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陆象山的教育思想

浅谈陆象山的教育思想

一、浅谈陆象山易简教育思想(论文文献综述)

邓红[1](2021)在《象山学在日本》文中研究表明陆象山学术是宋代理学中重要的一派。宋学在南宋传入日本,陆象山着作也随之传入日本。象山的着作在江户时代为日本人阅读、翻刻和翻译,但象山学的接受是一个过程,江户时代的汉学界曾有过激烈的"朱陆之辨"。进入明治维新以后,随着"日本阳明学"运动的兴起,陆象山研究也得到发展,以东京大学哲学科为中心,出现了一批陆象山研究的专着,这些研究在今天也有一定的价值。

石霞[2](2021)在《罗近溪心性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罗近溪是阳明心学一脉的重要人物,被称为“泰州学派唯一特出者”。研究近溪的心性论,对于全面了解近溪学术,深入了解近溪与中晚明阳明学的关系,评价近溪哲学在泰州学派和宋明理学发展史上的地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心性之学为研究内容,从心性本体论与心性工夫论两方面切入讨论近溪思想的哲学建构与核心关切。第一部分,论述近溪的心路历程与思想背景,讨论近溪对宋明儒学的继承、发展。近溪思想不仅直承颜山农,沿袭阳明心学心性传统,他还近承明道论仁,远承孔孟心性哲学,因而对罗近溪心性之学的展开研究势必要系统地、客观地梳理近溪思想的学术渊源与思想开拓。在这一过程中,近溪服膺心学,并在面对朱子和阳明问题中确立了回归先秦儒家传统的思维向度,凝聚了重新诠释、融会贯通的勇气。此外,近溪思想的建构与其时代背景密切相关。时下“见在良知”与“现成良知”思想盛行,流弊甚深,或是执着于义理分解,虚空冒认良知,或是任取当下,陷良知于情识,二者皆将良知当光景玩弄了。如何进一步发扬阳明良知学,同时又能克服玄虚和情识等光景之弊,就成为了近溪心性思想的基本出发点。第二部分,论述近溪的以“赤子之心”为本旨的心性本体论。近溪在继承阳明心性一元论观点的基础上,近溪认为“心”乃强立之名相,主张以“生生”释“赤子之心”。以“生生”为纽带,赤子之心乃心性合一处,具有天命之性、良知本心、孝弟慈三种内涵,成为了一个具有超越地位又贯通形上、形下,让天德仁体当下有所落实的心性本体了。此个心性本体先天具备,是於穆不已之天命的当下呈现,日用常行莫不是天机活泼。第三部分,论述近溪以“孝弟慈”为核心的心性修养论。赤子之心为良知本体,孝弟慈作为赤子之心的自然发用,构成了近溪心性工夫的主要内容。此个孝弟慈不仅是体悟赤子生生之仁的入手处,更需要不断因时推进,是落实“天下归仁”理想的根本路径。通过对近溪“孝弟慈”之工夫的具体落实次第的论述,对近溪修养工夫论的特色予以说明,进而阐明近溪对中晚明学术流弊的修正之功及其与晚明学术流弊的关联。第四部分,论述近溪心性论的归属、特质并给与评价。本文力图通过对近溪心性本体论及其工夫修养论的论述,对近溪的学派归属、思想宗旨、历史影响问题进行简要的论述,通过与阳明王学以及阳明后学其他学派的对比,通过泰州王学门内学者相关思想的比较,以“心性”作为连接超越与实践道德支撑和理论依据,展现罗近溪以“赤子之心”作为圣贤之学落实于个体的生命实践,并将“孝弟慈”道德实践扩充至黎民百姓、家国天下的“心性”思想构架。

彭丹[3](2021)在《阳明学道统思想研究》文中提出虽然阳明学和道统论分别都是学界研究的热点,然而阳明学道统思想的研究一直以来却较为薄弱。固然从整体来看阳明学的确少谈“道统”一词,但阳明学者的道统意识却又十分强烈,具有道统意蕴的论述也十分丰富。本文紧紧围绕本质性与历史性两个道统论的关键维度,通过对不同类型道统思想的细致分析,以期勾勒出阳明学道统思想的整体面貌。第一章总体讨论阳明学道统思想的由来、表现形式和发展轨迹。朱子学以凸显精神文化意蕴的道学来理解道统,阳明学继承了这一立场。不过在具体表述上,从阳明而下,阳明学者较多使用宗、脉这两个概念来表达自我的道统关切。其中,宗偏向本质型维度而脉偏向历史性维度。由所宗不同,阳明学可以分为以良知、仁、身、性概念为中心的四个道统思想类型,其中以致良知为宗和以求仁为宗是两种前后相继的主要类型。在以道学理解道统之外,基于对实际治理秩序的强调,随后晚明阳明学又出现了治、学二分,以治统摄学统的道统思想新局。第二章主要论阳明学对“十六字心传”的理解。“十六字心传”是朱子学道统思想的中心论点。阳明在朱子理学道统论的背景下,早期以源于“十六字心传”的心学为主旨论述道统,阳明后学不论具体立场为何,都不否认圣学为心学的基本观点。就道心人心的关系而言,阳明和大部分后学都持心即理的观点,对道心人心坚持一种天理人欲的对立理解;少数后学则将道心人心视为一种非一非二的体用关系。不过虽然立论各异,阳明学者都能将道心把握为主体性价值的内在根源,这就和朱子学的理解区隔开来。阳明学者也多有将中视为圣学之宗的提法。总体来说,“十六字心传”在阳明学道统思想中处于一个既重要又缺少独立性的位置,可以在总体上确定阳明学的道统思想是一种心学道统论,但不能以此判定各学者道统思想的具体意涵。第三章专论阳明学中以良知学为中心的道统思想。阳明起初以心学衡定圣学,在自身良知学成熟以后,便大肆宣讲良知学,以良知为中心定位圣学。阳明道统谱系的突出特点是推重颜子和周、程二子。阳明的大多数一传弟子接踵继武。浙中王门一传侧重揭示在中之体,江右王门一传关注工夫,归寂派王门一传偏重寂、静等观念,他们以良知学为核心各有侧重地建立各自的道统论述。良知学的道统地位在阳明从祀时达到了高峰。但是阳明二传弟子以后,除了一些浙中王畿后学以外,鲜少有以良知为中心而建立道统论述者。随着良知学权威的下降,良知道统论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衰落。第四章考察阳明学中以仁学为中心的道统思想。阳明在致良知之外,也特别重视一体之仁并在晚年大力提倡,但始终没有完全将其提至道统论述的层面。蒋信以万物一体为宗,在阳明弟子中独树一帜。在他们的影响下,以仁为宗的道统思想在二传以后弟子中得到了张扬。江右王门二传仁、心并重,浙中王门二传大力渲染仁体的宇宙意义,黔中王门注意发挥仁体合内外寂感的本质,天台一系的学者建立万物一体之仁的道统历史铺陈,泰州后学颜钧、何心隐则在道统中直接孔仁。这些学者的道统论述与致良知为宗者的不同就在于以求合内外的仁为旨归并以此来定义心体,在谱系上以仁学为中心而回归孔孟。此外,以修身为宗旨的道统思想将身体性作为道德实践的根本,宗性的道统思想以性为首出的观念,此二种道统思想可以视为仁学道统思想的同调。第五章讨论晚明阳明学道统思想的新局。阳明后学中主张三教合一论者有一种平视三教的正统主张,不特别标榜道传的儒家系谱,这以李贽、焦竑二人为代表。而更多的三传以后弟子以治、学两条线索组织道统论,治之统系虽以学为根本,却将学之统系兼摄。江右王门胡直后学邹元标、郭子章并列治、学两条谱系;浙中王门陶望龄的道统论也有着道事合一和道不即事的两条线索;泰州罗汝芳更是推尊明太祖,以孔孟之学佐唐虞之统的最早代表。在这几者之外,泰州后学杨复所与管东溟的道统理论,在鲜明地以治摄学的同时又融摄三教,将“道统”包含广大社会政治伦理秩序建立的意蕴表露的更为显豁。这样,代表治统的明太祖获得了超然的道统地位,道统中实际秩序治理的内容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独立,但这也造就了道统被治统融合的风险。本文第六章观察阳明学的传道观与传道实践,这是从较为现实和对阳明学者自身较近的时间点中发见道统思想的特点。阳明学者通常都有着较为鲜明的任道意识,有的学者对道的承担意识还特别强烈。阳明学者的传道观有着丰富多样的内涵,既受到禅宗传灯观念和宗族观念的深刻影响,又蕴含着道的普遍存在和独断承担这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阳明后学对于孰为阳明后之正传意见分歧不一,主要有以江右、浙中、泰州三种看法,这表现了阳明学作为一个整体不断地走向分化。和一般认为不同,总体上阳明学的传道实践并不非常普遍,只在浙中和泰州王门的若干人物中有所表现。最后余论论述本文的分析对理解阳明学历史发展逻辑和建设当代道统理论两个方面的启示。对道统思想史的阐释可以观察出阳明学与晚明学术发展的某些趋势与特点;而传统儒学本身要求道治合一的内在结构特质也值得当代道统建构论者深思。

刘安琪[4](2021)在《陆九渊道德修养思想研究》文中认为道德修养是指人们按照一定的道德理想和道德规范进行自我教育,从而达到一定的道德境界,这是中国传统伦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在陆九渊的道德修养思想中提出了人的主体意识,主张发挥人在道德实践中的主观能动性,从道德本能出发,由内而外进行道德实践,指导人们立志爱国,提倡公利,切记反思、改过迁善。他的道德修养思想是以尊德性为基础的。他相信人性是好的。他坚持以发明本心为原则的价值理性优先。他把人格修养放在首位,把本心作为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源泉。他坚持存养、易简和践履的修养理念,将道德修养理论与道德实践相结合,主张通过剥落、扩充和辨志、立志的途径,引导人们去除杂念,理性思辨,从现实浑浊的污流里找寻道德修养的方式,从而达到心性理的纯一之地以及收拾精神、自作主宰,存心向义、立志报国的健全道德人格。本文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从陆九渊的社会历史背景出发。结合陆九渊道德修养思想的理论渊源,分析陆九渊道德修养思想的主要内容。着重论述陆九渊道德修养思想的理论价值和现实价值,试图从陆九渊的道德修养思想中汲取合理养分,为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和个人的道德修养提供启示,发掘其对当代道德构建之精华部分。

陆兴娥[5](2021)在《以陆禅之别及朱陆之争看陆九渊心学特质》文中研究指明陆九渊心学作为与朱熹理学双峰竞秀的理论,在宋明思想史上占重要地位。本论文第一章从知人论世的角度,对陆九渊心学所产生的时代背景、陆九渊的知识背景、生平,以及其思想溯源逐一介绍。陆九渊生活的时代,一方面国家政权不稳定,另一方面由于市民经济兴盛,社会流行重商、重金钱之风。读书人读书只为有朝一日求取功名,从而可以做官谋利。面对南宋社会混乱、人心向背的现状,陆九渊创立象山心学,以期匡正人心。陆九渊出生于儒学世家,其人系儒家知识分子,其一生之书院讲学教化众生,以及荆门为政,充分能看出其人之儒家担当精神。由于先辈儒佛并重,加以居住地邻近佛寺,因此思想上也受到佛教影响。这也导致其学长期被人误为禅学。学界关于其思想溯源,有三种说法:源于孟子说、源于程门说、源于禅门说。陆九渊自称其思想源于孟子。第二章分析了陆九渊心学与禅学之异同。尽管两者有相类之处,如“发明本心”与“明心见性”,但有本质不同。本章依次解析两者异同。陆九渊为儒门学者,其“发明本心”系将顿悟落在实处,扩大本心之四端善端,最终达到道德修养的完美境界。禅宗则以空为最高境界,追求顿悟之后的真如境界,达到断生死,自性清净,终极涅盘。陆九渊也多次站在儒家“义利”观批判佛教追求个人出世,是“利”“私”,这是两者最本质的区别。第三章论述朱陆之争。本章详细介绍朱陆双方从相争到相融,以及各自门派的后期流弊。朱陆在鹅湖之会上,就“尊德性”与“道问学”展开激烈的意气之争,在读书方法上,朱熹重训诂,陆九渊则提倡优游涵泳读书法,又生“六经注我”与“我注六经”之争。晚年双方相互认可了对方学术,朱熹认可了陆九渊“先立乎其大”,认为先正“本心”非常重要。陆九渊也吸收了朱熹之重于训诂,教门人看经书时,要细看注疏。学术上也呈现相辅相融之势。朱陆门派都有一些流弊。陆学后期,其门人片面注重心悟,不注重读书,导致学问粗疏,甚至落入狂禅之误。朱门则由于其门人多对其师着作并不能从整体上把握,只能援引一些理论,导致学问“支离”。结论除了对全论文作总结之外,还介绍陆学后期发展。由于陆九渊经常教导学生要“心悟”,部分学生曲解他的意思,其学派后期,门人不读书,研究打坐来求“心悟”,导致陆学出现很多弊端。元代呈现朱陆调和局面,尽管官方极为重视朱熹,学者多数兼习朱熹与陆九渊理论。明代,朱熹理学与陆九渊心学都日趋衰落,王阳明横空出世,将陆学发扬光大,陆王心学成为明代重要学术流派。

杨超[6](2020)在《内外之间:船山的宋学观》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宋学最初是指宋儒以义理解经的经学形态,此种经学形态的学术范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还进一步拓展到词章、治道、身心之学等各个学术思想领域,同时又延续至元明清时期。所以,“宋学”既指宋代的断代学术,亦指一种跨朝代的学术范式与学术形态。自船山没后以至于今,学界围绕船山与宋学的关联问题争讼已久,诸多说法或盛传一时,或流行至今,均有其合理与可取之处。然细考之,已有之论或为宋以来道统框架所限定,或为现代学科分类壁垒所制约,亦有其未尽之处:多局限于对船山与宋学中,以内圣为主旨学派的内圣之道关联之探讨,缺乏对船山与内圣一脉的外王取向,以及船山与以外王为主旨学派之关联的考察。如此,无法客观地呈现宋学的整体面貌与发展理路,也未能全面地厘清船山思想渊源及学术旨趣。宋学中诸儒,为其所处时代所囿,多有对内圣之学与外王之学、内向工夫与外向工夫的偏执:朱子之前,治道、词章等以外王为主旨的学派藉外摄内,以内圣为主旨的身心学派藉外荣内,二者呈互斥之势;朱子以后,在身心学派内部,亦有工夫论方法层面,理学偏向于内,心学反之偏向于外的论争。如若说朱子是宋学中,以内圣为主旨学派的承上启下者,与以外王为主旨学派的终结者。那么,船山则处在二者的内外之间。船山有“及乎朱子之时,则虽有浙学,而高明者已羞为之,以奔骛于鹅湖”之语,朱子“先理致而后文辞,崇道德而黜功利”,其以《四书》为主要典据,完善了以身心学派为尊的道统谱系,对治道中蕴含着强烈经世情怀的治道以及词章学一派,排斥较为强烈。在朱子之后,身心之学愈发纯粹,朝着更加内化的方向开展。有别于朱子,船山在赞许身心性理之学建构,重新赋予了儒学以生命与温度的基础上,为《六经》重开生面,再次探求以外王为主旨学派之意义,并给予其更多的同情与理解。具体而言,在方法上,船山变“是其所非,非其所是”为“好而知恶,恶而知美”,在对宋学外王之道的融摄,对宋学内圣之道调适的基础上,藉内外交养之道,合宋学诸儒之优长为一,以至于和美之境。散为万殊的一贯之理,可“统其分以会其合”,以成其全。偏执并非绝对的朝向,以外王为主旨的政治家、文学家也有对内圣之道的追求,而以内圣为主旨道学家亦有对外王之道的向往。政治家、文学家对待权势的态度,往往异于道学家,此二派对“道”内涵的解读,于“治”径路的主张,依然格格不入,如荆公得志之时,流于权谋术数,以道附势;苏东坡早年为求功名,以文媚势;朱子反之,欲格君心之非,对“权谋术数,一切以就功名之说”深恶痛绝,而以道抗势。因此,如何纾解宋学诸儒在政治实践中,所面临道统与治统无法调和之张力,以达到“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之局面,也是船山不得不回应的历史以及时代课题。次而,在方向层面,船山在辨正词章、治道、佛老学说之驳杂的基础上,“反动”朱子,上契孔子,断横渠之学为正学。船山在不同的论着中,多次将矛头指向词章、治道,以及“付之释老”的身心学派。于船山而言,宋学中词章、治道外王一脉却有治少道,而流于佛老内圣一脉的身心学派,有道少治。船山首先批判了象山、姚江、王畿、李贽之学,此数人援告子、释氏以为儒,皆以心为宗,认人心为道心,瞥然乘机、一念缘起。次而,船山在肯定朱子“以格物为始教”之后,指出朱子在工夫论方向上与陆王相同,皆为内敛的复性模式。朱子之后,治道及词章之学日益衰落。此后,绵延数百年的朱陆之争,一虚一盈而莫之有定,船山认为其根源在于横渠学说之湮没,若使横渠之学晓然大明,则可破朱陆正邪相竞、互为畸胜之局面。横渠之学以《礼》为堂,以《易》为室,在此基础上,船山判横渠而非朱陆之说为“正学”,有其本体论之权衡,更有其工夫论之考量。横渠所彰明的成性工夫论模式,既蕴藏着治道、词章学说中日新不已的经世情怀,亦有程朱陆王学说中的终极关怀,与孔子内外和合之道相契合。船山对宋学中内圣、外王两派之学说,均有批判与涵化。其虽以横渠为正学,但对横渠学说中的未尽之处,也保持着应有的警惕。横渠为学,以“思”为宗,缺乏治道、词章一派,在长期的政治实践中,对《六经》及汉唐儒学中,礼法、治术的承继与体贴;而且横渠工夫论之方法,亦有其不足,而此正为内圣为主旨的身心学派之所长。船山对宋学中诸儒所面临的时代背景,均有所体贴:“除孔子是上下千万年语,自孟子以下,则莫不因时以立言。”船山是否能够做到,调适、融摄宋学内外之道,依据且超越时代,上契孔子之本义,使得其学说无有偏执,从而具有恒常之意涵,尚无从而知。可以看到的是,自清末《船山遗书》重现于世,船山学在百余年的社会变革及重建中,都发挥了其应有的效用。历经三千年无有之变局以后的我们,回头审视船山之学说,会发现其亦有未尽之处,如刻意揭露礼法的不稳定性,对陆王心学的过分苛责等等。以今之视角评议古人,孰是孰非,可能亦无有定论。但我们应当知晓,同情与理解永远值得留存。

王信[7](2019)在《论陆象山易学“易简”之道与心学建构》文中认为学人多从工夫层面宏观论述陆象山的易简之学,探讨朱陆"易简工夫"与"支离事业"之异,然"易简"不仅是其心学工夫论的总体代名词,更是构建其心学体系的核心精神。象山赋予《易传》易简之道以新的内涵,使易简原则融贯于心体论与工夫论中,他于道体建构上化繁为简,将万理归于精一本心,并强调发明道体自然简易,以"先立其大"为前提主张在为学成德上去繁就简。象山的易简之学将天理的自足性纳入人心,以突显人之本心自明自足为最终立意,其以易解心的致思理路为后世心学易之形成开启了门径,"易简"亦由此成为心学一脉建成自身思想体系的重要依据。

刘名涛[8](2019)在《船山易学的天人观研究》文中提出船山易学的天人观是船山易学乃至整个船山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本体论、天人关系和心性论等内容。本文第一部分分析船山易学中天道与人道的关系,通过对船山易学的“乾坤并建”、“阴阳观”、“道器观”和“理气观”的解释,阐释其本体论思想的内在关联以及本体与人的关系;以天赋之“性”为基础阐述“天道无择,人道有辨”的天道与人道关系以及圣人如何“延天以佑人”;从“德福关系”和“天命与人”这两个层面,以个人命运和人类发展相结合的角度阐述船山易学的天命观。第二部分分析船山易学的心性论,阐述船山易学心性论的内涵,论述心性论与本体和天道的关系,阐释船山易学对“理与欲”、“心与性”等关系的理解;对“易简”、“尊德性与道问学”的关系等船山易学与心学易学观共同涉及的问题进行比较研究,分析船山易学心性论的理论特色,探究船山易学心性论对天道的体认和落实。第三部分,根据对船山易学中天道与人道的关系和心性论的分析,得出船山易学的天人观是由本体统摄的系统的理论体系,是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道德客观性与道德主体性的有机统一的结论。

陈昊[9](2018)在《朱子涵养论研究 ——形成与内涵》文中研究指明朱子学八百年来发展演变,是围绕“朱子之学”而展开的一部精彩纷呈又充满意外的诠释史。其中最大意外在于,朱子推崇的“格物致知”,越来越被理解为“向外穷理”,甚至被解说为获取客观知识的“科学方法”。经由学术史爬梳可知,历来对“格致说”的步步歧解,既源于学者落入朱陆二元对立的“门户窠臼”,也由于近代以来“知识与道德两分”的时代潮流,归根结底,源于历代诠说者将“格物致知”从朱子涵养工夫系统中抽离出来,作出“支离”理解。朱子涵养工夫系统即朱子涵养论。追究其形成可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朱子涵养论的起点。朱子从游受学延平时期,接受延平之学部分教导,“理会分殊”、“求圣贤经义”及“日用做工夫”,但未能理解延平“兼动静体用”的综合工夫架构,并对“体验未发”、“静坐”等涵养本原的未发工夫,疑惑不解。第二阶段,朱子涵养论架构逐渐形成。朱子参究中和问题,其重心与成果并不落在单方面建立“心性情三分”心性架构,而是在心性论述与工夫操作两方面“相互校正”中,建立一套“以心为主”的心性论述,并确立“以敬为本、敬贯始终”的涵养工夫架构。此外,围绕明人李默《朱子年谱》“朱张二先生论《中庸》义三日夜不能合”一条记载所展开考辨,可确知朱子建立中和旧说在戊子(1168年)初,不在丙戌(1166年)。朱子参究中和问题最大成果,当为“一而二,二而一”的一套“综合辩证”思维结构与方法。朱子涵养论根据,非历来所论宇宙论与本体论,也不源于“不离不杂”理气论而推导的“心性情三分”之心性论,而是根源于此“综合辩证”的思维与方法(“两一思维”)。以往“朱陆二元对立”、格物与敬非此即彼的支离之见,皆不契朱子此一思维结构与方法。朱子涵养论,首先意味着朱子继承二程以来“涵养成圣”的道学宗旨,朱子提倡诸项工夫均旨在“涵养成圣”,因此格物致知也是一种涵养工夫。其次,朱子涵养论构成一套工夫活系统,诸涵养工夫操作项目无论分作知与行、或涵养与穷理、或敬与格物,两方面非“截然两事”,彼此处在互相渗透与交相发明的动态工夫过程中,如“鸟两翼”、“车两轮”与“人双足”,而朱子对任一工夫项目的个别说明,又据具体情况而灵活调整。第三,朱子涵养论核心内涵,浓缩于“涵养为穷理之本”这一根本要义之中,涵养穷理交融互摄、归根结底又以涵养为本,明乎此,则围绕朱子涵养工夫的诸般误解尽可消除。

汤月绮[10](2018)在《陆象山“心即理”新解》文中提出宋明理学,特别是陆王心学,对中国哲学,乃至整个中国文化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陆象山作为陆王心学开创者,在程朱理学占主流地位的现实状况下,提出了“心即理”命题,并且以此为核心建构了自己的哲学体系。本文拟从道德情感主义的视角,重新审视陆象山的“心即理”命题,力图提出不同于以往的、新的、更为合理的解释。本文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陆象山“心即理”提出的历史背景。科举制度求取功名和学风浮躁的弊端是陆象山提出“心即理”命题的历史原因,朱熹理学对人之理和物之理的混淆和其理论的内在矛盾是促使陆象山提出“心即理”命题的理论缘故。第二部分阐述了以往对陆象山“心即理”命题的旧诠。陆象山关于“心”或“本心”的解释主要继承了先秦孟子的心学,主要是其“四端之心”,尤其是“恻隐之心”或“恻隐之情”。但是陆象山对其“本心”没有进一步的解释,导致后世对其“本心”有多种不同的解读。牟宗三先生认为其“本心”盖同于康德之自由意志,或曰道德理性,但是这一解读却忽视了其原有的“恻隐之情”。劳思光先生则认为其“本心”就是指价值自觉,却没有解释清楚价值自觉到底为何。徐复观先生则将“辩志”引入,以解释象山的“本心”,最终使得“本心”归到实处,但是却没有说清“本心”自身所指为何。第三部分重新解读了陆象山的“心即理”命题。(1)陆象山的“本心”实际上就是孟子的“恻隐之心”、“不忍之心”,用现代道德心理学的术语说,就是移情心(empathy),因此,“恻隐之心”就是“恻隐之情”,就是一种道德情感。(2)陆象山的“理”实际上是指人之理、伦理之理、应然之理,这种应然之理或德性所知,按照张载的说法,“不萌于见闻”,即不可能来自对外部经验世界的见闻之知。(3)而陆象山“心即理”命题意思实质上就是断言这种不可能来自见闻之知的知识只能来源于认知主体的本心。(4)按照上述理解,陆象山“发明本心”的思想也就有了更为合理的解释:“发明本心”就是认知主体依据恻隐之心的移情反应,对移情反应本身(以及其他诸多情感)和引起移情反应的外部事物进行理性反思和价值判断的过程,这一过程同时也是认知主体不断剥落物欲或意见的遮蔽,不断提高自我修养的过程。陆象山的“心即理”命题实质上主要是一个道德知识论命题,说明道德知识的先天性,主张道德知识最终源自于人的“本心”、“恻隐之心”、“移情心”。因此,他的“心即理”命题也是他的道德情感主义的核心命题。

二、浅谈陆象山易简教育思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陆象山易简教育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1)象山学在日本(论文提纲范文)

一、藤原惺窝和林罗山的朱陆之辨———“惺窝问答”
二、朱舜水与朱陆之辨
    1.朱陆之别只是宋儒之口角
    2.教授安东省庵以朱子学
    3.教安东辨明朱陆之异
三、陆象山文集在日本的传播、翻译与研究
    1.陆象山文集的出版翻译情况
    2.福田殖编译的《陆象山文集》
    3.日本的陆象山研究着作
四、结语———时代呼唤“象山学”

(2)罗近溪心性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依据及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的目的与进路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心路历程与思想渊源
    第一节 心路历程
    第二节 思想背景
第二章 心性本体说: 赤子之心即良知本体
    第一节 赤子之心,良知良能
    第二节 赤子之心,生生之仁
    第三节 赤子之心,形色天性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心性修养论: 孝弟慈即良能发用
    第一节 孝弟为径,自悟吾体
    第二节 当下即是,因时推进
    第三节 仁者人也,亲亲为大
第四章 近溪心性论的特质与评价
    第一节 哲学特质
    第二节 历史评价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阳明学道统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对象
        一、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二、阳明学的范围和人物
        三、道统的意涵与特质
    第二节 研究文献综述
        一、阳明学的研究
        二、道统论的研究
        三、阳明学道统思想研究的现状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文章结构
        一、本文研究方法
        二、本文思路与结构
第一章 阳明学道统意识的由来、表现与发展
    第一节 道统与道学
    第二节 宗与脉
        一、宗与宗旨
        二、血脉与学脉
    第三节 阳明学道统思想的中心宗旨
        一、阳明学道统思想的四种宗旨类型
        二、致良知与求仁之别
    第四节 学与治: 道统的两条谱系
        一、以体为本的外化型文化观
        二、以治统衡定道统
第二章 阳明学道统视域中的“十六字心传”
    第一节 圣学为心学
        一、“十六字心传”与心学的来历
        二、“圣人之学,心学也”
    第二节 阳明学的道心人心论
        一、“初非有二心也”——王阳明的道心人心论
        二、阳明后学的道心人心诠释
    第三节 “中为万世圣学之宗”
    第四节 “十六字心传”在阳明学道统思想中之地位
第三章 致知乃千古之秘: 以良知学为中心的道统思想
    第一节 “千古圣学之秘”——王阳明的道统思想
        一、以心学为中心的道统论述
        二、良知道统论的提出
        三、“颜子没而圣学亡”
        四、推重周程而两可象山
    第二节 阳明一传弟子对良知道统思想的承继
        一、江右王门一传的良知道统思想
        二、浙中王门一传的良知道统思想
        三、归寂派王门一传的良知道统思想
    第三节 二传以后阳明学者中良知道统思想的延续
        一、宋仪望的《阳明先生从祀或问》
        二、浙中王畿后学的良知道统思想
    第四节 “何必——谈良知”——良知道统思想的衰落
        一、作为圣学阶段的良知学
        二、良知宗旨权威的下降
第四章 圣学以求仁为宗: 以仁学为中心的道统思想
    第一节 早期阳明学的仁学道统思想趋向
        一、王阳明“万物同体之指”:仁学道统思想的先声
        二、蒋信以万物一体为宗的道统思想
    第二节 二传以后阳明学者对仁学道统思想的发扬
        一、江右王门二传的仁学道统思想
        二、浙中王门二传的仁学道统思想
        三、黔中王门的仁学道统思想
        四、泰州耿定向一系的仁学道统思想
        五、泰州颜钧一系的仁学道统思想
    第三节 仁学道统思想的同调
        一、“修身为本”的道统思想
        二、以性为宗的道统思想
第五章 三教合一与治学二分: 晚明阳明学道统思想的新局
    第一节 三教合一式的道统认知
        一、李贽: “儒、道、释之学一也”
        二、焦竑: “尧舜周孔即为佛”
    第二节 治、学二系的分列: “道统”的重新出场
        一、江右胡直后学对“道统”的提揭
        二、浙中陶望龄: 道事合一的道统思想
        三、泰州罗汝芳: 以“孔孟之学”佐“唐虞之统”的道统思想
    第三节 以治摄学、会和三教的道统论
        一、杨起元的道统思想
        二、管志道的道统思想
        三、道治之合
第六章阳明学者的传道观念与实践
    第一节 阳明学者的任道意识
    第二节 阳明学者的传道观
        一、衣钵相传观
        二、宗族衍续观
        三、道一与遍在
        四、自悟与讲学
        五、闻知与见知
    第三节 阳明之正传
        一、以江右为正传
        二、以浙中为正传
        三、以泰州为正传
    第四节 阳明学者的传道实践
余论
    第一节 阳明学的历史演进
        一、从宗旨的角度看阳明学的发展
        二、对明清之际儒学转向的认识
        三、甘泉学对中晚明学术影响的估价
    第二节 道统论的当代建构
        一、当代道统论建构的两个阶段
        二、儒家道统论的当代困局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陆九渊道德修养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陆九渊道德修养思想的源流梳理
    第一节 陆九渊道德修养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背景
        一、夷狄乱华
        二、文化发展
        三、身世生平
    第二节 陆九渊道德修养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
        一、家学渊源
        二、孔孟仁说
        三、程颐思想
        四、禅学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陆九渊道德修养思想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陆九渊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
        一、发明本心
        二、性本善,尊德性
    第二节 陆九渊道德修养的方法理念
        一、存养
        二、易简
        三、践履
    第三节 陆九渊道德修养的实现途径
        一、剥落、扩充
        二、辨志、立志
    第四节 陆九渊道德修养的最终目标
        一、心性理,纯一之地
        二、收拾精神,自作主宰
        三、存心向义,立志报国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陆九渊道德修养思想的评价
    第一节 陆九渊道德修养思想的理论价值
        一、肯定人的主体价值
        二、强调道德自觉和道德实践
    第二节 陆九渊道德修养思想的现实价值
        一、立志与报国相结合
        二、提倡公利,反对私利
        三、切记反思,改过迁善
    第三节 陆九渊道德修养思想的局限性
        一、本心内容封建化
        二、道德过度理想化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陆九渊道德修养思想对大学生道德建设的启示
    第一节 陆九渊道德修养思想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启示
        一、坚持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
        二、坚持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
    第二节 陆九渊道德修养思想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启示
        一、明确人生方向,坚定理想信念
        二、重视道德自我,进行自我反思
        三、坚持知识学习与道德实践相结合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5)以陆禅之别及朱陆之争看陆九渊心学特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意义
    二 研究综述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 材料说明
第一章 陆九渊其人及其思想溯源
    第一节 陆九渊心学之时代背景
        一 人心之乱
        二 学风虚浮
    第二节 陆九渊知识背景
        一 家学渊源
        二 禅门参学
    第三节 陆九渊平生功绩
        一 讲学
        二 荆门之政
    第四节 陆九渊心学理论溯源
        一 孟子说
        二 程门说
        三 禅门说
    本章结语
第二章 陆禅之别:似同而实异
    第一节 陆禅之同
        一 心为宇宙本源
        1.1 陆九渊“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
        1.2 禅宗“自性能生万法”
        二 “优游涵泳”读书法与“心悟转法华”
        三 陆九渊对禅学之化用
    第二节 陆禅之异
        一 “本心”之实与“自性”之虚
        1.1 陆九渊“心即理”与成圣境界
        1.2 禅宗自性之空与真如境界
        二 “剥落”与“顿悟成佛”
        2.1 陆九渊“剥落”
        2.2 禅宗“顿悟”
        三 陆九渊“静坐”与“禅非坐卧”
        四 陆九渊对佛教之批评
    本章结语
第三章 朱陆之争:有异也有同
    第一节 朱陆两次雅集:鹅湖之会及南康之集
    第二节 朱陆之异
        一 尊德性与道问学
        二 “我注六经”与“六经皆我注脚”
    第三节 朱陆晚年之相融
    第四节 朱陆门派后期流弊
    本章结语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内外之间:船山的宋学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现状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现状
    1.2 人物去取与写作思路
        1.2.1 人物去取
        1.2.2 写作思路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3.1 研究方法
        1.3.2 创新之处
第2章 船山对宋学内圣之道的调适
    2.1 船山对宋儒“寻孔颜乐处”的重建及度越
        2.1.1 宋儒“孔颜乐处”内涵确立与径路分野
        2.1.2 船山“及孟子之乐”以融通宋儒之论争
        2.1.3 船山纾解道统治统张力助益真乐之实现
    2.2 船山于东坡朱子“性情之辩”的涵化
        2.2.1 东坡、朱子内外偏执中的“性情之辩”
        2.2.2 船山内外并重以纾解苏朱性情观之张力
        2.2.3 余论:船山性情观属于怎样的道德中道主义?
    2.3 船山于朱子阳明“知行之辩”的融会
        2.3.1 朱子与阳明知行先后之歧异
        2.3.2 船山以知缓行急说辨正朱子阳明之争论
        2.3.3 船山论知缓行急与原义、时代义相契合
第3章 船山对宋学外王之道的融摄
    3.1 荆公朱子“礼理之辩”的融通
        3.1.1 荆公、朱子内外偏执中的“礼理之辩”
        3.1.2 船山内外并重以融通荆公、朱子之互斥
        3.1.3 船山礼理观超越时代义而与本义相契合
    3.2 船山于朱子陈亮“义利之辩”的消融
        3.2.1 朱、陈内圣外王偏执中的义利观之互斥
        3.2.2 船山内圣外王并重以融通朱、陈“义利之辩”
        3.2.3 船山义利观与原义、时代义相契合
    3.3 船山于朱子阳明“亲新之辩”的重构
        3.3.1 “新他”与“自新”:朱子与阳明内外偏执中的“亲新之辩”
        3.3.2 “他新 ”与“新他”:船山对朱子新民者独断之“新 ”的分判
        3.3.3 “他新”与“自新”:船山对阳明“独新”之和会
        3.3.4 船山对朱子、阳明“亲新之辨”的和合
第4章 船山辨正治道、词章、佛老学说之偏
    4.1 船山于荆公、朱子“六经四书之辩”的辨正
        4.1.1 问题钩沉:荆公、朱子内外偏执中的“六经四书之辩”
        4.1.2 歧异辨正:船山内外并重以融通荆公、朱子之对立
        4.1.3 辨证旨归:船山之学与原义、时代义相契合
    4.2 船山于东坡朱子“文道之辩”的解构
        4.2.1 东坡、朱子内向、外向偏执中的“文道之辩”
        4.2.2 船山内外交养以融通东坡、朱子之论争
        4.2.3 船山消弭文统、道统之张力以助益文道合一之实现
    4.3 船山于朱子、阳明“儒佛之辩”的分判
        4.3.1 儒佛分合之争:朱子与阳明儒佛观之歧异
        4.3.2 气实理虚之分:船山对朱子沾染老氏之融解
        4.3.3 道心人心之别:船山于阳明阳儒阴释之消解
        4.3.4 何以分流之论:船山于儒佛分治之重构
第5章 船山上契孔子以断宋学之正
    5.1 宗朱、反朱抑或是超朱? ——船山与朱子学之关联的再思考
        5.1.1 笃守朱子说:船山学说以朱子理学为宗
        5.1.2 走出朱子说:船山之学对朱子理学的倾覆
        5.1.3 超越朱子说:船山学说集道学之大成
        5.1.4 辨正说:船山对朱子学说之“反动”
    5.2 何谓“横渠之正学”?——以船山于“朱陆之辩”的辨正为论
        5.2.1 朱子、陆象山之论辩始末
        5.2.2 朱陆之辩的核心议题
        5.2.3 船山涵化横渠、朱陆工夫论之方法
        5.2.4 船山上溯横渠辨正朱陆工夫论之方向
        5.2.5 余论:横渠之学何以为正学?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论陆象山易学“易简”之道与心学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一、“心理为一”“精义无二”的易简本体
二、“血脉贯通”“洗心退藏”的易简工夫
三、关于朱陆“易简”“支离”之辨的反思

(8)船山易学的天人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意义
    0.2 研究现状
    0.3 研究思路及方法
    0.4 创新点
1 船山易学天人观的理论定位和渊源
    1.1 船山易学天人观的理论定位
    1.2 船山易学天人观的理论渊源
2 船山易学中天道与人道的关系
    2.1 天人观的本体论基础
        2.1.1 “乾坤并建”
        2.1.2 “对待”、“不测”的阴阳观
        2.1.3 “道器不离”与“理气合一”
        2.1.4 本体与人的关系
    2.2 天道与人道的关系
        2.2.1 “天道无择,人道有辨”
        2.2.2 “延天以佑人”
    2.3 天命观:天理流行与人类发展的统一
        2.3.1 “德命”与“福命”
        2.3.2 “常”“变”合一的天命
3 天人视角下的心性论
    3.1 天人视角下的“性”
        3.1.1 “性”与“才”
        3.1.2 “性日生日成”
        3.1.3 “欲”与“性”、“理”
    3.2 天人视角下的“心”
        3.2.1 “心”的特征
        3.2.2 “心”与“性”、“理”
        3.2.3 “易简”之辨
        3.2.4 “尽心”以“穷理尽性”
        3.2.5 “尊德性”与“道问学”
    3.3 对天人视角下的心性论之总结
4 船山易学天人观的总体特征
    4.1 乾坤本体统摄的天人关系
    4.2 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的统一
    4.3 道德客观性与道德主体性的统一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朱子涵养论研究 ——形成与内涵(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论
    第一节 问题缘起:“涵养论”的提出
        一. 重述“朱子”的必要与可能
        二. 朱子“格物”说的历史流变
        三. “涵养论”的提出与界说
    第二节 “涵养论”研究综述
        一. 走出“朱陆二元”与“知识道德两分”
        二. “中国哲学史”范式与涵养工夫之地位
        三. 性理学的“本体论”倾向
        四. 来自“他者”的刺激与启发
        五. 朱子涵养工夫当代研究概说
第一章 道学涵养宗旨的建立
    第一节 近世“道学”称谓论争探隐
        一. 名称混用与冯友兰主张“道学”
        二. “道学”与“理学”之争
        三. 经学与史学之间的“宋学”
        四. Neo-Confucianism与新儒学
    第二节 道学的涵养宗旨
        一. 道学兴起的“思想场域”
        二. “涵养成圣”的道学宗旨
        三. 明道伊川异同辨:同归于“涵养”
        四. “圣贤气象”与“孔颜乐处”
第二章 朱子涵养论的起点
    第一节 延平之学的“真相”
        一. 对延平之学的误解与缘由
        二. 据《延平答问》看延平之学
        三. 延平之学:兼动静、重分殊与求用力处
    第二节 朱子自佛归儒的涵养体悟
        一. 学禅形成的“忌讳”
        二. “本末”之悟与受学延平
        三. 朱子丁丑后诗文与《延平答问》比照
    第三节 延平“发脱不出”与朱子“涵养之要”
        一. 延平的“发脱不出”
        二. 《延平行状》与朱子“涵养之要”
        三. “所见不同”与“孤负此翁”
第三章 朱子涵养论架构的形成
    第一节 “中和旧说”年代考辨
        一. 旧说不在丙戌(1166年)
        二. 旧说在戊子(1168年)
        三. 新证:“论《中庸》义三日夜不能合”
    第二节 旧说四书递进
        一. 第一书:寂然本体“随处发见”
        二. 第二书:“一念体用”与“来得无穷”
        三. 第三书:“大化”更有“安宅”
        四. 第四书:未发“不待安排”
    第三节 “中和新说”的心与敬
        一. 旧说到新说的延续:“心体流行”
        二. 心性论述:“此理以心为主而论”
        三. 平日涵养:本领工夫与初下手处
        四. 敬贯动静无间断
    第四节 “中和新说”与涵养论架构
        一. “新说”论敬之突破
        二. “心与敬两分”的工夫间架
        三. 从“两一思想”到“两一思维”
第四章 朱子涵养论的理论内涵
    第一节 朱子《大学》诠释中的涵养论
        一. 以“格物补传”为定本之反省
        二. “明明德”的心体工夫
        三. “实有实发”的诚意工夫
    第二节 “格物致知”是涵养工夫
        一. 格“事物道理”与致“吾心知觉”
        二. 两端之间的“格物穷理”之学
        三. “理一分殊”的道德世界
        四. 真知与贯通的“格物疑难”
    第三节 涵养论核心:“涵养为穷理之本”
        一. “涵养为本”说的历史形成
        二. 此学以尊德性为主
        三. “主敬立本”与“敬贯始终”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0)陆象山“心即理”新解(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或意义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三、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一章 象山学的时代背景和思想定位
    第一节 理学发展的外部挑战
        一、科举之累
        二、学风之虚浮
    第二节 理学发展的内在诉求
    第三节 争议之所在—象山学为佛学?
第二章 象山“心即理”旧诠
    第一节 牟宗三先生关于“心即理”的诠释
    第二节 劳思光先生关于“心即理”的诠释
    第三节 徐复观先生关于“心即理”的诠释
第三章 象山“心即理”新解
    第一节 心
        一、心的含义的演化
        二、本心概念的提出
        三、本心即道德情感
    第二节 理
        一、理的含义的演化
        二、理即道德知识
    第三节 “心即理”:“理”来源于“本心”
    第四节 发明本心
        一、先立乎其大
        二、体认本心
        三、切己自反,剥落遮蔽
余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浅谈陆象山易简教育思想(论文参考文献)

  • [1]象山学在日本[J]. 邓红. 汉籍与汉学, 2021(02)
  • [2]罗近溪心性思想研究[D]. 石霞. 山东大学, 2021(02)
  • [3]阳明学道统思想研究[D]. 彭丹. 山东大学, 2021(11)
  • [4]陆九渊道德修养思想研究[D]. 刘安琪.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5]以陆禅之别及朱陆之争看陆九渊心学特质[D]. 陆兴娥.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6]内外之间:船山的宋学观[D]. 杨超. 湖南大学, 2020
  • [7]论陆象山易学“易简”之道与心学建构[J]. 王信. 周易研究, 2019(03)
  • [8]船山易学的天人观研究[D]. 刘名涛. 辽宁大学, 2019(01)
  • [9]朱子涵养论研究 ——形成与内涵[D]. 陈昊. 厦门大学, 2018(07)
  • [10]陆象山“心即理”新解[D]. 汤月绮. 南京师范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浅谈陆象山的教育思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