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鮸鱼的渔业生物学和人工繁养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彭苗苗,陈峰,方舟[1](2020)在《鮸(Miichthys miiuy)基础生物学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鮸(Miichthys miiuy)是近海温水性底层鱼类,广泛分布于日本、韩国及中国沿岸海域,而我国浙江、江苏近岸海域为该物种的主要产卵区。调查表明:2003年以来,中国浙江、江苏近岸海域鮸资源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其人工繁殖与养殖产业在我国南方沿海正蓬勃发展,鮸有望成为深水网箱养殖的优良品种之一。为了后续更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该物种,通过整理前人对鮸多方面的研究,从渔业产量、渔业生物学等方面进行了总结。研究认为:(1)目前鮸的主要捕获海域仍然集中在浙江、江苏近岸海域,产量在采取伏季休渔养护等措施后显着上升,近5年保持在5.8×104~7.0×104 t。(2)鮸的生长发育受水温、盐度影响。目前对浙江及江苏沿岸鮸的生长、摄食、繁殖等方面有着较为全面的研究,但对其年龄生长、洄游路线、种群结构及资源状况的评估与管理工作亟待开展研究,而对该资源状况进行准确评估可以更好地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研究建议立即在东黄海海域开展每年定期的渔业调查、采集足够的生物学样本,对其年龄生长、摄食、繁殖特性进行长期监控,以便更好为渔业生产、渔业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为中国今后在近岸海域合理开发利用该资源提供相关依据。
任永丽[2](2020)在《基于SSR标记及mt DNA序列的塔里木裂腹鱼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文中认为塔里木裂腹鱼(Schizothorax biddulphi)是仅存在于新疆塔里木河水系的特有鱼类,由于种群数目急剧下降,目前已处于濒危状态。鉴于此,掌握塔里木裂腹鱼的群体遗传结构、亲缘关系、历史动态和遗传多样性等方面的特征就很有必要。本实验选用车尔臣河、克孜勒河和阿克苏河3个塔里木裂腹鱼群体作为研究对象,运用SSR标记以及线粒体DNA的COII和ND4基因序列对塔里木裂腹鱼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为合理开发和利用塔里木裂腹鱼遗传资源以及建立和保护其种质资源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塔里木裂腹鱼基因组微卫星特征及SSR标记的开发通过MISA软件对塔里木裂腹鱼基因组中的微卫星重复序列进行搜索,在558,993个Unigene中共检测到743,118条微卫星序列,主要有单、二、三、四、五和六核苷酸重复的微卫星类型。在微卫星的序列中,序列数目最多的是二核苷酸重复单元,达到总数的42.74%,其次为单核苷酸重复单元(39.07%),五、六核苷酸重复类型的SSR含量较少,仅占0.92%和0.24%。在二核苷酸重复中,以AC/TG含量最多,占30.02%,此外,塔里木裂腹鱼微卫星核苷酸重复类型的重复次数以单核苷酸为主,平均达55.16次,其次为五核苷酸重复,而重复次数最少是三核苷酸。同时发现,随着重复次数的增加,该类型SSR的丰度呈现出逐渐递减的趋势。本研究利用基因组信息的方法开发塔里木裂腹鱼微卫星标记,共设计了288对引物,最终成功筛选出20对具有较高多态性的引物。在8个塔里木裂腹鱼样品中共检测出204个等位基因,平均每对引物检测到10.2个等位基因。各位点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布在1.0121.365之间,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150;期望杂合度主要分布在0.0120.223,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104;平均每个位点的香农指数为0.179,表明所筛选的20对微卫星位点具有一定的多态性,符合群体遗传学方面的研究要求。2基于SSR标记的塔里木裂腹鱼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利用SSR分子标记研究了塔里木裂腹鱼3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3个群体共扩增得到380个等位基因,且车尔臣河群体具有最高的Nei’s基因多样性和香农指数,分别为0.1136和0.1936,而在克孜勒河群体中具有最高的有效等位基因数。3个群体之间的遗传分化系数和遗传距离均显示,车尔臣河群体与阿克苏河以及克孜勒河2个群体之间产生了较大的遗传分化,且基因交流和遗传相似性均较小,而阿克苏河群体和克孜勒河群体间的基因交流和遗传相似度都比较大。运用UPGMA法对塔里木裂腹鱼个体和群体分别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3个群体形成了2个主要的分支,阿克苏河群体与克孜勒河群体聚为一支,车尔臣河群体单独聚为一支。Structure分析结果也进一步证实了3个群体中存在2个基因库,即车尔臣河群体的基因组成以及其它两个群体的基因组成。3基于线粒体DNA的COII、ND4基因序列的塔里木裂腹鱼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采用mtDNA COII和ND4基因序列分析了塔里木裂腹鱼3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结果显示,塔里木裂腹鱼线粒体DNA的COII和ND4基因序列均表现出明显的碱基偏向性,且表明A+T含量较高或许也是鱼类mtDNA COII基因和ND4基因碱基组成中普遍出现的情况。且基于两种线粒体分子标记的遗传多样性结果显示,塔里木裂腹鱼均属于高单倍型多态性和高核苷酸多态性(Hd>0.5,π>0.005),推测塔里木裂腹鱼不同分化的谱系间出现了二次交流。车尔臣河群体与阿克苏河以及克孜勒河群体之间产生了较大的遗传分化,且群体间的遗传距离达到了亚种分化水平(0.02<D<0.2),AMOVA分析结果均显示塔里木裂腹鱼种群间的遗传变异远大于种群内的遗传变异,且遗传距离NJ聚类树显示车尔臣河群体独立于其它两个群体,单独聚为一支。同时,贝叶斯(BI)树、最大似然(ML)树和最大简约(MP)树也均显示3个塔里木裂腹鱼群体形成了2个明显的类群,一类主要由车尔臣河群体组成,另一类主要由克孜勒河和阿克苏河群体组成。以上均表明了塔里木裂腹鱼已经形成了2个明显分化的地理种群,故建议将车尔臣河群体视为塔里木裂腹鱼的亚种。
吴建辉[3](2020)在《长江口中华鲟种群特征及栖息地鱼类群落结构的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对长江口中华鲟自然种群特征、降海洄游习性,及其栖息地鱼类群落关系等方面开展长期跟踪监测和科学研究,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中华鲟标志放流、人工驯养、海洋中华鲟洄游及分布等保护研究,保护长江口中华鲟种群和海洋中华鲟种群,以延续中华鲟种群。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人工驯养中华鲟野生幼鱼能够实现中华鲟个体救护、活体基因留存、种群多样性保存的中华鲟保护目的。2006年和2015年对误捕于长江口的160尾中华鲟野生幼鱼,开展人工驯养环境下的生物学特征研究。结果显示,2006年实验中华鲟,6~8月平均体长和平均体重分别从15.4±0.64cm和26±1.34g,增加到29.2±0.75cm和108±3.87g,日均增长1.54mm,日均增重0.9g。2015年实验中华鲟,经过3个月的人工驯养,平均体长和平均体重分别由14.90±0.22cm和22.25±1.34g,增加到28.32±0.84cm和148.65±3.02g,日均增长1.49mm,日均增重1.40g。拟合中华鲟幼鱼的体长与体重的关系分别为:W2006=0.1215L2.0313(R2=0.9457)、W2015=0.0086L2.9051(R2=0.996),2015年人工驯养中华鲟幼鱼生长好于2006年的。当实验池水体水温超过24℃时,中华鲟幼鱼瞬时增长(重)率随水温升高而降低。人工驯养的野生中华鲟幼鱼个体体长、体重变异系数小,平均低于2.60%和3.66%,表明个体生长速度快、差异小、大小规格整齐,也说明了人工驯养的野生中华鲟幼鱼没有因为环境、饵料等变化而造成生长的停滞或缓慢。与同期野生环境下的中华鲟幼鱼比较,两者的生长存在差异性。总体上人工驯养环境下的野生中华鲟幼鱼生长状况要好于自然生长的。另外,实验中华鲟死亡率为5.0%,致死疾病包括肠炎、水霉病和细菌性烂鳃病。研究表明,野生中华鲟幼鱼对人工驯养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生长速度快,便于驯化养殖,说明人工驯养野生中华鲟幼鱼有助于中华鲟的保护。2.2004-2018年,在长江口采样固定监测网监测和全年的随机调查的方式,共计监测到中华鲟幼鱼6600尾,中华鲟成体(年龄>8岁)有10尾,中华鲟亚成体(年龄为2-8岁)74尾。监测结果表明,2004-2018年长江口中华鲟幼鱼补充量呈连续下降的趋势,2014年后出现补充量断裂的现象。2014、2016、2018年均未监测到中华鲟幼鱼,从而更加证实了中华鲟自然繁殖行为从连续转为偶发的变化。2015-2018年中华鲟幼鱼在长江口的时空分布特征则与文献记载有所变化,出现了首现时间提前(近一个月),终现时间延迟(约一个月)和出现时长由每年的5月到9月,变化成不连续年份的4月到10月的新特点,推论长江中可能形成新的产卵场,且距离长江口更近,或者中华鲟自然产卵时间提前。长江口中华鲟幼鱼多年平均体长为22.7cm,多年平均体重为99.0g,两者均呈逐年减少的趋势;长江口中华鲟幼鱼肥满度的变化规律和生长指数b的变化呈显着关系。从网具对中华鲟幼鱼的损害性分析,致死率由高到低的网具分别为定置张网(24.84%)、刺网(18.45%)、浮动张网(9.33%)、插网(3.05%)。通过长江口中华鲟幼鱼补充量、时空分布、生长特征等方面的变化研究,为长江口及长江流域中华鲟保护和管理提供了方向。3.2004年至2014年在长江口水域标志放流中华鲟12570尾,开展中华鲟降海洄游习性和海洋中分布的研究,以提高海洋中华鲟种群的保护能力。标志放流野生中华鲟872尾,人工繁育F1中华鲟11698尾,年龄包含1~25龄中的11个年龄段。2004-2009年以放流1龄人工繁育F1中华鲟为主,2010年以后逐步以放流大规格的6龄人工繁育F1中华鲟为主。放流前1个月开始对中华鲟实施盐度、摄食和波浪驯化,并逐步植入标志。放流中华鲟均进行了体内体外双重标志,标志类型包括射频综合标志(Passive Integrated Transponder tags,PIT)、体外银牌(Silver brand tag,SBT)、飘带(Plastic streamer tag,PST)、骨板标志(Plastic bone armor tag,PBT)、锚标(Plastic tipped dart tag,PDT)5种常规标志,以及脱落式卫星数据回收标志(POP-UP satellite archival tag,PAT)1种卫星标志。运输过程中,放流中华鲟采用单体充氧打包运输,放流时,使用连续活水放流槽和滑梯投放中华鲟,以减少中华鲟的伤害。研究结果显示:(1)共收集到24尾次常规标志中华鲟回捕信息,以及18尾PAT标志中华鲟的标志信息,常规标志回捕率为0.19%,PAT标志回收率为52.9%。(2)标志回捕或标志信息回收的时间在1~198d范围内,总体上呈现放流初期回捕率高,随着放流时间增长回捕率下降的趋势。表明长江口放流中华鲟在野外条件下可以存活至少半年,同时放流后初期的回捕是放流中华鲟损失的主要因素之一。设置脱落时间与PAT标志回收数量和回收率成反比,设置脱落时间越短,PAT回收数量越多、标志信息回收率越高。PAT标志的短期效果要高于长期效果。(3)标志放流中华鲟的年龄越大,回捕率越高。回捕率最高的是12龄和16龄中华鲟,达到50.00%,其次是11龄,为25.00%,再次之是9龄,为16.00%。其他年龄段的回捕率均低于10%。回捕率最低的是1龄中华鲟,仅为0.11%。(4)回捕中华鲟中,PAT标志中华鲟全部进入海洋,50.00%常规标志中华鲟进入海洋。(5)长江口南支北港水道是标志中华鲟主要逗留场所和主要入海通道。(6)长江口标志放流中华鲟可于短期内(≥5d)适应咸水环境,7d内即可从淡水环境的长江口水域洄游到海洋中。回捕于东海海域的有18尾,黄海海域的有12尾,降海洄游方向具有不确定性,随机分布于黄海和东海,可在东海、黄海之间折返洄游。(7)长江口标志放流中华鲟分布于经度跨度7°,纬度跨度为9°的长江口水域和东海、黄海沿海大陆架海域。标志中华鲟最北到达朝鲜半岛西海岸,直线洄游距离697km,最东回捕日本长崎县五岛列岛海域,直线洄游距离630km,最南到达台湾海峡的福建宁德海域,直线洄游距离640km。(8)长江口水域和舟山群岛海域是长江口标志放流中华鲟的主要聚集分布区。(9)PAT标志和常规标志中华鲟的平均直线游速分别为7.89km/d、6.21km/d,洄游速度与洄游距离之间没有显着相关性。(10)通过分析回捕中华鲟生长数据和胃含物,发现长江口标志放流的人工繁育中华鲟仍具有野外摄食的本能,能在放流后立即恢复主动捕食的能力,且能够摄食海洋生物和河口生物。放流后能够至少存活6个月以上,能够很快的适应盐度而进入海洋,且可以正常摄食和生长。研究表明长江口标志放流中华鲟能够适应海洋环境并在海洋中生存和生长,因而长江口中华鲟增殖放流对人工增加中华鲟种群资源具有一定贡献。4.根据2012~2014年在长江口的中华鲟等水生生物资源调查数据,采用概率模型、网络分析方法对长江口中华鲟栖息地鱼类群落物种空间共现模式及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分别使用GAM模型和BRT模型建立各站点水域多样性指数与环境和时空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长江口鱼类群落模式主要为物种的随机共现,群落构建中以中性元素的影响占主导地位,环境变化驱动的随机因素对种间共现的影响大于种间相互关系;种间共现模式有显着的季节差异,这种季节差异主要与海洋洄游型鱼类和河口定居型鱼类的季节更替有关;高物种权度和中间中心性种类的季节更替影响种间共存模式的随机性,棘头梅童鱼(Collichthys lucidus)对群落内信息交换的控制能力较强,在长江口鱼类群落中处核心地位。研究结果对长江口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2)盐度、p H值和叶绿素a对多样性指数贡献最高,而p H值、溶解氧和叶绿素a是对丰富度指数贡献率最高的环境因子。BRT模型对于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的拟合和预测均要优于GAM模型。空间分布预测显示,相较于GAM模型,BRT模型能够对长江口小面积水域间的鱼类群落多样性作更好地区分,河口外水域的鱼类群落多样性明显高于河口内侧水域,而长江口北支水域的多样性要高于南支水域。
刘洪波,姜涛,邱晨,杨健[4](2018)在《长江口水域四种鱼类的耳石微化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利用X-射线电子探针微区技术(electron probe microanalysis, EPMA),对长江口不同水域中捕获的焦氏舌鳎、皮氏叫姑鱼、鮸鱼和光泽黄颡鱼耳石中的Sr含量进行耳石微化学研究,结果发现,焦氏舌鳎是典型的海水鱼类,不仅Sr:Ca比(按惯例标准化为Sr:Ca×103)的移动平均值高(>7),而且Sr含量面分析图亦呈现为对应高盐度海水的黄色或红色图谱。虽然皮氏叫姑鱼和鮸鱼从出生直至被捕Sr:Ca比的移动平均值都在3—7间波动,总体上属河口半咸水栖息鱼类,但从Sr含量面分析图来看,皮氏叫姑鱼生活史履历更为复杂,可包括淡水(对应蓝色图谱)和半咸水生境(对应绿色图谱);而鮸鱼仅在长江口较高盐度半咸水或海水生境中活动,未见进入过淡水的履历。光泽黄颡鱼表现出仅利用淡水生境的履历,其Sr:Ca比的移动平均值仅在1.5—3间窄幅波动,整个生活史均在淡水区域里活动,表现为长江口典型的淡水栖息鱼类。本研究从新的角度提供了较为客观、直观和最新的信息,用以较为准确地重建和掌握长江口这些不同鱼类的生境利用特征。
阳芳,陈睿毅,詹炜,刘峰,楼宝,徐冬冬[5](2016)在《鮸鱼染色体核型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以鮸鱼肾脏组织为材料,采用空气干燥法制备了鮸鱼染色体,核型分析表明,鮸鱼二倍体染色体数目为2n=48,核型公式为2n=48t,染色体总臂数NF=48,染色体相对长度最大为5.51±0.21,最小为2.5±0.32,未发现随体,次缢痕及性染色体。鮸鱼具有原始核型特征,属于鱼类原始类群。
刘江[6](2016)在《鮸鱼MHC ⅡA和ⅡB基因多态性及分子进化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硬骨鱼作为兼具先天性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低等脊椎动物,与哺乳类等高等脊椎动物相比,其免疫系统并不完善。特别是硬骨鱼类生活的水生环境极为复杂,具有大量的微生物,因此在抗原的入侵过程中,特异性识别外来抗原对于硬骨鱼类的生存具有重大意义。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由一群紧密连锁的基因构成,MHC基因通常指MHC I类基因和MHC II类基因,MHC基因在适应性免疫中发挥巨大作用。MHC I类基因编码的蛋白能够识别内源性抗原并将其提呈给CD8+T淋巴细胞,而MHC II类基因编码的蛋白能够识别外源性抗原并将其提呈给CD4+T淋巴细胞。MHC是基因组中多态性最高的基因群,其中MHC II类基因的多态性研究较多。MHC II类基因的多态性表现在每个基因座有许多复等位基因,导致产生了许多抗原结合多肽,能够识别多种抗原。MHC基因多态性分析已成为脊椎动物抗病性研究的热点。现在关于MHC多态性分析的研究主要分析的是外显子2,因为其编码的氨基酸构成了抗原结合区(PBR),这一结构域直接决定抗原的识别能力。但目前关于MHC II类基因全长序列多态性的研究较少。分析结果如下:一、根据鮸鱼MHC IIA(DAA)和IIB(DAB)的cDNA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分别在26条鮸鱼的cDNA中扩增到DAA和DAB的全长序列。每个个体挑取18个阳性克隆,并进行双向测序,共获得39个新的DAA等位基因和47个新的DAB等位基因。二、在40个DAA等位基因序列中,能翻译成30个不同的氨基酸序列,14个等位基因具有相同的氨基酸序列。序列比对发现在第95个氨基酸处,283-285核苷酸处发生碱基缺失,在其他位置没有发现这一特征。鮸鱼DAA等位基因中共发现79个多态性位点,其中56个位于外显子2上。外显子1、2、3、4序列的多样性各不相同,外显子2上的多样性水平最高。非同义替换与同义替换的比率在PBR和非PBR分别为3.767和3.128,PBR序列多样性明显高于非PBR序列。用基于密码子的最大相似性方法和Data Monkey服务器提供的多种最大似然法检测40个鮸鱼DAA等位基因的正选择位点,共检测到22个高度一致的正选择位点。其中19个位点位于α1结构域,由外显子2编码;另外3个正选择位点位于α2结构域,由外显子3编码。三、与其它已经研究的硬骨鱼DAB等位基因数量相比较,鮸鱼DAB等位基因数量较多。48个鮸鱼DAB等位基因可以翻译成34个不同的氨基酸。48个等位基因中有103个多态性位点,其中72个多态性位点位于编码β1结构域的外显子2上。氨基酸序列比对显示,β1结构域和其它结构域相比具有高度多态性。外显子2上的非同义替换和同义替换的比率为1.531,较其它外显子都高。外显子1和6上没有非同义替换,因此,这两个外显子的非同义替换和同义替换的比率为0,说明在鮸鱼DAB中间序列部分发生了平衡选择。48个鮸鱼DAB等位基因共检测到18个正选择位点,17个正选择位点位于外显子2编码的β1结构域,1个位于外显子3编码的β2结构域上。本研究为分析鮸鱼MHC基因多态性与疾病的关系和分子育种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熊瑛[7](2015)在《基于捕捞调查和耳石测定的江苏海域小黄鱼资源群体动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属鲈形目,石首鱼科,黄鱼属。我国渤、黄、东海以及朝鲜、韩国西部海域均有分布,历来为中、日、韩三国的底拖网、帆张网、流刺网和定置张网等渔业共同利用的主要对象。目前,小黄鱼已成为我国利用过度的海洋渔业资源的典型。种群动态和洄游路线的研究对渔业资源恢复和保护措施的提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迄今,传统的捕捞调查、形态学分析、以及现代分子生物学等方法均已被用于渤、黄、东海小黄鱼种群和洄游的研究,取得了很多成果;然而,对黄海南部(江苏海域)小黄鱼群体的资源动态研究却相对不足。本论文以江苏海域为中心,基于笔者所进行的长周期不同网具的捕捞调查的大量数据,以及相应时期和不同生活史阶段小黄鱼耳石微化学的研究结果,对小黄鱼的资源群体的动态和利用进行了综合分析,期望较为客观地整体把握该水域小黄鱼资源动态和洄游规律。2003年和2013年两年逐月帆张网的捕捞调查结果表明,春季(3-5月)小黄鱼从沙外渔场向大沙渔场洄游,4月和5月小黄鱼集中分布在大沙渔场中部或西部;秋季(9-11月)小黄鱼从大沙渔场由西向东洄游至外海越冬场,10月和11月已达大沙渔场中部;冬季(12-2月)进入沙外渔场西部水域。根据逐月资源分布规律可知江苏海域小黄鱼资源群体总体上在济州岛西部越冬场与吕四产卵场之间洄游。2013年产卵群体和越冬群体的体长均大于2003年相应群体的体长,10年间体长变化的趋势表现为先趋短后趋长;两个年份个体雌雄性比均显着小于1。通过在江苏海域小黄鱼越冬场所进行的2种网高(6m、10m)和5种网目(35mm、40mm、45mm、50mm、55mm)的流刺网试验,探索了不同规格流刺网对小黄鱼资源群体的利用特征。结果发现,所获的越冬小黄鱼群体中0+龄和1+龄个体占绝对优势,前者占42.63%,后者占52.80%。渔获性比与鱼体大小和年龄相关,其中雄鱼比例随鱼体体长和年龄的增加而减少。6m高的流刺网主要捕获1+龄小黄鱼个体,而10m网高的流刺网主要捕获0+龄幼鱼和雄鱼个体。因此,对保护幼鱼和减少性别选择的渔业管理而言,10m网高的流刺网不宜用于捕捞活动。为进一步掌握江苏近岸海域小黄鱼资源的补充机制,利用定置张网的捕捞结果较为系统地分析了幼鱼苗发的时间特征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5月中旬小黄鱼苗汛基本形成,随时间推移海域内的幼苗数量呈大幅增加趋势;6月至7月中旬,小黄鱼幼鱼比例能达到最高峰,约占90%;此后开始下降,直至9月初或中旬,小黄鱼渔获比例小于20%。小黄鱼的平均见苗时间为5月9日,大量苗发日平均时间为5月16日,苗发结束期平均时间为9月12日;从见苗到苗发之间平均间隔7天,苗发时期维持约4个月。小黄鱼从幼鱼长至成鱼,耳石背部形态会经历一个分叶的过程,并伴随着中央沟的尾端逐渐向耳石的腹部弯曲。耳石的形态测量指标(长、宽、面积及周长)与鱼体体长的幂指数相关。幼鱼的耳石形态测量指标均表现出随着体长增加而逐渐增大的趋势,不同体长组耳石形态间的差异极其显着;这可能主要与仔鱼向稚鱼变态时,耳石形态会随着次生核的发育而变化。对≥130mm的成鱼而言,不同体长组间耳石形态间的差异很小;这可能与性成熟(体长≥130mm)后小黄鱼的耳石基本定型有关。基于耳石微化学所破译到的辐射沙脊群小黄鱼成鱼的生境履历为,孵化及初期生活史时处于高Sr值状态,对应于高盐度的生境;而随后的生长和发育阶段则会洄游至盐度有所降低的水环境中进行;部分个体的早期发育阶段还会选择更低盐度的水体生境。比较同水域捕获的同生态位的鮸鱼和不同生态位的银鲳的微化学特征,二者的盐度生境与其养殖盐度环境一致,说明了耳石微化学所反映的小黄鱼盐度生境履历的准确性。通过对江苏辐射沙脊群海域的不同发育阶段的小黄鱼幼鱼的研究发现,从离核心15-20 μm处(5日龄)Sr/Ca值会发生明显的格局转变;在离核心约400μm处(约35日龄),Sr/Ca比值亦会发生格局转变。这显示出小黄鱼生长过程中生境变化较大。综合捕捞调查和耳石微化学的分析可以推测,辐射沙脊群海域小黄鱼幼鱼的扩散方式可能为:孵化后约从4月上旬至5月上旬小黄鱼在辐射沙脊群区域分散漂流,此后聚集于辐射沙脊群至6月下旬,再开始向外侧迁出。这一仔稚鱼的扩散模式可能与辐射沙脊群水动力场密切相关。小黄鱼耳石微化学的年间比较结果显示,长时间跨度(2003年和2013年)和短时间跨度(2012年和2013年)所捕获的小黄鱼耳石均表现出在核心附近存在高Sr值区,此后急剧下降并保持稳定直至耳石边缘的现象。这反映出小黄鱼洄游“履历”表现出年间稳定性,与捕捞调查的洄游分布的年间变化特征相吻合。本论文基于宏观捕捞调查和微观耳石相结合和佐证的研究结果,推测出江苏近岸辐射沙脊群小黄鱼幼鱼的扩散模式,归纳出江苏海域小黄鱼较为客观的洄游路径,同时还进一步证实耳石微化学在海洋鱼类生境“履历”反演上的可行性和群体识别上的应用潜力,为今后相关领域的研究拓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熊瑛,刘洪波,姜涛,刘培廷,汤建华,仲霞铭,杨健,吴磊,高银生[8](2015)在《黄海南部野生银鲳和鮸鱼的耳石元素微化学研究》文中认为利用电子显微探针元素分析技术(EPMA)对黄海南部野生银鲳和鮸鱼的耳石进行了锶和钙沉积特征的初步分析。定量线分析结果表明,两种鱼类耳石的Sr/Ca之间存在显着的种间差异。银鲳耳石Sr/Ca比,在耳石核心及相邻处为低值区(5.86±0.92);3段Sr/Ca高值区分别为近核心部(7.88±1.28)、第1龄处(9.44±1.82)及耳石边缘(7.91±1.38);揭示银鲳孵化和早期发育应需要盐度适中的生境,当龄鱼在后期的生长中需洄游经过两段高盐生境(其中之一在第1龄时)。鮸鱼耳石Sr/Ca比波动表现为耳石核心处(7.72±0.97)高于其余部分,反映了鮸鱼孵化及初期发育阶段可能生活在高盐度生境,而当龄鱼随后阶段的生长和发育过程则会洄游至盐度有所降低的生境中进行。
郭垚示,孙鑫序,张玉荣,楼宝,詹炜,毛国民,陈睿毅[9](2014)在《长江口及邻近海域鮸鱼的遗传多样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为了解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鮸鱼(Miichthys miiuy)的群体遗传多样性,采用线粒体COⅠ基因测序,对长江口(崇明)及邻近海域(舟山)2个鮸鱼群体的遗传变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599 bp的COⅠ序列中包含22个变异位点,其中简约信息位点7个。60个个体中,共定义了20个单倍型,平均单倍型多样性指数(Hd)为0.676 8±0.069,核苷酸多样性指数(Pi)为0.002 29±0.000 37,表现为高单倍型多样性和低核苷酸多样性。分子方差分析(AMOVA)表明99.12%的遗传变异出现在种群内,仅有0.88%出现在种群间。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系数为FST=0.008 83(P>0.05),2个群体间无显着遗传分化。NJ系统树显示,2个地理来源的单倍型没有明显的地理群聚和谱系结构。中性检验和碱基岐点分布(Mismatch distribution)分析结果表明鮸鱼群体可能发生过种群扩张事件。研究结果可为鮸鱼渔业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必要的参考。
郭垚示[10](2014)在《我国近海黄姑鱼和鮸鱼群体的遗传结构分析》文中指出黄姑鱼和鮸鱼是我国重要的经济鱼类,由于过度捕捞以及环境的污染破坏,导致鱼业资源急剧衰退,包括黄姑鱼、鮸鱼在内的经济鱼类资源显着下降。因此开展对黄姑鱼、鮸鱼种质资源及遗传多样性现状的研究,即本研究中利用采集于青岛、舟山、宁德和珠海的黄姑鱼样本以及采集于青岛、崇明、舟山、宁德的鮸鱼样本,应用COⅠ基因及微卫星技术等研究方法,对黄姑鱼和鮸鱼进行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的分析,对我国重要渔业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48尾黄姑鱼(Nibea albiflora)样本,筛选出11个微卫星位点。这11个微卫星位点的等位基因数的范围为5至25个,平均每个位点有12.5个。位点的观测杂合度(Ho)值的范围在0.583至0.917之间,期望杂合度(He)值的范围在0.568至0.964之间。有两个位点偏离了哈德-温伯格平衡。此外各位点的连锁不平衡检定未见连锁不平衡的迹象。2、为了解四个不同地理群体黄姑鱼(Nibea albiflora)的群体遗传结构和多样性,采用线粒体COⅠ基因测序,对青岛、舟山、宁德、珠海4个黄姑鱼群体的遗传变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601bp的COⅠ序列中包含21个多态性位点。108个个体中,共定义了19个单倍型,平均单倍型多样性指数(Hd)为0.697±0.00225,核苷酸多样性指数(Pi)为0.00172±0.000210。分子方差分析(AMOVA)表明97.67%的遗传变异出现在种群内,仅有2.33%出现在种群间。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系数Fst的平均值为0.0266(P<0.01)。中性检验和碱基岐点分布(Mismatch distribution)分析结果表明黄姑鱼群体可能发生过种群扩张事件。3、为了解四个不同地理群体鮸鱼(Miichthys miiuy)的群体遗传结构和多样性,采用线粒体COⅠ基因测序,对青岛、崇明、舟山、宁德4个鮸鱼群体的遗传变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599bp的COⅠ序列中包含35个变异位点,其中简约信息位点18个。109个个体中,共定义了20个单倍型,平均单倍型多样性指数(Hd)为0.731±0.047,核苷酸多样性指数(Pi)为0.00278±0.0019,表现为高单倍型多样性和低核苷酸多样性。分子方差分析(AMOVA)表明98.94%的遗传变异出现在种群内,仅有-0.74%出现在种群间。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系数为Fst平均值为0.0023(P>0.05),群体间无显着遗传分化。NJ系统树显示,两个地理来源的单倍型没有明显的地理群聚和谱系结构。中性检验和碱基岐点分布(Mismatch distribution)分析结果表明鮸鱼群体可能发生过种群扩张事件。
二、鮸鱼的渔业生物学和人工繁养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鮸鱼的渔业生物学和人工繁养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鮸(Miichthys miiuy)基础生物学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渔业产量 |
2 渔业生物学 |
2.1 年龄生长与洄游路线 |
2.2 繁殖 |
2.3 摄食 |
3 早期生活史的相关研究 |
4 未来研究方向 |
4.1 种群结构划分 |
4.2 年龄生长研究 |
4.3 洄游路线 |
4.4 资源量评估与管理 |
(2)基于SSR标记及mt DNA序列的塔里木裂腹鱼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塔里木裂腹鱼介绍 |
1.1.1 塔里木裂腹鱼的分布和资源现状 |
1.1.2 塔里木裂腹鱼研究进展 |
1.2 鱼类遗传多样性及研究方法 |
1.2.1 遗传多样性的概念 |
1.2.2 鱼类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
1.3 微卫星分子标记 |
1.3.1 微卫星分子标记及其特点 |
1.3.2 微卫星分子标记在鱼类研究中的应用 |
1.4 线粒体DNA标记 |
1.4.1 线粒体的一般结构和特征 |
1.4.2 线粒体分子标记在鱼类研究中的应用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章 塔里木裂腹鱼基因组微卫星特征及SSR标记的开发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方法 |
2.2 实验结果 |
2.2.1 塔里木裂腹鱼基因组SSR频率及其SSR重复基序类型 |
2.2.2 塔里木裂腹鱼微卫星的丰度及分布密度分析 |
2.2.3 塔里木裂腹鱼基因组微卫星长度分布及变异 |
2.2.4 基因组DNA的提取 |
2.2.5 引物的设计及多态性SSR位点的筛选 |
2.2.6 毛细管电泳和多态性引物信息 |
2.2.7 引物多态性分析 |
2.3 讨论 |
2.3.1 塔里木裂腹鱼微卫星标记的开发 |
2.3.2 微卫星位点的多态性分析 |
2.4 小结 |
第3章 基于SSR标记的塔里木裂腹鱼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塔里木裂腹鱼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
3.2.2 塔里木裂腹鱼群体间遗传结构和亲缘关系 |
3.3 讨论 |
3.3.1 塔里木裂腹鱼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
3.3.2 塔里木裂腹鱼群体遗传结构 |
3.3.3 塔里木裂腹鱼种群遗传关系 |
3.4 小结 |
第4章 基于线粒体DNA的 COII、ND4 基因序列的塔里木裂腹鱼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方法 |
4.2 实验结果 |
4.2.1 基于线粒体COII基因序列的结果与分析 |
4.2.2 基于线粒体ND4 基因序列的结果与分析 |
4.3 讨论 |
4.3.1 碱基组成和序列变异分析 |
4.3.2 塔里木裂腹鱼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
4.3.3 塔里木裂腹鱼群体遗传结构 |
4.3.4 塔里木裂腹鱼种群历史动态 |
4.3.5 2种线粒体分子标记的比较 |
4.3.6 微卫星标记和线粒体分子标记的比较 |
4.4 小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长江口中华鲟种群特征及栖息地鱼类群落结构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中华鲟产卵亲体和长江口中华鲟幼鱼资源现状 |
1.2.2 中华鲟种群生存现状 |
1.2.3 中华鲟人工养殖技术 |
1.2.4 中华鲟等水生生物增殖放流与标志放流 |
1.2.5 长江口中华鲟保护研究的工作基础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人工驯养的长江口中华鲟野生幼鱼种群特征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用鱼 |
2.1.2 实验周期 |
2.1.3 实验地点 |
2.1.4 实验水池与用水 |
2.1.5 日常管理 |
2.1.6 生长测定 |
2.2 结果 |
2.2.1 人工驯养环境中华鲟的生长 |
2.2.2 自然环境中华鲟的生长 |
2.2.3 体长与人工驯养天数的关系 |
2.2.4 体重与人工驯养天数的关系 |
2.2.5 体长与体重的关系 |
2.2.6 生长与水温的关系 |
2.3 分析与讨论 |
2.3.1 人工驯养与自然环境下野生中华鲟幼鱼的生长差异性 |
2.3.2 不同生长环境下中华鲟幼鱼生长差异性原因探讨 |
2.3.3 人工驯养中华鲟幼鱼生长变异系数分析 |
2.3.4 人工驯养中华鲟幼鱼病害与死亡率分析 |
2.3.5 野生中华鲟幼鱼人工驯养的探讨 |
第三章 长江口中华鲟自然种群特征及补充量变动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调查方法与网具 |
3.1.2 调查范围与站点 |
3.1.3 调查时间与内容 |
3.1.4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长江口中华鲟幼鱼种群补充量及年间变动 |
3.2.2 长江口1龄以上中华鲟监测数量及年间变动 |
3.2.3 长江口中华鲟幼鱼降海洄游特征及年间变动 |
3.2.4 长江口中华鲟幼鱼生长特征和年间变动 |
3.2.5 时间特征变量与资源补充量、生物学特征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
3.3 讨论 |
3.3.1 长江口中华鲟幼鱼补充量的特征变化及影响因素 |
3.3.2 中华鲟幼鱼在长江口活动时间的特征变化及影响因素 |
3.3.3 长江口中华鲟的组成与原因分析 |
3.3.4 网具的对中华鲟幼鱼的损害性分析 |
第四章 基于长江口中华鲟标志放流的中华鲟降海洄游与分布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标志放流中华鲟来源与组成 |
4.1.2 标志放流时间 |
4.1.3 标志放流地点 |
4.1.4 放流前驯化 |
4.1.5 放流装置 |
4.1.6 放流标志及标志方法 |
4.1.7 标志信息回收 |
4.2 结果 |
4.2.1 标志回捕和标志信息回收数量 |
4.2.2 常规标志回捕时间 |
4.2.3 PAT信息回收时间 |
4.2.4 回捕中华鲟的年龄组成 |
4.2.5 PAT标志中华鲟的海洋分布与降海洄游距离 |
4.2.6 PAT标志中华鲟直线洄游速度 |
4.2.7 常规标志回捕中华鲟的分布、洄游距离与速度 |
4.3 讨论 |
4.3.1 标志放流中华鲟在海洋中的分布与洄游分析 |
4.3.2 标志保持时间与保持率 |
4.3.3 不同年龄中华鲟的标志放流效果分析 |
4.3.4 标志放流中华鲟的野外生存能力评价 |
4.3.5 长江口中华鲟标志放流的优势 |
4.3.6 长江口中华鲟标志放流的社会效益 |
第五章 长江口中华鲟栖息地鱼类群落结构分析与研究 |
5.1 基于概率模型的长江口鱼类空间共现模式分析 |
5.1.1 材料与方法 |
5.1.2 结果 |
5.1.3 讨论 |
5.2 GAM模型和BRT模型在长江口鱼类群落多样性预测中的比较 |
5.2.1 材料与方法 |
5.2.2 结果 |
5.2.3 讨论 |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创新点 |
6.3 存在问题 |
6.4 下一步工作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学术活动情况 |
参与课题研究 |
发表学术论文 |
参与发表论文 |
参与学术活动 |
致谢 |
(4)长江口水域四种鱼类的耳石微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4结论 |
(5)鮸鱼染色体核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3 分析 |
2 结果 |
2.1 染色体数目 |
2.2 染色体核型 |
3 讨论 |
(6)鮸鱼MHC ⅡA和ⅡB基因多态性及分子进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鱼类免疫系统 |
1.2 MHC研究现状 |
1.3 MHC的进化与起源 |
1.4 MHC基因的主要功能 |
1.4.1 MHC I类基因的结构与功能 |
1.4.2 MHC II类基因的结构与功能 |
1.5 MHC的多态性研究现状 |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鮸鱼MHC IIA的多态性及分子进化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鮸鱼样本采集 |
2.1.2 主要仪器 |
2.1.3 主要试剂 |
2.1.4 总RNA提取 |
2.1.5 总RNA的纯化及检测 |
2.1.6 样品c DNA的合成 |
2.1.7 鮸鱼DAA基因的克隆 |
2.1.8 鮸鱼DAA等位基因命名方法 |
2.1.9 鮸鱼DAA基因分子进化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鮸鱼MHC IIA的多态性分析 |
2.2.2 鮸鱼MHC IIA的系统进化树分析 |
2.2.3 鮸鱼MHC IIA等位基因的进化位点分析 |
2.3 讨论 |
第三章 鮸鱼MHC IIB的多态性及分子进化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鮸鱼样本采集 |
3.1.2 总RNA提取 |
3.1.3 总RNA的纯化及检测 |
3.1.4 样品c DNA的合成 |
3.1.5 鮸鱼DAB基因的克隆 |
3.1.6 系统树构建及多态性分析 |
3.1.7 鮸鱼DAB等位基因命名方法 |
3.1.8 鮸鱼DAB基因分子进化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鮸鱼MHC IIB的多态性分析 |
3.2.2 鮸鱼MHC IIB的系统进化树分析 |
3.2.3 鮸鱼MHC IIB等位基因的进化位点分析 |
3.3 讨论 |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以及研究成果 |
(7)基于捕捞调查和耳石测定的江苏海域小黄鱼资源群体动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小黄鱼资源演变 |
2 小黄鱼种群和洄游 |
2.1 小黄鱼种群 |
2.1.1 基于捕捞统计学的分析 |
2.1.2 基于形态学的分析 |
2.1.3 基于分子生物学的分析 |
2.2 小黄鱼洄游分布 |
2.2.1 渤海群体、南黄海群体和东海群体间的洄游规律 |
2.2.2 黄、渤海群体和南黄海、东海群体间的洄游规律 |
2.2.3 小黄鱼不同季节的分布特征 |
2.3 江苏海域小黄鱼种群和洄游 |
2.4 研究方法的比较与结合 |
3 耳石相关研究 |
3.1 耳石形态 |
3.2 耳石微化学 |
3.2.1 与耳石最为相关的一些海水元素 |
3.2.2 耳石元素 |
3.2.3 海洋鱼类耳石微化学的主要研究途径 |
3.2.4 海洋鱼类耳石微化学的研究方向 |
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技术路线、目的和意义 |
4.1 研究内容 |
4.1.1 江苏外海海域小黄鱼种群结构特征及洄游分布 |
4.1.2 江苏外海海域流刺网对小黄鱼资源群体的利用 |
4.1.3 江苏近岸海域小黄鱼幼鱼资源的补充规律 |
4.1.4 江苏近岸海域小黄鱼幼鱼和成鱼耳石形态发育特征 |
4.1.5 江苏近岸海域小黄鱼耳石微化学及与鮸鱼和银鲳的比较 |
4.1.6 江苏近岸海域小黄鱼幼鱼的洄游规律 |
4.1.7 江苏近岸海域小黄鱼洄游履历的年间变化 |
4.2 本学位论文研究技术路线 |
4.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4.3.1 解析江苏海域典型捕捞作业对小黄鱼资源群体的利用 |
4.3.2 建立小黄鱼耳石微化学的研究方法 |
4.3.3 基于捕捞调查和耳石微化学结果的江苏海域小黄鱼的洄游动态解析 |
第二章 江苏外海海域小黄鱼群体动态 |
第一节 小黄鱼资源群体结构特征及洄游分布 |
2.1.1 材料与方法 |
2.1.1.1 调查区域 |
2.1.1.2 取样方法 |
2.1.1.3 数据分析 |
2.1.2 结果 |
2.1.2.1 月分布变化 |
2.1.2.2 体长分布 |
2.1.2.3 性别组成及体长特征 |
2.1.3 讨论 |
2.1.3.1 小黄鱼洄游分布特征 |
2.1.3.2 小黄鱼资源群体的变化特征 |
第二节 流刺网对小黄鱼资源群体的利用 |
2.2.1 材料和方法 |
2.2.1.1 网具和网具试验 |
2.2.1.2 数据分析 |
2.2.2 结果 |
2.2.2.1 体周、性比和年龄的关系 |
2.2.2.2 体周分布 |
2.2.2.3 性比和年龄结构 |
2.2.3 讨论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江苏近岸海域小黄鱼幼鱼资源的补充规律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数据来源 |
1.2 数据分析 |
1.2.1 苗发期阶段划分 |
1.2.2 伏季休渔时间 |
2 结果 |
2.1 苗发时间点 |
2.2 见苗时小黄鱼体长 |
2.3 苗发期间的小黄鱼渔获比例 |
2.4 2013年苗发期间渔获比例和生长情况 |
3 讨论 |
3.1 幼鱼的补充与被利用情况 |
3.2 对资源群体的保护建议 |
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江苏近岸海域小黄鱼幼鱼和成鱼耳石形态特征 |
1 材料和方法 |
2 耳石形态测量方法 |
3 结果 |
3.1 耳石形态总体特征 |
3.2 发育阶段耳石形态测量值特征 |
4 讨论 |
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江苏近岸海域小黄鱼的生境履历及与鮸鱼、银鲳的比较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耳石微化学分析 |
1.3 数据分析 |
2 结果 |
2.1 耳石Sr含量面分布 |
2.1.1 小黄鱼 |
2.1.2 银鲳 |
2.2 耳石Sr/Ca比 |
2.2.1 小黄鱼 |
2.2.2 鮸鱼 |
2.2.3 银鲳 |
3 讨论 |
3.1 三种鱼类的盐度生境履历及种间差异 |
3.2 基于耳石微化学反演海洋鱼类盐度生境的可行性分析 |
3.3 小黄鱼生境履历过程的反演 |
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江苏近岸海域小黄鱼幼鱼的洄游规律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耳石微化学分析 |
1.3 格局转变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江苏近岸海域小黄鱼洄游履历的年间变化 |
1 材料和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耳石微化学分析 |
1.3 数据分析 |
2 结果 |
2.1 年间比较 |
2.2 洄游“履历”的可保存性 |
3 讨论 |
4 本章小结 |
全文结论 |
全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荣誉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的课题 |
(8)黄海南部野生银鲳和鮸鱼的耳石元素微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耳石微化学分析 |
2.3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4 讨论 |
(9)长江口及邻近海域鮸鱼的遗传多样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样本采集 |
1.2 DNA的提取、PCR扩增及测序 |
1.3 数据分析 |
2 结果 |
2.1 线粒体COⅠ基因片段的序列分析结果 |
2.2 单倍型分布及群体的多样性指数 |
2.3 群体遗传结构和历史动态数据分析 |
3 讨论 |
3.1 单倍型及群体遗传多样性 |
3.2 群体遗传分化和基因流 |
(10)我国近海黄姑鱼和鮸鱼群体的遗传结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黄姑鱼的生物学特性 |
1.1.1 黄姑鱼的分类地位和基本情况 |
1.1.2 黄姑鱼的形态特征 |
1.1.3 黄姑鱼的生活习性 |
1.1.4 黄姑鱼的生殖及人工繁育 |
1.2 鮸鱼的生物学特性 |
1.2.1 鮸鱼的分类地位和基本情况 |
1.2.2 鮸鱼的形态特征 |
1.2.3 鮸鱼的生活习性 |
1.2.4 鮸鱼的生殖及人工繁育 |
1.3 分子标记研究进展 |
1.3.1 分子标记发展简介 |
1.3.2 微卫星标记 |
1.4 黄姑鱼和鮸鱼的种群遗传学的研究进展 |
1.4.1 黄姑鱼种群的遗传学研究进展 |
1.4.2 鮸鱼种群的遗传学研究进展 |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二章 黄姑鱼微卫星标记开发 |
2.1 材料与设备 |
2.1.1 实验材料 |
2.1.2 主要仪器设备 |
2.1.3 主要试剂及配制方法 |
2.2 实验方法 |
2.2.1 基因组 DNA 的提取 |
2.2.2 微卫星基因组富集文库的构建、克隆测序及引物设计 |
2.2.3 多态微卫星位点的筛选 |
2.2.4 聚丙烯酞胺(PAGE)电泳检测 |
2.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3 实验结果和分析 |
2.4 讨论 |
第三章 基于线粒体 COⅠ基因分析我国近海黄姑鱼群体的遗传结构 |
3.1 材料和设备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仪器设备 |
3.1.3 实验试剂 |
3.2 实验方法 |
3.2.1 基因组 DNA 的提取 |
3.2.2 PCR 扩增与测序 |
3.3 数据分析结果 |
3.3.1 数据分析 |
3.3.2 系统进化及网络分析 |
3.3.3 种群结构分析 |
3.3.4 种群扩展的中性检验和估算 |
3.4 讨论 |
第四章 基于线粒体 COⅠ基因分析我国近海鮸鱼群体的遗传结构 |
4.1 材料和设备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设备仪器 |
4.1.3 实验试剂 |
4.2 实验方法 |
4.2.1 基因组 DNA 的提取 |
4.2.2 PCR 扩增及测序 |
4.3 数据分析结果与讨论 |
4.3.1 数据分析与结果 |
4.3.2 种群遗传结构与遗传距离 |
4.3.3 中性检验与种群扩张的估算 |
4.4 讨论 |
4.4.1 遗传多样性与群体扩张 |
4.4.2 种群遗传结构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四、鮸鱼的渔业生物学和人工繁养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鮸(Miichthys miiuy)基础生物学研究进展[J]. 彭苗苗,陈峰,方舟. 渔业信息与战略, 2020(04)
- [2]基于SSR标记及mt DNA序列的塔里木裂腹鱼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D]. 任永丽. 塔里木大学, 2020
- [3]长江口中华鲟种群特征及栖息地鱼类群落结构的研究[D]. 吴建辉. 上海海洋大学, 2020(03)
- [4]长江口水域四种鱼类的耳石微化学研究[J]. 刘洪波,姜涛,邱晨,杨健. 海洋与湖沼, 2018(06)
- [5]鮸鱼染色体核型分析[J]. 阳芳,陈睿毅,詹炜,刘峰,楼宝,徐冬冬.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4)
- [6]鮸鱼MHC ⅡA和ⅡB基因多态性及分子进化分析[D]. 刘江. 浙江海洋大学, 2016(03)
- [7]基于捕捞调查和耳石测定的江苏海域小黄鱼资源群体动态研究[D]. 熊瑛. 南京农业大学, 2015(07)
- [8]黄海南部野生银鲳和鮸鱼的耳石元素微化学研究[J]. 熊瑛,刘洪波,姜涛,刘培廷,汤建华,仲霞铭,杨健,吴磊,高银生. 海洋学报, 2015(02)
- [9]长江口及邻近海域鮸鱼的遗传多样性分析[J]. 郭垚示,孙鑫序,张玉荣,楼宝,詹炜,毛国民,陈睿毅. 海洋通报, 2014(03)
- [10]我国近海黄姑鱼和鮸鱼群体的遗传结构分析[D]. 郭垚示. 浙江海洋学院, 2014(07)