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和儿科药物引起的疾病

维生素和儿科药物引起的疾病

一、维生素与小儿药源性疾病(论文文献综述)

刘艳[1](2018)在《青岛地区545例儿童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分析与风险信号警示》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对青岛地区545例儿童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综合分析,了解这一人群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及规律,发现导致儿童ADR的重要因素,开展儿童药品不良反应与药物关联研究,以期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为药监部门药物安全性评价提供依据,保障儿童用药安全。方法:回顾性分析545例儿童ADR报告(市北区与四方区2012年1月1日-2015年12月30日上报的0-14岁儿童ADR报告),采用描述性研究的方法,考察报告来源、上报人员职业;患儿一般情况、患儿的用药情况、ADR临床表现及累及的系统器官、不良反应评价、转归及影响。对报告中不合理用药及说明书儿童用药信息进行统计分析。使用比例报告比法(PRR)、报告比值比法(ROR)、综合标准法(MHRA)三种方法对545例儿童药品不良反应数据进行信号数据挖掘。结果:1.6岁以下儿童为ADR/ADE高发人群(72.48%);涉及的可疑药品中抗感染药物最多(63.21%);给药方式主要以静脉滴注方式(82.14%),累及系统-器官主要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胃肠系统损害、全身性损害居多,占比分别是54.19%、17.73%、4.76%;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时间多在用药30分钟内(39.63%)。2.新的、严重的ADR/ADE79例(14.50%),严重报告比9.91%;6岁以下儿童为新的和严重的ADR/ADE高发人群(68.36%);给药方式静脉滴注最多(69.62%);涉及的药品种类以抗感染药物、抗肿瘤药、中枢神经系统用药为主,占比分别为:35.44%、18.99%、12.66%;新的和严重的ADR/ADE多发生在3天内(68.35%)。累及系统-器官主要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全身性损害、胃肠系统损害居多,分别占比:22.33%、14.56%、10.68%。合并用药多为1-2种。3.对ADR/ADE报告中不合理用药进行统计:存在不合理用药报告占报告总数的24.03%,不合理用药类型涉及6个方面,以用量用法不适宜最多,占76.47%,不合理用药涉及药物类别分布中抗感染药物不合理应用最多占81.40%;对ADR/ADE报告中涉及药物说明书儿童用药信息缺项进行统计:说明书中儿童应用信息缺项涉及药品77种,占涉及药品总数的51.68%,以抗感染药和中枢神经系统用药品种最多,均为14种,对77种药物说明书儿童用药信息缺项标注信息分类,以无任何儿童用药信息最多。4.三种数据挖掘方法中PRR法检出可疑信号最多30条,通过ROR法、MHRA法检出的可疑信号在PRR法中都能检出;三种检测方法均能检出的可疑信号组合有13条。热毒宁-寒战、热毒宁-发热、脂溶性维生素(Ⅰ)-憋气为说明书未收载的新的可疑风险信号;本研究发表论文后,CFDA修改说明书将检出的脂溶性维生素(Ⅰ)-紫绀和脂溶性维生素(Ⅰ)-潮红两项风险信号增加为不良反应项。结论:1.医护人员应重点监测6岁以下儿童、用药30分钟内的药物不良反应,静脉滴注药物出现ADR比例高,提示临床谨慎应用静脉药物。2.严重的ADR/ADE上报率低,合并用药不容忽视。3.儿童不合理用药和儿童用药信息缺乏是导致儿童ADR发生的重要因素。4.热毒宁-寒战、热毒宁-发热、脂溶性维生素(Ⅰ)-憋气作为可疑风险信号应予以重视;三种方法均可用于儿童ADR信号检测,可综合应用多种的检测方法,以期达到评价的全面性和准确性的目的。

李莉,刘会平[2](2013)在《浅述药源性疾病及预防》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提高医药卫生工作人员对药源性疾病的认识为目的,从药源性疾病的基本类型、诱发因素及预防等三个方面简述了提高临床安全用药及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药物的意识,预防药源性疾病的发生。

任子龙,杨旭佳[3](2010)在《浅谈药源性疾病的预防及治疗》文中研究指明

陈丽[4](2009)在《药源性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王晓东[5](2009)在《常用药物临床使用的安全性》文中研究说明药物是防治疾病的重要工具之一,它可以减轻症状,治愈疾病,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但药物本身也存在危害,它能损害患者身体,造成残疾,,甚至死亡。药物性损害现已成为主要致死疾病之一,因此,应加强药物临床安全性的管理,这关系到患者的切身利益,及医务人员的责任所在。

范小平,高岩[6](2009)在《小儿临床不合理用药引发药源性疾病现状分析与对策》文中指出目的对小儿的临床不合理用药引发药源性疾病现状分析,旨在提高小儿临床安全用药水平,预防和减少药源性疾病的发生。方法参阅资料和文献,归纳总结小儿临床不合理用药现状,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小儿的临床不合理用药易引发药源性疾病。结论小儿临床用药存在不合理现状。药源性疾病有些是难免的,有些是可以避免的,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可以预防和减少药源性疾病的发生。

陈力,徐彭[7](2008)在《浅谈药源性疾病》文中认为药源性疾病,又称药物诱发性疾病,是一类由于药物在用于诊断或治疗疾病的同时,其本身又成为致病因素,引起人体功能异常或组织结构损害的疾病。该病由药物不良反应诱发,而每年因药物不良反应住院的病人达250万人次,其中约19.2万人(近7.6%)死亡,危害严重。对药源性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分类以及表现做一综述。

陈丽娟[8](2007)在《药源性疾病的主要原因及防治原则》文中研究表明

张瑜[9](2007)在《小儿药源性疾病及表现与治疗》文中提出

梁建梅[10](2006)在《小儿应用中成药应注意的问题》文中指出

二、维生素与小儿药源性疾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维生素与小儿药源性疾病(论文提纲范文)

(1)青岛地区545例儿童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分析与风险信号警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儿童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描述统计分析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3 分析工具
    2 结果
        2.1 儿童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基本情况描述统计
        2.2 儿童新的、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统计
    3 讨论
第二部分 药物风险信号检测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3 分析工具
        1.4 数据的预处理
    2 结果
        2.1 PRR法检测结果
        2.2 ROR法检测结果
        2.3 MHRA法检测结果
        2.4 三种方法检出的交叉重叠信号
    3 讨论
第三部分 导致药品不良反应/事件药物因素分析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3 分析工具
    2 结果
        2.1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儿童不合理用药统计
        2.2 说明书儿童用药信息缺项统计
    3 讨论
        3.1 ADR/ADE报告中不合理用药问题突出
        3.2 说明书中儿童用药信息缺失分析
        3.3 具体药物的ADR/ADE风险警示
第四部分 减少儿童ADR发生,完善儿童ADR监测的措施与建议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缩略词表(附录)
致谢

(2)浅述药源性疾病及预防(论文提纲范文)

1 药源性疾病的主要类型
2 诱发药源性疾病的因素
    2.1 机体因素
        2.1.1 年龄因素
        2.1.2 遗传因素
        2.1.3 病理状态
        2.1.4 变态反应
    2.2 药物因素
        2.2.1 由于药物副作用、剂量过大、长期用药、药
        2.2.2 由于药物相互作用引发的疾病
        2.2.3 由于药物制剂工艺问题而诱发疾病的因素
3 加强药源性疾病的预防
    3.1 医生必须重视并认真学习药源性疾病的预防
    3.2 选用药物时也要权衡利弊, 尽量做到个体化给药
    3.3 对于特殊人群用药期间应加强观察
    3.4 药物对代谢器官的影响

(3)浅谈药源性疾病的预防及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 影响药源性疾病发生的因素及原因
    1.1 影响药源性疾病发生的因素
    1.2导致药源性疾病发生的原因
2 药源性疾病的防治措施
    2.1 重视药源性疾病的危害性
    2.2 提高临床用药安全
3 药源性疾病的处理原则

(4)药源性疾病的预防与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 药源性疾病的预防
    1.1 重视药源性疾病的危害性
    1.2 提高临床安全用药水平
    1.3 加强药物安全信息的收集和交流
2 药源性疾病的治疗
    2.1 及时停药, 去除病因
    2.2 加速排泄, 延缓吸收
    2.3 及时拮抗, 消除症状
    2.4 过敏反应, 积极处理
        2.4.1 过敏性休克的治疗
        2.4.2 抗过敏治疗
        2.4.3 其他症状的处理
        2.4.4 器官受损, 对症治疗
3 结论

(6)小儿临床不合理用药引发药源性疾病现状分析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小儿临床不合理用药引发药源性疾病现状分析
    1.1 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
    1.2 滥用解热镇痛药问题
    1.3 滥用糖皮质激素问题
    1.4 滥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问题
    1.5 10%葡萄糖注射液滴速问题
2 预防和减少小儿药源性疾病的应对措施

(7)浅谈药源性疾病(论文提纲范文)

1 药源性疾病的病因
    1.1 病人的特异体质或遗传因素
    1.2 病人的年龄因素
    1.3 病人的性别因素
2 药源性疾病的发病机制
3 药源性疾病按其临床表现, 大致可以分为9种基本类型
    3.1 机体中毒型:
    3.2 细胞炎症型
    3.3 胚胎异变型
    3.4 组织增生型与发育不全型
    3.5 机体萎缩型
    3.6 变性和浸润型
    3.7 血管血栓型
    3.8 功能改变型
    3.9 赘生与癌变型
4 常见的药源性疾病

(8)药源性疾病的主要原因及防治原则(论文提纲范文)

1 导致药源性疾病的主要原因
    1.1 对患者的既往史了解不详细
    1.2 忽略特殊人群的用药
    1.3 抗生素、激素、维生素乱用、滥用严重
    1.4 不明确药物的作用机理及体内动态过程
    1.5 对药品成分不明确造成重复用药
    1.6 用法不当
    1.7 药品说明书不真实和媒体广告的误导
2 药源性疾病的防治措施
    2.1 重视药源性疾病的危害性
    2.2 提高临床用药安全
    2.3 开展临床药学, 促进合理用药

(9)小儿药源性疾病及表现与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 小儿药源性疾病的病因
    1.1 小儿生理因素
    1.2 家族遗传因素
    1.3 误服和不合理用药
2 小儿药源性疾病的具体表现
    2.1 药源性神经系统疾病
    2.2 药源性心血管疾病
    2.3 药源性血液病
    2.4 药源性肝脏疾病
    2.5 药源性泌尿系统疾病
    2.6 药源性耳病
    2.7 生长发育障碍
3 防治对策
    3.1 小儿药源性疾病的处理原则
    3.2 小儿药源性疾病的预防

(10)小儿应用中成药应注意的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 依据病情, 辨证施治
2 详细询问家族史、药物过敏史、既往用药史
3 严格按照规定用量给药
4 选择适当的给药时间
5 注意外用药物的用药部位及用药量
6 注意联合用药
    6.1 中成药间或中成药与中药汤剂联合
    6.2 中成药与西药联合
7 警惕中成药的不良反应

四、维生素与小儿药源性疾病(论文参考文献)

  • [1]青岛地区545例儿童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分析与风险信号警示[D]. 刘艳. 青岛大学, 2018(03)
  • [2]浅述药源性疾病及预防[J]. 李莉,刘会平.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3(04)
  • [3]浅谈药源性疾病的预防及治疗[J]. 任子龙,杨旭佳. 中国实用医药, 2010(05)
  • [4]药源性疾病的预防与治疗[J]. 陈丽.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9(11)
  • [5]常用药物临床使用的安全性[J]. 王晓东.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09(09)
  • [6]小儿临床不合理用药引发药源性疾病现状分析与对策[J]. 范小平,高岩.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9(05)
  • [7]浅谈药源性疾病[J]. 陈力,徐彭. 亚太传统医药, 2008(11)
  • [8]药源性疾病的主要原因及防治原则[J]. 陈丽娟. 浙江临床医学, 2007(12)
  • [9]小儿药源性疾病及表现与治疗[J]. 张瑜. 中国医刊, 2007(11)
  • [10]小儿应用中成药应注意的问题[J]. 梁建梅.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6(24)

标签:;  ;  

维生素和儿科药物引起的疾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