相互作用,主要位于顶梁侧向中上部与底部侧推装置上,且具有明显的分区特征,下部区域底部侧推装置上形成应力集中与最大位移;中部区域架间应力集中和最大位移区域易发生转移,极易导致支架的侧向倾倒和摆尾;中上部区域,架间应力集中和最大位移区域在底部侧推装置及顶梁侧向中上部,支架极易发生侧向倾倒、摆尾、上下错动等失稳现象。(6)根据研究结论,对工作面布置、支架结构及支护参数进行了优化,现场工程实践表明,“支架-围岩”系统稳定性大幅提高,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王鑫昊[5](2020)在《液压支架回撤工艺与装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煤矿开采设备和技术的不断发展,煤矿开采的效率飞速提升,综采工作面的更换频率日趋上升,由此液压支架的回撤和安装也越来越频繁。而机械化程度较高的液压支架回撤设备已经成为液压支架回撤过程中必不可缺的组成部分。但由于现有的液压支架回撤设备整体尺寸过大、结构复杂、拆装及运输困难,使其在用于服务时间长,运输巷道及车场巷道变形严重的煤矿环境中运输、布置和使用效率低下、增大了井下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本论文根据这类工况较为复杂的开采和运输巷道液压支架回撤技术需求,以安装运输简便、使用安全高效为目的,并在现有的液压支架回撤设备和工艺的基础上,吸取其优点,研究开发了新的液压支架回撤设备:首先,研究分析现有液压支架回撤工艺和设备,并通过技术需求发现其优点与不足,然后结合其优点,在满足技术需求的同时完成对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回撤设备的各部分整体结构及各功能部件设计,再利用Solid Works三维软件进行建模,并详细介绍具体结构与功能。其次,利用ANSYS Workbench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回撤设备进行静态强度分析和仿真分析,验证其结构的合理性、可靠性和安全性。最后,按照各部分自动展开的功能要求,完成各设备的液压传动控制系统的设计,保证设备运行可靠。本文液压支架回撤设备的设计,较现有的液压支架回撤工艺及装备,具有灵活的使用性,运输和拆装效率高的技术特点,可有效降低井下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同时本设计的研究过程对类似服务时间长,巷道变形严重的煤矿专用机械装配设计和研究有一定的借鉴和启发。
刘志斌[6](2020)在《RC框架结构室内燃气管道地震响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非结构构件是指建筑系统中除了结构构件以外的所有构件,而室内管道系统是非结构构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室内管道系统包括给排水、燃气、通风、消防、采暖等管道系统,由于燃气管道中含有大量的易燃易爆气体,一旦燃气管道在地震中遭到破坏,可能导致后果极为严重的二次灾害,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中规定在地震中破坏可能引发次生灾害的非结构构件抗震设防目标不应低于其所依附的主体结构,因而在设计室内燃气管道时,应尤其重视其抗震设计,确保其抗震设防目标应不低于主体结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因具有平面布置灵活、室内空间大、结构自重轻和计算理论成熟等优点,在我国被大量应用于中高层建筑,本文立足于振动台足尺试验和ANSYS数值模拟方法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内燃气管道系统的地震响应进行了分析,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1.设计完成了一个二层的RC框架结构及室内燃气管道足尺模型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燃气管道选用镀锌钢管、304薄壁不锈钢管和PE管,填料选用环氧树脂、油麻和石棉水泥,选取了El-Centro波、Chichi波和San Fernando波对试验模型进行了不同水平的地震动输入,主要研究了管道和填料的不同组合对燃气管道地震响应的影响。2.分析总结了振动台试验中各个工况下框架主体结构和燃气管道系统的试验现象,结果表明室内燃气管道系统的破坏主要受主体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管体无明显破坏,管道系统的破坏主要集中在燃气管道与主体结构相连接的部位。对试验中采集到的加速度数据和位移数据进行了分析处理,结果表明管材和填料的不同组合在强震作用下会造成室内燃气管道地震响应的显着差异,金属管在刚性填料中的地震响应大于在柔性填料中的地震响应,塑料管在柔性填料中的地震响应大于在刚性填料中的地震响应。3.通过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了试验模型结构的数值模型,对比了试验模型和数值模型的地震响应结果,相互验证了ANSYS模拟方法与振动台试验结果的合理性,并用验证过合理性的数值模型研究了管卡对室内燃气管道地震响应的影响和燃气立管的地震反应特征,研究发现管卡数量和管卡刚度均对室内燃气管道系统具有刚度补偿的作用,燃气立管属于混合敏感型构件,地震响应同时受惯性力和变形的影响。
王汉斌[7](2020)在《急倾斜多煤层开采诱发覆岩及地表移动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急倾斜煤层的地下开采易诱发采空区上覆岩层与地表发生剧烈变形破坏。前人对急倾斜单煤层开采岩层与地表移动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但是,针对急倾斜多层煤开采诱发岩移模式及机理研究仍不充分。因此,亟需研究急倾斜多煤层开采诱发覆岩及地表的变形等力学行为发展演变规律。据此,本文结合力学分析法、相似材料物理模型试验法以及离散元数值模拟法,深入研究了急倾斜多煤层开采诱发岩层移动模式及机理,取得如下成果:(1)通过相似材料物理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分析,揭示了急倾斜多煤层开采诱发岩层移动规律。多层急倾斜煤层开采初期,岩体破坏以顶板的小范围垮落破坏为主;采空区顶板悬漏一定范围后,煤层顶板方向的岩体发生挤入采空区的滑移破坏。在上下岩体垂向压力和已经垮落稳定的破碎岩体的横向力作用下,采空区之间岩柱发生类似多米诺效应的二次复合垮塌。采空区上覆岩层的垮落在时间尺度上有一定的滞后性,此外,采空区覆岩中会出现狭窄空洞,空洞以非线性的运动轨迹在倾斜岩层中向上传播,空洞的尺寸一般在逐渐减小,形态由离层逐渐转变为裂缝。(2)提出了一种基于岩块位移变异系数的受扰动岩体分带准则。该准则基于离散元数值模拟结果,首先将急倾斜煤采空区受扰动岩体划分成若干个小区块,然后根据各个区块内岩块位移的变异系数变化特征确定三带界线及范围,最后建立了急倾斜多煤层采区上覆受扰动岩体的分带准则,实现了急倾斜煤采空区受扰动岩体的带区划分。(3)通过考虑冒落带岩体蠕变的离散元分析,揭示了急倾斜多煤层开采地表残余变形规律。多层急倾斜煤层采空区的地表残余沉降特征曲线一般呈“W”形态,地表塌陷坑边缘处的地表残余变形较大,而塌陷坑中心区域的地表残余变形较小;急倾斜多煤层采空区的活化呈周期性变化,致使地表残余沉降的下沉速度特征曲线通常呈“波浪”形态。
衣然[8](2020)在《急倾斜煤层伪斜开采矿压规律及柔掩支架稳定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急倾斜煤层由于煤层倾角及围岩结构稳定性等因素的影响,在工作面开采期间垮落的矸石无规律的充填作用,导致急倾斜煤层再推进过程中存在与普通煤层不同的矿压特征。本文以沈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林盛矿急倾斜煤层1201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资料搜集、理论计算和数值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1201工作面的围岩特征,矿压显现规律和柔性掩护支架的变形规律和应力分布特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与分析,主要内容如下:(1)采用薄板理论计算了急倾斜煤层俯伪斜工作面“平行四边形”顶板在有无支撑的情况下的最大挠度,作用位置。通过理论计算分别研究1201伪斜工作面沿走向和倾向方向支撑压力分布规律和塑性区范围。(2)通过数值模拟计算急倾斜1201煤层伪斜工作面在推进过程中,研究分别在急倾斜煤层伪斜工作面走向和倾向上垂直应力分布规律。(3)通过对急倾斜煤层1201伪斜工作面的矿压监测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急倾斜煤层伪斜工作面矿压显现特征。(4)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运用3DEC软件建立柔性掩护支架在伪斜工作面数值模拟模型,分析柔性掩护支架的作用机理,及柔性掩护支架变形规律和应力分布特征,并对柔掩支架进行了优化。该论文有图43幅,表5个,参考文献66篇。
吴世楠[9](2019)在《七自由度冗余操控臂的结构设计及其实验研究》文中提出空间机械臂可以协助宇航员执行搬运载荷、航天器维修等多种空间操作任务,有效降低了宇航员的工作强度并保护了其安全,故其在人类的空间探索活动中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课题来源于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操控臂项目,以面向空间机械臂地面验证实验为任务的操控臂为研究对象,对操控臂总体的结构设计、关节的结构设计以及操控臂的定位误差展开研究。首先,本文根据任务书中设计指标并结合国内外空间机械臂的应用现状,完成对操控臂的系统设计。按照设计要求,确定七自由度、3-1-3关节配置的操控臂构型,对构型设计进行分析。设计操控臂的承载零件,对各承载零件进行静力学分析,以验证各零件的强度和刚度指标。优化关节外壳结构,以提高操控臂的整臂刚度。对操控臂关节进行旋转刚度估算以及肩部关节轴系刚度测量实验,在此基础上简化操控臂的物理模型。应用简化的操控臂物理模型,对操控臂进行整臂刚度和基频的软件仿真分析。之后,根据对关节性能的设计指标对操控臂关节进行结构设计;面向肩关节大力矩输出的工况,设计了一种新型高刚度关节力矩传感器。根据对关节的输出转矩与转速要求,对操控臂关节进行电机和减速器选型。根据关节在操控臂中的负载情况,进行关节轴承的选型。设计肩关节力矩传感器,对力矩传感器的弹性体进行静力学分析,而后对力矩传感器进行标定实验。根据失电制动器的制动原理,进行失电制动器的弹簧选型与尺寸设计。对关节的承载零件进行静力学分析,以验证各零件的强度和刚度指标。进行关节刚度与力矩输出实验,测定装配后各关节的刚度,完成基于力矩传感器测量值的关节力矩输出标定。最后,对操控臂进行误差分析研究。根据操控臂D-H参数,建立操控臂的运动学模型。在操控臂运动学模型的基础上,建立操控臂的几何误差模型。结合操控臂的结构设计,计算操控臂的运动学参数误差范围。根据运动学参数误差范围的计算结果,对操控臂的几何误差进行仿真分析。对操控臂进行运动学长度参数标定。基于简化的操控臂物理模型,对操控臂的柔性误差进行仿真分析。对操控臂进行定位精度实验,包括重复精度与绝对定位精度实验,实验结果显示操控臂的末端定位精度满足设计要求。
李祖磊[10](2019)在《风电叶片静力加载试验横向牵引支架优化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了验证风电叶片是否具备承受极限载荷的能力,需要对叶片进行静力加载试验。目前国内外静力加载试验普遍采用横向牵引与垂直下拉的方式,出于对试验空间的考虑,室内测试平台多采用横向牵引的方式。近几年随着叶片尺寸增大,静力试验的加载载荷逐渐提高,对牵引支架的结构强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对不同型号的叶片进行静力加载试验的过程中,支架滑轮因长时间与钢丝绳接触会产生明显的磨损,同时由于缺少关键零部件的表征力学特性数据,往往依靠经验对牵引支架的结构进行设计,导致部分零部件因结构强度不足或过度出现弯曲、磨损、资源浪费等现象。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首先对叶片静力试验中钢丝绳滑轮的卷绕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然后采用正交试验、动力学仿真及有限元分析的方式实现了牵引支架的优化设计,具体研究成果如下:(1)针对支架滑轮与钢丝绳之间磨损严重的问题,提出了以滑轮表面所受压应力作为两者磨损问题的评价指标;针对钢丝绳与滑轮的接触问题建立了两者的接触模型,并通过微元分析法及赫兹接触理论推导出滑轮表面所受压应力的数学表达式;以应力表达式为根据,确定了影响钢丝绳滑轮磨损问题的主要因素,并对各因素的作用机理进行了详细分析。(2)根据叶片静力加载试验对牵引支架的设计要求,选定各影响因素的水平值,以承受极限载荷工况下滑轮表面所受压应力作为评价指标进行了正交试验设计,得到了若干正交试验组;利用ADAMS/Cable模块对钢丝绳卷绕滑轮过程进行了动力学仿真模型的建立;根据加载试验的具体要求,添加驱动、载荷及运动副,设置合理的仿真时间和步数,对钢丝绳卷绕过程进行了动力学仿真,获得了钢丝绳与滑轮的接触情况。(3)根据钢丝绳卷绕滑轮过程的动力学仿真结果,得到了钢丝绳张力在仿真过程中的衰减趋势,与理论衰减趋势进行了比较,验证了动力学仿真模型的准确性和仿真结果的合理性;对全部正交试验组进行了动力学仿真,运用方差分析法对试验结果进行了科学分析,获得了滑轮的最优结构参数,实现了滑轮结构的优化设计。(4)以滑轮的最优结构参数为基础,建立了横向牵引支架整体结构的动力学仿真模型,对整体结构进行了动力学仿真,获得了各零件的受力状态;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 Workbench对各零件进行了静力学分析,根据求解结果,以轻量化为目标对各零件的结构尺寸进行了优化改进,并对优化后的结构进行静力学分析,验证了优化方案的合理性,完成了整体结构的优化设计。
二、基于ANSYS的柔性掩护支架力学分析及优化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ANSYS的柔性掩护支架力学分析及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蛇形结构的力学分析及其在柔性器件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1 课题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2.1 柔性电子器件的起源和发展 |
1.2.2 柔性电子的力学性能研究进展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平面内蛇形结构受拉伸时的力学响应 |
2.1 引言 |
2.2 热效应对蛇形结构延展性的影响 |
2.2.1 蛇形结构延展性的理论解 |
2.2.2 理论与仿真结果的比较 |
2.2.3 结构参数和热效应的影响分析 |
2.3 基于蛇形结构的三角晶格网络的等效应力和泊松比分析 |
2.3.1 三角晶格网络结构的力学模型 |
2.3.2 大应变拉伸下的蛇形结构变形理论解的验证 |
2.3.3 大应变拉伸下的网格材料的非线性机械特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平面外蛇形结构延展性及力学引导的组装方法 |
3.1 引言 |
3.2 力学引导组装的弯曲波浪形结构的延展性 |
3.2.1 利用力学引导组装方法实现弯曲波浪形结构 |
3.2.2 弯曲波浪形结构的可拉伸性能分析 |
3.2.3 弯曲波浪形结构的压缩屈曲分析 |
3.2.4 弯曲波浪形结构的最大应变分析 |
3.3 低刚度三维蛇形结构的组装方法及应用研究 |
3.3.1 力学引导组装三维蛇形结构的屈曲状态分析 |
3.3.2 三维蛇形结构的最大应变分析 |
3.3.3 三维蛇形结构的共振频率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低弯曲刚度三维蛇形结构的柔性器件应用 |
4.1 引言 |
4.2 三维铁磁机器人的机械设计及展开变形分析 |
4.2.1 组装方形直条三维拱形铁磁机器人 |
4.2.2 蛇形结构铁磁机器人的展开变形 |
4.2.3 铁磁机器人的参数合理设计 |
4.2.4 两种结构展开变形的对比和讨论 |
4.3 铁磁机器人的运动分析及优化 |
4.3.1 机器人沿直线运动的分析 |
4.3.2 转动行为的驱动方法 |
4.3.3 沿特定复杂路线运动的策略 |
4.3.4 参数对运动的影响及优化分析 |
4.4 三维表征仪支架对肌肉环收缩的约束分析及结构优化 |
4.4.1 组装三维肌肉环表征仪拱形支架 |
4.4.2 蛇形结构拱形支架对驱动器收缩的约束分析 |
4.4.3 低刚度表征仪支架的结构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磁驱动可调谐的三维曲面及其反向设计 |
5.1 引言 |
5.2 磁驱动柔性结构变形及屈曲的分析 |
5.2.1 磁驱动二维前驱体屈曲 |
5.2.2 驱动结构在多种变形状态中切换 |
5.2.3 洛伦兹力实现三维组装 |
5.2.4 磁驱动屈曲行为的应用 |
5.2.5 无线驱动的策略 |
5.3 电磁驱动平面蛇形网络形成复杂曲面及反向设计 |
5.3.1 驱动平面蛇形网格结构变形 |
5.3.2 反向设计电磁驱动下蛇形网络的三维形状 |
5.3.3 实现可编程四维(4D)结构的策略 |
5.4 电磁驱动产生可调谐的三维曲面的应用 |
5.4.1 应用于光学中的自适应反射平面 |
5.4.2 应用于声学中可调节声压的振膜 |
5.4.3 其他应用的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大倾角煤层沿空留巷弓形柔性掩护支架控制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石洞沟煤矿概况 |
2 弓形柔性掩护支架设计 |
2.1 支架结构设计与加工工艺 |
2.2 支架安装方法 |
3 弓形柔性掩护支架受力分析 |
4 弓形柔性掩护支架护巷机理与应用效果 |
5 结论 |
(3)正高煤矿82°急倾斜煤层采煤方法设计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我国的能源结构及资源禀赋 |
1.1.2 我国煤炭资源分布区域及特征 |
1.2 急倾斜煤层的开采方法及发展趋势 |
1.2.1 国外急倾斜煤层的开采方法 |
1.2.2 国内急倾斜煤层的开采方法 |
1.2.3 急倾斜煤层开采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 正高煤矿急倾斜煤层开采方法影响因素分析 |
2.1 矿井概况 |
2.1.1 矿井地理位置 |
2.1.2 自然地理条件 |
2.1.3 矿区经济社会发展特征 |
2.2 矿井工程地质条件 |
2.2.1 区域地质特征 |
2.2.2 矿区构造特征 |
2.2.3 矿区地层特征 |
2.2.4 矿区煤层特征 |
2.2.5 工程地质条件 |
2.3 开采方法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正高煤矿急倾斜煤层开采方法比较研究 |
3.1 急倾斜煤层采煤方法分类及其特征分析 |
3.1.1 急倾斜煤层采煤方法分类 |
3.1.2 急倾斜煤层采煤方法特征分析 |
3.2 正高煤矿急倾斜煤层开采方法影响因素及其权重 |
3.2.1 层次分析法 |
3.2.2 开采方法影响因素及其权重 |
3.3 正高煤矿急倾斜煤层开采方法选择 |
3.3.1 模糊综合评价分析 |
3.3.2 正高煤矿急倾斜煤层开采方法确定 |
3.4 本章小结 |
4 正高煤矿急倾斜煤层柔性掩护支架采煤法合理开采参数 |
4.1 工作面生产技术条件 |
4.2 工作面主要参数确定 |
4.2.1 工作面煤炭储量及服务年限 |
4.2.2 工作面伪倾角度的确定 |
4.2.3 工作面长度 |
4.2.4 工作面空间断面参数 |
4.2.5 循环进度及循环次数 |
4.2.6 循环作业及劳动组织 |
4.2.7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
4.3 巷道支护形式及参数确定 |
4.3.1 区段巷道支护形式及参数 |
4.3.2 工作面支护形式及参数 |
4.3.3 工作面支架布置 |
4.4 回采工艺及主要参数确定 |
4.5 安全保障技术与措施 |
4.6 工程实践 |
4.7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大倾角煤层长壁伪俯斜采场“支架—围岩”相互作用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我国大倾角煤层伪俯斜研究现状 |
1.2.2 国外大倾角煤层伪俯斜开采技术发展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2 大倾角煤层长壁伪俯斜采场支架与围岩作用特征数值模拟分析 |
2.1 矿井生产技术条件 |
2.2 数值模拟计算 |
2.2.1 数值计算及外置建模软件简介 |
2.2.2 研究内容 |
2.2.3 参数确定 |
2.2.4 数值模型 |
2.3 大倾角伪俯斜采场围岩应力与运移演化规律数值模拟分析 |
2.3.1 围岩应力特征 |
2.3.2 采场围岩位移演化规律 |
2.3.3 采场围岩塑性区演化规律 |
2.4 大倾角伪俯斜采场支架力学响应数值模拟分析 |
2.4.1 支架应力分布与演化特征 |
2.4.2 支架位移分布与演化特征 |
2.5 本章小结 |
3 大倾角煤层长壁伪俯斜采场支架与围岩作用特征相似模拟分析 |
3.1 实验目的 |
3.2 实验参数及模型铺设 |
3.2.1 实验参数 |
3.2.2 模型铺设 |
3.3 伪俯斜采场围岩运移 |
3.3.1 直接顶变形破坏规律 |
3.3.2 基本顶变形破坏规律 |
3.3.3 覆岩结构特征 |
3.4 伪俯斜采场支架动态载荷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4 大倾角煤层长壁伪俯斜采场支架与围岩相互作用规律 |
4.1 垮落矸石-支架-煤壁围岩相互作用关系 |
4.1.1 矸石与支架相互作用特征 |
4.1.2 支架与煤壁相互作用特征 |
4.1.3 矸石-支架-煤壁系统稳定性分析 |
4.2 支架之间相互作用关系 |
4.3 支架-顶板相互作用关系 |
4.3.1 支架-顶板相互作用特征 |
4.3.2 支架-底板相互作用特征 |
4.3.3 R-S-F系统稳定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大倾角伪俯斜工作面支架结构优化与工程实践 |
5.1 支架结构设计优化 |
5.2 矿压监测 |
5.2.1 矿压测点布置及监测 |
5.2.2 矿压显现特征 |
5.3 效果分析 |
5.3.1 经济效益 |
5.3.2 社会效益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液压支架回撤工艺与装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液压支架回撤设备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液压支架回撤方式 |
1.2.2 国内回撤设备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回撤工艺研究 |
2.1 综采面设备的回撤工艺 |
2.1.1 综采及回撤设备的回撤顺序 |
2.1.2 综采及回撤设备的运输 |
2.1.3 液压支架回撤工艺分析 |
2.2 液压支架回撤专用设备工艺研究 |
2.2.1 液压支架回撤专用设备工作原理 |
2.2.2 液压支架回撤专用设备回撤工艺 |
2.2.3 液压支架回撤设备的组装工艺 |
2.3 新型液压支架回撤设备组装工艺设计 |
2.3.1 回撤设备组装工艺设计要求 |
2.3.2 回撤设备运输过程 |
2.3.3 回撤设备组装工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回撤装备设计研究 |
3.1 液压支架回撤装备设计要求 |
3.1.1 液压支架回撤装备尺寸要求 |
3.1.2 液压支架回撤装备承载性能要求 |
3.2 折叠式液压支架调向平台设计 |
3.2.1 折叠式液压支架调向平台的整体结构设计 |
3.2.2 折叠工作平台结构设计 |
3.2.3 折叠装车平台结构设计 |
3.3 折叠式矿用安装回撤车设计 |
3.3.1 折叠式矿用安装回撤车的整体结构设计 |
3.3.2 折叠车身的结构设计 |
3.3.3 转盘结构设计 |
3.4 折叠式回撤装车装置设计 |
3.4.1 折叠式回撤装车装置整体结构设计 |
3.4.2 折叠底座结构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回撤装备的主要承载结构分析 |
4.1 有限元分析及优化设计 |
4.1.1 有限元分析法 |
4.1.2 优化设计原理及步骤 |
4.2 材料属性及强度分析 |
4.2.1 材料属性定义 |
4.2.2 许用应力强度分析 |
4.3 折叠式液压支架调向平台优化设计及静态强度分析 |
4.3.1 转向平台分析及优化设计 |
4.3.2 过渡平台静力分析 |
4.4 折叠式矿用安装回撤车优化设计及静态强度分析 |
4.4.1 折叠装载板主体结构分析及优化设计 |
4.4.2 折叠装载板折叠结构分析及优化设计 |
4.5 折叠式回撤装车装置优化设计及静态强度分析 |
4.5.1 折叠承载平台主体结构分析及优化设计 |
4.5.2 折叠承载平台折叠结构静态强度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液压支架回撤装备样机试验 |
5.1 折叠式液压支架回撤装备样机试制 |
5.2 样机功能试验 |
5.2.1 试验设备与仪器 |
5.2.2 折叠式液压支架回撤装备样机的调试 |
5.2.3 试验方法及步骤 |
5.2.4 试验结果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6)RC框架结构室内燃气管道地震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振动台试验设计与模型制作 |
2.1 试验概述 |
2.2 试验模型设计 |
2.2.1 振动台概况 |
2.2.2 模型结构设计 |
2.2.3 模型配筋设计 |
2.2.4 模型管道设计 |
2.2.5 底座设计 |
2.2.6 配重计算 |
2.2.7 模型材料力学性能指标 |
2.3 试验工况确定 |
2.3.1 选取地震动 |
2.3.2 试验工况确定 |
2.4 测量方案 |
2.4.1 加速度传感器 |
2.4.2 位移传感器 |
2.5 模型施工过程 |
2.5.1 底座施工 |
2.5.2 模型框架主体施工 |
2.5.3 模型填充墙施工 |
2.5.4 模型管道安装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试验现象及数据分析 |
3.1 试验现象分析 |
3.1.1 试验现象 |
3.1.2 试验现象总结 |
3.2 试验数据分析 |
3.2.1 模型结构动力特性 |
3.2.2 主体结构位移响应分析 |
3.2.3 主体结构加速度响应分析 |
3.2.4 管道加速度响应分析 |
3.2.5 加速度时程、频谱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试验模型的ANSYS数值模拟 |
4.1 有限元法及ANSYS软件简介 |
4.2 材料本构模型 |
4.2.1 钢筋本构模型 |
4.2.2 混凝土本构模型 |
4.2.3 砌体本构模型 |
4.3 建立模型 |
4.4 数值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 |
4.4.1 模态分析 |
4.4.2 结构楼层位移数据对比 |
4.4.3 结构楼层加速度数据对比 |
4.4.4 管道加速度数据对比 |
4.5 支撑系统研究 |
4.6 燃气立管地震反应特征研究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7)急倾斜多煤层开采诱发覆岩及地表移动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急倾斜煤层开采覆岩变形及地表移动规律研究现状 |
1.2.2 急倾斜煤层开采受扰动岩体分带研究现状 |
1.2.3 急倾斜煤层开采诱发地表残余变形研究现状 |
1.2.4 存在问题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3.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创新点 |
2 工程概况 |
2.1 新集煤矿八里塘矿区概况 |
2.1.1 自然地理条件 |
2.1.2 八里塘矿区地层特征 |
2.1.3 矿区构造特征及采区划分 |
2.2 八里塘矿区东三采区煤层赋存特征及开采方式 |
2.2.1 煤层赋存特征 |
2.2.2 煤层开采方式 |
2.3 八里塘矿区西一采区煤层赋存特征及开采方式 |
2.3.1 煤层赋存特征 |
2.3.2 煤层开采方式 |
2.4 八里塘矿区西一采区地表移动观测结果 |
3 急倾斜多煤层开采地表及岩层移动破坏的物理模型试验研究 |
3.1 相似材料模拟实验理论基础 |
3.2 模型试验方案 |
3.2.1 模型试验设计 |
3.2.2 模型试验前期准备工作 |
3.3 急倾斜多煤层覆岩及地表变形破坏规律分析 |
3.3.1 实验现象描述 |
3.3.2 覆岩变形破坏分析 |
3.3.3 地表移动变形规律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急倾斜多煤层开采地表及岩层移动破坏的数值模拟研究 |
4.1 离散元数值模型的建立 |
4.1.1 离散元数值模拟分析方法简介 |
4.1.2 计算模型及边界条件的建立 |
4.1.3 模型力学参数的选取 |
4.1.4 东三采区煤层数值模拟开采设计 |
4.2 急倾斜多煤层开采变形破坏特征 |
4.2.1 开采过程中变形破坏特征及力学分析 |
4.2.2 开采完成后覆岩及地表最终的破坏形态 |
4.3 基于离散元数值模拟的急倾斜煤开采扰动岩体分带研究 |
4.3.1 方法概述 |
4.3.2 急倾斜采区受扰动岩体分带的依据及各带特征 |
4.3.3 基于CV-DEM法的分带准则及应用 |
4.4 本章小结 |
5 急倾斜多煤层开采地表残余变形研究 |
5.1 急倾斜煤层开采残余变形机理 |
5.2 蠕变模型选取及蠕变参数的反演研究 |
5.2.1 3DEC蠕变模型类型的简介 |
5.2.2 反演计算模型的建立 |
5.2.3 西一采区煤层数值模拟开采设计 |
5.2.4 蠕变计算及反演结果 |
5.3 急倾斜多煤层开采残余变形规律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急倾斜煤层伪斜开采矿压规律及柔掩支架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路线 |
2 急倾斜煤层伪斜开采顶板及煤体破坏分析 |
2.1 急倾斜煤层伪斜开采工作面顶板岩层受力规律分析 |
2.2 顶板挠度分析 |
2.3 急倾斜煤层支撑压力分布规律 |
2.4 本章小节 |
3 急倾斜工作面数值模拟分析 |
3.1 FLAC3D软件介绍 |
3.2 工程地址概况 |
3.3 数值模型的建立 |
3.4 数值模拟结果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章急倾斜煤层伪斜开采矿压监测研究 |
4.1 现场观测条件 |
4.2 测点布置和观测方法 |
4.3 矿压实测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节 |
5 柔性掩护支架稳定性分析 |
5.1 柔性掩护支架作用机理 |
5.2 柔性掩护支架模拟结果分析 |
5.3 工程实践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七自由度冗余操控臂的结构设计及其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空间机械臂的发展与应用综述 |
1.2.1 国外空间机械臂研究概述 |
1.2.2 国内空间机械臂研究概述 |
1.2.3 空间机械臂的发展分析 |
1.3 空间机械臂关节的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空间机械臂关节研究概述 |
1.3.2 国内空间机械臂关节研究概述 |
1.4 冗余机械臂运动学建模与误差理论研究综述 |
1.4.1 冗余机械臂运动学建模概述 |
1.4.2 机械臂误差理论概述 |
1.4.3 机械臂位姿误差的测量概述 |
1.5 课题来源和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操控臂结构设计 |
2.1 引言 |
2.2 操控臂总体设计要求 |
2.3 操控臂构型设计分析 |
2.4 操控臂承载零件设计 |
2.4.1 承载零件的材料选择 |
2.4.2 承载零件的设计计算 |
2.5 电气系统与末端执行器介绍 |
2.5.1 电气系统的结构与原理 |
2.5.2 末端执行器的介绍 |
2.6 操控臂的刚度与基频分析 |
2.6.1 ANSYS Workbench中操控臂的模型简化 |
2.6.2 操控臂刚度分析 |
2.6.3 操控臂基频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操控臂关节的结构设计 |
3.1 引言 |
3.2 操控臂关节设计指标与总体设计思想 |
3.2.1 操控臂关节的设计指标 |
3.2.2 操控臂关节总体设计思想 |
3.3 操控臂关节工作原理 |
3.4 驱动传动系统设计 |
3.4.1 电机与减速器的选择 |
3.4.2 轴承选择 |
3.5 传感系统设计 |
3.5.1 力矩传感器结构设计 |
3.5.2 力矩传感器超载能力与抗偏载能力分析 |
3.5.3 力矩传感器标定实验 |
3.5.4 位置传感器选型 |
3.6 关节制动器设计 |
3.6.1 关节制动器工作原理分析 |
3.6.2 关节制动器的结构设计 |
3.6.3 制动器摩擦片支架的力学性能分析 |
3.7 关节承载零件的强度分析 |
3.8 关节的刚度与力矩标定实验 |
3.8.1 关节实验台介绍 |
3.8.2 关节刚度实验 |
3.8.3 关节力矩输出标定实验 |
3.9 本章小结 |
第4章 操控臂的误差分析与测试 |
4.1 引言 |
4.2 操控臂运动学建模 |
4.2.1 正运动学建模与Jacobi矩阵 |
4.2.2 逆运动学建模 |
4.3 操控臂的误差分析 |
4.3.1 改进的D-H参数方法的运动学建模 |
4.3.2 操控臂几何误差建模 |
4.3.3 操控臂几何误差分析 |
4.3.4 操控臂几何误差仿真 |
4.3.5 不同位置关节误差对几何误差影响分析 |
4.3.6 操控臂柔性误差分析与仿真 |
4.4 操控臂的运动学长度参数标定 |
4.4.1 测量设备介绍 |
4.4.2 运动学长度参数标定实验 |
4.5 操控臂精度实验 |
4.5.1 重复定位精度实验 |
4.5.2 绝对定位精度实验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风电叶片静力加载试验横向牵引支架优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课题的来源 |
1.1.2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钢丝绳滑轮间磨损问题研究 |
1.2.2 钢丝绳卷绕滑轮动力学仿真技术研究 |
1.3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钢丝绳滑轮磨损问题研究 |
2.1 引言 |
2.2 风电叶片静力加载试验过程 |
2.3 钢丝绳滑轮磨损问题评价参数的研究 |
2.3.1 钢丝绳滑轮接触压力分析 |
2.3.2 钢丝绳滑轮接触面积分析 |
2.4 影响钢丝绳滑轮之间磨损问题的因素分析 |
2.4.1 滑轮半径R对滑轮磨损的影响分析 |
2.4.2 滑轮槽底半径R2对滑轮磨损的影响分析 |
2.4.3 偏角对滑轮磨损问题的影响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钢丝绳卷绕滑轮动力学仿真 |
3.1 引言 |
3.2 正交试验设计 |
3.2.1 滑轮磨损正交试验评价指标确定 |
3.2.2 影响因素水平值的确定 |
3.2.3 正交表的选用与绘制 |
3.3 钢丝绳与滑轮卷绕过程动力学仿真 |
3.3.1 动力学仿真模型的建立 |
3.3.2 施加驱动、载荷、运动副 |
3.4 仿真结果分析 |
3.4.1 钢丝绳仿真结果及分析 |
3.4.2 滑轮仿真结果及分析 |
3.5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横向牵引支架动力学仿真及结构优化 |
4.1 引言 |
4.2 横向牵引支架几何模型建立 |
4.2.1 主体支架三维模型建立 |
4.2.2 行程块部件三维模型建立 |
4.2.3 动滑轮部件三维模型建立 |
4.3 横向牵引支架整体结构动力学仿真 |
4.3.1 横向牵引支架整体结构动力学仿真模型建立 |
4.3.2 横向牵引支架整体结构动力学仿真结果 |
4.4 横向牵引支架的有限元分析 |
4.4.1 有限元模型建立 |
4.4.2 有限元求解结果及分析 |
4.5 横向牵引支架主要零件结构优化 |
4.5.1 主体支架的优化设计 |
4.5.2 行程块部件的优化设计 |
4.5.3 动滑轮部件的优化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基于ANSYS的柔性掩护支架力学分析及优化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蛇形结构的力学分析及其在柔性器件中的应用[D]. 颜振刚.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2)
- [2]大倾角煤层沿空留巷弓形柔性掩护支架控制技术[J]. 沈平,姜永东,杨启军,邹勇,谢英亮,李广. 煤炭科学技术, 2021(03)
- [3]正高煤矿82°急倾斜煤层采煤方法设计与应用[D]. 黎家良.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4]大倾角煤层长壁伪俯斜采场“支架—围岩”相互作用机理[D]. 段建杰.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5]液压支架回撤工艺与装备研究[D]. 王鑫昊. 沈阳工业大学, 2020(01)
- [6]RC框架结构室内燃气管道地震响应研究[D]. 刘志斌.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20(02)
- [7]急倾斜多煤层开采诱发覆岩及地表移动规律研究[D]. 王汉斌.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8]急倾斜煤层伪斜开采矿压规律及柔掩支架稳定性研究[D]. 衣然.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20(02)
- [9]七自由度冗余操控臂的结构设计及其实验研究[D]. 吴世楠.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10]风电叶片静力加载试验横向牵引支架优化设计研究[D]. 李祖磊. 山东理工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