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泰和盆地龙溪段的建立及其沉积环境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康建威[1](2019)在《拉张、挤压构造背景下富有机质泥页岩特征及成因研究 ——以大巴山前缘水井沱组和五峰组-龙马溪组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以富有机质泥岩为载体的页岩气是一种新型非常规油气资源,其成藏模式突破了原有油气地质观念。页岩气工业的发展,引起了全球能源格局的改变,关系到国家能源安全。四川盆地是我国海相页岩气勘探开发的重点区域,特别是涪陵页岩气田累计产气突破200亿立方米,显示了四川盆地早古生代海相泥页岩强大的页岩气资源潜力。富有机质泥页岩也是地质历史事件的记录者,特别是板块结合部、造山带区域的泥页岩,其形成、发育及分布是板块运动、古地理演化及造山过程的综合响应。所以,不同构造背景下富有机质泥页岩特征及成因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实践价值。大巴山位于四川盆地北缘,是扬子板块和秦岭板块的结合部,大巴山前缘是南大巴山冲断褶皱带向四川盆地的过渡区域。其早古生代水井沱组(鲁家坪组)和五峰-龙马溪组富有机质泥页岩发育,具备了页岩气形成的基本地质条件。本文以大巴山前缘下古生界拉张和挤压背景下,海相富有机质泥页岩为研究对象,通过页岩气地质路线调查、剖面测量、地震数据采集和解译,结合相关测试分析,以富有机质泥页岩特征为基础,详细研究其沉积特征、总结拉张和挤压背景下,陆棚的不同形成机制。结合大巴山前缘构造变形特征,分析富有机质泥页岩油气地质意义,最终讨论大巴山前缘早古生代拉张和挤压构造背景下富有机质泥页岩成因特征,同时进行页岩气有利勘探区预测。大巴山前缘地区下古生界发育下寒武统水井沱组(鲁家坪组)和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两套富有机质海相泥页岩层段。富有机质泥页岩发育在其底部,厚度变化较大,均由大巴山前缘向盆地逐渐变薄。大巴山前缘地区以城口断裂、坪坝断裂、鸡鸣寺断裂和铁溪-巫溪隐伏断裂为界,划分为叠瓦冲断带、断层褶皱带和滑脱褶皱带三个构造变形单元。富有机质泥页岩在各构造变形单位内分布差异明显,有机质丰度普遍较高,干酪根类型以Ⅰ型为主,有机质成熟度达到高-过成熟阶段,具备较好的生烃条件。大巴山前缘下古生界海相富有机质泥页岩均为陆棚相沉积。下寒武统水井沱组(鲁家坪组)是在拉张构造背景下发育的陆棚沉积,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发育中挤压构造背景下。两期陆棚具明显的“高硅质”特征,下寒武统水井沱组(鲁家坪组)硅质含量高于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常以薄层状硅质形式出现在其底部。根据岩性组合特征可划分为:含砂质泥质、含碳质泥质、含硅质砂质及硅质碳质等沉积微相。两套陆棚页岩孔隙度和渗透率均较低,且有机质孔和微裂缝发育,具有较好的储集条件。页岩矿物组份中脆性矿物含量较高,页岩的可压裂性高根据大巴山前缘构造复杂造山带特征,应用沉积盆地分析、板块运动及构造动力学分析等方法,结合Rodinia大陆裂解-兴凯地裂运动和华夏古陆扩张-广西运动过程,分析下古生界两套富有机质泥页岩陆棚形成机制及物质组成差异;根据大巴山构造变形特征,结合最新勘探成果,讨论不同构造变形单元内的页岩气富集规律,总结富有机质泥页岩分布规律,讨论大巴山前缘下古生界海相拉张和挤压构造背景下富有机质泥页岩成因特征:(1)南秦岭盆地在两套泥页岩形成时期的不同盆地性质,(裂谷盆地-水井沱、前陆盆地-龙马溪),是两套富有机质泥页岩形成差异的基础,是拉张构造背景下陆棚和挤压构造背景下陆棚差异形成的基础。(2)下寒武统水井沱组(鲁家坪组)陆棚由板块边缘沿拉张槽及断裂向克拉通盆地内部展布,具“台棚相间”古地理格局,是Rodinia大陆裂解-兴凯地裂运动的古地理响应;而上志留统龙马溪组陆棚沉积受川中古陆及黔中古陆控制,具明显“隆凹相间”古地理格局,是华夏古陆扩张-广西运动的古地理响应。(3)陆棚物质组成差异是盆地性质、构造动力学差异的物质表现。两套富有机质泥岩中硅质含量均较高。水井沱组(鲁家坪组)陆棚受裂谷盆地海底火山活动影响;五峰-龙马溪组陆棚受造山岛弧影响。(4)大巴山前缘构造变形特征是富有机质中页岩气富集的关键。叠瓦冲断带、断层褶皱带由于断裂破坏作用,构造保存条件差,在断片间及断背斜下盘区域有少量页岩气富集。滑脱褶皱带发育隐伏及层内滑脱断裂,增加了富有机质泥页岩间的连通性,又未连通地表破坏气藏,具明显的“压而不破”特征,在断背斜上盘具备较好的构造保存条件,结合大巴山富有机质泥页岩特征及构造变形带内的页岩气富集规律,圈定樟河坪-晒天坝有利区和田坝-文峰-竹园有利区。田坝-文峰-竹园有利区内巫溪2井五峰-龙马溪段取得了较好的试气成果,证实了滑脱褶皱带断背斜上盘区域的页岩气资源潜力,是进一步勘探的重点区域。
陈科洛[2](2019)在《滇黔北地区龙马溪组页岩气储层特征与微观孔隙模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滇黔北地区处于四川、云南、贵州三省交界处,构造上位于扬子板块西南边缘滇黔北坳陷,是南方海相页岩的有利地区,发育多套海相页岩。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由于富含有机质而普遍被视为优质烃源岩和储集岩。页岩以微米-纳米孔隙为主、渗透率极低的特点而与常规的碎屑岩和碳酸盐岩储层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明确龙马溪组页岩储层特征将为页岩气的勘探开发提供帮助,三维模型的建立也将为页岩后期三维定量化研究打下基础。研究通过对滇黔北地区Y9井五峰组—龙马溪组取芯段的观察分析,以陈旭建立的华南上奥陶统—兰多维列统生物带划分原则,划分出了 WF2-LM3共6个笔石带并建立了 Y9井的生物地层系统。页岩气储层特征主要包括矿物组分和岩相特征、有机质特征、物性特征、孔隙类型、孔隙结构和含气性特征六个部分。研究通过对龙马溪组样品进行XRD分析后发现:以长石+石英、黏土矿物、碳酸盐岩矿物为三端元组分的划分方法,共划分出硅质页岩、黏土质页岩、钙质页岩、黏土质硅质混合页岩、黏土质钙质混合页岩和钙质硅质混合页岩六种页岩岩相,其中硅质页岩和黏土质页岩TOC较高,均值大于3%。龙马溪组页岩有机质以I型干酪根为主,Ro主要介于2.0%~3.0%,处于过成熟阶段,TOC含量主要介于0.5%~8%。研究通过GRI法测定储层孔渗后发现:储层孔隙度介于1%~4%,渗透率极低;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发现龙马溪组页岩孔隙类型多样,包括矿物铸模孔、粒间孔、粒内孔、黄铁矿晶间孔、黏土矿物层间孔和有机质孔,其中黏土矿物层间孔和有机质孔为主要孔隙类型。通过氮气吸附实验分析了页岩的孔隙结构,发现:页岩比表面积介于4.365~23.015 m2.g-1;孔体积介于 0.005~0.049 cm3·g-1,平均孔径介于 1.475~4.046nm;氮气等温吸附曲线指示页岩以槽状孔和微孔为主,与电镜分析结果一致。现场测试获取龙马溪组下段黑色页岩段含气量介于1.33~3.67m3/t,主要受控于干酪根类型、TOC含量、矿物组分、热演化程度、和矿物结构五大方面。研究以分形理论为基础,结合研究区矿物组分以伊利石和伊蒙混层为主、黏土矿物层间孔与有机质孔为主要孔隙类型的特点和高演化特征,以Materials Studio为平台,利用伊利石分子模型和石墨烯层状模型搭建页岩分子级孔隙模型,最后通过分形FHH公式和数理统计理论的指导,将模型验证问题转换成了数学问题进行求解,并最终验证了分子模型在一定程度上的可靠性。
魏传义[3](2019)在《石英ESR法在长江流域沉积物源示踪中的探讨及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国际贯通大河的流域发育历史和沉积演化越来越引起国际地学界的兴趣和关注,尤其是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东亚地区和南亚地区最终注入大陆边缘海的几条国际性大河。作为青藏高原与大陆边缘海之间的连接通道,这些大河流域的形成与演化历史对青藏高原隆升和亚洲地形格局演化以及研究青藏高原与边缘海之间的物质流、能量流交换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而在这些大型河流中,长江以其庞大的支流系统,复杂的地质背景,强烈的人类活动等,成为研究此区域河流演化最具代表性的河流。对长江形成与演化的研究,始于上世纪初,经过百余年的研究发展到今天,物源示踪成为研究长江形成与演化最重要的技术手段,如元素地球化学物源示踪,同位素地球化学物源示踪,碎屑单矿物物源示踪等。但是纵观前人研究成果,不同的物源示踪方法得出的结论之间存在着差异。目前普遍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与所采用物源示踪手段存在的局限性有关,所以,采用更多的物源示踪方法对长江形成与演化的历史进行多方法的综合研究成为研究者们的共识。因此,本文的目的就是基于“源-汇”系统思想对石英ESR法在长江流域沉积物源示踪中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进行方法探索和实例应用分析研究。考虑到沉积物颗粒粒径对沉积物源示踪结果的影响作用,首先对所采集的长江流域现代表层沉积物粒度特征进行了测试分析。因此,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部分,长江流域现代表层沉积物粒度组成特征研究长江流域不同河段及其主要支流的沉积物颗粒粒径主要集中在125500μm之间,约占样品总体含量的80%;其次是<125μm的悬浮颗粒粒径,含量超过10%;>500μm的粒径组分含量最少,不到10%。长江干流沉积物有“沿程细化”的趋势,越往下游,颗粒粒径越细,分选越好,颗粒粒径越趋于均一化、集中化。第二部分,长江流域不同石英ESR信号心衰退特征研究1.石英ESR信号心光晒退结果显示:长江流域河流沉积物Al心信号在300h以后达到稳定的残留值;各Ti心ESR信号可在较短时间内(最长需要250 h)完全晒退;E’心信号强度在开始前的16 h内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在32-230 h范围内达到最大值,并在400 h达到稳定的增长,大约是初始信号的2.5倍,这一现象是在国际范围内首次发现。2.河流石英E’心热活化ESR信号特征研究显示:在200℃以下,石英E’心信号强度的增长幅度很小,几乎没有变化;在200-500℃之间,随着温度的升高,信号强度表现出急速增加和快速消减;高于500℃后,信号消失。石英热活化E’心信号强度的最大值出现在300℃左右;同时,我们也观察到不同的石英样品其E’心信号的最大值会出现在不同的(如330℃)加热温度。第三部分,石英ESR法物源示踪方法探索性研究1.通过对不同形成年代基岩及其沉积物石英E’心ESR信号进行热活化,结果表明:(1)不同形成时代的石英热活化E’心信号强度不同,具有很好地可识别性;(2)河流石英热活化E’心ESR信号与源岩的形成年龄具有很好的相关性;(3)在石英热活化E’心与石英年龄的线性关系拟合中,300℃是最佳的热活化温度。在误差范围内,300℃和330℃的结果具有一致性,与前人研究结果一致;(4)河流沉积物石英热活化E’心ESR信号强度可以很好地对应于源岩石英热活化E’心ESR信号强度,具有很好的“源-汇”系统对应性。因此,石英热活化E’心是一种具有潜力的河流系统物源示踪剂。2.通过对长江流域不同岩性的小河流域内石英自然E’心信号强度的分析,结果显示:(1)不同类型基岩的石英自然E’心信号差异明显,即变质岩﹥沉积岩﹥花岗岩及其石英脉;(2)不同源岩的沉积物的石英自然E’心信号差异明显,可以很好地指示石英的源(基)岩类型;(3)从源到汇的过程中,河流系统的石英自然E’心信号会随着搬运距离的增加而增强;(4)不同岩性岩石的混合比率会影响混合后石英的自然E’心信号强度;(4)石英自然E’心信号强度是一种潜在的定量分析小河流域沉积物源的指标。第四部分,石英ESR法在长江流域沉积物源示踪中的应用探索1.通过对长江流域不同河段及其主要支流现代表层沉积物石英各ESR信号强度特征的分析,结果显示:(1)石英自然E’心信号强度、石英热活化E’心信号强度以及石英低温信号心信号强度比值在长江的不同干流河段及其主要支流之间都具有良好的空间分异特性,特别是上游地区总是处于石英ESR信号强度的低端元值区域,而中下游地区永远处于石英ESR信号强度的高端元值区域;(2)长江流域不同河段及其主要支流现代表层沉积物石英自然E’心ESR信号强度和低温信号心(Al心VS Ti心)比值可以很好的反映其流域内不同的源(基)岩类型及其组合特征。(3)长江流域不同河段及其主要支流现代表层沉积物石英热活化E’心ESR信号强度对其流域内源(基)岩的形成年代具有很好的响应。以形成年龄老的岩石为主的流域其沉积物石英热活化E’心ESR信号强度较大;而出露地层年代较新的流域其沉积物石英热活化E’心ESR信号强度较小。(4)石英热活化E’心和石英结晶度相结合的物源示踪方法是一种有效的大河流域沉积物源示踪方法;石英热活化E’心和自然E’心相结合也是一种具有潜力的大河流域沉积物源示踪方法。2.石英ESR法示踪长江流域沉积物源示踪结果显示:(1)总的来说,长江上游地区是长江干流的主要物质供给源区,而下游的鄱阳湖流域和洞庭湖流域对长江干流物质的贡献不大,这与前人的物源示踪结果相一致。(2)在上游地区中,干流攀枝花至南溪段,支流雅砻江和支流嘉陵江对干流物质的贡献较为明显;与前人研究结果相比,支流岷江对长江干流的物质贡献减小,这可能是与大渡河流域广建发电大坝从而大大减少了对岷江泥沙的供给有关。(3)在下游地区中,汉江流域比鄱阳湖流域和洞庭湖流域对长江干流的物质贡献明显,这与野外观察和前人研究也非常相似。3.位于江汉平原西部丘岗区的宜昌砾石层的物质主要来源于三峡以西的长江上游地区,是三峡贯通的直接沉积。石英Ti-Li心ESR测年结果显示宜昌砾石层堆积于0.73-1.12 Ma之间,由此可得出三峡贯通的年代应不晚于1.12 Ma。综上所述,石英ESR信号强度既可以指示源岩岩性特征又可以指代源岩形成年代的特性使其成为一种具有潜力的河流沉积物源示踪方法。石英ESR法物源示踪多信号心间的综合对比研究既提高了物源示踪的准确性,又使其成为一种简单、高效的物源示踪方法。此外,随着陆相沉积物石英ESR法测年理论和实例研究的广泛应用,也使得石英ESR法物源示踪在地质历史时期沉积物源示踪研究当中展现出了较好的应用潜力。但是,要想将该方法应用到大河流域的物源示踪研究还有待进一步的深入探索与研究,如:方法上,我们首先需要厘清石英低温信号心(Al心VS Ti心)ESR信号强度与其所对应的元素丰度之间的关系;应用上,我们应该先将该方法在小河流域的物源示踪有效性进行探索和研究,在建立起可靠成熟的理论基础之上再将其应用到大河流域系统的沉积物源示踪研究。
杨芳帅[4](2019)在《鄂尔多斯盆地演武地区长6沉积相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次论文的研究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的西南部,其延长组作为长庆油田油藏的主力油层勘探开发意义重大。演武地区三叠系长6油藏经过近几年大规模开发,油藏主要集中在东部区域,开发程度较高,可动用的资源潜力不足。近几年随着勘探工作的不断进行,在演武油田西部发现了演135、镇191等井有一定规模的油藏,同时在三叠系长6层镇292、演180、孟20等井点试油也获工业油流,因此演武油田西部长6油藏是长庆油田采油十一厂资源接替的重点层系,通过对演武地区长6油层组的地质研究可以为油田以后的油气勘探开发工作提供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持。本篇论文主要围绕演武地区三叠系长6段油层组的沉积展开研究,运用了地层划分对比、物源研究、沉积相划分、单井柱状图及连井图的分析等方法,最终取得的认识如下:(1)对长6段地层进行了小层精细划分与对比。主要运用了标志层、岩性厚度、沉积旋回对比等传统的分层方法,结合层序地层学中学到的知识,完成对长6段的地层划分与对比工作。将长6地层细分为三个小层分别为长61、长62、长63,为了精细划分又将以上三个小层精细分为长611、长612、长621、长622、长631、长632共计6个层,并且在工区建立了12条骨架剖面,包括横向与纵向各6条骨架剖面。(2)明确了长6段沉积体系属西南物源控制下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沉积亚相为辫状河三角洲平原、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两种沉积环境,在研究区东北部还出现半深湖沉积与重力流沉积。(3)利用点到线再到面的沉积研究思路,通过对研究区内的井位从单井相分析、连井相分析结合沉积微相平面展布图和砂体平面展布图,研究了演武地区长6油层的沉积相特征,建立了沉积相模型。(4)研究区的砂体展布特征与沉积微相平面展布方向大致相同,砂体展布方向为由西南-东北向,且呈宽条带状或片状展布,在顺物源方向西南-东北向上砂体连通性较好,但是在垂直物源方向西北-东南向上的砂体连通性相对顺物源方向较差。综上所述,本文首先对工区中延长组长6段地层进行了精细划分和对比,在此基础上分析不同层位、不同组段的沉积环境和沉积特征,研究长6标志层的构造特征,开展沉积微相研究工作,刻画出研究区不同层位砂体展布规律,对演武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6段沉积相的研究做出了贡献。
朱逸青[5](2018)在《四川盆地及周缘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沉积相及其与页岩气耦合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论文以中国获得页岩气工业突破的四川盆地及周缘地区下古生界海相页岩气地层下志留统龙马溪组为主要研究对象,在调研了大量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的基础上,以地层学、古生物学、沉积学、岩石学、地球化学、石油地质学、地质统计学、非常规油气地质学和国内外相关研究等理论为指导,充分利用野外露头、钻井、测井和分析化验等资料,借助于显微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氩粒子抛光、相关地球化学分析和测井解释等方法技术,对该套地层的地层、沉积相特征及与其页岩气的耦合关系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取得了以下几方面的认识和进展:研究区龙马溪组地层完整,容易横向追踪对比,顶、底界及内部界线清晰,易于划分。龙马溪组与下伏五峰组顶部(观音桥段)呈连续的整合接触关系;在剥蚀区与上覆下二叠统梁山组呈不整合接触,在非剥蚀区分别与上覆的石牛栏组(或罗惹坪组、小河坝组)均呈整合接触关系;龙马溪组由老到新依次可划分为龙一段与龙二段,龙一段又分为龙一1亚段和龙一:亚段,龙一1亚段为目前四川盆地及周缘页岩气勘探与开发的主要层段;龙一1亚段厚度稳定,在20~60m之间;龙一段、龙二段在局部地区和龙马溪组整体的厚度变化有差异,但具明显的继承性,均表现出从泸州深水区和川东WK-C7井区两个沉积中心向南北侧的乐山—龙女寺古隆起区、黔中—雪峰古隆起区方向上逐渐减薄的趋势,且沉积中心区域发育大套的泥页岩类,向四周古陆或古隆起方向,粉砂质、钙质组分增多。根据对龙马溪组的颜色、沉积构造、古生物、地球化学特征以及岩相等相标志的详细研究,结合相关资料,认为该套地层沉积时,研究区位于水体循环受到限制的陆棚相带中,该相带可划分为深水陆棚和浅水陆棚两个亚相。深水陆棚亚相由硅质棚、硅质泥棚和粉砂质泥棚3个微相组成,浅水陆棚亚相由浅水粉砂质泥棚、(泥质)粉砂棚和泥质灰棚3个微相组成;纵向上看,研究区龙马溪组沉积期间有两次快速海侵开始到缓慢海退结束的旋回,龙马溪组底部龙一1亚段为最大海侵,全区整体为硅质泥棚微相,龙一,亚段末期3、4小层至龙一 2亚段末期沉积期间,沉积相演化依次为硅质泥棚、粉砂质泥棚以及浅水粉砂质泥棚微相,局部夹泥质/钙质粉砂棚微相,龙二段沉积初期为第二次快速海侵,此后缓慢海退,在非沉积中心区域沉积相演化依次为浅水粉砂质泥棚、泥质/钙质粉砂棚以及泥质灰棚微相,在泸州深水区和川东WK-C7井区两个沉积中心的沉积相演化依次为粉砂质泥棚以及浅水粉砂质泥棚微相;从平面上看,龙马溪期间由于受到乐山—龙女寺古隆起、黔中—雪峰古隆起和康滇古陆所围的构造格局以及海平面升降的影响,研究区四川盆地及周缘整体呈一个“喇叭”状的陆棚沉积格局。在远离物源区的深水地区发育深水陆棚环境,最深水处为硅质泥棚微相,向古隆起和古陆方向依次演化为粉砂质泥棚、浅水粉砂质泥棚以及泥质/钙质粉砂棚微相。通过对龙马溪组不同沉积微相与TOC、矿物组分、含气性以及孔、渗条件等的耦合关系分析表明,除硅质棚微相外,硅质泥棚微相的TOC、硅质组分、含气性以及孔隙度和渗透率最高,有机质孔最为发育,且有机质孔径最大,是最有利的沉积相带;其次是粉砂质泥棚和浅水粉砂质泥棚微相。最终通过沉积相带单因素分析,结合有利勘探区其他必要条件,对四川盆地及周缘下志留统龙马溪组的有利勘探区带进行预测和划分,共划分出10个有利的勘探区带,其中筠连-珙县-兴文-叙永区块(长宁)、威远-资中-内江区块(威远)以及涪陵东区块(焦石坝)为最有利的勘探区带。
陈雷超[6](2018)在《赣南沙地、坪市花岗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环境》文中指出赣南地区地处属华夏板块东南造山带-南岭东段隆起带,该区岩浆活动频繁,寒武纪-志留纪、泥盆纪-中三叠世、晚三叠世-白垩纪等地质时代均有不同类型的岩浆岩形成。研究区岩浆岩划属着名的罗霄-诸广岩基带,研究程度较高。研究区地处南岭成矿带东段,区内燕山期岩浆活动为主要的成矿时期。在岩石成因上,区内以S型壳源花岗岩为主,伴以I型壳幔源花岗岩和A型非造山花岗岩。华南地区花岗岩研究历来已久,是我国花岗岩研究的立论之地。与华南燕山期花岗岩研究程度相比,加里东期花岗岩研究相对薄弱,其构造背景存在分歧。本文选取江西省南部的坪市花岗岩和沙地花岗岩体作为研究对象,在详细的野外地质工作、地球化学及LA-ICP-MS锆石U-Pb定年研究的基础上,对研究区花岗岩的时代划分、岩石成因、构造环境等问题进行探讨。研究区采用锆石U-Pb测年法,获得坪市岩体两组谐和年龄值457.1±3.9Ma(MSWD=0.0019)和456.6±3.8Ma(MSWD=0.29),代表岩体的形成时代,属晚奥陶世,为加里东期岩浆活动产物。坪市岩体花岗岩具高硅、富碱、富铝的特征,主要为过铝质,属高钾钙碱系列。坪市岩体花岗岩∑REE变化范围较大,属于富轻稀土型,具弱负铕异常特征。坪市岩体花岗岩类中高场强元素Ba、Th、Zr、Hf等较为富集,具有壳源型花岗岩的特征。岩体多为过铝质S型花岗岩,属地壳浅部物质部分熔融的产物。岩体以后碰撞造山花岗岩类为主,具备同碰撞及后碰撞特征。岩体具有同碰撞造山的S型花岗岩,构造环境属同造山晚期。而沙地岩体的三组谐和年龄值为433.3±7.4Ma(MSWD=0.089)、431.3±3.7Ma(MSWD=0.110)和427.9±4.6Ma(MSWD=0.0074),代表岩体的形成时代,属早志留世,为加里东期岩浆活动产物。沙地岩体花岗岩中,酸性程度较高,具有高硅、富钾、富铝的特征。沙地岩体主量元素特征主要表现为强过铝质,属高钾钙碱系列。沙地岩体稀土元素∑REE变化范围较大,属于富轻稀土型,具负铕异常特征。U、Nb、Zr、Hf等元素相对富集,具有壳源型花岗岩的特征。沙地岩体多为过铝质S型花岗岩,属地壳浅部物质部分熔融的产物。岩体以后碰撞造山花岗岩类为主,具备同碰撞及后碰撞特征。沙地花岗岩体具有后碰撞或后造山环境。
莫东坡[7](2018)在《金衢盆地加积型红土年代学初步研究》文中指出金衢盆地位于浙江省中部,是中国南方第四纪红土的重要分布区,深入研究第四纪红土有助于揭示亚热带地区古环境演变信息,现有大量红土类型、成因、理化特征和形成环境方面的研究成果,但年代学研究仍属空白。本文通过对金衢盆地LD、PJ和YD三个加积型红土剖面的光释光(OSL)年代、古地磁年代研究,尝试建立该区域加积型红土的年代框架,并结合粒度、磁化率、热磁和磁滞回线等环境参数的综合分析探讨其环境演变特征,初步得到以下结论:(1)从粒度组成来看,三个剖面的各类型红土质地较为均一,都以粉砂(4~63 pm)为第一优势粒级,平均含量在53.67%~64.73%之间;其次为粘粒(<4μm),平均含量在30.04%~42.14%;砂(>63 μm)的含量最少,平均含量为3.39%~10.95%。同时富含“风尘基本粒级”(10~50 μm),平均含量34.19%~39.19%。此结果与江西九江、安徽宣城、铜陵等地同类型红土的测试结果相似,同时与北方黄土存在一定可比性,风成特性十分突出,属于加积型红土,即使是含砾网纹红土的风尘基本粒组含量也介于30.88%~35.27%之间,可能是风成母质受后期流水作用改造的结果。粒度敏感组分分析发现三个剖面累计贡献率达85%以上的1-3个主成分中,风尘粒组均充当敏感粒组。加积型红土母质长距离搬运的过程,满足释光测年的基本原理,具备释光测年的条件及可行性。(2)鉴于含砾网纹受后期流水改造,本文只选取3个剖面含砾网纹层(或砾石层)之上的网纹红土和均质红土共10个样品进行OSL测年。其结果表明,LD剖面均质红土层下部60 cm处的年代为66.3±5.49 ka,网纹红土层上部120 cm处的年代为115.32±9.55 ka,网纹红土层中部150cm处的年代为133.7±10.05 ka;PJ剖面均质红土层下部60cm处年代为102.4±14.81 ka,网纹红土层顶部90cm处的年代为 129.39±11.23ka,网纹红土层上部120cm处的年代为136.4±12.23ka;YD剖面网纹红土层上部110 cm和150 cm处的年代为103.42±8.41 ka和106.68±17.46ka,网纹红土层中部175cm和250cm处的年代分别为129.66±30.31 ka和138.92土31.16ka。三个剖面形成年代具可比性,与安徽宣城、郎溪等地红土的释光测年结果也较为一致。(3)三个剖面古地磁测试均为布容正极性,LD剖面未发现极性偏转,PJ、YD剖面则有两处样品为负极性,根据释光年代及古地磁极性年表(GITS)推测,两次极性倒转分别可能为Iceland Basin事件(188 ka)和Pringle Falls事件(212 ka),表明金衢盆地加积型红土记录了极性事件的存在。(4)基于OSL年代和古地磁测试,按照沉积速率进行内插、外推,建立了金衢盆地加积型红土的年代框架:金衢盆地加积型红土形成时代跨越中更新世晚期和晚更新世。含砾网纹红土形成于364.9-196.9ka,对应中更新世中、晚期;网纹红土形成于256.5-95.4ka,对应于中更新世晚期;均质红土形成始于约129.39 ka,是晚更新世末次间冰期的产物。(5)根据年代框架,综合分析粒度、热磁、磁滞回线和磁化率数据,金衢盆地加积型红土记录的环境演化过程大致分为三个时段:含砾网纹红土形成时期(约364.9-196.9ka):沉积物颗粒较粗,磁化率χ呈现最低值,强磁性矿物含量较少;磁性矿物可能以高矫顽力的反铁磁性矿物赤铁矿为主,说明中更新世中期气候较为湿热。网纹红土形成时期(约256.5-95.4ka):风成母质普遍经历较强的化学风化,但自下而上网纹化特征由强渐弱直至停滞,强网纹向弱网纹转化的时间大致始于190ka。从强网纹红土至弱网纹红土,粘粒(<4μm)含量逐渐减少,风尘基本粒级(10-50μm)含量逐渐增加,磁性矿物由高矫顽力的赤铁矿主导向矫顽力较低的磁铁矿、磁赤铁矿转变,表明中更新世晚期气候的转变,水热条件逐渐变差。均质红土形成时期(约129.4ka以来):较网纹红土粘粒(<4μm)含量减少,风化程度减弱,磁化率值明显增大。磁性矿物以磁铁矿为主导,磁性矿物含量增多,表明晚更新世以来金衢盆地水热条件差,风化程度较弱,风力沉积增强,均质红土红化于末次间冰期。
要继超[8](2017)在《重庆北部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地质特征及与页岩气的关系》文中研究说明重庆北部地区构造活动强烈、页岩气勘探及系统研究相对缺乏。本论文在结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野外剖面踏勘、岩心样品采集和室内分析化验等方法手段,对研究区目的层位的龙马溪组页岩沉积相带、矿物组分、有机碳含量、成熟度、物性、含气性等地质特征进行较为系统研究。野外剖面、钻井资料的宏观与微观研究表明,区内龙马溪组地层厚度较大,一般在200~700m之间,以WQ2井—云阳和石柱—忠县地区厚度最大,为重庆北部地区的2个沉积中心,以此为中心向四周呈减薄的趋势。沉积相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其龙马溪组主要发育泥棚微相及粉砂质泥棚微相,部分地区发育等深流及泥质粉砂棚微相。地球化学特征分析表明,区龙马溪组页岩有机质类型为腐泥型(Ⅰ)—腐殖腐泥型(Ⅱ1);TOC含量介于在0.18%~8.67%之间,平均值为3.43%;大部分地区的Ro值大于2%,已经到达高一过成熟阶段,平均达2.46%。研究区富有机质页岩(Toc>2%)厚度分布在20~90m之间,其中以丰都—石柱—漆辽之间的三角区以及研究区北部的田坝地区富有机质页岩较厚,其厚度围绕这两个区域依次向四周减薄。储层特征研究表明,区龙马溪组富有机质页岩段的矿物组分主要是由石英、方解石和黏土组成,部分样品含有长石、白云石和黄铁矿。其页岩样品的的BI数值较大,表明区龙马溪组页岩储层的具有较高的脆性指数,对后期页岩气的开发具有积极影响。储集空间类型多样,以粒间孔和有机孔为主,储层孔隙度在1.5%~17.4%之间,平均值为 5.85%,渗透率一般介于 0.0001 ×10-3~0.6906×10-3μm2 之间,平均为 0.03137×10-3μm2;研究区构造活动剧烈,地层出现倒转和剥蚀现象,导致其含气量变化较大,其中WB井总含气量平均值达2.1m3/t,而在附近的WQ2井总含气量平均值只有0.05m3/t。通过对重庆北部地区龙马溪组区域盖层情况、顶底板影响、页岩自身的封闭性以及构造作用等方面,对研究区龙马溪组页岩气保存条件进行研究。并以研究区内巫溪—奉节区块为例,将该地区的页岩气勘探区块划分为保存较有利区和保存不利区。结合重庆北部地区龙马溪组地层埋深、有效页岩厚度、沉积环境、有机质丰度、有机质成熟度、矿物组分、保存条件等7个关键参数,总结出一套适合研究区的有利区块评价标准,优选出龙溪—福田镇区块、忠县—石柱区块、新华—文峰镇区块共3个区块。
王珏博[9](2016)在《四川盆地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沉积相及与页岩气的关系》文中认为通过研究野外露头和钻井资料,对四川盆地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地层特征、岩相特征进行了研究,将龙马溪组划分为上下两段,并对岩相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采用“有机质含量+矿物三端元组成”的命名方法,依据有机碳含量(TOC值)所处的范围划分出三类:①富有机质(TOC(?)2%);②含有机质类(1%(?)TOC<2%);③贫有机质类(TOC<1%),再依据矿物三端元组分(硅质矿物、粘土矿物、碳酸盐矿物)含量的多少划定出21种岩性、9大岩相区。研究认为四川盆地早志留世龙马溪期为水体循环受到限制的海相陆棚环境,处于一次三级海平面的下降阶段,并伴随两次次级(四级)海平面的升降变化,且每次次级海平面变化均从快速海侵开始到缓慢海退结束,形成两个对应的沉积旋回。根据岩性、构造、古生物特征,在单个沉积旋回内进一步可划分出内陆棚、外陆棚两个亚相。内陆棚亚相发育钙质粉砂棚、泥质粉砂棚、泥质灰棚和风暴流4个微相;外陆棚发育粉砂质泥棚、泥棚、等深流3个微相。沉积微相的展布受乐山—龙女寺和黔中—雪峰古隆起控制。纵向上,由下至上沉积粒度变粗、泥质减少,粉砂质、钙质含量增加,表现出泥棚—粉砂质泥棚—钙质(泥质)粉砂棚—钙质灰棚的叠置组合关系;平面上,由古隆起向海方向,表现为钙质(泥质)粉砂棚—粉砂质泥棚—泥棚组合,泥质灰棚仅在川西、川西南地区发育。有机地化分析表明,TOC值分布范围为0.06%~9.64%,平均值为1.38%,其中,泥棚微相TOC值范围为0.08%~9.64%,平均值为2.07%,远高于其他沉积微相。因TOC含量主要受到沉积环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龙马溪期浮游动植物繁盛,长期的还原环境有利于有机质得以大量沉积和保存,而外陆棚泥棚微相因其水体最深、最宁静使得其沉积的连续富有机质页岩厚度大,为页岩气勘探开发的最有利相带。
曾珍[10](2016)在《渝东北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海相页岩地质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渝东北地区构造活动强烈、页岩气地质特征系统研究相对缺乏。本论文以渝东北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为研究对象,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及前人研究成果,通过野外踏勘、样品采集和室内分析化验等方法手段,对研究区龙马溪组页岩地层、沉积相、有机地球化学及储层特征开展地质特征系统研究。利用野外露头、岩心及测井资料,根据海平面升降和沉积旋回变化特征,识别出渝东北地区龙马溪组地层顶底界面并将其内部划分出下亚段和上亚段2个亚段,富有机质页岩主要集中于下亚段。研究区龙马溪组受后期构造运动影响导致剥蚀作用明显,其中城口—巫溪北部剥蚀殆尽,向南其残余厚度逐渐增厚,万县—云阳—巫溪地区残厚最大。根据岩石类型、生物组合及沉积构造等沉积相标志,将渝东北地区龙马溪组划分为2个亚相(内陆棚、外陆棚)、4个微相(泥质粉砂棚、泥棚、粉砂质泥棚及等深流),其中泥棚微相是最有利于页岩气富集的沉积相带。地球化学特征分析表明,渝东北地区龙马溪组黑色页岩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Ⅰ-Ⅱ1型;TOC值多大于2%,平面上呈北东向带状展布,其中文峰镇—新华镇—云阳镇—万县一带有机碳最高,含量多大于4%;Ro值一般大于2%,其中渝东北中部田坝—新华镇、龙溪镇—福田镇附近地区有机质成熟度有利于产出页岩气,多处于2%~3%范围内。渝东北地龙马溪组黑色泥岩厚度分布稳定(40~90m),横向连续性好,呈北东向带状展布;尤以北部巫溪—云阳地区黑色页岩最厚(厚约60~80m),具有良好的页岩气藏生烃条件。储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龙马溪组石英含量普遍大于40%,脆性较大,有利于气井的压裂改造。储集空间类型以微孔隙和裂缝为主,物性较差,有效孔隙度一般小于1%,渗透率多小于0.1×10-3μm2;含气量变化范围大,其中巫溪2井总含气量平均值达2.1m3/t,而巫浅2井总含气量平均值只有0.05m3/t。结合渝东北地区龙马溪组有效页岩厚度、有机质丰度、有机质成熟度、矿物组成及页岩埋深等,对区内龙马溪组页岩进行了划分及评价,将田坝—沙市—新华—文峰镇区块(I类有利区)、龙溪—福田镇区块(Ⅱ类有利区)划分为页岩气富集的有利区块。
二、泰和盆地龙溪段的建立及其沉积环境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泰和盆地龙溪段的建立及其沉积环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拉张、挤压构造背景下富有机质泥页岩特征及成因研究 ——以大巴山前缘水井沱组和五峰组-龙马溪组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序言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北美页岩气勘探启示 |
1.2.2 我国海相页岩气勘探成果 |
1.2.3 富有机质泥页岩形成模式 |
1.2.4 大巴山前缘基础研究 |
1.2.5 研究区页岩气勘探进展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 |
1.6 完成工作量及创新点 |
1.7 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地质特征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区域地层特征 |
2.2.1 地层划分方案 |
2.2.2 南秦岭-大别山地层区 |
2.2.3 扬子地层区 |
2.3 区域构造特征 |
2.3.1 构造单元划分 |
2.3.2 主要断裂特征 |
2.3.3 构造单元特征 |
2.4 富有机质泥页岩构造背景 |
2.4.1 早古生代区域盆地类型特征 |
2.4.2 区域古地理格局响应特征 |
第3章 拉张和挤压背景下富有机质泥页岩特征 |
3.1 发育层位 |
3.2 富有机质泥页岩充填序列 |
3.2.1 拉张背景下水井沱组(鲁家坪组)典型剖面 |
3.2.2 挤压背景下五峰-龙马溪组典型剖面 |
3.3 平面分布规律 |
3.3.1 拉张背景下水井沱组(鲁家坪组) |
3.3.2 挤压背景下五峰-龙马溪组 |
3.4 构造形迹对页岩分布影响 |
3.4.1 研究构造形迹特征 |
3.4.2 构造带内页岩分布特征 |
3.5 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
3.5.1 有机质类型 |
3.5.2 有机质丰度 |
3.5.3 有机质成熟度 |
第4章 拉张和挤压背景下富有机质泥页岩沉积相特征 |
4.1 沉积相标志 |
4.1.1 颜色 |
4.1.2 岩性及沉积构造 |
4.1.3 古生物 |
4.1.4 氧化-还原环境 |
4.2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
4.2.1 滨浅海 |
4.2.2 陆棚 |
4.3 沉积演化 |
4.3.1 拉张背景下沉积演化 |
4.3.2 挤压背景下沉积演化 |
第5章 拉张和挤压背景下富有机质泥页岩成因机理和模式 |
5.1 富有机质泥页岩形成条件 |
5.2 目前富有机质泥页岩形成模式 |
5.3 研究区富有机质泥页岩形成条件 |
5.3.1 拉张背景下富有机质泥页岩形成条件 |
5.3.2 挤压背景下富有机质泥页岩形成条件 |
5.4 沉积模式 |
第6章 富有机质泥页岩油气地质意义 |
6.1 储层及含气性特征 |
6.1.1 矿物组成 |
6.1.2 物性特征 |
6.1.3 储集空间类型及特征 |
6.1.4 含气性分析 |
6.2 富有机质泥页岩构造变形及页岩气富集规律 |
6.2.1 富有机质泥页岩赋存区构造变形过程 |
6.2.2 页岩气构造保存特征 |
6.2.3 页岩气富集规律 |
6.3 富有机质泥页岩赋存特征 |
6.4 页岩气勘探有利区预测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2)滇黔北地区龙马溪组页岩气储层特征与微观孔隙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页岩气勘探开发现状 |
1.2.2 页岩储层特征与孔隙演化 |
1.2.3 页岩孔隙模型搭建方法 |
1.2.4 页岩中分子模拟技术的应用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地理及构造位置 |
2.2 区域地质特征 |
2.2.1 区域构造演化 |
2.2.2 区域沉积特征 |
2.2.3 区域地层特征 |
第3章 五峰组-龙马溪组地层特征 |
3.1 华南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生物地层特征 |
3.1.1 Dicelleograptus.complexus带(WF2) |
3.1.2 Paraorthograptus pacificus带(WF3) |
3.1.3 N.extraordinarius-N.ojsuensi带(WF4) |
3.1.4 Normalograptus persculptus带(LM1) |
3.1.5 Akidograptus ascensus带(LM2) |
3.1.6 Parakidograptus acuminatus带(LM3) |
3.2 滇黔北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生物地层特征 |
3.3 滇黔北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地层岩石学特征 |
第4章 页岩气储层特征和主控因素 |
4.1 矿物组分与岩相特征 |
4.1.1 矿物组分特征 |
4.1.2 岩相特征 |
4.2 有机质特征 |
4.2.1 有机质类型 |
4.2.2 有机质丰度 |
4.2.3 有机质成熟度 |
4.3 储层物性特征 |
4.4 储层孔隙类型 |
4.5 储层孔隙结构特征 |
4.5.1 孔隙直径 |
4.5.2 孔隙结构表征参数 |
4.5.3 吸附回环 |
4.6 含气性特征 |
4.6.1 现场实测含气量 |
4.6.2 含气量控制因素 |
4.7 孔隙发育主控因素 |
第5章 页岩微观孔隙模型构建 |
5.1 页岩微观孔隙模型搭建 |
5.2 页岩微观孔隙模型验证 |
5.2.1 分形维数D |
5.2.2 置换率η |
5.2.3 分形修正系数C_1、C_2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3)石英ESR法在长江流域沉积物源示踪中的探讨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大河流域“源-汇”系统演化已成为国际地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之一 |
1.1.2 长江流域“源-汇”系统研究意义重大 |
1.2 长江流域沉积物源示踪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 石英ESR法物源示踪优势 |
1.3.1 石英ESR法测年可以提供良好的年代框架约束 |
1.3.2 石英ESR法物源示踪是一种具有前景的河流沉积物源示踪手段 |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结构安排及工作量 |
1.5.1 论文结构安排 |
1.5.2 研究计划 |
1.5.3 论文工作量 |
第二章 研究方法介绍 |
2.1 石英结晶度指数(CI) |
2.2 电子自旋共振(ESR)简介 |
2.2.1 ESR波谱学理论基础 |
2.2.2 超精细相互作用 |
2.2.3 地质样品ESR信号形成的理论基础 |
2.3 ESR法测年研究进展 |
2.3.1 ESR法测年原理 |
2.3.2 ESR法测年对象 |
2.3.3 ESR法测年范围 |
2.3.4 ESR法测年在第四纪测年中的应用 |
2.4 石英ESR法物源示踪研究进展 |
2.4.1 石英ESR法物源示踪原理 |
2.4.2 石英ESR物源示踪方法 |
2.4.3 石英ESR法物源示踪应用实例分析 |
2.4.4 节小结 |
2.5 石英ESR法在长江沉积物源示踪研究中的可行性分析 |
第三章 长江流域概况 |
3.1 流域地貌特征 |
3.2 流域地质及其构造特征 |
3.2.1 流域构造特征 |
3.2.2 地层及岩性特征 |
3.3 长江流域支流水系及其组合特征 |
3.3.1 水系特征 |
3.3.2 水文特征 |
第四章 样品采集与实验方法 |
4.1 样品采集 |
4.1.1 方法探索性实验样品 |
4.1.2 长江流域现代河流表层沉积物样品 |
4.1.3 江汉平原第四纪沉积物及其下伏地层样品采集 |
4.2 实验方法与测试、分析 |
4.2.1 ESR实验样品前处理 |
4.2.2 辐照实验 |
4.2.3 加热实验 |
4.2.4 光晒退实验 |
4.2.5 石英ESR信号测量 |
4.2.6 石英含量(QC)和石英结晶度(CI值)测试 |
4.2.7 粒度测试 |
4.2.8 环境剂量率测试 |
第五章 长江流域沉积物粒度特征分析 |
5.1 样品采集与测试 |
5.2 粒度测试结果与分析 |
5.2.1 粒度组成特征 |
5.2.2 粒度分布频率曲线特征 |
5.2.3 粒度参数特征 |
5.3 章小结 |
第六章 长江流域石英ESR信号心衰退特征研究 |
6.1 河流石英ESR信号心的光晒退特征研究 |
6.1.1 样品采集与晒退实验 |
6.1.2 光晒退实验结果与分析 |
6.2 河流石英ESR信号心热活化特征研究 |
6.3 章小结 |
6.3.1 河流石英ESR信号心光晒退特征研究 |
6.3.2 河流石英E'心热活化ESR信号特征研究 |
第七章 石英ESR法在河流沉积物源示踪中的方法探索研究 |
7.1 石英热活化E'心物源示踪 |
7.1.1 样品采集 |
7.1.2 石英热活化E'心信号强度与源岩形成年龄的关系 |
7.1.3 石英热活化E'心是一个具有潜力的河流沉积物源示踪剂 |
7.2 石英自然E'心物源示踪 |
7.2.1 样品采集 |
7.2.2 沉积物石英自然E'心信号强度可以良好的指示源岩岩性特征 |
7.3 章小结 |
7.3.1 河流石英热活化E'心ESR信号物源示踪 |
7.3.2 河流石英自然E'心物源示踪 |
第八章 石英ESR法物源示踪在长江流域现代“源-汇”系统过程中的应用探索 |
8.1 石英自然E'心物源示踪 |
8.1.1 样品采集与测试 |
8.1.2 石英自然E'心测试结果与分析 |
8.1.3 石英自然E'心半定量物源示踪 |
8.1.4 节小结 |
8.2 石英热活化E'心与石英结晶度(CI值)物源示踪 |
8.2.1 石英热活化E'心与石英结晶度(CI值)物源示踪结果与分析 |
8.2.2 石英热活化E'心与石英结晶度(CI值)物源示踪指示意义 |
8.3 石英热活化E'心VS自然E'心空间分布特征 |
8.3.1 长江流域沉积物石英热活化E'心VS自然E'心空间分布特征.. |
8.3.2 石英热活化E'心VS自然E'心物源示踪应用分析 |
8.3.3 节小结 |
8.4 辐照2500Gy石英低温信号心(Al心 VS Ti心)物源示踪 |
8.4.1 样品采集与实验方法 |
8.4.2 结果与分析 |
8.4.3 石英中微量元素与其ESR信号心的对应关系 |
8.4.4 源岩类型与微量元素组成特征分析 |
8.4.5 长江流域基岩类型与ESR低温信号心比值关系 |
8.4.6 与其它物源示踪结果的对比分析 |
8.4.7 节小结 |
8.5 石英ESR信号强度特征及其物源示踪指示意义 |
8.5.1 石英ESR信号强度的控制因素 |
8.5.2 石英ESR信号心的物源示踪意义 |
第九章 江汉盆地沉积物石英ESR法测年和物源示踪研究 |
9.1 宜昌砾石层 |
9.2 宜昌砾石层石英ESR年代学研究 |
9.2.1 长江宜昌段现代沉积物石英Ti-Li心ESR信号强度 |
9.2.2 等效剂量及年龄测定 |
9.3 石英热活化E'心与石英结晶度(CI值)物源示踪 |
9.3.1 宜昌砾石层及其下伏基岩石英ESR法物源示踪 |
9.3.2 宜昌砾石层与长江现代河流沉积物石英ESR法物源示踪 |
9.4 长江三峡演化过程 |
9.4.1 对三峡贯通时限的约束 |
9.4.2 与江汉平原沉降中心沉积物源示踪结果的对比 |
9.4.3 对长江三峡演化的启示 |
9.5 章小结 |
第十章 结论、不足与展望 |
10.1 结论 |
10.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鄂尔多斯盆地演武地区长6沉积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构造背景 |
2.2 区域沉积背景 |
2.3 延长组地层特征 |
第3章 地层划分与对比 |
3.1 地层划分思路及方法 |
3.2 地层标志层特征 |
3.3 地层对比 |
第4章 物源及沉积相标志 |
4.1 物源分析及物源方向 |
4.2 沉积相划分标志 |
第5章 沉积相分析及砂体展布 |
5.1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
5.2 单井相分析 |
5.3 连井相分析 |
5.4 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 |
5.5 砂体平面展布特征 |
第6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5)四川盆地及周缘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沉积相及其与页岩气耦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来源 |
1.2 研究背景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国内外勘探历程 |
1.3.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3 面临的主要地质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6 取得的主要认识及创新性成果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地理位置 |
2.2 区域构造概况 |
2.2.1 大地构造背景 |
2.2.2 构造特征及分区 |
第3章 地层 |
3.1 区域地层特征 |
3.2 上奥陶统五峰组 |
3.2.1 概述 |
3.2.2 五峰组地层特征 |
3.3 下志留统龙马溪组 |
3.3.1 概述 |
3.3.2 龙马溪组地层特征 |
第4章 沉积相 |
4.1 沉积背景 |
4.1.1 五峰期 |
4.1.2 龙马溪期 |
4.2 相标志 |
4.2.1 颜色 |
4.2.2 沉积构造 |
4.2.3 古生物 |
4.2.4 地球化学特征 |
4.2.5 岩相 |
4.2.6 小结 |
4.3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
4.3.1 深水陆棚亚相 |
4.3.2 浅水陆棚亚相 |
4.4 沉积相纵、横向展布特征 |
4.4.1 典型单井和野外剖面沉积相 |
4.4.2 沉积相横向展布特征 |
4.4.3 沉积相演化特征 |
4.5 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 |
4.6 沉积环境主控因素 |
4.6.1 构造格局及物源的影响 |
4.6.2 海平面变化的影响 |
4.7 小结 |
第5章 沉积相与页岩气的关系 |
5.1 沉积相与TOC的关系 |
5.2 沉积相与矿物组分的关系 |
5.3 沉积相与含气性的关系 |
5.4 沉积相与孔渗条件的关系 |
5.5 沉积相与孔隙类型的关系 |
5.5.1 孔隙类型划分及特征 |
5.5.2 孔隙发育主控因素 |
5.6 小结 |
第6章 有利勘探区优选 |
6.1 有利勘探区其他必要条件 |
6.1.1 保存条件 |
6.1.2 富有机质页岩厚度 |
6.1.3 有机质成熟度 |
6.2 有利勘探区建议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6)赣南沙地、坪市花岗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环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存在的问题) |
1.2 研究现状 |
1.2.1 赣南地区研究现状 |
1.2.2 赣南地区花岗岩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工作量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完成工作量 |
1.4 研究成果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区域地层 |
2.2.1 新元古代地层 |
2.2.2 早古生代地层 |
2.2.3 晚古生代地层 |
2.2.4 中生代地层 |
2.2.5 新生代地层 |
2.3 区域岩浆岩 |
2.3.1 加里东期岩浆岩(445~415Ma) |
2.3.2 印支期岩浆岩(251~205Ma) |
2.3.3 燕山期岩浆岩(180~67Ma) |
2.4 区域变质岩 |
2.4.1 区域变质岩 |
2.4.2 接触变质岩 |
2.4.3 动力变质岩 |
2.5 区域构造 |
2.5.1 褶皱构造 |
2.5.2 断裂构造 |
2.5.3 断陷盆地 |
第3章 岩体地质及岩石学特征 |
3.1 坪市岩体地质特征 |
3.1.1 坪市岩体分布特征 |
3.1.2 坪市岩体岩石学特征 |
3.2 沙地岩体地质特征 |
3.2.1 沙地岩体分布特征 |
3.2.2 沙地岩体岩石学特征 |
第4章 岩体年代学特征 |
4.1 样品采集及测试方法 |
4.1.1 样品采集 |
4.1.2 锆石U-Pb测年方法、测试标准及测试流程 |
4.2 锆石U-Pb同位素定年 |
4.2.1 坪市岩体测年结果 |
4.2.2 沙地岩体测年结果 |
第5章 岩体地球化学特征 |
5.1 样品采集及测试方法 |
5.1.1 样品采集及制备 |
5.1.2 测试方法 |
5.2 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2.1 坪市岩体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2.2 沙地岩体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3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3.1 坪市岩体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3.2 沙地岩体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4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4.1 坪市岩体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4.2 沙地岩体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第6章 岩石成因与构造环境 |
6.1 成因类型 |
6.2 大地构造环境 |
6.2.1 主量元素构造环境判别 |
6.2.2 微量元素构造环境判别 |
6.3 赣南地区早古生代构造背景探讨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7)金衢盆地加积型红土年代学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类型研究 |
1.2.2 物源和成因研究 |
1.2.3 网纹的形成机制研究 |
1.2.4 古环境意义研究 |
1.2.5 年代学研究 |
1.3 选题意义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地质地貌 |
2.2 气候 |
2.3 水文 |
2.4 土壤植被 |
3 材料与方法 |
3.1 样品采集和剖面描述 |
3.2 实验方法 |
3.3 数据分析 |
4 金衢盆地红土光释光(OSL)测年基础 |
4.1 光释光(OSL)测年原理 |
4.1.1 释光测年简介 |
4.1.2 光释光测年原理 |
4.2 金衢盆地红土光释光(OSL)测年的可行性分析 |
4.2.1 粒度组成分析 |
4.2.2 粒度频率曲线分析 |
4.2.3 粒度敏感组分提取 |
5 金衢盆地红土的年代分析 |
5.1 光释光测年 |
5.1.1 样品处理及测试 |
5.1.2 光释光测年结果 |
5.2 古地磁测年 |
5.2.1 古地磁测年原理 |
5.2.2 样品采集及测试 |
5.2.3 古地磁测年结果 |
6 金衢盆地红土的年代框架及环境变化 |
6.1 金衢盆地红土的年代框架 |
6.2 金衢盆地红土环境指标分析 |
6.2.1 磁化率 |
6.2.2 热磁 |
6.2.3 磁滞回线 |
6.3 金衢盆地红土的环境变化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问题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重庆北部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地质特征及与页岩气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页岩气研究概况 |
1.2.1 国外页岩气勘探开发进展 |
1.2.2 国内页岩气勘探开发进展 |
1.2.3 国内外页岩气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技术路线图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2章 地层特征 |
2.1 地理位置及构造特征 |
2.2 区域页岩地层概述 |
2.3 下志留统龙马溪组 |
2.3.1 地层概述 |
2.3.2 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顶底界 |
2.3.3 地层划分 |
2.4 地层对比及展布特征 |
第3章 沉积相特征 |
3.1 岩石类型 |
3.1.1 碳质泥岩 |
3.1.2 碳质页岩 |
3.1.3 粉砂质泥岩 |
3.1.4 钙质泥岩 |
3.1.5 粉砂岩 |
3.1.6 泥质粉砂岩 |
3.2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
3.2.1 外陆棚亚相 |
3.2.2 内陆棚亚相 |
3.3 沉积相展布特征 |
第4章 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
4.1 有机质类型 |
4.2 有机质丰度 |
4.3 有机质成熟度 |
4.4 有效页岩厚度及分布 |
第5章 储层特征 |
5.1 矿物学特征 |
5.1.1 矿物组分 |
5.1.2 矿物组合特征 |
5.1.3 脆性特征研究 |
5.2 页岩储集空间类型及特征 |
5.2.1 孔隙 |
5.2.2 裂缝 |
5.3 页岩储层物性特征 |
5.4 页岩储层含气性 |
5.4.1 含气性特征 |
5.4.2 含气性影响因素 |
第6章 页岩气保存条件分析 |
6.1 区域盖层 |
6.2 顶底板影响 |
6.3 页岩自身的封盖性 |
6.4 构造作用 |
6.4.1 构造改造强度 |
6.4.2 断裂作用的影响 |
第7章 地质特征与页岩气的关系 |
7.1 沉积环境对富有机质页岩的影响 |
7.2 良好的储集空间为页岩气聚集提供场所 |
7.3 保存条件是页岩气藏形成的关键 |
7.4 页岩气有利区评价及优选 |
7.4.1 Ⅰ类有利区 |
7.4.2 Ⅱ类有利区 |
第8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版及说明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9)四川盆地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沉积相及与页岩气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意义及选题来源 |
1.2 国内外勘探现状与研究进展 |
1.2.1 国内外勘探开发概况 |
1.2.2 国内外页岩气沉积相研究进展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图 |
1.4 完成的工作量 |
1.5 取得的主要认识及创新性成果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地理位置 |
2.2 构造位置及特征 |
第3章 地层 |
3.1 地层顶底界特征及划分 |
3.1.1 底界特征 |
3.1.2 顶界特征 |
3.1.3 地层特征及划分 |
3.2 地层对比与展布特征 |
第4章 岩相 |
4.1 岩石类型及颜色 |
4.1.1 泥(页)岩 |
4.1.2 粉砂岩 |
4.1.3 碳酸盐岩 |
4.2 矿物组成特征 |
4.2.1 石英 |
4.2.2 长石 |
4.2.3 粘土矿物 |
4.2.4 碳酸盐岩矿物 |
4.2.5 黄铁矿 |
4.3 古生物 |
4.4 沉积构造 |
4.5 总有机碳 |
4.6 岩相划分及特征 |
第5章 沉积相 |
5.1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
5.1.1 内陆棚亚相(浅水陆棚) |
5.1.2 外陆棚亚相(深水陆棚) |
5.2 沉积相模式及演化 |
5.2.1 沉积相纵向演化 |
5.2.2 沉积相横向连井剖面展布情况 |
5.2.3 沉积相平面展布 |
5.4 沉积相与页岩气的关系 |
第6章 结论与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版及说明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10)渝东北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海相页岩地质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页岩气勘探历程及进展 |
1.2.2 页岩气理论研究进展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构造位置及演化 |
第3章 地层特征 |
3.1 概述 |
3.2 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顶底界限 |
3.2.1 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底界 |
3.2.2 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顶界 |
3.3 龙马溪组地层特征 |
3.3.1 地层划分 |
3.3.2 地层对比及展布特征 |
第4章 沉积相及其展布特征 |
4.1 岩石类型 |
4.2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
4.2.1 外陆棚亚相 |
4.2.2 内陆棚亚相 |
4.3 沉积相展布特征 |
4.3.1 沉积相横向展布特征 |
4.3.2 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 |
第5章 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
5.1 干酪根类型 |
5.2 有机质丰度 |
5.3 有机质成熟度 |
第6章 储层特征 |
6.1 矿物学特征 |
6.1.1 矿物组分 |
6.1.2 矿物相 |
6.1.3 脆性特征研究 |
6.2 页岩储集空间类型及特征 |
6.2.1 孔隙 |
6.2.2 裂缝 |
6.3 页岩储层物性特征 |
6.4 页岩储层含气性 |
6.4.1 含气性特征 |
6.4.2 含气性影响因素 |
第7章 页岩气选区评价及有利勘探区优选 |
7.1 页岩气选区评价标准 |
7.1.1 有效页岩厚度 |
7.1.2 有机质丰度 |
7.1.3 有机质成熟度 |
7.1.4 矿物组成 |
7.1.5 页岩的埋深 |
7.2 页岩气有利勘探区优选 |
7.2.1 Ⅰ类有利区 |
7.2.2 Ⅱ类有利区 |
第8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版及说明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研项目 |
四、泰和盆地龙溪段的建立及其沉积环境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拉张、挤压构造背景下富有机质泥页岩特征及成因研究 ——以大巴山前缘水井沱组和五峰组-龙马溪组为例[D]. 康建威.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6)
- [2]滇黔北地区龙马溪组页岩气储层特征与微观孔隙模型[D]. 陈科洛. 西南石油大学, 2019(06)
- [3]石英ESR法在长江流域沉积物源示踪中的探讨及应用[D]. 魏传义. 中国地质大学, 2019
- [4]鄂尔多斯盆地演武地区长6沉积相研究[D]. 杨芳帅. 长江大学, 2019(10)
- [5]四川盆地及周缘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沉积相及其与页岩气耦合关系研究[D]. 朱逸青. 西南石油大学, 2018
- [6]赣南沙地、坪市花岗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环境[D]. 陈雷超. 成都理工大学, 2018(01)
- [7]金衢盆地加积型红土年代学初步研究[D]. 莫东坡. 浙江师范大学, 2018(03)
- [8]重庆北部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地质特征及与页岩气的关系[D]. 要继超. 西南石油大学, 2017(05)
- [9]四川盆地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沉积相及与页岩气的关系[D]. 王珏博. 西南石油大学, 2016(04)
- [10]渝东北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海相页岩地质特征研究[D]. 曾珍. 西南石油大学, 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