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起铅中毒引起死亡的检验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李丽杰[1](2020)在《酵母菌对重金属Pb2+的吸附特性、机理及抗性机制研究》文中认为重金属铅通过空气、水、土壤的污染残存于食品、饲料中,并对人类、动物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仍是难以解决的问题。应用于食品、饲料、人体、动物体的重金属生物吸附剂研究较少,并且大多集中于乳酸菌。酵母菌和乳酸菌可以进行混菌发酵,补充单一乳酸菌发酵应用的不足,很大程度的解决重金属污染对食品、人类、动物造成的危害。本文以前期分离自内蒙古重金属污染区的6株高吸附铅、不同铅抗性的酵母菌为研究对象,首先对6株酵母菌进行抗不良环境威胁迫能力和抗氧化能力的测定,对筛选到的优秀菌株探究其吸附特性和吸附机制,通过转录组学技术对其抗高浓度铅的机制进行解析,最后通过动物模型验证其缓解铅中毒的效果。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首先以酸碱、NaCl耐受能力、模拟胃肠道环境下的生存能力以及抗氧化能力为评价指标对6株菌有益特性进行筛选,发现6株菌对酸碱具有较高的抗性,均能通过胃肠道的pH值环境,在pH值6时W.anomalus QF11的长势最好;5株菌对小于6%NaCl具有耐受能力,W.anomalus QF11和W.anomalus QD28耐受能力最强;对5株菌模拟胃肠液的存活率研究发现,W.anomalus QF11、M.chrysoperlae QK15、M.chrysoperlae QE112 3株菌在模拟胃液和肠液中的存活率均较高,模拟肠液8h后,活性最高的W.anomalus QF11存活率为75.42%;对3株菌进行DPPH·清除率、羟自由基清除率、超氧阴离子清除率以及抗脂质过氧化能力的测定表明,3株菌均表现出一定的清除DPPH.、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抑制脂质过氧化的能力,尤其是抑制脂质过氧化能力远高于Vc(100mg/mL)。选择2个菌属且对铅抗性能力不同的W.anomalus QF11和M.chrysoperlae QK15进行后续试验。以吸附量为评价指标,通过考察环境因素对W.anomalus QF11和M.chrysoperlae QK15吸附铅的影响,解析2株菌体外吸附铅离子的特性。结果表明,pH值、Pb2+液质量浓度、吸附时间对2株菌的影响趋势相同,菌体质量浓度对2株菌的影响不完全相同。利用响应面优化法,对2株菌株吸附铅的特性进行优化。Wanomalus QF11对铅最优吸附参数为菌体浓度10.64g/L,铅浓度81.63mg/L,pH值5.42,此时预测值为7.81mg/g。M.chrysoperlae QK15对铅最优吸附参数为菌体浓度12.46g/L,铅浓度110.32mg/L,pH值5.51,此时吸附量预测值为5.80mg/g。通过化学试剂处理试验、吸附稳定性试验、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结合能谱试验以及基团掩蔽、傅里叶红外光谱试验阐明2株菌对铅的吸附机制。结果发现,2株菌吸附的铅绝大部分都会被解析下来,证明2株菌对铅的吸附机理主要是表面吸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结合能谱可直观证明2株菌确实存在对铅的吸附,并且主要是菌体表面吸附,只有一少部分胞内积累;菌体吸附重金属的主要部位在细胞壁上,且菌体表面氨基、羧基、磷酸基在吸附铅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参与吸附铅的基团有细胞壁上蛋白质酰胺I带、胺基中的-C-N-、-OH、-NH、磷酸基团(P=O、P-OH、PO43-)、细胞壁上的多糖成分、细胞膜上的-CH2基团等。采用转录组学技术对Wanomalus QF11抗铅机制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对照组和铅处理组之间差异显着表达的基因共有3638个,其中显着上调的为1724个,显着下调的为1914个。3638个差异基因显着富集在29条GO term上(Padjust<0.05)。差异基因主要涉及ncRNA代谢过程(223个)、胞质部分(1172个)、非膜结合细胞器(347个)、核糖核蛋白复合体(342个)等。KEGG pathway显着富集分析结果为,3638个差异基因参与2条代谢通路,分别是翻译通路(Translation)和能量代谢通路(Energy metabolism)(Padjust<0.05)。此外,海藻糖生物合成、对细胞损伤进行修复的热激蛋白、抗氧化酶、以及谷胱甘肽代谢通路的大量基因表达上调,编码转运蛋白的一些基因表达既有上调又有下调,W.anomalus QF11耐铅机制涉及诸多代谢过程和生物合成过程。通过测定铅暴露模型组及W.anomalus QF11干预组大鼠粪便、组织、血液中铅含量以及肝脏中的氧化应激相关指标,并对大鼠组织切片进行病理观察,评价W.anomalus QF11对铅中毒的缓解效果。结果发现,与空白组比较,铅模型组大鼠已达到中度铅中毒和重度铅中毒,建模成功;与铅模型组比较,干预组大鼠血液、肝脏、肾脏、脑中的铅含量均在一定程度降低,与此同时粪便中铅含量提高,对于中度铅中毒的干预效果高于重度铅中毒;菌对照组及空白组大鼠肝、肾及脑组织完整正常,模型组大鼠出现肝水肿、狄氏腔显现,肾小管上皮细胞淡染,颗粒变性,部分上皮细胞脱落,脑出血灶面积大,数量多,并且出现脑水肿。
杨轶男[2](2021)在《某矿区儿童环境铅暴露健康风险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通过检测矿区空气、土壤、饮水、饮食等各环境介质铅(Pb)含量,旨在揭示矿区儿童Pb外暴露现状;将儿童铅暴露-吸收-生物动力学综合模型(Integrated Exposure Uptake Biokinetic,IEUBK)结合矿区环境参数,构建本土化矿区IEUBK模型,并与实际检测儿童的血Pb含量进行对比分析,探讨矿区IEUBK模型实用性;从儿童行为、父母职业与及居住环境等方面集成研究矿区儿童Pb暴露影响因素,为矿区儿童Pb暴露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按照典型性、重点性、可行性原则选择中国北方某矿区为研究现场,根据污染程度选择5个外环境空气采样点,根据当地河流走向设置6个地表水监测断面,在矿区农田设置30个土壤监测点,在矿区社区设置15个室内空气监测点,15个室内积尘监测点,随机采集收获期自产玉米30份,自产蔬菜30份,市场采购食品36份,进行外暴露Pb含量测定;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进行Pb污染评价;采用风险商(HQ)进行Pb非致癌健康风险评价,采用超额终生癌症风险(ILCR)进行Pb致癌健康风险评价。(2)选择矿区儿童569名为研究对象,进行血Pb及尿肾功监测,采用一对一问答式对其监护人进行调查。(3)利用美国环保署EPA提出的IEUBK模型结合研究现场环境参数构建本土化矿区儿童铅暴露-吸收-生物动力学综合模型并进行验证分析。采用SAS9.3、SPSS26.0等统计软件进行儿童Pb暴露影响因素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1)矿区采暖期Pb单因子污染指数是非采暖期的3.0倍,枯水期Pb浓度为丰水期的59.04倍;Pb在蔬菜地、玉米地土壤中的超标率分别为37.50%和52.94%,最大超标倍数分别为0.8和2.50倍;室内空气中Pb仅在采暖期存在超标现象,超标率达到了25.45%;室内积尘Pb的超标率高达100%,最大超标倍数17.20倍;家庭自产叶菜类蔬菜、根茎类蔬菜、其他蔬菜中Pb的超标率分别为66.67%、14.29%、35.0%,明显高于市场采购蔬菜,自产玉米Pb不存在超标现象。(2)矿区人群不同暴露途径Pb的暴露水平依次为:经消化道>经呼吸>经皮肤,经消化道的暴露量占总暴露水平的98.21%;经呼吸道、消化道、皮肤接触HQ分别为3.20、5.54、3.01×10-3,ILCR经呼吸道、消化道分别为4.96×10-7、5.64×10-6。(3)矿区儿童血Pb中位数为10.61μg/dl,四分位数间距为4.33μg/dl~19.32μg/dl;矿区儿童血Pb与铝(Al)、钒(V)、铬(Cr)、锰(Mn)、镍(Ni)、锌(Zn)、砷(As)之间呈正相关,与Cr相关系数最大,rs=0.437;与铜呈负相关。(4)多重线性回归多因素显示:每天平均在马路上时间超过2小时、每周吃牛奶奶粉3~4次、混合喂养、人工喂养时间9个月以上均是导致矿区儿童血Pb含量升高的主要因素。(5)利用矿区环境参数构建本土化IEUBK模型,预测显示儿童血Pb浓度及其超过观察值10μg/dl在不同年龄组分别为:0~岁组浓度2.18μg/dl,概率0.06%;1~岁组浓度4.35μg/dl,概率3.84%;2~岁组浓度5.3μg/dl,概率8.84%;3~岁组浓度6.16μg/dl,概率15.12%;4~岁组浓度6.23μg/dl,概率15.71%;5~岁组浓度6.38μg/dl,概率16.93%;6~岁组浓度6.56μg/dl,概率18.47%。结论:矿区采暖期空气、枯水期饮水中铅含量增高,当时农产品铅含量超标,环境治理仍需加强;儿童血铅水平较低,仍需长期观察研究;父母既往职业暴露、住房装修时间长短与儿童血铅存在关联;矿区儿童体内钒、锰、镍元素与血铅呈正相关;儿童每天超过2小时在马路是血铅水平的危险因素,婴儿期喂养方式影响儿童血铅水平,乳制品是血铅水平的保护因素。IEBUK模型预测效果在1,2,5,6年龄段表现良好,在0,3,4年龄段还需要优化模型暴露参数。
王媛媛[3](2020)在《职业中毒事故行为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文中指出随着职业病防治工作的不断发展,我国职业病状况有了明显好转,然而伴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每年职业中毒事故仍造成巨大的生命与财产损失。因此,职业中毒的预防对职业病防治有着深远的影响,值得研究。目前,对于预防职业中毒事故主要集中在生产技术和定期检测空气中毒物浓度等外部措施,缺少对于职业中毒行为方面的研究。因此,笔者将行为安全引入职业中毒事故预防中,起到有效预防职业中毒事故的作用,进而提高企业安全水平。本文首先对121起职业中毒事故进行统计研究,分别从总体特征、事故等级、地域、时间四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得到职业中毒事故的宏观规律:我国重大职业中毒事故起数和死伤人数占比最高,所占百分比均在60%以上,属于重点预防对象;在我国25个省中,河北省、山东省、河南省、安徽省、江苏五省职业中毒事故起数,死伤人数,分别占事故总起数和死伤人数的52.89%和48.80%,约占总数一半;春节前后及8、9月发生事故较多,占事故总数的42.15%;6月份发生事故最少。其次,以事故致因“2-4”模型为理论依据对5起典型职业中毒事故从4个层面原因(直接原因、间接原因、根本原因、根源原因)对4类人员(高层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现场指挥人员、现场作业人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事故致因“2-4”模型在预防职业中毒事故中具有有效性。第三、应用事故致因“2-4”模型对121起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的不安全动作进行研究,分析得到职业中毒事故中778次不安全动作,将778次不安全动作分为8大类和48子类。通过对8类动作深入研究,分别得到每类动作中需要重点预防的不安全动作类别以及需要重点注意的人员类别。研究表明:发生频次大于50次共6类不安全动作,其中安全作业类最多有254次,占不安全动作总数32.65%;48子类中不安全动作发生频次在20次以上的类别有14类,占总数的67.72%。子类中发生频数大于20次的不安全动作与大类中发生频数大于50次的不安全动作一致,因此,这14个子类是预防职业中毒事故的关键动作类别。第四、通过上述动作分类研究后进一步对不安全动作进行整体研究,共得出133个不安全动作,排在首位的不安全动作是“盲目施救”。再从不同人员类别角度分析得:现场作业人员发出最多的是“盲目施救”,现场指挥人员发出最多的是“违规指挥”,中层管理人员发出最多的是“未制定应急救援制度”,高层管理人员发出最多的是“安全培训不到位”。第五、运用事故致因“2-4”模型对三起典型慢性职业中毒事故进行分析,导致三起典型事故发生的不安全动作均为“未佩戴个人防护用品”、“作业前均未进行岗前知识培训”、“未配备个人防护用品”。通过将其行为规律与急性职业中毒行为规律对比,发现两者中毒所需时间不同但过程极相似,因此预防急性职业中毒对策同样可以预防慢性职业中毒。为了进一步说明不安全动作对慢性中毒的危害性,进行了动物实验,以说明慢性中毒也需要得到高度重视。最后,为了预防的有效性和实用性,笔者根据以上行为规律从应急救援、安全培训、防护用具以及劳动者自身四个角度提出了针对性的预防对策,详细列出不安全动作对应的安全流程及详细内容供企业参考,其中劳动者自身的预防对策是对从业人员的营养预防建议,以新思维新角度更加全面的预防职业中毒事故。
方娴[4](2020)在《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我国面临着突发事件严峻的威胁和挑战,当突发事件发生时,由于其偶然性和巨大的破坏力,导致人民生命健康和社会经济巨大损失。紧急医疗救援是应急管理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医疗机构迅速高效开展医疗救援能够最大限度降低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新疆地处祖国西北部,周边与八国相邻,特殊的地缘位置和自然条件使得其发生突发事件风险较高,时刻考验着政府及各部门的应急管理能力。由于新疆三级综合型公立医院承担着地区医疗救援的重任,因此研究其医疗救援应急管理具有现实意义。目的:本研究以承担新疆各地州突发事件医疗救援应急主要任务的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为研究对象,从入院救治患者伤害特征、医务人员应急救援及管理认知和医院风险事件识别综合分析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的现状和不足:首先回顾性分析既往救治的突发事件住院患者的伤害情况,分析伤害所造成的医疗救援压力和社会经济损失;其次,医务人员是医院开展紧急医疗救援的核心力量和专业人员,分析医务人员医疗救援综合能力和对医院应急管理的认知情况,寻找医务人员应急管理能力不足;再次,对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内外环境进行突发事件和内部脆弱性风险评估,帮助医院确定医疗救援和应急管理的优先干预重点,做好医院自身灾害防范能力建设。在此基础之上通过构建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对乌鲁木齐市、北疆地区和南疆地区的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应急救援能力进行综合分析,最终为全面提高新疆医疗救援应急管理能力提供“政府-社会-医院”无缝隙衔接策略和政策建议。方法:(1)通过乌鲁木齐市5所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病案系统收集2011-2018年收治的因交通事故、职业灾害事故、火灾事故和社会安全事件住院治疗的29595例患者病历信息,分析其社会人口学特征(性别、年龄、民族、职业)、伤害特征(伤害部位和伤害性质)、临床特征(入院情况、住院天数、手术情况、转归情况)及住院费用。分类变量的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住院费用采用CPI指数进行贴现标化。(2)对新疆21家样本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相关科室的5022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其人口学基本情况、应急培训演练及救援情况(次数及级别)、医疗救援应急能力认知(包括突发事件认知、医疗救援角色认知、医疗救援工作能力认知和急救知识技术掌握情况四方面)和对医院应急管理认知(包括承担应急任务、明确各级职责、应急培训演练、应急物资保障、应急经验总结和应急信息沟通六方面)。分类变量的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连续性变量采用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医务人员对医院应急管理认知的影响因素。(3)运用风险矩阵法和Borda序值法对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外部环境即新疆地区4类突发事件的风险可能性和严重性两方面进行评估并确定其风险等级;再运用Kaiser模型风险评估矩阵对医院内部环境可能发生的4类致灾因子从其发生可能性和严重性(包括人员、财务、运营影响和应急准备、内外部应急响应6方面)进行灾害脆弱性风险分析,确定其相对风险值(R%)并进行排序,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自然灾害和技术事故两种致灾因子的相关性。采用德尔菲法构建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应急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确定各级评价指标的权重,通过对新疆21家(全疆合计23家)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的医疗救援应急管理现状进行调查后,结合该指标体系最后确定新疆整体(21家医院)、乌鲁木齐市(包括7家医院)、北疆地区(包括8家医院)和南疆地区(包括6家医院)的医疗救援应急能力得分。结果:2011-2018年收治突发事件伤害住院患者29595例,(1)社会人口学特征中,男性占75.0%,年龄主要集中在1935岁(35.3%)和3645岁(24.1%)年龄段,职业以工人(26.9%)、自由职业者(18.1%)和农牧民(17.5%)居多。(2)伤害特征:事件类型中交通事故患者最多占50.6%,社会安全事件占24.1%,职业安全事故占23.3%;伤害部位,上下肢受伤占39.6%,头颈部位占34.8%。(3)临床特征:入院患者入院时病情以急危重为主占78.3%,患者多集中在骨科、急诊创伤科和神经外科,住院天数较长,60%需要手术治疗,90%以上患者治愈或好转。死亡例数共计861例,其中交通事故占66.43%,职业安全事故占31.4%。(4)直接经济负担,29595例患者共产生住院费用8.0亿元,交通事故占比最高达到62.5%,住院总费用年平均增长速度为5.9%。社会安全事事件人次费用年平均增长速度为6.2%。样本医院的5022名医务人员中,(1)近三年接受应急培训人员仅占59.3%,参加应急演练人员仅占60.8%,并且培训和演练次数较少级别较低;但有20.3%的人参与应急救援,救援次数较多且级别较高,地区间也存在差异(P<0.05)(2)医疗救援应急能力认知方面,一是突发事件分类回答错误率高,达到25.7%;二是医疗应急救援能力认知中安全防护(85.4%)、健康教育(62.2%)、心理支持(76.0%)、公共卫生防疫(64.0%)应答率低于急救技能(94.7%)和急救知识(95.3%)。三是50.7%的医务人员认为自身应急知识不能满足救援需要,掌握的急救技能中现场灾情评估(33.4%)、心理危机干预(33.4%)、健康教育(36.9%)和生物性致病因素防护(19.4%)的应答率低于其他急救技能。(3)医务人员对医院应急管理的认知水平基本在3.0分上下,属于一般熟悉水平,其中承担应急任务和明确职责两部分评分较高为3.08±1.02和3.09±1.04,其他部分认知评分低于3.0分,应急培训、演练和救援是应急管理认知水平的影响因素。南疆地区除个别条目外对医院应急管理认知整体高于其他两个地区。医院外部环境突发事件风险等级中,地震和道路交通事故为极高风险事件,暴雪、生物灾害、极端温度、企业安全事故、火灾事故、环境灾害、传染病暴发流行、“苯中毒、铅中毒和尘肺”以及经济安全事件为高风险事件。医院内部风险事件相对风险度较高的依次是火灾(48.72%)、暴力型医疗纠纷(47.60%)、医院感染暴发(46.65%)、地震(45.40%)、电力故障(44.94%)、流行病暴发(41.44%)、信息系统故障(41.25%)、电梯故障(40.23%)等,部分自然灾害因子和技术事故因子间相关性高于0.4。其次构建的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应急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包含8个一级指标、30个二级指标以及76个三级指标,对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情况进行调查后结合该指标体系确定其应急管理能力得分,其中医疗救治能力、应急保障、培训演练和考核能力得分较高,分别为0.23806、0.13622和0.10355,事后恢复与重建、应急制度和监测预警系统得分较低,分别为0.00134、0.00106和0.00091。乌鲁木齐市、北疆和南疆地区的医疗救援应急管理能力与新疆整体的应急医疗救援情况近似。结论: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现状存在不足:(1)突发事件伤害导致医疗救援压力大,人群健康损伤严重,医疗急救需求增多,直接经济负担严重;(2)医务人员存在应急培训演练机会较少,与现实医疗救援工作形成矛盾。医疗救援应急能力认知不够综合全面,突发事件认知不足,对健康教育、心理支持、公共卫生防疫、安全防护方面认知低于临床急救技能和知识。对医院应急管理的认知水平普遍不高,可通过综合规范的应急培训演练体系提高其认知水平。(3)医院应明确将地震和道路交通伤害极高风险事件作为医疗救援优先目标,重点关注暴雪、传染病流行、企业安全事故等高风险事件救援,持续关注中低风险事件,定期采取风险评估的防控与救援措施。在内部加强对火灾、暴力型医疗纠纷、医院感染爆发等高风险事件的抗灾能力建设,明确自身脆弱性,完善高风险事件专项应急预案,强化部门防控,提高应急救援水平。从整体看,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的医疗救治、应急保障、培训演练和考核能力相对较好,而事后恢复与重建、应急制度和监测预警系统的能力相对较弱,应重点建设事后恢复与重建、应急制度和监测预警系统。乌鲁木齐市、南疆和北疆地区应急管理能力与整体相似。综合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应急管理的不足,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通过发挥政府应急医疗救援管理体系的支撑作用和社会网络应急救援体系的辅助作用,综合提升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应急救援管理能力。
逄高[5](2019)在《褐藻酸钠对亚慢性铅中毒SD大鼠的拮抗效应研究》文中认为铅为地壳中广泛存在的重金属之一,也是人体非必需元素。因铅具有良好的多亲和性及蓄积性,导致铅中毒患者日益增多。目前对于铅中毒的临床治疗主要采用依地酸钠钙及二巯基丁二酸等络合物,虽具有良好的排铅效果,其在促排铅的过程中却会引起其它元素的流失,并且毒副作用较大。并且络合剂类药物主要用于急性铅中毒,不适用于长期低铅暴露人群。因此,寻找安全有效防治铅中毒的排铅物质具有重要研究意义。褐藻酸钠为从褐藻中提取的一种水溶性多糖。研究表明,因褐藻酸钠中含有大量的游离羧基(-COONa)等其它能与重金属相结合的官能团,从而达到吸附重金属的作用。因此褐藻酸钠可以作为重金属的吸附剂,但关于褐藻酸钠在生物体内对重金属的吸附作用及机理相关报道较少,还需深入研究。本研究以褐藻的天然提取物褐藻酸钠为受试物,研究了褐藻酸钠对亚慢性铅中毒SD大鼠中重金属铅的拮抗效应。通过(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大鼠的肝脏、股骨、肾脏及全血中铅的含量,研究褐藻酸钠对铅的促排作用。通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肝脏及肾脏中的谷丙转氨酶及血清总蛋白含量、尿素氮及肌酐含量,反应肝脏、肾脏受损伤程度;通过(ELISA法)检测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及丙二醛含量,反应机体的抗氧化能力,研究褐藻酸钠对铅中毒大鼠肝脏、肾脏及抗氧化能力的保护作用。最后通过(H&E染色法)肝脏及肾脏切片数字扫描机观察,检查肝脏及肾脏病理形态和细微结构变化,研究褐藻酸钠对亚慢性铅中毒大鼠器官水平改善作用。为进一步开发褐藻酸钠促排铅功能性保健食品及药品提供研究基础及理论依据。本研究采用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只(6♂+6♀),采用灌胃的方式给予SD大鼠不同受试物。动物实验部分持续60天,前30天为亚慢性铅中毒大鼠模型的构建,后30天为利用100 mg/kg、200 mg/kg剂量褐藻酸钠探讨其排铅拮抗效应。具体分组及如下:空白对照组、铅模型组(5 mg/kg,以Pb2+计)、DMSA组(25 mg/kg)、100 mg/kg褐藻酸钠组、200 mg/kg褐藻酸钠组。第60天处死大鼠,取大鼠的肝脏、肾脏、股骨、全血。灌胃过程中,每周对大鼠进行称重,观察并记录大鼠的毛发、毛色等外观表现及大鼠的饮食状况、行为活动、健康状况等其它特征。最后从组织铅含量、生理生化指标及组织切片三方面来研究褐藻酸钠对亚慢性铅中毒SD大鼠的拮抗效应。实验结果表明铅模型组肝脏、肾脏、股骨、全血铅含量均与空白组呈极其显着性差异(p<0.01),铅模型构建成功。(1)褐藻酸钠具有促排铅的作用,能够降低亚慢性铅中毒SD大鼠肝脏、肾脏、股骨及全血中铅含量亚慢性铅中毒,褐藻酸钠的促肝铅排出效果优于DMSA达到62.07%,排肾铅能力达到79.49%,排骨铅能力接近于DMSA达到36.48%。(即在肾脏及肝脏中排铅效果最明显)。200mg/kg褐藻酸钠组脏器铅含量低于100 mg/kg褐藻酸钠组,即在两种浓度中,褐藻酸钠的排铅效果与浓度有关,且200 mg/kg褐藻酸钠组排铅效果较优;(2)褐藻酸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修复铅中毒SD大鼠的抗氧化能力系统。铅模型组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小于空白组且呈极其显着性差异(p<0.01),MDA(丙二醛)含量大于空白组且呈显着性差异(p<0.05),100 mg/kg褐藻酸钠组SOD活力小于200 mg/kg褐藻酸钠组,MDA含量高于200 mg/kg褐藻酸钠组,200 mg/kg褐藻酸钠组效果优于100 mg/kg褐藻酸钠组,即在一定范围内,褐藻酸钠修复抗氧化能力与浓度有关,且200 mg/kg褐藻酸钠组修复抗氧化能力效果越好;(3)褐藻酸钠对亚慢性铅中毒SD大鼠肝脏及肾脏具有保护作用,并且褐藻酸钠能修复亚慢性铅中毒SD大鼠的受损肾脏、肝脏,能起到修复肾小球、肾小管、中央静脉、改善肝细胞脂肪空泡变性的效果。铅模型组ALT(谷丙转氨酶)含量虽未与空白组呈显着性差异,但有明显上升趋势,TP(血清总蛋白)含量与空白组呈显着性差异(p<0.05),褐藻酸钠能降低全血中ALT含量,提高TP的含量,铅模型组BUN(尿素氮)含量与空白组呈显着性差异(p<0.05),Cr(肌酐)含量与空白组呈极其显着性差异(p<0.01),褐藻酸钠还可降低全血中BUN及Cr含量,且200 mg/kg组褐藻酸钠组效果优于100 mg/kg褐藻酸钠组,在一定程度内能起到保护肝脏、肾脏的作用。
冷星宇[6](2019)在《对铅中毒小鼠具有保护作用的益生菌的分离、鉴定及功能研究》文中提出一、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铅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生活环境和职业环境的有毒重金属,长期暴露于高铅环境,将严重损伤神经、造血、消化道和生殖等多个系统,对儿童神经系统的影响尤为显着。目前,对于铅中毒的治疗多采用金属螯和剂,如依地酸二钠钙(CaNa2EDTA)、2,3-二巯基丁二酸(DMSA),研究证明,金属螯和剂会产生持续的胃肠道不良反应、“过络合综合征”、肝肾毒性等毒副作用,不适用于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儿童。因此,需要寻找新的方法或制剂防治这类人群的铅中毒。国内外研究证明多种益生菌可吸附体内、外的重金属,但仍少有涉及分离吸附铅的益生菌的研究。本研究拟从健康新生儿粪便中分离益生性能佳、铅吸附力强的乳酸菌,并构建铅暴露母鼠致子代鼠铅中毒模型,探究该乳酸菌对铅暴露母鼠及铅中毒子代鼠的保护作用。二、研究方法1.利用成年无特定病原体(SPF)级C57BL/6小鼠构建母鼠孕期及哺乳期暴露铅致子代鼠铅中毒模型,母鼠经饮用浓度为200mg/L的铅水,直至子代鼠21日龄时处死母鼠及子代鼠,称量子代鼠体重及肝、肾、脑等器官的重量,取血、骨、脑、肾、肝脏及小肠,进行铅浓度检测;肝脏进行GSH、GSH-Px、SOD及NO等氧化应激因子检测;对大脑及小肠作HE染色,评价其病理损伤情况。选择鼠李糖乳杆菌GG株(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G,LGG)对铅暴露母鼠进行干预,探讨益生菌LGG对铅中毒子代鼠发挥保护作用。2.收集健康新生儿粪便为来源,利用中央扩散法分离并筛选具有铅吸附力的乳酸菌,并测定分离菌的生理生化特性、益生黏附特性、抑制致病菌特性及体外铅吸附能力等性能。3.利用1成功构建的母鼠铅暴露致子代鼠铅中毒模型,降低母鼠饮用铅水的浓度为1OOmg/L,并使用筛选所得的乳酸菌进行干预,称量母鼠及子代鼠体重及肝、肾、脑等器官的重量,取血、骨、脑、肾、肝脏及小肠,进行铅浓度检测;对子代鼠肝脏及肾脏中NO等氧化应激因子检测;粪便进行16SrRNA测序;并对大脑及小肠作HE染色,评价其病理损伤情况。探究分离所得的具有铅吸附力的乳酸菌对铅暴露母鼠及铅中毒子代鼠的保护作用。三、研究结果1.母鼠经饮用200mg/L的醋酸铅水暴露铅,导致子代鼠体重和肝脑的脏器指数降低而肾的脏器指数升高(P<0.05),血、骨、脑和肾组织的铅含量升高(p<0.05),肝脏中GSH、GSH-Px、SOD等活性降低、NO活性升高(p<0.05),脑及小肠出现病理损伤,成功建立母鼠铅暴露致子代鼠铅中毒模型。2.使用LGG干预母鼠后可使子代鼠体重和肝脑的脏器指数升高、肾的脏器指数降低(p<0.05),并减少铅在子代鼠血液、脑、肾和骨骼等组织的蓄积量(p<0.05),肝脏GSH、GSH-Px、SOD等抗氧化应激因子活性升高(p<0.05),而氧化应激因子NO活性降低(p<0.05),且子代鼠脑及小肠的病理损伤得到改善。3.从健康新生儿粪便中分离获得一株干酪乳杆菌,命名为SYF-08,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编号为GDMCC 60441。该菌生长稳定、益生性能良好、可稳定地黏附于肠道上皮细胞,铅吸附力强,在250ppm的铅溶液中,SYF-08的铅吸附率高达到51.00±6.81%,在浓度为2500mg/L的MRS平板上仍能生长。4.降低母鼠饮用的醋酸铅水浓度为1OOmg/L,仍可致子代鼠铅中毒。使用SYF-08干预铅暴露母鼠后,子代鼠体重和肝脑的脏器指数升高而肾的脏器指数降低(p<0.05),铅在母鼠血液、骨骼、肾脏和子代鼠血液、脑、肾脏等重要组织器官的蓄积降低(p<0.05),母鼠及子代鼠的肠道及脑组织的病理损伤得到有效缓解,子代鼠肝脏及肾脏中NO的活性也显着降低(p<0.05),同时子代鼠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及菌群组成得到恢复。四、结论本实验成功构建母鼠铅暴露致子代鼠铅中毒的动物模型,并从健康新生儿粪便分离获得一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吸附铅能力强的干酪乳杆菌SYF-08,该菌对铅暴露母鼠及铅中毒子代鼠均具有保护作用,可作为防治铅中毒的功能性食品或药品进行下一步开发。
孔杭如[7](2019)在《橄榄叶提取物对糖尿病小鼠糖代谢及葡萄糖转运体2的调节作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橄榄叶提取物(Olive leaf extract,OLE)对糖尿病小鼠血糖代谢、氧化损伤、葡萄糖转运体2(Glucose transporter2,GLUT-2)蛋白及基因表达等的影响,为橄榄叶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糖尿病小鼠模型构建:SPF级ICR小鼠60只,雄性,体重20±2g。随机选取50只小鼠为糖尿病造模组,喂饲高糖高脂饲料,喂养4w后,连续3d腹腔注射0.5%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50mg·kg-1。小鼠血糖值高于7.0 mmol/L视为糖尿病模型构建成功。动物实验:选取造模成功的糖尿病模型小鼠40只,按照小鼠体重随机分为糖尿病对照组和橄榄叶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实验期间均饲喂高糖高脂饲料。橄榄叶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给予150 mg·kg-1·d-1、500 mg·kg-1·d-1、1000 mg·kg-1·dT1的橄榄叶提取物。糖尿病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给予等容积的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3 w。处死动物,采集全血、脾脏、肝脏、肾脏样本。指标测定:(1)血糖代谢:采用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法,测定各组小鼠血清中的空腹血糖值。采用化学比色法,测定各组小鼠血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探讨橄榄叶提取物对糖尿病小鼠血糖代谢的影响;(2)氧化损伤:取小鼠肝脏固定、常规石蜡包埋、5 μm切片、苏木素-伊红染色、常规光学显微镜观察的方法,观察各组小鼠肝脏组织形态学的变化。采用酶促反应、显色反应方法,测定各组小鼠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的活性。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各组小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的活性。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各组小鼠血清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水平。通过肝脏病理学观察及生化指标的测定探讨橄榄叶提取物对糖尿病小鼠氧化损伤的影响;(3)GLUT-2的表达:采用RT-PCR的方法测定糖尿病小鼠肝脏中GLUT-2 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测定糖尿病小鼠肝脏中GLUT-2蛋白的表达水平;通过测定GLUT-2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探讨橄榄叶提取物对糖尿病小鼠肝脏GLUT-2表达的影响。结果(1)橄榄叶提取物对糖尿病小鼠血糖代谢的影响:高、中、低橄榄叶提取物剂量组的血糖显着低于糖尿病模型组。高、中橄榄叶提取物剂量组的糖化血红蛋白含量显着低于糖尿病模型组,且高剂量组显着低于中剂量组,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橄榄叶提取物对糖尿病小鼠氧化损伤的影响:与糖尿病模型组相比,橄榄叶提取物中、高剂量组小鼠肝细胞索、肝窦排列较规则,中央静脉结构较完整,肝组织内仍有少量脂肪空泡,间质充血、炎症细胞浸润情况有显着改善。高、中橄榄叶提取物剂量组的GSH-PX活性显着低于糖尿病模型组,且高剂量组显着高于中剂量组。高、中橄榄叶提取物剂量组的SOD活性显着低于糖尿病模型组,且高剂量组显着高于中剂量组。高、中、低橄榄叶提取物剂量组的MDA水平显着低于糖尿病模型组,且高剂量组的MDA水平显着低于中剂量组,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橄榄叶提取物对糖尿病小鼠肝脏GLUT-2的影响:高、中橄榄叶提取物剂量组的GLUT-2 mRNA的表达水平显着高于糖尿病模型组,与中剂量组相比,高剂量组的mRNA表达水平显着升高。高、中橄榄叶提取物剂量组的GLUT-2蛋白的表达水平显着高于糖尿病模型组,且高剂量组蛋白表达水平显着高于中剂量组,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橄榄叶提取物可降低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水平及糖化血红蛋白含量,提高抗氧化酶的活性,降低脂质过氧化水平,减轻小鼠的氧化损伤,提高肝脏中GLUT-2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改善糖尿病小鼠的血糖代谢紊乱。
杜娜娜[8](2019)在《杞枣口服液联合健康教育防治儿童高铅血症的效果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课题通过收集6月14岁的高铅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探讨通过健康教育与杞枣口服液的方式降低儿童体内的血铅水平,早期进行排铅治疗,降低儿童铅中毒的发生率,提高儿童生活质量。方法收集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唐山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体检儿童,年龄选在6月14岁,不区分男女,选择血铅水平在5099ug/L范围内,未进行过药物驱铅治疗的儿童126例,告知患儿家属关于早期排铅治疗的重要性及可能存在的风险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将高铅血症的患儿通过家长的意愿分为干预组(63例)和对照组(63例)。对照组只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干预组给予健康教育,同时给予杞枣口服液(浙江泰利森药业有限公司),4周为一个疗程,共1个疗程。各组分别于干预前、干预结束后46周复查血铅、微量元素、血红蛋白浓度及观察患儿神经系统症状,包括儿童表现为多动、注意力不集中、易激惹症状等。结果126例患儿中,干预组有2例退出,对照组有3例退出,最后干预组有61例,对照组有60例。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分布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结束后46周时复测两组患儿的血铅水平,干预组血铅水平由(70.12±9.46)ug/L降至(42.29±12.53)ug/L,平均下降了(27.83±3.07)ug/L;对照组中,血铅水平由(65.82±11.28)ug/L降至(52.64±9.12)ug/L,平均下降了(13.18±2.16)ug/L,干预组降铅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总有效例数为48例,总有效率为78.68%;对照组总有效例数为35例,总有效率为58.33%。干预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使用杞枣口服液联合健康教育治疗儿童高铅血症是一种可行性的方法。干预前和干预后两组儿童体内的微量元素(Cu、Zn、Ca、Mg、Fe)及血红蛋白浓度相比,未发生明显改变(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次试验中通过对儿童有关铅摄入水平的调查显示,在血铅水平下降时,神经系统症状(多动、注意力不集中、易激惹)较前无明显变化,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另外,影响儿童血铅水平增高的危险因素包括:儿童经常吸吮手指、啃咬指甲、咬铅笔头等手-口行为、经常食用膨化食品、松花蛋、爆米花等含铅的食品、父母的职业和在儿童面前抽烟等不良行为。结论服用杞枣口服液联合健康教育或者单独进行健康教育均能降低儿童的血铅水平,但是二者联合使用效果更佳。图 2 幅;表 12 个;参 138 篇。
刘纪廷[9](2019)在《microRNAs及其成熟相关基因多态性与铅作业工人血铅水平的关联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铅(lead,Pb)是一种常见的重金属元素,广泛分布在环境中。铅因其熔点低、易获取、耐腐蚀的特性而广泛应用于冶炼、化工、铅蓄电池制造等行业,在中国,铅工业迅速发展,伴随而来的职业性慢性铅中毒已成为职业病防治领域的一大难题。本研究将了解铅酸蓄电池企业铅暴露状况,明确所有涉铅岗位的铅危害程度,探讨相同外暴露条件下不同血铅水平与microRNA表达量及其成熟相关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关联,为职业性铅危害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相关依据。方法1.铅酸蓄电池企业涉铅岗位铅浓度危害分级调查检测某铅酸蓄电池企业所有涉铅岗位铅浓度,并依据相关标准对其进行危害分级,确定重点防护和治理岗位。2.相同外暴露条件下不同血铅水平与microRNA表达量的关联性研究以多个铅酸蓄电池企业外暴露条件相同的铅作业工人为研究对象,从中选取血铅水平较高的前10%铅作业工人作为高血铅组,选取血铅水平较低的后10%铅作业工人作为低血铅组;利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两组microRNAs表达谱的差异,并通过PCR技术对芯片结果加以验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所筛选的microRNAs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初步探讨其可能影响的下游基因及相应信号通路。3.相同外暴露条件下不同血铅水平与microRNA成熟相关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关联性研究根据文献报道,选择microRNA成熟过程中的5个关键基因:DROSHA、DICER、XPO5、RAN及GEMIN4,根据 NCBI SNP 和 1000 Genomes 数据库,利用 Haploview4.2软件筛选出MAF>0.05且最小基因频率携带人数大于10的SNP位点。在高血铅组和低血铅组中进行基因分型,通过Logistic回归方式探讨microRNA成熟相关基因的SNPs与血铅水平之间的关联。结果1.铅酸蓄电池企业涉铅岗位铅浓度危害分级调查在所有涉铅岗位中,铸板、和膏、磨片、分刷片、焊接、套管等工作岗位铅浓度超过国家标准;分级结果显示:铸板与套管岗位属于轻度危害作业,和膏、分刷片、焊接、磨片等工作岗位属于中度危害作业,其他岗位为相对无害作业。2.相同外暴露条件下不同血铅水平与microRNA表达量的关联性研究基因芯片结果显示,高血铅组与低血铅组相比,有16种microRNAs的表达量存在差异,其中 microRNA-520、microRNA-211、microRNA-148、microRNA-141 的差异倍数为 5.41,3.46,2.52,2.17,microRNA-572、microRNA-130b 的差异倍数 0.39,0.45。PCR验证的结果进一步表明,两组间microRNA-520、microRNA-211、microRNA-148及microRNA-572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后发现 microRNA-520、microRNA-211、microRNA-148 分别可能与 SUMO 途径、Bcl-2信号通路、内质网应激途径有关,microRNA-572与任何重要的信号通路不匹配。3.相同外暴露条件下不同血铅水平与microRNA成熟相关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关联性研究在microRNA成熟相关基因SNPs中,仅XP05 rs2257082位点基因型在高血铅组与低血铅组中的分布具有统计学差异,其C等位基因OR(95%CI)为1.63(1.07~2.47)P=0.022,CC基因型铅作业工人高血铅的危险性是TT基因型的2.6倍,其OR(95%CI)为 2.6(1.08~6.28)P=0.034。结论1.在该铅酸蓄电池企业中,套管、铸板、和膏、分刷片、焊接和磨片工作岗位铅浓度较高且可能对铅作业工人健康造成损害,需进行重点治理。2.microRNA-520、microRNA-211、microRNA-148 表达量在相同外暴露条件下高血铅组与低血铅组工人体内存在显着差异,可进一步作为职业性铅中毒的早期诊断性标志物进行深入研究。3.microRNA成熟相关基因XPO5 rs2257082中C等位基因在铅暴露中是危险因素,可为涉铅工人岗前筛查提供依据。
张红兵[10](2018)在《HOTAIR基因多态性与铅中毒易感性的关联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铅由于其具有良好的延展性、柔软性、可塑性、低熔点、易获取和耐腐蚀的特性,近年来已逐渐成为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金属之一。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统计报告,2012-2016年我国共有1224例职业性铅中毒病例(血铅浓度>600μg/L),位列全国慢性职业中毒人数的首位。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重金属引起的环境污染也日益加剧,儿童铅过量摄入也成为公共卫生领域不容忽视的问题。铅经呼吸道、消化道等途径进入机体后,随血液运送到各个组织器官,对骨骼系统、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免疫系统、消化系统、生殖内分泌系统及泌尿系统具有毒性。而进入机体内的铅绝大部分以铅盐或铅-蛋白络合物的形式沉积于骨中,并伴随骨骼重塑过程再次释放至血液中对机体造成持续伤害。无机铅被国际癌症组织(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IARC)认定为潜在的2A级(group 2A)致癌物。处于相同外暴露环境中的不同个体却往往表现出不同的铅内暴露情况,提示人群对铅中毒存在着个体易感性的差异。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一类不具有蛋白编码功能的RNA转录本,其长度往往大于200bp。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lncRNA被认为是基因组在进化过程中累积的无功能“垃圾序列”。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其被证实存在着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影响着疾病的发生发展。我们的前期研究中,发现lncRNA HOTAIR的表达水平在不同铅内暴露剂量的工人中存在着差异表达,因此我们推测lncRNA HOTAIR可能参与了铅中毒过程。研究目的:通过对江苏省多家铅酸蓄电池企业中不同工作岗位工人的血铅负荷进行卫生学调查,进而以lncRNA HOTAIR为切入点,探讨lncRNA HOTAIR基因多态性与铅中毒易感性的关联研究,寻找是否存在能够表征铅中毒易感性的lncRNA分子标志物线索。研究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对江苏省多家铅酸蓄电池企业中不同工作岗位工人的铅暴露水平进行卫生学调查。依据《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159-2004)布点采样,按照《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铅及其化合物》(GBZ/T160.10-2004)要求,进行铅外暴露浓度的测定,计算各测定点的空气中铅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对作业工人进行职业健康体检,采用WS/T 20-1996血中铅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方法来进行血铅含量的测定。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在匹配性别、年龄及环境铅暴露水平后,筛选出血铅浓度最高的10%人群为易感组(血铅≥400μg/L),筛选出血铅浓度最低的10%人群为耐受组(血铅<400μg/L)。提取易感组和耐受组的基因组DNA。针对编码lncRNA HOTAIR的基因序列,我们按照在中国人群中有文献报道、最小等位频率(minor allele frequency,MAF)>0.05的原则,在NCBI SNP database等国际知名、权威认可的数据库中进行了tag-SNPs的筛选。采用TaqMan探针和real-time PCR方法对HOTAIR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进行基因分型,比较各基因型在两组间的分布,利用Logistic回归来分析HOTAIR基因多态性与铅中毒易感性的关系。研究结果:(1)职业卫生现场调查显示被调查的铅酸蓄电池企业生产自动化程度较高,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较齐全,其作业场所空气中铅暴露值较低。为排除铅外暴露浓度大小对本研究的影响,我们从中选取1130名具有类似的铅暴露情况的工人作为研究对象,其工作岗位铅暴露值CTWA范围为0.022±0.0030.027±0.001mg/m3。(2)体检工人的人口统计学资料铅作业工人年龄主要集中在40-50岁左右,接铅工龄3年以上者占比46.2%,说明调查对象主要以技术熟练工为主,具有代表性。易感组的铅暴露时间为20.31±1.93月,耐受组的铅暴露时间为54.44±4.32月,两组人群的铅暴露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在相似的暴露浓度下,易感组相对耐受组而言,更容易在较短时间的造成机体血铅浓度的上升。(3)血铅情况实验室检验结果显示,该人群血铅均值为386.73±177.93μg/L,超标人数134人,超标率11.86%。易感组血铅均值为513.52±63.86μg/L,耐受组血铅均值为89.34±15.39μg/L,两组人群的血铅值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4)HOTAIR基因型与铅中毒易感性关联分析结果连锁不平衡分析显示,在lncRNA HOTAIR编码基因上存在3个SNP位点,即rs7958904、rs4759314、rs874945。在易感组及耐受组人群中rs7958904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符合遗传学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P>0.05),rs7958904位点与铅中毒的易感性相关(P<0.05)。结果显示,铅易感组rs7958904的G等位基因显着低于铅耐受组(16.81%vs 26.11%,P=0.016,OR=0.56,95%CI=0.35-0.9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工人携带rs7958904位点CG/GG基因型可降低铅中毒风险,OR为0.49(P=0.013,95%CI=0.28-0.86)。(5)分层分析人口统计学资料对rs7958904位点不同基因型与铅中毒风险的关系CC和CG/GG基因型之间年龄和吸烟情况存在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1)。在教育,饮酒和车间饮食情况方面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论:(1)HOTAIR基因多态性与铅中毒易感性相关,rs7958904位点与铅中毒易感性显着相关,G等位基因相对于C等位基因是保护因素,CG/GG基因型可降低铅中毒的风险,对于铅中毒的发生起着保护因素的作用。(2)HOTAIR基因是铅中毒的易感基因,可为进一步寻找铅作业工人的岗前筛查的分子标志物提供研究线索和思路。
二、一起铅中毒引起死亡的检验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起铅中毒引起死亡的检验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酵母菌对重金属Pb2+的吸附特性、机理及抗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重金属铅的概述 |
1.1.1 食品中重金属铅污染来源 |
1.1.2 食品中重金属铅的污染现状 |
1.1.3 重金属铅代谢及对人体的危害 |
1.1.4 各类介质中重金属铅脱除技术 |
1.2 酵母菌 |
1.2.1 酵母菌对重金属的吸附与抗性 |
1.2.2 酵母菌对重金属的吸附机制 |
1.2.3 酵母菌对重金属的抗性机理 |
1.2.4 酵母菌对重金属的吸附与抗性关系 |
1.2.5 酵母菌益生潜力 |
1.3 转录组学在酵母菌研究中的应用 |
1.4 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 |
1.5 论文的研究内容 |
2 高吸附铅酵母菌抗胁迫特性及抗氧化能力研究 |
2.1 引言 |
2.2 试验材料与设备 |
2.2.1 试验菌株 |
2.2.2 试验试剂 |
2.2.3 仪器与设备 |
2.2.4 培养基配制 |
2.2.5 主要试剂配制 |
2.3 试验方法 |
2.3.1 酵母菌抗胁迫特性研究 |
2.3.2 酵母菌抗氧化性的研究 |
2.3.3 数据处理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酵母菌胁迫特性结果 |
2.4.2 酵母菌抗氧化结果 |
2.5 小结 |
3 酵母菌对重金属Pb~(2+)的吸附特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试验材料与设备 |
3.2.1 菌种 |
3.2.2 试验试剂 |
3.2.3 试验仪器与设备 |
3.3 试验方法 |
3.3.1 酵母菌活化及供试菌液的制备 |
3.3.2 酵母菌对Pb2+的吸附能力测定 |
3.3.3 环境因素对酵母菌吸附Pb~(2+)的影响 |
3.3.4 响应面优化试验 |
3.3.5 酵母菌对Pb~(2+)吸附率和吸附量的计算 |
3.3.6 数据处理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环境因素对酵母菌吸附Pb~(2+)的影响 |
3.4.2 响应面法优化酵母菌吸附Pb~(2+)的最佳条件 |
3.5 小结 |
4 酵母菌对重金属Pb~(2+)的吸附机制研究 |
4.1 引言 |
4.2 试验材料与设备 |
4.2.1 菌种 |
4.2.2 试验试剂 |
4.2.3 试验仪器与设备 |
4.3 试验方法 |
4.3.1 表面基团掩蔽对酵母菌吸附Pb~(2+)的影响 |
4.3.2 化学试剂处理对酵母菌吸附Pb~(2+)的影响 |
4.3.3 酵母菌对Pb~(2+)吸附稳定性研究 |
4.3.4 酵母菌吸附Pb~(2+)前后的扫描电镜观察 |
4.3.5 酵母菌吸附Pb~(2+)前后傅里叶红外光谱观察 |
4.3.6 酵母菌吸附Pb~(2+)前后的透射电镜观察和能谱扫描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菌体表面基团对Pb~(2+)吸附能力的影响 |
4.4.2 化学试剂处理对酵母菌吸附Pb~(2+)的影响 |
4.4.3 酵母菌对Pb~(2+)吸附稳定性研究 |
4.4.4 酵母菌吸附Pb~(2+)前后的扫描电镜结果 |
4.4.5 酵母菌吸附Pb~(2+)前后的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
4.4.6 酵母菌吸附Pb~(2+)前后的透射电镜观察和能谱扫描 |
4.5 小结 |
5 W.anomalus QF11受铅胁迫的转录组学研究 |
5.1 引言 |
5.2 试验材料与设备 |
5.2.1 菌种 |
5.2.2 材料和试剂 |
5.3 试验方法 |
5.3.1 W.anomalus QF11活化及处理 |
5.3.2 W.anomalus QF11 RNA提取 |
5.3.3 文库建立和测序 |
5.3.4 转录组数据分析 |
5.4 结果与分析 |
5.4.1 RNA提取质量检测 |
5.4.2 数据的质量评估及序列拼接组装结果分析 |
5.4.3 RNA-Seq生物学重复性分析 |
5.4.4 不同样品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5.4.5 不同数据库功能注释与富集分析 |
5.5 小结 |
6 W.anomalus QF11体内缓解铅中毒的效果研究 |
6.1 引言 |
6.2 试验材料与设备 |
6.2.1 试验动物 |
6.2.2 试验菌株 |
6.2.3 培养基配制 |
6.2.4 试验试剂 |
6.2.5 仪器与设备 |
6.3 试验方法 |
6.3.1 W.anomalus QF11菌粉的制备 |
6.3.2 试验动物分组及处理 |
6.3.3 动物处理及样本的采集 |
6.3.4 检测方法及检测指标 |
6.3.5 数据统计分析 |
6.4 结果与分析 |
6.4.1 大鼠临床观察结果 |
6.4.2 W.anomalus QF11对铅暴露大鼠体质量和肝脏、肾脏、脑指数的影响 |
6.4.3 W.anomalus QF11对大鼠血液铅含量的影响 |
6.4.4 W.anomalus QF11对大鼠粪便铅含量影响 |
6.4.5 W.anomalus QF11对大鼠肝脏、肾脏、脑中铅含量影响 |
6.4.6 W.anomalus QF11对铅中毒大鼠肝脏、肾脏、脑组织病理学影响 |
6.4.7 W.anomalus QF11对铅中毒大鼠组织氧化指标影响 |
6.4.8 W.anomalus QF11对铅中毒大鼠肝脏ALT和AST的影响 |
6.5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2)某矿区儿童环境铅暴露健康风险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1.1 儿童铅暴露途径 |
1.2 儿童机体中的铅代谢 |
1.3 儿童铅暴露对健康的危害 |
1.4 儿童环境铅暴露防治及健康风险研究进展 |
2 矿区概况 |
2.1 矿区介绍 |
2.2 矿区环境污染及治理 |
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矿区环境铅暴露现状及其健康风险评估 |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及资料来源 |
1.3 统计学分析 |
1.4 评价方法 |
1.5 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价 |
2 结果 |
2.1 污染源暴露分析 |
2.2 环境污染状况分析 |
2.3 人群外暴露计算及其风险评估 |
3 讨论 |
第三章 矿区儿童血铅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
1.3 统计学分析 |
1.4 质量控制 |
2 结果 |
2.1 基本信息 |
2.2 儿童体内铅含量现状分析 |
2.3 儿童血铅影响因素的线性回归分析 |
3 讨论 |
第四章 基于IEUBK模型的环境铅对儿童血铅的影响研究 |
1 IEUBK模型原理及应用 |
1.1 常用血铅模型比较及选取 |
1.2 模型概况 |
1.3 模型构造 |
1.4 铅的生物利用度 |
1.5 模型参数设置基本原理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儿童行为参数调查方法 |
2.2 环境污染参数研究方法 |
2.3 模型本地化、验证和应用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五章 总结 |
1 主要结论 |
2 研究创新点 |
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缩略语英汉对照表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 |
(3)职业中毒事故行为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职业病形势严峻 |
1.1.2 职业中毒事故预防研究的重要性 |
1.1.3 理论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职业中毒事故预防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国内外行为安全方法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意义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职业中毒事故特征及宏观规律 |
2.1 职业中毒事故总体特征 |
2.2 事故地域性分析 |
2.3 事故时间规律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事故样本来源和典型事故原因分析 |
3.1 事故致因“2-4”模型 |
3.2 职业中毒事故样本来源 |
3.3 研究范围和分析原则 |
3.3.1 研究范围 |
3.3.2 分析原则 |
3.4 典型职业中毒事故行为原因分析 |
3.4.1 东莞市中堂镇2.15中毒事故 |
3.4.2 上海赛科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11.26”中毒和窒息死亡事故 |
3.4.3 绍兴上虞舜欣劳务有限公司“9.20”中毒和窒息事故 |
3.4.4 上海继保劳务建筑有限公司“9.10”中毒和窒息事故 |
3.4.5 麻涌镇“9.27”一般中毒事故 |
3.5 典型事故案例分析结果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急性职业中毒事故不安全动作原因分析 |
4.1 不安全动作原因总体研究 |
4.1.1 职业中毒事故不安全动作分类 |
4.1.2 不安全动作按类别统计分析 |
4.1.3 不安全动作按子类统计分析 |
4.1.4 结果讨论 |
4.2 不安全动作原因分类研究 |
4.2.1 个人防护类 |
4.2.2 安全教育类 |
4.2.3 制度制定类 |
4.2.4 劳工组织类 |
4.2.5 安全作业类 |
4.2.6 隐患处理类 |
4.2.7 安全监管类 |
4.2.8 应急救援类 |
4.2.9 不安全动作次数统计 |
4.3 不同类别人员动作原因分析 |
4.3.1 现场作业人员动作原因分析 |
4.3.2 现场指挥人员动作原因分析 |
4.3.3 中层管理人员动作原因分析 |
4.3.4 高层管理人员动作原因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慢性职业中毒事故不安全动作原因分析 |
5.1 典型职业中毒事故行为原因分析 |
5.1.1 某金属加工厂疑似职业性铅中毒案例 |
5.1.2 一起慢性铅中毒案例 |
5.1.3 某塑胶厂慢性铅中毒案例 |
5.1.4 结果讨论 |
5.2 慢性职业中毒行为原因与急性职业中毒行为原因对比 |
5.3 铅中毒动物实验 |
5.3.1 材料与方法 |
5.3.2 结果 |
5.3.3 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预防对策 |
6.1 应急救援 |
6.1.1 应急救援的规范流程 |
6.1.2 应急救援基本任务与处置原则 |
6.2 安全培训 |
6.2.1 安全培训流程 |
6.2.2 安全培训内容 |
6.3 职业中毒个体防护用品 |
6.3.1 基本的个体防护用品 |
6.3.2 个体防护用品选用 |
6.4 劳动者自身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绪论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球各类突发事件不断频发 |
1.1.2 我国面临突发事件严峻挑战 |
1.2 国内外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理论研究 |
1.2.1 国外应急管理理论研究 |
1.2.2 我国应急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 |
1.3 国外医疗应急管理体系研究 |
1.3.1 国外公共卫生处置研究 |
1.3.2 国外医院医疗应急管理研究 |
1.4 我国医疗应急管理研究及现状 |
1.4.1 我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制现状 |
1.4.2 我国医疗机构应急管理研究现状 |
1.4.3 医疗机构应急管理能力研究现状 |
1.5 研究不足 |
1.6 理论研究基础 |
1.6.1 公共危机管理理论 |
1.6.2 风险管理理论 |
1.6.3 系统管理理论 |
1.6.4 无缝隙政府理论 |
1.7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8 研究内容 |
1.8.1 主要研究内容 |
1.8.2 几个概念 |
1.9 技术路线 |
第二部分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研究基础 |
第2章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应急救治患者特征研究 |
2.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1 研究对象 |
2.1.2 病例信息质量控制 |
2.1.3 研究方法 |
2.1.3.1 文献研究法 |
2.1.3.2 贴现法 |
2.1.3.4 数据分析方法与统计软件 |
2.1.4 相关内容界定 |
2.1.4.1 住院病例伤害类别界定 |
2.1.4.2 住院病例创伤部位界定 |
2.1.4.3 住院病例损伤性质界定 |
2.2 结果 |
2.2.1 应急救治住院患者社会人口学特征 |
2.2.2 突发事件伤害住院患者伤害特征 |
2.2.3 突发事件伤害住院患者临床特征 |
2.2.4 突发事件伤害住院时间分布 |
2.2.5 突发事件伤害住院费用分析 |
2.3 讨论 |
2.3.1 突发事件导致社会危害性严重 |
2.3.2 突发事件导致社会直接经济负担严重 |
2.3.3 应用事件规律加强对突发事件的季节性防控 |
2.4 小结 |
第3章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务人员应急管理认知研究 |
3.1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3.1.1 研究对象 |
3.1.2 研究方法 |
3.2 结果 |
3.2.1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务人员应急管理认知结果. |
3.2.2 不同地区医务人员应急管理认知结果 |
3.3 讨论 |
3.3.1 医务人员培训演练机会少,与现实医疗救援工作形成矛盾. |
3.3.2 医务人员医疗救援能力认知缺乏综合性 |
3.3.3 医务人员应急管理认知水平不高,且存在地区差异 |
3.3.4 构建规范综合的应急培训演练体系 |
3.3.5 医院针对医务人员应急管理认知不足提升医院应急管理水平 |
3.4 小结 |
第4章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风险分析 |
4.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4.1.1 研究对象 |
4.1.2 研究方法 |
4.2 结果 |
4.2.1 专家情况 |
4.2.2 新疆突发事件风险分析 |
4.2.3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灾害脆弱性分析(HVA) |
4.3 讨论 |
4.3.1 借助科学方法确定新疆突发事件紧急医疗救援优先目标. |
4.3.2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明确自身脆弱性,强化灾害风险防控 |
4.4 小结 |
第三部分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能力评价 |
第5章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能力及能力评价 |
5.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5.1.1 研究对象 |
5.1.2 研究方法 |
5.2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情况 |
5.2.1 基本情况 |
5.2.2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情况 |
5.3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应急管理能力指标体系构建 |
5.3.1 德尔菲法筛选指标 |
5.3.2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
5.4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能力分析 |
5.4.1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情况统计 |
5.4.2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能力综合分析. .. |
5.5 讨论 |
5.6 小结 |
第四部分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能力提升策略 |
第6章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能力的提升策略及建议 |
6.1 完善政府医疗救援应急管理体系 |
6.1.1 制定专项法律法规明确医疗救援应急管理组织机构职责. |
6.1.2 构建高级别合作协调联动机制 |
6.1.3 借助应急管理平台,建立风险监测预警系统 |
6.1.4 建立财政补偿机制和应急物资动态管理机制 |
6.1.5 打造地区紧急医疗救援中心,提升区域医疗救援能力 |
6.1.6 组合各类救援队伍,打造地区综合紧急医疗救援队伍 |
6.1.7 建设医疗救援学科,培养专门人才队伍 |
6.1.8 打造立体救援模式,增加高技术含量应急救援设备 |
6.1.9 加强突发事件高危行业针对性监管,从源头降低事件风险 |
6.2 发挥基层组织职能,构建社会网络医疗救援应急体系 |
6.2.1 制定基层医疗救援应急预案 |
6.2.2 集合和调配基层辖区内医疗救援应急资源 |
6.2.3 针对高风险行业及人群开展医疗救援应急教育和培训. . . . . . |
6.2.4 发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疗救援功能 |
6.2.5 组建基层医疗救援志愿者团队 |
6.3 综合提升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应急救援管理能力 |
6.3.1 医院应急管理组织层级扁平化 |
6.3.2 医院脆弱性风险防控 |
6.3.3 做好紧急医疗救援队建设 |
6.3.4 应急医疗救援队员素质和能力要求 |
6.3.5 应急预案制定修订 |
6.3.6 医院建立综合性应急培训演练体系 |
6.3.7 院前及院内应急救援流程衔接 |
6.3.8 建设医疗救援重点科室 |
6.3.9 后勤物资设备保障 |
6.3.10 信息通讯系统保障 |
6.3.11 灾后身心康复支持 |
第7章 结论与创新 |
7.1 结论 |
7.2 创新 |
7.3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附录6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褐藻酸钠对亚慢性铅中毒SD大鼠的拮抗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褐藻酸钠 |
1.2.1 褐藻酸钠理化性质 |
1.2.2 褐藻酸钠应用 |
1.2.3 褐藻酸钠资源利用现状及研究进展 |
1.3 重金属铅概况 |
1.3.1 铅中毒对生物体影响 |
1.3.2 铅中毒作用机制 |
1.3.3 临床铅中毒防治药物 |
1.4 本课题研究意义及内容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褐藻酸钠对亚慢性铅中毒SD大鼠促排作用 |
2.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1.3 实验试剂 |
2.1.4 主要试剂配制 |
2.2 动物实验设计 |
2.2.1 实验动物及饲养环境 |
2.2.2 实验动物分组 |
2.2.3 受试物给药方法及浓度 |
2.2.4 样本的收集 |
2.3 肝脏、肾脏、股骨、全血铅含量测定 |
2.3.1 样本中铅含量测定方法 |
2.3.2 统计学处理 |
2.3.3 铅含量结果与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褐藻酸钠对亚慢性铅中毒SD大鼠的保护作用 |
3.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1.3 实验试剂 |
3.2 生理指标检测 |
3.2.1 大鼠的临床观察 |
3.2.2 脏器系数的计算 |
3.2.3 统计学处理 |
3.3 生化指标检测 |
3.3.1 抗氧化能力指标检测方法 |
3.3.2 肝脏指标检测方法 |
3.3.3 肾脏指标检测方法 |
3.3.4 统计学处理 |
3.4 生理生化指标检测结果与讨论 |
3.4.1 大鼠的临床观察结果与讨论 |
3.4.2 脏器重量及脏器系数结果与讨论 |
3.4.3 抗氧化能力指标检测结果与讨论 |
3.4.4 肝损伤指标检测结果与讨论 |
3.4.5 肾损伤指标检测结果与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褐藻酸钠对亚慢性铅中毒SD大鼠肝脏、肾脏结构损伤改善作用 |
4.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4.1.3 实验试剂 |
4.2 组织切片及H&E染色 |
4.2.1 组织切片的石蜡包埋 |
4.2.2 H&E染色 |
4.3 组织切片H&E染色数字扫描机观察结果与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
5.1 主要研究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对铅中毒小鼠具有保护作用的益生菌的分离、鉴定及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铅对人体的危害 |
2. 母体铅暴露对子代的影响 |
3. 铅中毒治疗方法 |
4. 益生菌吸附有毒重金属 |
5. 本文研究思路 |
第一部分 母鼠铅暴露致子代鼠铅中毒模型的构建及益生菌保护作用的初探 |
一、材料和方法 |
二、实验结果 |
三、讨论 |
第二部分 吸附铅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功能试验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实验结果 |
三、讨论 |
第三部分 干酪乳杆菌SYF-08对铅暴露母鼠及子代鼠的保护作用 |
一、材料和方法 |
二、实验结果 |
三、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7)橄榄叶提取物对糖尿病小鼠糖代谢及葡萄糖转运体2的调节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橄榄叶提取物对糖尿病小鼠糖代谢及葡萄糖转运体2的调节作用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2.1.1.1 实验仪器 |
2.1.1.2 实验试剂 |
2.1.1.3 主要试剂的配制 |
2.1.2 实验动物 |
2.2 实验方法 |
2.2.1 橄榄叶提取物成分测定 |
2.2.1.1 HPLC色谱条件 |
2.2.1.2 橄榄叶提取物溶液的配制 |
2.2.1.3 标准曲线的绘制 |
2.2.2 糖尿病小鼠模型的建立与实验分组 |
2.2.2.1 糖尿病小鼠模型的建立 |
2.2.2.2 实验分组 |
2.2.3 糖尿病小鼠血糖代谢指标的测定 |
2.2.3.1 空腹血糖的测定 |
2.2.3.2 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测定 |
2.2.4 糖尿病小鼠氧化损伤指标的测定 |
2.2.4.1 小鼠肝脏组织形态学观察 |
2.2.4.2 谷觥甘肽过气化物酶与超氧化物歧化活性的测定 |
2.2.4.3 丙二醛水平的测定 |
2.2.5 糖尿病小鼠肝脏GLUT-2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的测定 |
2.2.5.1 肝脏GLUT-2蛋白表达水平的测定 |
2.2.5.2 肝脏GLUT-2 mRNA表达水平的测定 |
2.2.6 糖尿病小鼠脏器指数的测定 |
2.2.7 数据统计 |
2.3 实验结果 |
2.3.1 橄榄叶提取物成分分析 |
2.3.2 橄榄叶提取物对糖尿病小鼠血糖代谢的影响 |
2.3.2.1 橄榄叶提取物对糖尿病小鼠空腹血糖的影响 |
2.3.2.2 橄榄叶提取物对糖尿病小鼠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 |
2.3.3 橄榄叶提取物对糖尿病小鼠氧化损伤的影响 |
2.3.3.1 橄榄叶提取物对糖尿病小鼠肝脏组织形态的影响 |
2.3.3.2 橄榄叶提取物对糖尿病小鼠血清中SOD、GSH-PX活性的影响 |
2.3.3.3 橄榄叶提取物对糖尿病小鼠血清中MDA水平的影响 |
2.3.4 橄榄叶提取物对糖尿病小鼠GLUT-2的影响 |
2.3.4.1 橄榄叶提取物对GLUT-2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
2.3.4.2 橄榄叶提取物对GLUT-2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 |
2.3.5 橄榄叶提取物对糖尿病小鼠体重、摄食量、脏器指数的影响 |
2.3.5.1 橄榄叶提取物对糖尿病小鼠体重的影响 |
2.3.5.2 橄榄叶提取物对糖尿病小鼠摄食量的影响 |
2.3.5.3 橄榄叶提取物对糖尿病小鼠脏器指数的影响 |
2.4 讨论 |
2.4.1 橄榄叶提取物成分含量 |
2.4.2 橄榄叶提取物对糖尿病小鼠血糖代谢的影响 |
2.4.3 橄榄叶提取物对糖尿病小鼠氧化损伤的影响 |
2.4.4 橄榄叶提取物对糖尿病小鼠肝脏GLUT-2的影响 |
2.5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橄榄叶提取物的生物学功效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杞枣口服液联合健康教育防治儿童高铅血症的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引言 |
第1章 临床研究 |
1.1 对象与方法 |
1.1.1 临床研究资料 |
1.1.2 研究方法 |
1.1.3 统计学方法 |
1.2 结果 |
1.2.1 干预组和对照组一般资料的分析 |
1.2.2 干预结束后的效果评价 |
1.2.3 影响血铅水平的相关因素分析 |
1.3 讨论 |
1.3.1 儿童的性别和年龄 |
1.3.2 家庭因素对儿童血铅水平的影响分析 |
1.3.3 儿童行为习惯对血铅水平的影响分析 |
1.3.4 干预前后血铅水平的变化 |
1.3.5 环境因素对儿童血铅水平的影响 |
1.3.6 儿童体内血铅和血镉关系 |
1.3.7 早期干预儿童高铅血症的重要性 |
1.3.8 杞枣口服液防治儿童高血铅水平的优点 |
1.3.9 临床试验中的创新与不足 |
1.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2章 综述 儿童高铅血症相关因素分析及防治进展 |
2.1 儿童高铅血症的概述 |
2.2 儿童高铅血症的临床特点 |
2.3 铅毒性的发病机制 |
2.4 铅毒性对于儿童各系统的影响 |
2.5 铅中毒的治疗 |
2.6 现存问题 |
参考文献 |
结论 |
附录 A 知情同意书 |
附录 B 关于铅摄入情况的问卷调查表 |
附录 C 临床试验技术路线图 |
附录 D Conners简明症状问卷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microRNAs及其成熟相关基因多态性与铅作业工人血铅水平的关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铅酸蓄电池企业涉铅岗位铅浓度危害分级调查 |
1 对象与方法 |
1.1 调查对象 |
1.2 调查方法与内容 |
1.3 主要仪器 |
1.4 危害分级 |
2 结果 |
2.1 企业基本情况 |
2.2 铅烟与铅尘检测结果 |
2.3 主要铅浓度超标岗位分级结果 |
2.4 涉铅岗位职业病防护设施调查结果 |
2.5 个人防护用品调查结果 |
2.6 职业卫生管理情况调查结果 |
3 讨论 |
第二部分 相同外暴露条件下不同血铅水平与MICRORNA表达量的关联性研究 |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
1.3 研究方法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相同外暴露条件下铅作业人员人数及其人口学资料和血铅水平 |
2.2 高血铅组与低血铅组铅作业人员的人口学资料及血铅水平 |
2.3 高血铅组与低血铅组铅作业人员microRNAs的差异性表达 |
2.4 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 |
2.5 生物信息学预测潜在信号通路及相应靶基因 |
3 讨论 |
第三部分 相同外暴露条件下不同血铅水平与MICRORNA成熟相关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关联性研究 |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
1.3 研究方法 |
1.4 哈迪-温伯格遗传平衡定律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microRNA成熟相关基因单核苷酸多态位点的确定及所在功能区 |
2.2 DICER基因rs3742330位点单核苷酸多态与血铅水平的关联性 |
2.3 DROSHA基因rs10719位点单核苷酸多态与血铅水平的关联性 |
2.4 RAN基因rs14035位点单核苷酸多态与血铅水平的关联性 |
2.5 GEMIN4基因rs910924、rs4968104、rs2740348位点单核苷酸多态与血铅水平的关联性 |
2.6 XP05基因rs2257082位点单核苷酸多态与血铅水平的关联性 |
3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铅的毒性及其防治策略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及科研经历 |
中英缩略语对照表 |
致谢 |
(10)HOTAIR基因多态性与铅中毒易感性的关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主要缩略词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1.技术路线 |
2.现场调查和血样收集 |
2.1 选择研究对象 |
2.2 问卷调查 |
2.3 现场铅烟/尘浓度检测 |
2.4 收集血样 |
2.5 确定病例-对照的纳入标准 |
3.实验室检测 |
3.1 测定血铅值 |
3.2 提取基因组DNA |
3.3 DNA浓度和纯度的测定 |
3.4 HOTAIR基因SNP位点的选择 |
3.5 基因分型实验 |
3.6 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性检验 |
4.统计方法 |
第三章 结果 |
1.现场职业卫生调查 |
2.体检工人的人口统计学资料和血铅值 |
3.易感组与耐受组人群的一般情况 |
4.HOTAIR基因多态性与铅中毒易感性之间的关系 |
4.1 关联分析 |
4.2 分层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知情同意书 |
铅酸蓄电池企业铅作业人群生活习惯调查表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一起铅中毒引起死亡的检验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酵母菌对重金属Pb2+的吸附特性、机理及抗性机制研究[D]. 李丽杰.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6)
- [2]某矿区儿童环境铅暴露健康风险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D]. 杨轶男. 兰州大学, 2021(09)
- [3]职业中毒事故行为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D]. 王媛媛. 吉林建筑大学, 2020(04)
- [4]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研究[D]. 方娴. 吉林大学, 2020(08)
- [5]褐藻酸钠对亚慢性铅中毒SD大鼠的拮抗效应研究[D]. 逄高. 大连工业大学, 2019(08)
- [6]对铅中毒小鼠具有保护作用的益生菌的分离、鉴定及功能研究[D]. 冷星宇. 南方医科大学, 2019(09)
- [7]橄榄叶提取物对糖尿病小鼠糖代谢及葡萄糖转运体2的调节作用[D]. 孔杭如. 厦门大学, 2019(09)
- [8]杞枣口服液联合健康教育防治儿童高铅血症的效果分析[D]. 杜娜娜. 华北理工大学, 2019(01)
- [9]microRNAs及其成熟相关基因多态性与铅作业工人血铅水平的关联性研究[D]. 刘纪廷. 苏州大学, 2019(04)
- [10]HOTAIR基因多态性与铅中毒易感性的关联研究[D]. 张红兵. 东南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