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六十年代初肯尼迪与蒋介石的台海战略之争(下)(论文文献综述)
王震[1](2012)在《冷战转型时期美国核不扩散政策(1969-1976) ——以台湾、以色列和印度为案例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中期不仅是国际冷战格局的“转型时期”,也是美国全球冷战战略的一个转折点,同时还是国际核不扩散机制与美国核不扩散政策发展与完善的关键时期。本文主要利用最近几年解密的美国政府官方文献,通过美国对台湾地区、以色列和印度核不扩散政策的案例分析,探讨冷战转型时期(1969-1976)美国核不扩散政策。本文认为,核扩散是核不扩散政策的根源和动力,核不扩散政策是阻止国际社会中核扩散活动的一种因应之道,二者在实践中经历了一个互相塑造和互为影响的发展过程。美国的核不扩散政策是其与潜在核扩散对象之间的一种复杂博弈。这一政策不仅要受到美国自身的情报认知、国内政治、决策者和双边关系等因素的影响,而且还与国际冷战格局、扩散者自身发展核武器的能力和意图等因素有关。因此,在美国与其他核扩散对象之间进行博弈的过程中,它并不总是掌握主动权的一方,也未必总是最后的赢家。在战后美国核不扩散实践中,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两种思想的影响从未消失。在尼克松和基辛格所追求的“冷战转型”过程中,现实主义国际关系思想对美国核不扩散实践的影响尤为显着。在此期间,美国核不扩散政策从一个传统的外交政策问题进一步扩展到了安全战略领域,从而赋予了核不扩散政策以全新的涵义。在理论上,美国并不希望除它以外的其他任何国家获得核武器,以便维护其在核领域的垄断性霸权,但事实证明这不过是一厢情愿的幻想。美国的核不扩散政策旨在阻止其他国家发展核武器,但这一目标和实现这种目标的能力与手段之间往往存在“落差”。在面临核扩散现实与因阻止核扩散而导致的更大战略损失之间,美国往往会采取典型的“实用主义”和“机会主义”态度。比如在承认核扩散事实的基础上,尽力化解因核扩散造成的负面效应,乃至主动采取措施修补它与扩散国之间的关系。这与其说是一种“双重标准”政策,倒不如说它是一种典型的“实用主义”或“机会主义”政策。因为它更多地体现为核不扩散政策的一种结果,而非政策选择本身。本文共分为七个组成部分:导论部分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意义、选题价值,以及研究述评和分析框架等内容;第一章主要介绍与核不扩散问题有关的一些理论流派及其主要观点,同时提出本文关于美国核不扩散政策的研究变量和理论假设;第二章主要介绍战后美国核不扩散政策实践,以及冷战转型对美国核不扩散政策的涵义;第三、四、五章是本文的案例分析部分,主要通过美国对台湾地区、以色列和印度的核不扩散政策实践来进行深度案例分析,探讨这一时期美国在核不扩散问题上与有关对象国之间的互动,以及美国针对台湾地区、以色列和印度核不扩散政策的特征及其影响要素;最后是本文的结论部分,主要归纳三个案例研究的比较结果和研究推论,并得出一些较有普遍意义的启示和结论。
张仕荣[2](2006)在《21世纪初期中美日安全关系中的台湾问题》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主要运用政治学的方法对21世纪初期台湾问题在中美日安全关系中的嬗变及其展望进行比较分析。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但是台湾问题不是孤立存在的,与中国的国际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特别是冷战后美、日两国一直涉足台湾问题,成为中国实现国家统一的最重要的外部障碍。后冷战时期,中美日三边关系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领域呈现相互依存、相互借重、相互防范的复杂态势,中美关系在曲折中发展,中日关系则遭遇历史、领土等问题的困扰而处于停滞状态,而美日联手遏制中国的态势十分明显。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台独”势力谋求台湾“法理独立”的步伐逐步加快,台湾问题日益成为中国国家安全的核心问题,也成为中美日三国安全博弈的焦点。针对当前中美日三边架构不平衡的现实状态,中国要通过积极推动建立有利于中国国家统一的中美日安全框架来遏制台湾的“法理独立”,一方面要继续加强中美关系,通过“区分议题”推动两国在经贸等多个领域的合作,促使台湾问题在中美关系中的边缘化,另一方面要理性处理中日关系,防止台湾问题衍生为中日诸多历史与现实冲突中的主要问题,有效地规避美日同盟介入台海局势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最终要使中美日安全架构处于基本平衡的状态,形成对“台独”分裂活动的有效遏制。与此同时,要密切关注美日台“隐性安全同盟”的形成及其发展趋势,一方面认清其形成的现实基础、战略目标、组织形式及其严重危害,另一方面认清由于美日台三方固有的内在矛盾导致同盟内部出现了难以克服的结构性困境及其走向空洞化的基本趋势。中国要围绕台湾问题有针对性地对内政、国防、外交政策(特别是对美、对日外交政策)进行相应的调整,尤其是对国家安全战略的调整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统一的根本需要。在本文中,还尝试运用了博弈论对于中美日安全关系中台海局势的未来走向进行了初步预测。此外,中国要准确评估美日之外的国际力量对于台湾问题的影响,从而利用各种积极因素,规避各种消极因素,有力地遏制“台独”势力的分裂活动。在本文中,实现中国的国家统一目标要分两个阶段进行。通过构建中美日安
牛大勇[3](2001)在《“反攻大陆”的梦想与美国的“限制”术——肯尼迪与蒋介石的关系内幕(四)》文中研究指明 到底谁被谁牵着走?美国和台湾当局的关系中时而有一种奇怪现象,典型地表现在肯尼迪执政头一年同蒋介石打交道的记录中:美国几乎总是放弃较符合自己利益的选择,而迁就台湾当局。为什么会有这等怪事?从前文所述美国政府内部讨论的各种意见中可以略知答案。实际上,影响肯尼迪政府对台政策的最主要因素,还是冷战地缘政治和意识形态。中国站在与美国对立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台湾就成为美国遏制战略的重要一环。肯尼迪曾告诉蒋介石:“长远看来,自由世界通过增强民主制度并使之更适应世界人民的愿
牛大勇[4](2001)在《六十年代初肯尼迪与蒋介石的台海战略之争(下)》文中研究说明 六美国的危机处理尚未等到沿海三军根据毛泽东的设想故意"示形",美国情报部门6月中旬便发觉了中共军队的大调动,初步判断台湾对面已经调集的兵力用美军的标准计算相当于7个师,可能还会再加入5个师,这是"自韩战以来最大规模的调动"。震惊之余,开始紧张地研判中共调兵的意图:威慑国民党人不敢进攻大陆?制造一次新的沿海岛屿危机?袭取
牛大勇[5](2000)在《六十年代初肯尼迪与蒋介石的台海战略之争(上)》文中研究指明60年代初,蒋介石集团企图利用大陆的经济困难,实施鼓吹多年的大举反攻。美国新上台的肯尼迪政府流露出想要调整对华政策的种种迹象,更使蒋介石坐卧不安,急于以强硬的行动激化台海局势,迫使美国做出非此即彼的选择。肯尼迪政府煞费心机,千方百计地阻挠和拖延蒋介石集团的反攻计划。美台之间发生了一场严重争执,双方角智角力,斗劲斗狠,这一切都在高度保密的高层交涉中进行。
二、六十年代初肯尼迪与蒋介石的台海战略之争(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六十年代初肯尼迪与蒋介石的台海战略之争(下)(论文提纲范文)
(1)冷战转型时期美国核不扩散政策(1969-1976) ——以台湾、以色列和印度为案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选题价值与意义 |
二、 国际学术界关于美国核不扩散问题的研究述评 |
三、 国内学术界关于美国核不扩散问题的研究述评 |
四、 研究对象与分析框架 |
五、 研究方法 |
六、 资料来源 |
第一章 美国核不扩散问题的理论纷争与理论假设 |
第一节 核不扩散问题的主要理论流派及其争论 |
一、 西方国际关系主流派别对于核不扩散问题的争论 |
二、 核不扩散的前景:悲观主义还是乐观主义? |
第二节 影响美国核不扩散政策的研究变量及其假设 |
一、 美国核不扩散政策的分类与因变量 |
二、 影响美国核不扩散政策的因素(自变量)及其假设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战后美国核不扩散政策实践与“冷战转型” |
第一节 1969 年之前美国核不扩散政策实践 |
一、 从罗斯福到杜鲁门时期的核不扩散政策 |
二、 艾森豪威尔时期的核不扩散政策 |
三、 肯尼迪和约翰逊时期的核不扩散政策 |
第二节 冷战转型的背景、含义及其影响 |
一、 “冷战转型”的界定 |
二、 冷战转型的背景 |
三、 冷战转型的含义 |
四、 冷战转型对美国核不扩散政策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美国对台湾地区的核不扩散政策 |
第一节 美国对台湾核计划的评估与认知 |
一、 尼克松访华之前的情报评估及其认知 |
二、 1972 年特别国家情报评估(SNIE 43-1-72)与政策分歧 |
三、 1974 年特别国家情报评估(SNIE 4-1-74) |
第二节 美台双方在核问题上的外交博弈 |
一、 核项目监管问题 |
二、 后处理技术与核材料的获取问题 |
三、 派遣专家团赴台核查 |
四、 政治意志和国内政治问题 |
第三节 影响美国对台核不扩散政策的变量分析 |
一、 全球冷战格局 |
二、 美台双边同盟关系 |
三、 美国国内政治 |
四、 决策者 |
第四节 台湾发展核武器的政策与动机 |
一、 台湾发展核武器面临的阻力 |
二、 台湾执意发展核武器的原因分析 |
第五节 对美国政策的认识 |
一、 美国阻止台湾核扩散的成效 |
二、 遏制“核能力”与“核意图”过程中出现不同步的原因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美国对以色列的核不扩散政策 |
第一节 1969 年之前美国对以色列核项目的评估与交涉 |
一、 艾森豪威尔政府时期 |
二、 肯尼迪政府时期 |
三、 约翰逊政府时期 |
四、 对 1969 年前美国政策的认识 |
第二节 尼克松-福特政府对以色列核问题的认知与交涉 |
一、 对以色列核项目的早期认知与评估 |
二、 早期的对策研究 |
三、 美国对以色列的双边交涉 |
四、 美以核关系的后续发展 |
第三节 影响美国对以色列核不扩散政策的因素 |
一、 全球冷战格局 |
二、 美以双边关系 |
三、 美国国内政治 |
四、 决策者 |
第四节 以色列获取核能力的原因 |
一、 以色列如何获得发展核武器的两个基本要素? |
二、 以色列如何在压力面前保全了核计划?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美国对印度的核不扩散政策 |
第一节 1969 年前美国对印度核能力的评估与应对 |
一、 1961、1965 和 1966 年的国家情报评估 |
二、 约翰逊政府在印度核问题上的应对与政策辩论 |
第二节 1969 年后美国防止印度核扩散的努力 |
一、 1974 年之前美国的评估与对策 |
二、 1974 年印度核试爆及其应对 |
第三节 影响美国对印度核不扩散政策的主要因素 |
一、 全球冷战格局 |
二、 美印双边关系 |
三、 国内政治 |
四、 决策者 |
第四节 印度发展核武器的政策与动因 |
一、 印度核能力的获取过程及其特征 |
二、 从民用到军事:印度核政策的转型 |
三、 1974 年印度“和平”核试爆及其后的核政策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冷战转型时期美国核不扩散政策的思考与启示 |
第一节 关于案例研究的比较与推论 |
第二节 美国核不扩散政策的特征与启示 |
参考文献 |
英文参考文献 |
I.英文档案与文献 |
II. 英文着作 |
III. 英文论文 |
中文参考文献 |
I. 中文档案、回忆录与人物传记 |
II. 中文译着、专着 |
(2)21世纪初期中美日安全关系中的台湾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导言 |
一、选题说明及现实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写作指导思想、写作方法和主要内容 |
四、写作创新点、难点及有待深入研究的相关问题 |
第一章 后冷战时期中美日安全关系的演变 |
第一节 冷战后世界格局的转换对中美日安全关系的影响 |
一、苏东剧变后世界格局由“两极”向“单极+多极”转换 |
二、中美日三国综合国力此消彼长 |
三、中美日安全关系的重新定义 |
第二节 后冷战时期中美日安全战略及相互安全政策的调整 |
一、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及对华、对日安全政策的调整 |
二、中国国家安全战略及对美、对日安全政策的调整 |
三、日本国家安全战略及对美、对华安全政策的调整 |
第三节 21 世纪初期中美日安全关系的基本特征 |
一、三国在传统安全上敌友难分、相互合作、相互防范 |
二、三国在非传统安全领域里相互依存、相互借重、摩擦依旧 |
三、21 世纪初中美日安全关系的发展趋势 |
第二章 台湾问题对中美日安全关系影响的嬗变 |
第一节 台湾问题是21 世纪初中国国家安全的核心内容 |
一、台湾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二、中国共产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对台方针、政策的形成与完善 |
三、20 世纪90 年代后“台独”势力分裂国家的活动日益猖獗 |
四、台湾问题在中国国家安全利益框架中日益“核心化” |
第二节 美国在台湾的综合安全利益突出 |
一、冷战前后台湾在美国全球安全战略体系中的地位不断波动 |
二、台湾是美国式民主制度在亚洲推行的样板 |
三、冷战后美国“对台军售”与美国军工复合体利益莜关 |
四、“不统、不武、不独”——美国的台海政策解读 |
第三节 日本的“台湾情结”归因于日本在台湾的根本安全利益 |
一、日本对台湾的侵略历史形成了日本的“台湾情结” |
二、台湾问题是日本成为世界大国的第一“支撑点” |
三、台湾问题维系日本根本的地缘安全利益 |
四、台湾海峡局势关系到日本的经济安全 |
第四节 21 世纪初期中美日安全关系博弈的焦点集中在台湾 |
一、台湾经济在中美日的经济博弈中占据重要位置 |
二、台湾问题在中美日安全关系中日益“重心化” |
三、两岸互动对中美日三边关系的催化 |
四、在中美日安全架构中主导未来台海局势的几条基本规律 |
第三章 中美日安全框架的构建及其对中国国家统一的促进作用 |
第一节 中美日三国共享“和平红利”制约“台独”势力“以武拒统” |
一、中美日三国共同享受“和平红利” |
二、“台独”势力制造战争的行径危及台海地区的和平局势 |
三、美国重视中国的安全关切并约束“制造麻烦”的台湾 |
四、日本政府明确反对台湾独立及台湾扩充军备 |
第二节 区域一体化背景下的中美日经济安全关系有助于台湾问题的边缘化 |
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的基本走向 |
二、中美日经济合作成为亚太地区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 |
三、中美日经济合作圈中台湾经济地位的下降及“次重要化” |
四、两岸经济合作将有助于遏制“台独”,最终实现统一 |
第三节 在反恐等非传统安全领域中,中美日的协调、磋商机制有利于中国的“遏独促统” |
一、“反恐”成为中美日安全合作的基本支点 |
二、中美日安全合作中“反恐”与反“台独”分裂活动的综合考量 |
三、中美日非传统安全领域的互动压制“台独”势力进行“法理独立” |
第四节 中美日安全框架的合理构建将促进中国的和平统一 |
一、合理构建中美日三国安全框架的具体目标 |
二、中美日安全框架构建中针对台湾问题的利益分解 |
三、在遏制“台独”的背景下合理构建中美日安全框架 |
第五节 美、日之外反对“台独”的国际阵营日益壮大 |
一、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尤其俄罗斯明确支持中国维护国家统一 |
二、澳大利亚对台湾问题的表态转为“不协防美国出兵台湾” |
三、韩国淡出美日韩围堵中国的包围圈 |
四、东盟、印度等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组织反对“台独”的态度日益明朗 |
五、维护台海地区的和平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和西方发达国家的基本共识. |
第四章 美日台“隐性安全同盟”成为中国解决台湾问题的主要障碍 |
第一节 美日台“隐性安全同盟”的形成及其认知根源与现实基础 |
一、美日台“隐性安全同盟”的逐渐形成 |
二、美日台“隐性安全同盟”形成的建构主义视角:中美日三国的认知错位 |
三、美日台安全同盟形成的现实基础:美日台三方利益诉求的交汇 |
第二节 美日台“隐性安全同盟”的战略目标、组织形式、运行机制 |
一、“以台制华”是美日台“隐性安全同盟”的战略目标 |
二、“美国主导,日本辅助,以台湾为前沿”是三方同盟的组织形式 |
三、“军事合作为主,政治合作、经贸交流为辅”是三方同盟的运行机制 |
第三节 美日台“隐性安全同盟”的内在矛盾、结构性困境及基本走势 |
一、美日台安全同盟的内在矛盾导致同盟内基本互助功能的缺失 |
二、“同盟”内三方安全上受益不均衡导致同盟面临结构性困境 |
三、从隐蔽化到机制化再到空洞化是三方同盟的基本走势 |
第四节 美日台“隐性安全同盟”对于中国国家统一的负面影响 |
一、美日台“隐性安全同盟”催生“台独”势力的顽固性、冒险性 |
二、美日台“隐性安全同盟”加深了中美日安全关系的脆弱性 |
三、美日台“隐性安全同盟”对于中国国家统一的整体国际环境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 |
四、美日台“隐性安全同盟”对中国国家安全态势形成严峻的考验 |
第五章 “三国四方”安全博弈的走势及中国相关对策的调整 |
第一节 中美日安全架构的理性构建与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一致性 |
一、中美日安全框架理性构建的外延与内涵 |
二、中美日安全框架的理性构建提供了台湾问题和平解决的可能性 |
三、台湾问题是否和平解决取决于中美日三国在框架内的“矢量合成” |
第二节 中美日安全关系的错位与“台独”势力的失控及其引发台海战争的可能性 |
一、“台独”势力“法理独立”的时机选择 |
二、美国介入台海战争的现实性与局限性 |
三、日本介入台海战争的冒险性与投机性 |
第三节 中国围绕国家统一可能进行的对美、对日外交政策的深层次调整 |
一、中国对美外交应加强在反恐、经贸领域里的伙伴关系 |
二、中国对日外交要消弭历史宿怨、分解日台联盟 |
三、中国要在全方位外交背景下化解美日台同盟的整合态势 |
第四节 中国大陆反“台独”活动的斗争及国家安全战略上的调整 |
一、中国政府要针对“台独”活动开展有力的政治、经济、外交斗争 |
二、中国针对“台独”在军事上的积极备战与战略上的有效威慑 |
三、中国要逐步对国家安全战略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 |
第五节 中美日三国在台湾问题上博弈的基本模型与未来走势 |
一、“博弈论”为诠释“中美日——台湾”的安全架构提供了一种新视角 |
二、分别以中美、中日关系对于台湾问题的影响建立两个三方博弈的模型 |
三、中美日三边架构中台海局势的未来走势 |
结束语 中国的国家统一进程:大势所趋任重道远 |
一、民族国家最终实现统一是世界历史演进中不可逆转的进步潮流 |
二、对于历史上中国国家统一与分裂的经验教训的抽象思考 |
三、中国的发展质量是解决台湾问题及构建稳定的中美日安全架构的前提和基础 |
四、围绕解决台湾问题构建中美日安全架构必须清醒把握中美、中日关系的未来走向 |
五、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统一要立足当前、放眼长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反攻大陆”的梦想与美国的“限制”术——肯尼迪与蒋介石的关系内幕(四)(论文提纲范文)
到底谁被谁牵着走? |
想方设法“拴紧蒋” |
百般敷衍拖下去 |
限制与反限制 |
为“春热”做“冷敷” |
大陆军民严阵以待 |
美国的危机处理 |
中国备战谋和 |
(4)六十年代初肯尼迪与蒋介石的台海战略之争(下)(论文提纲范文)
六美国的危机处理 |
八美国纵容窜扰大陆 |
九扩大行动再度碰壁 |
十蒋经国访美无功而返 |
四、六十年代初肯尼迪与蒋介石的台海战略之争(下)(论文参考文献)
- [1]冷战转型时期美国核不扩散政策(1969-1976) ——以台湾、以色列和印度为案例的研究[D]. 王震.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2(01)
- [2]21世纪初期中美日安全关系中的台湾问题[D]. 张仕荣. 中共中央党校, 2006(12)
- [3]“反攻大陆”的梦想与美国的“限制”术——肯尼迪与蒋介石的关系内幕(四)[J]. 牛大勇. 百年潮, 2001(05)
- [4]六十年代初肯尼迪与蒋介石的台海战略之争(下)[J]. 牛大勇. 中国国情国力, 2001(01)
- [5]六十年代初肯尼迪与蒋介石的台海战略之争(上)[J]. 牛大勇. 中国国情国力, 20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