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煤矸石的分类及其综合利用(论文文献综述)
杨强[1](2021)在《超声强化煤矸石浮选脱炭利用工艺研究》文中提出我国作为煤炭生产消费大国,在生产煤炭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煤矸石,而煤矸石的大量堆积会引发较为严重的污染问题,同时也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破碎浮选作为一种常见的煤矸石综合利用手段,可以回收其中的炭,这不仅降低了煤矸石由于自燃引发的污染,同时实现了资源的回收利用。为了能够实现浮选过程的高效脱炭,本文在浮选过程中引入超声波,通过采用超声波处理的手段强化浮选,高效的从煤矸石中回收炭,实现煤矸石的分质利用。本文在对煤矸石的基本性质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了超声波的强化效果,同时探索了此过程中各个因素对浮选效果的影响规律,优化并掌握了各个实验参数,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出了一条可以为工业化应用提供理论基础的超声波强化浮选煤矸石脱炭工艺。具体内容如下:(1)通过研究煤矸石样品的基础性质,结果表明该煤矸石样品中Si O2、Al2O3和碳元素相关的烧失量为主要成分,同时该样品属于高含碳量煤矸石,此外高岭石和石英在该样品中占比较高,为该样品的主要脉石矿物。该样品的热值较低,仅为9916.81 k J/kg。(2)通过研究超声波在浮选脱炭过程中的强化作用,结果表明超声波处理过的矿浆浮选效果较未进行超声波处理的矿浆有显着的提升。当浮选时间为6min时,前者的精矿产率较后者提高了13.27%,固定碳回收率提高了28.23%,浮选完善指标提高了14.17%,增幅均较大,固定碳含量为提高了3.21%,增幅较小。(3)通过研究几种常用的浮选药剂对该煤矸石样品浮选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药剂对浮选效果的影响较小,在所实验组合当中,柴油作为捕收剂,仲辛醇作为起泡剂的药剂组合浮选效果最佳。研究比较了三种不同超声波处理方案的浮选效果,结果表明方案二的浮选效果较好。(4)在超声条件下,通过研究浮选过程中各因素对浮选效果的影响规律,优化并得到各个影响因素的最优值。各参数最优值分别为:粒度0.075-0.045 mm、超声功率300 W、超声时间3.87 min、矿浆浓度100 g/L、捕收剂用量1120 m L/t、起泡剂用量158.5 m L/t、充气量0.33m3/h、叶轮转速2060 r/min、浮选时间5.98min。(5)通过研究超声作用下精选次数对浮选工艺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精选次数的增加,精矿产率和固定碳回收率均有所下降,但精选次数增加以后固定碳含量得到了提升。通过对比不同工艺的浮选效果,结果表明“一粗三精”工艺的精矿产率为20.76%,固定碳回收率降为66.69%,精矿固定碳含量为71.54%,浮选效果较好。通过研究超声作用下扫选次数对浮选工艺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对尾矿的扫选次数对浮选效果的提升不是很大,并通过研究不同工艺的浮选效果,结果表明“一粗三精一扫”工艺的浮选效果较好,实验结果为:精矿产率26.14%、精矿固定碳含量67.37%,精矿固定碳回收率79.08%。(6)通过对本文探索研究确定的“一粗三精一扫”工艺产出的精矿进行热值分析,结果表明该精矿的高位热值达到了28186.5 k J/kg,可以当作动力煤进行使用。同时对该工艺进行了经济效益分析,该工艺利用1 t煤矸石最终可以产生32.88元的利润。
李贞,王俊章,申丽明,赵俊吉,石鹏飞,王杰,竹涛[2](2020)在《煤矸石物化成分对其资源化利用的影响》文中指出煤矸石是伴生煤炭开采和分选的副产品,堆积的煤矸石得不到适当利用,会带来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近年来我国愈加严格的环境法规和煤矸石潜在的利用价值促进了煤矸石利用研究,但忽略了由于中国煤炭分布面广,不同地域分布的煤矸石的物理化学成分会有所差异。以煤矸石的物化成分为基点,从煤矸石在能源行业、建筑行业、土壤应用行业和高值应用行业4个方面详细阐述了煤矸石物化性质对其利用途径的重要影响及应用过程中不同成分带来的环境二次污染风险,并指出了煤矸石综合利用领域的潜在问题和未来研究趋势。建议在选择煤矸石利用途径时,考虑利用途径对其基本物理化学成分要求的基础上,增加对煤矸石中可能产生环境二次污染风险的物化成分的要求,提高煤矸石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的同时,降低环境污染风险,两者相互权衡的基础上选择最佳利用方案,并建立对于后续环境二次污染的风险评估与追踪调查。
刘杰[3](2020)在《煤矸石及电厂粉煤灰制砖经济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煤矸石是一种固体废弃物,长期堆放会发生自燃,释放有害气体,不仅造成大气污染,而且落地后煤矸石中有害元素会经雨水淋溶进入水域或渗入土壤,影响水体和土壤的质量,粉煤灰就地堆放,占用大片土地,见风飞扬等特点,不仅浪费能源,污染环境,而且严重影响职工及当地居民的健康,利用煤矸石、电厂粉煤灰生产环保砖,既减少粉煤灰和煤矸石占地面积对环境的影响,又增加经济效益,使矿区环境根本上得以改善,但制砖仅处于价值链的最低端,陕能股份走产学研结合道路,注重基础理论研究,加强对煤矸石、粉煤灰成分定性定量分析,争取在"十四五"至"十五五"期间实现永陇矿区麟游园子沟煤矿煤矸石、麟北电厂粉煤灰生产高附加值产品,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王新富[4](2020)在《典型生态脆弱区煤矸石处置环境效应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现代机械化采煤工艺的应用,矿区排放的大量煤矸石在风化、降雨等外部影响因素下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本文以鄂尔多斯市某矿区的煤矸石生态处置为研究课题,采用薄片鉴定、XRD、SEM-EDS、工业分析及X射线荧光光谱法进行了煤矸石理化性质研究,通过煤矸石-水作用单因素实验、静态浸泡实验,结合研究区降雨特征和煤矸石山堆积特征,进行了煤矸石致密堆积环境下的间歇式“注水-放水”淋滤实验,利用因子分析、系统聚类分析、相关性分析及时间序列灰色模型预测等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研究区煤矸石以砂岩和泥岩为主,整体分选性较差,磨圆度呈棱角状至次棱角状,同种类型煤矸石的常量元素种类变化幅度较小,相关性较显着。煤矸石中微量元素基于因子分析可分为四类:Cr、V、Zr一类;Zn、Ba一类;Y、Ga、Ni、Rb、Cu一类;Sr一类,其中煤矸石所含的Cr、V、Cu、Ni等微量元素超出土壤背景值2~3倍。(2)静态条件下,煤矸石污染组分在水溶液中的扩散服从Fick扩散定律,固液间浓度梯度及接触面积增大,煤矸石中污染组分的释放速率上升。Cr、M n、Fe、Co、Cu、Zn、Cd、Ba、Pb及As等元素的平均淋出率基本上在0.09%-1.60%之间;而Mo、Tl、Se、Hg、V、Ni等元素的淋出率相对较大,其中Ni元素的淋出率最大,高达43.45%,Ba元素的淋出率最小,为0.097%;16种重金属元素的平均淋出率由大至小分别为Mo>Hg>Se>Ni>V>Co>Cr>Tl>Mn>Cd>Pb>Fe>Zn>Cu>As>Ba。(3)煤矸石污染物淋出浓度呈“类波浪状”变化曲线,重金属污染物均呈现间歇性快速释放规律,各元素在淋滤后期释放速率下降,淋出浓度趋于稳定。间歇性淋滤过程中,Mn、Cr、Fe、Co、Mo及Hg等元素的淋出浓度超出地下水质量Ⅲ类水标准,其中Fe和Hg的淋出率较高,仅达到V类水标准。(4)煤矸石山的环境污染效应具有多样性、潜伏性和长期性,降低污染的关键是控制污染物扩散途径。煤矸石山的污染综合得分从前期的2.0~2.5大幅度下降至0.0~0.5,且在后期逐渐趋于-0.5,前期危害性远大于后期。有害重金属元素对环境的影响大小排序为:Hg>Cd>Cu>As>Ni>Zn>Cr>V>Pb>Mn,S矿的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最大,其次是T矿和P矿,通过生态分类处置及覆土绿化措施,可以减少煤矸石堆积带来的污染。图[74]表[36]参[106]
杨权成[5](2020)在《煤矸石提取氧化铝及其制备功能材料研究》文中指出煤矸石是煤炭开采和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常被视为一种工业固体废弃物。我国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导致煤矸石排放量巨大,由于无法完全消纳,煤矸石累计堆存量已超过50亿吨,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目前,煤矸石规模化利用技术主要集中在制砖、发电、铺路、回填等低附加值领域。我国相当部分地区的煤矸石富含多种有用矿物和有价元素。为实现煤矸石中有价元素和有用矿物的高值化利用,本文基于课题组在亚熔盐法处理低品位矿物和制备矿物基功能材料方面的研究积累,提出煤矸石亚熔盐法提取氧化铝及其制备功能材料的研究思路。基于此,本文首先开展了煤矸石亚熔盐法提取Al2O3过程的热力学研究、浸出工艺和物相转化规律研究。在此基础上,为实现提铝尾渣高值化利用,进行了提铝尾渣制备介孔硅酸钙的工艺和机理研究。之后,利用煤矸石中富含的有用矿物组分膨润土和煤系高岭土构造了纳米光催化功能材料,并研究了其用于光催化氧化As(Ⅲ)的反应效果和作用机理。论文取得的主要研究进展如下:(1)系统研究了煤矸石在NaOH亚熔盐介质中的反应热力学特性。结果表明,在研究的温度范围内,煤矸石中的常见物相高岭石、石英、赤铁矿、金红石等均能够发生分解转化为相应的钠盐。当反应体系中加入Ca(OH)2时,煤矸石中主要含硅物相在NaOH亚熔盐介质中倾向转变为更稳定的NaCaHSiO4相,这有利于氧化铝的回收。(2)通过正交实验,考察了浸出温度、钙硅比、NaOH浓度、碱矿比对氧化铝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浸出温度对提取氧化铝具有显着性影响,经单因素实验,最终确定了煤矸石亚熔盐法提取氧化铝的优化工艺条件:NaOH浓度47.5%、碱矿比6、浸出温度260℃、CaO/SiO2质量比为1.2:1、搅拌转速650rpm、反应时间120min。在此条件下浸出液中Al2O3浓度显着提高,浸出液苛性比可降至12.50左右。得到的提铝尾渣中Al2O3含量和铝硅比分别降至1.64%和0.04,提铝尾渣主要物相为NaCaHSiO4。(3)通过XRD、SEM等分析手段,对煤矸石提铝过程的物相转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浸出温度、钙硅比、NaOH浓度、碱矿比等因素都会对提铝过程的物相变化产生影响。当反应条件不足时,尾渣中可能存在的含铝物相有Na8(Al6Si6O24)(OH)2(H2O)2,1.2Na2O·0.8CaO·Al2O3·2SiO2·H2O和Ca2Al2SiO6(OH)2,这是导致煤矸石提铝过程中氧化铝损失的主要原因。通过反应条件调控,可有效避免其生成,以利于更多地回收煤矸石中的氧化铝。(4)基于物相调控思路,提出了提铝尾渣水热法制备介孔硅酸钙的方法。考察了水热温度、NaOH浓度、液固比、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提铝尾渣向介孔硅酸钙转化的影响规律,并对反应过程进行了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在水热温度190℃,NaOH浓度30g/L,液固比8,反应时间300min的条件下,提铝尾渣能较好地转化为介孔硅酸钙。计算得到的反应活化能为23.11k J/mol,提铝尾渣向介孔硅酸钙转化的反应过程是以界面化学反应控制为主,兼有扩散控制的混合控制。(5)对制得的介孔硅酸钙材料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了介孔硅酸钙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效果以及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规律。结果表明,提铝尾渣水热转化后得到了以介孔为主的多孔性材料,孔径主要分布在2-20nm之间。与提铝尾渣相比,介孔硅酸钙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都有显着增长。介孔硅酸钙对亚甲基蓝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吸附热力学分析表明,吸附焓变ΔH为56.45k J/mol,表明介孔硅酸钙对亚甲基蓝的吸附以化学吸附为主。(6)以煤矸石中富含的矿物组分膨润土和煤系高岭土为载体,采用水热法和热聚合法构造了Bi2WO6/膨润土(BWO/BENT)和g-C3N4/煤系高岭土(g-C3N4/CK)复合光催化功能材料,并研究了其用于光催化氧化As(Ⅲ)的反应效果和作用机理。结果表明,BWO/BENT和g-C3N4/CK复合材料均表现出比复合前更强的光催化氧化As(Ⅲ)的能力。通过XRD、SEM、TEM、UV-Vis DRS等手段对制得的复合材料进行了分析表征,研究发现与纯BWO和g-C3N4相比,BWO/BENT和g-C3N4/CK复合材料禁带宽度有所减小、团聚程度减轻、光生电子-空穴分离效果得到改善,增强了材料的光响应能力。
张明媚[6](2020)在《污泥-煤矸石复合基活性炭的制备及其在污水厌氧消化中的应用》文中提出投加活性炭可有效改善废水厌氧生物处理过程中反应器易于酸化的问题,其投资成本使工业化应用受到局限。与此同时,随着工业化的加速,煤矸石和城市污水污泥每年累计产量不断提升,成为我国两大主要工业固体废弃物。目前,很多针对煤矸石和城市污泥的处理处置方法存在严重的资源浪费问题。论文依据活性炭在厌氧产甲烷过程种间电子转移作用,建立基于污泥和煤矸石制备的复合基活性炭ASBR强化工艺,综合应用元素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高通量测序等技术手段,针对产气量、气体组分、挥发性脂肪酸组分及含量、微生物群落丰度和多样性等指标,开展ASBR强化工艺性能研究,以期从微生物种群结构与种间电子转移角度揭示强化工艺的可能机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污泥和煤矸石的C含量分别为21.324%和37.544%,可利用价值高;经过活化的煤矸石污泥混合物,表面形成多孔结构,观察范围内孔径>50nm的居多。(2)每个反应周期,COD在最初的1-5分钟内迅速下降,在5-55分钟内呈缓慢上升趋势,在1小时后又逐渐下降,在反应结束时降至100mg/L以下。不同投加量以及活性炭饱和处理,COD变化趋势基本不变,说明厌氧消化过程中,活性炭的吸附作用不改变有机物降解路径。(3)复合基活性炭的投加量以及吸附饱和状态影响产气量,控制组的周期累计产气量为12.1m L,投加量为0.1g、0.5g、1.0g和2.0g的反应器中累计产气量分别为20.1m L、22m L、43.1m L和16m L,分别提高了39.8%,40.45%,71.93%和24.84%;复合基活性炭进行饱和处理后,使累积产气量提升至17m L,高于控制组28.82%。说明活性炭的吸附点位或者表面积影响产气量。生物气中的CO2、CH4和H2比例随活性炭投加量变化呈现明显的差异,活性炭投加量为1.0g的实验组中CH4含量最高,H2含量最低。(4)复合基活性炭对反应器中VFAs的组分有较大影响,在一定范围内,活性炭投加量增加对丙酸和丁酸的转化有促进作用,而乙酸含量随投加量增加呈现抛物线趋势,1.0g投加量时最大。这是由于复合基活性炭改变了厌氧微生物群落结构,反应器内的微生物多样性虽有降低,但优势菌种Proteobacteria和Chloroflexi得到富集。这两门菌是厌氧消化中主要细菌类群,Proteobacteria中的许多菌群不仅能利用葡萄糖、丙酸盐、丁酸盐等小分子化合物,而且其酸化过程产生的主要产物为乙酸;Chloroflexi不仅对单糖和多糖均具有降解能力,而且酸化能产生乙酸,同时,具有较高的有机负荷承受能力。本研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利用两大工业固体废弃物,煤矸石和污泥制备复合基活性炭,并应用于污水厌氧消化。有效减少了资源浪费,实现了以废治废,与此同时,还为活性炭在厌氧消化中的应用限制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途径。
柴舜尧[7](2019)在《自燃煤矸石保温混凝土在北方农村房屋围护结构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煤矸石是在煤矿建井、开拓掘进以及采煤和洗煤过程中产生的干基灰分>50%的岩石,由于近年来煤矿的开采量越来越大,煤矸石已经逐渐成为我国排放量最大的固体废弃物。大量的煤矸石堆积,在侵占农田和土地的同时,对大气、水体和土壤造成的破坏也不容忽视,最终将导致人类自身的健康出现严重问题。如何利用煤矸石,高效解决煤矸石堆积引起的环境问题的在当下变得十分重要。同时,人们对建筑室内舒适度的要求也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而越来越高,由于建筑物耗能呈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如何实现建筑物的节能成为目前社会所重点关注的问题。其中,对于北方农村住宅围护结构的低能耗设计,对这一地区乃至整个绿色农村住宅建设的开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以上问题,课题组于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保温混凝土——煤矸石保温混凝土。此种混凝土是用煤矸石代替普通石子作为粗骨料并加入一定比例的玻化微珠,使其能够做到节约建材和降低造价。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将煤矸石的取代率以及水灰比作为变量,制备出一系列煤矸石保温混凝土导热板,对其导热系数进行测试。重点研究以下四个因素对煤矸石保温混凝土导热系数的影响:即煤矸石取代率、表观密度、水灰比以及含水率。试验结果表明:其导热系数随煤矸石掺量的增加以及水灰比的增大而降低,呈现线性的负相关性,导热系数最低可降至0.497W/(m·K);随着混凝土表观密度、含水率的增大,其导热系数逐渐增加,呈现线性的正相关性。(2)对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进行分析,得出其对该地区建筑保温隔热性能的要求,建立一北方地区普通钢筋混凝土农村住宅模型为初始模型,应用DeST-h软件对其进行能耗模拟。(3)应用建筑能耗模拟软件Dest-h对该北方农村房屋围护结构为煤矸石保温钢筋混凝土时的模型进行模拟,通过对比初始模型的能耗模拟结果来验证煤矸石保温混凝土作为建筑围护结构时能达到节能效果。(4)利用ANSYS软件对内保温、外保温以及煤矸石保温墙体的传热过程分别进行模拟,得出煤矸石保温混凝土具有较好热传导性能的结论;对煤矸石保温混凝土的可靠性、施工安全性以及生态和经济性做了阐述,得出其可靠性较强,施工安全便捷并且经济性强、绿色环保的结论。该论文有图39幅,表44个,参考文献69篇。
张磊[8](2019)在《高硫煤矸石分选试验研究》文中提出煤矸石是我国最主要的工业固体废弃物。目前,我国煤矸石的堆存量已经超过了50亿吨,煤矸石还在以每年3亿吨左右的速度递增。煤矸石的大量堆存,不但占用大量土地,还严重污染环境。因此,实现煤矸石的资源化利用,不但可以保护环境,还对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论文研究矿样为云南安宁地区的煤矸石,有价元素主要为C、S,固定碳含量为11.39%,硫含量为5.24%,碳主要以石墨的形式存在,硫主要以硫铁矿的形式存在,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绢云母、高岭石等。该煤矸石具疏松块状及板状构造,目的矿物碳和硫铁矿之间以及与脉石矿物之间,嵌布关系复杂且嵌布粒度较细,热值低,属低碳高硫难选煤矸石。针对原矿的矿石性质特点,通过大量探索试验,推荐采用对原矿破碎后进行跳汰分选,得到轻矿物和重矿物两个产品;轻矿物产品通过浮选得到煤精矿,重矿物产品通过摇床分选得到合格硫精矿的原则流程。原矿破碎至-3mm,经过跳汰分选可得产率为82.00%,C品位为11.77%,S品位为3.16%,C回收率为84.74%,S回收率为49.45%的轻矿物产品以及产率为18.00%,C品位为9.66%,S品位为14.72%,C回收率为15.26%,S回收率为50.55%的重矿物产品。跳汰轻矿物产品磨矿至-200目80%,以氧化钙、水玻璃为抑制剂,柴油为捕收剂,2#油为起泡剂,采用“三粗一扫三精,中矿循序返回”的浮选闭路流程,可得相对原矿产率为18.48%,C品位为30.27%,含硫1.50%,相对原矿回收率为49.12%的煤精矿。跳汰重矿物产品磨矿至-200目75%,进行一段摇床分选,一段摇床中矿再磨至-200目80%,进行二段摇床再选,可得对原矿产率4.87%,硫品位为47.81%,含碳1.41%,对原矿硫回收率为44.42%的硫精矿,达到了一级硫精矿的标准。全流程扩大试验表明,采用跳汰预选、跳汰轻矿物产品浮选与跳汰重矿物产品摇床重选的工艺流程,可得产率18.48%,C品位30.27%,含硫1.50%,C回收率为49.11%的煤精矿;产率5.43%,S品位47.02%,含C1.45%,S回收率为48.72%的硫精矿。该流程有效的提高了煤的含量,硫精矿达到了一级硫精矿的标准,为高硫煤矸石的综合利用提高了参考。
刘瀚卿[9](2019)在《煤矸石混凝土柱承载力试验研究》文中指出煤矸石是煤炭生产过程中伴生的固体废弃物,我国目前累积存量超过50亿吨。由于缺乏有效利用途径致使煤矸石大量堆存,不仅占用土地引发环境问题,同时也是对煤矸石这种潜在性可利用资源的浪费。鉴于煤矸石与天然骨料具有物化组成的相似性,同时考虑工程建设中天然砂石短缺的现状,本文以榆神府矿区煤矸石利用为切入点,将矿产煤矸石作为粗骨料制备混凝土,开展煤矸石混凝土柱受压性能和受压承载力的试验研究。对煤矸石的化学成分与矿物成分进行了实验研究,掌握了煤矸石的物化组成;之后将煤矸石破碎、筛分制成煤矸石粗骨料,对其主要物理性能指标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对煤矸石有关特性的实验研究,表明榆神府矿区矿产煤矸石可作为混凝土粗骨料使用。为了研究煤矸石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本文以煤矸石取代率、水灰比及减水剂掺量为主要因素,开展了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设计了27组不同配合比的煤矸石混凝土,浇筑了405个煤矸石混凝土标准试块,分别对煤矸石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轴心抗压强度、轴心抗拉强度及弹性模量与泊松比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煤矸石取代率对混凝土强度影响最为显着,混凝土强度随煤矸石取代率的增加而不断降低。此外,通过回归分析得到了煤矸石混凝土各强度指标之间的换算关系。将煤矸石取代率和初始偏心距作为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12根煤矸石混凝土柱的力学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煤矸石混凝土柱的破坏形态与普通混凝土柱基本相似;随煤矸石取代率的增加,柱承载能力不断降低,变形不断增大;将煤矸石混凝土柱承载能力试验值与计算值的对比,表明普通混凝土规范中正截面受压承载能力计算理论同样适用于煤矸石混凝土柱。本文关于煤矸石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与煤矸石混凝土柱受压性能的研究结果,对于煤矸石混凝土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谭毅[10](2018)在《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和氯离子扩散影响的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泥产业是我国工业体系中高污染、高能耗的代表行业之一,随着公众环保意识的增强,减少水泥用量、循环利用工业废料来配制混凝土已成为建筑行业的一种趋势。工业废料(如粉煤灰、煤矸石等)深度处理需耗费大量财力物力,随意堆放又会侵占耕地,严重污染环境。但某些工业废料具有火山灰性质,有成为辅助胶凝材料的潜力,因此已有众多学者将工业废料用作矿物掺合料,探究其在钢筋混凝土结构建造中的综合利用价值。在现有的研究中,关于单掺某种矿物掺合料,如粉煤灰,对混凝土性质影响的讨论相对全面,然而,煤矸石作为辅助胶凝材料对混凝土抗冻性能、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和结合氯离子能力的影响还少有人关注。此外,双掺粉煤灰与煤矸石对混凝土力学性能、氯离子扩散过程、氯离子结合能力的影响也有待研究。为探究以上问题,本文开展了以下的研究工作:(1)开展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通过单掺粉煤灰、单掺煤矸石、双掺粉煤灰与煤矸石替代不同比例的水泥来配制混凝土,实测不同配合比的矿物掺合料混凝土的7d、28d、90d抗压强度,经对比分析,考虑90d力学性能,最终推荐20%的水泥替代比例,粉煤灰与煤矸石质量比为50/50和40/60分别作为最优矿物掺合料取代水泥比例和最优粉煤灰与煤矸石的配比。(2)采用本课题组自主研发的人工海洋环境潮汐区自动化模拟装置来模拟实时的潮位涨落过程,基于此开展矿物掺合料混凝土试件中氯离子扩散试验研究。通过实测得到不同水泥取代比例、不同粉煤灰与煤矸石配比的混凝土试件在不同暴露时间、不同深度处的自由氯离子浓度,经回归分析得到对应的氯离子扩散系数,分析单掺粉煤灰、单掺煤矸石、双掺粉煤灰与煤矸石对混凝土中自由氯离子扩散系数的影响。经对比分析,最终推荐20%的水泥替代比例,粉煤灰与煤矸石质量比为40/60分别作为最优矿物掺合料取代水泥比例和最优粉煤灰与煤矸石的配比。(3)粉煤灰对混凝土氯离子结合能力的提升作用现还存在争议,煤矸石对混凝土氯离子结合能力的影响鲜有人研究,基于上文的氯离子扩散试验研究,实测得到不同水泥取代比例,不同粉煤灰与煤矸石配比的混凝土试件在不同暴露时间、不同深度处的总氯离子浓度,利用线性等温吸附模型分析单掺粉煤灰、单掺煤矸石、双掺粉煤灰与煤矸石混凝土结合氯离子能力,经对比分析可知,无论单掺还是双掺,粉煤灰和煤矸石对于提升混凝土氯离子结合能力具有积极作用。(4)火山灰效应是矿物掺合料变废为宝的关键,而该效应又深受掺合料细度影响。基于上文抗压强度试验确定的最优水泥替代比例,开展抗压强度、冻融循环和氯离子扩散试验研究,研究在水泥取代比例为20%的情况下,采用不同细度的煤矸石取代水泥对混凝土力学性能、抗冻性能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经对比分析,推荐2000目为煤矸石最优细度。(5)综合考虑含矿物掺合料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抗氯离子渗透能力,最终推荐水泥取代比例20%,粉煤灰与煤矸石配比为40/60为最优矿物掺合料取代水泥比例和最优粉煤灰与煤矸石的配比。基于此种配比,以2017年水泥全国产量23.2亿吨计,每年可减少水泥产量4.64亿吨,消耗粉煤灰1.856亿吨、煤矸石2.784亿吨,将极大减少耕地占用和各类环境污染,提升我国公民健康水平,有力推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二、煤矸石的分类及其综合利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煤矸石的分类及其综合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超声强化煤矸石浮选脱炭利用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煤矸石概述 |
1.1.1 煤矸石的来源 |
1.1.2 煤矸石的分类 |
1.1.3 煤矸石的化学及矿物组成 |
1.1.4 煤矸石的危害 |
1.1.5 煤矸石资源化利用现状 |
1.2 浮选脱炭技术研究进展 |
1.2.1 浮选脱炭处理方法 |
1.2.2 超声浮选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意义及目的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研究试样及方法 |
2.1 煤矸石样品 |
2.1.1 煤矸石样品工业分析 |
2.1.2 煤矸石样品矿物成分分析 |
2.1.3 煤矸石样品化学成分分析 |
2.1.4 煤矸石样品热值分析 |
2.2 超声强化煤矸石浮选脱炭研究 |
2.2.1 研究方法 |
2.2.2 效果评价 |
2.2.3 研究设备及试剂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超声强化煤矸石浮选脱炭影响因素研究 |
3.1 研究方案 |
3.1.1 超声强化浮选脱炭作用分析 |
3.1.2 浮选药剂种类对浮选效果的影响 |
3.1.3 超声处理方案对浮选效果的影响 |
3.1.4 浮选因素对超声强化浮选效果的影响 |
3.2 研究结果 |
3.2.1 超声强化浮选脱炭作用分析 |
3.2.2 浮选药剂种类对浮选效果的影响 |
3.2.3 超声处理方案对浮选效果的影响 |
3.2.4 浮选因素对超声强化浮选效果的影响 |
3.3 参数优化实验 |
3.3.1 响应面法 |
3.3.2 变量筛选 |
3.3.3 实验设计 |
3.3.4 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超声强化煤矸石浮选脱炭工艺研究 |
4.1 精选对浮选工艺效果的影响 |
4.1.1 “一粗一精”工艺 |
4.1.2 “一粗二精”工艺 |
4.1.3 “一粗三精”工艺 |
4.1.4 “一粗四精”工艺 |
4.1.5 工艺对比分析 |
4.2 扫选对浮选工艺效果的影响 |
4.2.1 “一粗三精一扫”工艺 |
4.2.2 “一粗三精二扫”工艺 |
4.3 工艺确定 |
4.4 工艺评价 |
4.4.1 热值分析 |
4.4.2 经济效益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2)煤矸石物化成分对其资源化利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煤矸石的物化成分 |
2 煤矸石物化成分与利用途径的关系 |
2.1 在能源行业的应用 |
2.2 在建筑行业的应用 |
2.3 在土壤方面的应用 |
2.4 在高值化行业的应用 |
3 煤矸石物化成分对环境风险的影响 |
3.1 能源行业 |
3.2 建筑行业 |
3.3 土壤应用方面 |
3.4 高值化应用行业 |
4 煤矸石物化成分对利用途径的影响 |
5 煤矸石利用建议 |
6 结语与展望 |
(3)煤矸石及电厂粉煤灰制砖经济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园子沟矿井煤矸石、麟北电厂粉煤灰概述 |
2 煤矸石、粉煤灰综合利用途径 |
2.1 煤矸石综合利用途径 |
2.2 粉煤灰综合利用途径 |
3 煤矸石制砖工艺 |
3.1 工艺技术 |
3.2 工艺流程 |
3.3 设备选型依据原则 |
4 经济效益分析 |
5 结语 |
(4)典型生态脆弱区煤矸石处置环境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煤矸石的分类 |
1.2.2 煤矸石的污染现状 |
1.2.3 煤矸石的利用处置现状 |
1.3 主要研究工作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与实验方案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样品采集与预处理 |
2.2.1 样品采集 |
2.2.2 样品预处理 |
2.3 实验仪器与试剂 |
2.4 实验方案 |
2.4.1 煤研石的理化性质分析 |
2.4.2 煤矸石-水作用下污染组分释放规律 |
2.4.3 煤矸石的静态浸泡实验 |
2.4.4 煤矸石的间歇式淋滤特征实验 |
3 煤矸石的理化性质 |
3.1 煤矸石的岩石学特征 |
3.1.1 P矿煤矸石的薄片鉴定 |
3.1.2 S矿煤矸石的薄片鉴定 |
3.1.3 T矿煤矸石的薄片鉴定 |
3.2 煤矸石的矿物组成分析 |
3.2.1 煤矸石的XRD分析 |
3.2.2 煤矸石的SEM-EDS分析 |
3.3 煤矸石的工业分析 |
3.4 煤矸石的化学组分分析 |
3.4.1 不同矿区煤矸石常量元素分布情况 |
3.4.2 煤矸石常量元素间的相关性分析 |
3.4.3 不同矿区煤矸石微量元素分布情况 |
3.4.4 煤矸石微量元素因子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煤矸石污染组分的释放特征 |
4.1 煤矸石-水作用下污染组分释放特征 |
4.1.1 不同类型煤矸石的影响 |
4.1.2 液固比的影响 |
4.1.3 煤矸石粒径的影响 |
4.1.4 浸泡时间的影响 |
4.1.5 pH的影响 |
4.1.6 搅动频率的影响 |
4.2 煤矸石污染组分静态浸泡释放特征 |
4.2.1 煤矸石中污染物的释放特征 |
4.2.2 不同煤矸石重金属元素淋出率分析 |
4.3 煤矸石污染组分间歇式淋出特征 |
4.3.1 煤矸石中污染组分的淋出特征 |
4.3.2 重金属污染物的淋出特征 |
4.3.3 淋滤液对环境的污染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煤矸石的生态环境效应 |
5.1 煤矸石山的环境污染效应 |
5.1.1 煤矸石山的环境物理效应 |
5.1.2 煤矸石山的环境化学效应 |
5.1.3 煤矸石山的生物效应 |
5.2 污染组分变化趋势的综合模拟 |
5.3 煤矸石的生态分类处置 |
5.3.1 生态处置方案 |
5.3.2 煤矸石的生态治理 |
6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存在问题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5)煤矸石提取氧化铝及其制备功能材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煤矸石概况 |
1.2.1 煤矸石的来源和分类 |
1.2.2 煤矸石的组成 |
1.2.3 煤矸石利用现状 |
1.2.4 综合评述 |
1.3 煤矸石提取氧化铝方面 |
1.3.1 氧化铝的提取方法 |
1.3.2 煤矸石提取氧化铝研究进展 |
1.3.3 现有提铝技术评述 |
1.4 煤矸石制备功能材料方面 |
1.4.1 煤矸石矿物组分 |
1.4.2 煤矸石及其矿物组分制备功能材料的研究现状 |
1.5 本论文研究目标及主要研究内容 |
1.5.1 研究目标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2 亚熔盐法处理煤矸石热力学分析 |
2.1 引言 |
2.2 热力学分析方法 |
2.3 煤矸石中主要物相与NaOH、Ca(OH)_2反应的热力学分析 |
2.3.1 Al_2O_3·2SiO_2·2H_2O与 NaOH、Ca(OH)_2反应的热力学分析 |
2.3.2 SiO_2与NaOH、Ca(OH)_2反应的热力学分析 |
2.3.3 Fe_2O_3与NaOH、Ca(OH)_2反应的热力学分析 |
2.3.4 Ti O_2与NaOH、Ca(OH)_2反应的热力学分析 |
2.4 可能含铝副产物生成的热力学分析 |
2.4.1 Na_8(Al_6Si_6O_(24))(OH)_2(H_2O)_2生成的热力学分析 |
2.4.2 Ca_2Al_2SiO_6(OH)_2生成的热力学分析 |
2.4.3 1.2Na_2O·0.8CaO·Al_2O_3·2SiO_2·H_2O生成的热力学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煤矸石中氧化铝的浸出工艺研究 |
3.1 实验部分 |
3.1.1 实验试剂及设备 |
3.1.2 实验原料 |
3.1.3 实验装置 |
3.1.4 实验方法 |
3.1.5 分析方法 |
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2.1 煤矸石原料分析 |
3.2.2 煤矸石浸出正交实验 |
3.2.3 煤矸石浸出单因素实验 |
3.2.4 浸出动力学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提铝尾渣制备介孔硅酸钙吸附材料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及设备 |
4.2.2 实验原料 |
4.2.3 实验装置 |
4.2.4 实验方法 |
4.2.5 分析方法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正交实验分析 |
4.3.2 单因素实验分析 |
4.3.3 介孔硅酸钙对亚甲基蓝的吸附特性 |
4.4 本章小结 |
5 煤矸石制备矿物功能材料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原料 |
5.2.2 实验仪器 |
5.2.3 样品表征方法 |
5.2.4 光催化实验方法 |
5.2.5 砷浓度的分析方法 |
5.3 BWO/BENT复合材料制备及其光催化氧化As(Ⅲ) |
5.3.1 BWO/BENT复合材料的制备 |
5.3.2 BWO/BENT复合材料分析表征 |
5.3.3 BWO/BENT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 |
5.3.4 机理分析 |
5.4 g-C_3N_4/CK复合材料制备及其光催化氧化As(Ⅲ) |
5.4.1 g-C_3N_4/CK复合材料的制备 |
5.4.2 g-C_3N_4/CK复合材料分析表征 |
5.4.3 g-C_3N_4/CK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 |
5.4.4 机理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污泥-煤矸石复合基活性炭的制备及其在污水厌氧消化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污泥处置研究进展 |
1.2.1 卫生填埋 |
1.2.2 土地利用 |
1.2.3 污泥焚烧 |
1.3 污泥资源化利用新途径 |
1.3.1 作为生产建筑材料的原料 |
1.3.2 制取可燃物质 |
1.3.3 回收金属离子 |
1.3.4 制备新型材料 |
1.4 煤矸石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 |
1.4.1 煤矸石发电 |
1.4.2 复土造田和筑路 |
1.4.3 煤矸石制备建筑材料 |
1.4.4 制备化工产品 |
1.4.5 生产肥料 |
1.4.6 制备新型材料 |
1.5 活性炭的制备方法 |
1.5.1 物理活化法 |
1.5.2 化学活化法 |
1.5.3 物理化学耦合活化法 |
1.6 活性炭处理废水的研究进展 |
1.7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7.1 研究目的 |
1.7.2 研究意义 |
1.8 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
1.8.1 技术路线 |
1.8.2 创新点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样品 |
2.1.1 污泥样品 |
2.1.2 煤矸石 |
2.1.3 实验用水 |
2.1.4 化学试剂 |
2.2 实验设备 |
2.3 分析测试设备与方法 |
2.3.1 元素分析仪 |
2.3.2 扫描电镜分析 |
2.3.3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
2.3.4 碘吸附值测定 |
2.3.5 化学需氧量(COD)测定 |
2.3.6 挥发性脂肪酸的测定 |
2.3.7 高通量测序 |
第三章 复合基活性炭的制备与表征 |
3.1 实验设置 |
3.2 活法对复合基活性炭结构性质的影响 |
3.2.1 元素分析 |
3.2.2 碘吸附值分析 |
3.2.3 扫描电镜分析 |
3.2.4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
3.3 小结 |
第四章 复合基活性炭在污水厌氧消化中的应用 |
4.1 实验设置 |
4.2 不同投加量复合基活性碳对模拟废水厌氧消化的影响 |
4.2.1 对生物气的影响 |
4.2.2 对挥发性脂肪酸和pH影响 |
4.2.3 对COD的影响 |
4.2.4 扫描电镜分析 |
4.2.5 高通量测序分析 |
4.3 复合基活性炭有机吸附饱和对其应用于有机废水处理的影响 |
4.3.1 对生物气的影响 |
4.3.2 对COD的影响 |
4.3.3 对VFAs的影响 |
4.3.4 扫描电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自燃煤矸石保温混凝土在北方农村房屋围护结构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煤矸石及煤矸石混凝土 |
1.3 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的提出 |
1.4 煤矸石保温混凝土的提出 |
1.5 本文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
2 煤矸石保温混凝土的制备及导热性能研究 |
2.1 玻化微珠的选用 |
2.2 煤矸石的选用 |
2.3 其他材料的选用 |
2.4 试验概述 |
2.5 试验结果及拟合 |
2.6 本章小结 |
3 软件的选取以及初始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
3.1 软件模拟能耗的方法确定 |
3.2 初始模型的确立 |
3.3 初始模型的建立以及模拟参数设定 |
3.4 初始模型的能耗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煤矸石保温钢筋混凝土围护结构能耗模拟及与初始模型对比分析 |
4.1 模型参数设定 |
4.2 能耗模拟计算结果 |
4.3 能耗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煤矸石保温墙体体系传热分析及技术评价 |
5.1 传热学基本理论概述 |
5.2 墙体体系 |
5.3 三种墙体构造及模拟分析 |
5.4 煤矸石保温混凝土保温系统技术优势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高硫煤矸石分选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煤矸石的产生 |
1.2 煤矸石的分类 |
1.3 煤矸石的组成 |
1.3.1 煤矸石的化学组成 |
1.3.2 煤矸石的矿物组成 |
1.4 煤矸石的物理化学性质 |
1.4.1 物理性质 |
1.4.2 化学性质 |
1.5 煤矸石的危害 |
1.5.1 污染空气 |
1.5.2 污染水源 |
1.5.3 污染土壤 |
1.5.4 侵占土地资源 |
1.5.5 诱发自然灾害 |
1.6 煤矸石的综合利用 |
1.6.1 国外煤矸石的综合利用 |
1.6.2 国内煤矸石的综合利用 |
1.7 煤矸石综合利用存在的问题 |
1.8 煤矸石碳、硫分选现状 |
1.8.1 从煤矸石中回收碳 |
1.8.2 从煤矸石中回收硫 |
1.9 论文研究的背景、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1.9.1 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9.2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10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试验原料、药剂、仪器及试验方法 |
2.1 试样来源与制备 |
2.2 试验药剂 |
2.3 试验设备 |
2.4 试验方法 |
2.4.1 重选试验 |
2.4.2 浮选试验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矿石性质研究 |
3.1 原矿化学分析 |
3.1.1 原矿化学总量分析 |
3.1.2 原矿灰份多元素化学分析 |
3.2 X射线-衍射分析 |
3.3 粒度筛析 |
3.4 结构构造 |
3.4.1 构造 |
3.4.2 结构 |
3.5 煤矸石的矿物成分 |
3.6 煤矸石中矿物的嵌布特征 |
3.6.1 自然元素 |
3.6.2 氧化物 |
3.6.3 硅酸盐 |
3.6.4 硫化物 |
3.6.5 碳酸盐 |
3.7 碳的赋存状态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探索试验 |
4.1 摇床探索试验 |
4.2 摇床-浮选探索试验 |
4.2.1 摇床-浮硫探索试验 |
4.2.2 摇床-浮煤探索试验 |
4.3 先浮煤-再浮硫探索试验 |
4.4 先浮煤-再浮硫-尾矿摇床探索试验 |
4.5 三次粗选选煤探索试验 |
4.6 三次粗选选煤-尾矿三次粗选选硫探索试验 |
4.7 煤硫混合浮选-混合精矿摇床分选-摇床粗精矿先浮煤再浮硫探索试验 |
4.8 三次粗选选煤-尾矿两次粗选选硫 |
4.9 摇床精选探索试验 |
4.10 一次精选探索试验 |
4.11 三次精选探索试验 |
4.12 一次煤精选中矿-硫粗精矿再磨再选探索试验 |
4.13 三次煤精选中矿-硫粗精矿再磨再选探索试验 |
4.14 粗选混浮-混合精矿精选选煤-精选中矿再磨再选选硫 |
4.15 跳汰重选探索试验 |
4.16 跳汰轻矿物选煤探索试验 |
4.17 跳汰重矿物浮选选硫探索试验 |
4.18 跳汰重矿物摇床探索试验 |
4.1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跳汰轻矿物选煤试验 |
5.1 跳汰分选试验 |
5.1.1 床层厚度试验 |
5.1.2 上升水量试验 |
5.1.3 跳汰扩大试验 |
5.2 煤浮选粗选试验 |
5.2.1 粗选次数试验 |
5.2.2 磨矿细度试验 |
5.2.3 浮选矿浆浓度试验 |
5.2.4 氧化钙用量试验 |
5.2.5 抑制剂水玻璃用量试验 |
5.2.6 捕收剂种类试验 |
5.2.7 柴油用量试验 |
5.3 一次精选试验 |
5.3.1 精选氧化钙用量试验 |
5.3.2 精选水玻璃用量试验 |
5.3.3 精选次数试验 |
5.4 煤浮选扫选试验 |
5.5 煤浮选开路试验 |
5.6 煤浮选闭路试验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跳汰重矿物选硫试验 |
6.1 一段摇床分选试验 |
6.1.1 磨矿细度试验 |
6.1.2 一段摇床横向坡度试验 |
6.1.3 一段摇床冲程试验 |
6.1.4 一段摇床冲洗水试验 |
6.2 一段摇床中矿再磨再选试验 |
6.2.1 磨矿细度试验 |
6.2.2 再磨再选摇床横向坡度试验 |
6.2.3 再磨再选摇床冲程试验 |
6.2.4 再磨再选摇床冲洗水量试验 |
6.2.5 跳汰重矿物摇床选硫扩大试验 |
6.3 推荐的流程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攻读硕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
(B)攻读硕士期间获得的奖励 |
(C)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9)煤矸石混凝土柱承载力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煤矸石混凝土研究现状 |
1.2.2 煤矸石混凝土构件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煤矸石特性试验研究 |
2.1 煤矸石化学特性 |
2.1.1 化学组成分析 |
2.1.2 矿物组成分析 |
2.2 煤矸石骨料物理特性 |
2.2.1 试验内容 |
2.2.2 试验结果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煤矸石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
3.1 试验设计 |
3.1.1 正交试验设计 |
3.1.2 煤矸石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3.2 试验材料 |
3.3 混凝土和易性试验 |
3.4 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 |
3.4.1 加载方案 |
3.4.2 试验分析 |
3.5 轴心抗拉强度试验 |
3.5.1 加载方案 |
3.5.2 试验分析 |
3.6 轴心抗压强度试验 |
3.6.1 加载方案 |
3.6.2 试验分析 |
3.7 弹性模量与泊松比试验 |
3.7.1 加载方案 |
3.7.2 弹性模量 |
3.7.3 泊松比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煤矸石混凝土柱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
4.1 试验设计 |
4.1.1 煤矸石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4.1.2 试验材料 |
4.1.3 构件设计与制作 |
4.1.4 测点布置 |
4.1.5 加载方案 |
4.1.6 材性试验 |
4.2 试验现象 |
4.2.1 煤矸石混凝土轴压柱 |
4.2.2 煤矸石混凝土偏压柱 |
4.3 试验结果分析 |
4.3.1 混凝土应变分析 |
4.3.2 平截面假定验证 |
4.3.3 钢筋应变分析 |
4.3.4 轴向变形分析 |
4.3.5 侧向变形分析 |
4.3.6 影响煤矸石混凝土柱承载力的主要因素 |
4.3.7 煤矸石混凝土柱承载力计算公式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和氯离子扩散影响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水泥的发展 |
1.1.2 煤矸石及其危害 |
1.1.3 粉煤灰及其危害 |
1.1.4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2 矿物掺合料与水泥反应的机理 |
1.3 矿物掺合料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 |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 |
1.6 本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海洋环境中混凝土内氯离子传输机理及模型研究 |
2.1 概述 |
2.2 氯离子危害过程 |
2.3 混凝土内氯离子传输机理研究 |
2.3.1 扩散作用 |
2.3.2 对流作用 |
2.3.3 电迁移作用 |
2.4 氯离子扩散模型研究 |
2.4.1 考虑混凝土非均质特性影响的扩散模型 |
2.4.2 考虑结合效应的扩散模型 |
2.4.3 考虑变边界影响的扩散模型 |
2.4.4 考虑时变效应的扩散模型 |
2.4.5 考虑多因素影响的扩散模型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
3.1 概述 |
3.2 试验概况 |
3.2.1 原材料及混凝土配合比 |
3.2.2 试件制作 |
3.2.3 试验设备 |
3.2.4 试验方法 |
3.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3.1 单掺粉煤灰和煤矸石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 |
3.3.2 双掺粉煤灰和煤矸石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 |
3.4 电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矿物掺合料对氯离子扩散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
4.1 概述 |
4.2 试验概况 |
4.2.1 原材料及混凝土配合比 |
4.2.2 试件制作 |
4.2.3 试验设备 |
4.2.4 试验方法 |
4.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3.1 不同配合比的氯离子浓度分布 |
4.3.2 不同配合比的氯离子扩散系数变化规律 |
4.4 表面氯离子浓度 |
4.5 粉煤灰与煤矸石比例对氯离子扩散系数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氯离子结合能力影响的试验研究 |
5.1 概述 |
5.2 混凝土氯离子结合理论及其测试方法 |
5.2.1 混凝土氯离子结合理论 |
5.2.2 氯离子结合能力的测试方法 |
5.3 试验概况 |
5.3.1 原材料及混凝土配合比 |
5.3.2 试件制作 |
5.3.3 试验设备 |
5.3.4 试验方法 |
5.4 试验结果及分析 |
5.5 添加矿物掺合料混凝土的氯离子结合效应等温吸附曲线 |
5.6 添加矿物掺合料混凝土的时不变氯离子结合效应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煤矸石细度对混凝土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
6.1 概述 |
6.2 试验概况 |
6.2.1 原材料及混凝土配比 |
6.2.2 试件制作 |
6.2.3 试验设备 |
6.2.4 试验方法 |
6.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6.3.1 不同细度煤矸石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试验 |
6.3.2 不同细度煤矸石混凝土的冻融循环试验 |
6.3.3 不同细度煤矸石混凝土的氯离子扩散试验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煤矸石的分类及其综合利用(论文参考文献)
- [1]超声强化煤矸石浮选脱炭利用工艺研究[D]. 杨强. 兰州大学, 2021(09)
- [2]煤矸石物化成分对其资源化利用的影响[J]. 李贞,王俊章,申丽明,赵俊吉,石鹏飞,王杰,竹涛. 洁净煤技术, 2020(06)
- [3]煤矸石及电厂粉煤灰制砖经济性分析[J]. 刘杰. 陕西煤炭, 2020(05)
- [4]典型生态脆弱区煤矸石处置环境效应研究[D]. 王新富. 安徽理工大学, 2020(03)
- [5]煤矸石提取氧化铝及其制备功能材料研究[D]. 杨权成.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20(01)
- [6]污泥-煤矸石复合基活性炭的制备及其在污水厌氧消化中的应用[D]. 张明媚.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7)
- [7]自燃煤矸石保温混凝土在北方农村房屋围护结构中的应用研究[D]. 柴舜尧.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19(07)
- [8]高硫煤矸石分选试验研究[D]. 张磊.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9]煤矸石混凝土柱承载力试验研究[D]. 刘瀚卿.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10]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和氯离子扩散影响的试验研究[D]. 谭毅. 天津大学, 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