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聚硅氧烷乳液的结构性能及反应动力学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杨玉各[1](2021)在《亲水抗菌功能性有机硅柔软剂的制备及应用性能研究》文中提出有机硅的研究已约有八十年历史,作为织物柔软剂为研究的报道也有很多。尽管有机硅柔软剂合成路线已经成熟,而且已经被投入生产并被大量使用。但是它存在的一些问题仍未被解决,比如良好的亲水性与柔软性无法兼顾,泛黄,乳液稳定性不佳等。基于此,本研究将亲水性季铵盐基团引入疏水性的聚硅氧烷分子链中,以期望得到一种能够自乳化、亲水和柔软性能良好,并具有一定抗菌性能的新型季铵盐有机硅柔软剂。本研究以四甲基己二胺、环氧封头剂为原料,在一定反应条件下先合成叔胺封端的多季铵盐改性剂中间体,再加入端环氧聚醚硅油,经过两步环氧基开环反应,合成了一种含有多季铵盐结构的亲水抗菌聚硅氧烷。本课题研究了有机硅柔软剂的合成工艺,并对结构进行了表征,还将合成产品应用于白色纯棉织物,对应用性能以及成膜表面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叔胺改性剂中间体的合成。以双端环氧封头剂与四甲基己二胺为原料,合成了以叔胺封端且含有季铵盐基团的中间体。探讨了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体系内环氧值转化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法,探讨了反应条件(温度、时间、反应物摩尔比)的变化对反应体系内的环氧转化率以及聚合物稳定性的影响,优化了合成工艺。并用红外光谱(ATR-IR)与核磁氢谱(1H-NMR)分析表征了叔胺改性剂中间体的结构。结果表明:中间体的合成工艺优化为:摩尔比n(四甲基己二胺):n(双端环氧封端剂)=1:1.5,反应温度为85℃,反应时间为3h,环氧转化率为81.54%。ATR-IR与1H-NMR结果显示合成出了符合预期结构的产物。(2)亲水抗菌有机硅柔软剂的合成。以中间体(1)和端环氧聚醚硅油为原料,合成出了目标产物。探讨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反应摩尔比、异丙醇溶剂用量对环氧转化率、粘度以及聚合物的外观的影响,优化了合成工艺。并采用ATR-IR和TG热重分析仪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合成工艺优化为:摩尔比n(剩余胺基):n(环氧基)=1:1.4,95℃反应9h,溶剂用量40%。ATR-IR表明结构符合设计,TG分析热稳定性良好。(3)有机硅柔软剂的应用研究。将硅油乳化成乳液,测试它的稳定性,然后对白色纯棉织物进行整理,测试样品的白度、亲水性、RHV(相对手感值)、硬挺度等,确定了最佳整理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硅油乳液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整理工艺条件优化为:乳液用量为40g/L,160℃下焙烘90s。在此整理条件下织物润湿时间为8.74s,RHV为4.74,主观手感5级,具有较好的亲水性和综合手感;其亲水柔软性优于普通季铵盐型有机硅柔软剂(润湿时间大于120s,RHV为4.01),亲水性明显优于市售3005柔软剂,手感区别不大。与市售产品k809、820相比,手感柔软轻薄,亲水性和白度方面稍差,综合效果良好;对有色织物色光影响较小;聚合物的附着对织物热稳定性影响较小;40g/L柔软剂整理后的织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率为98.50左右%。(4)有机硅柔软剂的膜表面研究。采用接触角分析仪、ATR-IR、扫描电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测试手段对织物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经柔软剂整理后的织物表面具有较佳的亲水性;随着硅油质量分数的增加,红外-OH峰不断增强;通过宽扫描谱图XPS、N1s高分辨XPS谱图分析,柔软剂已在纤维素表面成膜;SEM显示经过柔软剂乳液处理的织物,其表面纹路变浅或消失,同时Si在织物表面分布较为均匀。
刘营营[2](2020)在《基于线型聚硅氧烷的功能有机硅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应用研究》文中提出聚硅氧烷材料(有机硅材料)由于其优异的低表面能、光学透明性、热稳定性等特性,在电子电气、国防军工、建筑、化工、交通运输、医疗卫生以及人们日常生活等领域得到愈益广泛的应用。聚硅氧烷丰富的立体构型(线型、树形、环形、立体网状等)和种类繁多的官能团(巯丙基、氨丙基、不饱和双键等)为有机硅材料的构建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从而展现出广阔的功能化应用前景。此外,高分子合成技术的发展进一步为研发先进聚硅氧烷材料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本论文选用含有不同官能团的线型聚硅氧烷大分子,如侧巯丙基聚硅氧烷、甲基丙烯酸酯基单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侧氨丙基聚硅氧烷等,结合适宜的聚合反应方法,设计、构建了一系列功能有机硅材料,并开展其应用化研究。通过结合多巴胺化学和Michael加成反应两步策略,在密胺海绵骨架上包覆了侧巯丙基聚硅氧烷修饰的聚多巴胺(PDA)微纳涂层,制备了超疏水油水分离海绵材料。所构建的PDA涂层既能够提供超疏水表面所需的微纳结构,也可以为低表面能物质的修饰提供反应性位点。对所制备的超疏水海绵进行了系统的表征,发现其具有高孔隙率、高吸附容量、良好的选择性、优异的可回收性等优点。所提出的超疏水海绵制备方法简便,不需要复杂的设备和苛刻的反应条件,在油水分离领域表现出优异的应用前景。通过多巴胺介导的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SI-ATRP)制备了包含密胺(MF)海绵基材、磁性聚多巴胺涂层和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分子刷的油水分离海绵材料。修饰的PDMS分子刷在保持海绵固有大孔特性的前提下,可以有效克服海绵孔径和微小乳化液滴之间的尺寸不匹配效应。在分离油包水乳液时,PDMS分子刷可以保持构象伸展,充分作用于油水乳液界面膜,加速乳化水滴的聚并。在分离水包油乳液时,PDMS刷可以像触手一样,高效地选择性捕集游离的油滴。此外,该海绵材料还具有优异的阻燃性、可重复使用性和便捷的磁性收集功能。综合运用分子结构设计和紫外光引发“graftingonto”ATRP技术,发展了绿色、高效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刷表面接枝方法。首先设计合成了含二苯基甲酮(Bp)功能末端和柔性PDMS结构单元的Bp-PDMS分子刷。进而,通过其光化学反应性的Bp末端,实现了聚合物刷修饰的超疏水海绵的构建。紫外光引发“grafting onto”ATRP技术克服了“grafting from”ATRP方法对块状基材尺寸的限制,实现了含PDMS分子刷超疏水海绵的大规模制备。所制备的超疏水海绵具有良好的防火性、优异的吸油性能和可循环使用性能,并探究了其对层状油水混合物、油包水乳液和水包油乳液的分离效率。通过Diels-Alder(D-A)反应构筑了具有重塑性能和自修复性能的网状聚硅氧烷材料。首先设计合成了呋喃基功能化的侧氨丙基聚硅氧烷(F-PDMS)。在马来酰亚胺基功能化的二硅氧烷(MS)存在下,通过D-A环加成点击反应构建了含有动态可逆共价键的网状聚硅氧烷。基于D-A环加成反应的热致可逆特征,该网状聚硅氧烷材料表现出良好的可重塑性能。此外,还设计合成了甲基呋喃基功能化的侧氨丙基聚硅氧烷(MF-PDMS),发现呋喃环上甲基的引入可以显着降低传统D-A反应的活化能,使凝胶化进程大大缩短。
王宇浩[3](2020)在《长链烃-有机硅交替共聚物制备及耐温性能探究》文中研究说明长链烃是含碳数大于等于8的烃类,具有成本低廉、易得等特点,主要应用于润滑油、石蜡油、石油溶剂等石油化工领域,也应用于农药、医药、表面活性剂等日用品领域。但是长链烃也有其局限性,主要表现为耐高低温性能均不佳。聚硅氧烷俗称有机硅,是一类以硅氧键为主链的聚合物,其拥有非常高的化学键能和分子柔顺性,故一般有机硅产品耐高低温性能极佳。聚硅氧烷除了其优异的耐高低温性外,耐候性能也十分优越,作为合成材料主要缺点是成本较高。如果将长链烃与有机硅结合,不但能提升产品耐温性能,还能扩大产品的应用领域。长链烃与有机硅的结合产品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以长链烃为桥梁,将有机硅接枝到短链聚烯烃中,形成含长链烃单元的有机硅改性聚烯烃产品;另一类是以含氢聚硅氧烷为主链,将长链烷烃接枝到聚硅氧烷中,形成长链烷烃改性聚硅氧烷的结构。目前,已有文献的报道也集中在这两类产品上,然而这两类产品都以嵌段共聚为主,有关长链烃-有机硅交替共聚的结构鲜有报道。本文以α-长链单烯烃、α,ω-长链二烯烃和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为原料,通过硅氢加成法,在铂金催化剂催化下制备了一系列长链烯基封端、硅氢封端、长链烷基封端以及端长链烯基、端硅氢封端结构的长链烃-有机硅交替共聚物,通过凝胶层析实现了不同分子量组分低聚物结构的分离,采用1H-NMR、13C-NMR、MALDI-TOF MS等方式对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长链烃和有机硅实现了交替共聚。根据较高分子量的长链烃-有机硅共聚物的GPC表征结果,在控制长链烯与有机硅单体摩尔比为1:1,反应时间为4 h的条件下,对比共聚物反应其他条件可以得出:催化剂用量为20μL,反应温度为75℃,获得共聚物分子量最大(Mn=3787 g/mol),同等反应温度下,催化剂用量为30μL获得共聚物分子量分布最窄(PDI=1.91)。催化剂用量为30μL时,反应温度为75℃比50℃和25℃产品分子量较高,产品分子量分布更窄。同温度下对比,相对于20μL和40μL催化剂用量,30μL催化剂用量反应获得的共聚物分子量较小,分子量分布相对较窄。由此,通过改变反应温度与催化剂用量,可以实现共聚物分子量及其分布的可控性。低聚物的耐温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低聚物分子量增加,热稳定性也增加,且降温段最低相转变温度都低于-80℃,具有较强的耐寒性,整体性能优于液体石蜡和聚α烯烃,说明有机硅的引入能提升产品的耐温性能,增强低聚物分子链柔顺性。对较高分子量共聚物的耐温性能研究发现,高分子量共聚物的热分解趋势与低聚物基本相似,整体耐高温性接近分子量较大的低聚物。当共聚物分子量超过965 g/mol后,共聚物的热性能不再随分子量增加而增大,影响共聚物热性能的主要因素为内聚能密度。共聚物的分子量分布对氮气氛围下产品失重率有关,分子量分布窄的长链烃-有机硅共聚物,其失重率随温度变化趋势更缓和些。这些共聚物在空气氛围下的热分解趋势几乎一致,整体都能承受近400℃的高温,可以应用于新型耐热剂方面。
王林[4](2020)在《多功能化核壳有机硅改性剂的合成及其在塑料改性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通过物理或化学改性的方法,赋予已有聚合物材料新的性能与功能,是目前高分子材料的发展方向之一。其中,聚合物材料的增韧改性是一个重要方面。与刚性粒子、橡胶弹性体和热塑性弹性体相比,核壳聚合物将弹性体与刚性粒子的优点结合起来,可以获得“刚韧并存”的高性能材料。核壳有机硅改性剂具有优异的低温韧性,并且兼具良好的耐紫外老化性能和耐热性等优点,不但可以在提高塑料韧性的同时保持其刚性,而且可以利用有机硅的特殊性赋予材料特有的性能,获得性能优良的改性塑料。本论文采用乳液聚合的工艺,制备了聚丙烯酸酯为壳、有机硅为核的核壳结构有机硅改性剂,研究了有机硅改性剂在低噪音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以及免喷涂聚碳酸酯(PC)材料方面的新应用,通过优化其结构,引入特殊耐候基团,获得具有特殊性能的改性剂,并将其应用于制备耐候高韧性PC材料和耐候阻燃聚氯乙烯(PVC)木塑复合材料,系统研究了核壳有机硅改性剂在不同塑料中的应用,建立起有机硅改性剂结构与性能的关系,扩展有机硅改性剂的应用,为开发新型的有机硅改性剂产品及改性塑料提供方案和思路。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以有机硅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为核层单体,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丙烯酸(AA)为壳层单体,采用核壳乳液聚合工艺,制备具有核壳结构的有机硅-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poly(D4-MMA-BA))。优化合成工艺条件,研究有机硅单体比例和核壳单体比例对单体转化率、乳液粒径、形态、凝胶率、成膜性以及韧性的影响,并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动态光散射粒径仪(DLS)和透射电镜(TEM)等进行表征。红外光谱分析表明获得了目标产物。当D4与KH-570的比例为41.5:3.5,核层单体与壳层单体的比例为5:4时,所制得的乳液转化率高于98%,凝胶率低于0.5%,且乳液具有良好的成膜性和韧性;热失重(TG)结果显示,poly(D4-MMA-BA)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能,起始热分解温度较高(>300℃),透射电镜显示所制备的乳胶粒子具有核壳结构,粒径约为150nm。(2)采用喷雾干燥工艺,制备核壳结构的有机硅改性剂,以核壳有机硅-丙烯酸酯共聚物、硅酮树脂、聚乙烯蜡和乙撑双硬脂酰胺作为改性剂,制备了低噪音ABS材料。通过摩擦系数测试仪器和自主搭建设计的噪音测试方法,研究了润滑剂种类和用量对ABS材料摩擦噪音的影响。与其他改性剂相比,聚乙烯蜡可以提高材料的表面摩擦性能,减小动静摩擦系数差△F,减缓粘-滑现象的产生,改善摩擦噪音。当聚乙烯蜡用量为4%时,其摩擦噪音仅有58d B。这是因为聚乙烯蜡润滑剂会迁移到材料表面形成一层低表面能物质,不仅降低了材料的表面张力,还使得ABS的动、静摩擦系数以及△F下降,防止材料表面出现粘-滑现象,从而降低摩擦噪音。Poly(D4-MMA-BA)改性剂的引入可以有效提高ABS的韧性和热稳定性,但是会降低其拉伸强度。同时,poly(D4-MMA-BA)改性剂还可以降低材料表面的摩擦系数,提高其抗磨损性能,降低摩擦噪音,但对摩擦力变化值△F的降低有限。采用摩擦测试仪、噪音测试仪、FTIR和扫描电镜(SEM)等对材料进行表征测试,探究摩擦噪音的产生机理和控制的关键因素。研究结果证明,ABS材料摩擦噪音主要是由粘-滑现象产生的,相对滑动时产生的噪音与两制件发生相对滑动时的摩擦力变化值△F有明显的相关性,降低△F可以降低摩擦产生的噪音。(3)以铝银浆为金属光泽材料,核壳有机硅乳液作为包覆材料,采用喷雾干燥工艺,通过优化工艺条件,制备了有机硅包覆铝银浆的铝粉微球,并将得到的铝粉微球用于制备具有金属光泽的免喷涂PC材料,解决免喷涂材料低温韧性差和流痕问题。研究了铝粉微球在PC中的分散情况及其用量对免喷涂PC材料力学性能、外观流痕、热稳定性以及熔体流动性等的影响,采用TG、差示扫描量热仪(DSC)、SEM和元素分析(EDS)等进行表征。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喷雾干燥工艺,有机硅-丙烯酸酯聚合物发生了固化反应,并成功包覆了水性铝粉,形成了微球状或片状结构。包覆后的铝粉微球能够大幅度提高PC的冲击韧性,尤其是材料的低温冲击强度。与PC/Al材料相比,PC/包覆铝粉微球材料的常温冲击性能提升了47.2%,低温冲击性能提高了48.8%。对铝粉进行包覆后能够明显降低铝粉的片状结构所带来的取向流动,从而改善聚合物表面的熔接线与流痕。(4)通过2-(2’-羟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唑(UV-P)与丙烯酰氯(AC)的酯化反应,制备具有抗紫外基团和双键的2-(2’-丙酰氧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唑(AMB)功能性单体,将其引入到乳液聚合体系中,采用喷雾干燥工艺,合成具有耐候基团的功能化核壳有机硅改性剂poly(D4-MMA-BA-AMB),并将其添加到PC中,制备高韧性耐候PC材料。系统研究AMB用量对有机硅乳液聚合稳定性和粒径的影响,分析了AMB的老化机理,探讨耐候有机硅改性剂对PC力学性能以及耐老化性能的影响,并采用FTIR、核磁(1H-NMR)、TG、TEM、DLS和紫外吸收仪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成功制备了功能化AMB单体。AMB通过断链反应产生苯并三唑(UV-P),因此具有良好的紫外吸收作用。采用乳液聚合的方法,将AMB与有机硅和丙烯酸酯单体共聚,成功的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改性剂poly(D4-MMA-BA-AMB)。AMB的引入会降低体系聚合的稳定性,但有助于提高改性剂的热稳定性,所制备的含AMB的有机硅改性剂具有很强的紫外吸收能力。有机硅改性剂的引入会降低PC的拉伸强度,但可以大幅度提高材料的低温缺口冲击强度,同时改善紫外光照后PC产品的韧性和黄变性能。与纯有机硅改性剂相比,含有AMB基团改性剂的PC具有更好的抗紫外效果,经过1000h的紫外光辐照,PC/poly(D4-MMA-BA-AMB)在拉伸强度以及冲击强度(常温、低温)等方面都有较高的保持率,且色差变化较小。此外,与直接添加poly(D4-MMA-BA)和UV-P的PC混合物相比,PC/poly(D4-MMA-BA-AMB)在水煮后具有更好的耐老化性能。(5)将核壳有机硅改性剂poly(D4-MMA-BA-AMB)添加到PVC木塑复合材料中,以改善木塑PVC材料的耐候性、阻燃性和韧性,考察了有机硅改性剂对PVC制品的阻燃性能、力学性能及抗老化性能的影响,采用锥形量热仪、光学显微镜、色差测试仪、老化测试箱等对制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改性剂poly(D4-MMA-BA-AMB)的引入可提高PVC木塑复合材料(PVC-WPC)的缺口冲击强度,且增韧效果优于其他有机硅改性剂产品。通过调节白木粉、改性剂和三氧化钼(Mo O3)的配比可以获得性能优良的阻燃耐候PVC-WPC材料,其中最优配比为:白木粉5份,有机硅改性剂2.5份,Mo O3 1.5份。改性剂poly(D4-MMA-BA-AMB)和Mo O3复配可以降低PVC-WPC烟释放及热释放速率,提高残炭率,形成致密的碳层,显着地提升材料的阻燃性能。改性剂的引入还可以提升制品的耐候性能,添加量在3.5%时,制品即可表现出优异的耐候性,在1000小时的加速老化后外观无明显色差变化。Poly(D4-MMA-BA-AMB)还可以提升PVC-WPC制品挤出过程中的熔体粘度,优化发泡工艺,当其添加量为2.5%时,制品呈现出最优的力学性能及泡孔尺寸。
张金升[5](2018)在《有机硅氟丙烯酸酯压敏胶的合成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评述了乳液聚合的理论研究进展,以及有机硅氟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的国内外研究进展,采用高剪切单体预乳化法来合成性能优异的有机硅氟丙烯酸酯共聚乳液,并对产物做了各种测试表征及应用研究。本文所研究的有机硅氟丙乳液是以γ一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1,3,5-三甲基-1,3,5-三(3,3,3-三氟丙基)环三硅氧烷(D3F),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AA),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为主要原料,通过乳液接枝聚合反应,在丙烯酸酯聚合物主链上引入含氟硅基团的支链。并且在制备硅氟改性丙烯酸酯共聚物过程中探究了乳液体系、不同种类的引发剂、反应温度、不同种类的交联剂、丙烯酸酯软硬单体使用比例和D3F单体与D4使用比例对聚合过程的影响,得到了适宜的操作工艺还有产品配方,并且对其组成、粒子形态、粒径大小及分布等进行了各种手段测试表征。我们还探究了 D3F单体所用比例对弹性膜性能的影响,并对其进行红外光谱(Infrared Spectroscopy),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等测试。此外本课题重点对该压敏胶的应用作了有益的探讨,分别涂布于PI膜及PET膜表面,然后压合于铝板表面,考察了用胶量、不同D3F单体与D4配比对乳胶膜力学性能和剥离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常温下,乳胶对两种膜的粘合力均很高,剥离强度达到128(N/m),加热到80℃,剥离强度仍可达到100(N/m)以上,当加热到150℃时,剥离强度迅速下降到不足23(N/m),属特殊的低温粘合,高温离型的特点,为电子行业的特殊用途得到最佳的应用效果。
王亚东[6](2017)在《硅氧烷改性水性聚氨酯的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针对水性聚氨酯由于其自身结构特性,而在力学性能、耐水性和疏水性方面存在的诸多不足,通过细乳液法合成一种稳定均一,分散性良好,形貌可控的聚硅氧烷微球以及具有双亲性的聚硅氧烷-Ag复合微球,并采用上述聚硅氧烷微球、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与氨基硅氧烷(KH550)复合改性水性聚氨酯(WPU),合成得到一系列聚硅氧烷微球-硅氧烷复合改性的水性聚氨酯乳液及其复合膜,并对复合改性后的WPU乳液及膜的性能进行探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以3-甲基丙烯酰氧基三甲氧基硅烷(MPS)为单体通过细乳液法合成聚硅氧烷微球,并将其与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复合引入水性聚氨酯,制备了PDMS-聚硅氧烷微球复合改性水性聚氨酯乳液及复合膜,并深入探究了PDMS、聚硅氧烷微球含量、pH值以及成膜温度对复合改性水性聚氨酯膜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聚硅氧烷微球含量为10%、PDMS含量为8%时,膜的拉伸强度(26.1 MPa)、耐水性(吸水率18.5%)和疏水性(水接触角100.5°)等性能明显提高。SEM显示,当聚硅氧烷微球含量大于10%时,微球在体系中出现局部团聚,分散性较差。此外,当乳液的pH=12、成膜温度为110℃时,膜的拉伸强度和耐水性进一步提高。(2)采用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对聚氨酯预聚体进行封端,然后将聚硅氧烷微球引入到聚氨酯体系中,得到聚硅氧烷微球-氨基硅氧烷复合改性水性聚氨酯乳液及复合膜,探究了KH550含量、聚硅氧烷微球含量对复合改性水性聚氨酯乳液稳定性和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KH550含量为5%时,WPU-KH550乳液能保持较好的稳定性,且膜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疏水性和耐水性。SEM显示,氨基硅氧烷和聚硅氧烷微球的引入,使微球可以均匀地分散于基体树脂中,未出现明显团聚,并有效提高了复合膜的拉伸强度、耐水性和吸水性。当聚硅氧烷微球含量为4%时,复合膜的拉伸强度达到47.0 MPa,吸水率为3.7%,水接触角提高至103.3°。(3)以聚硅氧烷微球为载体,采用不同比例的氨基硅氧烷对微球表面进行氨基化改性,通过络合作用使纳米Ag粒子负载在微球表面,得到聚硅氧烷-Ag复合微球,并系统探究了氨基硅氧烷添加量以及AgNO3溶液浓度对聚硅氧烷-Ag微球分散性、稳定性、Ag粒子负载情况以及其抑菌效果的影响。透射电镜结果显示,当氨基硅氧烷添加量为5%,AgNO3溶液浓度为0.4 mol/L时,聚硅氧烷-Ag复合微球尺寸形貌均一,分散性良好,且微球表面的Ag粒子负载情况最佳。抑菌测试表明,聚硅氧烷-Ag复合微球水溶液四周大肠杆菌(革兰氏阴性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氏阳性菌)的生长明显被抑制,证明聚硅氧烷-Ag复合微球具有抗菌性。将上述聚硅氧烷-Ag复合微球引入KH550封端的聚氨酯中,得到复合改性WPU-Ag乳液和膜。研究表明,相比较于未改性的WPU膜,复合改性WPU-Ag膜的力学性能和耐水性明显提高。在抑菌测试中,WPU-Ag膜四周大肠杆菌(革兰氏阴性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氏阳性菌)的生长被抑制,证明复合改性WPU-Ag膜具有抗菌性。
张爱霞,周勤,陈莉[7](2016)在《2015年国内有机硅进展》文中研究指明根据2015年公开发表的相关资料,综述了我国有机硅行业的发展概况及有机硅产品的研发进展。
蔡露[8](2016)在《多全氟烷基化功能材料的制备及结构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鉴于长碳链氟烷基在大多数环境条件测试中都不会水解、光解或生物降解,对环境存在严重的危害,因此含长碳链氟烷基的产品已经逐渐被禁止使用。为了寻求以环境友好的短碳链氟烷基替代长碳链氟烷基的基础理论和方法,本文设计了多个短碳链氟烷基由同一桥基键合的功能性结构,结合点击化学、硅氢加成、格氏反应、酯化反应和单电子转移等化学反应,实现了全氟丁基和全氟己基等短碳链氟烷基分别在三唑环、硅氧烷、甲硅烷和笼型倍半硅氧烷桥基上的键连,成功制备了一系列未见文献报道的短碳链氟烷基功能材料。最后结合表面自组装和织物整理应用,研究了短碳链氟烷基的组装机理及表面特性,探索了氟材料整理棉织物的表面结构与性能间的关系。具体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1)多全氟烷基三唑环功能化硅烷以叠氮化钠、溴丙炔、溴丙烯、全氟烷基乙醇和三氯硅烷等为初始原料,经酯化、点击化学和硅氢加成等化学反应制备了不同氟烷基链长的多全氟烷基三唑环功能化硅烷,并且通过FT-IR、1H NMR、13C NMR、19F NMR和MS等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了结构鉴定。利用自组装成膜技术在硅片表面制备了四种含氟硅烷自组装膜。EDS和AFM扫描图谱说明了含氟硅烷分子随着自组装时间的延长逐渐自组装到硅片表面;通过XPS和AFM测试表征了自组装膜的表面元素含量和形态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焙烘处理、引入刚性桥基、提高氟烷基堆积密度以及延长自组装时间对提高自组装膜的表面接触角、降低表面自由能和表面粘附力具有积极意义。(2)多全氟烷基三硅氧烷基丙烯酸酯共聚物以全氟己基溴乙烷为原料,通过格氏反应和硅氢加成反应合成了3种新型的多全氟烷基三硅氧烷基丙烯酸酯单体,随后通过乳液聚合制备了多全氟烷基三硅氧烷基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代号为PMFSMA,PBFSMA和PTFSMA),并分别将其应用于棉织物的拒液整理。研究了共聚物及其整理后棉织物的性能。结果表明,随着氟含量的提高,共聚物乳液的稳定性下降,且乳液中存在大小不均匀的乳胶粒;随着PMFSMA中氟含量的提高,共聚物的初始分解温度降低,但分解结束后的残余率随着氟含量的提高而增加;eds测试说明经过焙烘处理后氟烷基迁移至薄膜-空气界面,使得氟元素在薄膜表面富集;焙烘处理和增加共聚物分子中的氟烷基数量,可将共聚物薄膜的表面自由能降低至13.7mn/m;整理后棉织物的表面接触角随着氟含量的提高而增加,同时发现,在氟含量相同的条件下,经ptfsma整理的棉织物表面接触角最高(154.1o)。(3)多全氟烷基甲硅烷基丙烯酸酯共聚物设计并成功合成了3种以甲硅烷基为桥基的新型多全氟烷基甲硅烷基丙烯酸酯单体,采用乳液聚合的方法制备了多全氟烷基甲硅烷基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代号为pmfsa,pbfsa和ptfsa),并将共聚物乳液应用于棉织物整理。对共聚物和整理后棉织物的表面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利用甲硅烷基作为连接桥基键合十三氟辛基所得到的丙烯酸酯共聚物薄膜的表面自由能低至12.04mn/m,与硅氧烷基桥基衍生物相比,共聚物的表面自由能降低了12.1%。分析氟烷基丙烯酸酯共聚物膜的微观结构发现,由于氟烷基的热迁移和微相分离特性,经焙烘处理的三(全氟烷基)甲硅烷基丙烯酸酯共聚物膜(ptfsa)表面呈现凸起尖峰密集排列的形貌特征。eds和xps证实了氟元素在ptfsa共聚物薄膜表面和整理棉纤维表面均发生了富集。并且整理后棉织物表面的静态接触角随着整理剂氟含量的提高而增加,测得其后滞接触角约为10o左右。整理后棉织物具有较好的耐洗性能,经过15次洗涤后仍具有较高的接触角。(4)多全氟烷基倍半硅氧烷基丙烯酸酯共聚物为了在单体结构中引入更多短碳链氟烷基,本文利用单电子转移反应在倍半硅氧烷桥基上成功引入7个短碳链氟烷基,设计合成了七(全氟烷基)倍半硅氧烷基丙烯酸酯单体,最后通过乳液聚合制备了多全氟烷基倍半硅氧烷基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由此获得了极低的表面自由能(约为9.75mn/m),同时笼型倍半硅氧烷的引入使得丙烯酸酯共聚物的热稳定性能大幅提高。研究结果表明,桥基作为连接基团对含氟材料的表面特性有较大影响,刚性的三唑环桥基可促进末端氟烷基规整排列,有利于短氟烷基的表面屏蔽效率;硅氧烷基等柔性桥基利于氟烷基的表面迁移和微相分离,由此可在高温焙烘条件下获得更低表面能;倍半硅氧烷桥基则可键连多个短氟烷基,获得短氟烷基密集堆积的空间构象,因而可制备表面性能优异的有机氟功能材料。取得的研究成果顺应绿色和环境友好型材料的发展趋势,可为设计和制备表面特性、拒液性能可与长碳链氟烷基功能材料媲美的短碳链氟烷基材料奠定理论基础。
徐成书[9](2015)在《水性聚氨酯羊绒针织物抗起毛起球整理剂的研制》文中研究表明山羊绒素有“纤维宝石”、“软黄金”的美誉,其针织品手感柔软、滑糯、丰满,风格典雅、高贵。由于羊绒纤维鳞片层与针织物结构松弛的原因,羊绒针织物在穿着过程中容易出现起毛起球现象,严重影响其外观与服用性能。通过专有的羊绒抗起毛起球剂进行整理,是有效改善其性能的方法之一。目前,国内外很少见性能优异的羊绒针织物抗起毛起球整理剂。水性聚氨酯(WPU)在羊绒针织物抗起毛起球整理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潜质,其主要瓶颈在于WPU会使整理织物的手感变得僵硬、呆板。因此,研究开发适合于羊绒针织物抗起毛起球的WPU整理剂及其配套柔软剂,并探讨整理工艺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旨在开发WPU羊绒抗起毛起球整理剂和与其配套的柔软剂。首先制备不同类型、结构的氨基硅油,并筛选出兼具柔软与蓬松性能的氨基硅油柔软剂;其次,采用自制的氨基硅油制备有机硅改性的阴离子与阳离子WPU,以侧链接枝方式在WPU中引入聚硅氧烷链段,并测试、分析WPU乳液、胶膜性能及其对羊绒针织物抗起毛起球整理的效果,探讨WPU结构和性能的关系;最后,将自制的氨基硅油柔软剂及其改性WPU应用于羊绒针织物的抗起毛起球整理,考察整理效果及其耐洗性能。具体研究内容及主要结论如下:1、侧链氨基硅油与线性聚醚嵌段氨基硅油的制备。分别采用D4、硅烷偶联剂602与双端氨基聚醚、双端环氧基聚醚硅油聚合得到不同氨值的侧链氨基硅油(AEAPS)与线性聚醚嵌段氨基硅油(PBS),分析两类氨基硅油结构与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氨值增大,AEAPS分子量呈降低趋势,PBS分子量呈现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AEAPS、PBS整理羊绒针织物的性能存在明显差异,前者的手感特点为柔软、平滑并略显油腻感,后者的手感特点为柔软、蓬松与平滑,后者的亲水、透湿性能与抗静电性能以及黄变程度均明显优于前者;作为羊绒针织物柔软整理剂用途,PBS的综合性能优于AEAPS。2、侧链氨基硅油改性水性聚氨酯羊绒抗起毛起球整理剂的制备。分别采用聚碳酸亚丙酯二醇(PPC)、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MG)与聚己二酸-1,4-丁二醇酯二醇(PBA)为软段原料制备阴离子WPU预聚体,再用AEAPS改性制备WPU;采用FT-IR、GPC、TG、AFM、XPS、DMA等测试表征WPU的结构,初步探讨这种阴离子WPU整理剂对羊绒针织物抗起毛起球性能的影响,系统分析PPCWPU与代表性聚醚、聚酯多元醇(PTMG、PBA)WPU及其AEAPS改性后性能的差异。以PPC为软段的WPU胶膜具有硬度高、耐水与耐热性能差以及软硬段相容性好、微相分离不明显的特点,PPC WPU胶膜的结构、性能和PTMG、PBAWPU胶膜存在明显差异。AEAPS的交联作用使改性WPU的分子量明显增大,聚硅氧烷链段的引入及其在胶膜表面的富集,改善了WPU胶膜的耐水、耐热性能,这种作用对PPC WPU尤为明显,AEAPS改性是提高PPC WPU耐热、耐水性能的有效途径。分别以PTMG、PPC与PBA三种多元醇为WPU的软段原料,确定R值(-NCO/-OH)1.4、DMPA含量5.0%(w/w)和AEAPS含量20.0%(w/w)作为羊绒针织物抗起毛起球WPU整理剂最适宜的合成投料关系,所制备的三种类型WPU对羊绒纤维均具有优良的成膜、包裹性能。AEAPS改性得到网状交联结构WPU有利于整理织物抗起毛起球性能的提高,聚硅氧烷链段在WPU胶膜表面的富集有利于整理织物手感的改善。AEAPS改性,提高了WPU整理织物的抗起毛起球性能以及赋予整理织物良好的手感,并改善了耐洗性。分别采用AEAPS改性的三种类型WPU乳液2.0%(o.w.f.)对羊绒针织物进行整理,织物的起毛起球等级均由2-3级提高到4级,其中以AEAPS改性的PTMG WPU乳液整理羊绒织物的手感最好为3级,与未整理织物的手感相当,由此可见,通过AEAPS改性可以避免WPU整理羊绒针织物手感恶化的弊端。3、氨基硅油结构对改性水性聚氨酯羊绒抗起毛起球整理剂性能的影响。以PTMG为软段原料制备WPU预聚体,再分别以不同氨值的AEAPS、PBS进行改性制备WPU,并将这两类改性WPU应用于羊绒针织物的抗起毛起球整理,探讨氨基硅油结构对WPU结构、性能以及对羊绒针织物整理效果的影响。AEAPS氨值增大,对WPU的交联作用增强,改性WPU乳液的稳定性降低,改性WPU胶膜的耐水性增强、机械强度增大、胶膜表面的微相分离尺度变小,聚硅氧烷链段在胶膜表面的富集趋于强烈。PBS氨值增大,其分子链中亲水聚醚链段的含量增大,由于PBS的交联作用较弱,其改性WPU乳液的稳定性提高,改性WPU胶膜的耐水性降低,PBS氨值对胶膜的微相分离尺度与聚硅氧烷链段富集程度的影响较小。AEAPS改性WPU的分子量及其胶膜的机械强度以及聚硅氧烷在胶膜表面的富集量,均明显大于PBS改性WPU。氨基硅油改性WPU乳液对羊绒针织物的应用结果表明:氨基硅油的类型与氨值对整理织物起毛起球的等级没有明显影响,PBS、AEAPS改性WPU对羊绒针织物抗起毛起球性能的改善效果基本一致;聚硅氧烷链段在WPU胶膜表面的富集量以及胶膜自身的软硬度是影响整理织物手感的关键因素,聚硅氧烷在胶膜表面的富集量增大使整理织物的手感变好,胶膜硬度增大使整理织物的手感变差,PBS改性WPU整理织物的手感明显优于AEAPS改性WPU的整理效果。采用PBS与其改性WPU乳液对羊绒针织物进行联合整理,织物的起毛起球等级达到4级、手感为4级,表明整理后织物具有优良的抗起毛起球性能及柔软蓬松的特点,此外,经测试证明整理织物具有理想的透气、透湿性能、良好的抗静电性能,并且具有优良的耐洗性能,其综合性能明显优于目前羊绒企业加工的同类产品。4、线性聚醚嵌段氨基硅油改性阳离子水性聚氨酯羊绒抗起毛起球整理剂的制备。以PTMG为软段原料、N-甲基二乙醇胺(MDEA)为亲水扩链剂制备阳离子水性聚氨酯(CWPU)预聚体,再以PBS改性制备了CWPU,初步探讨这种改性CWPU对羊绒针织物的抗起毛起球性能。以R值1.4、MDEA含量6.0%(w/w)、BDO含量5.0%(w/w)与PBS含量20.0%(w/w)制备CWPU,所得CWPU具有乳液稳定、胶膜硬度低、粘附力与耐水性优良的特点。PBS改性虽然使CWPU乳液的粒径增大,但是当PBS含量在20.0%(w/w)以内能保证乳液的稳定性。PBS含量增大,聚硅氧烷链段在胶膜表面有强烈的富集效应,当PBS含量为20.0%(w/w)时,胶膜表面被聚硅氧烷链段完全覆盖,聚硅氧烷的富集可减轻CWPU胶膜的氧化黄变。CWPU乳液对羊绒针织物整理应用结果表明,R值增大、MDEA与PBS含量增大,提高了织物的抗起毛起球性能,PBS含量增大改善了织物的手感。采用PBS与其改性CWPU乳液对羊绒针织物进行整理,整理织物的抗起毛起球性能、手感以及吸湿透气性能、抗静电性能均与PBS与其改性阴离子WPU整理羊绒针织物基本一致。但是作为羊绒织物整理剂,PBS改性CWPU还存在使整理织物泛黄的不足。
张国青[10](2014)在《核壳乳胶粒子PDMS/PMMA和PDMS/PS的制备与表征》文中指出本文采用预乳化半连续工艺通过种子乳液聚合方法成功制备了聚二甲基硅氧烷/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DMS/PMMA)、聚二甲基硅氧烷/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衣康酸)(PDMS/P(MMA-ITA))、聚二甲基硅氧烷/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马来酸酐)(PDMS/P(MMA-MAH))、聚二甲基硅氧烷/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PDMS/P(MMA-GMA))和聚二甲基硅氧烷/聚苯乙烯(PDMS/PS)核壳乳胶粒子。采用激光粒度分析仪、非水酸碱滴定、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方法对核壳乳胶粒子的结构和形态进行了表征。本实验采用十二烷基磺酸钠(SDS)与壬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复合乳化剂,质量比为1:1,制备的PDMS核乳胶粒子平均尺寸为290nm,复合乳化剂用量为核单体用量的5.3%。催化剂对甲苯磺酸(PTSA)用量为核单体用量的5.3%、核单体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与四甲基四乙烯基环四硅氧烷(VD4)质量比D4∶VD4=4∶1、聚合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10h时核单体的转化率达到了85%左右。本实验以MTES作为交联剂,用量为核单体用量的15%。固定核壳质量比为70:30,在制备壳层过程中引发剂过硫酸钾(KPS)用量为壳单体用量的1.33%,功能单体衣康酸(ITA)、马来酸酐(MAH)、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用量为壳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用量的8%。在PDMS/P(MMA-ITA)和PDMS/P(MMA-MAH)核壳乳胶粒子制备过程中,乳化剂用量为壳单体用量的2.67%;在PDMS/P(MMA-GMA)和PDMS/PS核壳乳胶粒子制备过程中,乳化剂用量为壳单体用量的3.33%。分析结果表明:功能单体确实参加了共聚合反应,一部分功能单体已经成功接枝到PDMS核上,还有一部分通过物理键吸附于PMMA壳层中。壳层功能单体含量在3.37-6.91%,凝胶含量在80-89%,表明PDMS/PMMA核壳乳胶粒子已经成为一个完整的交联体。St也成功接枝在PDMS核乳胶粒子上,PDMS/PS和功能化PDMS/PS核壳乳胶粒子凝胶含量均在80%以上。本文成功合成了粒径分布较窄、呈圆球形态的核壳结构乳胶粒子;PDMS核乳胶粒子的平均粒子尺寸在290nm左右,核壳乳胶粒子的平均粒子尺寸均在340nm左右。成功制备了核单体转化率在85%左右的PDMS核乳胶粒和功能单体含量在3.37-6.91%范围的表层功能化的PDMS/PMMA核壳乳胶粒子和PDMS/PS核壳乳胶粒子。在壳层中引入功能单体能一定程度提高了壳层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二、聚硅氧烷乳液的结构性能及反应动力学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聚硅氧烷乳液的结构性能及反应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亲水抗菌功能性有机硅柔软剂的制备及应用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有机硅柔软剂简介 |
1.2.1 作用机理 |
1.2.2 发展历程 |
1.2.3 有机硅柔软剂相关的主要合成方法 |
1.2.4 有机硅柔软剂的发展趋势 |
1.3 季铵盐改性聚硅氧烷的途径 |
1.3.1 环氧与叔胺的开环加成 |
1.3.2 氨烃基季铵化 |
1.3.3 卤烃基硅烷与叔胺的取代反应 |
1.4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内容与创新点。 |
1.4.1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1.4.2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3 创新点 |
第二章 季铵盐有机硅柔软剂的合成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实验原料与仪器 |
2.2.2 实验方法 |
2.2.3 产物的表征与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叔胺改性剂中间体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
2.3.2 有机硅柔软剂的合成与表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季铵盐有机硅柔软剂在纯棉织物上的应用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实验原料与仪器 |
3.2.2 季铵盐有机硅柔软剂乳液制备 |
3.2.3 乳液在棉织物上的整理工艺 |
3.2.4 性能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乳液的稳定性及粒径分布 |
3.3.2 柔软剂整理工艺对纯棉织物应用性能的影响 |
3.3.3 多季铵盐型有机硅柔软剂与普通季铵盐型柔软剂应用性能比较 |
3.3.4 自制季铵盐有机硅柔软剂与市售产品应用性能比较 |
3.3.5 有机硅柔软剂对有色织物的色光影响 |
3.3.6 有机硅柔软剂对织物热稳定性影响 |
3.3.7 季铵盐有机硅柔软剂的乳液以及整理后棉织物的抗菌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季铵盐有机硅柔软剂的膜表面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主要实验样品与仪器 |
4.2.2 表征与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聚硅氧烷的成膜过程 |
4.3.2 膜表面的亲疏水性能测试 |
4.3.3 膜表面化学组成 |
4.3.4 SEM膜形貌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2)基于线型聚硅氧烷的功能有机硅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功能性聚硅氧烷 |
1.1.1 线型聚硅氧烷及其应用 |
1.1.2 树形聚硅氧烷及其应用 |
1.1.3 环形聚硅氧烷及其应用 |
1.1.4 立体网状聚硅氧烷及其应用 |
1.2 聚硅氧烷在特殊浸润性表面的应用 |
1.2.1 自清洁型聚硅氧烷材料 |
1.2.2 防冰型聚硅氧烷材料 |
1.2.3 防腐蚀型聚硅氧烷材料 |
1.2.4 液滴操控型聚硅氧烷材料 |
1.2.5 油水分离型聚硅氧烷材料 |
1.3 聚硅氧烷构建特殊浸润性表面 |
1.3.1 表面涂覆法 |
1.3.2 表面接枝法 |
1.3.3 溶胶凝胶法 |
1.3.4 模板法 |
1.3.5 其它方法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利用多巴胺化学和迈克尔加成制备超疏水海绵材料及应用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 |
2.2.2 测试表征 |
2.2.3 合成方法 |
2.2.4 油水分离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PMMS的表征 |
2.3.2 超疏水海绵的表征 |
2.3.3 油水分离性能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聚二甲基硅氧烷分子刷修饰的磁性阻燃海绵材料及应用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 |
3.2.2 测试表征 |
3.2.3 合成方法 |
3.2.4 油水分离实验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催化多巴胺快速自聚合 |
3.3.2 PDMS分子刷SI-ATRP聚合行为探究 |
3.3.3 超疏水海绵材料的表征 |
3.3.4 油水分离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光触聚二甲基硅氧烷分子刷修饰的磁性阻燃海绵大规模制备及应用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 |
4.2.2 测试表征 |
4.2.3 合成方法 |
4.2.4 油水分离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Bp-PDMS分子刷的构建 |
4.3.2 PDMS-PDA@MF海绵的表征 |
4.3.3 最大吸附量 |
4.3.4 油水分离性能 |
4.3.5 阻燃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热自愈网状聚硅氧烷的构建及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试剂 |
5.2.2 测试表征 |
5.2.3 合成方法 |
5.2.4 网状聚硅氧烷的构建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中间体的表征 |
5.3.2 网状聚硅氧烷的表征 |
5.3.3 网状聚硅氧烷的热可逆交联行为 |
5.3.4 网状聚硅氧烷的自愈合性能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附件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长链烃-有机硅交替共聚物制备及耐温性能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毕业论文选题缘由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长链烃-有机硅共聚物发展近况 |
1.2.1 含长链烃单元的有机硅改性共聚物发展近况 |
1.2.2 含有机硅单元的长链烃改性共聚物发展近况 |
1.2.3 其他含长链烃-有机硅共聚材料发展近况 |
1.3 耐高低温材料概述 |
1.4 本课题研究意义、目的和主要内容 |
1.4.1 本课题研究意义及目的 |
1.4.2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长链烃-有机硅交替低聚物的合成、分离与耐温性能表征 |
2.1 引言 |
2.2 主要化学试剂 |
2.3 测试仪器 |
2.4 合成总流程 |
2.5 不同官能基封端的长链烃-有机硅低聚物的合成 |
2.5.1 长链烯基封端的长链烃-有机硅低聚物的合成 |
2.5.2 硅氢封端的长链烃-有机硅低聚物的合成 |
2.5.3 长链烷基封端的长链烃-有机硅低聚物的合成 |
2.5.4 端长链烯烃、端硅氢结构的长链烃-有机硅结构的合成 |
2.6 测试结果与讨论 |
2.6.1 长链烃-有机硅低聚物核磁共振氢谱分析 |
2.6.2 长链烃-有机硅低聚物核磁共振碳谱分析 |
2.6.3 长链烃-有机硅低聚物MALDI-TOF MS分析 |
2.6.4 反应结果分析 |
2.6.5 长链烯烃与长链烷烃封端低聚物的热稳定性探究 |
2.6.6 长链烯烃与长链烷烃封端低聚物的耐寒性探究 |
2.7 本章小结 |
3 较高分子量的长链烃-有机硅共聚物合成及耐温性能表征 |
3.1 引言 |
3.2 主要化学试剂 |
3.3 测试仪器 |
3.4 合成过程 |
3.5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3.5.1 共聚物核磁共振氢谱分析 |
3.5.2 共聚物核磁共振碳谱分析 |
3.5.3 共聚物X_1~X_2的GC-MS结果分析 |
3.5.4 共聚物X_3~X_6的GPC结果分析 |
3.5.5 共聚物制备结果分析 |
3.5.6 共聚物热稳定性分析 |
3.5.7 共聚物耐寒性能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合成主要低聚物和共聚物图谱汇总 |
硕士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多功能化核壳有机硅改性剂的合成及其在塑料改性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聚合物增韧 |
1.2.1 弹性体增韧 |
1.2.2 刚性粒子增韧 |
1.2.3 核壳结构聚合物增韧 |
1.2.4 协同增韧 |
1.2.5 其他增韧方法 |
1.3 有机硅核壳结构聚合物 |
1.4 有机硅核壳结构聚合物在塑料中的应用 |
1.5 塑料功能化改性研究进展 |
1.5.1 低噪音改性 |
1.5.2 免喷涂改性 |
1.5.3 耐候改性 |
1.5.4 阻燃改性 |
1.6 本课题的目的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 |
1.6.1 本课题的目的意义 |
1.6.2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6.3 本论文的特色与主要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核壳结构有机硅-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的合成与表征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2.3 核壳结构聚硅氧烷-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的制备 |
2.2.4 测试与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有机硅单体配比对聚合及其稳定性的影响 |
2.3.2 有机硅单体配比对核乳液成膜性能和韧性的影响 |
2.3.3 核/壳比例对成膜性能和膜韧性的影响 |
2.3.4 核/壳比例对乳液粒径的影响 |
2.3.5 核/壳比例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
2.3.6 傅里叶转变红外光谱(FTIR) |
2.3.7 热失重分析(TGA) |
2.3.8 透射电镜(TEM)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有机硅改性剂在低噪音ABS中的应用及低噪音机理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设备和仪器 |
3.2.3 低噪音ABS材料的制备 |
3.2.4 测试和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ABS材料摩擦噪音和粘-滑现象关系研究 |
3.3.2 Poly(D4-MMA-BA)改性剂对ABS性能的影响 |
3.3.3 ABS材料表面摩擦特性与摩擦噪音的关系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有机硅改性剂包覆铝粉微球的制备及其在免喷涂PC中的应用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 |
4.2.2 实验设备和仪器 |
4.2.3 有机硅改性剂包覆铝粉微球及免喷涂PC材料的制备 |
4.2.4 测试与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进风温度和转速对微球粒径和形貌的影响 |
4.3.2 FTIR |
4.3.3 粒径 |
4.3.4 SEM及元素分析 |
4.3.5 力学性能 |
4.3.6 外观表征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功能化有机硅改性剂的合成及其在PC中的应用研究 |
5.1 前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原料 |
5.2.2 实验设备和仪器 |
5.2.3 功能化有机硅改性剂的合成及耐候PC材料的制备 |
5.2.4 测试和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AMB结构与性能 |
5.3.2 AMB紫外吸收机理 |
5.3.3 AMB含量对其聚合及聚合产物紫外吸收性能的影响 |
5.3.4 Poly(D4-MMA-BA-AMB)的结构与性能 |
5.3.5 Poly(D4-MMA-BA-AMB)对PC耐候性能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有机硅改性剂在阻燃PVC木塑复合材料中的应用研究 |
6.1 前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实验原料 |
6.2.2 实验设备和仪器 |
6.2.3 PVC-WPC的制备 |
6.2.4 测试和表征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PVC-WPC缺口冲击强度 |
6.3.2 PVC-WPC阻燃性能 |
6.3.3 PVC-WPC热稳定性 |
6.3.4 PVC-WPC木塑制品耐候性能 |
6.3.5 PVC-WPC木塑制品断面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 |
(5)有机硅氟丙烯酸酯压敏胶的合成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引言 |
1.1 乳液聚合 |
1.2 乳液聚合的机理 |
1.2.1 定性描述 |
1.2.2 乳液聚合动力学 |
1.2.3 乳液聚合的发展 |
1.3 有机硅及其应用 |
1.3.1 聚硅氧烷的结构 |
1.3.2 硅烷偶联剂的结构特征及应用 |
1.3.3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的研究进展 |
1.4 课题研究背景、意义,实验设计方案及创新之处 |
1.4.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4.2 实验设计方案 |
1.4.3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含氟硅丙烯酸酯压敏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与仪器 |
2.2.2 实验方法 |
2.2.3 测试和表征方法 |
2.3 结果及讨论 |
2.3.1 反应温度的影响 |
2.3.2 高剪切均浆时间的影响 |
2.3.3 乳化剂的影响 |
2.3.4 引发剂的选择 |
2.3.5 不同丙烯酸酯单体比例关系的影响 |
2.3.6 氟硅单体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含氟硅丙烯酸酯压敏胶的结构性能及应用研究 |
3.1 仪器 |
3.2 测试方法 |
3.3 稳定乳液的性能指标 |
3.4 红外光谱测试 |
3.5 乳液的粒度分析 |
3.6 TEM表征 |
3.7 表面张力分析 |
3.8 剥离强度 |
3.8.1 加入39‰的固化剂后70℃,1mins干燥再常温放置12h,PET、PI与铝板粘合后的剥离强度 |
3.8.2 加入5‰的固化剂后70℃,1mins干燥再常温放置12h,PET、PI与铝板粘合后的剥离强度 |
3.9 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硅氧烷改性水性聚氨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聚氨酯概述 |
1.2 水性聚氨酯综述 |
1.2.1 水性聚氨酯的分类 |
1.2.2 水性聚氨酯合成组分 |
1.2.3 水性聚氨酯的制备方法 |
1.2.4 水性聚氨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
1.3 水性聚氨酯的改性研究 |
1.3.1 丙烯酸酯改性 |
1.3.2 环氧树脂改性 |
1.3.3 有机氟改性 |
1.3.4 有机硅改性 |
1.3.5 纳米改性 |
1.4 聚硅氧烷微球 |
1.4.1 细乳液法合成微球 |
1.5 本课题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聚硅氧烷微球-PDMS复合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制备与性能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原料和试剂 |
2.2.2 仪器及设备 |
2.2.3 聚硅氧烷微球/PDMS复合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制备 |
2.2.4 分析测试方法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聚硅氧烷微球表征 |
2.3.2 PDMS改性聚氨酯预聚体的表征 |
2.3.3 聚硅氧烷微球/PDMS复合改性水性聚氨酯乳液及膜的性能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聚硅氧烷微球-氨基硅氧烷复合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制备与性能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原料和试剂 |
3.2.2 仪器及设备 |
3.2.3 聚硅氧烷微球/氨基硅氧烷复合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制备 |
3.2.4 分析测试方法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WPU预聚体及乳液表征 |
3.3.2 WPU膜表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聚硅氧烷-Ag微球/氨基硅氧烷复合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制备与性能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主要原料和试剂 |
4.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
4.2.3 实验菌种 |
4.2.4 聚硅氧烷-Ag微球/氨基硅氧烷复合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制备 |
4.2.5 分析测试方法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聚硅氧烷-Ag微球表征 |
4.3.2 WPU-Ag复合膜表征 |
4.4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7)2015年国内有机硅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行业发展概况 |
2产品研发进展 |
2. 1硅橡胶 |
2. 1. 1室温硫化硅橡胶 |
2. 1. 2热硫化硅橡胶 |
2. 1. 3加成型硅橡胶 |
2. 2硅油 |
2. 3硅树脂 |
2. 4硅烷 |
2. 5其它有机硅材料 |
2. 6有机硅改性材料 |
2. 6. 1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 |
2. 6. 2有机硅改性聚氨酯 |
2. 6. 3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 |
2. 6. 4有机硅改性其它材料 |
(8)多全氟烷基化功能材料的制备及结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固体表面润湿性能 |
1.2 固体表面润湿理论 |
1.2.1 接触角及Young方程 |
1.2.2 Wenzel模型和Cassie模型 |
1.2.3 接触角滞后性及滚动角 |
1.3 低自由能表面的制备方法 |
1.3.1 自组装成膜法(Self-assembly) |
1.3.2 等离子体法(Plasma Treatment) |
1.3.3 化学沉积法(Chemical Deposition) |
1.3.4 溶胶-凝胶法(Sol-Gel Method) |
1.3.5 静电纺丝法(Electrostatic spinning) |
1.3.6 表面微加工技术(Surface Micromachining) |
1.3.7 表面涂层法(Surface Coating) |
1.4 低自由能材料的研究现状 |
1.4.1 氟原子的特性 |
1.4.2 含氟整理剂的种类 |
1.5 含氟丙烯酸酯单体类型及制备方法 |
1.6 含氟丙烯酸酯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
1.6.1 溶液聚合(Solvent Polymerization) |
1.6.2 乳液聚合(Emulsion Polymerization) |
1.7 含氟丙烯酸酯聚合物的应用 |
1.7.1 在纺织品及皮革行业的应用 |
1.7.2 在建筑行业的应用 |
1.7.3 在纸张行业的应用 |
1.7.4 在玻璃、光纤保护涂层的应用 |
1.8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1.9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多全氟烷基三唑环功能化硅烷的合成及结构性能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试剂和仪器 |
2.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2.3 测试与表征方法 |
2.3 多全氟烷基三唑环功能化硅烷的合成 |
2.3.1 合成路线 |
2.3.2 合成步骤 |
2.4 全氟烷基三唑环功能化硅烷自组装膜的制备 |
2.4.1 羟基化硅片的制备 |
2.4.2 含氟硅烷自组装膜的制备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产物结构表征 |
2.5.2 自组装膜的表面性能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多全氟烷基三硅氧烷基丙烯酸酯共聚物的合成及应用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试剂和仪器 |
3.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2.3 测试与表征方法 |
3.3 多全氟烷基三硅氧烷基丙烯酸酯单体及其共聚物乳液的合成 |
3.3.1 合成路线 |
3.3.2 合成步骤 |
3.4 棉织物的整理应用 |
3.5 结果与讨论 |
3.5.1 产物结构表征 |
3.5.2 红外光谱 |
3.5.3 多全氟烷基三硅氧烷基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的粒径、粒径分布和zeta电位 |
3.5.4 三(全氟烷基)三硅氧烷基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的TEM图谱 |
3.5.5 三(全氟烷基)三硅氧烷基丙烯酸酯共聚物的热稳定性 |
3.5.6 多全氟烷基三硅氧烷基丙烯酸酯共聚物的表面自由能 |
3.5.7 三(全氟烷基)三硅氧烷基丙烯酸酯共聚物的EDS图谱 |
3.5.8 整理前后棉织物的表面形貌 |
3.5.9 整理后棉织物的表面接触角 |
3.5.10 整理后棉织物表面粘附力 |
3.5.11 整理前后棉织物的XPS图谱 |
3.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多全氟烷基甲硅烷基丙烯酸酯共聚物的合成及应用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试剂和仪器 |
4.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4.2.2 实验仪器 |
4.2.3 测试与表征方法 |
4.3 多全氟烷基甲硅烷基丙烯酸酯单体及其共聚物乳液的合成 |
4.3.1 合成路线 |
4.3.2 合成步骤 |
4.4 棉织物的整理应用 |
4.5 结果与讨论 |
4.5.1 产物结构表征 |
4.5.2 红外和核磁图谱 |
4.5.3 多全氟烷基甲硅烷基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的粒径和zeta电位 |
4.5.4 三(全氟烷基)甲硅烷基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的TEM图谱 |
4.5.5 单(全氟烷基)甲硅烷基丙烯酸酯共聚物的热稳定性 |
4.5.6 多全氟烷基甲硅烷基丙烯酸酯共聚物的表面接触角和表面自由能 |
4.5.7 共聚物薄膜表面AFM图谱 |
4.5.8 多全氟烷基甲硅烷基丙烯酸酯共聚物在棉织物上的整理应用 |
4.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多全氟烷基倍半硅氧烷基丙烯酸酯共聚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试剂和仪器 |
5.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5.2.2 实验仪器 |
5.2.3 测试与表征方法 |
5.3 多全氟烷基倍半硅氧烷基丙烯酸酯单体及其共聚物乳液的合成 |
5.3.1 合成路线 |
5.3.2 合成步骤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产物结构表征 |
5.4.2 多全氟烷基倍半硅氧烷基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的粒径和zeta电位 |
5.4.3 多全氟烷基倍半硅氧烷基丙烯酸酯共聚物的热稳定性 |
5.4.4 多全氟烷基倍半硅氧烷基丙烯酸酯共聚物的表面接触角和表面自由能 |
5.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附表 全文化合物编号及结构一览表 |
附图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申请专利 |
致谢 |
(9)水性聚氨酯羊绒针织物抗起毛起球整理剂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山羊绒概述 |
1.2.1 山羊绒纤维的结构特征 |
1.2.2 山羊绒纤维的化学结构 |
1.3 羊绒针织物的起毛起球及其整理现状 |
1.3.1 起毛起球过程 |
1.3.2 起毛起球的影响因素 |
1.3.3 羊绒织物抗起毛起球整理现状 |
1.3.4 柔软剂对羊绒抗起毛起球整理的影响 |
1.4 有机硅柔软剂结构、性能与柔软机理简述 |
1.4.1 有机硅的结构与性能 |
1.4.2 氨基硅油柔软剂及其柔软机理 |
1.5 水性聚氨酯及其改性、应用 |
1.5.1 水性聚氨酯的结构、性能与分类 |
1.5.2 水性聚氨酯的改性研究 |
1.5.3 有机硅改性水性聚氨酯的研究进展 |
1.5.4 水性聚氨酯在纺织品加工中的应用 |
1.6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内容和创新点 |
1.6.1 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
1.6.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侧链氨基硅油与线性聚醚嵌段氨基硅油的制备 |
2.1 引言 |
2.2 实验 |
2.2.1 试剂与仪器 |
2.2.2 实验方法 |
2.2.3 测试与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FT-IR 表征氨基硅油的结构 |
2.3.2 氨基硅油的热重分析 |
2.3.3 氨基硅油的元素含量分析 |
2.3.4 氨基硅油的氨值分析 |
2.3.5 氨基硅油的分子量分析 |
2.3.6 AEAPS、PBS 对羊绒针织物的柔软性能分析 |
2.3.7 整理羊绒的电镜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侧链氨基硅油改性水性聚氨酯羊绒抗起毛起球整理剂的制备 |
3.1 引言 |
3.2 实验 |
3.2.1 试剂与仪器 |
3.2.2 实验方法 |
3.2.3 性能测试与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FT-IR 表征聚合物的结构 |
3.3.2 反应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3.3.3 WPU 胶膜的硬度 |
3.3.4 WPU 胶膜的耐水性与水接触角 |
3.3.5 WPU 的分子量 |
3.3.6 WPU 胶膜的热性能 |
3.3.7 WPU 胶膜表面的微相分离 |
3.3.8 WPU 胶膜表面的元素含量 |
3.3.9 WPU 胶膜的结晶性能 |
3.3.10 WPU 胶膜的动态机械性能 |
3.3.11 WPU 在羊绒针织物抗起毛起球整理中的应用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氨基硅油结构对改性水性聚氨酯羊绒抗起毛起球整理剂性能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实验 |
4.2.1 试剂与仪器 |
4.2.2 实验方法 |
4.2.3 性能测试与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FT-IR 表征氨基硅油改性 WPU 的结构 |
4.3.2 氨基硅油结构对改性 WPU 性能的影响 |
4.3.3 氨基硅油改性对 WPU 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
4.3.4 WPU 在羊绒针织物抗起毛起球整理中的应用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线性聚醚嵌段氨基硅油改性阳离子水性聚氨酯羊绒抗起毛起球整理剂的制备 |
5.1 引言 |
5.2 实验 |
5.2.1 试剂与仪器 |
5.2.2 实验方法 |
5.2.3 性能测试与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FT-IR 表征 CWPU 的结构 |
5.3.2 CWPU 乳液的性能 |
5.3.3 CWPU 胶膜的硬度、粘附力 |
5.3.4 CWPU 胶膜的接触角、耐水性 |
5.3.5 CWPU 胶膜的热性能 |
5.3.6 CWPU 胶膜的表面微相分离 |
5.3.7 CWPU 胶膜表面的元素含量 |
5.3.8 CWPU 胶膜的结晶性能 |
5.3.9 CWPU 在羊绒针织物抗起毛起球整理中的应用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结论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申请专利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10)核壳乳胶粒子PDMS/PMMA和PDMS/PS的制备与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前言 |
1.2 核壳乳胶粒子的研究进展 |
1.2.1 国内外核壳乳胶粒子的研究进展 |
1.2.2 核壳乳胶粒子的生成机理 |
1.2.3 核壳乳胶粒子的制备方法 |
1.2.4 乳液聚合和核壳乳胶粒子结构形态的影响因素 |
1.2.5 核壳乳胶粒子的表征 |
1.2.6 核壳乳胶粒子表层的功能化 |
1.3 有机硅系核壳乳胶粒子的制备与应用 |
1.3.1 有机硅系核壳乳胶粒子的制备 |
1.3.2 有机硅系核壳乳胶粒子的应用 |
1.4 本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实验部分 |
2.1 实验原料与仪器 |
2.1.1 实验原料 |
2.1.2 实验仪器 |
2.2 表层功能化核壳乳胶粒子的制备 |
2.2.1 PDMS 核芯乳胶粒子的制备 |
2.2.2 PDMS 核的合成反应 |
2.2.3 表层功能化 PDMS/PMMA 和 PDMS/PS 核壳乳胶粒子的制备 |
2.2.4 表层功能化核壳乳胶粒子的合成反应 |
2.3 核壳乳胶粒子的表征 |
2.3.1 粒子尺寸及其分布的测定 |
2.3.2 核单体转化率测定 |
2.3.3 凝胶含量分析 |
2.3.4 功能单体含量分析 |
2.3.5 红外光谱分析 |
2.3.6 热分析 |
2.3.7 元素分析 |
2.3.8 形态分析 |
2.3.9 热重(TG)分析 |
3 结果与讨论 |
3.1 PDMS 核乳胶粒子制备工艺的确定 |
3.1.1 乳化时间对核单体转化率和 PDMS 核乳胶粒子粒子尺寸的影响 |
3.1.2 反应时间对核单体转化率和 PDMS 核乳胶粒子尺寸的影响 |
3.1.3 乳化剂用量对核单体转化率和 PDMS 核乳胶粒子尺寸的影响 |
3.1.4 催化剂用量对核单体转化率和 PDMS 核乳胶粒子尺寸的影响 |
3.1.5 D4与 VD4质量比对核单体转化率和 PDMS 乳胶粒子粒子尺寸的影响 |
3.2 表层功能化 PDMS/PMMA 核壳乳胶粒子的表征 |
3.2.1 乳胶粒子尺寸及分布 |
3.2.2 乳胶粒子的凝胶含量 |
3.2.3 核壳乳胶粒子的化学结构 |
3.2.4 核壳乳胶粒子的化学组成 |
3.2.5 核壳乳胶粒子的玻璃化转变 |
3.2.6 核壳乳胶粒子的形态结构 |
3.2.7 核壳乳胶粒子表层功能单体含量分析 |
3.2.8 核壳乳胶粒子的 TG 分析 |
3.3 表层功能化 PDMS/PS 核壳乳胶粒子的表征 |
3.3.1 乳胶粒子尺寸及分布 |
3.3.2 乳胶粒子的凝胶含量 |
3.3.3 核壳乳胶粒子的化学结构 |
3.3.4 核壳乳胶粒子的玻璃化转变 |
3.3.5 核壳乳胶粒子的形态结构 |
3.3.6 核壳乳胶粒子表层功能单体含量分析 |
3.3.7 核壳乳胶粒子的 TG 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聚硅氧烷乳液的结构性能及反应动力学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亲水抗菌功能性有机硅柔软剂的制备及应用性能研究[D]. 杨玉各. 东华大学, 2021(09)
- [2]基于线型聚硅氧烷的功能有机硅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应用研究[D]. 刘营营. 山东大学, 2020(08)
- [3]长链烃-有机硅交替共聚物制备及耐温性能探究[D]. 王宇浩. 杭州师范大学, 2020(02)
- [4]多功能化核壳有机硅改性剂的合成及其在塑料改性中的应用研究[D]. 王林.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1)
- [5]有机硅氟丙烯酸酯压敏胶的合成与应用研究[D]. 张金升. 苏州大学, 2018(04)
- [6]硅氧烷改性水性聚氨酯的研究[D]. 王亚东. 江南大学, 2017(02)
- [7]2015年国内有机硅进展[J]. 张爱霞,周勤,陈莉. 有机硅材料, 2016(03)
- [8]多全氟烷基化功能材料的制备及结构性能研究[D]. 蔡露. 苏州大学, 2016(08)
- [9]水性聚氨酯羊绒针织物抗起毛起球整理剂的研制[D]. 徐成书. 东华大学, 2015(11)
- [10]核壳乳胶粒子PDMS/PMMA和PDMS/PS的制备与表征[D]. 张国青. 齐齐哈尔大学, 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