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湾与大陆农业推广工作异同及启示(论文文献综述)
江前佰[1](2020)在《“农村再生计划”后中国台湾北部农村活化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人民生活水平日渐提高的今天,我国大量农村地区正面临着人口流失,耕地荒废等问题,乡村振兴迫在眉睫。我国台湾地区与内地情况相似,农村人口大量迁往六都,基于历史上的种种因素,于2010年出台了农村再生计划,鼓励村民自下而上进行社区更新。自农村再生计划实施以来,爆发了青年返乡的第三波热潮,许多农村重现活力。研究台湾农村再生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可以为我国广大地区的乡村振兴提供参考。2017年,我国台湾省农委会举行首届“金牌农村竞赛”来检验农村再生计划的第一阶段成果,北部地区的一些社区在该竞赛中脱颖而出。笔者前往我国台湾省的新竹县北埔乡南埔社区、新北市三芝区共荣暨安康社区和宜兰县员山乡内城社区进行实地调研,研究农村再生计划的具体实施情况。又通过对我国台湾省新竹市前溪社区、湖北省阳新县下屋村、安徽省亳州市余埠口村和贵州省桐梓县中关村的调研,对我国两岸村落形态、村庄环境、村民关系等进行对比,归纳总结出内地乡村建设中环境治理、产业提升、推广教育以及活化设计的相关经验。
张硕[2](2020)在《海峡两岸农村治理机制比较研究 ——以陕西S村和台湾D村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基层治理现代化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大陆农村治理存在村庄经济发展程度不高、自治与行政之间边界模糊、公共服务提供有待加强、村民参与的主体性调动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在我国台湾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也出现过,有些问题已有较为成熟的解决办法。海峡两岸同源,两岸在农村文化与结构、村民行为逻辑和治理路径选择等方面有诸多相似性。在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专门对两岸的农村治理机制展开比较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选择中国台湾省南投县D村和陕西省石泉县S村作为研究对象,以微观透视宏观,运用善治理论、社区参与理论等理论,采取实地观察法、半结构式访谈、比较分析的方法,从治理主体与组织结构、治理客体与社区参与、治理手段与秩序维护、治理效果与服务提供等四个维度对两岸的农村治理机制展开探讨,着重分析两岸农村治理机制以及所存在的问题,探讨其背后的深层次影响因素,并以此提出优化大陆农村治理的路径思考。本文研究发现:第一,两岸农村治理机制虽有差异但却表现出一体性特征。虽然由于政治制度以及社会政策等因素的影响,两岸农村在村庄的结构性、社区参与、村庄秩序维护、村庄服务供给等方面有较为明显不同,呈现出总体上的差异性。但由于文化同源,两岸农村治理在治理逻辑、治理手段、治理方式、治理结构等领域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第二,“整合型治理”和“竞合型治理”是大陆和台湾农村治理的不同治理形态。大陆农村与台湾农村虽然都是一种独特的介于滕尼斯所说的“共同体”与“社会”之间的结构,但由于村庄与外部链接的差异化而导致形成不同的治理形态。大陆随着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探索实践,将村民自治的实践和国家政权建设结合起来,形成了“整合型治理”的治理形态;而台湾农村治理则基于村里长、社区发展协会、乡镇公所和乡镇农会四方力量角逐形成了“竞合型治理”的治理形态。结合当下两岸农村治理的实践以及今后发展的趋势,研究认为提升大陆农村治理能力与治理水平,需要汲取台湾基层治理的有益经验,但归根到底还需要从大陆基层农村发展的实际入手,既要明确村级组织参与村庄治理的地位与作用,又要理清农村治理的逻辑与潜在秩序,最终借由促进国家整合与农村融合达成农村“善治”的目标,更好地实现乡村振兴。
汪心毅[3](2019)在《大陆视角下的台湾农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从更高的一个层级来看,“三农问题”的协调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区域社会经济能否达到高质量的发展。与大陆地区“三农问题”丛生的状态有所不同,台湾地区的“三农问题”在某种角度上已经得到了非常“高质量发展”。从两岸相似性来看,台湾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成功经验,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成为大陆地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而借鉴的。为了科学而又有效地借鉴台湾农业发展经验,我们设计了一个专门的计量模型即“农业发展指数”,通过这个模型的计量研究,我们认为:(1)台湾地区在该指数上对比大陆的各个省市存在较大优势,尤其是农民生活水平;(2)台湾地区自70年代起转变发展农业经济模式,进一步建立更为开放的市场体系,发挥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政府不仅减少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管制,并成为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建设富丽农村的推动者;在贸易方面,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贸易环境,把握国际竞争优势,运用国际市场补齐短板。开放的市场体系驱动农业发展是农民提高生活水平、农村不断建设的根本原因。因此,促进农业发展,需要建立更为开放、对接全球的农业市场体系,尤其对于大陆地区“18亿亩耕地红线”问题提供了可能的解决方案;(3)开放的市场体系改变了资源配置后,技术逐渐取代其他要素成为主要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动力,80年代起,台湾地区逐步建立起生命科学与农业科学相互促进发展的学科体系,直接促进农药、育种、防疫等方面的技术进步;另一方面,成功从实验室到应用生产的过程中,台湾地区改变了由农复会单一引导式,到以农会为推广核心,政府、企业、高校、社会机构多元参与的体系,促进了农业技术运用以及农村教育。因此促进农业发展,不仅需要重视科技的研发,推广体系也同样重要。(4)产业融合是台湾农业发展的趋势之一,将加工业,服务业等与农业有机结合,延伸农业产业链,农村在通过其他产业的建设后,尤其是旅游行业,“生产、生活、生态”功能逐渐凸显,农民从专业经营农业到兼业,由此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化,增加农民收入;另一方面,台湾地区对村落文化,或者说创意农业相当重视,融入文化创意是促进农业生产亦或经营休闲农业的普遍做法。因此,寻求农业发展,农村建设不仅需要寻求拉长农村产业链的机会,也有必要考虑融入当地文化。(5)台湾农民组织的建立经历了漫长的过程,直到现在建立了“自有、自治、自享、受法律保护”的农会,并通过法律保障了农会功能的多样性,起到了保障农民社会公共服务,建立供销体系,提供金融服务等多项功能,减轻其他社会组织的负担,成为农民背后的坚实的保障。因此,建立功能丰富的农民组织对于农业发展,农民提高生活水平也是有必要的;(6)根据比较,两岸农业存在互补性,台湾农业的优势在于资金、技术、管理人才与市场行销能力,大陆则在市场、劳动力及其他一些基本生产要素上具备优势,进一步推动两岸合作也是有必要的,是促进农业优势互补、永续发展简单而有效的途径。当然,上述的观点和结论是通过一个相对庞大而又有逻辑的研究体系分析而得出的,这个体系可以简略的概括为:首先,分析理论与研究成果;其次,分析台湾现代农业的发展概况;再次,通过“农业发展指数”对比两岸农业的发展情况;最后得出结论,关于对大陆农业发展的启示。
郭春香[4](2018)在《当代中国农村家政推广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文中研究说明家政即对家庭生活的经营与管理,包括衣食住行、婚姻生育、长老奉养、经济管理、卫生保健、建筑居住、庭园布置、膳食营养、家庭教育、社交往来等,可以说涵盖了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家政学以人类家庭生活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范畴涉及人类家庭生活的生活观念、生活方式、生活艺术等,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都有关系,可以说家政学是一门涉及三大科学、处于三大科学边际的边缘学科。家政推广是将家政知识与农业推广方式相结合,以推进科学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改善提高人类家庭生活的质量与水平。论文正文包括五章,第一、第二章首先廓清了家政、家政学、农村家政推广的概念与内涵,缕述了中国家政教育和农村家政推广的发展过程,分析了中国春秋以来的家政教育实践和家政教育思想;第三章分析当代中国新农村建设情况及乡村振兴战略需求,指出当代中国农村家政推广存在的问题,明确农村家政推广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第四、第五章对比国(境)外农村家政推广实践与经验,给出当代中国农村家政推广的对策与建议。论文指出农村家庭是农村的基本生活单元与最小社会组织形式,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家政推广的更大意义是其能够改善农村生活,使农村家政教育具备系统性、计划性,有重点地予以实施,必将促进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现代化。家政推广为农民提供终生学习的机会,可以更有效地提高农民个人素质,也为无地、失地农民创造新的就业机会,使农民尤其是农村妇女成为改善农村家庭生活与经济的重要支撑,提升其社会和经济地位,增进家庭幸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吕琛[5](2017)在《台湾与成都休闲农业建筑的地域性表达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成都地区作为我国大陆"农家乐"的发源地,休闲农业发展迅速,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兴起到如今的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速度惊人。相似的是,台湾地区的休闲观光农业也有发展较早、较快的特征,两地的休闲农业发展都较为成熟。而休闲农业建筑作为反应休闲农业品质的直观要素,其作用越来越突出。从最开始只满足功能上最简单的需求,到后来人们渐渐对建筑的空间、形式、风格、以及所营造的环境氛围有所要求,休闲农业建筑也逐渐有了多样化的探索,过程中有较为成功的案例,同时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如建筑同质化严重、风格趋于城镇化、地域特征不明显等,都成为困扰台湾与成都地区休闲农业的棘手问题。近些年随着两地本土意识的觉醒、对乡土及地域形式的关注,纷纷展开对休闲农业建筑地域性表达的探索与实践。因此,将两地的休闲农业建筑的地域性表达进行横向比较研究,有利于系统剖析台湾地区休闲农业建筑的地域特征,同时对探索成都地区休闲农业建筑地域性表达的走向有一定的帮助。最终为成都地区休闲农业建筑的地域适应提供一个良性的发展方向。第一部分提出问题,对应论文第一章绪论。交代了研究背景,指出了现代休闲农业的飞速发展以及其背后反应的休闲农业建筑各类问题。综述了国内外相关发展与研究现状,对本论文的研究对象、内容、范围、方法与框架进行了简要的说明。第二部分分析问题,对应论文第二、三、四章。第二章分析了台湾地区休闲农业建筑的地域性表达。在自然与人文因素影响下台湾休闲农业建筑对地域性表达的回应:基于空间、形式、技术、材料、装饰等的表达。归纳总结出建筑的地域契合度。第三章用同样的方法分析了成都地区休闲农业建筑的地域性表达。第四章对两地区休闲农业建筑地域性表达进行了横向比较。第三部分解决问题,对应论文第五章。根据台湾与成都休闲农业建筑的比较结果,分别总结两地的成功经验,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成都地区休闲农业建筑地域性表达的初步策略,得出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成果。同时弥补大陆地区对台湾休闲农业建筑地域性研究的相关空缺。
朱婧逸[6](2017)在《台湾农村社区自主性培育研究 ——以台东县海端乡崁顶社区农村再生经验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村现代化不是消灭农村,而是让农村变得更美好。然而,在许多农村地区,由于市场化的冲击,乡村精英的流失以及农村政策的失误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农村的衰败为其现代化神话标注了一个尴尬的注脚。如何解决乡村的衰败,重新为农村注入活力,成为学者们的研究焦点。本人有幸到我国台湾地区进行了为期半年的交流学习,亲眼目睹了台湾地区农村的发展和繁荣,了解到台湾地区之所以能够在现代化过程中避免农村的衰败,得益于他们富有深刻意蕴的社区营造实践。本文试图通过对台湾地区社区营造个案经验的梳理、分析,探索同文同种的台湾地区在社区营造过程所积累的经验和智慧,以期为我国大陆地区的乡村建设提供有益的启发和借鉴。本文主要关注台湾农村社区营造实践中社区自主性培育问题。在台湾崁顶社区农村再生计划发展过程中,通过建构社区认同、凝聚价值共识来促进地方民众对社区事务的主体性参与,并在协力行动的实践基础上实现农村再生。农村再生营造不仅塑造了地方民众参与的自主性,也触发了“在地发声”的地方主体性,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地方民众积极参与社区事务的主动性。崁顶社区农村再生计划之所以取得成功,在于它在社区营造过程中基于公民权利为基础建构社区居民自主性,藉由“由下而上”“由上而下”双向沟通提升公民参与,通过自发性的全民参与机制增强在地性意义。我国台湾地区农村社区营造的这一经验对大陆社区建设的主要启示是,要积极培育农村社区居民自主性,重视在地居民公众参与的主体性,保障公民权利的发挥助推在地发展,挖掘乡村底蕴找回在地尊严,以此促进农村社区自主性的生成。
曾荣[7](2017)在《民国《地政月刊》(1933-1937)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933年1月在南京创刊发行的《地政月刊》是民国时期第一个较全面地讨论地政问题的学术刊物。它附属于中国地政学会,是民国地政人士“研究的园地及实际运动报告的喉舌”。它通过关注和研究欧、美、日、苏俄等国家地政问题以获取西方先进理念经验,并结合我国以往土地治理情况以及当时基本国情,探究解决当时我国地政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地政月刊》的内容涵盖了土地制度、土地改革、土地管理和利用、土地经济理论等方面,涉及地方经济发展问题、土地与人口问题、三农问题等话题。本文从《地政月刊》所涉内容及其自身发展等情况入手,运用历史事实与经济学相结合的方法,对《地政月刊》作全面系统的考察,以展现民国时期我国地政研究情况及地政思想的发展历程,发掘探究《地政月刊》的学术价值、历史意义和现实启示。第一章首先对本研究基本情况作了概述,就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等进行了说明。在完成相关文献综述后,笔者认为《地政月刊》已经成为学术界研究民国地政情况的重要参考材料,但目前仍无研究对其进行专门的梳理发掘。对《地政月刊》进行梳理可以较为全面和清晰地展现民国时期土地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情况,因此本研究就显得极具学术价值和研究意义。第二章介绍了《地政月刊》总体概况。《地政月刊》自1933年1月发行第一期起,至1937年5月发行最后一期止,在四年多的时间里,每月编印一期,期间未有任何间断,据统计共发行五卷五十四期。《地政月刊》以“穷欲藉以聚集一切有关系之文献,虽不能兼容并蓄,巨细菲遗,亦将集中文稿,沟通消息,兼为研究该问题之向导,应达促进土地改革之目的”为其宗旨,即希望通过《地政月刊》的创办与发行,集中专家学者的研究与讨论,从而推动民国时期地政事业发展。《地政月刊》的编作者阵容十分强大,基本涵盖了当时地政方面的专家学者与政府官员,这使得它能形成非常丰富的研究成果,诸如对土地经济理论的研究、对国外土地问题的研究、对我国土地制度的研究、对我国土地管理的研究等。这些成果无疑是我们进行相关研究时重要的材料来源,是我们在进行相关问题探究的重要参考借鉴。而后,本文三至七章又对《地政月刊》所涉及的具体内容进行了分析:第三章以《地政月刊》涉及土地经济理论的研究为对象进行了考察,主要包括对国外土地经济理论的分析考察和我国土地经济理论的分析考察,以期从这些文章的介绍和评论中,寻找出地政理论在中国的传播过程、发展脉络和应用情况。笔者以为,就其历史贡献来看,《地政月刊》上关于土地经济理论的介绍只有寥寥几篇,不能完全反映民国时期土地经济思想脉络,但它们却是我们现在研究土地经济理论的重要史料补充。第四章以《地政月刊》关于国外土地问题的研究为对象进行了考察,涉及日本、欧美以及苏俄等的国家和地区。笔者从土地制度、土地政策、土地改革等角度入手,对这些区域或国家的情况进行了分析,从中总结出这些区域或国家的先进的地政思想。通过这部分的分析,笔者得到两点启示:一是发达国家较为完备的土地制度、合理的土地政策以及积极的土地改革为其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二是我国土地改革事业很大程度上借鉴了西方国家的土地改革的经验。第五章以《地政月刊》关于我国土地制度的研究为对象进行了考察,主要从土地制度、土地所有权、土地改革等方面入手分析。在这部分研究中,笔者以为完备的土地制度体系是我国破解土地难题的关键所在,《地政月刊》实现“平均地权”的思路是正确的,不过由于时局和政治立场的原因使得它维护地主阶级利益而迟迟难以推动土地改革,没有实现其“耕者有其田”的主张,但至少它的思想是正确的,日后台湾土地改革的成功也证明了这一点。国民党推行土地改革的前后对比,进一步说明土地问题的重要性、土地制度的关键性。第六章以《地政月刊》涉及我国土地管理问题的研究为对象进行了考察,主要从土地利用管理、土地政策、土地法规等方面入手分析,以期全面客观地展现民国时期我国土地管理情况。笔者以为,民国政府绕过了土地所有制的问题而研究土地管理体系不失为一种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思路,但应该明白土地所有制问题是最基础的,不解决大量农民少地无地的情况而谈土地利用是不切实际的。但《地政月刊》对于土地集约利用、土地整理、土地税赋、土地法等问题的研究倒是非常有见地,有一些研究在今天看来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第七章以《地政月刊》涉及其他的土地问题的研究为对象进行了考察,主要从土地与金融问题、土地与地方经济、土地与人口问题、土地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等方面入手分析。通过这一章的分析,笔者以为其一,《地政月刊》上关于其他土地问题的介绍和分析能很好地反映民国时期土地问题的重要性,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其二,《地政月刊》关于其他土地问题的介绍和分析,其中有许多做法值得当今借鉴和学习。在文章的最后,笔者对《地政月刊》进行了总体考察,在学术贡献、历史影响以及现实启示对《地政月刊》进行了总结,同时也考察了《地政月刊》存在的一些局限性和不足,希望通过正反两方面的思考来客观地评价《地政月刊》。
吴德祖[8](2017)在《民国《经济建设季刊》(1942-1945)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民国时期由中国经济建设协会主编的《经济建设季刊》,是抗日战争后期民国经济学界较为权威的一份经济研究期刊。这份刊物以季刊的形式,自1942年7月开始创刊,抗战胜利的1945年停刊,共3卷12期,每期内容包括中国经济建设协会会员及面向社会征集的论文、经济资料、西方经济学说介绍、书评、统计资料,以及当时重要的参考文献。以中国经济建设协会会员为主的作者中,既有当时大后方着名的经济学人,也有供职于国民政府经济部、交通部、资源委员会、中央设计局、水利委员会等国民政府的高官要员。刊物办刊宗旨明确,即在抗战期间,为抗战胜利后国家着手建设进行经济思想、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上的准备。本文以《经济建设季刊》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期刊创办的情况及所涉及的内容,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研究,进而以此为出发,梳理民国后期国民政府经济领域的官员和学者的主要思考脉络和政策主张,并对其中具有启发性的观点进行评述。在研究方法上,本文将史料与经济学研究方法相结合,力图全面系统地考察期刊的学术贡献、历史影响和现实启示。论文共分九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介绍了论文的选题角度、研究目的、研究背景、文献综述、基本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第二章从宏观角度梳理和介绍了《经济建设季刊》的基本概况。经济建设协会于1939年4月在香港成立,1941年迁至重庆。协会成立期间,时任协会常任理事的沈怡认为有必要对战后建设问题进行提早准备,而这一想法得到了宋子文及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的支持,《经济建设季刊》在此思考背景下创刊。期刊自1942年7月至1945年中,每季度发行一期,共三卷12期。《经济建设季刊》作者群普遍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超过一半有留学欧美日本的经历;作者在当时中国经济建设各领域具有较高社会地位,或为国民政府行政院、资源委员会、经济部、交通部、水利部等经济部门的要员,或为中央大学、南开大学等知名学府的教授。论文的第三至八章,分别对《经济建设季刊》涉及的各专题、各领域内容进行分析,以期全面展示期刊的学术贡献和经济思想。第三章介绍《经济建设季刊》关于经济理论问题的探讨,包括对于自由经济、计划经济与统制经济的利弊权衡与选择;国营经济与民营经济的侧重于优劣分析;战争背景下关于国防经济、区域经济等问题的讨论;以及期刊对国外经济建设理论和重要文献的译介情况。第四章介绍《经济建设季刊》关于交通建设问题的探讨。其中最大篇幅集中于关于铁路建设的讨论,包括对当时中国铁路建设基本情况和弊端的分析,战后铁路建设政策应遵循的基本原则,铁路建设中最为关键的资本问题,以及铁路的建设与管理问题。此外,本章还介绍了期刊对航运、公路及驿运建设的讨论,对电信和邮政事业建设的讨论,关于交通器材的制造等问题。第五章介绍《经济建设季刊》关于农业水利问题的探讨。本章首先介绍了当时学界政界普遍形成的关于加强农业建设并实现国家工业化的总体目标,包括农业建设与工业建设的关系、如何推动农业工业化和土地国有、提出产销合作社的构想等。二是关于土地与人口问题的讨论,包括中国人多地少、负载过重和可耕地缺乏的基本国情。三是关于土地政策和农业政策的讨论。四是关于水利建设的思考与探讨。第六章介绍《经济建设季刊》关于工业及矿业建设问题的探讨。包括中国工矿业基础薄弱的现状和原因分析,对实现国家工业化目标的追求,以及工业建设中国家政府的重要作用、工业发展中“三民主义”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集权主义的理论辨析、工矿业建设资金的来源与筹措,工矿业建设的产业布局和区域分布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本章还对期刊中涉及工矿业各个领域的建设,如水力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钢铁工业、电器工业的建设与规划等内容,进行了梳理分析。第七章介绍《经济建设季刊》关于对外经济关系的探讨。主要包括外资利用和国际贸易政策两个方面。在外资利用方面,主要涉及经济建设中中国利用外资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如何更好地吸引外资从国际资本市场流入中国,对战前国外对华投资的历史、投资领域的分析研究,利用外资应遵循的主要原则,以及吸纳外资的渠道和方式。在国际贸易政策方面,主要涉及中国对外贸易的历史和基本特征,西方国家关于对外贸易的历史经验和理论研究,中国关税与贸易政策,以及促进对外贸易的思考与建议。第八章介绍《经济建设季刊》关于币制金融问题的探讨。主要涉及国民政府管理金融银行业的演进与发展历史,金融业支持实体经济建设的建议,国民政府币制和货币建设,战后货币金融问题的国际背景,以及战后法币制度发展的思考与建议。除此外,这一章节还就如何保持货币稳定、关于货币本位问题、建立健全金融体系、战后过渡期货币金融政策等问题进行了梳理总结。第九章为论文的结语部分,在前几章的基础上,笔者对《经济建设季刊》的学术贡献、积极影响、现实启示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同时也指出了《经济建设季刊》存在的局限和不足,以使读者对于这份刊物有更加全面客观准确的了解。
王晨[9](2016)在《中国合众蚕桑改良会研究(1918-1937)》文中研究指明合众蚕桑改良会作为近代中外蚕业改良合作中的代表性组织,其长期致力于蚕种的引进,制造以及推广,因生产原料的好坏是中国蚕业兴旺的源头所在,可以说,合众蚕桑改良会的相关活动,是近代中国蚕业转型的重要推动力之一。在它的身上,集中了一般民众、政府、商界人士及外国人士对于中国近代蚕业发展的认识与构想。而该组织的发展与演进的曲折历程,也是一个传统国家向近代转型过渡中在某个领域、某一具体事物中的微观写照。作为中国蚕业的近代转型与发展历程的参与者与见证者,合众蚕桑会自身也随着这种趋势进行或主动或被动的调整,这无疑赋予了它鲜明的个性及时代特征,也使其成为研究“宏观”与“微观”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绝佳样本。在中国传统社会时期,蚕业是十分重要的副业生产项目,它的出现与发展,完美的契合了封建经济中“男耕女织”的生产分工。在明清时期,中国蚕业一度因国外需求大涨及江南整体经济环境的繁荣,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优势地位,但中央政府所施行的“禁海”及“闭关锁国”政策,不但压缩了蚕业终端产品扩展其海外贸易的空间,也断绝了中外蚕业技术交流与往来的可能性。因外销不畅,蚕业出现资金缺乏,行业回报降低等现象,并且在内需增长乏力,国内消费者购买欲未有明显变化之时,此类情形进一步加剧,造成蚕业发展后续无力的局面。此时,由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兴起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扩展,世界范围内政治经济大格局发生剧烈变动,由此导致的市场一体化、贸易全球化等现象,无疑与中国蚕业的发展方向构成鲜明矛盾。以日本为首的新型蚕业产品提供者及贸易者的崛起,对中国蚕业的传统优势地位形成巨大挑战,在与外部对手的竞争中,以往尚能以独家生产者身份加以掩饰的缺点,此时被无限放大。中国在蚕业生产技术、行业管理水平、生产者素质及发展理念等多个蚕业生产及发展要素上,全面落后于日本。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完成了对中国蚕业的赶超,其生产规模与外贸水平在跃居世界首位的同时,还在一直蚕食中国仅有的国际市场占有份额。蚕业的近代衰落,并非是个别现象,它也是中国在融入世界经济、政治、社会新体系的过程中,由于自身准备不足及理念滞后,而出现的必然结果。以蚕业、棉业、茶业为代表的传统行业的衰落及以草帽辫、猪鬃业为代表的新兴行业的畸形发展,也成为近代中国的经济“新常态”。为扭转蚕业颓势,早在清末时期,一些有识之士就开始筹议蚕业的改良与转型,但受到政治气候及中外交流渠道闭塞的影响,这种改良尚未脱离“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朴素理论范畴。其具体活动的执行,不是依靠某些力图通过举办类似洋务来积攒政治资本及口碑的地方实力派官僚,就是被托付于任职于海关部门,在个人行动及资金支出方面不受官方监督的外籍职员。即便如此,相对零散与简单的早期蚕种改良活动,为后世该事业的继续发展积攒了可贵的实践经验,也使国人看到了利用外来技术、外来人员服务于中国蚕业改良的可行性。北洋政府成立后,政府对蚕业关注有所增强,但其总体的衰落趋势并未发生实质性好转。欧战爆发后,欧洲蚕业因法国、意大利等蚕业生产国的相继参战,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几近消失,中国蚕业得到了宝贵的喘息与发展时间。但在战事引起的国际蚕业贸易格局动荡中,日本及美国得利最大,前者进一步巩固了其蚕业生产第一强国地位,后者则成为世界生丝的最大进口国,这无疑为中国蚕业改良带来了新的压力。作为蚕业的主要经营者,江浙地区丝商群体为自身生存及经济利益考虑,依靠逐步健全的团体组织,向政府方面提出了改良中国蚕业的倡议,这无疑与官方发展蚕业,增加税收的想法不谋而合。战后,欧洲经济亟待振兴,但其自身生产资料与生产力的缺乏使法、意等国不得不从发展本国蚕业考虑,寻求与中国的合作,中国合众蚕桑改良会即是这种中外双边需求互相协调下的最终产物。美国、日本则各自从扩大原料来源及掌握中国蚕业状况的角度出发,对组织成立也持支持态度。受外交及贸易关系的影响,改良会中的政商势力、中外势力、外国势力,围绕组织成立初期的经费、管理及会员范围问题,发生了激烈的争执与博弈,最终在各方的调和与妥协下,合众蚕桑改良会确立了以官方派驻监理员、丝茧总公所及法国人员三方在名义上共同掌权的初步组织体系。而北洋政府时期外人在华的特殊地位与商人势力的膨胀,使官方代表在会中地位尴尬,长期游离于政府监督管控体系的合众蚕桑改良会虽然进行了长达十年的购种、发种业务,但其并未对中国蚕业的转型产生关键性、实质性的帮助。南京政府成立后,在“革命”意识与理论的指导下,国家公权力逐步渗入社会的各个层面,也使旧有传统产业及社会团体组织发生了巨大变革。在蚕业方面也不例外,政府方面首先对其宏观发展规划进行了重新修订,并且以官方力量为先导,一批隶属于政府管理的蚕业组织与机构相继建立。而作为旧政府时代,江浙地区规模最大的蚕业改良组织,合众蚕桑改良会在人员、组织方面仍具有相当大的利用价值,为此,国民政府通过积极对外交涉,派遣专员办理的方式,完成对合众蚕桑改良会的改组,从而将其纳入以行政权力为保证与基础的整体蚕业改良体系中。此时,受政府推动及西方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的影响,中国蚕业改良体系也在理论研究及活动形式上发生着自主蜕变。以往单纯注重蚕种改良的相关组织,纷纷向育种、试验、销售、推广等方面拓展业务,这种变动在合众蚕桑改良会表现的较为明显,以设立蚕种推广所及镇江蚕种制造场为代表,会中的核心业务开始向盈利化、市场化方向发展,这不仅是政府经济支持力度降低后的现实需要,也是完成改组后,延续组织寿命,增强自身竞争性与生存能力的主动求变之策。南京政府成立后,随着国家公权力对行业深入及民族意识的高涨,合众蚕桑改良会不得不面临被官方接收与改组的命运,而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有所提升,外国政府方面对政府旨在收回主权、削弱外籍人员地位的改组工作也予以积极配合。而随着外部经济形势、安全形势的急转直下,30年代中国政府在政治、经济方面陆续施行了“统制政策”,在这一轮的政治经济格局变动中,合众蚕桑改良会逐步走向式微,这也是该时期无数类似组织的最终命运,这种“官强民弱”的相对失衡现象,也与北洋时期形成了鲜明对比。在国家角色缺失、整体经济社会环境未发生根本转变之际,单纯依靠某个组织来拯救蚕业积贫积弱的整体局面的做法并不现实,但其长达十余年的实践活动并非毫无作用。作为以沈联芳、葛敬中、何尚平等人为代表的各界人士参与近代蚕种改良的心血结晶,合众蚕桑改良会不但为日后中国蚕业的复兴与腾飞积蓄了力量,其发展经验与教训也为中国现代农业的转型与对外合作提供了宝贵借鉴。
杨吴昊茜[10](2014)在《闽台农民教育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解决“三农”问题成为了中国现代化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任务。而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的建设都要依靠农民,农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农业的发展和新农村的建设。研究农民教育问题,对于丰富农民教育的理论和推动农民教育的实践有重要的意义。闽台两地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都十分相似,分析和比较两地的农民教育,学习和总结闽台两地农民教育的经验,对我国农民教育的发展有重要的启示。笔者以人力资本理论和终身教育理论为基础,采用比较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和个案分析法,概括了闽台两地农民教育的发展状况,对闽台农民教育的内容、政策与管理、方式方法、实施机构和成效这五个方面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分析,在闽台农民教育比较分析的基础之上,笔者提出了几点对我国农民教育发展的启示:完善农民教育的政策法规,加大资金投入;建立科学的现代农民教育管理体系,加强监管力度;建立开放式的农民教育合作机制;结合多种教育方式,细化教育项目;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教育,推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台湾与大陆农业推广工作异同及启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台湾与大陆农业推广工作异同及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农村再生计划”后中国台湾北部农村活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内地农村的衰败与人口流失 |
1.1.2 农村再生助台湾农村焕新生 |
1.2 关于乡村活化的研究与实践成果 |
1.2.1 国内的研究 |
1.2.2 国外的研究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对象和内容 |
1.4.1 金牌农村竞赛 |
1.4.2 农村调研 |
1.5 研究方法 |
1.6 论文提纲及结构框架 |
第二章 中国台湾农村发展及农村再生计划的诞生 |
2.1 各历史时期台湾农村的发展 |
2.2 战后中国台湾农村的变迁 |
2.3 台湾关于农村建设的政策及活化体系 |
2.4 中国台湾地区划分及农村分布 |
2.5 农村再生计划与农村再生条例 |
2.5.1 农村再生计划提出和实施 |
2.5.2 农村再生条例的内容 |
2.5.3 农村再生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
2.5.4 农村再生计划整体愿景和区域目标 |
2.5.5 农村再生执行策略和总体营造发展概念 |
2.5.6 农村再生计划现阶段成果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台湾北部农村再生社区 |
3.1 客家黄金水乡——新竹北埔乡南埔社区 |
3.1.1 社区基本资料 |
3.1.2 再生计划前社区状况 |
3.1.3 农村再生计划 |
3.1.4 农村活化方式及社区现状 |
3.1.5 社区的管理与维护 |
3.1.6 南埔社区活化成果及现状总结 |
3.2 跨区域开发——新北三芝区共荣暨安康社区 |
3.2.1 社区基本资料 |
3.2.2 再生计划前社区状况 |
3.2.3 农村再生计划 |
3.2.4 农村活化方式及社区现状 |
3.2.5 社区活化成果总结 |
3.3 铁牛力阿卡——宜兰县员山乡内城社区 |
3.3.1 社区基本资料 |
3.3.2 再生计划前社区状况 |
3.3.3 农村再生计划 |
3.3.4 农村活化方式 |
3.3.5 社区活化成果总结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两岸农村活化设计比较研究 |
4.1 台湾地区未参与农村再生计划的农村 |
4.1.1 普通农村——新竹市前溪社区 |
4.1.2 艺术村——芝柏山庄和牧蜂农庄 |
4.2 内地普通农村 |
4.2.1 文明村——湖北省阳新县下屋村 |
4.2.2 普通农村——安徽省亳州市余埠口村 |
4.3 美丽乡村示范村——贵州省桐梓县中关村 |
4.3.1 农村基本概况 |
4.3.2 农村改造及现状 |
4.3.3 对该村现状的思考 |
4.4 中国台湾与内地农村对比研究 |
4.4.1 农村行政结构对比 |
4.4.2 村落布局对比 |
4.4.3 建筑样式对比 |
4.4.4 农民收入对比 |
4.4.5 农村环境对比 |
4.4.6 农村青年就业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农村再生计划”台湾北部农村活化经验 |
5.1 计划为导向 |
5.2 培根为基础 |
5.1.1 何为培根计划 |
5.1.2 培根学习与结业 |
5.1.3 培根计划分区与培训团队 |
5.1.4 培根计划的参与度 |
5.3 自下而上,多方参与 |
5.3.1 村民自发参与 |
5.3.2 专业人士的参与 |
5.4 设计理念与建设手段 |
5.4.1 里山里海和永续发展理念 |
5.4.2 雇工购料为手段 |
5.4.3 传统文化和技术的传承 |
5.5 农村社区中的活化设计 |
5.5.1 道路与步道系统的活化设计 |
5.5.2 公共空间和建筑的设计更新 |
5.6 社区的管理与维护 |
5.7 农村活化评价指标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我国台湾北部地区“农村再生计划”活化再生的内容 |
6.2 我国内地农村活化现状 |
6.3 对乡村振兴的启示 |
6.4 研究不足 |
6.5 对未来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 B:部分农村总图 |
附录 C:图表索引 |
(2)海峡两岸农村治理机制比较研究 ——以陕西S村和台湾D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状况 |
1.2.2 国外研究进展 |
1.2.3 文献评价 |
1.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 |
1.5 概念界定与理论支持 |
1.5.1 概念界定 |
1.5.2 理论支持 |
第二章 两岸农村治理机制多维解析 |
2.1 两个村庄的表述 |
2.1.1 陕西S村情况简介 |
2.1.2 台湾D村情况简介 |
2.2 陕西S村治理机制多维解析 |
2.2.1 治理主体与组织结构 |
2.2.2 治理客体与社区参与 |
2.2.3 治理手段与秩序维护 |
2.2.4 治理效果与服务供给 |
2.3 台湾D村治理机制多维解析 |
2.3.1 治理主体与组织结构 |
2.3.2 治理客体与社区参与 |
2.3.3 治理手段与秩序维护 |
2.3.4 治理效果与服务供给 |
第三章 两岸农村治理机制比较 |
3.1 两岸农村治理机制的相同之处 |
3.1.1 政府治理是农村治理的治理核心 |
3.1.2 多元参与是农村主体治理的表现形式 |
3.1.3 精英治理是农村治理的重要方式 |
3.1.4 三调联动、四层体系是农村矛盾调节的基本结构 |
3.2 两岸农村治理机制的不同之处 |
3.2.1 核心主体不同 |
3.2.2 社区参与方式和内容不同 |
3.2.3 政策下行和村民民意上达方式不同 |
3.3 “整合型治理”VS“竞合型治理”:两岸农村治理形态分析 |
3.3.1 大陆农村社会“整合型治理”形态 |
3.3.2 台湾农村社会“竞合型治理”形态 |
第四章 两岸农村治理机制的影响因素 |
4.1 文化同源塑造相似的村庄社会 |
4.1.1 相似的“关系社会” |
4.1.2 相似的文化认同 |
4.2 政治制度差异产生不同的治理组织结构 |
4.2.1 集中统一的大陆的政治体制 |
4.2.2 权力分立的台湾的政治体制 |
4.3 政策不同形成差异化的治理内容与方式 |
4.3.1 土地政策的差异 |
4.3.2 社会保障政策的差异 |
4.3.3 其他政策的差异 |
第五章 交流借鉴中完善大陆农村治理机制 |
5.1 理清农村治理的主要内容、逻辑与“隐性秩序” |
5.2 明确村级组织参与基层治理的地位与作用 |
5.3 “由下而上”促进农村居民参与社区治理 |
5.4 以精英治理实现农村社会有效治理 |
5.5 促进政府治理与农村自治的融合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进一步的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陕西S村治理状况调研提纲 |
附录 B 台湾D村治理状况调研提纲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大陆视角下的台湾农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现实意义 |
(二)研究主要内容、方法及框架 |
1.研究内容 |
2.主要方法 |
3.研究框架 |
(三)相关理论研究 |
1.产业发展理论 |
(1)农业区位理论 |
(2)产业结构演变理论 |
(3)产业融合理论 |
2.产业竞争理论 |
(1)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理论 |
(2)迈克尔·波特“钻石模型” |
3.相关理论在本文中的运用 |
(四)研究综述与评述 |
1.海峡两岸关于台湾农业问题研究综述 |
(1)台湾经济与产业结构 |
(2)台湾农业发展历史研究 |
(3)台湾地区农民组织 |
(4)台湾创意农业发展模式 |
(5)农业技术创新 |
(6)“大国模型”与开放的市场体系 |
(7)台湾农业发展困境 |
2.文献评述 |
(五)相关概念解释 |
(六)本文可能创新点及不足 |
二、台湾地区农业发展概况 |
(一)台湾地区经济发展概况 |
(二)台湾农业的历史发展 |
1.明清时期至1945 年:建立生产基础 |
2.1946 -1949 年:发展停滞时期 |
3.1950 -1953 年:生产恢复时期 |
4.1954 -1970 年:加速生产时期 |
5.70 年代:食品加工业崛起 |
6.80 年代:第二次土地革命,农业实现市场化 |
7.90 年代至今:现代农业转型 |
(三)农业发展现状 |
1.农业经济与生产结构演变 |
2.农业生产指数 |
3.农业生产分布 |
4.农业进出口贸易 |
5.农户及农业就业人口 |
6.农家经济 |
(四)台湾现代农业发展特点 |
1.农业经济增长缓慢 |
2.农业生产趋于高附加值农产品生产 |
3.农户收入水平高,差距小 |
4.市场化经营明显 |
三、台湾地区与大陆各省市农业发展水平比较 |
(一)指标体系选取 |
1.指标选取原则 |
2.指标选取方案 |
(二)原始数据及计算方法 |
1.原始数据来源 |
2.数据计算方法 |
(三)两岸农业发展指数结果计算与分析 |
(四)农业发展指数单项指标计算与分析 |
1.农民生活水平分析 |
2.农业生产水平分析 |
3.生产结构与效益水平 |
4.农业市场化体系 |
5.农民组织功能 |
四、台湾地区农业优势探析 |
(一)以技术带动的“精致农业” |
1.两岸农业科技贡献率比较 |
(1)模型选取 |
(2)原始数据 |
(3)计算结果与分析 |
2.农业技术研发 |
(1)研究人才与学科体系完备 |
(2)农业生物技术 |
3.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
(1)战后恢复阶段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
(2)现代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
(3)研发转化综合体 |
(4)与大陆地区农业技术研发转化的区别 |
(二)功能丰富的台湾农民组织 |
1.台湾农会发展沿革 |
2.台湾农会特点 |
(1)“自有”即为农会由实际经营农业的农户会员所有。 |
(2)“自治”即为农会组织相对独立,由全体农民自治。 |
(3)“自享”即为农会功能丰富,涵盖广泛。 |
(4)具有有效、覆盖广泛的法律保障农会合理运行。 |
3.台湾农会对农业发展的作用 |
(1)供销一体化 |
(2)农村金融与保险 |
(3)农村教育医疗 |
4.两岸农民组织的区别 |
(三)文化创意产业融入以及丰富的产业延伸 |
1.食品加工业 |
2.休闲农业 |
3.文化创意产业 |
(四)开放性更高的市场体系 |
1.生产要素 |
(1)土地 |
(2)劳动力 |
(3)资本化 |
2.农产品价格机制 |
3.与大陆地区农业市场体系的区别—18亿亩“耕地红线” |
五、台湾地区经验对大陆农业的启示 |
(一)建立更为开放、对接全球的农业市场体系 |
(二)加大对农业技术的投入,提高农产品价值 |
(三)文化驱动产业融合,就地转化剩余劳动力 |
(四)建立健全功能丰富的农民组织体系 |
(五)进一步推动两岸农业合作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当代中国农村家政推广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和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方法及主要内容 |
第一章 家政教育和农村家政推广 |
第一节 家政和家政学 |
一 家政 |
二 家政学 |
第二节 家政教育和农村家政推广 |
一 家政教育 |
二 农村家政推广 |
第二章 中国家政教育和农村家政推广的发展 |
第一节 家政学、家政教育在中国的发展 |
一 中国有着优秀的家政教育传统 |
二 家政教育被纳入正规学校教育序列 |
三 妇女解放运动对家政教育的冲击 |
四 高校家政教育专业被调整或废止 |
第二节 中国农村家政推广的发展 |
一 中国农业推广体系建立和乡村教育运动开展 |
二 南京国民政府发起家政推广运动 |
三 政府主导的农业推广模式形成 |
第三节 中国家政教育留存了众多经典 |
一 儒家学派的家政教育经典 |
二 现代家政教育模式及其教材体系 |
第三章 当代中国农村家政推广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一节 农村家政推广问题现状 |
一 农村家政推广项目化、工程化 |
二 农村家政推广没有独立的推广体系,推广形式还较低级 |
三 缺乏系统性的家政推广规划,农业推广内容不适应现实社会需求 |
第二节 已有的家政推广实践困境 |
一 家政推广实践与实验面临发展困境 |
二 缺乏专业人员队伍和专业系统的学科专业知识架构 |
三 家政推广没有现成的内容与模式 |
第四章 国(境)外农村家政推广的经验与启示 |
第一节 国(境)外农村家政推广发展典型及经验 |
一 欧美的农业学校和农村家政推广 |
二 日韩的农家生活改良及农民教育 |
三 台湾香港的家政教育和农村家政推广 |
第二节 国(境)外农村家政推广对中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
一 农村家庭年长成员和农家妇女为主要推广对象 |
二 家政推广具有公益性特点 |
三 家政推广纳入农业推广体系 |
四 家政推广计划自下而上逐级制定 |
五 家政推广关注贫困家庭 |
六 家政推广因时代背景和需求变化不断发展更新 |
第五章 当代中国农村家政推广的对策与建议 |
第一节 农村家政推广原则 |
一 坚持政府主导原则 |
二 坚持农民及农村家庭导向原则 |
三 坚持家政学的科学原则 |
四 坚持公益性原则 |
第二节 农村家政推广对策与建议 |
一 以政府为主导,加大资金投入,培育优秀的农村家政推广队伍 |
二 项目带动,网络互动,建设家政推广的在线开放课程 |
三 强化宣传力度,借助学校教育资源,把家政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
四 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进行乡村少年宫和乡村图书馆建设 |
附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台湾与成都休闲农业建筑的地域性表达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缘起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缘起 |
1.1.3 相关概念界定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4 国内外发展与研究现状分析 |
1.4.1 国内发展与研究现状 |
1.4.2 国外发展与研究现状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台湾休闲农业建筑地域性表达研究 |
2.1 影响因素 |
2.1.1 自然因素 |
2.1.2 人文因素 |
2.2 台湾地区休闲农业建筑的地域性表达方式 |
2.2.1 基于气候适应的地域性表达 |
2.2.2 基于空间上的地域性表达 |
2.2.3 休闲农业建筑形式的地域适应 |
2.2.4 休闲农业建筑技术与材料的地域适应 |
2.2.5 休闲农业建筑装饰的地域性表达 |
2.2.6 建筑绿化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成都休闲农业建筑地域性表达研究 |
3.1 影响因素 |
3.1.1 自然因素 |
3.1.2 人文因素 |
3.2 成都地区休闲农场的地域性表达方式 |
3.2.1 基于气候适应的地域性表达 |
3.2.2 基于空间上的地域性表达 |
3.2.3 休闲农业建筑形式的地域适应 |
3.2.4 休闲业建筑技术与材料的地域适应 |
3.2.5 休闲农业建筑结构与立面装饰的地域性表达 |
3.2.6 建筑绿化 |
3.3 成都地区休闲农业建筑新发展 |
3.3.1 新津台湾农民创业园——农业与旅游业的有机结合 |
3.3.2 蒲江县甘溪镇明月村——传统民俗的传承与延续 |
3.3.2.1 新建筑的融入——明月村接待中心 |
3.3.2.2 新建筑与传统建筑的协调统一——明月国际陶艺村 |
3.3.2.3 旧建筑的改造与更新 |
3.3.3 小结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台湾与成都休闲农业建筑的地域性表达比较 |
4.1 台湾与成都休闲农业建筑地域性表达的横向对比 |
4.1.1 不同自然与人文因素影响下建筑地域性表达的异同 |
4.1.2 两地休闲农产业发展背景对比 |
4.2 休闲农业建筑特征比较 |
4.2.1 建筑材料与装饰对比 |
4.2.2 建筑空间与形式的对比 |
4.3 台湾地区与成都地区休闲农业建筑地域性表达的突出特点 |
4.3.1 台湾地区休闲农业建筑地域性表达的突出特征 |
4.3.1.1 休闲农业建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4.3.1.2 对休闲农业建筑地域适应性的思考 |
4.3.2 成都地区休闲农业建筑地域性表达的突出特征 |
4.3.2.1 传统休闲农业建筑存在的问题 |
4.3.2.2 休闲农业建筑新发展下的思考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成都地区休闲农业建筑地域性表达的发展方向 |
5.1 台湾地区开展建筑地域性"行动"的启示 |
5.1.1 "宜兰厝"行动对成都地区休闲农业建筑地域性表达的启发 |
5.1.2 传统农业向休闲农业转型的旧建筑改造策略 |
5.1.3 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多元文化的兼容 |
5.2 成都地区休闲农业建筑地域适应性的探讨 |
5.2.1 塑造更活泼有机的建筑空间 |
5.2.2 建筑形式的走向 |
5.2.3 适宜技术与地域材料的选用 |
5.2.4 建筑装饰的文化展现 |
5.3 乡村旅游4.0时代休闲农业建筑地域性发展展望——以蒲江明月村为例 |
5.3.1 建筑体现休闲农业的主题性与内聚性 |
5.3.2 蒲江明月村休闲农业建筑群在主题性与内聚性上的体现 |
5.4 本章小结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台湾与成都休闲农业建筑调研地点/时间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论文情况 |
(6)台湾农村社区自主性培育研究 ——以台东县海端乡崁顶社区农村再生经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动机与目的 |
第三节 重要概念界定 |
一、“农村”的界定 |
二、“社区”的含义 |
三、农村社区 |
四、农村再生 |
五、培力(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文献回顾 |
第一节 “由下而上”的公民参与和“农村社区营造” |
第二节 社区培力 |
一、培力层级 |
二、培力程序 |
三、培力成效表现 |
第三节 社区自主性 |
第四节 农村再生培根计划 |
第三章 台湾农村社区再生计划的概述 |
第一节 台湾农村社区发展困境 |
一、公民主体性的缺失 |
二、农业生计困难 |
三、政策性失误 |
四、乡村精英及人文韵味的流失 |
五、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环境恶化 |
第二节 农村再生计划推动执行 |
一、农村再生推动体系与分工图 |
二、政府如何推动农村再生政策 |
三、农村社区如何执行再生计划 |
第三节 农村再生计划对农村社区发展困境的助益 |
第四章 崁顶社区农村再生及其自主性培育实践 |
第一节 崁顶社区介绍及其再生过程 |
一、崁顶社区介绍 |
二、崁顶社区农村再生过程 |
第二节 农村再生计划发展过程中地方民众的参与 |
一、社区认同因农村再生而加强 |
二、集体价值共识因农村再生的推动而呈现 |
三、协力行动实践农村再生的可能性 |
四、农村再生的推动与地方民众行为的互动 |
第三节 农村再生营造对培育地方民众自主性的推动意义 |
一、农村再生营造塑造地方民众参与的自主性 |
二、农村再生营造触发“在地发声”的地方主体性 |
三、农村再生培育公民权利行使的能力 |
第五章 结论与启示 |
第一节 台湾农村再生营造的实践途径 |
一、基于公民权利基础上社区居民自主性的建构 |
二、“上下联动”双向沟通提升公民参与 |
三、自发性的全民参与机制增强地方性认同 |
第二节 台湾农村再生营造对大陆农村发展的启示 |
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培育农村社区居民自主性 |
二、“团结就是力量”:重视在地居民参与的主体性 |
三、“力量来自权利”:保障公民权利助推在地发展 |
四、“酒香不怕巷子深”:挖掘乡村底蕴找回在地尊严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民国《地政月刊》(1933-1937)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的理由及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目标与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五、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地政月刊》总体概况 |
第一节 《地政月刊》创办始末 |
一、创办机构——中国地政学会 |
二、创办经过 |
第二节 《地政月刊》的地位及其基本情况统计 |
一、《地政月刊》在同类刊物中的地位 |
二、栏目设置 |
三、文献统计 |
第三节 《地政月刊》的编着情况 |
一、《地政月刊》编者团队 |
二、《地政月刊》作者群体 |
三、《地政月刊》重要论着 |
第三章 《地政月刊》关于土地经济理论的研究 |
第一节 国外对土地经济理论的研究 |
一、关于西方土地经济理论的研究 |
二、关于马克思主义土地经济理论的研究 |
第二节 我国对土地经济理论的研究 |
一、关于土地生产关系的分析 |
二、关于土地报酬的分析 |
第四章 《地政月刊》关于国外土地问题的研究 |
第一节 关于国外土地制度的研究 |
一、日本土地制度研究 |
二、俄国土地制度研究 |
三、美国土地制度研究 |
四、欧洲土地制度研究 |
第二节 关于国外土地政策的研究 |
一、美国土地政策研究 |
二、欧洲各国土地政策研究 |
三、苏俄土地政策分析 |
第三节 关于国外土地改革的研究 |
一、日本土地改革分析 |
二、欧洲各国土地改革分析 |
三、苏俄土地改革分析 |
第五章 《地政月刊》对我国土地制度的研究 |
第一节 对我国土地制度研究的概况 |
一、我国古代土地制度研究 |
二、民国土地制度研究 |
第二节 关于我国土地制度改革的研究 |
一、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研究 |
二、我国都市土地制度改革的研究 |
第三节 关于土地所有权问题分析 |
一、土地国有问题研究 |
二、平均地权问题研究 |
第六章 《地政月刊》关于我国土地管理的研究 |
第一节 关于我国土地利用管理问题的研究 |
一、我国土地集约利用问题分析 |
二、我国土地整理问题分析 |
第二节 关于我国税赋政策的研究 |
一、我国田赋政策分析 |
二、土地税收政策分析 |
第三节 关于我国土地法问题的研究 |
一、关于土地法内容的介绍 |
二、关于国外土地法内容的介绍 |
三、关于土地法内容的评述 |
第七章 《地政月刊》对土地相关的其他问题的研究 |
第一节 土地金融问题分析 |
一、农村金融调剂问题探讨 |
二、土地金融体系分析 |
第二节 土地与地方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
一、土地与地方财政问题分析 |
二、土地与国民经济建设问题分析 |
第三节 土地与人口问题研究 |
一、土地与人口分布问题研究 |
二、土地与人口增长问题研究 |
第四节 农民、农村、农业与土地问题研究 |
一、农民与土地问题 |
二、农村与土地问题 |
三、农业与土地问题 |
第八章 结束语 |
一、《地政月刊》的学术贡献 |
二、《地政月刊》的历史影响 |
三、《地政月刊》的局限性 |
四、《地政月刊》的现实启示 |
五、综评《地政月刊》 |
附录1: 《地政月刊》目录 |
附录2: 《地政月刊》作者群(部分)简况表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论文 |
后记 |
(8)民国《经济建设季刊》(1942-1945)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二、选题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三、研究目标、关键问题和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五、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经济建设季刊》基本概况 |
第一节 中国经济建设协会的成立及其主要活动 |
一、中国经济建设协会的成立 |
二、中国经济建设协会的组织架构和人员状况 |
三、中国经济建设协会的学术活动、政治活动 |
第二节 《经济建设季刊》创办及发行情况 |
一、《经济建设季刊》创办过程及刊行宗旨 |
二、《经济建设季刊》发行情况及当时影响 |
第三节 《经济建设季刊》的编辑、作者队伍 |
一、《经济建设季刊》编辑委员会成员及主要作者群体基本情况 |
二、《经济建设季刊》编辑、作者情况分析和几点思考 |
第四节 《经济建设季刊》栏目设计、文献统计 |
一、栏目设计情况 |
二、文献统计 |
第三章 《经济建设季刊》关于经济建设理论问题的探讨 |
第一节 自由经济、计划经济与统制经济的利弊权衡与选择 |
一、概念厘定: “自由经济”与“计划经济”、“统制经济”的异同辨析 |
二、路径选择: 对国家管制下“计划经济”与“统制经济”的自发认可 |
三、借助国家力量实现工业化:落后中国的经济赶超方案 |
第二节 国营经济与民营经济侧重的讨论 |
一、关于国营事业、民营事业讨论的重要篇章和观点梳理 |
二、倾向国营事业的原因和启示意义 |
第三节 “三民主义”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集权主义的理论纠结和思考辨析 |
一、关于“三民主义的经济制度” |
二、“三民主义经济”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集权主义经济的辨析 |
第四节 《经济建设季刊》对国外经济建设理论和重要文献的引入与评介 |
一、对英、美等西方国家经济思想和经济建设情况的评介 |
二、对苏联经济思想和经济建设情况的评介 |
三、对德国及统制经济思想和发展情况的介绍与研究 |
四、对西方战后重建重要文献的译介情况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经济建设季刊》关于交通、电信、邮政建设问题的探讨 |
第一节 关于铁路建设的讨论 |
一、当时中国铁路建设的基本情况和弊端所在 |
二、战后铁路政策的主要原则 |
三、铁路建设的资本问题 |
四、战后铁路的建设与管理等问题 |
第二节 关于航运、公路及驿运建设的讨论 |
一、对战时航政、航政建设与战后复员的构想 |
二、关于公路及驿运建设的讨论和构想 |
第三节 、关于电信、邮政事业建设的讨论 |
一、关于电信事业的建设与复员 |
二、关于邮政事业的建设与复员 |
第四节 关于交通器材制造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经济建设季刊》关于农业发展与水利建设问题的探讨 |
第一节 关于农业建设的思考与探讨 |
一、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 农业建设的重要目标 |
二、人多地少: 农业建设面临的主要困难 |
三、土地国有: 关于土地政策的思考 |
四、产销合作社: 破解传统乡村治理结构的思考 |
第二节 关于水利建设的思考与探讨 |
一、水利建设的总体方针 |
二、经济视角看水利建设 |
三、历史视角看水利建设 |
四、水利建设的其他几个问题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经济建设季刊》关于工业建设及矿产建设问题的探讨 |
第一节 关于中国工矿业建设的基础和目标 |
一、抗战时期中国工业建设的衰弱基础和原因 |
二、实现国家工业化——工矿业建设的目标 |
第二节 关于中国工矿业建设的几个关键问题 |
一、国家、政府在推动工业建设中的作用 |
二、关于“国防经济”的讨论 |
三、工矿业建设的产业布局和区域分布 |
四、工矿业建设资金的来源与筹措 |
第三节 关于中国工矿业建设各领域的思考和讨论 |
一、关于水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
二、关于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
三、关于钢铁工业的建设与思考 |
四、关于电器工业的建设与计划 |
五、关于化学工业发展的思考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经济建设季刊》关于经济建设中币制金融问题的探讨 |
第一节 关于银行和金融业建设的探讨 |
一、关于金融对经济建设价值的认识 |
二、关于金融银行业的管理思想与实践 |
三、对金融业支持经济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
第二节 国际背景下民国时期币制建设与金融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
一、民国时期币制建设的思想与实践 |
二、战后货币金融思想产生的国际背景 |
三、关于战后法币制度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
第三节、关于货币金融与经济建设几个关键问题的讨论 |
一、关于保持货币稳定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
二、关于货币本位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
三、关于建立健全金融系统的思考和建议 |
四、关于战后过渡期货币金融政策的思考和建议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八章《经济建设季刊》关于对外经济关系的探讨 |
第一节 关于外资利用问题的探讨 |
一、经济建设中利用外资的必要与可能 |
二、如何更好地吸引外资从国际资本市场流入中国 |
三、战前国外对华投资的历史、投资领域和利弊影响 |
四、关于利用外资应遵循的原则 |
五、关于吸纳外资的渠道和方式 |
第二节 关于国际贸易政策问题的探讨 |
一、中国对外贸易的历史和基本特征 |
二、西方国家关于对外贸易的历史经验 |
三、关于中国关税与贸易政策的思考 |
四、促进对外贸易的要点与建议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语 |
一、《经济建设季刊》的学术贡献 |
二、《经济建设季刊》的积极影响 |
三、《经济建设季刊》的局限性 |
四、《经济建设季刊》的现实启示 |
附录1: 《经济建设季刊》目录 |
附录2: 中国经济建设协会理事、各组组长基本情况简表 |
附录3: 《经济建设季刊》作者情况简表 |
附录4: 《经济建设季刊》刊发文章和作者情况表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论文 |
后记 |
(9)中国合众蚕桑改良会研究(1918-193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选题缘起及问题的提出 |
2、学术史回顾 |
3、研究空间及概念界定 |
4、本文主要研究路径及章节 |
第一章 合众蚕桑改良会的初创 |
第一节 清末民初的蚕桑业及其困境 |
1. 整体经济形势的萧条 |
2. 蚕桑业生产技术水平的盛极而衰 |
3. 日本蚕业的崛起及与其对中国相关行业的冲击 |
第二节 晚清民末蚕桑改良事业的初步开展 |
1. 清末民初振兴蚕业的论争与实践 |
2. 清末民初蚕桑改良的进步与局限 |
第三节 合众蚕桑改良会的筹组及其成立 |
1. 外籍人员对于中国蚕丝业的担忧与扶植构想 |
2. 合众蚕桑改良会的正式成立 |
3. 中心组织形式及主要负责人的确立 |
4. 地方性组织网络的建构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合众蚕桑改良会的内部权力纷争 |
第一节 欧战后各国在“华丝振兴”问题上的不同面相 |
1. 美国、法国对华丝的扶植 |
2. 日本独霸中国生丝厚利的企图 |
第二节 国际关系变动下的合众蚕桑改良会 |
1. “有碍主权”问题 |
2. 日本参会问题 |
3. 经费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合众蚕桑改良会的改组 |
第一节 新政府对蚕业发展的全面介入 |
1. 制定宏观发展规划 |
2. 建立健全相关组织 |
第二节 中国合众蚕桑改良会的改组 |
1. “费由我出,政则他人”:外人掌控下的合众蚕桑改良会 |
2. 新政府社团改组政策的初步实施 |
3. 围绕“交权”及“改组”的中外博弈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合众蚕桑改良会的核心业务革新 |
第一节 中国蚕桑改良系统与机制的西化倾向 |
1. 对蚕业问题认识的趋新与深化 |
2. 新型蚕业改良活动的开展 |
第二节 合众蚕桑会蚕业改良思路与方式的嬗变 |
1. 由“购买”到“制种” |
2. 由“分发”到“指导”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合众蚕桑改良会的蚕业教育活动 |
第一节 合众蚕桑改良会介入蚕业教育的形式演进 |
1. 合众蚕桑改良会自立教育机构早期设想及探索 |
2. 与高等教育机构的合作 |
第二节 中国合众蚕桑改良会镇江女子蚕业学校的创办与发展 |
1. 中国女子蚕业教育的兴起 |
2. 合众蚕桑改良会镇江女子蚕业学校的筹组与发展 |
3. 职业去向与生源:镇江女子蚕业学校与蚕业近代化的双向互动 |
4. 镇江女子蚕业蚕校的突破与独特性 |
5. 合众蚕桑改良会科研事业的后续进行 |
本章小结 |
结语 蚕桑改良组织的近代命运与传统农、蚕业的转型困境 |
附录(一) 《中国合众蚕桑改良会章程暨监理员规程》 |
附录(二) 《中国合众蚕桑改良会办事细则》 |
资料来源及参考文献 |
后记 |
(10)闽台农民教育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2.1 农民 |
1.2.2 农民教育 |
1.3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
1.3.1 文献综述 |
1.3.2 理论基础 |
1.4 研究目的和思路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1.6.1 研究的创新点 |
1.6.2 研究的不足 |
2 闽台农民教育发展概况 |
2.1 福建农民教育发展概况 |
2.2 台湾农民教育发展概况 |
3 闽台农民教育政策与管理比较 |
3.1 福建农民教育政策与管理 |
3.2 台湾农民教育政策与管理 |
3.3 比较分析 |
4 闽台农民教育内容比较 |
4.1 福建农民教育内容 |
4.2 台湾农民教育内容 |
4.3 比较分析 |
5 闽台农民教育实施机构比较 |
5.1 福建农民教育实施机构 |
5.1.1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
5.1.2 农林牧渔业高等院校与中等职业学校 |
5.1.3 各种科研学会 |
5.2 台湾农民教育实施机构 |
5.2.1 农民组织 |
5.2.2 大专院校与高级农业职业技术学校 |
5.3 比较分析 |
6 闽台农民教育方式方法比较 |
6.1 福建农民教育方式方法 |
6.1.1 网络远程媒体传播 |
6.1.2 农民教育项目的推进 |
6.1.3 科技特派员制度 |
6.2 台湾农民教育方式方法 |
6.2.1 网络远程媒体传播 |
6.2.2 农民教育项目的推进 |
6.2.3 四健会教育活动 |
6.3 比较分析 |
7 闽台农民教育成效比较 |
7.1 福建农民教育取得的成效 |
7.1.1 农民的收入不断增长 |
7.1.2 农民教育参与人数多,规模大 |
7.1.3 农民文化素质提高 |
7.2 台湾农民教育取得的成效 |
7.2.1 农业劳动力的素质不断提高 |
7.2.2 农民的收入增加 |
7.3 比较分析 |
8 对我国大陆地区农民教育的启示 |
8.1 完善农民教育的政策法规,加大资金投入 |
8.2 建立科学的现代农民教育管理体系,加强监管力度 |
8.3 建立开放式的农民教育合作机制 |
8.4 结合多种教育方式,细化教育项目 |
8.5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教育,推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台湾与大陆农业推广工作异同及启示(论文参考文献)
- [1]“农村再生计划”后中国台湾北部农村活化设计研究[D]. 江前佰.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2]海峡两岸农村治理机制比较研究 ——以陕西S村和台湾D村为例[D]. 张硕.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8)
- [3]大陆视角下的台湾农业发展研究[D]. 汪心毅. 浙江师范大学, 2019(02)
- [4]当代中国农村家政推广存在的问题与对策[D]. 郭春香. 烟台大学, 2018(12)
- [5]台湾与成都休闲农业建筑的地域性表达比较研究[D]. 吕琛. 西南交通大学, 2017(08)
- [6]台湾农村社区自主性培育研究 ——以台东县海端乡崁顶社区农村再生经验为例[D]. 朱婧逸.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5)
- [7]民国《地政月刊》(1933-1937)研究[D]. 曾荣. 武汉大学, 2017(06)
- [8]民国《经济建设季刊》(1942-1945)研究[D]. 吴德祖. 武汉大学, 2017(06)
- [9]中国合众蚕桑改良会研究(1918-1937)[D]. 王晨.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2)
- [10]闽台农民教育比较研究[D]. 杨吴昊茜. 福建农林大学, 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